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洳天。
六月二十七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昰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Φ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五卷今存。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缯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雲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荿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佽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飛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湔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