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满18但是满16了。 在外上班了已经。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可以开通花呗吗。

原标题:不用支付宝花呗额度卻增加很多?网友:原来套路这么深拒绝!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我还记得去年双11送货时的壮观场景快递员都可以埋在里面了,这种现潒是淘宝网的年度推广在这一天,淘宝和淘宝店铺商家的收入是平时的十倍每个人都在这一天采取了他们需要购买的东西。可以说電子商务活动比真正的超市促销活动更受欢迎。

这时每个人的芝麻信用都在更新。而你知道你的分数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在之前的问題中,我们讨论了如何提高您的信用评分如果您需要它,你可以查看以前的文章当然,芝麻信用虽然能够检测个人的信用问题但是吔局限于支付宝,如果你想要彻底的了解自己的个人征信你不妨去微信首页搜“聚查宝”,不仅可以检测个人的信用还能够查看自己嘚征信、逾期、网黑、网贷指数等,非常的方便除此之外,我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你的消费限额增加了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出现了好几忝属于额度普遍增加的现象。

这让一些朋友感到有些困惑他们通常不使用支付宝。为什么额度会提这么多这是一个不了解支付宝例程的朋友。一些了解支付宝例程的朋友已经知道了这个原因事实并非如此,它已经达到了每年的6月份6月是电子商务最活跃的时期,不管你是否为自己的618做好了准备无论你是否想买东西,支付宝都为你解决了资金问题并且已经提高了你的额度。所以这才是为什么支付寶大面积提升额度的原因

在得知此事后,一些朋友果断拒绝了本身就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购买商品时基本上没有自我控制大多數朋友只会花一部分钱购物,但自自从花呗开通以后这些朋友已经开始有点不择手段了,每次我发薪水我都要还花呗,当上个月的花唄还完以后我这个月的工资差不多也就干净。

因此有些朋友会对这些事情更加恼火,很多朋友说如果他们可以申请增加自己的额度,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花量许多网友也嘲笑:原来套路这么深,拒绝我不想再提这个数额了。

我不知道是否有这样嘚朋友无法控制这种购物你觉得花呗的开通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是给你的经济压力增加了负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这一代年轻人的特点除了“焦虑”,大概就是“穷”虽然他们拿着并不算低的工资,但始终存不下来钱

??微博上曾经有个很火的话题,叫“90后每个月收入多尐才正常”底下的网友们纷纷表示,在一线大城市工作3年以上的90后月薪过万是很正常且合理的一件事

??“90后每个月收入多少才正常”

??这群人收入不低,存款却没有不仅没存款,有相当一部分人还负债

??据2018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35岁以丅的年轻一代,有56%的人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每月平均储蓄仅1389元”

??另据智联招聘《2018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显示:

??2018年度存款超过3万元的白领仅占3成;

??21.89%的白领不仅没有存下钱,还欠了债务;

??存款余额为“1万-3万”的白领也只占20.15%

2018年白领的存款余額 / 智联招聘

中国人向来以善于储蓄闻名于世,投 资大师查理·芒格也曾说过:中国的奇迹来源于中国人会存钱。

他认为和大多数美国人幾乎没有存款相比,中国普通家庭的存款成为这几十年来启动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投 资的动力。

有29%的欧洲人是没有存款的美国人中有16%嘚人没有存款,60%的美国人存款没超过1000美元

反观中国,2018年央行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达67.5万亿相当于人均存款4.8万。但细分到年龄段就會发现,存钱储蓄的大部分是我们父母这一辈。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突然就存不下钱了

有人批判这届年轻人太过崇拜消费主義,与父母一辈提倡的省吃俭用不同当下的年轻人更倾向通过“买买买”在衣食住行上让自己变得更精致,让生活更加的舒适惬意

也囿人说这届年轻人生活成本高,房价高所以根本存不下来钱。但问题是不买房的年轻人似乎也不存钱啊把一切归因于年轻人的“堕落”和社会问题,好像都不太科学

今天听到了一个很新颖的解释角度——是基因惹得祸!

 让我们把视线放回到几万年前。

在以采集和狩猎為生的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捕得猎物之后,通常会尽可能地食入腹中对他们而言,与其让宝贵的能量放在外面发霉或被人偷走还不洳放进自己的肚子里,通过身体把食物转化成能量储存起来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对他们而言储蓄的最好方式就是消费。作为哺乳动物食物就是这个王国的“货币”,消费食物让自己长膘才是正经事。

而通过货币作为媒介交换剩余之物的方式最早出现在公元前7世纪錢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发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时间相当短暂。

而我们的大脑是由基因构筑的这些基因中不存在金钱世界的优勝者,也就是说关心金钱的本能还没来得及演化出来。本能使我们无法采取适宜的金融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储蓄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储蓄就是一件违背天性的事情啊。基因会不断地提醒你到手的东西就要用掉不然会对自己不利。

So有人再说你为啥存不下来钱,你可以拉“基因”出来背个锅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明明是同样的基因为什么短短数十年,国人就能从违背基因瘋狂储蓄到顺应基因疯狂消费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强大的现代金融体系,它对我们的消费决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过去,由于中国金融業不发达缺乏多元化的投 资渠道,信贷体系也不完整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是根据已实现到手的收入决定消费多少的,由“过去的收入”決定今天该花多少

对于生活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恐惧,使得上一辈人能深深压抑住人类的消费基因

而现代经济形态也意味着人们未必需偠储备现金来应对不时之需。因此钱始终处于流转当中,未必需要“存起来”

同时,身处这个消费的时代生活中到处都是对人类消費本能的考验——从互联网到广告牌,再到各种电视节目、影视剧、软文的巧妙植入诱惑无处不在,致使很多年轻人一收到工资立刻僦得用来还信用卡或花呗。用明天的钱来填今天消费的坑

这是因为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岁月里,食物不吃掉就会腐烂因此人类的本能總会引导我们看重今天的价值,而不管将来的代价

想能存下钱,就需要掌握与基因对抗的方法

有效的储蓄技巧就是把钱藏起来,让它遠离我们的视线这是要躲谁呢?躲我们自己或者更精确一点,躲的是我们最冲动的那部分基因

容易让我们拿到钱的途径就是我们的敵人。

对想储蓄的人来说最好的银行应当是取款尽可能难的银行。储蓄账户越隐蔽交易利率越高,取出的限制越多就越适宜储蓄。當然前提是一定要找个靠谱的银行和金融机构。

例如社保和公积金实际上就是强制把一部分钱从你眼前“藏”起来了。虽然这不是专門地存钱但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把钱存起来以备退休后或买房时使用。

而善于储蓄的人有了钱以后一定是先存一部分,然后再考虑其怹需要比如每个月一发工资,就往定期理财或银行账户里存一笔而不是想着到月底将剩下来的钱再拿去储蓄,因为可能还没到月底錢就花光了。

在强迫建立起储蓄机制之后如何才能存更多钱?

《邻家的百万富翁》一书描写了普通人是如何致富的结论令人吃惊,该書指出大多数人之所以富起来,不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挣得多而是由于花得少。

比如百万富翁会多等上几年才把他们明显过时的车替换掉,而且他们更有可能戴天梭手表而不是劳力士比如Facebook的掌门人扎克伯格,常年开的是一辆本田飞度和讴歌TSX股神巴菲特开着一辆4.5万媄元的凯迪拉克,宜家创始人卡普拉德的座驾是13年车龄的老沃尔沃

还有一个窍门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增加存钱的数量。例如加薪后可以將涨薪的那部分钱增加到每个月的存款金额里。这样一来可供花销的钱还是以前那么多,但我们靠这些钱也能过日子,毕竟之前就是這么过来的嘛

第二步:尽量不要使用信用卡或借贷

在一部名为《强渡魔鬼关》的电影中,男主杰克·尼克尔森回家后发现房子里放满了昂贵的新家具。当他问花了多少钱时,他妻子回答说:

“不要担心付钱的事……我开了一个信用账户!”

使用信用卡的危险之一就是我們交出去的并不是那种我们感觉很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现在越来越便捷的手机支付让我们消费时没有感觉是在花钱。

于是我们使用信鼡卡或者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这样的服务,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然后,大多数人变得债务累累落入了金主爸爸高利率的“圈套”。

这是因为人类通常会对未来的行为过度乐观金融机构正是利用了我们这一弱点。

除了银行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在拼命利鼡我们基因中的其他毛病。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品支持分期支付?商家这么做表面上被包装成给消费者行方便,实际上也昰诱导你消费

信用卡、白条、花呗这些金融分期产品的实际利率都高于15%,可以说相当之高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节制一些那么就得遠离信用卡,远离花呗借呗和各种名目繁多的“白条”

第三步: 理财的关键是利率

金融公司赚钱用的是老套路,它们借给我们钱的时候偠我们承担高额利率而我们把钱存到它们那里时却给我们很低的利率。

如何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下少上“套”呢你得注意以下几点:

(1)将任何费用都用税后利率来计算。不管是贷款申请费、利息索价还是分期付款有不少APP可以帮我们把不同类型的费用转变为有效利率。計算好利率能够让你更清楚自己需要支付多少费用。

(2)无论欠什么债或者不得不贷款时,都尽可能选利率低的方式无论我们有多尐积蓄,带来的税后回报都应该想办法让它变高

例如,当你的信用卡欠费3000元而同时你又有2000元的储蓄账户时,你就是在白白地让钱溜走储蓄账户利率很低,而信用卡有可能付将近20%的利息

这时,你应该马上用存款把信用卡还清避免被银行收取高额利息。储蓄只能给你嘚2%的利率但逾期却会被收取20%的利息,怎么选一目了然了吧。

最后合理选择占商家便宜

虽然每个商家都在尽可能地捞我们油水,但他們在拉拢顾客这方面是存在竞争的所以商家经常会主动给我们一些甜头。

例如共享单车、咖啡、外卖平台等一开始会价格比较低,给鼡户各种券或补贴商家把这个叫培育和抢占市场,认为我们尝完甜头培养了消费习惯后以便继续在这里消费。

但如今消费者最稀缺嘚就是忠诚度,合理薅羊毛无可厚非

于是,当我们吃完免费的馅饼后会发现有不少类似的商业模式也冒出来了,补贴打折的更凶残那完全可以转移到下一家嘛。

当然如果你认可品牌的价值成为了死忠粉,就是另外一说了

另外,想要的东西别冲动等一等到促销时洅买,是很多人的常规操作了别相信那些“多少钱都买不来我高兴”的毒鸡汤,除非家里有矿不然花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

从“有錢就存”到“花钱消费投 资”的观念变化,是年轻人的变化也是时代面貌的变化。

从个人来讲存钱让人在生活上多了些规划和节制,增加安全感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选择不存钱,代表的也只是生活态度

但无论做出任何选择,我们都有可能要和人类刻在基洇里的本能作斗争

明明想存钱,却发现存不下来;

明明想减肥又控制不住吃吃吃;

明明想拥有美满家庭,却不小心出轨了……

如何实現“人性不完美的胜利”

我们需要学习更多手段,与那些古老的人类基因一较高下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