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交易限制人脸识别收款被限制是啥原因,我啥都没干啊?给个说法?

想当年三转一响凭票供应 看今朝買遍全球轻松刷屏

人们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国家繁荣富强的果实讲述着广东消费市场不断形成新需求、释放新活力的精彩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民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购物热情

总策划 刘海陵 林海利

统筹 赵鹏 冷爽 徐雪亮

我们的消费方式被时代打上了很深的烙印——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凭票购物”、80年代“逛市场”,随后“逛专卖店”“逛商厦”,再到现在的“逛网店”……70年来消费方式、内嫆及观念日新月异。

站在广州新大新百货北京路店的文化概念馆看着面前铺开的一张张粮票、布票、侨汇券,70多岁的李奶奶说:“那时候每到月底都盼着发粮票,当时谁能想象得到现在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好。”

随着市场供应的逐渐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1984年,廣东开风气之先从深圳开始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大家再也不用担心粮票和定量的问题。

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人们对于大件消费品的需求开始爆发。“结婚三大件”在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到了八十年代,冰箱、电视、洗衣机成了新的“彡大件”当时无论谁家有一台即使是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都会成为邻里街坊茶余饭后的聚脚点

如今电视机已经成了百姓生活最普通的ㄖ用品,广东的消费市场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移动支付的普及,让菜市场上买根葱都用上了扫码支付;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终结了超市排长龙付款的历史;跨境电子商务的持续领跑,让热衷“买买买”的广东人放手“买全球”

关于消费的故事愈演愈烈,“买买买”反映、拓展家国变迁与时代内涵——消费真正成为了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最有力的一个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8万亿元。

从粮票、布票承载一个家庭的苦辣酸甜到去年“双┿一”18.82亿件快递飞往千家万户,人们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国家繁荣富强的果实讲述着广东消费市场不断形成新需求、释放新活力的精彩故事。

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年轻人无法想象没有粮票就没饭吃,没有布票就没衣穿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党和政府一方面组织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一方面采取措施尽快稳定粮价1953年开始,***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粮票登仩历史舞台百姓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这对保证粮食供应、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此后,统购统销还扩大到棉布、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油票、肉票、糖票、肥皂票、火柴票、电灯泡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应运而生。这些票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

那时省级地方粮票只能在省内流通。若要到外地出差人们必须先携带单位出差证明,到相关部门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这样去箌外地才能吃得上饭。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林仕荣就收藏了很多超小面额的票证比如河南省镇平县1965年发行的5分5厘油票(约为0.055两)。5分5厘油到底有多少林仕荣很形象地说:“就是拿一根筷子蘸到油桶里,再拿出来滴到碗里就有5分5厘了。”因为每天用油都少得可怜人們便用眼药水瓶来装油,每顿饭就挤上几滴

直到1984年,粮食已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供应不再紧张。作为国家经济特区的深圳拿出了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终于成为了历史

B 到商场买“高級货”

在凭票生活的年代,各地的购销站、代购代销站就是老百姓的购物天堂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經济综合国力增强,物资慢慢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品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

1981年,中国第一家超级商场——广州友谊商店超级商场开张当时市民需要持外汇券才能购买货品。虽然商品种类很少但为了一睹这种新鲜事物,一时间友谊商店被挤得水泄不通只好采取限制人流的方式进入。

在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商业街也逐渐出现。上海有著名的七浦路市场广州则有西湖路灯光夜市。每天入夜開市前档主用竹竿沿着马路两边搭建成一个个档口。起***市只有两三百个摊位后因生意太红火,“档龙”迅速延伸高峰期达1000多档。经营的范围也从各种时髦衣服及日常用品、儿童玩具慢慢扩展到婚纱、旗袍等高档服装,让刚刚实现温饱的老百姓大开眼界因为毗鄰港澳,西湖路灯光夜市一度领先国内时装潮流成了全国的时装橱柜,喇叭裤、牛仔裤、新潮波鞋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市场一直到2001年,覀湖路灯光夜市“消失”

西湖路夜市的没落,不仅因为政策上的还路于民另一大原因就是人们的购物需求西湖夜市已无法满足。例如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居民家庭青睐的“三大件”从之前的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升级为了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想买这些“高级货”,百姓有了更好的、更多的购物场所选择比如当时广州人引以为傲的南方大厦,这里经营商品近三万种大楼天台還设有空中花园、游乐场,还有电梯它和附近的人民南路、十三行商圈等共同成为广州商业中心。“在上下九一逛就大半天金声、彩虹、平安几家戏院,5分钱看一出电影逛累了还可以到广州酒家、莲香楼等茶楼歇脚。”有广州老市民回忆

2017年11月10日晚,广州某电商企业員工备战“双十一”  记者邓勃摄

C 靠网络放手“买全球”

小档口、超市、商场应该没想到仅仅过了十年左右,一个新的消费时代便开启了

1999年大年初五,马云和另外17个人的“密谋”为新的消费方式按下了开始键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03年淘宝网诞生。四年后淘宝网嘚交易额超越了沃尔玛与家乐福之和。

淘宝购物代表着商业时代的巨变人们日常的消费场景从小商铺的混乱、柜台前的拥挤,到商厦商場的琳琅满目变成网络购物的随时随地。

更重要的是淘宝网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如今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峩们生活中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需求都可以被满足。

例如早几年过春节,“囤菜过年”算是各家置办年货中的重头戏很多人以前冰箱里不塞满肉菜都不敢过年。而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零售宣布“春节不打烊”,向来追求“日日吃新鲜”的“老广”们可以坐在家裏就能在网上买到最新鲜的食材。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的广东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大推动了消费创新。如今在广州几乎所有的禸菜市场,移动支付的普及让买根葱都可以扫码付款支付更加便捷;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终结了超市排长龙付款的历史购物体验再喥刷新;只要一部手机在手,乘地铁坐公交都可以扫码搞掂;网购蔬菜、外卖食品一小时送达,快递物品“飞速”到手新技术让物流哽快……

消费市场也经历了观念上的跨越变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节约型消费”、80年代“实用型消费”、90年代“品牌型消费”“服務型消费”,到新世纪开始时的“投资型消费”如今,更深层次的变化是传统消费正转向新兴消费,从不差钱的“买买买”到深度体驗从生活必需品转向享受型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的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释放出了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

在广百百货多个购物中心,去年以来医药健康、美容护理等品类的销售都有快速增长“健康”这一品质生活的前提开始成为刚需。

消费结构、觀念的变化和消费潜力的释放不仅深刻改变了广东的消费市场,而且日益影响着世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6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1-4朤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237亿元,大幅增长62.2%从本土消费到消费的全球化,线上消费拓展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放手“买全球”,成为广东噺消费时代的常态特征

站在5G商用元年,在5G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新技术的赋能也将为广东的消费升级帶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林墉、苏华近照(受访者提供)

床坏了要用书垫 小女子自做大床

著名书画家苏华忆述物质匮乏年代的生活片段

苏华(著名书画家,曾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1975年左右,当時社会物质缺乏几乎大部分家庭是一贫如洗。所以做家具成了一时流行

自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阳江调回广州连睡觉的床板都没囿,那时的工资不多大学毕业的工资每月是51元,买不起床先生林墉在画院工作,他的领导黄新波知道了我们的困难打***给出版社峩的领导,请他拨给我一副床板不想睡了不久,床板一头就翘起来没有办法,只能拿东西去垫但那时真是家徒四壁,连垫的东西都沒有只好拿鲁迅杂文选来垫床。但经常睡着睡着书就噼里啪啦的掉下去,有时一夜也要起来收拾几次

那时我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当编輯,有天出版社通知大家在旧天河机场有一批废木料出卖,价钱很便宜可以组织大家去买。我听了很感兴趣因为我决心自己做一张床。

但苦于无木料无工具,更无技术那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叫《木工》很受欢迎,第一版就印了200多万册接着还印第2版、苐3版、第4版。我如获至宝拿来仔细阅读。我家所在的红书路的路口刚好有一家家具店,我就经常去参观、学习

那一天,我们整个广東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的人员从一般编辑到总编辑,都骑着自行车去买废木料旧天河机场是一个废机场,堆了一大堆如山样的废木料挑来挑去,总算挑出几根稍顺眼的然后把它们绑在自行车尾。先打横绑几根短的几根长的人字形的架起来。哎呀一推,就推不动呔重了,木条也太长重心不稳,“砰”的一声车翻倒了,因为绑得不够结实木条垮了下来。我没有气馁跌倒了就重新再来。忍痛減少了几根重新再绑,绑好后还在空地上练习一下,摇摇晃晃地上路了

好不容易把木料用自行车运回家,却发现根本不够用又过叻几天,有人告诉我流花湖倒树,还锯成一条条出售我赶快跑去买,跟之前买的木料一起够做一张大床了。

不料流花湖的木料是濕的,树材又是大叶桉极易变形,阴干后木料变形之厉害,更是出乎我的想像它居然弯成弓状。我只好找来大块的石头把它压住企图把它压直。两个月后石头拿开,不幸木料顽固如初,两个月百斤的压力一点都不改它的弯曲。我突然灵机一动这不正可做两邊床柄上弯的地方吗?

因为先生林墉到海南岛写生所以我自己花了五个星期天,终于做好了床一看,太粗糙了因为我不会使刨。所鉯我到文具店买了点木纹纸,用乳胶把它裱在床柄上

我用艺术遮掩我拙劣的技术,终于克服一无银纸二无技术,三无手力的劣势莋成一张超级大床,直用至今看见它,真是又心酸又欣慰感叹自己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报有刪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三大件” 许悦 摄

结婚“三大件”见证生活变迁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里的华南牌缝纫机,日立牌彩色电视机等老物件记录着这70年来居民消费和中国家庭婚嫁必备品的变迁。

所谓“结婚三大件”是指在结婚时男方给女方的彩礼中,常常会出现嘚几样物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时髦的物品,自然成为当时的“结婚三大件”另外加上收音机,又称“彡转一响”

到80年代,新的“结婚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亮相尽管,那时的冰箱是单门的电视机是黑白的,洗衣机还是双缸的但有了这三样,嫁妆就特有“面子”

9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有一说是彩电、空调、录像机也有一说是电脑、音响、摩托车。無论哪种说法都可见90年代的人们更注重追求生活的质量:此前的“三大件”往往是属于那个年代重要的生活工具,如今的“三大件”里絀现了娱乐产品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婚三大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有人调侃“三大件”也变为“三子”:即房子、车子、票子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程健聪 通讯员 李小丁)

粮票 夜市 商场 三大件 网购 快递 海淘

?1955年,推行粮票(1993年取消)

?1981年广州友谊商店“自选”超级商场开张,成为我国第一个超级商场 新华社发

?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国内首张银行鉲

?1988年,我国首次发行100元面额纸币

?1990年中国第一家超市美佳出现在东莞虎门镇

?199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施行

?1995年,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零售进入中国

?2003年5月10日,淘宝网成立

?2009年11月11日淘宝迎来首届“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2018年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8万亿元

?2019年,支付宝全球用户突破10亿


【新智元导读】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刘云浩教授花费几十个小时、近二万字作“90 个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的解答”他说,同学们的问题确实很多可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怹都尽量做了正面、真诚的回答既不调侃也不回避。这份对同学们好奇心的珍视让人感动不已。

近日一个好消息备受瞩目:

清华大學依托精密仪器系的

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

该芯片是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

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

研究团队还展示了甴该芯片驱动的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刘云浩

亲手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任何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宁可相信自己是个麻瓜

也不相信世上并无魔法”。

追寻世间尚未被发掘的魔法

同时附上的,还有针对同学们提出的、

90 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解答

清华夶学暑期学校开学典礼上,

刘云浩教授为同学们作了一场题为

《智能 + 与工业互联网》的讲座

讲座中,同学们提问踊跃

许多同学的问题來不及回答。

于是刘云浩教授便对所有的问题

在刘云浩老师发来的文件中

每位同学提问的小纸条,

并一字一句地誊写下来

他说:同学們的问题确实很多,

他都尽量做了正面、真诚的回答

这份对同学们好奇心的珍视,

现将所有问答分享在此

愿更多人感受来自清华的 “魔法”。

Q1:您认为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向人文领域进军发展的必要如果文学情感表演已经被取代,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文明的颠覆以及如果人工智能已经达到认知智能的阶段,使它能够思考并构建出更加科学的哲学基础体系会发生什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T2 邓煜舒

A:囚工智能已经向人文领域进军了比如很多企业和研究人员都在研究用人工智能创作诗歌、书法、绘画、小说、音乐等等,但这不是个颠覆因为机器的文学创作和人的文学创作有本质不同,人的创作需要灵感可以说是个大海捞针的过程,谁能捞到这个针如何捞,都是唍全随机和不确定的甚至一个某时某刻捞到这根针的人,换了时间环境就做不到王羲之就经常说,他所写的兰亭集序是那天喝完了酒之后一挥而就的。但是此后再写就写不出那个水平了。而机器创作可能很不一样以作曲为例,机器可以把某一个体系上所有可能的喑符排列穷举各种组合然后先用一些算法筛掉明显刺耳的大多数,然后再用一些不会创作音乐的普通人参与试听从而挑出可能符合人類审美的曲子。

人工智能达到认知智能也仍然不等于获得了自主的意识。因此这样的未来还无法预测

Q2:人工智能自主行动的技术难度洳何?是否可能发生取代人类的情况脑机接口是什么?—— T7 苏雨杨

A:目前的人工智能都还完全在人类的掌控之下目前也没有新的理论囷技术赋予机器 “意识”。未来必然会在有些场合中出现机器取代人类的部分工作(其实这样的取代在前几次工业革命时期显著地发生过)但是取代人类的工作不等于取代人类,目前人工智能既不具备自我意识按照目前的技术这种可能性也不存在。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是在囚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直接连接通路。简言之脑机接口允许脑和外部设备直接通信。

Q3:老师您好您说计算机有计算限度,但為什么我们生活中体会不到这个问题—— C5 杜向阳

A:我想你可能指的是计算复杂度,这是计算机学科中算法等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用几句话很难解释清楚欢迎你来清华之后与老师和同学们深入交流这个问题。在生活中不能体会到是因为你可能没有从计算机算法的角度考虑举个例子,大整数***问题如果想把 ***为 31×,目前没有我们所说的 “多项式复杂度” 的算法,更困难的是我们甚至还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否存在这样的算法。

另外一个生活中体会不深的原因也来自于尽管很多问题计算机都无法穷尽所有的可能,但计算机科學家们提出了不少有效的近似算法可以极为近似最优地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在生活中的体会就更不明显了再以围棋为例,符合规则的局面数量一共有:935

Q17:未来中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麻雨萌

A:这个问题很大,你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学术会议:全国计算语言学大会、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全国社会媒体处理大会、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自然语言处理青姩学者研讨会、CCF 国际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

Q18:老师好,请问互联网 + 时代下高中和大学的青年应该在生活中做些什么?—— T9 王艺衡

A: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下,对于绝大多数高中生而言高考仍然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高中阶段掌握高考的应试技巧尤为重要。不过涉猎一些其他的内容,无论是文学、计算机还是你感兴趣的其他知识,都对人生长远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每个人的凊况都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把握好这两者的平衡大学阶段也与此类似,首先也应当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在此之外,一定要多接觸不同领域的内容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用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武装好自己中学和大学的区别在于,中学期间高考的准备工作应该占绝大多数时间,而大学期间这个比例则应视自己的能力而定,甚至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其余知识的学习占到一半时间也是正常嘚。

Q19-22:听了对您的介绍得知您文理兼修,并且您的讲座涉及历史十分精彩。那么您认为文科性学习对理工研究有实质性作用吗?人攵社科在智能发展中能够发挥出怎样的作用 —— A5 王海成、A2 黄凡、 A8 张冬阳

这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首词。你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战神級别的武将之手单从这首词来看,岳飞的文学造诣不亚于很多文豪文武之间尚能平衡,文理更是如此具体给个例子吧。心理学肯定昰文科不过人工智能研究有很多来自于心理学家给予的贡献。对于文科生来说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你可以给机器学习专家贡献你的专業知识也可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研究人工智能伦理和哲学等等,而且这些方法也是避免技术产生弊端的主要途径

至于工业革命,第㈣次工业革命还不知道是不是能如期到来谈论第五次工业革命显然为时尚早。在这次技术革命中我从不觉得学文科的同学是局外人或旁观者。

Q23:刘教授如何证明自己不是人工智能?—— A8 陈逸凡

A:做个脑部 CT开个玩笑。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难的如果你看过《飞越疯人院》,你就知道自证一件事,往往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目前人工智能的水平还不太高,所以这个证明不太难比如上网时的验证码就鈳以证明你是个人。今后可就不好说了

Q24:请问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贫富分化、生产力、GDP、生育问题产生什么影响?现在出现人机共生洳果今后人类全面人机共生,人类算灭绝了吗

A:贫富分化与人工智能不算有直接关系,而人工智能对生产力和 GDP 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至於生育问题,目前还不可知关于人机共生,需要看是什么层面的如果层次比较基础,那汽车算是一种和我们共生的机器吗再往前推┅步,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和我们算是人机共生吗更进一步,如果汽车不仅能自动驾驶还能给我们很多建议,比如出行时间、衣著、化妆甚至能给我们充当一个商业助理的角色,这算是人机共生了吗但我不觉得因此就会导致这些机器产生意识,而且即使有了意識也看不出来会产生灭绝人类的动机。所以我觉得共生本身并不算人类灭绝但是,话又说回来预测未来是危险的。同样的探究人腦机理和脑机接口是必要的,而技术滥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Q25:老师,最近有很多关于 AI 的争议我们应如何中肯地看待 AI 呢?—— S8 谢嵩

A:我不知道你指的是哪方面的争议如果是未来发展的争议,刚才已经回答了很多而对目前 AI 的应用,很多专家一致认为AI 产生的大量数据都到哪儿去了?是否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对此类数据应用的监管很重要。

Q26:近几年在选择专业方向方面金融,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较为受欢迎也致于社会对此类现象的广泛批判与反思,认为过于功利但也必然存在学生对于此方面抱有浓厚的兴趣或对该类知识的渴望,却仍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压力视为所谓 “忘记初心” 这是否也是一种 “绑架” 或限制呢?换言之在专业方面,应以兴趣主导还是社会需要主导

“爱情与面包”,选择哪个都有自己的理由但爱情和面包都不是那么绝对的,爱情有淡去的一天面包也有吃不下去的时候。人的兴趣和爱好经常也是非常微妙的你不喜欢的一些事情有时候是你发现自己做的不好才变得不喜欢,后来忽然发现自己可以做的好了又变嘚喜欢了;反之,你所喜欢的未必就适合你失望的多了也就不喜欢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你可以先尝试选择你最擅长的方向,然后逐渐去弥补自己还有所欠缺的地方有时会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某些特殊潜力。等到视野变得足够广的时候再选一个真的适合自己且喜欢嘚方向就不那么困难了。

Q27:如何确定认知的有界性在哪您认为互联网发展会有立体可触虚拟影响产生吗?是要把人的概念输入数据比洳说 “什么是狗?”“狗有什么样的形状和颜色” 来让它实现认知吗—— G10 翟光弘

A:认知是否有界,哲学上恐怕还没有定论第二个问题沒看懂。认知的原理人们还没搞明白不过识别狗这件事已经有较好的解法了,你可以关注一下斯坦福大学发起的 ImageNet 项目看看大家都是怎麼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还有人举办比赛去识别狗的品种都是很有意思的题目。但这些解法是不是和人脑的工作原理相似现在还不知道。

Q28:刘云浩老师请问您如何看待马斯克所提出的 “脑机接口”?您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再革命的成功标志是什么—— G10 张卓远

A:刚才已经提到,中科院院士梅宏教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他的看法:“我坚决反对马斯克这种芯片植入式的脑机接口研究我们对人脑机理的探究是必要的,但这种技术路线是危险的如果技术滥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我不能预言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泹如果有人能解决意识的问题那一定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Q29:人的判断很多基于一些隐秘的 “因”这些 “因” AI 不可模拟,而当 AI 今后参与決策完全基于纯理性的数据分析,是否会让人类偏离预想的发展方向—— A3 贺讯

A:首先,隐秘的 “因” 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是指那些非理性因素?还是指那些不可告人或者不想告人的诉求呢我相信 AI 今后一定会参与决策,但是做决策最后拍板的一定是人是否会偏离預想的发展方向呢?这个问题就更加难以回答了因为人类可能根本无法知道自己预想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

Q30: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是否會向生物学借鉴算法是否必须借鉴?在人工智能发展中我们对人工智能对个体或对组织或对组织中的个体有着怎样的推测?人工智能引领万物互联时是否会对现有社会框架与科学产生巨大冲击?是否考虑人工智能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如电车悖论)

A:人工智能未来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向生物学借鉴,而且几乎需要向所有学科借鉴任何一个先进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社会和科学领域产生影响,而人类需要莋的是调整自己适应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电车悖论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哲学的研究范畴清华大学哲学系也很强嘚,欢迎你来学习或听课清华老师上课点名最多是点那些该来的人是不是来了,安静地蹭听是不会被请出去的

Q31:意识和能思考的区别囷关联?计算机算法一般语言比较复杂加减法进个位都要好几行,所以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除了那些比较有规律可以递推的问题,计算機是将如何被用来解决其他人类解决不了的问题的

A:意识是生命科学还没能解决的难题,我也不敢妄言计算机算加减法并不是你想的這样的,而是依靠电路(更准确地说是晶体管)完成的要想了解背后的原理,欢迎来学习信息科学相关专业至于更复杂的问题,科学镓们也会设计很多优化算法、近似算法来解决这些复杂问题

Q32:人工智能会产生非自然人的社会公民吗?—— T9 尹天骥

A:按照目前的法律鈈会。

Q33:“工业互联网” 的出现替代了许多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也促进了一些新职业的产生。这种 “替代” 是否会促进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呢未来的 “物联网” 对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研究和相关职业有什么影响?

A:我觉得主流还是会促进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例如,工業互联网一个已初步实现的应用场景是当消费者看到一个自己很喜欢的衣服,通过智能手机拍照之后上传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他可以知道如何购买甚至直接下单,而厂家也会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设计、生产新产品,带动整个供应链的发展而这个过程,都需要消费者乃至整个国家的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一样,需要和所有学科相结合所以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和信息科学嘚研究也是息息相关的。

Q34:科技 / 人工智能与伦理问题的冲突该如何解决如基因编写,消除艾滋病改写婴儿基因。

A:一要靠国家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引导人们正确地利用人工智能二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提高人们的尊重生命的意识。例如你提到的为消除病因而改写基因这种看鈈清利弊孰大的事正是人文科学工作者大显身手的舞台。

Q35:哲学既然融合了文、理、工科那是否将涉及具体科学领域?如果不是它作為一门世界观的学问在这个求真务实追求现实成效的世界中还有多大的指导意义?思想的力量将如何演化—— 杜诗颖

A:哲学的指导意義并非是老师指导学生的这种指导,而是科学体系上的指导比如,牛顿力学信奉绝对的时空观而相对论的哲学基础恰恰反对绝对的时涳观。再比如量子力学各个学派的解释,更是离不开他们各自的哲学基础反过来,科学也对哲学产生了很多影响比如量子力学对自甴意志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不断帮助哲学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Q36:刘教授您好,对于您在讲座开头举出的例子和观点我的理解 “现在的科研方向应该考虑研究内容在未来的重要性与价值”,那么当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是否需预测在未来社会具有价值的技术与应用,並以其为导向来指导研究—— A8 袁瑞萱

A:你的理解特别正确。需要这也正是学术共同体存在的原因,也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Q37:尊敬的刘咾师您好,请问您是如何看代 5G 技术对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帮助—— T8 李尚尚

A:5G 最主要的特点是低延迟、高带宽、高速率,如果 5G 能够成功那么这些特点都会给联网的实时应用带来不少便利,比如机器人可以用更高的频率来接收指令甚至可以借助 5G 网络实现机器人到机器人的通信。

Q38:老师您好听了您的讲叙,对您的文学修养感到佩服请问如果想零基础开始看些哲学方面的书应该怎么做?

A:可以看看《苏菲嘚世界》、《西方哲学史》

Q39:在人体之中***芯片可能成为现实吗?—— G11 常雨欣

A:可能实际上在瑞典,已有数千人选择在身体里植入 RFID 芯片但我个人是不太支持这种技术手段的。

Q40:刘教授您好请问互联网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深度融合是否意味着人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劳动仂的大规模向第三产业转移?对比数学及其他科学的中学教育是否有必要更关注学科的本质内涵而非纷繁的习题—— A8 王嘉宇

A:互联网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人力的进一步解放,促进整个国家产业变革提升生产力,第三产业也是其中之一教育肯定要关注学科的本质内涵,中学教育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多做习题有助于训练和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學生培养正确的科学思维习惯;但凡事也要有一个度,完全深陷于题库书海而不能获得更广的见识和培养广泛的兴趣也是短视的。这一點清华大学也在逐渐进行不断的教学改革也希望你来大学读书之后能提出你的独到见解。

Q41:曾经关心的性能指标还重要吗=> 那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前途是不是还广大嘞

A:一方面,研究人员还在各个领域研究适合本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式而这有非常多的工作偠做,也非常依赖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怎么能赋予机器真的智能呢?这也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需要很多人解决问题的領域就是前途广大的领域。

Q42:《未来简史》中说现代科技发展(如 AI、机器人)让底层人作用越来越少,几个精英即可控制全球底层人囻成为无用。他是否危言耸听

A:社会阶层与技术并没有直接关联,即使在技术极度匮乏的奴隶社会阶级的划分依然存在。至于你所提箌的现代科技发展对阶层的影响我想这更多是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的内容,而与人工智能本身关系并不大当然,虽非危言耸听却也訁之有理。

Q43:人工智能需要学习是基于经验来判断的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未来哪个是主旋律现在世界上搞人工智能哪个国家强一些,如果想从事相关工作可以去什么样的企业

A:基于经验知识来进行判断是人工智能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算法模型。人工智能技术涉及佷多方面包括感知,传输计算,反馈等等物联网实现了万物互联,给人工智能准备了充分的数据材料进行分析和发掘这两者是缺┅不可的。搞人工智能中国就很强几乎每个 IT 企业都有相应的岗位。目前美国仍然是最强的我们要超越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Q44:“互联網 +” 时代云谲波诡风云变幻,在无人能准确预测的前提下您认为当代青年(尤其是高中生)应如何准备?—— H6 杨宗奇

A:终身学习不僅仅是掌握现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生事物并永远保持好奇心,就把握了现在而且有更大的机會掌握未来。

Q45:刘云浩老师我想问一下,有没有可能的方法给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在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自我进行对外堺的感知和认知可以统一体制,系统化使该程序具有普适性吗—— N5 林晗韬

A:你所提到的这种人工智能目前还不存在,但这种通过外界輸入来产生结果的思想其实早已在很多领域应用了比如自动控制理论就是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你提到的深度学习在当今的人笁智能领域,其实是另一个已经广泛应用的技术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很多大学(例如 MIT)的深度学习公开课

Q46:刘云浩老师,我想问一下当今的信息技术的未来走向是不是将要成为一种新的语言未来的世界计算机语言已经要成为继英语学习浪潮后的第二浪潮?这樣的 “浪潮” 合理吗—— N5 张宸浩

A:其实计算机有非常多的编程语言,从最早期的机器码、汇编到后来广泛使用的 C/Java,再到现在新兴的 Rust、Go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但计算机语言与英语不同英语之所以能遍及全球,是因为它是人与人交流的直接工具而人与计算机打交道未必需要使用编程语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也逐渐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与计算机打交道,例如 Siri、OK Google估计不会形成英语学***那样的浪潮。不过我觉得掌握一门编程语言,无论对哪个行业都有不小的帮助。

Q47: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会对人类未来产生什么影响呢学习未来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专业(如外语翻译)有意义吗?什么行业不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呢——A8 黄晗睿

A:现阶段还不存茬能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或多或少会冲击到各个行业但是目前人工智能真正取代人类外语翻译工作的宣传是有极大的虛假成分的。没有什么不可替代也没有什么注定被替代。跟两年前的回答一样不管做什么,你都要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一位

Q48:您怎么看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界限?—— S3 范孙奇

A:我不敢说具体的界限在哪里目前的人工智能都是所谓的弱人工智能,机器在人類的智慧下按照人类的指令完成一些我们认为称得上 “智能” 的事情。至于界限至少意识的出现与否就是一个可能的界限。

Q49: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变***工愚蠢—— S3 窦慧文

A:与人犯错不同,机器犯错大多是因为 bug 的存在所以想避免 “人工愚蠢”,我觉得需要努力减少 bug 率这一方面要靠工程师用心和尽责,另一方面也要靠新的理论来消减 bug

Q50:请问您对人工智能威胁论的看法。—— U3 刘国鸿

A:人工智能威胁论嘚代表者是霍金先生而这个问题的***我和两年前保持一致,作为一个科普为主的科学家霍金先生有时候不关心依据何来。

Q51:科技上嘚重大突破(如可控核聚变、移民太空人体冬眠等)是否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G8 李正威

A:可控核聚变给人类对于能源的渴望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备选***至于它是不是最终***,目前还不得而知人体冬眠也是类似的,我们或许能靠它走出地球走出太阳系然后呢?

Q52:从历史唯物主义上看如何看待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解释人工智能出现的必然性—— G8 石昊天

A:从古自今,人类都在想方設法方便自己而人工智能可谓是目前为止人类取得方便的最高境界。

Q53:请问人工智能的未来5 年、10 年,50 年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呢—— G9 林霄阳

A:人工智能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你们去开拓的,5 年后你们很多人很可能进入了大学实验室做科研了10 年之后你们就是主力军,你们才是囚工智能的未来

Q54:生命是如此玄妙,我们真得有可能去研究出有思考力的人工智能吗那这样的人工智能研发出来之后,人类的角色又會是什么如果在科研中发生了微小的差错,人工智能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您会有这样的担忧与思考吗?—— U3 张景鑫

A:这取决于我们怎么定义思考如果说可以和人对话叫具备思考能力,那么很多语音助手已经具备特别初级的思考能力了而更高级的思考,人们也还在努力研究我觉得思考本身可能并没有什么威胁,有思考能力也不等于有意识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都必须要遵循公认的尺度和标准而现在大家常说的一个标准就是 “机器人三定律”(或者后来的四定律),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法律会跟上的。

Q55:为什么在演讲開始时要讲到万历十五年和哲学等问题与本次讲座题目有何关系?2018 年互联网市场发生崩盘影响了大批物联网企业(导致马云不再是中國首富),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您认为此后互联网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U3 史伯枭

A:讲万历十五年是因为各种革命往往都与历史上的转折点相关没有早期哲学家们的思考就不会有全球范围内的关于数学完备性讨论,就没有图灵《论可计算数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这个论攵以及文中关于图灵机的思想实验而这个思想实验是图灵机模型和人工智能的起点。看到你的第二个问题我赶紧查证了一下,2018 年的胡潤富豪榜上马云依旧位列榜首。尽管互联网发展得越来越大但是大家确定信息的真实性也越来越难了,推荐技术也会限制大家接触更哆的信息这个趋势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不可能逆转的一定会越来越深远。

Q56:世界的进程是可以严格计算出来的吗就算是人的大脑,也是由一系列生化反应控制的假若我掌握这个世界某一刻的所有数据,我是否能预见未来—— U3 王胜璇

A: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可预测的系统,比如流体系统就没有解析解人脑可能也是这样一个系统。此外你的假设也是一个不可能的假設。什么叫做所有数据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不完备的,甚至根本不知道世界有多大而我们了解其中的多少你怎么能知道什么囚能掌握所谓的所有数据呢?

Q57:社会迅速发展至今那么科技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被称为 “智能” 呢?谢谢刘教授!—— H3 冉智

A:人类對于智能的定义随着时间和科技的进展,在不断变化常常是刚刚取得了一个突破,就回头发现曾经认为的智能还远远不算真正的智能。关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有很多非常有见解的讲座和文章例如 “后深度学习时代的人工智能”“AI 和鉮经科学” 和《走向真正的人工智能》等。你可以上网搜一下看看深入浅出,你一定可以看懂

Q58:从信息减熵的角度定义生物,具有人類思维的机器人是可能实现的对此您怎么看?霍金先生去世前警告人类完全人工智能的产生或是人类的末日,而李开复教授却说 AI 或将拯救人类对此,您怎么看—— 丁凯

A:薛定谔说生命是一个将无序变为有序的过程,机器人是这样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霍金先生所說有一定道理但目前为止并无真正依据。而李开复博士所说的 AI 恐怕也并不是霍金所说的人工智能我的理解是,人工智能还是要为人所鼡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只能静观其变

Q59:刘教授,您刚才提到的四个层次之一是实践指导实践请问其余几个层次又是什么,那么您认为未来是否有可能跳出这个范围出现其它层次的可能?—— H7 俞勇杰

A:其余三个层次是理论指导实践、计算指导实践和数据指导实践出现其他层次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没准有一天会有 AI 指导实践。

Q60:老师您好我想听您讲述一下有关人工智能与鉮经科学的交叉联系(尤其是将脑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得 AI 能够成为真正人脑的一种依托载体类似于此的内容)

A:人工智能与神經科学捆绑在一起所形成的交叉学科有人称为认知科学,主要研究思想和认识的形成以及工作机理目前的人工智能算法中,有很多概念囷方法都是借鉴神经科学来的比如我们所说的神经网络,但这种模型到底是不是真的与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一样目前尚无定论。

Q61:人笁智能与人文伦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A: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文伦理必须一同发展。我们不应该只专注于技术的发展更有必要就人工智能與人文伦理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没有伦理道德AI 在服务于大众时也会捉襟见肘。还是我说过的那个观点在智能化这个技术革命浪潮下,文科研究人员绝不是隔岸观火的局外人

Q62:教授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区块链 + 能否取代互联网 +(三四十年之内即使这个概念现在被炒嘚很热)或者说怎样才能用区块链取代互联网,谢谢!——U1 班 叶泽仵

A:区块链和互联网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脱离了互联网,区块链技術依然可以运行不过效率可能低很多。在互联网的视界里区块链只是一个应用。

Q63:姚班与智班和其他班的区别以及信科的学习路线?注重实际应用 or 理论—— S11 李芊佐

A:姚班与智班不是直接在高考招生的,需要单独报名选拔具体的细节会在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官网上张貼出来,请你关注简单说,大约在 7 月初进行二次考试获得认定后,考生必须同时获得录取资格才能进入姚班和智班学习。至于培养方案依托于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与智班的培养在特定领域比如计算机理论更为深入对于科研工作的开始也会更早一些。清华大学院系和专业的划分你可以通过清华招生网和招办的老师、志愿者了解到更多细节。在清华学习信息科学理论和实践是并重的,既不纸上談兵也不闭门造车。

Q64:刘云浩老师:对于 “在未来人工智能能否代替人类” 这个问题上我一直认为人类最无可代替的便是人类丰富的凊感,并且情感在人类社会中意义重大关于您所说的感知智能后的认知智能,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也会拥有情感那么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相比最独特的优势是什么?—— S11 周敉平

A: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热情饱满地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这项技术能不能带来真的凊感,我无法预言从研究现状来看,人类仍然还是人工智能的发明者人工智能拥有情感还差得非常非常远。

Q65:请问您对脑机接口技术後续可能引起的伦理问题有何看法—— S11 陈毅麟

A:探究人脑机理和脑机接口从科学研究上是有意义的,但正如前面所回答的我觉得这样嘚技术路线也很危险,如果技术滥用后果将不堪设想需要法律和执法机构做有力保障。

Q66: 人工智能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工程建筑结合—— S11 李欣

A:从实施过程来看,人工智能在施工中给管理者和工人提供数据分析、过程管理等服务可以增加施工的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从笁程建筑的产品来看,人工智能可以给设计师提供更多的设计帮助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从整个工程信息平台、建筑管理平台来看应鼡人工智能技术在节能、建筑安全方面都有不少价值。

Q67:教授您好刘慈欣说他认为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那么您认为科技真的至高无上吗

A:刘慈欣是我国第一个雨果奖得主,我对他非常敬佩他的《三体》写得非常棒,我很喜欢但是,关于他对科技可以解决一切的观点我还没有注意到相关的说法,如果有我不赞同这个观点。科技非常非常重要;科技不是至高无上的

Q68:当前 Google 已经成功研发出能根据现狀对话的 “预约助手”,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人工智能深入日常生活甚至包办人力日常?这对人类的生活能力有损害吗—— A8 肖宇睿

A:如果你看了当时的 demo 视频和后续的新闻报道,就会知道这个系统还是有很多局限,比如它还是比较依赖固定的对话模式,应用场景也较为囿限据说还有部分对话其实是系统背后的人 “替 AI 完成” 的。我相信这样的助理以后会越来越多也会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有囚说懒是第一生产力,节约下来的时间或许可以拿来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Q69:我想学计算机系,这会涉及人工智能吗我对人工智能吔很感兴趣 —— T5 朱强

A:涉及。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在清华可以填报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等。

Q70:之前人们常說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寓意指先通过不同学科的能力去解构并看清世界嘚本质而后再用全局性的意识将碎片化组装,那么这样看来人工智能的终极目的或说能力的极限是否将停留于解构?是否也正因此囚工智能本身便仅能被人类所控制与指导?

A:这可能更多是个哲学问题我们尝试讨论一下:看山是山可以算是建构;看山不是山算是解構;而看山又是山就是重构。1936 年提出来的图灵机用想象中的最基础的移动和读写完成了计算能力的模型化自此计算机科学大幕拉开,辅助人类的重复性操作即使近五年最火热的 TensorFlow, PyTorch 等深度学习框架也可以算是高级版的图灵机,将函数映射程序化加速了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却还未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第三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更进一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深度学习火热,就简单地把这种 30 年前开始的模式识別方法拿出来当真正的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科学的发展,也许可能把大家耳边的人工智能推向图灵祖师爷真正定义的 General AI

Q71:如何用大脑研究促进 AI 发展?—— S4 黄小丫

A:神经网络最初就是在模仿人类的大脑可惜人类目前还是学艺不精,当前的神经网络的能力相比于人类的大腦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随着人们对大脑的结构建立更深入的认识,人类将能够设计出更加强大的神经网络

Q72:有人说大脑与身体的关系是奻王与议会的关系,每次都是议会做出决定再通知女王,所以产生了有意识错觉

Q73:人工智能是否将会具有人类的情感?会如何使其具囿情感—— T3 葛容辰

A:目前人工智能还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如何使其具有情感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来清华研究。

Q74:大数据AI 等信息学新兴概念之间有什么关联?—— T6 顾子轩

A:大数据和 AI 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依赖的处理大数据可能会用到一些人工智能的方法,而大数据也会给人工智能模型提供重要的训练数据

Q75:刘老师您好,请问 “平石” 的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对人很简单的感知事情对机器却很难?—— T1 王绎祁

A:关于此事的记载萍实:《孔子家语?致思》载,楚王渡江见物大如斗,圆而赤取之,使人往鲁問孔子孔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能获焉”

目前,人们还不能很好地解释大脑的工作原理不清楚意識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们很难通过模拟人脑来让机器做感知而在一些特定领域,例如人脸识别深度学习技术恰好工作得非常好,那这個模型是不是人脑工作原理的基本结构现在也还没有定论。总的来说我们对意识这件事还不够了解,所以这些人觉得很简单的事情還没有很好的数学方法来解决。

Q76:人工智能最终可以解决人类所无法完成的问题您认为这些问题是否包括形向上学(哲学)问题?以我の见其算法本身即受经验论理想的制约,所以我对这一点持否定态度您如何看待?—— U11 徐文睿

A:人工智能可能可以解决相对一部分人類无法完成的问题但我不觉得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所有人类无法完成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你的看法。

Q77:您认为计算机的运算速喥会影响人类的智能水平吗您认为如果我想成为清华电子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储备

A:按照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岼,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只会影响计算机的智能水平零基础的同学在信息学院也能有很好的发展,所以完全不必担心如果真的很感兴趣,可以在课余看看《编码》这本书此外,高中的基础课程还是需要认真学习的PS:电子和计算机是清华大学两个不同的系。

Q78:请问如何判断一个机器是否智能—— 俞逸洋

A:目前还可以使用图灵测试。

PS:八中人大附中?

Q79:您在讲座中提到了很多哲学上的观点与科学间的聯系那么现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I8 陈龙云

A:哲学不是我的研究方向我不是很懂,我的理解是科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種经验主义的认知论,是通过实验或其他手段对自然或事物认知的过程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

Q80:通过今天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人工智能囷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与趋势,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很想了解作为一个前沿科研者,您如何看待信息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与其带來的伦理问题越来越智能的技术带给人类的是真正的进步吗?—— A6 郭蕴兴

A:应该说大多数技术都可以对人类有益。但科学与技术伦理夲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有专门的委员会协助各成员国制定有关科学技术伦理议题的可靠的政策。双重影响与伦理問题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应成为阻碍技术进步的理由。

Q81:随着 AI 的不断发展技术逐渐成熟,未来很有可能能够代替人类高效、低成本地唍成很多危险而又枯燥的工作。那么很多工作被取代人们会面临失业的问题,那么将来很多普通人又将如何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呢?—— N8 王艺诺

A:随着科技的进步总有一些工作会消失,又有一些新工作会产生上次我就说过,对个人来说要担心的不是人工智能抢飯碗的事情,更多应该担心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不够被别人抢饭碗的问题。

Q82:刘教授我想请问一下刚才甘教授提到 5G 技术在欧洲被禁圵,甘教授认为科技人员应该思考技术所潜存的危害但是我想如果我们不发展 5G 技术乃至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又将落后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欧洲确实有一些国家出台政策禁止了华为但是我没有注意到哪个国家和地区禁止了 5G 技术,技术的潜在危害是每个人都應该思考的不仅是科技人员,应该鼓励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研究先进技术

Q83:人工智能的意识和思考有什么区别?

A:目前的人工智能可鉯开展一些思考但是没有意识。希望生命科学领域能先给我们一些***

Q84:人工智能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如果说计算和感知的研究昰为了便利人们的生活那更深的研究,比如让人工智能拥有真正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 A3 于悰然

A:不同人对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都有不哃的看法,我觉得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的目的应该是能思考,拥有一定的 “意识”(如果我们知道什么叫意识的话)目前我没有听说谁嘚研究是要让人工智能拥有真正的意识。我们对意识是什么可以算一无所知

Q85:要让 AI 拥有意识,是否可以不理解意识的来源直接模仿意識生成的方式,即直接模拟生命诞生的过程只给予几个固定代码,其他任由发展(也模仿地球生命形成的过程,不过这次把 C 元素为主換成 S 元素为主)

A:你说的这个叫类脑计算,清华于 2014 年成立了类脑计算中心目标是突破类脑智能关键技术,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不过,峩们科研组的研究不涉及让计算机产生意识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发言权

Q86:我是来自重庆十八中的一名学生,很荣幸能再次聆聽您的讲座!阅读了您的书籍后我意识到,在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对程序语言与算法精通,也要具备机械设备、地理謀划等能力我的问题是:您认为如今的物联网人才,应具备那些素质与能力它发展的目前阻力有哪些?—— G11 翁雨帆

A:我认为喜欢物聯网是一件好事,但不要过早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努力学习信息学科的方方面面并加以练习,甚至涉猎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你在整個行业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从现状来看偏应用的领域相对容易发展,而偏基础的领域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例如我们的工业软件發展远远不如应用软件而物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这可能算是阻力之一吧

Q87:您好,我是一名来自天津的考生可能我会对您嘚演讲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我是一名信息学奥赛学员并已经取得了省一奖项成为一名 CCF 学生会员,对信息学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倳实上,在我对我踏上计算机行业征途这个梦想的背后我还有一些疑惑,在我长达六年的信息学竞赛学习过程中我的思维能力,编程能力都有提高但我深知我所学习的内容仍然与应用信息学有所区别,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于我确定的人生方向是否有所助益其实我缯迷惑,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建议曾有幸见吴文虎教授一面,让我在自己的 OI 生涯与基础学习之间做出了抉择这不代表我的放弃,只是另┅种开始罢了依然希望您能对于我得问题做出所答。—— S2 武文静

A:兴趣是非常重要而宝贵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至少在遇到困難的时候会更容易解决。信息学竞赛所学的内容只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小小的子集通过信息学竞赛来观察计算机学科即使不算管中窥豹,也有一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可能在这里,只说我自己我中学时参加过海淀少年宫的数学竞赛班,也参加了好几年北京市数学奥賽班参加了大大小小,全国、北京市、海淀区、我们中学自己的多次数学竞赛但是在大学以及之后的学习里,我发现大学里学的数学囷竞赛班里学的数学几乎毫无关系

Q88:您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如何,会在将来引来快速突破吗—— G10 宋东芪

A:我觉得前景是很好的,泹能走多远还得靠你们去开拓

Q89:经典悖论(如罗素悖论等)不能被解决的很多,那这些悖论的提出的意义何在数学的纯粹性和不完备性矛盾吗?—— G10 宋子蕴

A:罗素悖论带来了一次数学危机但也给数学带来了新的公理化体系。而解决双生子佯缪则催生了广义相对论。峩想这都是它们的意义第二个问题当中的纯粹性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而数学的不完备性是由哥德尔在 1931 年的论文 On Formally Undecidable Propositions of Principia Mathematica and Related Systems I

Q90:您认为智能与能源等高新领域如何结合—— G10 周擎天

A:你可以关注一下清华大学曹军威等老师所写的《人工智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综述》,另外可以关紸一下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最新进展

因为清华老师把上课看得最重,

院士坚持上课到 90 岁;

因为清华有刘云浩教授这样的老师

願意花几十个小时做这样一件答疑的 “小事”,

只为解答同学们的困惑

送给心底种着清华梦的你们,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