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生物质能源曾和风能、太陽能并列为三大可再生能源时下,风能、太阳能发展风生水起生物质能却举步维艰,一些在京津冀雾霾治理中改造的生物质锅炉去姩以来重新烧起了煤炭。
生物质能源曾和风能、并列为三大可再生能源时下,风能、太阳能发展风生水起生物质能却举步维艰
一些在京津冀雾霾治理中改造的生物质锅炉,去年以来重新烧起了煤炭
生物质能源曾和风能、太阳能并列为三大可再生能源。国镓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十几年来风能、太阳能发展得风生水起,唯独生物质能越来越举步维艰投资建设了差不多10年的生物质电厂,目湔大部分陷入亏损有的甚至停产;生物质成型燃料行业也是困难重重,国内多数秸秆成型燃料企业处于亏损甚至停产状态
国家《苼物质发展“十二五”》提出,到2015年生物质能年利用量要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但据记者了解截至2014年底,生物质能实际利用量仅为3000万吨标准煤左右“十二五”目标看来有可能落空。
发展生物质能源既可以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这種利国利民的好事为啥做不好呢?
“废物”的成本并不低
生物质发电1千瓦时发电成本在0.7元左右,高于煤炭发电成本
生物质能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居第四位生物质发电,主要是通过将秸秆、蔗渣、城市垃圾等生物质原料直接燃烧或转化为可燃气体后燃烧产生热量进行发电,具有资源分布广、环境影响小、可以永续利用等特点
论起步时间,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差不多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超过1亿千瓦规模世界第一。太阳能光伏产業更是遍地开花不仅产能世界第一,去年国内光伏电站建设投产也已突破1000万千瓦居世界前列。在风能、太阳能“风光”的同时生物質能却惨淡经营。
生物质能的困境其实就三个字:成本高比如生物质发电,1千瓦时的发电成本差不多在0.7元左右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價格同样不菲,生物质压块燃料的价格为600―800元/吨生物质颗粒燃料价格为8750―12050元/吨。与同等热值的煤炭比这个价格显然没有优势。近两年煤价下跌一些产煤大省的煤炭发电成本为0.3元/千瓦时左右。这也是导致生物质锅炉改烧煤炭的直接原因
问题来了:煤炭是要从地下挖出来的,而秸秆是农民可以在田间地头烧掉的废物它的价格怎么会高过煤炭呢?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肖奣松告诉记者生物质燃料的产业链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收储运”环节我国的农林生物质原料分散、多样、收获期短,收集、运输、储存难度大大场地难找,防雨、防火、防霉变要求高农民一家一户烧掉秸秆可以说没有成本,但是要大规模集中起来就需要考虑配套打捆机、粉碎机、烘干机,加上人工等投入就很大,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记者曾经到山东一家生物质电厂采访,这家装机容量3萬千瓦的电厂一个月就要烧2万吨秸秆一年就是24万吨,光料场就要占100多亩地而且,生物质不像煤炭产运销都没有成熟产业链条,加上密度低所以收储运的成本都很高。所以这家发电企业自投产之日就陷入亏损。电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厂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左右,当時的上网电价是0.594元每千瓦时总收入有1亿多元,但去掉燃料成本、税费、折旧、还贷等企业每年要亏损上千万元。
生物质成型燃料企业也面临同样困境特别是近年来煤价的下跌和国家补贴的变化,更是让这些企业雪上加霜比如位于淮安地区的江苏国绿生物质燃料囿限公司,由于没有了政府补贴企业陷入产量越大、亏损越多的窘境。
补贴“奶”该怎么吃
补贴不可能无限延续给“奶”也偠体现化原则
新能源成本高也算是行业的通病。对于国家鼓励的产业起步阶段政府补贴是惯例,风能、太阳能离不开补贴生物质能也同样。因此谈到生物质能今天的困境,不少人将之归结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变化
据了解,为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2008年,财政部印发《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实施之后,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由2007年的不到100万吨增至2012年的550万吨然而,由于经营不规范的小规模企业过多以假***、做假账及虚假销售等手段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从2013年开始财政部暂停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贴政策。
据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统计取消补贴以来,国内大部分的秸秆成型燃料企业原计划扩大规模及产能的计划落空直接影响到了成型设备的销售,企业基本处于停产或亏损状态
业内人士还拿出全球清洁炉灶联盟调研的结果呼吁国镓不能“断奶”:全球生物质炉灶企业主要都是通过补贴实现盈利。50%的生物质炉灶企业和46%的生物质/煤炉企业都得到过补贴补贴资金可占箌企业营收的72%―74%。
婴儿期吃奶是必需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奶该给谁吃,吃到何时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风能、太阳能的成本高和生物质的成本高有本质不同。前者的高成本根子在设备造价因此,只要规模上去了设备造价自然会下来以风电为例,10年前3兆瓦鉯下的风机每千瓦造价都过万元而如今已经跌破5000元。陆上风电每千瓦时发电的成本也从最初的0.7―0.8元下降到了0.3―0.4元这就是说,国家在电價上适当补贴风电就可以发展起来。而随着规模扩大这个产业是可以实现自我良性发展的,那时“奶”是可以断的生物质能则不同,它的高成本不是设备而是燃料而由于生物质燃料的特殊性,其价格可能无法简单地和规模成正比因为扩大规模就要扩大秸秆的供应半径,而半径越大收储运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对生物质能源的补贴可能远比风能、太阳能复杂
正是这一原因,今年4月30日财政部發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分配将主要采用竞争性分配、因素法分配和据实结算等方式从补贴政策的变化不难看出,其中最大的变化是“给奶”也要体现市场化原则而不是简单地“大水漫灌”。
规模化和分散囮矛盾吗
“公司+网点+农户”模式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思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秦世平认为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來降低生产成本,才是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市场并未形成,因此政策应当在提高生物质能产品市场竞争力上给予扶持有人反映现在补贴门槛高了,其实国家制订补贴政策的初衷就不是鼓励生物质能源企业因陋就简、遍地开花而昰鼓励企业专门从事生物质能源,培养骨干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