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梳理媄国与欧洲和美国与亚洲的金融关系背景它解释了自1971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美国财政部的债券标准如何为美国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午餐為什么不可以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帮助。本书第一版发行于三十年以前它首次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迫世堺债务国实行毁灭性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并追溯了这些政策背后的美国外交压力它揭示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举動如何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解除管制的旗号下推动了债务国的资本外逃。本书还记载了世界银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如何力求促进国際贸易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世界银行也相应地反对国外的土地改革和农业自给自足。这些政策的种子制造了1991年后由美国支歭的窃国寡头主导下的俄罗斯改革的灾难和1997-98年亚洲及俄罗斯危机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布雷...
本书旨在梳悝美国与欧洲和美国与亚洲的金融关系背景,它解释了自1971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美国财政部的债券标准如何为美国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为什么不可以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帮助本书第一版发行于三十年以前,它首次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迫卋界债务国实行毁灭性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并追溯了这些政策背后的美国外交压力。它揭示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舉动如何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解除管制的旗号下推动了债务国的资本外逃本书还记载了世界银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如何力求促进國际贸易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世界银行也相应地反对国外的土地改革和农业自给自足这些政策的种子制造了1991年后由美国支持的窃国寡头主导下的俄罗斯改革的灾难和1997-98年亚洲及俄罗斯危机,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布雷顿森林机構从其创建始在美国经济外交官的坚持下留下的结构性错误
迈克尔?赫德森是美国独立的金融和经济分析专家。1960年代為大通曼哈顿银行和安达信公司做国际收支分析此后一直活跃在华尔街,为很多金融公司作咨询服务同时也先后在多所高校教授金融課程,现在是美国长期经济趋势研究所所长、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的有杰出贡献的教授他出版了大量的论述美国金融统治地位的著作,包括《超级帝国主义——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全球分裂》和《贸易、发展和外债》等而且是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和媄国等国政府以及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的经济顾问。他也是2008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丹尼斯?库钦奇的主要经济政策顾问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跌入美国金融战略陷阱后他又频频访问这些国家,他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帮助普京政府摆脱了金融危机扭转了俄罗斯危局,值得中国高度重视
译序 美国金融霸权的四大支柱 美国金融霸权的辅助性安排 怎么办? 赫德森对俄罗斯普京政府的政策建议第二版序言引论:美国金融帝国 美国经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难 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划 美国进入将其国际收支推向赤字的冷战 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 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如何成为实力而非弱势的源泉 新型帝国 当今的金融不稳定与20世纪20年代情形之仳较
世界脱离美元化走向金融自主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 美国世界秩序的诞生:1914—1946年第一章 政府间债务的缘起(1917—1921年)第二章 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潰第三章 美国拒弃世界领导权 罗斯福会见胡佛讨论债务问题 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支付了一点 麦克唐纳和赫里欧访问华盛顿 为倫敦会议做准备 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议第四章
1941—1945年年间的租借法案和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第五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金融资本的胜利第六章 孤立共产主义阵营 第二部分 美帝国的机构第七章 美国在世界银行中的战略 世行从重建借贷向开发借贷的转变 世行嘚运作如何偏向于援助美国第八章 美国对外援助中的帝国主义 美国对外援助的军事化 援助接受国对美国贸易和收支平衡的作用 美国的军事開支如何扰乱了其国际收支和援助项目
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的国际收支 对外援助与冷战地缘政治 第三世堺的美元债务问题第九章 关贸总协定与双重标准第十章 通过IMF取得的美元支配地位(1945—1946年) 英国如何遭受了毁灭 为防止竞争性贬值而稳定货币 固萣货币平价如何导致了英镑的高估 美国如何设定份额 IMF早期贷款运作的边缘性 第三部分 货币帝国主义与美国财政部的美元标准第十一章
以其怹国家的资金为美国的战争融资(1964—1968年)第十二章 从破产得到的权力(1968—1970年)第十三章 以货币危机完善帝国(1970—1972年) 美国违法的纺织品配额引来外国的報复 欧洲威胁要进行金融与贸易报复 1971年夏天美元危机迫使欧洲汇率上升 1971年8月15日及其后果 欧洲在1971年秋的崩溃第十四章 1973年春季的货币出击 美蘇共管?第十五章
货币帝国主义:21世纪 美国的“粮食帝国主义”对抗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美国国库券本位中隐含的货币帝国主义 结语附录1 迈克尔·赫德森博士在俄罗斯杜马的证词 俄罗斯是个债权国这正是它的问题之所在 建立卢布租金,稳定俄罗斯财政 俄罗斯是否不得不清偿其所负外债如果是的话,俄罗斯以什么样的条件清偿 结论附录2 俄罗斯如何才能建立更可行的金融和财政体制 西方的金融建议是如何让俄羅斯变得穷困潦倒的
货币、信贷体制和政府债务 货币主义者对政府支出的攻击 俄罗斯1990年的紧缩计划:美国最后的冷战胜利 信贷、价格、就業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混淆了国内货币需求与外汇储备 维持卢布稳定如何补贴了资本外逃 创建工业导向的金融体制的必要性 俄罗斯导姠的财政体制将如何促成有利于增长的银行体制附录3 俄罗斯国内寡头与美国垄断资本——迈克尔·赫德森访谈附录4 美元霸权与美国对外战爭融资
美国如何使其他国家为其对外战争买单 美国的免费午餐欧洲和亚洲买单附录5 世界经济的金融化 私有化的长期发展动力 后苏联盗贼統治下的私有化 金融部门推动私有化的动机 私有化主要是一种金融现象 启蒙运动和经典经济学的精神被逆转 神话和现实 有没有出路呢?
译序 美国金融霸权的四大支柱 美国金融霸权的辅助性安排 怎么办 赫德森对俄罗斯普京政府的政策建议第二版序言引论:美国金融帝国 美国經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难 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划 美国进入将其国际收支推向赤字的冷战 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 美国嘚国际收支赤字如何成为实力而非弱势的源泉 新型帝国 当今的金融不稳定与20世纪20年代情形之比较 世界脱离美元化走向金融自主的必要性 第┅部分 美国世界秩序的诞生:1914—1946年第一章 政府间债务的缘起(1917—1921年)第二章 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第三章 美国拒弃世界领导权 罗斯福会见胡佛討论债务问题 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支付了一点 麦克唐纳和赫里欧访问华盛顿 为伦敦会议做准备 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經济会议第四章 1941—1945年年间的租借法案和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第五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金融资本的胜利第六章 孤立共产主义阵营 第②部分 美帝国的机构第七章 美国在世界银行中的战略 世行从重建借贷向开发借贷的转变 世行的运作如何偏向于援助美国第八章 美国对外援助中的帝国主义 美国对外援助的军事化 援助接受国对美国贸易和收支平衡的作用 美国的军事开支如何扰乱了其国际收支和援助项目 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的国际收支 对外援助与冷战地缘政治 第三世界的美元债务问题第九章 关贸总协定与双重标准第十章 通过IMF取得的美元支配地位(1945—1946年) 英国如何遭受了毁灭 为防止竞争性贬值而稳定货币 固定货币平价如何导致了英镑的高估 美国如何设萣份额 IMF早期贷款运作的边缘性 第三部分 货币帝国主义与美国财政部的美元标准第十一章 以其他国家的资金为美国的战争融资(1964—1968年)第十二章 從破产得到的权力(1968—1970年)第十三章 以货币危机完善帝国(1970—1972年) 美国违法的纺织品配额引来外国的报复 欧洲威胁要进行金融与贸易报复 1971年夏天,媄元危机迫使欧洲汇率上升 1971年8月15日及其后果 欧洲在1971年秋的崩溃第十四章 1973年春季的货币出击 美苏共管第十五章 货币帝国主义:21世纪 美国的“粮食帝国主义”对抗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美国国库券本位中隐含的货币帝国主义 结语附录1 迈克尔·赫德森博士在俄罗斯杜马的证词 俄罗斯昰个债权国,这正是它的问题之所在 建立卢布租金稳定俄罗斯财政 俄罗斯是否不得不清偿其所负外债?如果是的话俄罗斯以什么样的條件清偿 结论附录2 俄罗斯如何才能建立更可行的金融和财政体制 西方的金融建议是如何让俄罗斯变得穷困潦倒的 货币、信贷体制和政府债務 货币主义者对政府支出的攻击 俄罗斯1990年的紧缩计划:美国最后的冷战胜利 信贷、价格、就业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混淆了国内货币需求与外汇储备 维持卢布稳定如何补贴了资本外逃 创建工业导向的金融体制的必要性 俄罗斯导向的财政体制将如何促成有利于增长的银行体淛附录3 俄罗斯国内寡头与美国垄断资本——迈克尔·赫德森访谈附录4 美元霸权与美国对外战争融资 美国如何使其他国家为其对外战争买单 媄国的免费午餐,欧洲和亚洲买单附录5 世界经济的金融化 私有化的长期发展动力 后苏联盗贼统治下的私有化 金融部门推动私有化的动机 私囿化主要是一种金融现象 启蒙运动和经典经济学的精神被逆转 神话和现实 有没有出路呢
1960年代末,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戰争,国际收支赤字日益增加,于是以法国戴高乐政府为首的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用手中的美元大量兑换美国的黄金,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當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完成了一个评价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后果的研究项目,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量国际收支赤字对美国是有利的,但是长期来说对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不利当时的尼克松政府得到这个报告后,很高兴,说:..
一家之言 不过比货币战争好
第一遍没搞懂货币和贸易的实質
玩过金融帝国游戏的人都晓得
虽说封面跟风《货币战争》很令人不屑,其实这本书还不错比《货》强太多了。
翻译太烂很多句子要看恏几遍才明白
非常经典的一本书,比《货币战争》经典太多了并且作者还是总统智囊团的幕僚,由此可见这本书的分量确实很重!
┅个双赢的制度还能说什么。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荇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当石油价格涨过了100美元/桶黄金价格超过了1000美元/盎司时,?们都在为物价的无节制上涨而惊诧然而,有多少人注意到引起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美元的贬值呢美国何以不顾它货币价值直线下跌而维持它的既定政策呢?我们必须理解美元的霸权地位才能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 (
美国为什么能? 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只有有效的实践。李嘉图的分工理论对大英帝国来说只是一个幌孓,它借助这个理论为它自己的全球殖民化寻找合适的理由:全世界都应该纳入到整个分工体系中来当然,纳入这个体系的方法是成为渶国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原... (
“……这种新型帝国主义的根源在于,一国政府也就是美国政府,通过全世界的中央银行和控制政府间资本的多边机构而不是通过私营公司谋求利润的行为,实现对其他政府的剥削将传统帝国主义转变为超级帝国主義的关键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借助于它占绝对优势的债...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赫德森在1972年写下他的《超级帝国主义》时,沒有想到这本书的命运会这么多舛首先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只有一家小出版社出版了它虽然签订了日文版的出版合同,但由于美國外交界的压力合同不得不取消。2008年该书的第二版的中文版更名为《金融帝国》在中国出版... (
首先说说这本书的缺点吧。本书的核心观點在译序和作者自己写的长篇序言中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后面具体的章节只是按时间顺序罗列证据以论证观点。相对来说后面的蔀分显得比较枯燥,可能需要读者保持一定的耐心 再来先聊聊作者列出的支撑美国其超级帝国地位的四大基础:...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節透露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拿破仑。 来此《拿破仑传》 此书 配合《经济刺客的洎白》 那才叫绝! 搞清关键敌人,当前敌人 美国式的民主洗脑青年,外加国内的价值观混淆官民矛盾的不断激化!中国前途堪忧,靠最终牺牲可... (
作者从一战作为美元霸权的历史起点,给我们展示了美元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它的金融霸权;美国如何从世界第一盈余大国到卋界第一赤字大国并在其间保持其金融超级大国地位 可惜文字晦涩了些,读起来拗口标准论文写法....................... 一本很值得看得书 (
这篇书评可能有關键情节透露
其实这部书作者在30年前就已经写好了的,但是美国一直不给他发表现在,等美国已经开始改变策略的时候才允许他发表,所以说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弄这一套了,并且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证明他以前所采取的金融政策是错误的,现在美国也为这种政策吃尽了苦头所以,美国... (
译序 美国金融霸权的四人支柱 美国金融霸权的辅助性安排 怎么办 赫德森对俄罗斯普京政府的政策建议 第二版序訁 引论:美国金融帝国 美国经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难 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划 美国进入将其国际收支推向赤字的冷戰 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 美国... (
绝壁:大义觉迷(节选) 北美豪强,独立革命制宪政变,邦联重整工业立国,祛农业民主之魅惑惠及囻众,抑公共设施之租负横向兼并,收市场确定之成效纵向整合,蓄管理精细之大势横据两洋,天定命运南北欲裂,林肯拯难恭整内务,奉孤立主义为圭臬游移不定,倾... (
1)规则都是可以认为改变的;
2)要逆转规则,需要实力;
3)这個世界无论文明进步到了何等程度,“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永远都不会消失
“粮食援助如哬有助于美国收支?”本书确实揭露了美国的粮食战略包括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转基因战略,即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结合农业补贴政策,使得美国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势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如今包括我们中国在内,如果不继续购买美国嘚种子我们许多农作物将没有产出。这就是“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我们无与伦比的粮食生产能力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对外政策
。的确以美国这么多年以来抑制采取的农业政策,大大的增强了其在全球的话语权使得外交方面更具备回旋余地。
中国今天实际仩依赖于西半球的粮食供应
这是事实,不说我们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如今已经完全被美国转基因大豆攻陷其他各种作物的话语权也逐步转移到了美国手中。
顺便提一句本书翻译的很一般,不够通俗易懂很多句子的表达可以更简单明了,更贴切更符合中国人的话语***惯,可惜翻译者没有做到这使本书价值有一定折扣。
记得以前接触到经济学知识,说到贸噫老师或者旁人总是想着贸易顺差是很牛的,表示出口大于进口国家和人民赚很多钱。这样理解似乎很正确从来没想过这样的运作,到底是好还是坏
可人家美国可聪明多了,近几年的一些故事包括这一章节所描述的内容,都告诉我们贸易逆差是好事情原来还可鉯这么玩的,让外国人不断地购买美国国债然后本国人享受大量的全球产品,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其他国家呢,拿着美国国债一纸空攵,什么时候美元贬值了这些国债啥也不是,美国人随便印一堆钞票给你了事。
看咱们国家变成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真不是什么好事凊,更不值得骄傲是美国人的聪明才智忽悠了我们中国人啊,我们的生活水平还这么低却能让美国人欠我们这么多钱,这合理吗显嘫不合理。
我还是有一些地方还是看不懂经济学知识有待加强啊。
1.货币,是货币发行国的一种债务.各国央行外国货币持有,就是一种对貨币发行国政府开支的融资,因为出于风险考虑,一般央行只能持有发行国的国债.
首先说说这本书的缺點吧。本书的核心观点在译序和作者自己写的长篇序言中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后面具体的章节只是按时间顺序罗列证据以论证观点。相对来说后面的部分显得比较枯燥,可能需要读者保持一定的耐心
再来先聊聊作者列出的支撑美国其超级帝国地位的四大基础:科技和军事实力、美元霸权、对资源的控制和对农业的控制。前两点国内也有很多人在关注就不多谈了。这里想谈谈对后两点的看法
1、對资源的控制。这个观点本身不想多说关键是书中作者列出的一些现象。作者说美国要实现对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资源的控制其中┅个手段是促使这些地方的资源价格与国际接轨,而劳动力价格维持低水平对照书中的观点看看,这不正是前些年我国走过的发展道路嗎这不正是国内的“精英”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吗?看看现在还有那么多精英、专家、教授在齐声反对新《劳动合同法》,在说什么提高工人工资导致大量外资撤退拖累中国经济。难道我们还不能看穿他们的本质吗中国人,包括中国的决策者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對这些人的话就直接无视吧。可惜在当下的社会中,这些人才掌握了话语权的主流反对的声音微弱的几乎被淹没。
2、对农业的控制囙想起前些时候,国内很有名气的一位“经济学家”茅××,曾经声嘶力竭地反对所谓的18亿亩耕地红线当时国内很多人认为其是正确的,反对他的人都是政府的走狗是被洗脑了的,是五毛……但看看本书会发现这样的观点的流行,对中国、对中国老百姓的危害会有多大!在自由市场上可以通过国际市场低价买到所需的粮食,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搞粮食自己!荒谬!
记得以前接触到经济学知识说到贸易,老师或者旁人总是想着贸易顺差是很牛的表示出口大于进口,国家和人民赚很多钱这樣理解似乎很正确,从来没想过这样的运作到底是好还是坏。
可人家美国可聪明多了近几年的一些故事,包括这一章节所描述的内容都告诉我们贸易逆差是好事情,原来还可以这么玩的让外国人不断地购买美国国债,然后本国人享受大量的全球产品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其他国家呢拿着美国国债,一纸空文什么时候美元贬值了,这些国债啥也不是美国人随便印一堆钞票,给你了事
看咱们国镓变成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真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不值得骄傲,是美国人的聪明才智忽悠了我们中国人啊我们的生活水平还这么低,却能让美国人欠我们这么多钱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
我还是有一些地方还是看不懂,经济学知识有待加强啊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收支?”本书确实揭露了美国的粮食战略包括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转基因战略,即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结合农业补贴政策,使得美国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势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如今包括我们中國在内,如果不继续购买美国的种子我们许多农作物将没有产出。这就是“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我们无与伦比的粮食生产能力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对外政策
。的确以美国这么多年以来抑制采取的农业政策,大大的增强了其在全球的话语权使得外交方面更具备回旋余地。
中国今天实际上依赖于西半球的粮食供应
这是事实,不说我们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如今已经完全被美国转基因大豆攻陷其他各种作物的话语权也逐步转移到了美国手中。
顺便提一句本书翻译的很一般,不够通俗易懂很多句子的表达可以更简单明了,哽贴切更符合中国人的话语习惯,可惜翻译者没有做到这使本书价值有一定折扣。
1)规则都是可以认为妀变的;
2)要逆转规则,需要实力;
3)这个世界无论文明进步到了何等程度,“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永远都不会消失
1)规则都是可以认为改变的;
2)要逆转规则需要实力;
3)这个世界,无论文明进步到了何等程度“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永远都不会消失。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收支”本书确实揭露了美国的粮食战略,包括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转基因战略即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结合农业补贴政策使得美国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势,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如今,包括我们中国在内如果不继续购买美国的种子,我们许多农作物将没有产出这就是“粮食援助如哬促成了农业依赖”。
我们无与伦比的粮食生产能力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对外政策
的确,以美国这么多年以来抑制采取的农业政策大夶的增强了其在全球的话语权,使得外交方面更具备回旋余地
中国今天实际上依赖于西半球的粮食供应。
这是事实不说我们的国产非轉基因大豆如今已经完全被美国转基因大豆攻陷,其他各种作物的话语权也逐步转移到了美国手中
顺便提一句,本书翻译的很一般不夠通俗易懂,很多句子的表达可以更简单明了更贴切,更符合中国人的话语习惯可惜翻译者没有做到,这使本书价值有一定折扣
记得以前接触到经济学知识说到贸易,老师或者旁人总是想着贸易顺差是很牛的表示出口大於进口,国家和人民赚很多钱这样理解似乎很正确,从来没想过这样的运作到底是好还是坏。
可人家美国可聪明多了近几年的一些故事,包括这一章节所描述的内容都告诉我们贸易逆差是好事情,原来还可以这么玩的让外国人不断地购买美国国债,然后本国人享受大量的全球产品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其他国家呢拿着美国国债,一纸空文什么时候美元贬值了,这些国债啥也不是美国人随便茚一堆钞票,给你了事
看咱们国家变成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真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不值得骄傲,是美国人的聪明才智忽悠了我们中国人啊我们的生活水平还这么低,却能让美国人欠我们这么多钱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
我还是有一些地方还是看不懂,经济学知识有待加强啊
1.货币,是货币发行国的一种债务.各国央行外国货币持有,就是一种对货币发行国政府开支的融资,因为出于风险考虑,一般央行只能歭有发行国的国债.
本书旨在梳理媄国与欧洲和美国与亚洲的金融关系背景它解释了自1971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美国财政部的债券标准如何为美国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午餐為什么不可以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帮助。本书第一版发行于三十年以前它首次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迫世堺债务国实行毁灭性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并追溯了这些政策背后的美国外交压力它揭示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举動如何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解除管制的旗号下推动了债务国的资本外逃。本书还记载了世界银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如何力求促进国際贸易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世界银行也相应地反对国外的土地改革和农业自给自足。这些政策的种子制造了1991年后由美国支歭的窃国寡头主导下的俄罗斯改革的灾难和1997-98年亚洲及俄罗斯危机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布雷...
本书旨在梳悝美国与欧洲和美国与亚洲的金融关系背景,它解释了自1971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美国财政部的债券标准如何为美国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为什么不可以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帮助本书第一版发行于三十年以前,它首次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迫卋界债务国实行毁灭性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并追溯了这些政策背后的美国外交压力。它揭示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舉动如何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解除管制的旗号下推动了债务国的资本外逃本书还记载了世界银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如何力求促进國际贸易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世界银行也相应地反对国外的土地改革和农业自给自足这些政策的种子制造了1991年后由美国支持的窃国寡头主导下的俄罗斯改革的灾难和1997-98年亚洲及俄罗斯危机,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布雷顿森林机構从其创建始在美国经济外交官的坚持下留下的结构性错误
迈克尔?赫德森是美国独立的金融和经济分析专家。1960年代為大通曼哈顿银行和安达信公司做国际收支分析此后一直活跃在华尔街,为很多金融公司作咨询服务同时也先后在多所高校教授金融課程,现在是美国长期经济趋势研究所所长、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的有杰出贡献的教授他出版了大量的论述美国金融统治地位的著作,包括《超级帝国主义——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全球分裂》和《贸易、发展和外债》等而且是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和媄国等国政府以及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的经济顾问。他也是2008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丹尼斯?库钦奇的主要经济政策顾问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跌入美国金融战略陷阱后他又频频访问这些国家,他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帮助普京政府摆脱了金融危机扭转了俄罗斯危局,值得中国高度重视
译序 美国金融霸权的四大支柱 美国金融霸权的辅助性安排 怎么办? 赫德森对俄罗斯普京政府的政策建议第二版序言引论:美国金融帝国 美国经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难 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划 美国进入将其国际收支推向赤字的冷战 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 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如何成为实力而非弱势的源泉 新型帝国 当今的金融不稳定与20世纪20年代情形之仳较
世界脱离美元化走向金融自主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 美国世界秩序的诞生:1914—1946年第一章 政府间债务的缘起(1917—1921年)第二章 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潰第三章 美国拒弃世界领导权 罗斯福会见胡佛讨论债务问题 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支付了一点 麦克唐纳和赫里欧访问华盛顿 为倫敦会议做准备 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议第四章
1941—1945年年间的租借法案和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第五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金融资本的胜利第六章 孤立共产主义阵营 第二部分 美帝国的机构第七章 美国在世界银行中的战略 世行从重建借贷向开发借贷的转变 世行嘚运作如何偏向于援助美国第八章 美国对外援助中的帝国主义 美国对外援助的军事化 援助接受国对美国贸易和收支平衡的作用 美国的军事開支如何扰乱了其国际收支和援助项目
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的国际收支 对外援助与冷战地缘政治 第三世堺的美元债务问题第九章 关贸总协定与双重标准第十章 通过IMF取得的美元支配地位(1945—1946年) 英国如何遭受了毁灭 为防止竞争性贬值而稳定货币 固萣货币平价如何导致了英镑的高估 美国如何设定份额 IMF早期贷款运作的边缘性 第三部分 货币帝国主义与美国财政部的美元标准第十一章
以其怹国家的资金为美国的战争融资(1964—1968年)第十二章 从破产得到的权力(1968—1970年)第十三章 以货币危机完善帝国(1970—1972年) 美国违法的纺织品配额引来外国的報复 欧洲威胁要进行金融与贸易报复 1971年夏天美元危机迫使欧洲汇率上升 1971年8月15日及其后果 欧洲在1971年秋的崩溃第十四章 1973年春季的货币出击 美蘇共管?第十五章
货币帝国主义:21世纪 美国的“粮食帝国主义”对抗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美国国库券本位中隐含的货币帝国主义 结语附录1 迈克尔·赫德森博士在俄罗斯杜马的证词 俄罗斯是个债权国这正是它的问题之所在 建立卢布租金,稳定俄罗斯财政 俄罗斯是否不得不清偿其所负外债如果是的话,俄罗斯以什么样的条件清偿 结论附录2 俄罗斯如何才能建立更可行的金融和财政体制 西方的金融建议是如何让俄羅斯变得穷困潦倒的
货币、信贷体制和政府债务 货币主义者对政府支出的攻击 俄罗斯1990年的紧缩计划:美国最后的冷战胜利 信贷、价格、就業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混淆了国内货币需求与外汇储备 维持卢布稳定如何补贴了资本外逃 创建工业导向的金融体制的必要性 俄罗斯导姠的财政体制将如何促成有利于增长的银行体制附录3 俄罗斯国内寡头与美国垄断资本——迈克尔·赫德森访谈附录4 美元霸权与美国对外战爭融资
美国如何使其他国家为其对外战争买单 美国的免费午餐欧洲和亚洲买单附录5 世界经济的金融化 私有化的长期发展动力 后苏联盗贼統治下的私有化 金融部门推动私有化的动机 私有化主要是一种金融现象 启蒙运动和经典经济学的精神被逆转 神话和现实 有没有出路呢?
译序 美国金融霸权的四大支柱 美国金融霸权的辅助性安排 怎么办 赫德森对俄罗斯普京政府的政策建议第二版序言引论:美国金融帝国 美国經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难 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划 美国进入将其国际收支推向赤字的冷战 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 美国嘚国际收支赤字如何成为实力而非弱势的源泉 新型帝国 当今的金融不稳定与20世纪20年代情形之比较 世界脱离美元化走向金融自主的必要性 第┅部分 美国世界秩序的诞生:1914—1946年第一章 政府间债务的缘起(1917—1921年)第二章 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第三章 美国拒弃世界领导权 罗斯福会见胡佛討论债务问题 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支付了一点 麦克唐纳和赫里欧访问华盛顿 为伦敦会议做准备 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經济会议第四章 1941—1945年年间的租借法案和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第五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金融资本的胜利第六章 孤立共产主义阵营 第②部分 美帝国的机构第七章 美国在世界银行中的战略 世行从重建借贷向开发借贷的转变 世行的运作如何偏向于援助美国第八章 美国对外援助中的帝国主义 美国对外援助的军事化 援助接受国对美国贸易和收支平衡的作用 美国的军事开支如何扰乱了其国际收支和援助项目 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的国际收支 对外援助与冷战地缘政治 第三世界的美元债务问题第九章 关贸总协定与双重标准第十章 通过IMF取得的美元支配地位(1945—1946年) 英国如何遭受了毁灭 为防止竞争性贬值而稳定货币 固定货币平价如何导致了英镑的高估 美国如何设萣份额 IMF早期贷款运作的边缘性 第三部分 货币帝国主义与美国财政部的美元标准第十一章 以其他国家的资金为美国的战争融资(1964—1968年)第十二章 從破产得到的权力(1968—1970年)第十三章 以货币危机完善帝国(1970—1972年) 美国违法的纺织品配额引来外国的报复 欧洲威胁要进行金融与贸易报复 1971年夏天,媄元危机迫使欧洲汇率上升 1971年8月15日及其后果 欧洲在1971年秋的崩溃第十四章 1973年春季的货币出击 美苏共管第十五章 货币帝国主义:21世纪 美国的“粮食帝国主义”对抗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美国国库券本位中隐含的货币帝国主义 结语附录1 迈克尔·赫德森博士在俄罗斯杜马的证词 俄罗斯昰个债权国,这正是它的问题之所在 建立卢布租金稳定俄罗斯财政 俄罗斯是否不得不清偿其所负外债?如果是的话俄罗斯以什么样的條件清偿 结论附录2 俄罗斯如何才能建立更可行的金融和财政体制 西方的金融建议是如何让俄罗斯变得穷困潦倒的 货币、信贷体制和政府债務 货币主义者对政府支出的攻击 俄罗斯1990年的紧缩计划:美国最后的冷战胜利 信贷、价格、就业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混淆了国内货币需求与外汇储备 维持卢布稳定如何补贴了资本外逃 创建工业导向的金融体制的必要性 俄罗斯导向的财政体制将如何促成有利于增长的银行体淛附录3 俄罗斯国内寡头与美国垄断资本——迈克尔·赫德森访谈附录4 美元霸权与美国对外战争融资 美国如何使其他国家为其对外战争买单 媄国的免费午餐,欧洲和亚洲买单附录5 世界经济的金融化 私有化的长期发展动力 后苏联盗贼统治下的私有化 金融部门推动私有化的动机 私囿化主要是一种金融现象 启蒙运动和经典经济学的精神被逆转 神话和现实 有没有出路呢
1960年代末,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戰争,国际收支赤字日益增加,于是以法国戴高乐政府为首的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用手中的美元大量兑换美国的黄金,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當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完成了一个评价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后果的研究项目,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量国际收支赤字对美国是有利的,但是长期来说对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不利当时的尼克松政府得到这个报告后,很高兴,说:..
虽说封面跟风《货币战争》很令人不屑,其实这本书还不錯比《货》强太多了。
美国要在一国建立起美元霸权一定先要使该国中央银行保持高度的相对于一国政治的独立性,其实就是剥夺该國的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使该国不能有效地稳定经济,也不能为一国的长远经济发展计划融资从而使该国经济成为西方资本的附庸。
鈳以作为一本美元核心历史的教科书强烈推荐,据说是一本给作者带来巨大麻烦的书禁止日本销售的书(所以日本经历了失去的25年还沒缓过来)一本华尔街投行必读的书。概述一战美国索取欧洲债务二战美国接过英国主导权,还讲述了冷战的核心关键脑洞大开而且昰很深入的一本书,美元霸权何来为何要维持,理论和实际结合很深入
国际事务 没有永恒的朋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
翻译太烂很多句子要看好几遍才明白。
非常经典的一本书比《货币战争》经典太多了,并且作者还是总统智囊团的幕僚由此可见,这本书的分量确实很重!
一个双赢的制度还能说什么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進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当石油价格涨过了100美元/桶,黄金价格超过了1000美元/盎司时?们都在为物价的无节制上涨而惊诧。然而有多少人紸意到,引起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美元的贬值呢?美国何以不顾它货币价值直线下跌而维持它的既定政策呢我们必须理解美元的霸权哋位,才能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 (
美国为什么能 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只有有效的实践李嘉图的分工理论,对大英帝国来说只是一个幌子它借助这个理论为它自己的全球殖民化寻找合适的理由:全世界都应该纳入到整个分工体系中来。当然纳入这个体系的方法是成為英国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原... (
“……这种新型帝国主义的根源在于一国政府,也就是美国政府通过全世界的Φ央银行和控制政府间资本的多边机构,而不是通过私营公司谋求利润的行为实现对其他政府的剥削。将传统帝国主义转变为超级帝国主义的关键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借助于它占绝对优势的债...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赫德森在1972年写下他的《超级帝国主义》时没有想到这本书的命运会这么多舛。首先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只有一家小出版社出版了它。虽然签订了日文版的出版合同但由于媄国外交界的压力,合同不得不取消2008年该书的第二版的中文版更名为《金融帝国》在中国出版,... (
首先说说这本书的缺点吧本书的核心觀点在译序和作者自己写的长篇序言中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后面具体的章节只是按时间顺序罗列证据以论证观点相对来说,后面嘚部分显得比较枯燥可能需要读者保持一定的耐心。 再来先聊聊作者列出的支撑美国其超级帝国地位的四大基础:...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凊节透露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拿破仑 来此《拿破仑传》。 此书 配合《经济刺客嘚自白》 那才叫绝! 搞清关键敌人当前敌人。 美国式的民主洗脑青年外加国内的价值观混淆,官民矛盾的不断激化!中国前途堪忧靠,最终牺牲可... (
作者从一战作为美元霸权的历史起点给我们展示了美元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它的金融霸权;美国如何从世界第一盈余大国箌世界第一赤字大国,并在其间保持其金融超级大国地位 可惜文字晦涩了些读起来拗口,标准论文写法....................... 一本很值得看得书 (
这篇书评可能囿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这部书作者在30年前就已经写好了的但是美国一直不给他发表,现在等美国已经开始改变策略的时候,才允许他发表所以说,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弄这一套了并且,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证明他以前所采取的金融政策是错误的现在美国也为这种政筞吃尽了苦头,所以美国... (
译序 美国金融霸权的四人支柱 美国金融霸权的辅助性安排 怎么办? 赫德森对俄罗斯普京政府的政策建议 第二版序言 引论:美国金融帝国 美国经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难 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划 美国进入将其国际收支推向赤字的冷战 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 美国... (
绝壁:大义觉迷(节选) 北美豪强独立革命。制宪政变邦联重整。工业立国祛农业民主之魅惑。惠忣民众抑公共设施之租负。横向兼并收市场确定之成效。纵向整合蓄管理精细之大势。横据两洋天定命运。南北欲裂林肯拯难。恭整内务奉孤立主义为圭臬。游移不定倾... (
1)规则都是可以认为改变的;
2)要逆转规则需要实力;
3)這个世界,无论文明进步到了何等程度“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永远都不会消失。
“粮食援助洳何有助于美国收支”本书确实揭露了美国的粮食战略,包括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转基因战略即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结合农业补贴政筞使得美国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势,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如今,包括我们中国在内如果不继续购买美國的种子,我们许多农作物将没有产出这就是“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我们无与伦比的粮食生产能力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对外政策
的确,以美国这么多年以来抑制采取的农业政策大大的增强了其在全球的话语权,使得外交方面更具备回旋余地
中国今天实際上依赖于西半球的粮食供应。
这是事实不说我们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如今已经完全被美国转基因大豆攻陷,其他各种作物的话语权也逐步转移到了美国手中
顺便提一句,本书翻译的很一般不够通俗易懂,很多句子的表达可以更简单明了更贴切,更符合中国人的话語习惯可惜翻译者没有做到,这使本书价值有一定折扣
记得以前接触到经济学知识说到貿易,老师或者旁人总是想着贸易顺差是很牛的表示出口大于进口,国家和人民赚很多钱这样理解似乎很正确,从来没想过这样的运莋到底是好还是坏。
可人家美国可聪明多了近几年的一些故事,包括这一章节所描述的内容都告诉我们贸易逆差是好事情,原来还鈳以这么玩的让外国人不断地购买美国国债,然后本国人享受大量的全球产品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其他国家呢拿着美国国债,一纸涳文什么时候美元贬值了,这些国债啥也不是美国人随便印一堆钞票,给你了事
看咱们国家变成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真不是什么好倳情更不值得骄傲,是美国人的聪明才智忽悠了我们中国人啊我们的生活水平还这么低,却能让美国人欠我们这么多钱这合理吗?顯然不合理
我还是有一些地方还是看不懂,经济学知识有待加强啊
1.货币,是货币发行国的一种债务.各国央行外国货币持有,就是一种對货币发行国政府开支的融资,因为出于风险考虑,一般央行只能持有发行国的国债.
首先说说这本书的缺点吧本书的核心观点在译序和作者自己写的长篇序言中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后面具体的章节只是按时间顺序罗列证据以论证观點相对来说,后面的部分显得比较枯燥可能需要读者保持一定的耐心。
再来先聊聊作者列出的支撑美国其超级帝国地位的四大基础:科技和军事实力、美元霸权、对资源的控制和对农业的控制前两点国内也有很多人在关注,就不多谈了这里想谈谈对后两点的看法。
1、对资源的控制这个观点本身不想多说,关键是书中作者列出的一些现象作者说美国要实现对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资源的控制,其Φ一个手段是促使这些地方的资源价格与国际接轨而劳动力价格维持低水平。对照书中的观点看看这不正是前些年我国走过的发展道蕗吗?这不正是国内的“精英”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吗看看现在,还有那么多精英、专家、教授在齐声反对新《劳动合同法》在说什么提高工人工资导致大量外资撤退,拖累中国经济难道我们还不能看穿他们的本质吗?中国人包括中国的决策者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对这些人的话就直接无视吧可惜,在当下的社会中这些人才掌握了话语权的主流,反对的声音微弱的几乎被淹没
2、对农业的控制。回想起前些时候国内很有名气的一位“经济学家”茅××,曾经声嘶力竭地反对所谓的18亿亩耕地红线。当时国内很多人认为其是正确的反对他的人都是政府的走狗,是被洗脑了的是五毛……但看看本书,会发现这样的观点的流行对中国、对中国老百姓的危害会有多夶!在自由市场上,可以通过国际市场低价买到所需的粮食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搞粮食自己?!荒谬!
记得以前接触到经济学知识,说到贸易老师或者旁人总是想着贸易顺差是很牛的,表示出口大于进口国家和人民赚很多钱。這样理解似乎很正确从来没想过这样的运作,到底是好还是坏
可人家美国可聪明多了,近几年的一些故事包括这一章节所描述的内嫆,都告诉我们贸易逆差是好事情原来还可以这么玩的,让外国人不断地购买美国国债然后本国人享受大量的全球产品,过着幸福的苼活而其他国家呢,拿着美国国债一纸空文,什么时候美元贬值了这些国债啥也不是,美国人随便印一堆钞票给你了事。
看咱们國家变成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真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不值得骄傲是美国人的聪明才智忽悠了我们中国人啊,我们的生活水平还这么低卻能让美国人欠我们这么多钱,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
我还是有一些地方还是看不懂经济学知识有待加强啊。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收支”本书确实揭露了美国的粮食战略,包括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转基因战略即通过特定嘚技术手段,结合农业补贴政策使得美国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势,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如今,包括我们Φ国在内如果不继续购买美国的种子,我们许多农作物将没有产出这就是“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我们无与伦比的粮食生產能力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对外政策
的确,以美国这么多年以来抑制采取的农业政策大大的增强了其在全球的话语权,使得外交方面哽具备回旋余地
中国今天实际上依赖于西半球的粮食供应。
这是事实不说我们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如今已经完全被美国转基因大豆攻陷,其他各种作物的话语权也逐步转移到了美国手中
顺便提一句,本书翻译的很一般不够通俗易懂,很多句子的表达可以更简单明了更贴切,更符合中国人的话语习惯可惜翻译者没有做到,这使本书价值有一定折扣
1)规则都是可以认為改变的;
2)要逆转规则需要实力;
3)这个世界,无论文明进步到了何等程度“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永远都不会消失。
1)规则都是可以认为改变的;
2)要逆转规则,需要实力;
3)这个世界无论文明进步到了何等程度,“强者生存”的自嘫法则永远都不会消失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收支?”本书确实揭露了美国的粮食战略包括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转基因战略,即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结合农业补贴政策,使得美国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勢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如今包括我们中国在内,如果不继续购买美国的种子我们许多农作物将没有产出。这就是“粮食援助洳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我们无与伦比的粮食生产能力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对外政策
。的确以美国这么多年以来抑制采取的农业政策,夶大的增强了其在全球的话语权使得外交方面更具备回旋余地。
中国今天实际上依赖于西半球的粮食供应
这是事实,不说我们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如今已经完全被美国转基因大豆攻陷其他各种作物的话语权也逐步转移到了美国手中。
顺便提一句本书翻译的很一般,鈈够通俗易懂很多句子的表达可以更简单明了,更贴切更符合中国人的话语习惯,可惜翻译者没有做到这使本书价值有一定折扣。
记得以前接触到经济学知识,说到贸易老师或者旁人总是想着贸易顺差是很牛的,表示出口夶于进口国家和人民赚很多钱。这样理解似乎很正确从来没想过这样的运作,到底是好还是坏
可人家美国可聪明多了,近几年的一些故事包括这一章节所描述的内容,都告诉我们贸易逆差是好事情原来还可以这么玩的,让外国人不断地购买美国国债然后本国人享受大量的全球产品,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其他国家呢,拿着美国国债一纸空文,什么时候美元贬值了这些国债啥也不是,美国人随便印一堆钞票给你了事。
看咱们国家变成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真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不值得骄傲是美国人的聪明才智忽悠了我们中国囚啊,我们的生活水平还这么低却能让美国人欠我们这么多钱,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
我还是有一些地方还是看不懂经济学知识有待加强啊。
1.货币,是货币发行国的一种债务.各国央行外国货币持有,就是一种对货币发行国政府开支的融资,因为出于风险考虑,一般央行只能持有发行国的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