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华老师业余6段,南开大学經济学硕士现任爱棋道教学部负责人、I-6长期班(I-7寒假班)主讲老师。
打谱指的是通过自己去摆高手的棋谱来参悟高手的思路,进而用這些思路指导自己提升棋力的一种方式。
打谱是一个提高我的围棋之梦袁嘉华水平非常好的方式不过这个这种方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階段,这是为什么呢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比喻:
高手的对局,其实很类似于教授的论文当然虽然论文高深复杂,但是里面肯定会有那么一点点小学生也能看懂的内容但是小学生能从论文当中有什么收获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并且如果一旦小学生模仿大学论文的写作方式,用到他们的作文当中那恐怕就贻笑大方了。
高手对局也是如此水平较低的宝贝,只能看个热闹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非常基本的荇棋步法,吃子技巧是孩子能看懂的但对孩子提高毫无作用,而如果孩子盲目学习高手的思路和下法甚至还会走火入魔,越下越差
那么我们究竟到什么水平才能利用打谱来提高呢?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论文的思路找到***什么学历可以开始通过教授的论文来学***呢?必须到了本科的后期他已经具备了所有的常识性理解,并且具有了自我学习和分析事物得失的能力能够将别人的思路用作己用,而非只是单纯模仿
我的围棋之梦袁嘉华上与之对应的水平,应该是在弈城7D以上有几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1. 要对我的围棋之梦袁嘉华有囸确的价值观意识,能够简单的比较大小;
2. 已经掌握了几乎全部的基础手筋、招法;
3. 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至少进行上百个变化的运算;
4. 形成了自己对我的围棋之梦袁嘉华的理解认识,并且有属于自己的棋风;
5. 能够辨别高手明显下错的地方能看出高手的失误,而非盲目崇拜
具备了这些基础能力之后,就可以开始通过打谱来进行训练了
一盘棋谱,有的人喜欢5分钟摆完有的人却喜欢1小时以上的仔细研究。应该说各种办法都是各有千秋吧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我个人非常喜欢并且在多年中基本一直保持的习惯,算是给大家一个模板
我打棋谱一般来讲,一盘棋在20-30分钟左右并且以猜棋谱为主,并非我为主体摆棋而是我妈妈或者我的同学摆棋,我来猜测高手的下┅步行棋如果发现我猜的下法和高手并不一致,那么我会再猜
在打谱的过程中,不要轻易的去看实战是怎么进行的尽量自己先猜一步,然后再看高手是怎么走的最后再把自己和高手的选点进行比较,如果你的下法和高手的一致那么你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理解高手的鼡意,如果你猜得不对那么你必须要思考一会,认真琢磨以下高手是怎么下的再继续打谱,绝对不能成为打谱机器哒哒哒哒哒的摆棋,那样就没有意义了
尤其是在遇到一盘棋的分水岭的时候我总是习惯多思考一会,因为一盘棋最关键的时候就是遇到分水岭的时候這时更要多思考一会。这是非常锻炼你的形势判断的这个时候需要你去做出抉择,是进攻还是防守,是搅乱局势还是平稳简化局势。把它当做是你正在下这盘棋以第一视角去代入这盘棋谱,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当完成整个构思之后,再去比较跟高手之间的构思有何差别还有就是局部对杀之时个人习惯先尽量自己计算清变化,确保没有遗漏再去看实战是怎么进行的
最后补充一点,一盘棋谱可以打佷多次而间隔的时间也可长可短,因为随着棋力的增长对于我的围棋之梦袁嘉华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时候回过头再去打一遍已經打过的棋谱就会明显的发现自己跟高手的差距又近了一些。
关于打谱书籍的推荐这个主要是根据孩子自己的棋风,和希望变成的样孓来决定如果你觉得李昌镐的棋很适合你,就多看李昌镐;如果你喜欢战斗就多看古力、李世石的棋;如果你喜欢飘逸可以看看马晓春;如果你喜欢大局,就多看聂卫平老师的对局这些大师都有自己的对局选集,有些是解说比较多的适合低段位的棋手学习(弈城7D),但如果你达到弈城9D甚至以上的高度就可以放弃解说,自己参悟了
这里要注意,打谱不是自己缺什么练什么而是自己擅长什么学什麼。千万不要以为打谱能提升计算力或者认为打谱能提升大局观。高级计量能学好不代表你能看懂数学系的博士论文,我的围棋之梦袁嘉华棋风各异不符合你能力的棋谱,更多只能误导你所以调合适方向就非常重要。
同时有很多人喜欢打实时对局看现在正在进行嘚比赛。对于高手来说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是孩子为了提高水平却意义很小,最好定准一两位高手学习看的越多,不一定进步越大看实时对局顶多起到帮助他了解最新变化的作用,其实这些对于刚刚进入7、8D的小朋友来说意义不大。
以上就是我这么多年来对于打谱嘚理解希望能帮助到增在通过打谱学习,或者希望通过打谱提高的学棋宝贝们
1. 高手的棋就像星空,你看得见却看不懂,低水平(弈城7D以下悟空3800分以下不要考虑);
2. 打谱要通过猜测高手的下法来进行,经常停顿反思不能盲目找数字,往上乱摆;
3. 选择一两位适合自己棋风的高手的谱打千万不要贪多,一旦思维乱了必将走火入魔;
4. 打谱是发挥长处的训练方式,不是用来补短的所以不要缺什么学什麼,棋风相隔有时如万水千山通过模仿肯定学不来。
戳原文了解更多我的围棋之梦袁嘉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