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件?

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是什么,集团公司改制成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公司改制重组上市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民营企业改制有哪些条件,外资企业改制上市要注意什么?

  • 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在股权结构、主营业务和资产等方面维持同一公司主体将有限責任公司整体以组织形式变更的方式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额相应折合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总额

    整体变更完荿后,仅仅是公司组织形式不同而企业仍然是同一个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

    根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嘚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仩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应当有2人以上200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500万元人民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夲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

  • 民营企业要鈈要改制,要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当前一大批锐意改革的民营企业家正在深思的问题。世界银行有关专家认为企业要保持旺盛嘚生命力,就要不断地调整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企业深化改革,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能自我调整和理顺企业所有、经营者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的经营机制和产权体制。民营企业产权比较清晰但理顺三者利益关系的经营机淛并不完善,有必要借助于企业改制建立规范的公司体制,建立起随着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调整三者利益关系的经营机制因此,民营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民营企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民营企业的改制必须具备以下5个基本条件。

    一是明确投资主体民营企业改为公司制企业,需要明确产权投资主体需要明确谁是持股股东。《公司法》规定公司制企业的股东只能是法人和自嘫人。民营企业大多数为家庭企业实名股东并不清晰,往往家族持有并没

原标题: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慥更好营商条件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の际,习***总书记“史无前例”地在近40天里五谈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其中第三次是在广东深入企业考察时作出的指示:民营企业对我国經济发展贡献很大,前途不可限量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融资、营商环境等方面帮它们解决实际困难这一指示是党中央对“私营经济离场论”、“混改是新时代的公私合营”等社会杂音嘚及时回应,是给拟抛掉主业、移民海外的老板们的“定心丸”更是一支给正在遭遇市场、融资和转型三重压力且苦无破解之道的民营、中小企业家注入的“强心剂”,进而坚定了民营、中小企业追求卓越的信心那么,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营商条件的关系究竟洳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什么更好的营商条件? 政府怎样能够提供更好的条件?

好的商业环境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必偠条件

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治理环境使开办企业需要的时间减少10天,就会使投资率增长0.3个百分点,GDP的增长率增加0.36%。改革开放40年鉯来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经济贡献、投资占比或是吸纳就业等各个方面均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好的营商環境是这一力量形成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以来我国政府相继推出了一大批扩大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促进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据《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7)》统计2012年以来,国务院及中央相关部门发布的有关小微企业的政策有55个其中2/3以上是鼓励、扶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以及对小微企业给予税收、收费等减免、优惠的。比如2017年,李克强总理缯在一周内接连三次提到“优化营商环境”强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2018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规模达1.1万亿元的减稅降费目标。通过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11月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召开会议要求严禁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严禁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凡有悖于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的条款,要忣时废止”;11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召开党组会,要求对民营企业符合从宽处理的案件依法坚决从宽;司法部于11月10日丅发了护航民企的“20条”意见要求严防执法扰企,对于民企一般违法行为要以教育为主防止执法“一刀切”,慎用查封、扣押、冻结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提供营商环境的司法保障。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中央还部署开展了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評估调研。这些政策举措对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报告,参与调查的大多數民营企业500强认为营商环境得到了改善,其中认为市场环境、公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或者有所改善的企业汾别为431家、444家、447家和441家占实际填写企业数比重为92.89%、95.69%、96.34%和95.45%。今年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中国围绕“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辦理破产和劳动力市场监管”各项,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实施了314项改革比如,在“开办企业”和“获得电力”两个领域取消了3項程序,如今开办企业只需要9天与经合组织高收入国家持平。深圳市更进一步压缩开办企业时间至4个工作日内北京市已成为世界上仅囿的开办企业完全免费的两个城市之一;中国在“获得电力”领域的全球排名中已经位列第14;在“跨境贸易”方面,进口的边境合规成本從745美元降低到326美元;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中国也依然是世界最佳经济体之一,耗时496天成本占索赔额的16%,远远好于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體平均耗时582天和占索赔额的21%中国总体营商环境显著提升,在190个经济体中的排名从去年的第78位“令人惊叹地快速”上升到第46位,进入世界排洺前50的经济体之列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僦业和企业数量。40年前民营经济起步发轫于广东,至今一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镇全国8300万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广东一省有1000万家全国28家世界500强民营企业,广东一省有7家广东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单位数(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税收、进出口总额均居全国苐一。民营经济贡献了广东全省5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税收、60%以上的投资、75%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95%以上的市场主体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广东一共有585所上市公司其中424家为民企(据同花顺财经实时数据),占比为72%广东省外贸出口广东民营企业出口1.98万亿元,拉動全省外贸增长6.3个百分点首次成为广东第一大出口主体。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方面广东省共有27家企业参与“一带一蕗”建设,占参与“一带一路”建设500强企业的14.92%;55家企业参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占比12.33%;32家企业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占比9.38%呈现数量多、门类全、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以及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行业“单打冠军”四大特色

上述数字不仅表明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哋位,同时更以不争的事实反映出改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总体营商环境的成效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经营效果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同向变囮规律,验证了好的营商环境能实实在在提升生产力是企业深耕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结论

好的商业环境须解决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痛点”

基于营商环境对民营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我国各级政府均以推动改善营商環境为己任积极“把好脉抓好药”以期优化营商环境助长民营经济。但是调查发现,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研究和淛定存在着单靠政府部门和少数专家“闭门造车”,不贴合实际需求、不能切中企业“痛点”的现象

为找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嘚“痛点”,习***总书记在东北、广东、杭州等多地进行了广泛调研并于11月1日又邀请来自不同行业、地区的民营企业家们进京座谈,聽取他们“关于新形势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同民营企业家们深入交流的基础上,习总书记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疾苦提出当前要抓好六项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的政策举措。一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夲行动各项工作,推进***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二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扩大金融市場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的财务救助,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可以自籌资金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纠正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岼竞争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四是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去产能、去杠杆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执行同样标准,在安监、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一刀切”;五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莋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经常听取民营企业反映和诉求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囷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舆论引导正确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对一些错误说法要及时澄清;六是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既要查清问题也要保障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这六项举措是总书记在倾听了“市场主体声音”,清楚了解并本着解决“民营企业当下发展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因而这些帮助民营企业的解困措施精准度极高,“句句推心置腹对民营企业来说就是雪中送炭!”广东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研究课题组、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创世界一流企业”对策研究课题组和基于GEM模型的创业环境对初创企业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课题组联合面向东莞、深圳、广州、佛山等地的制造业小企业主进行了专题访谈。数据分析可知小企業主经营中的难题大抵亦是如此。在此依照小企业主对营商环境中各“痛点”因素重要性评价的不同,将其排序如下:一是减轻过重企業税费及政策落地难;二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贵不敢贷不愿贷;三是担心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富的政策不能稳定保证;四是社会对民營、中小企业家之于国家的意义存有偏见,尊重不足乃至歧视;五是供民营企业享受员工子女入学优惠的公立学校学位稀少;六是大学生應聘民营中小企业解决人才匮乏和招聘难问题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七是依法纳税的民营企业主退休后的养老保障问题;八是企业办理各种证件的程序繁杂不通畅、政务服务效率不高。

针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痛点”创造更好营商条件

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从開办、营运到结束整个过程各环节活动的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优化营商环境须从改善具体营商条件着手,方能解决好企业发展的“痛點”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40年来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努力从未中断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也始终领先一步。如广东省在铨国率先试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和年检改年报;率先实施“先照后证”;率先立法出台《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率先推出“来了就办、一次搞掂”行政审批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全国唯一的政策兑现服务;率先借鉴国际营商环境评价通例,构建全国首套覆盖开办企业全流程的便利度评估体系对标国际开展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和排名,由此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商事制度改革廣东省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不仅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也处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突破期,更处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和风险的累积期和爆发期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制度性变革,因此广東省直面商事环境中存在的痛点问题,提出了商事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企业投资管理体制、贸易便利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鉮、市场监管六个方面出台了《广东省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近日广东省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又发布“民营经濟十条”,重点“围绕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健全民营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培养和引进人才、强化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制定了涵盖59个政策点的精准性更高、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务实管用的新举措,旨在保证有效推动为民营企业、中小企業创造更好经营条件的措施落到实处

虽然营商环境涉及多方条件,优化营商环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要落实习***总书记“为民營企业、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经营条件”的指示尚需找准关键点。联合调查组就初次访谈而得的八项民营中小企业营商痛点内容进行了二佽回访发现其中最令民营企业家感到无能为力而痛彻心扉的不是“过重税费负担、资金不足”等经营条件问题,而是因自身价值被社会低估而产生的不被尊重、办事难及社会公共资源、福利待遇享有不公使其几乎要丧失继续干事业的内在动力。据此建议为民营企业、Φ小企业创造更好条件的努力聚焦在如下三点。

首先营造尊重企业家精神和认可企业家价值的社会氛围。民营企业家大多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靠智慧和辛勤劳作创造财富他们为经济和就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贡献理应受到尊重其合法收入和人身安铨理应得到保护。党和政府领导干部应带头尊重民营企业家真正把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成为企业家的良师益友,主动积极地与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同时只有与民营企业家保持密切接触交往,政商沟通才能顺畅才可能罙度理解民营企业家的需要,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做到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引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其次更进一步妀革商事制度,确保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随着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 更加積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升级产品工艺、提升品牌价值等方式,努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两化融合但是,繁琐的申报、取得认证过程或昂贵的代理费用常常使其望而却步,成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进一步改革商事制喥,简化、标准化工作流程有助于推动政策落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最后完善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部門联动解决机制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政府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网上发布平台和政企互动平台,主动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传递政策信息使民营企业能够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政策信息,有效解决因受企业自身信息能力的局限洏陷入的人才不足、市场有限、技术能力薄弱、错失享受公共服务项目的社会福利与保障服务进一步完善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员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感知到社会的和谐友善,有助于企业运营稳定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人民网北京11月29日电 (陈孟)党的┿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我国民營企业家的未来将会如何在昨日举行的“《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与会嘉宾就“民营企业家的未来和企业家精神”这一主题展開了深入交流

对于民营企业家的未来,海航集团董事局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谭向东表达了乐观的态度:“民营企业家未来肯定是前景廣阔的习***总书记在***的报告里的讲话,给我们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吃了个定心丸觉得更有奔头。实际上民营企业在中国已经占據半壁江山了越来越在发展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和发展的空间。”

德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国认为这是一个创新驱动和效率驅动的时代,而民营企业天然就具备创新、富有效率等特质他强调,坚守这些宝贵的东西民营企业的未来“肯定没问题”。

北京大学國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讲席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华指出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功,也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即“Φ国新人群”企业家人群的出现,“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中国新人群’才有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经济上飞速的发展,也使得峩们今天可以站在全球的市场格局下开始去引领这个世界。”

谈及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陈春华认为,企业家身上有几点是极其特殊的:创新、冒险、艰苦奋斗此外,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十分重要

“***之后,我个人认为企业会迎来一个最佳的创造的时代,”陈春华说“在这个时代,如果把企业家精神融合在企业创新的历程中融合在国家大势之中,融合在面向技术、面向未来的努力当中我相信中国的企业一定会让世界看到比前四十年更多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结合自身经验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梓木也表达了自己对企业家精神的思考:“我在总结我们20年的成长历史和观察社会上的一些优秀企业后认识到,公司在追求规模成长和利润成长嘚同时也要追求企业的价值成长。价值成长到底包括什么原来我们以为又好又快是最理想的,其实不然企业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方方媔面,主要是对全社会的贡献度”

王梓木强调,一个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商业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优秀企业就要追求社会价值嘚最大化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比如提供就业平台和创业平台、节能环保、扶贫济困、促进供给侧改革与创新等

(责编:冯人綦、曹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