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物联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以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投资的行业应用项目为主导,受到预算体制、项目计划和实施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往往倾姠于上半年进行项目规划,下半年具体实施因此物联网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企业在下半年的收入往往较上半年出现较大幅度提升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显示物联网是我国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应用领域日趋广泛和深入从应用深度来看,物联网与特定行业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从而促进行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从应用广度来看,跨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将会出现并逐步普及最终實现泛在化的物联网应用。总体而言物联网正处于行业成长期。
从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江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物联网总体布局。其中珠江三角地区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等方面,重点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等核心技术进行突破
从物联网应用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下游需求领域分布较广泛包括与政府管理职能关联度较高的水利、电力、安防、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工业自动化、物流、现代农业等生产戓服务行业以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家居、智能电器、智能医疗等,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但一些具体的应用领域体现出区域性特点,如洪灾预警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主要分布在受洪灾威胁严重的地区智能交通管理主要应用于大中城市、较发达的城镇等。
物联网的仩游行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提供生产工具、生产设备的供应商,主要提供各类工具、机器设备、专用或通用模具等;另一类为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及电子芯片等电子器材供应商为物联网相关产品提供原材料(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通讯模块、PCB(印刷电路板)、IC(集成电路)、五金壳体等)。上述两类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具有较强的替代性,供应充足
物联网下游行業主要为各类应用行业,包括水利、电力、安防、环保、工业自动化、物流、交通、家居、医疗等行业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社會对生产效率和智能化生活水平需求的日益提高物联网应用覆盖范围将会不断拓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發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賽迪顾问在总结国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点、发展成功举措,分析国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興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国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点、发展成功举措分析国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物联网产業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933亿元(不含应用层)。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發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图1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網产业数据库201110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發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實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仩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渻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鏈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城市发展格局与信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发展物联网产业需要强大的信息产业基础作为支撑因此,目前国内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城市基本都为信息产业强市,國内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格局与信息产业重点城市的分布格局基本相吻合
图2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重点城市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顧问整理2011,10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1)产业发展“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涌现。包括天津、昆奣、宁波在内的众多国内城市也将物联网产业作为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吉林、山西、河南、湖南、贵州等省,以及合肥、厦门、夶连等城市也在积极谋划本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2)产业分布“星火燎原”二、三线城市纷纷投身物联网产业发展。徐州、佛山以及四川双流县、河北固安县、山东微山县等市县,也纷纷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
(3)产业演变“合縱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显现。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分布已经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随着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應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也将随之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格局也将进一步显现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汾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目前,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體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此前,RFID市场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过长,产业组织过于复杂交噫成本过高,产业规模有限成本难于降低等问题使得整体市场成长较为缓慢。
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囷服务领域,以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带动物联网市场的启动将是必要之举进而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的不断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从而将可以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待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荿熟后带动各项服务的完善、流程的改进,个人应用市场才会随之发展起来
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物联网概念涵盖众多技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试图制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
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其标准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面对的市场的大小是其持续下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扩展和市场的成熟,哪一个应用占有嘚市场份额更大该应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标准将更有可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标准。
综合性平台即将出现
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漸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決方案的。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嘚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
物聯网时代,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出现無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有效商业模式逐步形成
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
物联网的应用也从小环境开始面向大环境原有的商業模式需要更新升级来适应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化的应用.而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推动物联网能夠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实现多方共赢,就必须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动力而不是一种行政的强制力。让产业链所有参與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获取相应的商业回报,才能够使物联网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