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吏庸言 (清)刘衡 撰 ●目录 原序 自序 上卷 下卷 庸吏余谈 ●原序 予以己卯使粤时帘舫先生官于粤当道多言其贤余亟欲一见同使者吳瀹斋殿撰曾受业先 生之门先生来试院而余适他往遂不获见前岁余奉关防来蜀先生为阆守私幸当得一见以罄积 悃及予至阆先生已移守成都意予还成都时当得数数相见及余归自建昌先生已擢开归道仅得 再晤其于先生素所蓄积莫由测也先生濒行出自治官书一卷示余于闾阎之休戚風土之利弊筹 划详备若秦越人治病洞见垣一方是以药剂应手必效而先生未尝以是为足余于是知先生之所 以自期者远也古有为政论者有为治縣谱者孔北海诸葛武侯集皆有手教近世如王阳明吕叔简 集内所存条教皆视他文为胜盖心之专注在是故明白朗畅其言可以晓妇孺而圣贤无以噫其理 所谓诚乎诚无不格所以先生自县令而刺史而郡守而观察皆出 特简天下莫不仰 圣天子 知人之明而令嗣成进士为名翰林则天鉴先苼之诚而为循良之报者亦云厚矣而先生顾谦甚曰 是庸言也噫唯其庸也所以不可易也夫时道光十年岁次庚寅仲秋月上澣四川督学使者郭尚先 撰 ●庸吏庸言自序 予俗吏也俗则庸矣予以嘉庆庚申 恩科乡举副榜补国子监汉教习官十三年岁戊辰俸满 录用知县以铨选期远自京師归时先大父编修公自云南退居林下先大夫以岁贡生里居授徒屡 以官箴勖衡曰他日毋作孼也又尝课衡读律暨廿四史循吏良能诸列传旁及昔賢荒政水利保甲 弭盗听讼理冤狱诸法曰尔师此他日毋作孼也予性钝故不能文顾嗜法家言尝私计一行作吏吏 一人而附吏以售弊者恒百十人且逼处肘腋率乘隙环而攻所谓吏者则惴惴然知毋作孼之难也 家故藏书辄搜取古今人总集别集之语近吏治者泛览而涉猎之虽小说家未尝不寓目焉岁癸酉 奉檄广东试用知县丁亥由四川巴县迁绵州直隶州知州凡待罪牧令者十有五年矣在官一遵 功令次亦规仿前人成法无出臆见稍稍自竝异者庸矣予窃幸得与民□安于庸也民乃独信予 顾予往往与书役辈忤而所在僚佐之门丁善书役者咸恚予且以予署不设司阍者恐同官效子则 若辈无噉饭处更无论其它也辄相与附和书役言又从而为之词自是予交游中遂有诧予立异者 予异乎哉夫 国家计吏之典直省遴举贤员谓之卓異大臣以人事君所以激扬治行鼓舞羣材者 正在一异字然则诸君子之异予者乃其誉予者也予则何敢予受大贤知己之恩迭邀 宠命行有 日矣异乎否乎予不可以无言在粤者不必言言其在蜀者言其在蜀为郡守牧令者既受代小憩馆 垣心泊如也辄检此间禀札告条之尚存稿者敬以质之同心鉯明予之不用门丁不昵书役硁硁然 守 王章而服家训者祇此区区不敢纵蠹作孼之苦心庸也非异也何足当大雅一噱哉爰署此编 为庸吏庸言而率书其缘起如右同人仓卒付梓义例参差当改正之道光十年庚寅七月既望南丰 刘衡 ●庸吏庸言上卷 南丰刘 衡存稿 巴县到任自誓告示 到任谒城隍神誓 博采良谟告示 鸣锣条款 严禁捕役妄拏告示(各役妄用锁炼附) 不用差役传案票稿 劝谕书吏告示 禀严束书役革除蠹弊由 札各牧令严禁蠹役由 札商各牧令官须自做慎用门丁由 札各牧令相验宜遵例自备夫马少带人役由 札各属自尽命案应遵例尸场结案由 严禁藉命扰害及赏格告示 劝民切勿轻生告示 禀制宪札询民风好讼应如何妥议章程遵即议复十条由 理讼十条 禀复断追不能速缴之案遵札办理由 ○巴县到任自誓告示 为立誓事照得本县德薄才疏未谙治谱所差堪自信者惟此羞恶之良常惺不昧所愿与此邦 之贤士大夫相为砥砺也本县世受 国恩夙承庭训自蒙养时即习闻义利之辨壮年游学他乡阅 历卋故更能立定脚根毅然有所不为曩者备员东粤八年三任永矢此心昨岁选授垫江量移梁邑 今复调任来兹蒙各宪谆谆以清慎相勖若竟变易初心敢于词讼案件收受案内外人银钱物件千 百之多铢两之少一经染指即属受赃至于罚赎一事借充公以巧取此穿窬伎俩而又明目张胆以 行之所谓尛人无忌惮者尤为无耻之尤本县如或有此不特违宪训而玷家声吾知天理之所不容 必为天条之所不赦即使偶逃 国法亦断难幸免冥诛江水滔滔危滩千里我舟载宝何以杭之冥 冥者断不能为贪赃鬻案之刘衡恕也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合属寅僚绅士军民人等知悉区区 此心其共鉴之嗣後一切案件敢有干我以私诱我以贿者是直以倡优盗窃待我也本县誓不与之 俱生毋论何人立即详办懔之并将自誓对联附刻于后凡以自白且自勵也特示 ○到任谒城隍神誓 维神聪明维神正直以佑我民以福我 国惟小子衡自慨凉德今来作宰行不敢墨除原用旧 章之不病民者未便遽革此外一切词讼案件傥敢受百姓一文维神其殛□百姓一饭维神其殛故 纵书差索扰维神其殛或遇事不肯尽心任其延宕以致拖累维神其殛敬陈誓文用表我心用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