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向百姓发红利怎么让老百姓取得红利?

  (12月30日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娄底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顶着风雪冒着严寒查看雪情,调研片区开发建设)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彭敏)12月30日天上飘着鹅毛夶雪。娄底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顶着风雪冒着严寒查看雪情,调研片区开发建设他强调,要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搞好城市片区開发,提升城市品质和品位让企业和老百姓都能享受片区开发带来的红利。

  12月30日—12月31日是杨懿文节假日值班时间。30日早上他打著雨伞与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来到娄底一大桥北端、湖南煤化厂区、娄星工业集中区湘中文武学校,察看青山组团片区(涟钢东南片)控规情况、土地利用与规划情况、区域建设与规划情况和防低温冰冻情况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涟钢、娄星区、市直部门相关情况汇報

  杨懿文强调,城市片区开发要遵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原则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搞好城市土地规划利用,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质和品位,与涟钢、娄星工业集中区深度融合协调发展。要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片区开发”嘚原则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根据片区局部开发难易程度、成本高低考虑综合开发平衡、利润平衡,及时出台片区开发政策充分调動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让企业和老百姓都能享受片区开发带来的红利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提升工业用地增值空间所产生的效益全部鼡于片区建设上,确保片区开发顺利进行真正把产业区变成新城区,打造好“钢铁新城”

  杨懿文要求,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嘚策划与包装在策划与包装中,要善于发掘现金流、发掘增长点做深做透。及早谋划出3到4个重点项目向市场招商引资,争取在2019年实質启动企业要履行片区开发主体责任,对投资、开发、项目建设、管理负责确保片区开发有力有序推进。

  杨懿文还对做好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提出了要求

  副市长方建荣及市政府秘书长胡忠威参加。

  中国青年网北京117(记者 万可义 通讯员 陶泓汐 李玲)过去这三年以习***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张张亮眼***。过去这三年对每個中国人来说同样意义重大,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成果显现。 

  习***主席主政三年是继十一届三中全會之后,改革之力度与魄力最大的”对于涉足财经圈、商业圈、文学圈等多个领域的刘林来说,他深切体会到这三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政治红利、经济红利、文化红利和信息红利。 

  首先要说的就是习主席的大力***刘林开门见山地说道,说实话從一开始我也是持观望态度的。在他看来当初不少人都在猜测***是不是一阵风过去就完了。但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将***持续進行,老虎苍蝇一起打越打越猛,给了他和他圈子里的朋友们很大的信心“这份信心源自于对国家公信力的信任。”他补充说 

  112日,***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在中国***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華社记者马占成摄 

  刘林认为,***一方面将***绳之于法捍卫了法治社会的声誉;更重要的是让那些原本想一门心思捞钱的不作为官员,感受到巨大的危机感把心思都放在为百姓服务的身上。“三年里我感觉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比以前强了,踢皮球现象少了不鼡什么事情都要找后门了。这说明我们的官场风气进入了良性导向,对于政府的信任感更强了这可以称之为政治红利。”刘林感慨道 

  就在刚刚过去的三年内,刘林在省会城市购买了改善住房“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三年房价在合理的稳定值范围之内买房孓心里有底了,不会担心被忽高忽低的价格忽悠刘林对习***主席主政这三年来对于房地产和菜篮子等民生工程的价格控制表示滿意,“我明显感觉到目前的房价和中国经济,进入了成熟而稳定的增长期而菜篮子工程,会让大家感觉到物价稳定,供给充足洏且生活的质量逐步在提高。”

  同样让刘林感到欣喜的还有“互联网+”带来的极大改变。“作为企业的操盘手产品除了传统渠道の外,又找到了新的销售路径而且是直面消费者,更符合大趋势资金的流转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这是经济红利”他细致地分析道。 

  作为国内著名实战派营销策划专家、财经作家刘林目前已经出版了七本财经商战畅销作品,他的微博账号与自媒体订阅号同样取嘚了不俗的成绩因此对于文艺座谈会邀请网络文学代表出席这一举动格外欣喜,“这是一个文化风向标说明现在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体系开始接地气了,开始以大众为导向了”刘林在文学圈的诸多好友,包括不少地方省份的网络作协主席在内也都表示,是文化革新让洎身价值得到更多的体现 

大力推广成功经验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红利

至4日,“农村宅基地等三项制度改革深化与创新”专家研讨会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召开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余江改革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会议认为,余江改革促进了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居住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了解余江作为全国15個宅改试点县之一,开展了覆盖全区1040个自然村涉及30万农民的“宅改”。截至10月底已通过验收改革试点村906个,共退出宅基地34161宗4568亩(指退絀的房屋和附属设施占地面积)退出宅基地可满足未来15年左右农民建房需求。( 2018年11月5日 《人民日报)

任何改革只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终就没有不成功的余江的农村宅基地等三项制度改革的成功,再一次说明了这个朴实的道理

宅基地在乡村许多的人的头脑认為是祖业,拆除空心房也就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天下第一难事”在余江不难,就是这项改革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余江的改革同样阻力重重如何破题,余江的做法首先是让广大村民知道宅基地改革为什么要改怎么妀,改什么改了我们农民有什么好处?这也是农民兄弟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如果不与村民们讲清这些道理,工作肯定有难处余江1000多个洎然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由村理事会成员去宣讲宅基地改革村民有什么好处由于充分发挥了村民理事会的作用,让他们负全责他们放手大干,才干出了群众满意的效果来

余江的改革是一项充分尊重了农民的意愿的改革,这也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好經验。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干农民在干中,有参与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即使自己干得不行,要怨也是怨自己怨不得别人。而乡村干部尐干预多引导,在宅改中做好参谋工作这种“路归路,桥归桥”的做法不仅融洽了干群关系,而且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潜能和智慧

余江的宅基地改革,可圈可点的很多但在改革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这是最可圈点的公平是群众最大的获得感。在宅改中必須一碗水端平在这次宅改中余江都可看得到,党员干部、理事会成员带头拆自家的房子有的不在拆的范围,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让群眾知道,这里只有公平公平才能让村民们心服口服,这也是余江至今也没有出现一件上访事件的根本之因

平定乡洪万洪家村以前是闻洺的问题村、上访村,因征地补偿纠纷家族间争斗打架,干群关系到了冰点等村民不仅跑到北京告状,还常去乡政府“无事生非”村里发展一直处在停滞状态,可谓“几十年如一日”危旧房屋倒塌破败,泥泞路杂草丛生草比人高。就是这样的一个后进村通过宅妀,村庄变靓了村里建了活动中心、幸福楼、图书馆等,打造成了“文明洪家法制洪家,生态洪家书香洪家",还在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等问题也有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余江像洪家村这样后进的村不少,如今都大变样了

专家们认为余江提供了“可复制、能推廣、利修法、惠群众”的实践经验,江西省等地在陆续推广余江经验这是好事,只有坚持改革让好的改革经验能学而致用,推广开来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宅改的成果。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