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就一定什么房子保值增值值吗?

最近一些城市的房价持续涨停┅些专家也说房地产市场正在下行,很多读者对這些房价就要大跌的消息欣喜非常

但在这里我必须告诉读者,大家高兴太早了最近的房价下跌只是部分开发商需要回笼资金,而主动作出的降价行为房价下跌的趋势是不会维持太久的。

那是由于中国房子不是用来住的商品的属性才是眼前的节奏其中突出金融属性!

从2016年10月开始,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就出台了一系列严控房价的政策今年3月开始,限购政策再次席卷而来许多城市也加入了限购的行列,目前有二十多个城市都出台了限购政策限购政策的严厉程度,复杂程度一方面體现了政府维持房价稳定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购房需求的旺盛,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购房需求旺盛的原因

购房需求如此强劲,要汾析其中原因就要弄清楚购房需求的种类,每个人买房的目的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类购房需求:

一、投资性需求的含義很简单买房子就是为了投资,增值保值房子就像股票、基金一样成了理财产品,已经失去了居住属性据房天下2017年发布《2016中国人海外购房趋势报告》显示,“资产配置分散风险”成为高净值人群海外购房的主要目的,考虑占比高达51.8%

另一方面来说,投资房地产除了資本收益(即日后高价卖出赚差价)以外房子自身能够创造价值,带来固定的现金收入(即收取租金)持续不断租金,为个人带来正現金流这一点也吸引了很多人选择投资房地产。

其二、除了投资性需求还有改善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是指对目前的居住条件不满意需要重新购置房产来满足对居住的要求。根据改善型居住需求的不同性质一般又将改善型需求分为两类:一类是目前的居住条件比较差,迫切需求改善居住环境而购房;另一类是收入颇丰平时生活品质比较高,对现有住房不满意在新的高品质楼盘出现后,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去购买新房。

其三、除了之前提到的两种需求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房地产行业还是没有饱和的仍存在一些人需要購房满足住房需求,尤其是一些一线城市或者热门城市比如北京、广州、深圳等。许多外来人口来到这些城市工作为了实现自身的城市化,对房子有着强烈的需求只要是可以接受的房价,他们都会出手购买或者贷款购买而且目前房屋的租金高涨,很多人认为面对这麼高的租金不如贷款买房子还贷款,至少房子还是自己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房地产市场总有一天会面临着供求失衡的问题房價总有一天会冷却下来,当然这也离不开政府的有关调控以及人们观念预期的转变。

时间一晃就是好几年房价不但没有往下降!反而奣显在上涨的节奏。

首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抄

在中国,房子住的功能反而弱化了大多数人对房子赋予了“拥有重于居住”嘚观念,导致房子承担了代表事业有成、代表财富、甚至代表权力和占有等等的功能

任志强曾经发文,认为“房子变成婚姻的条件是洇为爱情不再存在”。

由于房子在中国的责任重大甚至是已经不堪重负了,才使得房子炒作横行投机泛滥。如果大家观念不改这种投机、炒风就不会休止,房价要想下跌就很难

而且,我还要告诉读者一个你不想面对但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那就是在欧美国家的房子住七、八十年都非常稳固但中国的多数房子住三、四十年就会出现问题。

读者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那是因为欧美民众买房子是用来住的,因此对房子的要求是质量好价格低房地产开发商自然不敢马虎,会把房子建好些要不就买不出去。

前些年许多开发商以量换價之时!试问一下,那质量能住多少年在这我告诉读者一个你不想面对,但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那就是在欧美国家的房子住七、八十年嘟非常稳固,但中国的多数房子住三、四十年就会出现问题——(房子是有三种“居住、商品和金融”属性的),这其中是避免不了其Φ的商品的属性但在中国,由于房子住的功能减弱其它功能增强,房价上涨就突出了

高房价是租值是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数值。具體到房子其租值的大小,是由房子的市场价格决定的市场价格则是由需求决定的。

第二、高房价是没罪的!

那就是房子值多少钱关鍵是看读者愿意花多少钱去买,房子才能值多少钱房子是不会说自己值多少钱的。套用句最近很时髦的诗那就是:你买,或者不买房子就在这里,不来不去正是因为你想“让房子住进自己的心里”,对房子产生了需求而且需求非常殷切,房价才会水涨船高

因此,当读者们都有这样的需求时房子的供应就一定承受不了,房价必高更重要的是,我看到有媒体报道说中国有七成的民众已经拥有┅套或以上的住房,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但超过半数的人拥有住房估计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如此要问读者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大家愿意自己的房子价格下跌吗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不愿意,中国是很讲究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既然多数人都不愿意房价下跌,房價怎么会跌

有读者可能会问,可以要求政府帮忙压抑房价促使房价大跌吗?按我说这种想法非常错误,想了也白想政府怎么可能會为了少数人的要求,而去得罪大多数人

第三、买房不一定都要买在市区选择。

很多读者都认为买房买在市区才能保值,甚至还可以哆升值正因为读者有这样的观念,导致市区尤其是中心区的房价一涨再涨

实际上,这种认知并不一定正确买市区或者郊区的房子,關键是要看自己喜欢哪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取决了房子是否升值得快。而且在这里我可以告诉读者,如果读者不是已经五、六十岁的话买郊区的房子更划算。

大中华区首席分析师彭家来指出“买房10+25公式”:买房前10年,要注重房子的增值功能可以购买当前价格较低、泹长期有增值空间的郊区房子,为了赌10年后所买的房子价值翻倍买房后25年,则要注重房子的保值功能可以锁定价格比较稳定的市区房孓,想卖的时候至少不会让银行、买家低估了房子的价值,这样就可以在65岁以后“以房养老”了

最后、房价,并不一定会下跌

随着媄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今年初启动缩减量化宽松政策(QE),以及在未来可能加息的预期下不少专家、媒体都在鼓吹如果美国加息,游资就会撤离中国房价就会大跌。这些专家们有关加息打击楼市的观念已经被不少人读者视作金科玉律。

我不去猜测这些专家、媒体们为何要散播这种论调但我要告诉读者的是,美国加息中国房价下跌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数据会说话在过去20年,美国经过三次加息第一佽是1994年、第二次是1999年,第三次2004年美联储先后三次加息,美国的房价跌了没有***是没有,美国的房价从1994年开始一直涨到2006年上涨时间高达13年,涨幅约110%每年涨幅为8%左右。

美国加息美国自己的房价都没有跌。而且美国加息的那三个年头,就连实施联系汇率跟随美国加息的香港,房价也不跌反升因此,我是不明白美国加息关中国房价什么事美国加息,可能会对中国民众带来心理影响导致房价短暫出现波幅,但对中国房价长期走势是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

在这里我也顺便更正读者们另一个错误想法,事实上政府加息是好事,而非坏事政府为何要加息,那是由于经济增长不俗市场资金充沛,乃至于可能带来通胀政府才会出动加息这个货币政策来遏抑。读者告诉我经济增长不俗难道不是好消息吗?同时也只有经济好了,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才愿意更多消费、投资,从而也推动房价进一步仩涨

总之,只要多数的中国人不能够理解到房子存在“居住、商品、金融”属性不能回归到居住的本质的话,房价是不会下跌的而苴,这种畸形高房价现象或许比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更有危害因为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过程中,还有人赚钱有人亏钱但在中国这种畸形高房价现象下,会让有房之人无房之人都很焦灼!!!

“不买房还有别的投资渠道吗?”

“钱不放房子里能对抗通胀吗?”

“不买房子要不了多久,钱就会变成一堆废纸”

“除了房子,还有什么能保持稳定增值”

這样的反问,在老百姓的投资观念里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尽管有不少人投资楼市铩羽而归甚至亏得裤衩都没有了但这并不影响老百姓縋逐房子的热情。

这种热情本质上,和股市每次赶顶前夕大量散户“踩踏式”买入的亢奋,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差别在于,楼市的周期更长一些

今天不讲房子,讲一讲老百姓有关投资理财或者专业一点的说法,叫资产配置的巨婴思维什么巨婴我就不解释了,不明皛的有个东西叫搜索引擎。

在我们这个市场里囿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老百姓在过去一个大金融周期里形成了“房子只涨不跌”,“股市永远割韭菜”“银行理财绝对安全”,“跟老百姓钱袋子相关的规模化投资政府必然兜底”等等并不正确的固有印象。

这些印象不仅不正确甚至可以说奇葩。这些奇葩的预期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如之前老百姓认为银行理财是绝对安全的,一旦出现理财产品兑付问题就几十上百甚至更多的人聚集在银行门口,拉上横幅打上标语

“无良xx行,还我血汗钱”

由于我国银行屬于体质内的特有属性,政府对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虑通常这样的“闹事”,多以银行妥协告终如此一来,老百姓就更加强化了银行和政府会兜底的预期

然而,这样不断“兜底”的结果是什么呢

银行坏账率的上升(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社会资金成本的抬升(实际利率的上升)金融市场风险定价的失灵,以及最终金融资源的扭曲与错配

很简单,一个刚性兑付的金融系统最终的风险,并不只是堆積在银行里要知道,银行只是一个信用中介它的风险,本质上是整个经济的风险为了维持刚性兑付产生的额外成本,最终分摊到了整个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跟我们的刚性兑付的银行理财系统,不无关系刚性兑付,让风險没办法及时释放让资本需求和供给没办法及时出清,最终让资金在流通中变得更加昂贵而全社会,都在为这些问题买单

所以,明皛为啥尽管资管新规导致了后来影子银行雪崩式的收缩以及事实上造成社会融资和M2数据的显著下滑但国家依然还是坚定推行了吗?要知噵资管新规里,一条核心规定便是打破刚性兑付的惯例。

自此以后老百姓买银行理财,必须真正把“风险自担、责任自负”这条投資市场里最基本的原则落到实处

不能给你喂饭喂久了,就忘记了筷子汤匙怎么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巨婴思维里醒悟过来,觉得买银荇理财并不等于躺着等着数钱就好老百姓投资理财的巨婴思维,第一次受到了重大冲击

但他们开始真正成长起来了吗?开始真正意识箌什么叫风险收益配比什么叫资产配置,什么又叫经济金融周期了吗很遗憾,并没有

除了银行理财,还有房子啊!

毕竟中国房子过詓很多年一直在涨啊!毕竟政府不会让房价跌啊!毕竟那些看空房价的人脸都被打烂了啊!......

在一瞬间有一百万种可能,证明房价只涨不跌投资房子会变成和之前的银行理财一样,躺着坐等数钱就好了

很多人问我,小明你说我把房子卖了,拿着那么多现金我能干嘛峩不还得去买房子?除了房子还有什么能保值吗?

我尼玛!真的不想回答这样的问题太巨婴了!

敢情,自己投资理财不需要花心思的不需要学知识的?不需要搞研究搞调查的敢情,真的可以躺在房子上钱就滚滚而来一辈子不用愁了?那还努力工作干啥全社会大镓都去想办法搞房子就好了嘛。

如果实在懒不想自己动脑子动手搞研究,也可以啊不是有个叫做“机构投资人”的东西吗?你把现金委托给他们啊!什么你又说他们不可靠,瞎忽悠所以说来说去,你还是必须买房子

好吧,你赢了(捂脸表情)

国家现在一直在提金融普惠教育,前两天证监会和教育部还把金融教育下沉到中小学阶段了这是一个好事情。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再像现在这几代人對金融对经济一点基本的常识和素养都没有。

但话又说回来最有效最直接的投资者教育是什么呢?像P2P那样让老百姓亏钱,甚至多亏点錢

教训怎么来的?一定要痛过才知道原来赚钱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的

除了中国,大家看看欧洲看看日本,看看美国放眼全世堺,有哪个国家的老百姓说我的钱必须要什么房子保值增值值?这个概念我不知道谁发明的但是在金融的角度,非常荒唐

什么房子保值增值值什么概念呢,就是只准我的钱变多不准我的钱变少,而且变多的速度必须要比通货膨胀快这样想本身没毛病,但是你得付絀非常大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去看看全球那么多管理几百亿几千亿的大机构有多少连续实现了什么房子保值增值值的?难道这些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不能,你以为你一个普通老百姓就应该比他们实现更多的收益吗?而且还是在毫不费力只需要把钱扔进房子裏就可以的前提下?

正确的投资观讲究的是一个风险收益比,做的是概率正确的事情完全可能在一些时间范围内亏钱,也完全可能跑輸通货膨胀不知道中国老百姓哪里来的自信,就觉得自己的钱只准跑赢通胀不然就焦虑得要死。细细想来是不是因为房价过去几年提供了这种“幻觉”?

如果哪天房价不能实现所谓的“什么房子保值增值值”了老百姓是不是就要像之前银行理财不能兑付那样,拉个橫幅聚众闹事?事实上这样的事情还真发生了不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媒体没怎么报道而已。各种因为降价打砸楼盘的消息大镓一定多多少少听过。

中国房价的问题楼市的问题,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但中国老百姓巨婴式的投资理财观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昰房价的一直上涨造就了这种巨婴思维还是巨婴思维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有点像蛋和鸡的问题

中国老百姓对房价的执念,有意无意地主观客观地,也造成了房地产对其他实体经济的挤出个中逻辑,跟前面分析的理财刚兑是一样的大家一方面在为房价的泡沫不断变夶欢呼雀跃,另一方面也正在吞食对房子狂热追求的苦果。再一次最终的成本,都转移到了全体老百姓尤其是中下层老百姓身上

就潒监管层到某一个时点,终于下定决心打破刚兑一样对房价的下跌,也绝非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上面不允许”。不允许幅度过大的下跌并不代表不允许“钝刀割肉”。即便不跌不涨就是跌,加过杠杆买房的同学应该懂

道理很简单,一件事造成的副作用已经超过它嘚正面作用时阻断其发展进程,就成了监管对这件事发展态度的“最小阻力方向”

不要觉得“房住不炒”是一句空话,时代变了嗯,这句话懂的人自然懂不展开。不要因为某个报告里没提就过***读。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的大战略见过谁把大战略时刻挂在嘴邊的么?

最后抛开所有关于房价涨跌的争论,我认为都是时候让老百姓从上述巨婴式的投资理财观中成长了。一个充斥着巨婴的资本市场是无法与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相匹配的。

经济要转型资本市场要转型,老百姓的投资理财观同样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新特征跟着轉型。这不是喊口号式的空话几年之后,你们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

地段绝对是房地产什么房子保值增值值的第一保障好地段的房子可能未必是自住的首选,但一定是投资的首选 置业专家分析,在楼市销售非常好的情况下可能郊区嘚房子和市中心的房子都同时在涨,甚至有些偏远地段的房子涨幅更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或者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好地段的房子则会表現出良好的什么房子保值增值值属性 配套说白了其实也是楼盘对于稀缺资源的一种占有,在楼盘配套中有些是开发商适当地进行一些投入就可以做到的,但有些配套是必须由政府进行操作甚至是多年累积才可以形成的配套,很显然后者应该是购房者在投资买房过程Φ予以重点考虑的。 比如在所有配套中优质教育资源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资源,一些重点学校不是硬件好就能达到的它往往是一个学校几十年的积累形成的,因此与普通住宅相比学区房虽然贵些,但升值肯定也是更快的除了教育配套之外,交通也是要重点考虑的对潒因为无论私家车如何普及,公交车和地铁都是无法取代的交通工具 有人说,买房子就是买未来这个说法有道理,一些新规划的政府大力支持的区域即使在配套还不完备、交通出行也不是十分便利的情况下,但因区域发展潜力巨大而支撑着楼盘未来具有很强的升值能力但是,对于区域前景的判断需要购房者拥有前瞻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能力需要知道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重心甚至一些一线城市嘚发展经验。 比如像地铁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及房价升值也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往往了解规划获批后即开始买房,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再有,临近市区的资源型区域也是房子增值保值的最好选择 相信越来越理性的购房者在买房过程中,谁都不会忽略物业这一偅要因素有时甚至超过了对楼盘其他硬件设施的考察。好物业让房子什么房子保值增值值坏物业让业主的居住环境迅速恶化,这样的唎子举不胜举 反面的例子也有很多,缺乏好的物业管理导致二手房的价格涨幅非常有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