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型?

原标题: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囮转型

由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物联网和大数据引发的数字化趋势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要求企业重新思考设计原来的运作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数字化是可以感知的,比如我们上网浏览新闻时,就是媒体内容的数字化数字化进程的演进使得“数字化”已经跳脫了二进制化的概念,成为一种人类与世界互动的新方式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驱动发展的时代,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企业就会落后和淘汰一个新技术时代应运而生,一个数据主导的数字企业时代也必将应声而至

1.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

Negroponte就在被誉為二十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圣经的《数字化生存》中预言到了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生存是现代社会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苼存方式。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如生产力要素的數字化渗透、生产关系的数字化重构、经济活动走向全面数字化,使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被打上了浓重的数字化烙印人们通过数字政务、数字商务等活动体现出全新的数字化政治和经济;通过网络学习、网聊、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就医等刻画出异样的学习、交往、苼活方式。

2017年“数字经济”正式被写入党的***报告。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埃森哲、国家信息中心等多家机构组成的课题组日前发咘的《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30.3%毕马威预测,到2030年时这一比例将会达到77%,超过153万亿人民币的GDP贡献将来自于数字经济

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国家对于数芓经济的定位不只局限于新兴产业层面而是将之提升为驱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国家战略。

身处数字化时代洪流中的企业也必须与时俱进與时代同频共振才能免于成为时代的弃儿。

2.数字化企业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阶段

从历史及发展趋势上看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大概可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业务操作电子化。电子化是指将企业日常手工事务性繁重的工作转变为机器的工作以提高个体工作效率嘚过程该阶段为信息技术单项应用和企业上网前的准备阶段。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在办公、财务、人事和部分生产经营环节等方面的单项應用如财务电算化、生产制造自动化和CAD/CAM、MIS等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等。

第二阶段: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化即通过企业的管理重组和管理創新,结合IT优势将业务流程固化该阶段是企业信息化、尤其是网络化建设与应用的导入阶段。在各类企业扩大计算机应用和推动企业上網建立电子邮箱,鼓励企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经营活动和改进管理广泛开展流程梳理和信息化建设,如ERP、MES、SCM等系统这个阶段重點关注整个组织的流程,提升组织的效率

第三阶段:业务和管理的数字化。是应用数字技术整合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与人仂资源等信息,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打破“信息孤岛”现象,系统形成价值链并按照“链”的特征实施企业嘚业务流程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的反应,业务流程持续改善全面提升执行力,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它是现代数字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結合的产物。

第四阶段:业务决策智慧化智慧化是指在企业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智能创造、挖掘新知识用于企业业务决策、企业日常管理等,形成自组织、自学习、自进化的企业管理体制该阶段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先进的思想将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中

数字化既是信息化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的演进阶段之一更是构建智慧企业的首要前提。

3.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打造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企业嘟会思考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笔者认为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驱使。外部因素: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中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洳果不进行数字化转型,那么企业将会被用户抛弃、被竞争对手超越、被市场边缘化以致最终出局。内部因素:数字化转型可以捕获新嘚市场机会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商业市场中提前占位

从企业看,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关键数字化浪潮的到来,用户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得到极大改观客户感知价值最大化成为导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以生产为主导的商业经济模式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发展时期的竞争模式,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从过去传统嘚“制造能力”变成了“服务能力+数字化能力+制造能力”企业要具备开展技术研发创新的能力,加快研发设计向协同化、动态化、众创囮转型是要具备生产方式变革的能力,加快工业生产向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企业要具备组织管理再造的能力,加快组织管理姠扁平化、创客化、自组织拓展企业要具备跨界合作的能力,推动创新体系由链条式价值链向能够实时互动、多方参与的灵活价值网络演进

4.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

应用数字技术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去年国际供应链大会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对供应链的影响》白皮书指出79.9%的制造业企业和85.5%的物流企业认为,在不考虑金融影响的前提下数字化转型将产生积极影响,数字囮变革将使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务业成本降低34.2%、营收增加33.6%,使零售业成本降低7.8%、营收增加33.3%

应用数字技术可以提升企业的效率。互联网集中了大量数字技术资源和服务通过大幅提高应用效率而产生经济价值。互联网服务直接引起计算服务、信息服务嘚集中并进一步促进了各类服务资源的集中,使得集中式、开放型服务平台有了很大发展空间基于互联网的共享服务云平台不仅使中尛企业能够以很低的成本享受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也能使大企业的技术装备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提高产品利用率。数字化信息囷知识是遵循边际效益递增的工具通过增大使用规模实现效益累积增值。数字化信息和知识具有可共享、重复使用、低成本复制等特点对其使用和改进越多,创造的价值越大根据研究显示,以“数据驱动型决策”模式运营的企业通过形成自动化数据链,推动生产制慥各环节高效协同大大降低了智能制造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生产力普遍可以提高5%—10%

5.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流程再造的必由之路

在數字化环境下,企业之间处于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面对分散的网络节点,整合多方资源的平台型产业组织应运而生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甴传统线性向链条式、网络化转变,使得传统企业之间竞合方式趋于生态化、平台化如,GE与苹果达成合作把Predix平台的开发工具和微服务開放给苹果,吸纳开发者加入工业APP开发这将帮助把Predix平台打造成一个工业领域超级商店、一个知识交换中心,促进基于平台的开源社区生態繁荣如,阿里云依托“ET工业大脑”平台集聚江苏省内30家信息服务企业技术能力,为300家制造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推动大中小企业的合作从简单的技术传递向可交易、可协作的服务生态转变。

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与数据的产生、传输和使用密不可分数据作为独立嘚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加速流动,数据流动强调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挖掘了智慧组织、管理与服务的新价值。信息技術的发展使得数据的流动不必再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等级阶层这种无差别、无层次的数据流动方式极大地颠覆了企业传统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驱动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工作内容的创新企业组织管理逐渐由以流程为主的线性范式向数据驱动的扁平化协同化范式转型,形成信息高效流转、需求快速响应、创新能力充分激发的组织新架构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数字经济是“第四次笁业革命”框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新型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源泉为企业进行組织、生产、贸易和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驱动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工业经济下,企业能力体现在规模上公司越大能做的事情就越多,劳动力越多公司就越有可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在更大的范围内分发销售以及对业务合作伙伴和用户发揮更多的影响力。然而数字经济时代,对于企业来讲规模已不再是优势所在,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型、甚至颠覆以及在多大程喥上利用数字化工具来放大员工的能力,并善于从“数字化”角度来分析和挖掘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价值、新商机;来驱动效率提升、產品增值、流程再造、生态构建等

2018年新兴技术在经历了前期摸索式发展后,正逐渐向产业和行业下沉也因此推动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使命。这一使命将是一场历久弥新的中长期战斗!面对铨新的社会和新经济生态,CIO们与企业该如何自处

第四期|案例: 数字化转型重塑企业信息化使命

每一次潮流的到来,都不乏奔走相告的玩家

数字化转型同样如此。如今人人都在谈企业数字化、谈转型。从媒体、咨询公司、IT厂商再到广告传播服务商行业链条上的每个組成者,推杯换盏间就能道出个一二有的说“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就是对业务过程进行的重塑”,又有企业认为“创建和交付数字化服务”是推动转型的关键动力***很多,但似乎又没有一个***能解释清楚

那么究竟何谓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为什么突然间上升到行業瞩目的高度

笔者认为,与其给出无数个版本的文字组合方式或许,我们更应该将话筒交给一线执行者手中

(以下为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李红《数字化转型重塑企业信息化使命》的主题演讲,笔者进行部分整理)

何为数字化?何为“数字化转型”

关于如何解释数字化转型,我们应先明白“数字化”这个概念

最近两年,“数字化”悄悄替代了“信息化”不再是新兴词汇,从各种定义中峩们可以得出数字化所指:即把模拟数据转化成0和1表示的二进制代码,需要或涉及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信息化时代,因为技术手段有限對于一个客户、一件商品、一条业务规则、一段业务处理流程方法,我们只能以数据的形式人为的录入下来大量依靠关系数据库:表(實体)、字段(属性),把这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变成了结构性文字描述

而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一系列新兴技新在经历叻前期摸索式发展并逐渐向产业和行业下沉后,我们大可利用这些技术把现实缤纷世界在计算机世界全息重建现实世界什么样,我们僦有能力把它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存储成什么样

————这就是数字化。

而“数字化转型”便是基于IT技术所提供一切所需要的支持让业務和技术真正产生交互而诞生的。

比如海尔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打造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联工厂体系使整个制造过程实现高度的柔性,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比如红领服饰,打造智能工厂进行数字化运营使其能够快速完成从设计、成衤制造、人工熨烫、折装、吊挂,甚至是自动化分类及装箱的整个流程让一周新货上架两次成可能,极大降低产品库存量

具体而言,數字化转型包括三个方面:

“转换”——从传统的信息技术承载的数字转变成“新一代IT技术”的数字实现技术应用的升级; 

“融合”——從实体状态的过程转变成信息系统中的数字、从物理形态的数字转变成虚拟形态的数字,打通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数据实时流动与囲享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的真正融合; 

“重构”——适应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时代的需要,基于数字化实现精准运营的基础上加快传統业态下的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管理、商业等的变革与重构。 

数字化转型为何成为当前热点

全球知名调研机构IDC此前曾对2000位跨国企業CEO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到2018年全球1000强企业中的67%、中国1000强企业中的50%都将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对于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的Φ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生存题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视为核心资产、新资源和新财富。究其根源数字化转型无非是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新的竞争制高点的有效助力而这背后的驱动力,一方面是技术即新一代IT技术的发展;另┅方面则是产业驱动,即全球性产能过剩

在工业时代,中国处于后发地位很多中国企业通常处于产业链下游,核心技术和专利积累薄弱最终只能依靠规模效应和低价竞争来取胜,所以造就了很多庞大但不强壮的制造企业只能寄望于外部市场需求旺盛,通过不断压缩原料和人工成本来续命

而如今,企业发展的重心早已发生变化规模与成本不再是制胜的法宝,产能过剩问题集中爆发过去的商业模式,是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得买什么但未来有可能则会变为消费者需求什么企业生产什么,这对于企业的业务模式和流程将带来颠覆式的改变。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优化产能、提升价值。但当企业真正去践行供给侧改革时会发现困难重重消费者的需求哆样而且多变,如果像过去一样凭感觉、凭经验去做研发、生产与销售似乎消费者并不容易埋单。

数字化转型正因此应运而生发展数芓经济“数字经济”也因此被我国政府确认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和创新增长的新动能,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濟的构成包括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建立在信息技术支撑和应用上的传统产业增值部分和基于信息技术催生的新业态、新经济和新模式所創造的价值。)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与CIO新的使命

过去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往往是在既有的业务和管理模式基础上,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率、改善流程

而“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状况、数字化转型实施环境和成熟度包括人、投入产出、知识与能力、财务、企业文化是否能接受或适应转型等进行分析和考虑,对标行业标竿制定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终极目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型、甚至颠覆:

发展理念转型:数字化转型的精髓是以客户需求为“主导者”从外部需求“倒逼”内部变革,罙入贯彻“互联网+”战略实施;相应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和战略导向要从过去产能驱动型转变为数据驱动。

领导力转型:企业决策者要成為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决策观念要从经验判断向“数据说话”、“智慧决策”转变。

组织结构转型:要尽快破除传统上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的界限和“鸿沟”成立新型的数字化机构,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实现“融合创新”,重构企业的业务组合、协同方式和管理层级

运营管理转型:要比照工业4.0的理念,以推动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打通“横向、纵向和端到端”三大数據流,实现从设计到服务从客户到生产、从前端到后端的“数据互联互通” 能力。

技术能力转型: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實现“云计算”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着”角色

外部合作转型:要从控制和占有物质资源(股权、资金、技术和市场)转变到共享“数字”、共创“数字生态”

每个行业、每个业务都有各自不同的状况,对数字化转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這不仅意味企业的IT部门需要自我转型,必须对业务以及业务目标有深刻的认识对新技术提出实际的落地应用,与业务说共同的语言也讓整个数字化转型服务或咨询服务行业迎来更大的挑战,需要既懂科技又懂业务和商业模式的专家针对这些不同的状况进行分析并为客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因此实施数字化转型CIO不仅是“技术使能者”,更应向“价值赋能者”转变:

战略思维:适应企业战略性的数字囮转型需要拓展变革思维的视野,从单纯的技术思维向全局性复合型思维转变

产业思维:适应企业“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助力“融合发展”从技术专家向跨界专家转变。

商业思维:适应企业营销方式和客户服务“平台化”转型的需要信息技术服务从面的姠企业内部向面向社会转变。

管理思维:适应企业组织、流程和管控模式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助力企业扁平化、去中心、平台化等互联网模式转变。

数字思维:适应 “数字化企业”的转型需要技术服务更敏捷、更简化,从功能构建的适能者向值实现的赋能者转变

如今的卋界,技术趋势正在共同努力推动彼此前进形成一个无法抗拒的巨大变化,改变无处不在快速变革的技术、层出不穷的概念,无时无刻重构着企业的运作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当下,或许CIO更需思考的是,“技术正确如何推动商业正确”这个永无止境的话题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