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答:一般情况下凭票报销,无票不得报销 但特殊情况下,需经总经理特批后可以其它车票或***顶替。
答: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五条第(五)款规定: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辦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因此,你可以照此办理即可
答: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1000 貸:库存现金 500 其他应收款--XX 500
答:1、如果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销人员借款570元,没有入账回来报销时,根据***入账退回出差不借款如何進行报销时的借条,同时再付给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销人员自己垫付的30元。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600 贷:现金 600 2、如果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報销人员借款570元借条已经入帐: (1)根据接跳入帐 借:其他应收款--XX人 570 贷:现金 570 (2)...
答:根据三楼的作调整: 如果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銷人员借款570元,没有入账回来报销时,根据***入账在***金额下面注明实报570元.退回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销时的借条 分录:借:管悝费用--差旅费 570 贷:现金 570 如果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销人员借款570元,借条已经入帐: (1)根据借条入帐 借:其他应收款--XX人 570 贷:现金 570...
答:分录鉯下:借:管理费用3000现金2000贷:其他应收款5000
答:分录以下:借:管理费用3000现金2000贷:其他应收款5000
答: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700 贷:其他应收款—張志光 600 库存现金 100
答:报销时:借:管理费用1200 贷:其他应收款1000 库存现金 200
答:借:管理费用——差旅费贷:其他应收款(原借款) 库存现金(補付的现金)
答: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700 贷:其他应收款—张志光 600 库存现金 100
答:报销时:借:管理费用1200 贷:其他应收款1000 库存现金 200
答:借:管理费用——差旅费贷:其他应收款(原借款) 库存现金(补付的现金)
答:把剩余的钱收回花的钱报销做账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库存现金然后算算报销的钱和收回的钱是多少,也就是说老板给员工给了多少还给老板
答:预借时借:其他应收款一张平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报销时借:库存现金 200 管理费用一差旅费 1800 贷:其他应收款一张平 2000
答:因支付职工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销借款所需的现金,按借款凭证所记载嘚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等,贷记“库存现金”科目 收到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销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按实际收回的现金借记“库存现金”科目,按应报销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按实际借出的现金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如果报銷差旅费大于借款时超出部分...
答:费用报销程序 (一)报销人出具书面报销明细、附派工单或费用开支申请单,连同全部***粘贴在一起经部门经理审批签字; (二)报销人将经部门经理审批后的报销明细交行政部审核; (三)报销人将经行政部审核后的报销明细交财務部经理; (四)财务部经理收报销明细后,应认真核对仔细计算,剔除不合乎财务...
答:因支付职工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销借款所需嘚现金按借款凭证所记载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等贷记“现金”科目。 收到出差不借款如何进行报销人员交回的差旅費剩余款并结算时按实际收回的现金,借记“现金”科目按应报销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按实际借出的现金,贷记“其他應收款”科目 如果报销差旅费大于借款时,超出部分...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借:其他应收款——张达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借:管理费用 2400
其他应收款——张达 2000
那请问应该写什么凭证?怎么写?时间是2011年2月1日谢谢
看你们的凭证昰用什么类型的。
这两项都属于付款凭证
如果你们分类比较细的话。
就属于现付(现金付款凭证)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借:其他应收款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借:管理费用 240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借 管理费用——差旅费1500
贷 其他应收款——王强 2000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借:营業费用-差旅费 150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王强 2000
我觉得应该是借管理费用和现金,贷其他应收款吧!
也行这个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你們的财务管理上怎么安排的如果营业费用中只是记录销售上的支出,你就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如果你们把经营和管理分开则应该记入營业费用,甚至如果你们的财务核算比较规范,则采购上的费用应该记入采购成本分摊记入对应的采购回来的货物成本中。
账务核算茬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死框框,它取决于你们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或内控制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核算目的和要求并能简化核算手续為最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