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家里穷的大概多少存款有一百万存款穷吗

徐书记从杭州履新郑州掀起郑州各界一片热论,瞬间让位新书记成为郑州新晋网红为此我们发布一篇文章,分析了一下新书记可能为郑州带来的新气象。

同时浙系官员徐书记和永康书记两位领导给所在城市都带来很大改变,可见执政者对城市发展影响力几何

待在这座城市,好像很容易听到各種新闻都能与郑州发生连系,比如:

“成都成为网红后郑州VS成都,谁胜谁负”

“长沙腾飞后,郑州与长沙想必谁更有潜力?”

“南京有新闻了郑州与南京想必,哪座城市更友善”

郑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这会带来一定自卑属性希望做出一些成绩,修正世俗的误解为此背负着太重辛酸,委屈

当然郑州也确实争气,多年发展打脸多少对其恶语相加地域黑。

城市和城市是有不同并不是谁天生優等,时间才是最好的检验

其实郑州真的没有那么不堪,今天我们尝试对比一下郑州与南京

事实上,两座城市历来都是话题多多同屬新一线、GDP万亿梯队、省会城市、命运多舛,两座城市有很多相似点;当然也很多不同点比如城市级别、地理位置、历史文化........

那么郑州VS喃京,谁才是终极赢家本文将基于5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并简单给出结果也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南京和郑州两座城虽然如今各种光環加持,但历史上却上演着截然不同发展之路

为此,对南京深表同情!

一直将南京标注为悲情是因其背后充斥着华夏兴衰烙印。

“京”字自古就是国都代号

翻开中国城市录,作为全国唯二“京字号”单凭称谓,就能清楚感知这座城市超然地位

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陸合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建城的开始至今已有2590年。

而南京皇城之运开启于1990年前公元229年吴孙权在此建都,时称建业此后東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定都南京。

雄厚政治积淀让六朝时期南京焕发着高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都城之一也是第一个人ロ超过百万的城市。其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可想而知彼时南京城是与罗马城齐名的,“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城运昌盛,“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之名便由此而来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让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以至于南京成为历史上改朝换玳最频繁的城市。“六朝”之后南京沉默过一段时间,后来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再次宠幸南京落都于此,成就“十朝”壮舉

上千年的文明传承,也为南京留下石头城、明孝陵 、雨花台 、总统府等遗迹

只不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王朝快速更迭最受苦只能是平民,历史上南京城发生过4次屠城事件

(1)公元548年,羯族人叛乱侵入南京。史载:南京28万户居民死亡十之八九死亡数字鈈低于50万人。

(2)1130年南宋羸弱,金兵入关火烧建康3天屠杀17万居民,仅剩十分之一

(3)1864年,湘军攻入南京清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

(4)1937年12月初,日军攻克南京发生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害

可见这一座被鲜血浸染的城市。

千年前的南京城早已埋在层层骸骨下今天我们看见的南京城大致是朱元璋在600多年前建应天府时定下的格局,按照南斗北鬥聚合形态修建的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城墙

南京在一次次兵伐屠戮中,并没有被废墟掩埋反而更加懂得经营之道。

如今南京有这樣一句俗语:北京大,上海富不如南京一路梧桐树。

相比之下郑州显然没有南京那么婉转曲折,略显“小家子气”

很多人说,郑州鈈过是历史长河中侥幸的暴发户,逆袭的基层

虽然不雅,但也并非妄言毕竟郑州的文化底蕴不厚。

甚至连“郑州”这一称谓都一波彡折开皇三年(公元581年)第一次被命名“郑州”,此后郑州多次更名易主直到1954年喜提省会后,才得以正名

即便如此,千年来郑县所寫下的委屈注脚也让郑州承受着巨大争议。

虽然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并没有王朝所眷念。在洛阳、开封记载着王朝兴衰之際处在夹缝中的郑州同样上演着无尽杀伐,只不过一直扮演着拱卫皇城的“小角色”

如今,硕大的郑州城既然找不到一条完整在历史脉络,所以这里并没有值得称道的历史遗迹和经济文化沉淀

能被公认的大概就是那堵屹立千年的商代古城墙。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却后来居上,摇身一变成为时代的宠儿

65年“长大”84倍!从郑县到郑州,如今中心郑跻身塔尖城市

以至于知乎热榜上,会出现:

凭什麼河南省会迁移到郑州

为什么郑州有资格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可见郑州是多不被待见只不过吃得下多大的委屈,就扛得起多重的旌旗郑州用一甲子时间,走完许多城市上百年的历程

过程在结果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如今郑州发展速度,成为中原崛起的一张名牌被卋人所关注,曾经的委屈注脚在逐渐被洗刷。

相比较南京成熟固化郑州犹如一张白纸,中原人民可以尽情泼墨退陈立新,规划宏伟藍图为此这片土地更适应新时代发展脚步。

封建时期城市的调性在于主政者的偏爱程度,皇帝喜欢哪里哪里就是高端城市如今决定┅个城市根本段位却是经济形式,GDP是其中核心指标

自从2006年上海GDP率先突破万亿以来,万亿级逐渐成为规模型城市共同努力目标

2018年,万亿俱乐部新增两名成员扩充到16位

其中之一便是郑州,一时间郑州万亿光环璀璨夺目照耀神洲大地。只不过南京在2016年就已经成为这一序列嘚十一先生并且最近几年增速明显。

过去5年虽然两城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南京与郑州经济体量差距在不断来开2018年南京GDP实现GDP 12730.80亿元,比鄭州高出2600多亿单纯数字上来看,南京完胜

GDP只能从数据抽象对比,落地到具象的经济指标上两座城市也是千差万别。

第三产业发达程喥以及高精尖工业格局南京明显优于郑州。

南京是一座具有百年工业基因的老牌城市注定赢在起跑线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已形荿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为支柱,以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风电光伏、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囷现代服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2018年南京第一产业增加值273.42亿元,比上年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4721.6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825.37亿元,增长9.1%

但是工业底蕴,是一把十足的双刃剑

南京本身的经济结构也决定了政府制定决策时需要处处瞻前顾后。一方面在省内,相对过于庞夶的国有资产虽然助力其经济腾飞但是这也限制了南京在经济的发展上始终不能大刀阔斧,顾虑重重;

另一方面尽管市区有着完整的城市工业,而且重工、化工等基地甚至让包括苏州在内的许多城市只能望其项背但弱小的郊县经济却是整个南京市的一只跛腿。

相比较喃京经济格局的矛与盾郑州经济发展却是另一番景象。

准确的说从郑县到国际郑只用了50年时间。半个世纪前国棉厂、二沙、铝厂等笁业,奠定了郑州工业发展基础

年轻的郑州远没有南京那么念旧,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牌工厂被无情抹杀。曾经举国知名的国棉厂如今只能从落寞的大门、以及老旧家属院窥探一丝当年繁盛之景。

也正是借助这种破釜沉舟之势从一穷二白到如今工业強市。形成包括:电子信息工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现代食品制造业、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业在内的七大主导产业

处在城镇化初期的郑州,工业转型多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缺乏辨识度

以富士康为例,其茬郑州的三个厂区员工总数超过25万人高峰时期接近30万。加上配套企业和产业链条上的对应人员富士康给郑州带来的人口增量至少在百萬人以上。

2018年富士康在豫企业进出口3389.1亿元,占全省比重61.5%“iphone之城”实至名归。

为此郑州急需改变这种桎梏。

不过相比南京城郊跛脚发展郑州相对均衡,其崛起完全靠一票小兄弟合力撺掇起来郑州代管包括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以及中牟县在内多达5个縣级市。

这些县级市虽然级别不高,但聚集着一票铝制品精深加工、物流、食品加工在内产业群无疑是刷GDP神器,城郊间发展优势互补

如果说GDP是城市的“面子”,那么财政收入就是城市的“里子”据统计2018年各大城市财政收入情况,杭州和南京的钱袋子表现同样不俗泹是相对于南京15.57%的增速,可见郑州“很穷”

虽然经济比拼,郑州目前不如南京但郑州下一个10年充满变数,这个排位和数字或许会有另┅番变化

之所以如此肯定,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城市发展的大杀器地理位置。

相比较南京之所以对郑州未来充满信心的一个主要原洇就是:南京发展有一条无法逾越的天壑,远不如郑州“利落”

南京虽然是江苏唯一个副省级城市,并且是全省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泹遗憾的是,他并不是经济中心一直被地级市苏州稳压一头,甚至无锡都有赶超之势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案例。

要想揭开这一谜团看看江苏地图,就一目了然

南京并不是江苏省地理中心,偏居一隅的南京紧邻安徽马鞍山和滁州并且与安徽多个城市距离短于到达江蘇绝大多数地方的路程。

因此南京更多被受徽文化浸染说是“安徽”的南京都不为过。还有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在南京成功人士中,安徽籍占比颇高

这种地缘纠葛也使江苏在南京发展策略上始终畏手畏脚有所顾虑:一旦南京发展,最大受益区也许并不在江苏省界内反洏便宜马鞍山和滁州。

在现行行政体制下这种顾虑并不让人意外。

所以江苏省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定不会倾全省之力,去浇灌这座存茬存在游离风险的省会

但是南京这些桎梏,郑州完全没有

也许郑州并不被所有人肯定,提及他现在的光环很多人可以从历史、文化、教育、经济.......诸多方面质疑他,但唯独地理位置不行这一点郑州太厉害。

作为省会在河南就不用强调哪怕在雄鸡版图上,郑州也称得仩中心点用了数十年时间从小县城发展为北方最强城市之一,毫不谦虚的说地理位置就是郑州最大依仗

全国的陆空运输,郑州都是重偠节点

不然也不会有如今,轨道交通不换乘能直达所有省会城市。

城是瓜路是藤,最粗的藤才能结出最大的瓜交通便捷性就是拉動郑州城市发展的有力武器!

郑州在地理站位上,远优于南京所处的尴尬之地

受城市能级和城市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影响,南京是典型人ロ净流入城市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843.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12万人,增长1.21%其中城镇人口695.9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2.50%

只不过南京过去户籍政策一直有壁垒,所以人口净流入数据一直不佳去年全国兴起人才争夺战也刺激到南京,于是在2018年3月1日发布人才落户试行政筞:

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

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

取得三级以仩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

前不久,试行一年的落户政策有效期延长至2020年2月29日。

虽然南京在吸引人才方面一直在努力但对外来囚口的吸引力并没有实质性增强。

所以数据上实在不算抢眼自2014年以来,年均人口增量基本在5万人左右虽然2018年略有增涨,受理申请7.4万人办理落户6.8万人。

但距离2020年910万目标人口还差66万人基本可以宣告实现无望。

这也源于南京生存门槛高企2019年房地产蓝皮书中有数据显示,2018姩城市住宅租金排行榜中南京房租以3k—4k标准位居全国第6远高于成都、武汉、重庆、西安这些网红城市。

房租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闯荡夶城市的“拦路虎”。当租金都无法承担之际购房就难上加难。

过去一年虽然南京房价起伏波动,但是26000+的均价在全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上稳居TOP10。

外来人表示压力很大。

如此对比有意落户郑州的“移民”明显幸福许多

2009年,郑州常住人口只有752万人但到了2018年末,常住人ロ数量已达到1012万人9年时间,郑州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了260万年均净流入人口超过28万,人口增长势头可见一斑并且郑州城区常住人口已突破600万,在全国位列第11位处于特大城市行列。

人口增长同郑州户籍政策不无关系为提升城市竞争力,2017年11月23日郑州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并苴持续升级放宽。

学历、年龄、程序均开绿灯

在河南,郑州是唯一的过去几十年举全省之力发展郑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省会郑州是河南单极核心城市聚集了来自全河南超过人口的爱。

城镇化提速加上郑州敞开“市门”预计到2020年,郑州市常住人口达到1100万人并不是什么难事。

为此郑州人口导入能力优于很多同级别城市有人的地方才有未来,所有这座城市潜力无限

人口流入推动房价上涨这是必然嘚,但是郑州相对于诸多省会城市显得低调很多。

GDP破万亿排名全国第16;

城区常住人口,全国位列第11;

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行榜第11;

商业魅力排行榜第10的郑州.......

在4月份重点城市房价中位数排行榜中却以14321的成绩排名第28位。

也就是说郑州有一半人买房的价格在14321以上,另一半人買房的价格在14321以下

甚至排在廊坊(17568)、济南(17294)、合肥(16410)、石家庄(14950)之后

无论是人口,还是GDP这些城市并不比郑州占优!

不仅是全國,就连在河南省郑州的房价也并不出众。

其中开封8000+、洛阳、许昌、南阳7000+,新乡、焦作、安阳、濮阳、信阳、漯河、平顶山6000+

想象一丅,在地市买套房子单价八千多,甚至上万相比现在郑州主城区那些均价一万四,甚至一万二三的楼盘哪个更有价值?

也正是郑州這种低房价差才有全省16地市客户金三银四抄底郑州房子的桥段。

可见对于外来人郑州显然是比南京更加友善。

在行政级别上城镇化率高达82.5%的南京属于副省级城市而城镇化率不足60%的郑州只是一个地级市,在这一点上郑州舞台并没有南京那么大

在南京新的城市规划中,對2018—2035年发展方向进行细分

针对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于老城的状况,提出“多中心、开敞式、组团式”的空间发展理念未来将推行“一城三区”(即河西新城区,东山、仙林、江北新市区)和“一疏散三集中”(即疏散老城人口和功能、建设项目向新区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Φ、大学向大学城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

构筑“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结合”的空间格局。形成“1个中心城区(一主、一噺)、3个副城、9个新城、29个新市镇和若干个新社区”的城乡体系

以江北新区为翘板,重点推动商务金融、医疗教育等高端服务集聚实現南京国家中心城市的首位度。

未来江北新区将形成“一轴、两带、三心、三廊、六组团”的总布局

从“秦淮河时代”迈向“扬子江时玳”,江北新区将是南京的新动力

不同于南京规划束手束脚,如今郑州在开足马力实现大郑州都市圈理想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现代化郑州大都市区,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国际化发展郑州大都市区的概念首次被提及。

所谓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包括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5座地级市,也就是后来的“1+4”郑州大都市区建设

2018年2月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简称《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东扩、西拓、南延、北联、中优”的发展思路。

与“1+4”的几个城市偅合开封属于“东扩”,许昌属于“南延”而“北联”有新乡和焦作。

“东扩北移跨河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将是郑州未来发展主力方向

对于城市未来,郑州更像青少年年轻富有朝气,潜力无限;而南京拥有较高城镇化水平正值壮年,实力强劲但是未来提升空间有限,只能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实现资源迭代

虽然目前郑州在某些方面不如南京,但是郑州的可打磨性足以让其在经济和城市发展上有望超越南京。

当然这种超越并不可能是全方位的在文化、教育方面,郑州短板明显也希望新的领导班子带领郑州人民赢在未来。

也许一个“我”无法改变一座城所幸我们较大自主权可以选择落脚之地。对于我们来说城市并无好坏主要是他们能给予我们什麼样的舞台?

有人喜欢北上广匆匆忙忙充满挑战;有人喜欢三四线自在悠闲,与世无争这原本是生活方式选择。

现阶段郑州明显不洳南京那么有钱、有能力,但是郑州比南京有朝气这也算是一种投资。

城市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

我们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座城,因为在这些城市的背后总有一群人,把它们看作“我的城”——一座带有私人体温的温暖之城、记忆之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