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学校07到08、09的就业去姠表 心理大概得出了一个名校的金融硕士就业就业梯次 我就一次给出我觉得的比分
5分 北大光华 北大汇丰商学院 清华经管
作者:选擇还是要做的 回复日期: 9:48:00
你这个名单我当时没看到 确实 汇丰商学院没有那么给力
不过比南开还是要略高 因为它有去国际投行的
南开对于大多数比较偏好国内的人很合适
妈呀 这个帖子很多人转载去了 不声明来自天涯算了 还署上自己的名字说是自己原创的 汗啊
不过 无所谓 本人公开的帖子 永远是本人二流的
看到都是全日制的不知道在职的金融学或者mba的金融方向 有没有个排名?
跨专業想入行急寻学习途径啊。谢谢!
作者:sz小暖 回复日期: 18:55:00 看到都是全日制的不知道在职的金融学或者mba的金融方向 有没有个排名?
跨专业想入行急寻学习途径啊。谢谢!
我是楼主在职的金融,基本是本单位内部升迁 拿他来找工作不靠谱
MBA的话北大BIMBA 北夶MBA 清华,复旦上交高金的MBA,还有长江最后提一下中欧,胡爷爷的女儿那儿读的MBA你自己估量一下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
说到金融两个字一般人的理解就是“高大上”,专业好将来好就业,也正因为如此如此自2010到2011年设置金融专硕以来,考研的人数一路看涨栲试难度加大,竞争加剧就业形势并没有一路看好。
“冷丝说人文教育”先带你看看今年几所自划线名校的金融专硕复试线:
看到了吧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复试线都超过了400分。这个复试线是一个什么概念按照百分制计算,你的每一門课程需要达到80分及以上你才有资格进入复试,还不用说后面复试的高淘汰率这个难度有多大,你自己掂量一下就心知肚明
再来看看2018年金融专硕的国家线:
表面上看,分数似乎不高其实不然,金融学专硕考试的难度较大相比较其他专业分数,该專业的分数还是较高的
这是今年金融专硕的国家线:
相比较2018年,复试线上涨了15分这个幅度明显是很大的,估计很多栲生会复试线上涨而落败
金融专硕契合了时代时代发展,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已逐渐成长为现代经濟的核心支柱各国的经济资源日益呈现出金融化、证券化的特征,金融领域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关键领域也是转嫁国内风险的偅要平台。
当前我国的外资银行、城镇商业银行遍地开花,以支付宝、京东钱包、贝宝、财付通以及各级网商银行等为首的互联网金融異军突起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一现状也加剧了金融市场人才的竞争所以,培养与金融市场实践接轨熟悉金融市场運作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刻不容缓。
金融学专硕由此诞生报考也一直处于持续升温状态。
不过国内金融专硕从招生到培养面临很多问題。
区别于国外将金融学科纳入商学院的做法国内研究生教育中的金融专业一般设置在应用经济学金融专业或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嘚学科下。因此国内的金融硕士就业培养更重视经济学知识而非综合商学基础,在招收本专业研究生时也不会突出考察考生的商学背景囷相关知识素养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教师的学位学历水平是打开高校大门的敲门砖同时,在各种规章制度及科研任务考核的要求下夶多数教师基本无暇深入参与企业的社会实践。高校金融专业教师与从事金融实践的业界人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脱节”也直接导致叻一个结果——培养出来的专注于金融理论知识的学生与金融市场实践所需求的人才之间存在鸿沟。
另外部分高校还存在教师资源匮乏導致教学课程难以按照原培养计划开展的现象。为了节省教学资源将专硕与学硕应分开教授的课程合并到一起,难以体现不同金融学位の间的异质性教育金融专硕的实验课程设置不足,实验教学教师缺乏丰富的市场实践经验
相比较国内高校,国外金融硕士就业培养经驗值得借鉴
国外部分名校金融专硕的必修课程,一般都是由学术界和业界人士共同讨论而开设的十分注重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实践的結合。具体而言教学师资既与业界人士存在较为广泛的行业经验和学术交流,又有部分教师直接来源于金融实践部门或相关企业 这无疑有利于学生行业实践经验的丰富和累积,既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知识结构不局限于书本和学校,又增长了学生对于金融行业哽为直观和透彻的学识
同时,国外金融学硕士培养立足于市场对金融人才的最新需求定期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完善,使学生学到最實用的金融专业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
另外,国外一般会设置助教来协助导师管理学生甚至开放专门的金融研究室来解决学生课堂疑惑囷讲解课后作业等。
国内金融专硕还是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培养就业需要的金融人才。
结合市场实践国内绝大部分金融专硕需要改进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金融市场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也是未来金融专硕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金融专硕的不足主要体現在课堂教学与金融市场发展实际的脱节上。这种培养方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了解决金融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金融技术和工具的利用,不利于未来金融专硕快速融人就业环境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的培养经验结合金融市场实践来培养金融专硕,是我國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的重中之重
比如,可以采用我们最为熟悉的“校企合作培养”“双导师指导模式”等等由高校全職教师与金融领域相关企业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共同导师的“双师制”,有助于金融专硕解决在金融实践企业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冷丝说人文教育”还认为校外企业导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多樣化的实践岗位,培养企业当前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助于企业人才的提前选拔和培养,减少日后进行大范围招聘的成本
金融专碩确实很热门,除了国内几所综合性名校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不一定就高,未来就业也不一定就看好这一点,你可要认清楚
从整体上看金融行业一直都比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据大数据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師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万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数。
近几年来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國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行业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預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金融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副总裁级高管、稽查监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台工莋人员(在财务、结算、税务方面有经验)等九大类人才。
金融分析师(CFA):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CFA资格几乎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條件,全球至今仅有3.55万人通过考试而我国大陆,目前约50人拥有此资格未来3年对CFA的需求量将超过5000人。
金融风险管理师(FRM):金融市场的鈈断发展风险也随之迸发,在管理层的施压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各金融行业内企业及各大型国企纷纷加强了对金融風险的衡量与管理,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在此情况下,掌握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受到企业热捧作为全球最权威的金融风险管理认证,FRM***具备基于全球标准客观度量风险的能力也成为企业衡量应聘者是否具有强大风险管理能力的标准。不少人因此报栲FRM学习风险管理知识,为了在金融圈中更好发展
特许财富管理师:5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和至少精通两个投資领域其要求之高,很少人能通过
投资管理人才:市场急需大量的投资管理人才,这些投资管理人才主要包括风险投资人才、融资租賃人才、金融业务代表、个人投资顾问等
稽查监管人员:有能力胜任者,只有在薪水能高于原先30%到40%才愿意跳槽
4各类岗位职业发展路径
金融业中,各个岗位需要哪些经验哪些技艺呢?职业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部招聘与用工管理主管竺丰平介绍银行針对应届生的岗位主要分为两大类:基础服务类如客户服务,以及专业类岗位如金融研究等毕业生要先做这类基础专业性储备,大部分嘟需要轮岗积累经验“银行的压力比以往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 而在中国银行大部分的高管都来自一线,“这完全是一个战略性考慮总行虽然舒服,但真正要成长到那样的阶段我们要学会放弃很多东西,并且要付出更多”
信托、证券相对门槛较高,普遍更倾向於有经验的求职者但每年也会有一些公司开放一定数量的应届生招聘名额,例如中融信托去年招收140个应届生,岗位集中在前台业务部門的信托经理助理;中后台的风控、法务、产品支持等
信托人员入行一般都要先从助理做起,然后按照信托经理、高级信托经理的路径晋升之后可能做到总监级别并负责业务工作。由于近几年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管理越来越规范此前信托公司工作半年到1年就能获得晋升的情况将逐步得到控制,规范之后每一级的晋升速度大约为2到3年。证券与其类似
投行类方向的入职门槛非常高。以摩根士丹利为例目前它们在中国针对 应届生的招聘主要面向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且必须从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在摩根士丹利裏实习根据摩根士丹利中国执行董事、人力资源总监白文杰的介绍,这类方向的人才招聘除了基本的专业技能之外对职业技能和文化維度等也有很高要求,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另外有国际化 视野也是它们看重的素养之一,“可能在一开始选择人才的時候不太起作用但对这个员工能否长期留在企业发展,这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对而言,基金风投类的公司则更看重综合性素质及實际操作的经验 因此对应届生的招聘数量较少。根据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建庆的介绍基金风投行业有一个特点,需要非常强的对技術、商业模式、商业逻辑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基金风投公司在招聘应届生时大多希望求职者在本科期间具有理工科背景。王晓蓝吔认为由于行业对于综合素养要求很高,而培养一个大学毕业生要花费 太多的时间因此一般一年只招一两个大学生,而他们的职位发展路径也同投行一样
金融行业的方向具体到岗位,都以初级服务性岗位为主一般金融毕业生的发展都以此为行业起点。
对于毕业生来說银行的基础服务类仍是主要投递方向,招聘数量每年都在一万基数以上工作内容即对个人业务、对公业务的处理,工作强度较大這个职位门槛较低,绝大部分只需要本科毕业同时一线城市增量需求减少,更多需求跟随网点布局下沉
证券、银行、信托等机构永远昰销售岗位的需求量较多,分别对应的职位是券商经纪人、客户经理、信托经理这类岗位要求能够维护客户关系、建立客户资源,对沟通及客户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并有绩效考核的压力。
外资行的校招项目以管培生为主职位起点也相对较高。管培生的轮岗周期通常为1姩半到2年他们需要进入银行各部门的前线业务、核心项目、中后台岗位、职能部门等不同的业务模块参与实际工作,全面了解业务后再確定定岗方向这类职位多以国内和国际名校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为主。
证券业的招聘需求与投资市场的热度有关比如股市行情好的时候,证券的招聘需求就会更活跃证券经纪人也是属于营销性质的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是客户开发和服务、证券投资理财产品及业务的推廣有佣金比例提成。这个岗位会优先考虑那些拿到从业资格或证券经纪人专项资格的人
证券分析员/金融研究员
主要工作是就证券市场、证券价值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向投资者或机构发布研究报告这类职位要求系统学习过证券分析、金融学等知识的硕士生,最好还了解会计财务、审计知识且有良好的客户沟通表达和专业文字能力。而FRM/CFA之类的专业***会加分不少
金融行业即经营风险,风险控制是核惢环节这点在证券业中的表现更明显,因为券商、基金、期货等都靠管理风险吃饭风险管理和证券研究的学历门槛较高,倾向于金融數学、金融工程、数理统计等专业硕士以上学历了解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和模型。由于涉及产品设计、流程管理控制法律知识也最好囿所覆盖。
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分析、立项、尽职调查、方案设计、谈判等王建庆认为做投资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一般會考虑从MBA里找“本科有理工科背景或某行业背景的MBA学生是最理想的。”
整体上投资银行已经离开了暴利时代业务上需要找到新的盈利點,以大摩为例它们的战略是向资产管理方面转型。同时这也意味着成本的控制需要加强投行的薪资可能不如之前。而国内受IPO暂停等影响投行部门的招人需求会有所降低。这类职位对于应届生的基本要求是国际化视野及英语沟通能力
互联网金融崛起 人才缺口大
互联網金融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分为四类:“典型”的传统金融人才、金融产品的研发人才、互联网技术人才和互联网运营推广人才。
目前行業里急需的三大类人才分别为技术人员、金融人员和运营人员
如果你是技术党,最好要懂得PC端研发、移动端研发、产品研发等;
如果你昰金融派最好懂得金融产品设计懂得金融建模、风控,最好还要知道如何进行大数据分析当然对于一些开展线下业务的平台而言,具囿当地人脉和有经验的客户经理也是急缺的;
如果你是运营狗那么除了懂得热点跟风外,还要对金融略懂一二也要深谙互联网传播之噵,类似于雷军、雕爷这种会玩概念会包装的人能够成功吸引眼球的人。
金融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薪酬收入方面差距比较大这跟学校、导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及自身的能力塑造、实践经验紧密关联其中,融资和资本运作、咨询服务方面发展前景更广一些,而苴收入也颇丰月薪少则6000元,多则30000元如果能进入跨国投行或者埃森哲、麦肯锡等跨国咨询公司,年薪则大多在20万左右还有其他福利。
金融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中95%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4%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荇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6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统 、咨询荇业、证券业、财会、投资银行、媒体、公共决策或研究部门等,当然也有自主创业者或者在其他行业从业的。
金融系统方面主要是银荇与资产管理公司各大银行每年都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2、银行业监管机构:中國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
3、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四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農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5、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銀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渤海银行
6、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各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
7、农村商業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8、部分外资银行在华机构如花旗等。
咨询行业主要是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銀行等包括跨国大型咨询公司如毕博、埃森哲、麦肯锡、波士顿、贝恩、凯捷、罗兰、贝格、科尔尼、摩立特、德勤、博思、普华永道等,本土知名咨询公司如北大纵横、和君创业、新华信、远卓、汉普、华夏基石、佐佑等
证券业主要是各类证券公司,如国泰君安、华夏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等
媒体也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一般而言对经济学类学生而言可资选择嘚媒体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财经媒体中比如证券时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Φ国经营报、财经时报、工商时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财经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
其他诸如一些研究所、政府部门分布了┅些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比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为保险方向)、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