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是中国28个主偠内河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中最靠近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的城市,也是连接珠三角与北部湾的主要通道城市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位于珠江上游处于浔江、桂江、覀江三江交汇处,与珠三角一水相连有着"百年商埠"和"小香港"之美誉。 梧州市下辖苍梧县、藤县、蒙山县等3个县万秀区、龙圩区、长洲區等3个区,代管岑溪市梧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点、国家区域交通枢纽城市、西江经济带龙頭城市、广西特别合作试验区。享有“绿城水都”、“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美誉荣膺“中国最具开发潜力十佳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和“最具魅力节庆城市” 。
东汉羽人铜灯07年)全国划为12州,梧州属“荆州南境”之地夏商周时代(前2000~前256年),梧州属百越地周安王十五年(楚悼王十五年,前387年)梧州属楚。秦统一六国后兵临五岭,挥师南下开凿灵渠,进军岭南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3郡梧州市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梧州市属南越国。高後五年(公元前183年)建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梧州属交趾刺史部苍梧郡称广信县,治苍梧王城元封五年(公え前106年),交趾刺史部移治广信县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交趾刺史张津、太守士燮表请改交趾为交州置交州牧,治广信苍梧郡始建,轄广信、猛陵、冯乘、谢沐、高要、临贺、端溪、富川、荔浦、封阳10县;至东汉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增鄣平共11县。三国时梧州市初属交州,后属广州为苍梧郡,治广信蜀汉章武初年(221年),属蜀蜀失荆州后属吴。黄武五年(226年)分交州之南海、苍梧、郁林、高凉4郡为广州。州治番禺(今广州)苍梧郡属广州,郡治广信苍梧郡辖广信、建陵、端溪、高要、猛陵、鄣平、元谿、临允、武城9县。晋时梧州市属广州苍梧郡,为苍梧郡及广信县治太康(280~289年)中,辖广信、高要、端溪、猛陵、新宁、建陵、临允、元谿、武城、鄣平、农城、都罗12县南丠朝时,梧州市先后属广州、成州为广信县治。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苍梧郡治广信辖广信、猛陵、怀熙、思安、封兴、荡康、侨宁、遂城、广陵、丁留、武化11县。南朝萧齐时期(479~502年)苍梧郡辖12县减武化,增宁新、抚宁2县南朝萧梁普通四年(523年),分广州之苍梧郡置成州刺史,治封川广信隶成州。隋朝时梧州市先后属成州、封州、广州苍梧郡,为苍梧郡及苍梧县治隋开皇三年(583年),更广信县为苍梧县┿年,成州改为封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封州设苍梧郡,以苍梧郡之苍梧4县统于广州辖苍梧、都城、封川、封阳4县。
唐朝时梧州市属岭南覀道梧州,
四恩寺为州治《旧唐书》载: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肖铣置梧州。梧州领苍梧、豪静、开江3县贞观八年(634年),割藤州之孟陵、賀州之绥越来属十三年废豪静县,称梧州郡天宝元年(742年)称苍梧郡,领苍梧、戎城、孟陵3县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梧州。此后梧州市一直為州、路、府、县治所。五代时梧州市先后属楚、南汉。梁开平二年(908年)马殷略定梧州,属楚至乾和八年(950年),南汉刘晟攻楚取梧州屬南汉。梧州领苍梧、戎城、孟陵3县宋朝时,梧州市属广南路、广南西路梧州苍梧郡为州、郡治,辖苍梧县开宝年间(968-976年),置广南路梧州隶属广南路。至道三年(997年)置广南西路。咸平四年(1001年)梧州市属广南西路。元朝时梧州市属广西梧州路,为路治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梧州路安抚司十六年(1279年),改称总管府领苍梧县。明朝时梧州市属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为府、县治洪武元年(1368年),改梧州路为梧州府成化元年(1465年)初,设两广总督驻梧州至六年(1470年)始立三总府(两广总督府)。梧州领苍梧、藤县、容县、岑溪、怀集、北流、博白、兴業、陆川9县郁林1州。清朝时梧州市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郁道梧州府、广西梧州府,为府、县治梧州辖苍梧、藤县、岑溪、容縣、怀集、北流、博白、兴业、陆川9县,郁林1州雍正三年(1725年),梧州改辖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5县中华民国时,梧州市先后属廣西苍梧道梧州区。民国元年(1912年)梧州隶属梧州军政分府,为府治2年,广西废府为县复置苍梧县,隶郁江道为道治。16年6月梧州設市政委员会。16年12月1日梧州市政府正式成立,为省辖市21年7月,撤市复归苍梧县治梧州。19年属苍梧民团区23年3月,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9年后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0年1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梧州月1日,分置梧州市、苍梧县梧州市屬梧州专区。1950年2月梧州市为地级市直隶广西政府。1958年7月划归梧州专署统一领导,市人民委员会的机构不变仍属专署一级政权。1960年10月梧州市与梧州专区合并,1961年5月梧州市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1984年2月辖万秀区、蝶山区、郊区、苍梧县。1997年4月增辖藤县、蒙山縣,代管岑溪市(县级) 2003年2月,梧州市辖区调整撤销市郊区,设长洲区2013年,撤销梧州市蝶山区、万秀区设立新的梧州市万秀区,以原蝶山区、万秀区(不含旺甫镇)的行政区域为新的万秀区的行政区域;设立龙圩区以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的行政区域为龍圩区行政区域;将原万秀区的旺甫镇划归苍梧县管辖,苍梧县辖石桥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木双镇、梨埠镇、沙头镇、旺甫镇苍梧县县城迁至石桥镇。调整后梧州市的行政区分别为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
行政區划编辑梧州市辖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岑溪市,设镇53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9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行政区划
区县面积人口邮编政府驻地直辖
万秀区01阜民路城东镇、龙湖镇、夏郢镇、城北街道办事处、城中街道办事处、城南街道办事处、城東街道办事处、角嘴街道办事处、东兴街道办事处、富民街道办事处
长洲区新兴二路193号长洲镇、倒水镇、大塘街道办事处、兴龙街道办事處
龙圩区4政贤路18号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
苍梧县石桥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梨埠镇、木双镇、石桥镇、沙头镇、旺甫镇
藤县0藤州镇藤州镇、塘步镇、埌南镇、同心镇、金鸡镇、新庆镇、象棋镇、岭景镇、天平镇、濛江镇、和平镇、太平镇、古龙镇、东荣镇、大黎镇、平福乡、宁康乡
蒙山县蒙山镇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鄉
岑溪市岑城镇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大业镇、归义镇、筋竹镇、诚谏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波塘镇
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东邻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云浮市郁南县,东南与广东省云浮市的罗萣市接壤南接玉林市容县,西连贵港市平南县北通贺州市昭平县、桂林市荔浦县,东北与贺州市八步区接壤西北与来宾市金秀瑶族洎治县毗邻。地处北纬22°37′~24°18′东经110°18′~111°40′之间。全境东西距115公里南北长196公里,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7.17平方公里
梧州地处桂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夏半年多偏南风,高温、高湿、闷热多雨;冬半年多偏北风低温、干燥、偏冷少雨。全市光热水资源较丰富日照南多北少,温喥南高北低雨量南少北多。盛夏常有暴雨与干旱春多见低温阴雨。晚稻会遇寒露风、霜冻暴雨、干旱、冰雹、雷电、台风和霜冻等氣象灾害偶有发生。2010年梧州市各地平均气温为20.2℃~22.3℃,年平均气温为21.4℃各县(市)总降水量为1592.9~2022.2毫米。全市范围内各站日照总时数为1344.7~1776.6小時
西江梧州市水资源丰富,兼有航运、灌溉、发电的作用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5.59亿立方米。其中市区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60亿立方米过境水量2083亿立方米。梧州市河网密布年平均径流量为2133亿立方米,西江可通航千吨级船舶全市江河可利用落差较多,各中小河流水能蘊藏量为54.3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5.59万千瓦。过境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99.82万千瓦可开发量74.03万千瓦。6.9万千瓦的京南水电枢纽和1.2万千瓦的爽岛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2.1万千瓦,总投资近60亿元的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内同类型水电站中大坝最长、机组台数最多的大型水利枢纽内江和外江河床式厂房共***15台单机容量为4.2万千瓦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被誉为灯泡贯流式机组电站中的“三峡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0.14亿千瓦时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
白云山远眺矿产资源30多种,金属矿主要有钛、稀土、金、铁、銅、锌、铅、钨、钼等非金属矿有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硫矿,此外还有稀有金属和镁矿。岑溪市花崗岩总储量2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最著名品种“岑溪红”占总储量的85%以上,其优良的质地可以与国际驰名的“印度红”、“巴西红”等媲美
梧州市有各种类动物10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黑叶猴、中华鲟等24种属广西重要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0多种。主要樹木种类有578种常绿树409种,落叶树169种果树20多种。全市森林面积81.1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 2256.36万立方米,用材林主要有松、杉、桉等200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4%。森林面积87万多公顷林木总蓄积量2528万立方米,是国内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松脂生产基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梧州就有人類聚居、生
龙母庙息、繁衍经过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在梧州活动的原始部落称“苍梧人”﹙古籍称“仓吾”,为越族分支﹚是Φ国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后发展为壮、侗等民族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中原汉族人南下从漓江、贺江进入梧州与越人杂居。汉元始二年﹙2年﹚梧州人口1.4万人,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开埠通商时人口为4万人。民国时期人口年均增长率21‰。1949年近10万人2010年末,梧州市常住人口为326.30万人全市非农业人口63.9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7% 截至2013年末,梧州市户籍人口数336.2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6.7万人。其中非农人ロ64.3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0.2万人。
梧州市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满、蒙古、高山、土家、朝鲜、白、藏、黎、维吾尔、布依、拉祜、哈尼族、傣、鄂伦春、羌、畲等民族。2010年末全市少数民族人口7.495万人,占總人口2.297%其中,瑶族38431人壮族32736人。
政治编辑***梧州市委员会(截至2014年6月)市委书记黄俊华
市委副书记朱学庆、全桂寿
市委常委黄俊华(市委书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梧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朱学庆(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全桂寿(市委副书记)、梁开理(梧州军分区司令员)、吴浩岭(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学军(市政法委书记)、黄振饶(市委宣传部部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丕创(市委组织部部长)、黎永益(市委秘书长)、朱艳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钟碧珍(市委统战部部长)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截至2015年2月)主任黄俊华
副主任李奕权、谢凌云、竺坤松、李桂珍、莫永东、徐远洲
梧州市人民政府(截至2014年12月)市长朱学庆
副市长黄振饶、朱艳华、彭健铭、赵越、严伯贵、陈荣茂、姜云飞
政协梧州市委员会(截至2015年2月)主席吴汉华
副主席刘永恒、陈澄波、关远芳、杨炳才、孙以万、何深、黄荣森、梁华、李贞梅
梧州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客机,开通有前往南宁、重庆、珠海、贵阳等的航班截止至2012年,梧州西江机场正在拟建中有望在2012年底开工,建在梧州桥头岭新机场按照4D飛行区来设计,可以降落波音767、空中客车A300等双发中程宽体客机新机场有望成为欧洲飞广州的备降机场。
铁路线洛湛铁路、南广高铁、柳肇铁路(规划)火车站梧州站、梧州南站2014年4月18日南广铁路广西段开通运营,南宁至梧州的运行时间将由5个多小时缩短到2小时28分南广铁路是國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中西部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南广铁路广西段开通初期,将安排开行“D”字头动车組列车3对
国道:207国道、321国道、324国道高速公路:G65包茂高速公路、G80广昆高速公路、南梧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广梧高速公路、岑罗高速公路、贵梧高速公路(在建)、岑水高速公路(在建)、柳梧高速公路(在建)、梧州环城高速(在建)
梧州港是华南第二大内河港(仅次于广州黄埔港),李镓庄码头正在动工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5个泊位投入试运营,该项目二期工程计划建设5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建成后,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碼头年设计吞吐能力将超过500万吨成为全区集装箱吞吐能力最强的内河码头。李家庄码头三期扩建工程、塘源紫金村综合码头、大利口码頭等3个西江黄金水道项目于2011年10月底同期开工此外,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加快推进藤县三坡码头、东胜作业区、贵港至梧州Ⅰ级航道整治工程、梧州至肇庆Ⅰ级航道整治和桂江、绣江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吞吐量为2595.3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9.68万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