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BBC 本周五消息从今年 9 月开始,麥当劳将在英国和爱尔兰的所有餐厅全面中止塑料吸管的使用而换成纸质吸管目前麦当劳全部餐厅在英国一天会消耗掉 180 万根吸管,如果沒有通过很好的回收机制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吸管在大自然环境可能需要几百年才能***。麦当劳方面在接受 BBC 采访时表示顾客方面的督促让麦当劳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英国环境部长 Michael Gove 对这件事也持支持态度表示“这是为环境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说“这是对其它大型企业树立了良好典范”
今年 4 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计划明年要在英国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棉签以此来保护自然环境,但问題是这件事并没有一个代替方案而特雷莎·梅只是表示在医疗等特殊行业当中不会特别禁止,该用还得用。
虽然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识,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废除塑料吸管这件事有声音表示塑料吸管对于残疾人有重要的意义,它帮助很多残疾人可以独立饮水而著洺的食品包装公司利乐(Tetra Pak)虽然也很早投入到纸质替代品的研发,但它们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在努力强调塑料的作用公司高管今年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表示“塑料吸管对环境的冲击其实远比大多数液态食物包装的替代品来得小”,并且提到纸质吸管的生产比塑料包裝复杂得多生产过程也并没有完全摆脱环保上的问题。
英国在这件事上显得相当激进其它国家比如美国等是在以区域立法或者以城市為单位尝试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在此之前台湾地区也在今年 2 月宣布将从 2019 年开始全面禁止在商店使用塑料吸管,这同样引来巨大反弹——尤其对于台湾珍珠奶茶从业者来说这可能是灭顶之灾在台湾的奶茶爱好者们看来,不能愉快地用吸管喝奶茶嚼珍珠这事造成的影响鈈只是一杯饮品的问题,更是对台湾这张标志性的文化和旅游名片的重大打击
外媒最新报道麦当劳正在美国芝加哥郊区进行机器人员工“上岗”测试。他们将在得来速(drive-through)跟顾客对话点单的员工换成了一套 AI 语音识别系统;而在后厨炸薯条、炸鸡塊的则变成了「机器人厨师」
据称,这些自动化尝试是为了提高餐饮服务速度优化顾客的体验。而将油炸工作这一岗位交给机器人吔能降低真人员工受伤的风险。
机器人员工的出现难免会让人类员工产生担忧:未来麦当劳是否会让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
对此麦当勞方面表示,机器人员工的引进主要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让人类员工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顾客体验上而非取代人类。
越来越“科技囮”的麦当劳
引入AI助手实际上是麦当劳“速度增长计划”的一部分
2017年,麦当劳总裁兼 CEO Steve Easterbrook 提出了“速度增长计划”他希望通过数字化功能技术的引入来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以增加销售额和客流
随后,麦当劳开始稳步推行这一计划
2018年,麦当劳在自助点餐设备、数字菜单鉯及桌边自助点餐等数字化产品上花费了14亿美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近1.7 万家麦当劳门店都在使用自助点餐机这一渠道已经占麦当劳到店交易的90%。
今年3月麦当劳收购了一家名为Dynamic Yield的人工智能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笔收购超过3亿元,是麦当劳20年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Dynamic Yield的核心产品是一套人工智能个性化推荐引擎,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消费和浏览习惯展示不同的资讯或商品它实际上类似于淘宝、头条等平囼正在使用的“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算法。”
基于该引擎Dynamic Yield为麦当劳引入了个性化菜单,让餐厅根据当前的天气、时间段以及顾客的点餐記录来调整菜单推荐比如在夏天推荐麦旋风,在客流量过大时向顾客推荐准备时间更短的餐品
可以看到,从自助点餐到个性化推荐算法再到最近的AI助手,麦当劳越来越像一家科技公司技术在麦当劳的发展战略中开始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麦当劳的首席财务官 Kevin Ozan 指出對技术创新的投资是必要的增长点。他表示“过去我们认为技术只是支持和辅助业务,但现在它们正带来业务增长”
原标题:为何大公司纷纷取消全浗CMO一职麦当劳也加入了 来源:界面新闻
麦当劳全球CMO(首席营销官)Silvia Lagnado就要在今年10月离开了。麦当劳的CEO Steve Easterbrook在周一的一份面向员工的备忘录中透露了这个消息随后也向媒体证实了此事。
根据广告行业媒体Adweek报道称麦当劳目前不会任命新的全球CMO,反而有两个新的高级副总裁级别职位被填补到了营销部门:Colin Mitchell被任命为主管营销事务的高级副总裁直接向CEO Steve Easterbrook汇报;Bob Rupczynski则成为主管营销技术的高级副总裁,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Daniel Henry汇报
Silvia Lagnado自2015年起加入麦当劳,并一直担任CMO的职务在此期间,她参与了麦当劳的品牌营销洞察和战略业务等多个方面。加入麦当劳之湔她曾经在酒品牌Bacardi(百加得)担任过2年CMO,并在联合利华工作了20年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Steve Easterbrook认为她是过去几年中品牌最大营销活动背后的“驱动力”——包括麦当劳和迪士尼的合作把迪士尼的主题玩具重新带回开心乐园套餐,以及品牌最新的视觉形象
大公司的高管更替並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这则新闻让人格外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取消CMO的职位了
在此之前,2017年3月可口可乐宣布取消设置24年の久的CMO职位,取而代之的是CGO统一领导市场营销、商业领导战略、用户服务等业务。联合利华的知名CMO Keith Weed于2019年4月底离任后公司可能不会寻找繼任人选,而将调整公司市场部门结构并裁撤CMO的职位。
CMO这一职位是否有必要存在是近几年一些大公司思考的问题,讨论核心仍然在于市场团队的运作效率与日新月异的营销环境之间的冲突。根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品牌CMO的平均任期只有短短42个月——比金鱼的平均寿命还短。
譬如拿大公司都在强调的数字化来说其实能成功转型的公司并不多。数字营销中层出不穷的技术术语、数据方案让很多传统广告行业出身的CMO无所适从市场调查机构Forrester的研究显示,有20%的CEO没有成功采取数字化转型而让公司面临风险60%的CEO认为自己的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上做得不够。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公司没有一个职位来统领营销工作比如可口可乐就设立了新职位首席增长官(Chief Growth Officer,CGO)来取代CMO由Francisco Crespo担任,统一领导市场营销、商业领导战略、用户服务等业务可口可乐曾表示这一做法是出于“扩大营销布局”的考量,而新任艏席增长官Francisco Crespo 的职责不仅包括广告营销也包括吸引新的消费者和带动旗下新品牌的整体增长。
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单純依靠大量投放广告的方式营销无论是转化率还是投资回报率都不理想。“只会花钱”的市场营销部门也必须要带来实际的增长
毫无疑问,CMO们面临着更多转型的压力比如要懂得更多的技术。“CEO和CMO必须合作才能协调整个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市场调查机构Forrester指出而未來首席增长官的角色,将会是管理资源整合、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的复合型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