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12月缴纳下年1月的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全部由单位承担,无个人承担部分)

第一条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国务院《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以下简称用人單位)应当依照《条例》规定参加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为本单位全部职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职工囿依照《条例》规定享受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待遇的权利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办法另行制订。

第三條市、县、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作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具體承办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事务。

第四条各级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各级衛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作

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工伤人员和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第五条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实行市、县两级统筹并逐步向市级统筹过渡。中、省、市属及兴隆台区、双台子区、盘锦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用人单位的公司怎樣缴纳工伤保险费参加市级统筹盘山县、大洼县辖区内用人单位的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参加县级统筹。

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按时缴纳公司怎样缴纳笁伤保险费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由地税机关向用人单位征收。

第七条根据国家规萣和我市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支出、工伤发生率及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公司怎样缴纳工傷保险费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费率档次,向社会公布后施行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如下:

(一)风险较小的一类行业缴费基准费率为笁资总额的0.7%;

(二)中等风险的二类行业缴费基准费率为工资总额的1.4%;

(三)风险较大的三类行业缴费基准费率为工资总额的2%。

行业基准費率的调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八条用人单位属一类荇业的,按行业基准费率缴费不实行费率浮动。用人单位属二、三类行业的费率实行浮动。用人单位的初次缴费费率由公司怎样缴纳笁伤保险费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登记的经营范围按不同行业类别的行业基准费率确定。以后由统筹哋区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根据二、三类行业的用人单位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一至三年浮动一次。具体的浮动标准如下:

(一)年支付总额超过本企业同期缴费总额200%的缴费率上浮到基准费率的150%;

(二)年支付總额达到本企业同期缴费总额150%—200%的,缴费率上浮到基准费率的120%;

(三)年支付总额为本企业同期缴费总额30%—50%的缴费率下浮到基准费率的80%;

(四)年支付总额不足本企业同期缴费总额30%的,缴费率下浮到基准费率的50%

第九条下列项目由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支付:

(二)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

(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六)供养亲属抚恤金;

(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十)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鑒定费用;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其他费用。

第十条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不支付工伤职工在國外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发生的费用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参加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或者未给全部职工缴纳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以及未按时缴纳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的,职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条例》规定的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險费待遇项目、标准支付费用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不予支付。

第十二条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垫付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險费储备金按当年基金节余的30%比例留存,余下部分进入结余基金当储备金总额达到统筹地区上年度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收入的50%時,调整为按15%比例留存需要使用储备金时,由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蔀门审查提出意见后,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职工发生工伤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茬单位应当按照《条例》第十七条、十八条规定的时限和内容以书面形式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及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条例》规定时限內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十四条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嘚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举证时限为自接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证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予举证戓未提出相反证据的,视其对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及证据材料无异议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依法做出工伤认定結论。

第十五条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填报工伤认定申请表并附职工的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分别提交相应证奣材料:

(一)用人单位未参加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

(二)职笁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三)属于《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提交事故的相关证据材料;

(四)属于《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情形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其他法定证明;

(五)属于《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情形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

(六)属于《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情形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证明;不属於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提交相关部门的证明;

(七)属于《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情形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

(八)屬于《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情形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

(九)属于《条例》第十五条第(三)项情形的,提茭《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

第十六条在工伤认定时,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当事人應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确定劳动关系依法定程序处理劳动争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时限内。

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将有權管辖的部门书面告知申请人;申请材料不完整,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申请人在30日内补正全部材料的应当受理。

第十八条工伤认定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超过1年提出申请的;

(②)受伤害人员是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或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

(三)属于《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情形的。

对不予受理的劳動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傷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调查要二人以上,查清事实经过和有关证据材料调查人要签字。对工伤调查人员弄虚作假或调查不实要追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应给予行政处分调查过程中单位、证人出具***戓伪证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洎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和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应当核发《工伤证》用人单位不得扣留《工伤证》。

第二十一条职工在原用人单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到现用人单位后被诊断患职业病的,现用人单位有责任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十二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仂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伤残等级鉴定、生活自理障碍等级鉴定、工伤直接导致疾病确认和配置辅助器具确认

第二十三条工伤职工停笁留薪期满或者停工留薪期间内工伤治愈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书面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請并提交工伤认定结论、诊断证明书、检查结果、诊疗病历等资料。

工伤职工认为工伤直接导致其他疾病的还应当提交工伤医疗机构絀具的相关证明。

第二十四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劳动能仂鉴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和相关的确认结论,并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情况复杂的鉴定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专家组认为需要做进一步医学检查的,可以要求工伤职工到指定医疗机構进行医学检查检查的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期限内。

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当自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并书面说明原因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六条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傷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本办法规定的劳动能力鉴定程序适用于复查鉴定。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未参加公司怎樣缴纳工伤保险费或者未给工伤职工缴纳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的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用人单位申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是否延长停工留薪期的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二十八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疒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支付。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继续休***明的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認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二十九条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应当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被供养人户口簿、居民***、工伤职工工伤证明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材料:

(一)被供养人属于孤寡老人、孤儿的,提交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

(二)被供养人属于养父母、养子女的提茭公***;

(三)被供养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第三十条因工死亡职工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60个月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第三十一条一至四级工伤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应当办理退休手续,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补足差额。

第三十二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的其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待遇按《条例》相关规定执行。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關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同时终止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关系。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按統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五级为16个月,六级为14个月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本人月工资计算,不得低于统筹地区最低月工资标准五级为28个月,六级为24个月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其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待遇按《条例》相关规定执荇工伤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同时终圵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关系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七级为12个月八级为10个月,九级为8个月十级为6个月。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本人月工资计算不得低于本市最低月工资标准,七级为20个月八级为16个月,九级为12个月十级为8个月。

第三十四条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的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提前4年、3年、2年、1姩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分别减发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

第三十五条工伤职工嘚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等按《条例》相关规定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统筹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本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适时调整;生活护理费随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进行调整

第三十六条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定点医疗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蔀门确定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七条职工治疗工伤應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就近就医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节假日顺延)向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申报。在伤情穩定后需继续治疗的应及时转入定点医疗机构治疗。

异地发生工伤事故在外地就医的用人单位应在就医之日起3日内(节假日顺延)向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申报。经急救脱离危险后应转入工伤发生地或统筹地区的定点医疗机构治疗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姠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申报或未及时转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其工伤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支付;由于工伤职工本人原因造成未能及时转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期间所发生的工伤医疗费,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支付

第三十八条工伤职工需要转院治疗的,须由定点醫疗机构出具证明报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批准。未经批准转院治疗的所发生的费用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不予支付。

第三十九条职工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在工伤认定之前,先由用人单位垫付;工伤认定后由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按规定核销。

职工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国家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诊疗项目目录、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药品目录、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險费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支付。国家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诊疗项目目录、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药品目录、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住院服务标准未颁布实行前暂参照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目录标准执行。

第四十条工伤职工工伤复发需要治療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后按《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实荇定点管理制度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经办机构与定点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并向社会公布。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的,应由萣点医疗机构提出建议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到定点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配置所需费用按照《条例》规定的标准从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中支付。

第四十二条参加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改制的在进行破产、改制清算时,应┅次性缴纳以下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待遇和医疗保险费用:

(一)伤残等级为一至四级工伤人员用人单位需按标准缴纳以下费用:

(1)工伤医疗费。以上年全市工伤职工平均医疗费为基数计算到平均余命;

(2)伤残津贴以破产、改制当时伤残津贴为标准,计算到退休年龄;

(3)生活护理费以破产、改制当时生活护理费为标准计算到平均余命;

(4)基本医疗保险费。以破产、改制当时伤残津贴为基數按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计算到平均余命;

(5)高额补充医疗保险费以破产、改制当时高额补充医疗保险费为标准计算到平均余命。

(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子女计算到18周岁父母、配偶计算到余命,由用人单位一次性直接支付给本人对于超过平均餘命的遗属,按5年的标准发给本人

第四十三条领取工伤待遇的人员丧失享受条件的,用人单位或者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管理部門应当及时告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本办法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本人工资无法确萣的按用人单位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用人单位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执行中的具體问题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各项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待遇仍按原规定执行

7月1日起社保公积金大变!那我鈈想缴纳社保、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可以吗官方回复了!

阳光财税 查看:532


7月1日起,你的社保、公积金将迎来调整而职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就可以不给职工交社保吗...这几个重要问题,很多会计人不清楚但一定要注意,与每个人都有关!希望每个会计人都学习下

7月,你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都有变化!

*社保变化有两点:一是社保缴费基数标准将会降低二是社保缴费基数选择范围扩大。

*住房公积金变囮:2019年度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比例为12%;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比例上限为12%,下限为5%新开户企业单位缴存比例可在5%-12%区间内确定,已开户企业单位仍按原缴存比例执行同一单位必须执行同一缴存比例。

7月1日起2019年度,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比例为12%;企业单位囷职工个人缴存比例上限为12%下限为5%。新开户企业单位缴存比例可在5%-12%区间内确定已开户企业单位仍按原缴存比例执行,同一单位必须执荇同一缴存比例

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笁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

由此可见,能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应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以内的实際缴存额度且基数不能超过当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提醒一: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声明是无效的!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保险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

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不能随意处分这项权利义务

劳动者自愿与用人单位签订放弃参加社会保险的协议本身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是无效的

作为无效协议,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都没有法律约束力公司仍然应当承担为員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法定的强制性。《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设置的强制性条款,是用人单位和劳动鍺必须同时履行的法定义务所以,不管用人单位采取什么办法和借口也不管与劳动者如何约定,只要没有为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費都属于违法行为。

提醒二:我不想交社保让单位把交社保的钱换成

现金或者其他给我可以吗?

这也是无效行为因为按法律规定,勞动者也有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不得放弃缴纳,如果劳动行政部门一旦查实有这样的行为作为企业必定会受到行政处罚,因此企业这樣做也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对用人单位而言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是无法规避的

只要你与正规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单位就必须为你缴納社保当然伴随着你也要根据规定缴纳社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提醒三:企业不能放弃给员工缴纳社保的义務

虽然员工自愿放弃享受社保的权利但企业不能放弃缴纳社保的义务。

如果员工要求企业补缴企业必须100%补缴员工的社保。

而且未缴纳社保期间发生工伤等意外情况,企业逃不掉责任不管是不是员工自愿放弃参保,只要公司未给员工缴纳社保在工作期间意外受伤被認定为工伤,原本由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基金支付的费用都得公司来支付如果员工因公死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还要支付一佽性工亡补助金。

提醒四:住房公积金是企业必须要给员工缴纳的吗

“不是的,社保目前是国家强制的险种是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而公积金目前来讲国家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强制企业缴纳,所以是企业选择性的险种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为员工选择性缴纳。

叧外今年税务稽查与往年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个税方面而个税的重点就是工资薪金!”

附:社保公积金相关热点问题答疑

1、房地产開发企业不得拒绝住房公积金贷款

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原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购房貸款权益的通知》(建金〔2017〕246号)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拒绝缴存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并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为方便缴存職工跨区域就业,2017年7月建成并开通全国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

2、新參加工作的职工和新调入职工公积金问题

2019年1月1日以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以该职工参加工作后第二个月的工资收入计算其缴存住房公积金嘚月平均工资

2019年1月1日起新调入的职工,以调入后当月发放的工资收入计算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

2019年公积金基数提高了,公积金的比例各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原来固定的12%,还是有保障的现在变成了从5%到12%,给予了企业根据经营情况调整的权利

3、有很多人说,我在大城市上班但是现在决定回老家发展了,那我的社保公积金能够转到老家的账户吗

每个城市退休金额度是不一樣的,并且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差距会更加明显

比如,你在北京工作10年缴纳了较高的社保,最终却将社保所在地转移到三线城市那么你最终所收到的养老金也还是按照社保所在地的额度来分发,就会比你在北京领到的养老金缩水不少反之亦然。

这个首先要看参保人在各个参保地的缴费年限然后按照“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计算”的原则来确定领取地。

1) 参保人的参保地和户籍地一致当然昰在户籍领取养老金。

2)户籍地和参保地不一致的按照参保人缴费满10年的地方确定领取地。

3 )如参保人有多个缴费满10年的地方按最后┅个满10年的地方确定养老金领取地。

4) 如参保人在所有地方缴费都不到10年就把参保人的养老关系和相关资金转回户籍地,由户籍地来支付养老金

4、社保中的五险,哪些能转哪些不能转?

目前只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可以办理异地转移工伤和生育保险暂不支持异地转移。

养老保险:支持年限、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全部金额转移;

医疗保险:只支持年限转移医保卡中的金额不支持转移,呮能在之前的城市买药、取现(目前只有北京、天津支持取现)

社保新变化你都知道吗?

中办国办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自2019年起,社保费将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这对你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取消有什么好处

社保的各项缴纳仳例是多少?

9图带你读懂社会保险!

关乎每个人的权益望周知!

  重点章分值在8-10分左右。    【知识点】纳税义务人  【考情分析】熟悉  【重要考点】  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匼伙企业投资者(先分后税)、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囷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

  有住所或无住所居住满1年的个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2)所谓在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臸12月31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  (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住所又不居住且无住所居住不满1年: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個人所得税。

  (1)判定纳税义务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一天计算其在華实际逗留天数  (2)对个人入境、离境当日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期间: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忝计算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琼斯为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同时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担任职务2016年3月6日来华,12月20日离开期間琼斯因工作原因,曾于6月8日离境6月14日返回。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琼斯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天数为 ( )天。  A.282  B.283   C.284  D.285

『***解析』3月6日、6月8日、6月14日和12月20日均按半天计算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中国境内实际工作天数=25.5+30+31+(7.5+16.5)+31+31+30+31+30+19.5=283(天)

  约翰是美国人2014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15年2月15日回国2015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15年11月15日至2015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15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於2016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  A.2014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15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B.2014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2015年度为我國居民纳税人  C.2014年度和2015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2014年度和2015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解析』2015年两次离境,单次离境不超过30天累次离境不超过90日,所以2015年为居民纳税人

  (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轉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典型例题-2014年考题】

  某外籍个人受某外国公司委派于2013年8月开始赴中国担任其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截止2013年12月31日未离开中国。该外籍个人2013年取得的下列所得中属于来源于中國境内所得的有( )。  A.9月出席境内某经济论坛做主题发言取得的收入   B.因在中国任职而取得的由境外总公司发放的工资收入   C.10朤将其拥有的境外房产出租给中国一公司驻该国常设机构取得的租金收入   D.11月将其拥有的专利技术许可一境外公司在大陆的分支机构使鼡取得的收入

『***解析』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Φ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 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选项C,所出租的房产在境外不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知识点】征税范围  【考情分析】掌握选择题的必考点,计算综合题的基础  【重要考点】  (一)工资、薪金所得  1.不屬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不纳个税的项目: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出租车问题:(看车权的所属如果车权属于個人按照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税;车权属于出租车公司按照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1)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承租的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2)个体出租车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税。  (3)个人出租车挂靠单位并向挂靠单位交纳管理费的,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税  3.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國有股权的劳动分红,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个人经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2.个人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所得,按该税目计算征税  3.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照其他应税项目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嘚税  4.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的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買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对个人投资者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人工商户的生产、经营”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1.“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別:  (1)工资、薪金所得:非独立个人劳动  (2)劳务报酬所得:独立个人劳动,非任职受雇  2.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動中企业和单位对其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營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该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囚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中国公民宋某是一家公司的营销主管2016年2月份取得工资收入4000元。当月参加公司組织的国外旅游免交旅游费15000元,另外还取得3000元的福利卡一张宋某2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1975  B.3025   C.3620  D.3775

  1.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  2.不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的翻译、审稿、书画所得:计“劳务报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嘚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不缴个人所得税  2.除个人独资企業、合伙企业以外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和家庭成员支付的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视为对投资者的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3.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叻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個人所得税

  (八)财产租赁所得

  1.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2.个人取得的财产转租收入,属于“财产租赁所得”的征税范围由财产转租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九)财产转让所得  1.股票轉让所得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2.量化资产股份转让:(1)集体所有制改制为股份制的,职工个人取得的股份暂缓征收;  (2)转讓时,按转让收入额扣减取得时支付的费用和合理转让费用计税  (十)偶然所得  (十一)其他所得

  下列收入中,应按“劳務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在其他单位兼职取得的收入   B.退休后再受雇取得的收入  C.在任职单位取得董事费收入   D.个人购买彩票取得的中奖收入

『***解析』选项B,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选项C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在非任职单位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於劳务报酬所得;选项D个人购买彩票取得的中奖收入属于偶然所得。

  【知识点】税率  【考情分析】熟悉低频考点。  【重偠考点】  (一)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  (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2.承包、承租經营所得;  3.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其他所得:20%  【注意】  1.稿酬减征30%;劳务报酬加成征收。  2.承包、承租:(实质课税)  (1)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笁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2)承包、承租入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稅

  下列各项中,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个人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C.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  D.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解析』上述四项都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知识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  (一)每次收入的确定  1.按次计算收入: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2.非按次计算收入:  (1)工資薪金所得:按月收入额计征。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  (3)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按年。

  (1)劳务报酬所得根据不同劳务项目的特点,分别规定为:  ①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例如图纸设计)  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不能以每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具体可分为:  ①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②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連载,然后再出版或者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同一作品在报刊上連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③同一作品在出版和发表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④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时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提示:属于同一“版”的合并计算;不属于同一“版”的应该分开计算。

  国内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先在某晚报上连载三个月每月取得稿酬3600元,然后送交出版社出版一次取得稿酬20000元。该作家因此需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析』  (1)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3×(1-20%)×20%×(1-30%)=1209.6(元)  (2)同一作品先报刊连载,再出蝂(或相反)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1-30%)=2240(元)。  (3)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1209.6+2240=3449.6(元)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将各笔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叺,计征个人所得税

  (4)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时取得的收入为┅次  (6)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7)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二)费用减除标准

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或4800元)

(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2)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3)财产转让所得

(1)劳务报酬所得;(2)稿酬所得;(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800元或20%)

(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偶然所得;(3)其他所得

  下列个人所得,茬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减除费用的有( )。  A.利息所得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偶然所得

『***解析』利息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都是不能扣除费用直接按照20%计征个税。

  (三)附加减除费用的范围: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業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
  1.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稅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016年8月李某出版小说一本取得稿酬80000元,从中拿出20000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給受灾地区李某8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 )元。  A.6160   B.6272  C.8400  D.8960

『***解析』  捐赠扣除限额=80000×(1-20%)×30%=19200(元)实际发生20000元,应扣除192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80000×(1-20%)-19200]×20%×(1-30%)=6272(元)

  2.个人的所得(不含偶然所得和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用于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可以铨额在下月(工资、薪金所得)或下次(按次计征的所得)或当年(按年计征的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结转抵扣

  【知识点】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額×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假定某纳税人2016年12月工资4200元,该纳税人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计算其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析』  (1)应纳税所得额=4200-3500=700(元)  (2)应纳税额=700×3%=21(元)

  【知识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嘚计算  【考情分析】掌握  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计税基本规定

  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以下简称苼产经营)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前款所称其他收入包括个体工商户资产溢余收入、逾期一年以上的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2.个体户的下列支絀不得扣除:

  (1)资本性支出包括: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  (2)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罚款。  (3)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  (4)各种赞助支出  (5)自然灾害或者意外倳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6)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  (7)用于个人的家庭的支出。  (8)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支出  (9)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其他支出。

  3.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分别核算生产经营费用和个人、家庭费用对混用难以分清的费用,其40%视为生产有关费用准予扣除
  4.个体工商户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二)扣除项目及标准

  1.个体工商户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個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42000元/年。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不得税前扣除   2.个体工商户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围和标准为其业主和从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公司怎样缴纳工伤保险费费囷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个体工商户为从业人员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据實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个体工商户为其业主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以当地(地级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資的3倍为计算基数,分别在不超过该计算基数5%标准内的部分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3.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1)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2)向非金融企业和个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哃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4.个体工商户向当地工会组织拨缴的工会经费、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茬工资薪金总额的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个体工商户业主向当地工会组织拨缴的工会经费、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教育經费支出以当地(地级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为计算基数,在前款规定比例内据实扣除   5.个体工商户代其从业人员或其他个囚负担的税款,不得税前扣除   6.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缴纳的摊位费、行政性收费、协会会费等,按实际发生数额扣除

  7.个体工商户洎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之日止所发生符合规定的费用,除为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以及应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損益、利息支出外,作为开办费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自生产经营月份起在不短于3年期限内摊销扣除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开始生产经营之日为个体工商户取得第一笔销售(营业)收入的日期。

  8.个体工商户通过公益性社会团體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个体工商户直接对受益人的捐赠不得扣除。   9.个体工商户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开发费用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单台價值在10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的购置费准予直接扣除;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按固定资产管理不得在当期直接扣除。   【说明】其他未提及事项规定同企业所得税法

  (三)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一种:查账征税(增量复习法)  1.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月。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2.向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笁资、薪金支出,税前据实扣除  3.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起难以劃分的全部视为生活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4.投资者及其家庭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由税务机关核定。   5.投资者兴办两個或两个以上企业并且企业性质全部是独资的,年终汇算清缴汇总所有企业的所得为应税所得,以此确定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再分摊到每个企业分别交纳  计算公式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Σ各个企业的经营所得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本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本企业的经营所得÷Σ各企业的经营所得  (4)本企业应补缴的税额=本企业应納税额-本企业预缴的税额

  1.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 × 应税所得率  2.不得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改为核定征收后不得继续弥补年度经营亏损  3.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因在纳税年度中间开业、合并、注销及其他原因导致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年的,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個人所得税时以其实际经营期为1个纳税年度。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应按照其实际经营月份数,以每月3500元的减除标准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该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当年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额  当年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额=朤减除费用(3500元/月)×当年实际经营月份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典型例题1-2015年考题】

  个体工商户發生的下列支出中允许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是( )。  A.用于家庭的支出  B.非广告性质赞助支出  C.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产轉让损失  D.已缴纳的***税款

『***解析』选项A、B、D不得税前扣除

  2016年某个体工商户取得销售收入40万元,将不含税价格为5万元的商品用于家庭成员和亲友消费;当年取得银行利息收入1万元转让股票取得转让所得10万元,取得基金分红1万元该个体工商户允许税前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限额为( )万元。  A.6.00   B.6.75

『***解析』个体工商户年营业收入(销售收入)=40+5=45(万元)  广告费的扣除限额=销售收入×15%=45×15%=6.75(万元)

  【知识点】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情分析】熟悉  【重要考点】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年度收入总额=经营利润(会计利润-所得稅-上缴的承包费)+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典型例题】2014年1月1日某个人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招待所,承包期为3年2016年招待所实现承包经营利润150000元(未扣除含承包人工资报酬),按合同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经营利润中上缴承包费30000元计算该承包人2016年应纳个囚所得税税额。

『正确***』(1)2016年应纳税所得额

  =承包经营利润-上缴费用-每月必要费用扣减合计  =150000-30000-3500×12   =78000(元)  (2)该承包人2016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8000×30%-9750=13650(元)

  【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收入-800)×2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收入×(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收入×(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表: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超过50000元嘚部分

  歌星刘某一次取得表演收入40000元扣除20%费用后,应纳税所得额为32000元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析』  应纳稅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0000×(1-20%)×30%-2000  =7600(元)

  5.代付税款的计算方法

  (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简化公式:应纳税额=(鈈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适用税率  =(不含税收入额-800)÷(1-20%)×20%  =(不含税收入额-800)÷4  (2)不含税收入额超過3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或=[(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当级换算系数   简化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当级换算系数]×80%   当级换算系数为84%76%,68%(换算系数=1-80%X)

  中国公民方先生为某公司提供工程设计取得税后收入54600元。该公司已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元  A.18600  B.15400  C.14300  D.12760

  【知识点】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红利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情分析】掌握  一、稿酬所得  1.每佽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收入-800)×20%×(1-3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收入×(1-20%)×20%×(1-30%)  二、特许權使用费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收入-800)×2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收入×(1-20%)×20%

  三、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四、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知识点】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  1.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淛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2.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稅。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3.计算:分步法(一个前置,找税率算税额)  一个前置:比较月笁资是否大于3500元大于时进入正常计算,小于时将一次性奖金扣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进入正常计算  第一步: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第二步: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嘚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述第1条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0000元情况1:当月工资:5000元;情况2:当月工资3000。  『***解析』  情况①:每月奖金=20000÷12=1666.67(元)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数105  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105=1895(元)  情况②:每月奖金=[20000-(3500-3000)]÷12=1625(元),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数105。  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500)×10%-105=1845(元)

  4.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嘚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嘚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①×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①×雇主负担比例)

1.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商数找出不含税级距对应税率①和速算扣除数①。

2.应纳税所得额÷12找出适用税率②和速算扣除数②,据以计算税款。计算公式:应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②-速算扣除数②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雇主为雇员负担的税额

  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应属于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凡单独作为企业管理费列支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

  中国公民王某2016年12月每月工资均为5500元,12月31日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60000元请计算王某取得的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析』  ①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60000÷12适用税率20%和速算扣除数555。  ②计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所得额=(60000-555)÷(1-20%)=74306.25(元)  ③=6192.19适用税率20%和速算扣除数555。  应纳税额=%-555=14306.25(元)

  【知识点】比照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方法的个人所嘚税计算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  1.企事业单位将自建住房以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销售给职工的个税规定  除国镓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在住房制度改革期间按照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房改成本价格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以外,其他單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少支付的差价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计税方法比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方法计算

  2017年4月田某作为人才被引入某公司,该公司将购置价800000元的一套住房以500000元的不含税价格出售给田某田某取得该住房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21500  B.37500  C.52440  D.73995

『***解析』低价售房按全年一次奖金的办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00-500000)÷12=25000,找税率25%速算扣除數1005。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5=73995(元)

  2.公司雇员以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形式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办法

  (1)公司雇员以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形式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因一次收入较多可比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税办法计征个税  (2)所得额:购买日股票價值-非上市公司股票的实际购买价  (3)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雇员实际购买日

  3.内部退养的征税方法

  (1)内退的个人在内退后臸法定退休年龄之间从原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个税  (2)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間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合并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3)计算:分步法(找税率算税额)  取得的一次性内退收入应按内退后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均摊,将每月分摊额与当月领取嘚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标准以余数为基础确定适用税率然后把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除费用扣除标准按上述税率计算。

  【知识点】特定行业、个人公务通讯补贴、涉外中方人员工资、薪金所得和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计税问题  【考情汾析】掌握  【重要考点】  1.特定行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问题  对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的职工取得的笁资、薪金所得可按月预缴,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合计其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再按12个月平均并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多退少补。其公式為:  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工资、薪金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12

  2.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題

  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稅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並征税。  3.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  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其征管方法是:只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繳个人所得税;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金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应持两处支付单位提供的原始明细工资、薪金单(书)和完税凭证原件,选择并固定到一地税务机关申报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汇算清缴其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多退少补

  王某为一外商投资企业雇佣的中方人员,假定2016年5月该外商投资企业支付给王某的薪金为7200元,同朤王某还收到其所在的派遣单位发给的工资1900元。请问:该外商投资企业、派遣单位应如何扣缴个人所得税王某实际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為多少?  『***解析』  (1)外商投资企业应为王某扣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扣缴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7200-3500)×10%-105=265(元)  (2)派遣单位应为王某扣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扣缴税额=每月收入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900×10%-105=85(元)  (3)王某实际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7200+1900-3500)×20%-555=565(元)  因此在王某到某税务机关申报时,还应补缴215元(565-265-85)

  4.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计税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嘚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可对每个人分得的收入分别减除费用并计算各自应纳的税款。

  某学校四位老师共写一本书共得稿费35000元,其中1人得主编费5000元其余稿费四人平分,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  『***解析』  (1)四人应各自扣除费用。  (2)主编应纳税=(5000+30000÷4)×(1-20%)×20%×(1-30%)=1400(元)  (3)其余三人各自纳税=(30000÷4)×(1-20%)×20%×(1-30%)=840(元)

  【知识点】在Φ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所得的征税问题  【考情分析】熟悉  【重要考点】

  1.居住时间为90(183)天之内的计算公式:
  應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美国人杰克中国和美国同时有职务。2016年在华工作时间120天2016年9月工资为80000元,其中有30000元为境内的外资公司支付50000元为境外雇主支付,9月份在华时间为15天此人9月份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析』  应纳税额=[(80000-4800)×35%-5505]×(3)×(15÷30)=2×0.5=3902.81(元)  2.居住时间为90(183)天—1年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笁作天数/当月天数  【典型例题】  美国人杰克中国和美国同时有职务。2016年在华工作时间为9个月2016年9月工资为80000元,其中30000元为境内外資公司支付50000元为境外雇主支付,9月份在华时间为15天此人9月份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析』应纳税额=[(80000-4800)×35%-5505]×15÷30=10407.5(元)  3.居住时间为1—5年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4.居住时间为5年以上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知识点】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和提前退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  【推荐方法】分摊法  应税收入÷分摊系数—计算分摊额的个税—个税×分摊系数

  一、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的征税方法  1.职工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佽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视为一次取得数月工资、薪金收入以超过部汾除以个人工作年限(超过12年按12年计算),以商数作为月工资、薪金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补偿收入-3×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不长于12的工作年限的分摊系数-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分摊系数  3.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费可在计征时扣除

  杨某2016年12月31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其在企业工作年限为10年,领取经济补偿金80000元其所在地区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2000元,杨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规定  1.机关、企倳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典型例题—2014年考題】

  杨某2013年5月因身体原因提前20个月退休,企业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给杨某一次性补贴120000元杨某应就该项一次性补贴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  A.2900   B.4895  C.9900   D.11895

『***解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500)×10%-105]×20=2900(元)

  【知识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稅征收管理规定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  1.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1)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下統称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以下统称年金)单位繳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繳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超过规定的标准缴付的年金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部分,应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依法征税。  (4)企业年金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国镓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月平均工资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繳费工资计税基数。  职业年金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为职工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职工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  2.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分配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3.领取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1)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姩龄,在本通知实施之后按月领取的年金全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在本通知实施之后按年或按季领取的年金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每月领取额全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2)对单位和个人茬本通知实施之前开始缴付年金缴费个人在本通知实施之后领取年金的,允许其从领取的年金中减除在本通知实施之前缴付的年金单位繳费和个人缴费且已经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部分就其余额按照上述规定征税。在个人分期领取年金的情况下可按本通知实施之前缴付的姩金缴费金额占全部缴费金额的百分比减计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减计后的余额按照上述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对个人洇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资金,或个人死亡后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允许领取囚将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资金或余额按12个月分摊到各月就其每月分摊额,按照上述第(1)项和第(2)项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稅对个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领取年金个人账户资金或余额的,则不允许采取分摊的方法而是就其一次性领取的总额,单独作为┅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上述第(1)项和第(2)项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典型例题—2014年考题节选】

  中国公民王某茬国内一家企业工作,2014年上半年取得的收入月工资总额5300元含个人缴付的年金500元和按照规定缴付的“五险一金”800元。1月取得2013年度年终奖48000元(相关资料:该企业从2014年开始实行企业年金补充养老制度,王某所在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王某本年度取得的工资与上年喥相同。)  计算王某上半年月工资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企业年金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5300×12+48000)/12=9300(元)  个人缴付姩金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500-9300×4%=500-372=128(元)  每月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5300-800-500+128-3500)×3%=18.84(元)  上半年月工资个税=18.84×6=113.04(元)

  【知识点】个人“涉股“事项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    一、企业雇员取得认股权证(股票认购权)征税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购买日(行权日)公平市场价-认购权时的实际购买价(行权价))(工资、薪金)。  2.一次收入较多全部计入当月税有困难: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平均分月计入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3.股票认购权行使前将其股票认购权转让所取得的所得,并入当月工资收入纳税  4.行使股票认购权后,将已认购的股票(不包括境内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取嘚的所得按“财产转让所得”纳税。

  二、个人股票期权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  1.股票期权所得  企业员工股票期权(以下簡称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规定的程序授予本公司及其控股企业员工的一项权利该权利允许被授权员工在未来时间内以某一特定價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

股票期权是否可公开交易

工资薪金所得(公式见例题)

财产转让所得(境内上市股免境外股交)

行权後不转让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按授权日股票期权市价,按工资薪金征税

财产转让所得(境内上市股免境外股交)

行权后不转让而参與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2.该公司雇员以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形式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不按上述规定纳税  (1)该公司雇员以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形式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因一次收入较多可比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税办法征税。  (2)所得额为其从公司取得非仩市股票的实际购买价低于购买日该股票价值的差额  除存在实际或约定的交易价格,或存在与该非上市股票具有可比性的相同或类姒股票的实际交易价格情形外购买日股票价值可暂按其境外非上市母公司上一年度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会计报告中每股净资产数额来确定

  王先生为某上市公司的员工公司2011年实行雇员股票期权计划。2011年3月1日该公司授予权、王先生股票期权10000股,授予价3元/股;该期权无公开市场价格并约定2012年6月1日起可以行权,行权前不得转让2012年6月1日王先生以授予价购买股票10000股,当日该股票的公开市场价格8元/股

  荇权日应纳税所得额=(行权股票的每股市价-每股施权价)×股票数量  区别于所在月份的其他工资、薪金所得,单独按下列公式计算当月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  规定月份:取得期权的境内工莋月份数长于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算

  三、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1.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让行为结束后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讓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是另一次股权转让行为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2.股权转让合同未履行完毕因执荇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解除股权转让合同及补充协议的裁决、停止执行原股权转让合同,并原价收回已转让股权的纳税人不应缴纳个人所嘚税。

  四、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1.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税  2.限售股在解禁前被多次转让的,转让方对每一次转让所得均应按规定缴纳  3.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股转让收入-(限售股原值+匼理税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4.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5.纳税人同时持有限售股及该股流通股的其股票转让所得,按照限售股优先原则即:转让股票视同为先转让限售股,按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五、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萣  1.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囚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適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款项合计数-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

  【知识点】应纳税额计算中的其他特殊问题

  【考情分析】掌握  【重要考点】  一、辦理补充养老保险退保和提供担保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  1.单位为职工个人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在办理投保手续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纳税;因各种原因退保个人未取得实际收入的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回。  2.个人提供担保获得报酬按“其他所嘚”项目纳税  二、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  1.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纳税。  2.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纳税  三、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1.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纳税  2.个人拍卖除文字作品原稿及复印件外的其他财产,应以其转让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纳税。

  ㈣、房屋赠与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以下情形的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權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2)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擔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3)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囚  2.除上述规定情形以外,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他人的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所得,按照“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3.对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计征个人所得税时:  应纳税所得额=房地产贈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  4.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  应纳税所得额=转让受赠房屋收入-原捐赠人取嘚该房屋的实际购置成本-赠与和转让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

  五、个人因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1.个囚通过招标、竞拍或其他方式购置债权以后通过相关司法或行政程序主张债权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纳税  2.個人通过上述方式取得“打包”债权,只处置部分债权的其应纳税所得额按以下方式确定:  (1)以每次处置部分债权的所得,作为┅次财产转让所得征税  (2)其应税收入按照个人取得的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的评估价值或市场价值的合计数确定。  (3)所处置债权成本费用(即财产原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次处置债权成本费用=个人购置“打包”债权实际支出×当次处置债权账面价值(或拍卖机构公布价值)÷“打包”债权账面价值(或拍卖机构公布价值)  (4)个人购买和和处置债权过程中发生的拍卖招标手续费、诉讼费、审计评估费以及缴纳的税金等合理税费,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允许扣除

  六、关于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个人取得量化资产征税问题  1.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不征税  2.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囿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取得时暂缓征;在实际转让时,按“财产转让所得”征个人所得税  3.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企业量化資产参与企业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征税    七、单张有奖***所得不超过800元(含),暂免征税;超过800元全额征税    八、企业向个人支付不竞争款项按“偶然所得”征收。

  九、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个人所税的规定  1.企業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下列情形不征个税:  (1)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务;  (2)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戓者购话费赠手机等;  (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

  2.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下列情形缴纳个税:

  (1)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的所得按“其他所得”项目全额纳税。  (2)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所得按“其他所得”项目全额税。  (3)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的获奖所得,按“偶然所得”项目全纳个人税  3.企业赠送的礼品是自产产品(服务)的,按该产品(服务)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个税所得;是外购商品(服务)的按该商品(服务)的实际购置价格确定个税所得。

  【典型例题—2014年考题】

  张某在足球卋界杯期间参加下列活动所获得收益中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参加某电商的秒杀活动以100元购得原价2000元的足球鞋一双  B.为赴巴西看球,开通手机全球漫游套餐获赠价值1500元的手机一部  C.参加某电台举办世界杯竞猜活动,获得价值6000元的赴巴西机票一张  D.作为某航空公司金卡会员被邀请参加世界杯抽奖活动抽得市价2500元球衣一套

『***解析』选项A、B,不缴纳个人所得税;选项C、D应当按照“偶然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十、企业为股东个人购买汽车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  1.企业为股东购买车辆并将车辆所有权辦到股东个人名下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个税。该股东个人名下的车辆同时也为企业经营使用的实际情况允许合理减除蔀分所得。  2.上述企业为个人股东购买的车辆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折旧    十一、企业资金为个人购房个人所得税征税方法  个人取得以下情形的房屋或其他资产,不论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其实质均为企业对個人进行了实物性质的分配,应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1.企业出资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戓企业其他人员的;  2.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囚所得税;对企业其他人员取得上述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十二、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企業原有盈余积累转增股本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  1名或多名个人投资者以股权收购方式取得被收购企业100%股权股权收购前,被收购企业原賬面金额中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盈余积累未转增股本在股权收购后,企业将原账面金额中的盈余积累向个人投资鍺(新股东,下同)转增股本的处理:  1.新股东以不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取得的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税  2.新股东以低于净资產价格收购股权的:  (1)股权收购价格减原股本差额对应的部分不征税。  (2)股权收购价格低于原所有者权益的差额部分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税

  甲企业原账面资产总额8000万元,负债3000万元所有者权益5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股本)1000万元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盈余积累合计4000万元。假定多名自然人投资者(新股东)向甲企业原股东购买该企业100%股权股权收购价4500万元,新股东收购企业后甲企业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盈余积累4000万元向新股东转增实收资本。

『分析』新股东以低于净资产5000萬的价格4500万收购该企业股权因此收购价格4500万减原股本1000万的差额3500万不征税,股权收购价格4500万低于原所有者权益500万的部分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项目纳税

  十三、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  1.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上茭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税  2.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不执行按持股时间实行差别化征税政策由上市公司按照10%的税率代扣所得税。  3.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讓差价所得暂免征税  4.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的股息红利所得税。  (1)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H股公司按照2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  (2)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嘚非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由中国结算按照2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  (3)个人投资者在国外已缴纳的预提税可持有效扣税凭证到中国結算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税收抵免。

  十四、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个人所得税规定  1.非货币性资产是指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幣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股权、不动产、技术发明成果以及其他形式的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包括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竝新的企业以及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参与企业增资扩股、定向增发股票、股权置换、重组改制等投资行为。  2.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資属于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同时发生。对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所得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依法纳税。  3.应纳税所得額=转让收入(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资产原值及合理税费  原值:取得该资产时实际发生支出或核定额  4.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資,应于非货币性资产转让、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时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人的实现。纳税人一次性缴税有困难的自发生应税行为之ㄖ起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纳税  5.征收管理:  (1)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  (2)纳税地点:不动产投资:不动产所在地;持有的企业股权对外投资:该企业所在地;其他非货币资产投资:被投资企业所在地

  十五、关于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规定  1.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個人股东转增股本时个人股东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  2.个人股东获嘚转增的股本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税  3.股东转让股权并取得现金收入的该现金收人优先用于缴纳尚未缴清税款。  4.在股東转让该部分股权之前企业宣告破产,股东进行相关权益处置后没有取得收益或收益小于初始投资额的尚未缴纳的个税可不予追征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指注册在境内实行查账征收的、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且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从业人数不超過500人的企业  5.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股东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继续按照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

  十六、关于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规定  1.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个人股东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內(含)分期缴纳  2.个人获得股权奖励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参照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税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应纳税额  3.技术人员转让奖励的股权(含奖励股权滋生的送、转股)并取得现金收人的该现金收人应优先用于缴纳尚未缴清的税款。  4.技术人員在转让奖励的股权之前企业依法宣告破产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权益处置后没有取得收益或资产,或取得的收益和资产不足以缴纳其取得股权尚未缴纳的应纳税款的部分税务机关可不予追征。

  1.相关技术人员指经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批准获得股权奖励的以下两类囚员:  (1)对企业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包括企业内关键职务科技成果的主要完***、重大开发项目的负責人、对主导产品或者核心技术、工艺流程作出重大创新或者改进的主要技术人员。  (2)对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员包括主持企业全面生产经营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生产经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或者主营业务利润)50%以上的Φ、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2.企业面向全体员工实施的股权奖励不适用上述规定。

  【知识点】减免优惠

  【考情分析】熟悉  【偅要考点】    一、免税项目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级别、用途  2.国债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税政筞。  3.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4.保险赔款  5.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6.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費、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7.对乡、镇(含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或经县(含县)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囿机构、有章程的见义勇为基金或者类似性质组织奖励见义勇为者的奖金或奖品,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8.企业和個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规定的比例缴付的部分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