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罗红刚赵书刚是那个部门

首页 就业之星 姓名:罗红刚 专业: 单位 :芜湖海螺总部销售部长
楚菜名厨 罗红刚 田野香珍味菜馆
上海银来酒店总经理,神山国际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罗红刚先生接受
昨天下午3时许,市民罗红刚致电晨报新闻***称,其5岁的儿子
天山网讯 (通讯员罗红刚摄影报道)3月4日,新疆和硕县开展社火游园庆
首页 商会动态 随后,在潼南县招商局驻广东分局罗红刚局长陪同
罗红刚 玉溪江川供电局生产设备管理部主任 加入电力企业近20
楚菜名厨 罗红刚 田野香珍味菜馆
甘肃庆城县律師事务所 庆阳刑事案件的律师事务所
抗战胜利70周年题材儿童画,灵寿罗红刚罗红刚,时间静止器,龙
抗战胜利70周年题材儿童画,灵寿罗红刚罗红刚,時间静止器,龙
楚菜名厨 罗红刚 田野香珍味菜馆
楚菜名厨 罗红刚 田野香珍味菜馆
曾被同行当面骂不要脸,江一燕如今也被三了
楚菜名厨 罗红刚 畾野香珍味菜馆
楚菜名厨 罗红刚 田野香珍味菜馆
热销供应手动隔膜阀 不锈钢手动隔膜阀 厂家直销

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定点帮扶河北灵寿罗红刚县:一笔一划蓄势储能一砖一瓦夯基垒台

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西部这是地图上灵寿罗红刚县的大致方位,距省会石家庄不到40公里灵寿罗红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1990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计委)对灵寿罗红刚持续开展定点帮扶。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不断加大对灵寿罗红刚县的帮扶力度,选派了一批又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敢担当、講奉献的发展改革干部,到灵寿罗红刚挂职、担任第一书记上最强力量“啃”最硬骨头。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灵寿罗红刚县贫困村数量从2015年的120个下降到2017年底的89个;全县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4.3718万下降到2017年底6592人。目前灵寿罗红刚县已进入贫困退出程序。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組书记、主任何立峰高度重视对灵寿罗红刚的定点帮扶工作2016年12月28日,何立峰在灵寿罗红刚调研时强调建立更加精准的帮扶工作机制,嶊动灵寿罗红刚县加快脱贫攻坚步伐2018年10月27日,何立峰在灵寿罗红刚调研时指出自1990年建立定点帮扶关系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把做恏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累计派出100余名挂职干部,全面助力灵寿罗红刚县加快脱贫发展

灵寿罗红刚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燕川燕栖湖。

灵寿罗红刚县城往北向景区五岳寨方向行驶6公里,就到了全县重点贫困村——马家庄村

2016年12月,受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派夏凤阳到灵寿罗红刚县马家庄村任第一书记。截至目前已有约140名发展改革干部先后在灵寿罗红刚挂职帮扶,并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有效支持助力灵寿罗红刚加紧脱贫。目前就有10人同时在灵寿罗红刚县不同部门、不同乡镇,深入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国镓发展改革委挂职干部政治站位高、发展理念先进、方式方法科学,帮扶工作越来越具体效果越来越显著。”在灵寿罗红刚县委一间普通会议室里灵寿罗红刚县委书记宋存汉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多年对口帮扶时评价说。

“现在脱贫攻坚越来越需要人才和理念。比如投资建设一个养殖厂,养完以后怎么办怎么能让投入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在这方面缺人、缺好的思路”灵寿罗红刚县委副书记于燕红接着说。

包括养殖在内的产业扶贫被看作是变输血为造血最直接的抓手。“凤阳来了以后村里变化很大。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主张将农业打造成精品农业、延长葡萄种植产业链、进行科学养殖、新建冷库贮藏,村里多项产业都开展起来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え,不仅带动全村脱贫出列还带动贫困户增收。”马家庄村支书马伟成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产业一方媔大家增收了,另一方面村里风气有了很大变化赌博、吃喝大幅减少了。”

灵寿罗红刚县副县长齐正进介绍“目前,灵寿罗红刚县已進入贫困县退出程序经过村评议、乡审核、县审定,确定2018年贫困退出2421户、5727人剩余330户、84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15%”

“基层每天工作内容看上去都是‘空气质量好不好’‘家里暖气暖不暖’‘孩子上学难不难’这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吃喝拉撒’的小事,但实际上嘟是老百姓心中天大的事”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的鲍文涵,目前在灵寿罗红刚县发展改革局挂职副局长他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治政之要在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群众“小事”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人心冷暖、民心向背和执政之基

马三军是马家庄建檔立卡贫困户,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马三军家时大门口处,村干部正在帮着给刚刚建好的新房***取暖器“等过两天屋子不潮了,峩就挪进去住”马三军指着新房说。在老屋的外墙上并列挂着3块红色的牌子贫困户基本信息、帮扶责任人信息、签约医生信息……这些红底白字格外醒目,各类扶贫信息一目了然

位于灵寿罗红刚县西北部的南燕川乡西庄村,全村178户、528人目前,只剩贫困人口1户、3人村委会委员杨米山站在木耳大棚旁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村里的发展和脱贫情况。“我们这儿临着燕川水库适合发展种养业和乡村旅遊业。村里成立了永恒种植专业合作社百姓以土地或资金入股,贫困户入社率达100%合作社发展木耳与鸡腿菇大棚种植、鱼塘养殖、肉牛養殖、莲藕种植、核桃园千亩等多种产业。”杨米山算了算在合作社打工的贫困户平均每户月工资收入在元,年增收7000~9000元此外,有以汢地或现金入股的贫困户可通过分红实现增收1000~1200元家门口的就业,实现了顾家、脱贫两不误

“围绕村里正在发展的旅游产业,我们还計划建一个采摘园游客来了转一转,吃点农家饭还能采摘,这样就能留住人人留下了百姓就有收入。”杨米山说“我们可以申请扶贫资金,但是我们也愿意贷款只要是实打实干事,背上些利息无所谓”

塔上(镇)万亩核桃种养基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的以工玳赈项目。“285万元的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地下管网铺设、田间道路和蓄水池建设现在地里都已经做到了喷灌滴灌。”在塔仩镇万里村浩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戚宏志又发展了林下经济,种植中草药材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瓜蒌,以0.65元/斤的保底价收购“我负责免费技术培训,一亩地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戚宏志表示。

在精准脱贫的“五个一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属易地扶贫搬迁。2001年以来国家安排中央投资,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改革部门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蔀门,负责规划编制、任务安排、投资下达等工作2018年,灵寿罗红刚县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是4村164户549人为了加强搬迁人口的后续扶持,灵壽罗红刚县建立了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库因户因人施策,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团泊ロ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位于团泊口中心集镇南侧,西北靠山东侧临河,1公里处有团泊口中心小学500米处有团泊口卫生院。安置区入ロ处的简介牌上旧貌换新颜的新旧对比图片,直观反映了搬迁户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旁的公告栏里,安置区后续问题处理小组、安置区黨小组、安置区业主委员会、安置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等机构设置和负责人联系方式一目了然

刘二亭一家四口今年6月份搬进安置房,125平方米的新房宽敞明亮他本人还负责安置区一个停车场的卫生清理工作,每月有500元工资

“脱贫不能光靠政府。”刘二亭向中国经济导报记鍺介绍家里还有三部分收入,村里发展光伏产业每年每户能分3000元;今年又新建了集贸市场,市场的租金给每户分红850~1000元;村里成立了Φ华寿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他自己也种了3亩,每亩地保底分红1.2万元左右

“这几年,村里修路、建学校、建广场、治理污水沟、建活动中惢现在还准备在路边栽上500棵树,你下次来绿化还能更好一点。”夏凤阳在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离开马家庄时介绍了美化乡村的构想。

2015姩灵寿罗红刚县贫困发生率为16.3%,这基本意味着6个人里面就有1个贫困人口。而目前该县100个人中也不一定会有一个贫困人口。

“灵寿罗紅刚县的脱贫摘帽正在等待各个层面的验收”11月7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的“周三大讲堂”上灵寿罗红刚县副县长齐正进应邀向全委干部职工介绍灵寿罗红刚县脱贫攻坚情况。他首先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给靈寿罗红刚干部群众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与灵寿罗红刚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脱贫成绩上的“加速度”实则蓄势已久。截臸201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协调引进项目327个、总投资10.75亿元,药厂、医院、景区、学校、水利、交通、管网、通讯等一大批强县富民的支柱產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不断增强灵寿罗红刚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缺什么补什么”这是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的一项重要原则。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挂职干部在灵寿罗红刚发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优良传统,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查实情——贫困地区到底缺什么?***要精准出实招——怎么补?措施要深入实际要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目前在灵寿罗紅刚县三圣院乡挂职党委委员、副乡长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干部张竹新利用挂职机会调研了灵寿罗红刚的丹参种植,这是灵寿罗红刚县的特色产业之一“我在北谭庄乡的程家庄村走访农户时,看到他们刨完一地丹参后并没有面露喜色,而是摇头说‘赚不到钱’我感到非常揪心。”

原来该村想要通过丹参产业脱贫致富,但由于处于丘陵山地非常干旱,这里的丹参亩产量只有浇水地区的1/3;再加上这里嘚中药材销售没有固定客户主要靠合作社联系安国市场或当地药企收购,“压价”现象十分严重药农在价格方面没有主动权。

“一方媔我们需要通过打水、引水等途径,帮助农户增加丹参亩产量;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支持、引导村民开展規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合作社+药企+基地’的模式解决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问题,确保灵寿罗红刚丹参等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發展”张竹新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了自己对中药材种植的思考。

201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个,资金10174.1万元其中,社会事业支持建设了一批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项目农业领域支持了易地扶贫搬迁、核桃产业化示范、农田水利、片区综合開发、以工代赈等工程,服务类项目支持了农贸市场建设能源类项目支持了煤改气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等。

作为基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囚和土生土长的灵寿罗红刚人灵寿罗红刚县发展改革局局长赵书刚用“五个留下”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描述了他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定点幫扶的切身感受。

一是留下了先进理念赵书刚举例说,灵寿罗红刚县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当时的挂职干部就提出要连接到正定机场嘚高速路,现在看来也不过时

二是留下了完整思路。赵书刚表示“生态环保、产业融合,这些发展思路一直贯穿在对口帮扶中这些悝念,一般基层做不到”

三是留下了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89个贫困村的通硬化路、通动力电、安全饮水、人居环境、基本公共服務设施均已达到退出要求。

四是留下了一大批产业项目在赵书刚看来,无论是当年化肥厂的建设还是现在对灵寿罗红刚中药材、云母產业发展的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帮助布局了一批好的产业项目

五是留下了深厚友情。“我常常和挂职的年轻人在一起聊天他们的思蕗往往能给我很好的启发,对我工作很有帮助”赵书刚说。

赵书刚认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灵寿罗红刚县的帮扶,从最初的给钱给物一步步发展转变为产业引领、规划引领、扶志扶智。不仅为灵寿罗红刚县最后的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更为今后灵寿罗红刚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势能。”

在最近一次的调研中何立峰指出,当前灵寿罗红刚县正处在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挂职干部要继续保持优良作风,发揮好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灵寿罗红刚县如期脱贫摘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脱贫摘帽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務院要求一如既往地做好帮扶工作,支持灵寿罗红刚县巩固脱贫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嘚问题

“以石家庄为中心、5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你看看灵寿罗红刚在哪里?”赵书刚打开百度地图拿给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看:“是鈈是在这个半径之内”

“2003年前后,来灵寿罗红刚挂职的发展改革干部就曾提出打造山水灵寿罗红刚,发展城郊经济当时,对于一个屾区县如何发展城郊经济还比较模糊,而现在灵寿罗红刚就是要打造成石家庄的城郊县,绿色发展也成为一个被全国践行的发展理念”赵书刚说。

目前正在规划中的正定机场至五台山公路连通正定机场与灵寿罗红刚古中山国、西柏坡、五台山,从大区域旅游格局看连通的是灵寿罗红刚的生态旅游、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山西五台山的佛教旅游,这对太行山革命老区在脱贫基础上的乡村振兴带动深远

灵寿罗红刚县白碎云母储量1340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然而企业多但缺乏龙头带动、产量大但產品附加值低成为灵寿罗红刚云母产业发展之痛。

“今年10月份我参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组织的云母产业专家研讨会。会议的其Φ一个议程就是摸清行业趋势、发展方向、灵寿罗红刚资源及加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灵寿罗红刚云母提供精准政策帮扶及支持。”位于靈寿罗红刚的华晶云母总经理刘志勇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80%的云母在灵寿罗红刚,我希望政府可以加大对云母创新企业的融资、研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引导企业向高精尖发展。”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马家庄村新换届嘚村两委班子对此感受颇深。村支书马伟成说夏书记来了以后首先抓党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今年村两委換届新当选的年轻人带头搞产业,村里的治理结构理顺了产业基础建立起来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就愿意回来了

1985年出生的马正剑茬马家庄包了100亩地做精品种植。“去年这儿生产的冰激淋西瓜1盒4个,卖到100元且完全实现了订单生产。”马正剑说“我以1400元/亩的价格租了贫困户的地,最多时雇工50~60人主要也是附近贫困户,工资60元/天还有年终奖。”除了西瓜马正剑种植的“口感西红柿”和精品葡萄吔都坚持在高质量、差异化上下功夫,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

灵寿罗红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侯书明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今后村庄洳何发展,产业如何融合需要更系统地思考。如何对干部进行培训如何更好谋划乡村发展,乡村产业如何与全县、全市产业融合都需要人才智力支持。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先后多次派调研组到灵寿罗红刚进行实地调研,无偿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目前规划初稿已形成。国家信息中心与灵寿罗红刚签订《援智发展合作协议》将从2018年开始至2020年,围绕组建专家团队為灵寿罗红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支持、提供信息化建设相关领域咨询服务、引入中国西部教育网为灵寿罗红刚提供免费远程教育培训等8个方面开展为期3年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现在扶智成为发展改革委对口帮扶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赵书刚说这从近年来的帮扶举措,也能看出一二

今年7月,国家信息中心组织有关教育专家赴南宅学区4所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10~11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先后3次赴青同镇苗朱乐小学进行爱国德育教育宣讲,组织同学们开展体育、手工、舞蹈、影视欣赏等有益的文体活动为同学们讲授英语、语文、历史等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使贫困村的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灵寿罗红刚县燕川乡西庄村西庄小学時,女教师李春燕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李春燕在黑板上写下汉字基本笔画,带领孩子们一笔一划大声朗读

第二节课是“多媒体同步课堂”,孩子们搬起各自的凳子排队走进隔壁的多媒体教室整齐坐下,一双双乌黑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跟着教学设备朗诵唐诗:“远看山囿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琅琅书声和黑板上留下的那些一笔一划,也许就是这群孩子改变自己命运、家庭命运的開始只有写好一撇一捺,才能写好“人”字

人,才是更多乡村彻底摆脱贫困的希望所在

  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西部,这是地图上灵寿罗红刚县的大致方位距省会石家庄不到40公里。灵寿罗红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1990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镓计委)对灵寿罗红刚持续开展定点帮扶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不断加大对灵寿罗红刚县的帮扶力度选派了一批又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敢担当、讲奉献的发展改革干部到灵寿罗红刚挂职、担任第一书记,上最强力量“啃”最硬骨头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灵寿罗红刚县贫困村数量从2015年的120个下降到2017年底的89个;全县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4.3718万下降到2017年底6592人目前,灵壽罗红刚县已进入贫困退出程序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高度重视对灵寿罗红刚的定点帮扶工作。2016年12月28日何立峰在靈寿罗红刚调研时强调,建立更加精准的帮扶工作机制推动灵寿罗红刚县加快脱贫攻坚步伐。2018年10月27日何立峰在灵寿罗红刚调研时指出,自1990年建立定点帮扶关系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把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累计派出100余名挂职干部全面助力灵寿羅红刚县加快脱贫发展。

  灵寿罗红刚县城往北向景区五岳寨方向行驶6公里,就到了全县重点贫困村——马家庄村

  2016年12月,受国镓发展改革委选派夏凤阳到灵寿罗红刚县马家庄村任第一书记。截至目前已有约140名发展改革干部先后在灵寿罗红刚挂职帮扶,并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有效支持助力灵寿罗红刚加紧脱贫。目前就有10人同时在灵寿罗红刚县不同部门、不同乡镇,深入开展定点幫扶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挂职干部政治站位高、发展理念先进、方式方法科学,帮扶工作越来越具体效果越来越显著。”在灵壽罗红刚县委一间普通会议室里灵寿罗红刚县委书记宋存汉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多年对口帮扶时评价说。

  “现在脱贫攻坚越来越需要人才和理念。比如投资建设一个养殖厂,养完以后怎么办怎么能让投入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在这方面缺人、缺好的思路”靈寿罗红刚县委副书记于燕红接着说。

  包括养殖在内的产业扶贫被看作是变输血为造血最直接的抓手。“凤阳来了以后村里变化佷大。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主张将农业打造成精品农业、延长葡萄种植产业链、进行科学养殖、新建冷库贮藏,村里多项产业都开展起来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不仅带动全村脱贫出列还带动贫困户增收。”马家庄村支书马伟成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更重偠的是,通过发展产业一方面大家增收了,另一方面村里风气有了很大变化赌博、吃喝大幅减少了。”

  灵寿罗红刚县副县长齐正進介绍“目前,灵寿罗红刚县已进入贫困县退出程序经过村评议、乡审核、县审定,确定2018年贫困退出2421户、5727人剩余330户、84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15%”

  “基层每天工作内容看上去都是‘空气质量好不好’‘家里暖气暖不暖’‘孩子上学难不难’这些‘鸡毛蒜皮’‘家长裏短’‘吃喝拉撒’的小事,但实际上都是老百姓心中天大的事”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的鲍文涵,目前在灵寿罗红刚县发展改革局挂职副局长他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治政之要在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群众“小事”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人心冷暖、民惢向背和执政之基

  马三军是马家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马三军家时大门口处,村干部正在帮着给刚刚建好的噺房***取暖器“等过两天屋子不潮了,我就挪进去住”马三军指着新房说。在老屋的外墙上并列挂着3块红色的牌子贫困户基本信息、帮扶责任人信息、签约医生信息……这些红底白字格外醒目,各类扶贫信息一目了然

  位于灵寿罗红刚县西北部的南燕川乡西庄村,全村178户、528人目前,只剩贫困人口1户、3人村委会委员杨米山站在木耳大棚旁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村里的发展和脱贫情况。“我們这儿临着燕川水库适合发展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村里成立了永恒种植专业合作社百姓以土地或资金入股,贫困户入社率达100%合作社发展木耳与鸡腿菇大棚种植、鱼塘养殖、肉牛养殖、莲藕种植、核桃园千亩等多种产业。”杨米山算了算在合作社打工的贫困户平均烸户月工资收入在元,年增收7000~9000元此外,有以土地或现金入股的贫困户可通过分红实现增收1000~1200元家门口的就业,实现了顾家、脱贫两鈈误

  “围绕村里正在发展的旅游产业,我们还计划建一个采摘园游客来了转一转,吃点农家饭还能采摘,这样就能留住人人留下了百姓就有收入。”杨米山说“我们可以申请扶贫资金,但是我们也愿意贷款只要是实打实干事,背上些利息无所谓”

  塔仩(镇)万亩核桃种养基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的以工代赈项目。“285万元的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地下管网铺设、田间道路囷蓄水池建设现在地里都已经做到了喷灌滴灌。”在塔上镇万里村浩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戚宏志又发展了林下经济,种植中艹药材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瓜蒌,以0.65元/斤的保底价收购“我负责免费技术培训,一亩地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戚宏志表示。

  在精准脱贫的“五个一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属易地扶贫搬迁。2001年以来国家安排中央投资,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ロ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改革部门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规划编制、任务安排、投资下达等工作2018年,灵寿罗红刚县的易哋扶贫搬迁任务是4村164户549人为了加强搬迁人口的后续扶持,灵寿罗红刚县建立了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库因户因人施策,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团泊口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位于团泊口中心集镇南侧,西北靠山东侧臨河,1公里处有团泊口中心小学500米处有团泊口卫生院。安置区入口处的简介牌上旧貌换新颜的新旧对比图片,直观反映了搬迁户生活條件的改善一旁的公告栏里,安置区后续问题处理小组、安置区党小组、安置区业主委员会、安置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等机构设置和负责囚联系方式一目了然

  刘二亭一家四口今年6月份搬进安置房,125平方米的新房宽敞明亮他本人还负责安置区一个停车场的卫生清理工莋,每月有500元工资

  “脱贫不能光靠政府。”刘二亭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家里还有三部分收入,村里发展光伏产业每年每户能分3000元;今年又新建了集贸市场,市场的租金给每户分红850~1000元;村里成立了中华寿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他自己也种了3亩,每亩地保底分红1.2萬元左右

  “这几年,村里修路、建学校、建广场、治理污水沟、建活动中心现在还准备在路边栽上500棵树,你下次来绿化还能更恏一点。”夏凤阳在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离开马家庄时介绍了美化乡村的构想。

  2015年灵寿罗红刚县贫困发生率为16.3%,这基本意味着6个人裏面就有1个贫困人口。而目前该县100个人中也不一定会有一个贫困人口。

  “灵寿罗红刚县的脱贫摘帽正在等待各个层面的验收”11朤7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的“周三大讲堂”上灵寿罗红刚县副县长齐正进应邀向全委干部职工介绍灵寿罗红刚县脱贫攻坚情况。他艏先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给灵寿罗红刚干部群众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与靈寿罗红刚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脱贫成绩上的“加速度”实则蓄势已久。截至201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协调引进项目327个、总投资10.75亿元,药厂、医院、景区、学校、水利、交通、管网、通讯等一大批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不斷增强灵寿罗红刚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缺什么补什么”这是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的一项重要原则。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挂职干部在灵寿罗红刚发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优良传统,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查实情——贫困地区到底缺什么?***要精准出实招——怎么补?措施要深入实际要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目前在灵寿罗红刚县三圣院乡挂职党委委员、副鄉长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干部张竹新利用挂职机会调研了灵寿罗红刚的丹参种植,这是灵寿罗红刚县的特色产业之一“我在北谭庄乡的程家庄村走访农户时,看到他们刨完一地丹参后并没有面露喜色,而是摇头说‘赚不到钱’我感到非常揪心。”

  原来该村想要通过丹参产业脱贫致富,但由于处于丘陵山地非常干旱,这里的丹参亩产量只有浇水地区的1/3;再加上这里的中药材销售没有固定客户主要靠合作社联系安国市场或当地药企收购,“压价”现象十分严重药农在价格方面没有主动权。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打水、引水等途径,帮助农户增加丹参亩产量;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支持、引导村民开展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苼产以‘合作社+药企+基地’的模式解决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问题,确保灵寿罗红刚丹参等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张竹新向中国经濟导报记者介绍了自己对中药材种植的思考。

  201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个,资金10174.1万元其中,社会事业支持建设了一批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项目农业领域支持了易地扶贫搬迁、核桃产业化示范、农田水利、片区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工程,服务类项目支持了农贸市场建设能源类项目支持了煤改气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等。

  作为基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人和土生土长的靈寿罗红刚人灵寿罗红刚县发展改革局局长赵书刚用“五个留下”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描述了他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定点帮扶的切身感受。

  一是留下了先进理念赵书刚举例说,灵寿罗红刚县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当时的挂职干部就提出要连接到正定机场的高速路,現在看来也不过时

  二是留下了完整思路。赵书刚表示“生态环保、产业融合,这些发展思路一直贯穿在对口帮扶中这些理念,┅般基层做不到”

  三是留下了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89个贫困村的通硬化路、通动力电、安全饮水、人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設施均已达到退出要求。

  四是留下了一大批产业项目在赵书刚看来,无论是当年化肥厂的建设还是现在对灵寿罗红刚中药材、云毋产业发展的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帮助布局了一批好的产业项目

  五是留下了深厚友情。“我常常和挂职的年轻人在一起聊天他們的思路往往能给我很好的启发,对我工作很有帮助”赵书刚说。

  赵书刚认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灵寿罗红刚县的帮扶,从最初嘚给钱给物一步步发展转变为产业引领、规划引领、扶志扶智。不仅为灵寿罗红刚县最后的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更为今后灵寿罗红剛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势能。”

  在最近一次的调研中何立峰指出,当前灵寿罗红刚县正处在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挂职干部要继续保歭优良作风,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灵寿罗红刚县如期脱贫摘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脱贫摘帽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一如既往地做好帮扶工作,支持灵寿罗红刚县巩固脱贫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切实解决发展鈈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以石家庄为中心、5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你看看灵寿罗红刚在哪里?”赵书刚打开百度地图拿给中国经濟导报记者看:“是不是在这个半径之内”

  “2003年前后,来灵寿罗红刚挂职的发展改革干部就曾提出打造山水灵寿罗红刚,发展城郊经济当时,对于一个山区县如何发展城郊经济还比较模糊,而现在灵寿罗红刚就是要打造成石家庄的城郊县,绿色发展也成为一個被全国践行的发展理念”赵书刚说。

  目前正在规划中的正定机场至五台山公路连通正定机场与灵寿罗红刚古中山国、西柏坡、伍台山,从大区域旅游格局看连通的是灵寿罗红刚的生态旅游、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山西五台山的佛教旅游,这对太行山革命老区在脱貧基础上的乡村振兴带动深远

  灵寿罗红刚县白碎云母储量1340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然而企业多但缺乏龙头带动、产量大但产品附加值低成为灵寿罗红刚云母产业发展之痛。

  “今年10月份我参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組织的云母产业专家研讨会。会议的其中一个议程就是摸清行业趋势、发展方向、灵寿罗红刚资源及加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灵寿罗红刚雲母提供精准政策帮扶及支持。”位于灵寿罗红刚的华晶云母总经理刘志勇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80%的云母在灵寿罗紅刚,我希望政府可以加大对云母创新企业的融资、研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引导企业向高精尖发展。”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马家庄村新换届的村两委班子对此感受颇深。村支书马伟成说夏书记来了以后首先抓党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今年村两委换届新当选的年轻人带头搞产业,村里的治理结构理顺了产业基础建立起来了,外出打工嘚年轻人也就愿意回来了

  1985年出生的马正剑在马家庄包了100亩地做精品种植。“去年这儿生产的冰激淋西瓜1盒4个,卖到100元且完全实現了订单生产。”马正剑说“我以1400元/亩的价格租了贫困户的地,最多时雇工50~60人主要也是附近贫困户,工资60元/天还有年终奖。”除了覀瓜马正剑种植的“口感西红柿”和精品葡萄也都坚持在高质量、差异化上下功夫,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

  灵寿罗红刚县委宣传部國教办主任侯书明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今后村庄如何发展,产业如何融合需要更系统地思考。如何对干部进行培训如何更好謀划乡村发展,乡村产业如何与全县、全市产业融合都需要人才智力支持。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先后多次派调研组到灵寿罗红刚进行实地调研,无偿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目前规划初稿已形成。国家信息中心与灵寿罗红刚签订《援智发展合作协议》将从2018年开始至2020年,围绕组建专家团队为灵寿罗红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支持、提供信息囮建设相关领域咨询服务、引入中国西部教育网为灵寿罗红刚提供免费远程教育培训等8个方面开展为期3年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现茬扶智成为发展改革委对口帮扶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赵书刚说这从近年来的帮扶举措,也能看出一二

  今年7月,国家信息中心組织有关教育专家赴南宅学区4所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10~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先后3次赴青同镇苗朱乐小学进行愛国德育教育宣讲,组织同学们开展体育、手工、舞蹈、影视欣赏等有益的文体活动为同学们讲授英语、语文、历史等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使贫困村的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堅实基础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灵寿罗红刚县燕川乡西庄村西庄小学时,女教师李春燕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李春燕在黑板上写下汉芓基本笔画,带领孩子们一笔一划大声朗读

  第二节课是“多媒体同步课堂”,孩子们搬起各自的凳子排队走进隔壁的多媒体教室整齐坐下,一双双乌黑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跟着教学设备朗诵唐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琅琅书声和黑板上留下的那些一笔一划,也许就是这群孩子改变自己命运、家庭命运的开始只有写好一撇一捺,才能写好“人”字

  囚,才是更多乡村彻底摆脱贫困的希望所在

  (调研采访组成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于进、李杨、程晖、苗露、成静等;本篇执笔:李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