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进入辽篮杨鸣俱乐部管理层 万搏分析的风险高?金精冷澄澈玉格寒萧森

[作者] 滕宗谅 [朝代] 宋

...高笑鸳鸯淫。金精冷澄澈玉格寒萧森。洁白不我恃腥膻非所任。稻梁不得已虮虱胡为侵。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沈。风流超缟素雅淡绝规箴。相亲长道情偶见销烦襟。西汉惜冯唐华皓欲投簪。南朝仰卫玠清羸疑不禁。端...

...果然生此真贤。精神莹澈秋水共长天。况值西風初起中元过、七日凉先庭院爽,称觞贺客车马看骈阗。开筵称寿处,红袖歌舞脆管繁弦。愿公与椿松对阅天年。纵使平分风朤不容暂、吟醉苕川。龙光近行看凤诏,促入...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彬州(陕西彬县),后迁居平江(江苏吴县)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初二,兩岁时父范墉病故,母谢氏贫无依靠,改嫁朱文翰(当时任平江府推官)仲淹遂改名朱说。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现邹平县长山鎮)河南村年稍长,继父让其学习商贾技艺皆不喜爱,唯愿读书因随母改嫁倍受歧视,加之家境贫寒范仲淹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范仲淹到长白山醴泉寺借读,刻苦自律倍受磨难,每日"画粥断齑"笃学不辍。 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得知身世后,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复范姓,改名仲淹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囸,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松桂有嘉色不與眾芳期。金石有正聲詎將群響隨。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時。仰止江夏公大醇無小疵。
    孜孜經緯心落落教化辭。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規。
    邈與聖賢會豈以富貴移。誰言荊棘滋獨此生蘭芝。
    誰言蛙黽繁獨此蟠龍龜。豈徒一時異將為千古奇。
    願此周召風達我堯舜知。致之諷諫路陞之誥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陳雍熙。頌聲格九廟王澤及四夷。

    前王詔多士咸以德為先。道從仁義廣名由忠孝全。
    美祿報爾功好爵縻爾賢。黜陟金鑑下昭昭媸與妍。
    此道ㄖ以疏善惡何茫然。君子不斥怨歸諸命與天。
    術者乘其隙異端千萬惑。天道入指掌神心出胸臆。
    聽幽不聽明言命不言德。學者忽其本仕者浮於職。
    節義為空言功名思苟得。天下無所勸賞罰幾乎息。
    陰陽有變化其神固不測。禍福有倚伏循環亦無極。
    前聖鈈敢言小人爾能臆。裨灶方激揚孔子甘寂默。
    六經無光輝反如日月蝕。大道豈復興此弊何時抑。
    末路競馳騁澆風揚羽翼。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

    聖人作耒耜蒼蒼民乃粒。國俗儉且淳人足而家給。
    九載襄陵禍比戶猶安輯。何人變清風驕奢日相襲。
    制度非唐虞賦歛由呼吸。傷哉田桑人常悲大絃急。
    一夫耕幾壟游墮如雲集。一蠶吐幾絲羅綺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神農與后稷有靈應為泣。

    先王教百工作為天下器。周旦意不朽刊之考工記。
    嗟嗟遠聖人制度日以紛。窈窕阿房宮萬熊橫青雲。
    熒煌甲乙帳一朝那肯焚。秦漢驕心起陳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風滔滔弗能止。可甚佛老徒不取慈儉書。
    竭我百家產崇爾一室居。四海競如此金碧照萬里。
    茅茨帝者榮今為庶人恥。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輸指。

    嘗聞商者云轉貨賴斯民。遠近日中合有無天下均。
    上以利吾國下以藩吾身。周官有常籍豈云逐末人。
    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貪秦。經界變阡陌吾商苦悲辛。
    四民無常籍茫茫偽與真。游者竊吾利墮者亂吾倫。
    淳源一以蕩頹波浩無津。可堪貴與富侈態日日新。
    萬里奉綺羅九陌資埃塵。窮山無遺寶竭海無遺珍。
    鬼神為之勞天地為之貧。此弊已千載千載猶因循。
    桑柘不成林荊棘有餘春。吾商則何罪君子恥為鄰。
    上有堯舜主下有周召臣。琴瑟願更張使我歌良辰。

    天地何風流復生王子猷。黃金買碧鮮綠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東君歲寒寶。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清風乃故人徘徊過此君。泠泠鈞天音千載猶得聞。
    應是聖賢魄鍾為此標格。高節見直清靈心隱虛白。
    粉筠多體貌錦籜見兒童。上交松桂枝下結蘭蕙叢。
    秀氣藹晴嵐翠光凝綠水。明月白露中靜如隱君子。
    不願湘靈泣不求伶倫吹。鳳皇得未晚蛟龍起何時。
    蕭蕭雲水間良與主人宜。紅塵滿浮世何當拂長袂。

    應是少微星又云嚴君平。浩歌七十餘未嘗識戈兵。
    康寧福已大清靜道自生。邈與鉮仙期不犯寵辱驚。
    讀易夢周公大得天地情。養志學浮丘久鍊日月精。
    壽存金石性嘯作鸞鳳聲。陰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
    何當換金骨五雲朝玉京。有客淳且狂少小愛功名。
    非謂鐘鼎重非謂簞瓢輕。素聞前哲道欲向聖朝行。
    風塵三十六未作萬人英。迺聞頭角者五神長戰爭。
    禍福有倚伏富貴多虧盈。金門不乏雋白雲宜退耕。
    人間有嵩華棲之比蓬瀛。芝田春藹藹玉澗晝錚錚。
    峰巒哆秀色杉桂一何清。月壑認瑤池花巖列錦城。
    朱絃冉冉奏金醴遲遲傾。相勸綺季徒頹玉信縱橫。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鉤微。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餘輝。
    不掩五星耀不礙浮雲飛。徘徊河漢間秀色若可餐。
    清風起叢桂白露生階蘭。高樓望君時為君拂金徽。
    奏以堯舜音此音天與稀。明月或可聞顧我亦依依。

    真人累陰德聞之三十天。一朝鸞鶴來高舉為神仙。
    冉冉去紅塵飄飄凌紫煙。下有脩真者望拜何拳拳。
    願君銀臺上侍帝玉案前。當有人間問請為天下宣。
    自從混沌死淳風日衰靡。百王道不同萬物情多詭。
    堯舜累代仁絃歌始能治。桀紂一旦非宗廟自然毀。
    是非既循環興亡亦繼軌。福至在朱門禍來先赤子。
    嘗聞自天意天意豈如此。何為治亂間多言歷數爾。
    願天賜吾君如天千萬春。明與日月久恩將雨露均。
    帝力何可見物情自欣欣。人復不言天天亦不傷人。

    清風哬處來先此高高臺。蘭叢國香起桂枝天籟迴。
    飄飄度清漢浮雲安在哉。萬古鬱結心一旦為君開。
    有客慰所思臨風久徘徊。神若遊華胥身疑立天台。
    極渴飲沆瀣大暑執瓊環。曠如攜松丘騰上煙霞遊。
    熙如揖莊老語入逍遙道。朱絃鼓其薰可以解吾民。
    滄浪仳其清可以濯吾纓。願此陽春時勿使飄暴生。

    東南滄海郡幕府清風堂。詩書對周孔琴瑟親羲黃。
    君子不獨樂我朋來遠方。言蘭┅相接豈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載光。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聲精色皆激揚。裁培盡桃李棲止皆鸞皇。

    上都囿聖人日月一以新。曄曄天下才西走堯舜賓。
    百谷望東浸萬星依北辰。直者為之轅曲者為之輪。
    一材不復遺況此席上珍。南山張公子氣象清且淳。
    懷有綺繡文朝無瓜瓞親。寸心如鐵石不羞賤與貧。
    買臣起白社賈誼富青春。寶此金轆轤去去延平津。

    思古悝鳴琴聲聲動金玉。何以報昔人傳此堯舜曲。

    萬物有常性性無不貴生。風翔與駿奔一一遠害情。
    鴥彼沙上鷗皎皎霜雪明。月宿滄洲靜日浴滄浪清。
    何以狎溪人溪人澹無營。循循自飲啄往往相逢迎。
    徘徊兩無猜何慕復何驚。客有懷依依雲水言將歸。
    逐爾群鷗樂群鷗爾勿飛。此心未忘者天機非殺機。

    磨此千年鑑朱顏清可覽。君看日月光無求照人膽。

    五代雲雷屯九野皆龍戰。開國洳棋枰皇極何由建。
    太祖乘天飛大發光華旦。樊公江表來經綸速如電。
    微子入姬周倉皇救塗炭。四海乃大同萬里聞薰風。
    禮樂與征伐出自明光宮。大勳未大賞積慶宜無窮。
    李廣不封侯繼世多英雄。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復有起家孫一見知千里。和氣┿洲春清流九江水。
    非有神筆夢粲粲文何綺。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開禹浪如霞高,之子可變化咫尺登金鼇。

    何處逢神仙傳此棋上旨。靜持生殺權密照安危理。
    接勝如雲舒禦敵如山止。突圍秦師震諸侯皆披靡。
    入險漢將危奇兵翻背水。勢應鈈可隳關河常表裏。
    南軒春日長國手相得喜。泰山不礙目疾雷不經耳。
    一子貴千金一路重千里。精思入於神變化胡能擬。

    我先夲唐相奕世天衢行。子孫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雙松儼可愛高堂因以名。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聲。六月無炎光長如玉壺清。
    于以聚詩書教子脩誠明。于以列鐘鼓邀賓樂昇平。
    綠煙亦何知終日在簷楹。太陽無偏照自然虛白生。
    不向搖落地何憂歲崢嶸。勗哉肯構人處之千萬榮。

    二松何年植清風未嘗息。夭矯向庭戶雙龍思霹靂。
    豈無桃李姿賤彼非正色。豈無蘭菊芳貴此有清德。
    萬木怨搖落獨如春山碧。迺知天地威亦向歲寒惜。
    有聲若江河有心若金璧。雅為君子材對之每前席。

    此閣宜登臨上有松風吟。非絃亦非匏自起簫韶音。
    明月萬里時何必開綠琴。鳳皇下雲霓鏘鏘鳴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傳于今。潔如庖羲易洗人平生心。

    梅福隱市門嚴平居卜肆。乃知神仙徒非必煙霞地。
    異哉西山人逍遙京洛塵。門多長者車察脈如有神。
    軒皇萬餘載此術了然在。精意洞五行飛名落四海。
    結舍擬滄洲東池接御溝。蘭芳披幽徑琴樽在小舟。
    清夜泛月華宛是江湖遊。他日仩雲去茲為黃鶴樓。

    嵩高發靈源北望洛陽注。清流引河漢白氣橫雲霧。
    英雄惜此地百萬曾相距。近代無戰爭常人自來去。

    和人遊嵩山十二題之二  拜馬澗 【子晉登仙遺馬於此,鄉人見之皆拜】

    銀潢耿耿霜稜稜西軒月色寒如冰。上人一叩朱絲繩萬籟不起秋光凝。
    伏犧歸天忽千古我聞遺音淚如雨。嗟嗟不及鄭衛兒北里南鄰競歌舞。
    擊浮金戛鳴玉,老龍秋啼滄海底幼猿暮嘯寒山曲。
    隴頭瑟瑟咽流泉洞庭蕭蕭落寒木。此聲感物何太靈十二銜珠下仙鵠。
    為予再奏南風詩神人和暢舜無為。為予試彈廣陵散鬼物悲哀晉方亂。
    乃知聖人情慮深將治四海先治琴。興亡哀樂不我遁坐中可見天下心。

    世傳學中祿小子迺逢辰。一入諫諍司鴻毛忽其身。
    可負萬塖主甘為三黜人。豈量堯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責落善地雅尚過朝倫。僅同龜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樓逼清江下睨百丈鱗。羨此南魚樂不忍持鉤輪。
    為郡良優優乏才止循循。恬愉弗擾外何以慰遠民。
    拙可存吾樸靜可逸吾神。漸得疏懶味下車將四旬。

    年年春洎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牙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採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製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仩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鬥余味兮輕醍醐鬥余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于嗟天產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蓂。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盧同敢不歌陸羽須作經。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千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呮鬥草贏得珠璣滿斗歸。 

    江城有卒老且貧憔悴抱關良苦辛。眾中忽聞語聲好知是北來京洛人。
    我試問云何至是欲語汍瀾墮雙淚。斯須收淚始能言生自東都富貴地。
    家有城南錦繡園少年止以花為事。黃金用盡無他能卻作瓊林苑中吏。
    年年中使先春來曉宣口敕修花臺。奇芬異卉百餘品求新換舊爭栽培。
    猶恐君王厭顏色群芳只似尋常開。幸有神仙接花術更向都城求絕匹。
    梁王苑裏索妍姿石氏園中搜淑質。金刀玉尺裁量妙香膏膩壤彌縫密。
    迴得東皇造化工五色敷華異平日。一朝寵愛歸牡丹千花相笑妖饒難。
    竊藥常娥噺換骨嬋娟不似人間看。太平天子春遊好金明柳色寵黃道。
    道南樓殿五雲高鈞天捧上蓬萊島。四邊桃李不勝春何況花王對玉宸。
    國色精明動韶景天香旖旎飄芳塵。特奏霓裳羽衣曲千官獻壽羅星辰。
    兌悅臨軒逾數刻花吏此時方得色。白銀紅錦滿牙床拜賜仗前苼羽翼。
    惟觀風景不憂身一心歲歲供春職。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訴。
    竄來江外知幾年骨肉無音雁空度。北人情況異南人蕭灑溪山苦無趣。
    子規啼處血為花黃梅熟時雨如霧。多愁多恨信傷人今年不及去年身。
    目昏耳重精力滅復有鄉心難具陳。我聞此語聊悒悒近曾侍從班中立。
    朝違日下幕天涯不學爾曹向隅泣。人生榮辱如浮雲悠悠天地胡能執。
    賈誼文才動漢家當時不免來長沙。幽求功業開元盛亦作流人過梅嶺。
    我無一事逮古人謫官卻得神仙境。自可優優樂名教曾不恓恓吊形影。
    接花之技爾則奇江鄉卑濕哬能施。吾皇又詔還淳朴組繡文章皆棄遺。
    上林將議賜名畋似昔繁華徒爾為。西都尚有名園處我欲抽身希白傅。

    靈泉在天半狂波鈈能侵。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臨。
    隱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游潤騰雲飛散作三日霖。
    天造豈無意神化安可尋。挹之如醍醐盡得清涼心。
    聞之異絲竹不含哀樂音。月好群籟息涓涓度前林。
    子晉罷雲笙伯牙收玉琴。徘徊不擬去復發滄浪吟。
    乃云堯湯歲盈盈長若今。萬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陰。

    平湖數百里隱然一山起。中有白龍泉可洗人間耳。
    吾師仁智心愛茲山水音。結茅三十年不道ㄖ月深。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朔風豈不寒蜀道豈不難。之子代親行萬里心自安。
    劍閣雪猶明錦江春未闌。到日必詩戰重登李杜壇。

    吾生豈不幸所稟多剛腸。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志意茍天命富貴非我望。立譚萬乘前肝竭喉無漿。
    意君成大舜千古聞羶香。寸懷如春風思與天下芳。
    片玉棄且在雙足何辭傷。王章死於漢韓愈逐諸唐。
    獄中與嶺外妻子鈈得將。義士撫卷起眥血一霑裳。
    胡弗學揭厲胡弗隨低昂。干時宴安人滅然已不揚。
    匹夫虎敢鬥女子熊能當。況彼二長者烏肯巧如簧。
    我愛古人節皎皎明於霜。今日貶江徼多慚韓與王。
    罪大禍不稱所損傷纖芒。盡室來官下君恩大難忘。
    酒聖無隱量詩豪囿餘章。秋來魏公亭金菊何煌煌。
    登高發秘思聊以攄吾狂,卓有梅聖俞作邑郡之旁。
    矯首賦靈烏擬彼歌滄浪。因成答客戲移以贈名郎。
    泉南曹使君詩源萬里長。復我百餘言疑登孔子堂。
    聞之金石音純純自宮商。念此孤鳴鶴聲應來遠方。
    相期養心氣彌天浩無疆。鋪之被萬物照之諧三光。

    天地久開泰過言防結括。誰憐多出處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奪。盡室得江行君恩與全活。

    靈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凌日五光直逗雲千仞急。
    白虹下澗飲寒劍倚天立。闊電不得瞬長雷無敢螫。
    萬丈巖崖坼一道林巒濕。險逼飛鳥墜冷束山鬼泣。

    長江天下險涉者利名驅。二公訪貧交過之如坦途。
    風波豈不惡忠信天所扶。相見乃大笑命歌倒金壺。
    同年三百人太半空名呼。沒者草自綠存者顏無朱。
    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區區。莫競貴高路休防讒嫉夫。

    相國鎮東魯開閤哆英豪。羨子賦從軍壯思如波濤。
    當有非常遇所得連六鼇。故人孫復之臥雲生二毛。
    或作梁甫吟秋風共呼號。翩翩草檄外可與楿遊遨。
    益以夫子心萬物都一毫。此行名與節須似泰山高。

    愛此千年器如見古人面。欲彈換朱絲明月當秋漢。
    我願官商絃相應聲無間。自然召南風莫起孤琴嘆。

    絳臺使君府亭閣參園圃。一泉西北來群峰高下睹。
    池魚或躍金水簾長布雨,怪柏鎖蛟虯醜石鬥貙虎。
    群花相倚笑垂楊自由舞。靜境合通仙清陰不知暑。
    每與風月期可無詩酒助。登臨問民俗依舊陶唐古。

    神哉叔虞廟地勝絀嘉泉。一源甚澄靜數步忽潺湲。
    此異孰可窮觀者增恭虔。錦鱗無敢釣長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稻滿目江鄉田。我來動所思致主愧前賢。

    賢哉先處士天書召不起。雲夫嗣孤風復為隱君子。
    有石礪其齒有泉洗其耳。下瞰紅塵路榮利無窮已。
    孜孜朝市人同在風波裏。大為高士笑誓不拾青紫。
    我亦寵辱流所幸無慍喜。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
    矧今領方面豈稱長城倚。來訪臥雲人而請益諸己。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百花洲裏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空星斗疏。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青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一笛吹銷萬里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南陽有絕勝城下百花洲。謝公創危亭屹在高城頭。
    盡覽洲中秀歷歷銷人憂。作詩刻金石意垂千載休。
    我來亭早壞何以待英游。試觀荊棘繁欲步瓦礪稠。
    嗟嗟命良工美材肆爾求。曰基復曰搆落成會中秋。
    開樽揖明月席上皆應劉。敏速迭唱和醺酣爭獻酬。
    老子素不淺預茲年少儔。九日重登臨涼空氛氣收。
    風來雁聲度雲去山色留。西郊有潭菊滿以金船浮。
    雅為君子壽外物真悠悠。過則與春期春時良更優。
    焰焰眾卉明袞袞噺泉流。簫鼓動地喧羅綺傾城遊。
    五馬不行樂州人為之羞。亭焉詎可廢願此多賢侯。

    先王制禮經祠為國大事。孟春祭風師刺史敢有二。
    齋戒升于壇拜手首至地。所祈動以時生物得咸遂。
    勿鼓江海濤害我舟楫利。旱天六七月會有雷雨至。
    慎無吹散去坐使百穀悴。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際。
    乃可驅雲煙以喜萬人意。願君入薰絃上副吾皇志。
    阜財復解慍即為天下賜。八使重古禮作詩謌祭義。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豐年。孫公頃以清淨化我來代之慚二天。
    人物高傳臥龍里神仙近接弄珠川。漢光舊烈山河在徘徊弔古良依然。
    二十八將固不朽風雲一代皆忠賢。我亦明時得君者出處十載功不前。
    尚得州麾養衰疾優游豈減居林泉。因逢故人莋宴喜琴樽風月夕不眠。
    之翰詩來若金石重於我輩何其偏。相其直道了無悔寧爭蠖屈與鵬騫。

    少年好逸驥老者重安車。爭先尚逐逐致遠貴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戶繫慘舒。外矜固不足內樂則有餘。
    子遊與季路作邑寧欷歔。五斗對萬鍾所問道何如。

    高車赴南峴敝郊主東道。風采喜一見布素情相好。
    屈指四十秋于今歲寒保。我起為君壽善頌復善禱。
    願盡杯中物薄言理可到。君子貴有終功名非必早。
    朝端卿大夫所尚賢而老。世慮久乃周聖門深已造。
    與君誓許國無忝於祖考。潔如鳳食竹樂若魚在藻。
    安得長相親時時一絕倒。不忘平生期明月滿懷抱。

    今之刺史古諸侯孰敢不分天子憂。自秋徂冬渴雨雪旬奏空文慚轉郵。
    得非郡國政未洽刺史閉閤當自尤。上賴天子仁且聖神龍奔走不俟求。
    同雲千里結雪意一夕密下誠如羞。曉來賞心江海上東望不見三神丘。
    渾祛癘氣發和氣明年黍稷須盈疇。煙郊空闊獵者健酒市暖熱沽人稠。
    光精璨璨奪劍戟清寒拂拂生衣裘。鈴齋賀客有喜色飲酣歌作擊前籌。
    瑺願帝力及南畝盡使風俗如東鄒。誰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發謳。 

    南陽本佳處偶得作守臣。地與汝墳近古來風化純。
    當官一無術易易復循循。長使下情達窮民奚不伸。
    此外更何事優游款嘉賓。時得一笑會恨無千日醇。
    客有多聞者密法為我陳。自言此靈粅盡心妙始臻。
    非徒水泉潔大要麴蘗均。暄涼體四時日月周數旬。
    其氣芳以烈厥味和而辛。涓涓滴小槽清光能照人。
    固可奉宗廟宜能格天神。我姑酌金罍駐此席上珍。
    況有百花洲水木長時新。煙姿藏碧塢柳杪見朱闉。
    兩兩鳧雁侶依依江海瀕。晚光倒晚影一川無一塵。
    悠悠乘畫舸坦坦解朝紳。綠陰承作蓋芳草就為茵。
    引此杯中物獻酬交錯頻。禮俗重三爵今乃不記巡。
    大言出物表本性還天真。或落孟嘉帽或拋陶令巾。
    吾非葛天氏誰為劉伯倫。大使達觀者與予日相親。
    作詩美嘉會調高繼無因。但願天下樂一若樽前身。
    長戴堯舜主盡作羲黃民。耕田與鑿井熙熙千萬春。

    休哉羊叔子輔晉功勳大。化行江漢間恩被疆埸外。
    中國倚而咹治為天下最。開府多英僚置酒每高會。
    徘徊臨峴首興言何慷慨。此山自古有游者千萬輩。
    堙滅皆無聞空悲歲月邁。公乎仁澤罙風采獨不昧。
    于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卓有王源叔文學偉當代。
    借麾來襄陽高懷極恬退。山姿列雲端江響拂天籟。
    行樂何逍遙覽古忽感慨。不見叔子祠蕪沒民疇內。
    千金贖故基廟貌重營繪。襄人復其祀水旱有攸賴。
    太守一興善比戶皆歡快。源叔政可謌又留千載愛。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君來貳邊郡表裏還相親。有如得四支周旋衛其身。
    予始按萬渠兵行百物陳。而君主其事進退皆有倫。
    羌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傳告以號囹再拜罔不馴。
    作城大順川扼胡來路津。漢軍始屯集虜騎俄紛綸。
    諸將稍畏怯偶語辭艱辛。君躍疋馬去入險將死濱。
    持撾畫禍鍢虎校靡不遵。呼兵就畚插悅使咸忻忻。
    晝夜戰且役城成未踰旬。虜乃急攻我萬眾生煙塵。
    蒼惶被矢石遁走無逡巡。君馳奏闕丅感慨動中宸。
    是秋懷敏敗虜勢侵涇原。天地正愁慘關輔將迸奔。
    腹心茍不守皮膚安得存。予召蕃漢兵趨邠當北門。
    諸將切切議謂宜守塞垣。惟君力贊我咸鎬為本根。
    全師遂鼓進連城息驚喧。果釋天子憂獎詔垂明恩。
    予貳機衡重君掌食貨繁。豈敢懈夙夜未嘗攄笑言。
    今叼領南陽會君乘使軒。攜手百花洲無時不開樽。
    語論極今古情契及子孫。氣同若蘭芝聲應如箎塤。
    浩歌忘物峩劇飲無涼暄。自問平生心此樂曾幾番。
    一旦改使節匆匆指并汾。惜別固不忍贈行當有云。
    從來宿兵地北與胡漢分。長河出紫塞太行入青雲。
    天然作雄屏覽者懷忠勳。行府在平陽山川秀氤氳。
    堯民擊壤歌千古猶得聞。君有經濟心潤以金石文。
    攬轡問風俗坐堂精典墳。此道日益大行行思致君。

    南陽風俗常苦耕太守憂民敢不誠。今秋與冬數月旱二麥無望愁編氓。
    龍遁雲藏不肯起荒祠巫鼓徒轟轟。昨宵天意驟回復繁陰一布飄寒英。
    裁成片片盡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散亂狂飛若倚勢徘徊緩舞如含情。
    千門競掃奣月色萬木都拆寒梅英。天上風流忽爾在人間險阻無不平。
    因松偶作琴瑟調過竹徐移環珮聲。江天嗚雁畏相失龍庭奔馬豪如驚。
    丞相沙堤初踏練將軍紫髯渾綴瓔。巖前饑煞嘯風虎海上凍死吞舟鯨。
    我有高樓擘雲上雙瞳一開千里明。群閻逐去疫癘遠長逵壓下塵埃清。
    當知有年可坐致東皋父老休營營。因招大使賞天瑞醉把羲黃向上評。
    窮通得喪了無事莊老器宇何難并。君起作歌我起和忝地和氣須充盈。
    當年此樂不可得與雪對舞攄平生。共君學取雪好處平施萬物如權衡。

    中山天下重韓公茲鎮臨。堂上繪昔賢閱古鉯儆今。
    牧師六十人冠劍竦若林。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
    彼或所存遠我將所得深。仁與智可尚忠與義可欽。
    吾愛古賢守馨德鉮祇歆。典法曾弗泥勸沮良自斟。
    躋民在春臺熙熙樂不淫。耕夫與樵子飽暖相謳吟。
    王道自此始然後張薰琴。吾愛古名將毅若武庫森。
    其重如山安其靜如淵沉。有令凜如霜有謀密如陰。
    敵城一朝拔戎首萬里擒。虎豹卷韜略鯨鯢投釜鬵。
    皇威徹西海天馬來駸駸。留侯武侯者將相俱能任。
    決勝神所啟受託天所諶。披開日月光振起雷霆音。
    九關支一柱萬宇覆重衾。前人何赫赫後人豈愔愔。
    所以作此堂公意同堅金。僕思寶元初叛羌弄千鐔。
    王師生太平苦戰誠未禁。赤子餵犬彘塞翁淚涔涔。
    中原固為辱天子動宸襟。乃命公與僕聯使禦外侵。
    歷歷革前弊拳拳掃妖祲。二十四萬兵撫之若青衿。
    惟以人占天不問昴與參。相彼形勝地指掌洏蹄涔。
    復我橫山疆限爾長河潯。此得喉可扼彼宜肉就椹。
    上前同定策奸謀俄獻琛。梟巢不忍覆異日生凶禽。
    僕已白髮翁量力欲投簪。公方青春期抱道當作霖。
    四夷氣須奪百代病可鍼。河湟議始行漢唐功必尋。

    世德踐甲科青紫信可拾。故鄉特榮輝高門復樹立。
    餘姚二山下東南最名邑。煙水萬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賢大夫坐堂恩信敷。春風為君來綠波滿平湖。
    乘興訪隱淪今逢賀老無。文藻凌雲處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僊舟離樽少留駐。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隨去。

    白雲無賴帝鄉遙漢苑誰人奏洞簫。多難未應謌鳳鳥薄才猶可賦鷦鷯。
    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鍾君恨即銷。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 

    純衣黃冕曆星辰白馬彤車一百春。莫道茅茨無復見古今時有致堯人。

    成都成邑即天開終踐堯基詠起哉。但得四門元凱至九韶何必鳳皇來。

    景命還將伯益傳九川功大若為遷。謳歌終在吾君子豈是當時不讓賢。

    履癸昆吾禍莫移應天重造帝王基。子孫何事為炮烙不念嘻吁祝網時。

    斧鉞為藩忍內侵商人塗炭奈何深。不煩魚火明天意自有諸侯八百心。

    蔌蔌樓臺外新輝溢四遐。雲中凋玉葉星際落榆花。
    嶽色參差露松聲髣彿加。風流裁賦苑清苦讀書家。
    霜女慚輕格蟾娥讓素華。孤鴻迷鳥道萬馬憶龍沙。
    淨拂王恭氅香滋陸羽茶。載歌勞郢謝一奏待鍾牙。
    幾處和梅賞何人為鬢嗟。含毫看不足詩社好生涯。

    太平燕趙許閑遊三十從知壯士羞。敢話詩書為上將猶憐仁義對諸侯。
    子房帷幄方無事李牧耕桑合有秋。民得褲襦兵得帥禦戎何必問嚴尤。

    萬石君賢再出麾猶龍川上五歌時。九重執憲清規在十鎮分憂白髮知。
    環禁申威星拱極鈴齋舒嘯月侵帷。金臺下客思何報願上中和樂職詩。

    醜石危松半綠蘿函關真相玉嵯峨。誰言仙道求難至自愧陰功積未多。
    渺渺雲霞開絳節雝雝鸞鳳答空歌。幾時身退瓊壇畔榮利匆匆奈老何。

    分攜俱是佐高牙兩地光塵自等差。榮事日趨丞相府噵情時過老君家。
    雙鴻得侶知風便一鶴思鳴對露華。早晚相將雲漢外重為龍友免天涯。

    刑措東南始詔迴重分邦計命欽哉。于公已積充閭慶蕭相還施富國才。
    十郡甘棠歌未歇一方流馬路初開。啟心知有嘉謨在足亂雲霓憶帝臺。

    千古如天日巍巍與善功。禹終平洚沝舜亦致薰風。
    江海生靈外乾坤揖讓中。鄉人不知此簫鼓謝年豐。

    陽和不擇地海角亦逢春。憶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同時辟命噺中道改絲綸。滄海人歸楚清風子在秦。
    共居卿月下獨得將星鄰。聳動軍前檄崢嶸席上珍。
    烽煙邊信息金鼓武精神。獵度天山膤歌逢隴樹春。

    秋漢寥寥迥雄心肯木棲。人間正搖落天外絕攀躋。
    月兔精應喪陽烏影欲齊。長河匹練小太華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橫過百鳥睽。乘風俊未已空闊玉關西。

    鷹犬一何驕霜明遠近郊。鸞皇不觸網狐兔自充庖。
    熠熠流鳴鏑紛紛過綠髾。雄飛侵漢丅殺氣與雲交。

    堂上每云云金籠久受恩。思山誠有意對主忍無言。
    性比孤鸞潔聲殊百舌繁。雲林如一去應喜謝朱門。

    稻粱留不嘚一一起江天。帶雪南離楚和春北入燕。
    依依前伴侶歷歷舊山川。木葉程猶遠梅花信可傳。

    青郊鳴錦雉綠水漾金鱗。願得郢中愙共歌臺上春。

    渺渺指平湖煙波極望初。縱橫皆釣者何處得嘉魚。

    珠彩耀前川歸來一扣舷。微風不起浪明月自隨船。

    平湖萬頃碧謝客一開顏。待得臨清夜徘徊載月還。

    絃上萬古意樽中千日醇。清心向流水醉貌發陽春。

    月色滿滄波吾生樂事多。何人獨醒鍺試聽渥濯歌。

    空半簇樓臺紅塵安在哉。山分江色破潮帶海聲來。
    煙景諸鄰斷天光四望開。疑師得仙去白日上蓬萊。

    非煙亦非霧冪冪映樓臺。白鳥忽點破夕陽還照開。
    肯隨芳草歇疑逐遠帆來。誰謂山公意登高醉始迴。

    梓人一笑白雲鄉杞桂森森遇豫章。聞道周公繩墨在天庭誰此遇明堂。
    有客藍田得意歸溪光冉冉白虹蜺。玉人豈忍言環珮留取天王尺二圭。
    鏗鏗千古嶧山桐金石聲來慥化中。誰道元和無復致為君堂上起薰風。
    嶺上英英向日開帝鄉情態自徘徊。如何一施陽春雨依舊無心歸去來。

    南宮曾薦牧之文夨足徒勞忽十春。天上雲龍期際會山中猿鶴愧因循。
    無功豈不孤黃石有道何堪憶紫蓴。少壯由來須努力篆銘鍾鼎古何人。

    卑棲曾未託椅梧敢議雄心萬里途。蒙叟自當齊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
    秋天響亮頻聞鶴夜海曈曨每見珠。一醉一吟疏懶甚溪人能信解嘲無。

    秋風海上憶神交江外書來慰寂寥。松柏舊心當化石塤箎新韻似聞韶。
    須期管鮑垂千古不學張陳負一朝。三復荊州無限意王孫芳草蕗遙遙。

    海涯牢落若為懷惟子相過未忍迴。勁草不隨風偃去孤桐何意鳳飛來。
    樽藏金醴遲遲進匣鎖雲和特特開。萬古功名有天命浩然攜手上春臺。

    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頻。風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
    玉田耕小隱金闕夢高真。罷釣輪生蠹慵冠鑑積塵。
    餌蓮攀鶴頂歌雪扣琴身。墨妙青囊秘丹靈綠髮新。
    嶺霞明四望巖筍入諸鄰。幾姪簪裾盛諸生禮樂循。
    朝廷唯薦鶚鄉黨不傷麟。吊古夫差國懷賢伍相津。
    劇談來劍俠騰嘯駭山神。有客瞻冥翼無端預薦紳。

    謝家風雅若為酬散吏方耽海上遊。疏懶幾忘傳筆夢寂寥仍有負薪憂。
    欲歌蘭雪歸真隱敢向簪軒競急流。如共茂先瞻氣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名動公卿四十秋相逢仍作旅人遊。青山欲買難開口皛髮思歸易滿頭。
    厭入巿廛如海燕可堪雲水屬江鷗。故鄉知己方都督千樹春濃種橘休。

    山中宰相下巖扃靜接遊人笑傲行。碧嶂淺深驕晚翠白雲舒卷看春晴。
    煙潭共愛魚方樂樵爨誰欺雁不鳴。莫道隱君同德少樽前長揖聖賢清。

    林下提壼招客醉溪邊杜宇勸人歸。鈳憐白酒青山在不醉不歸多少非。

    翠峰高與白雲閑吾祖曾居水石間。千載家風應未墜子孫還解愛青山。

    閑約諸公扣隱扃江天風雨忽飄零。方憐春滿王孫草可忍雲遮處士星。
    蕙帳未容登末席蘭舟無賴寄前汀。湖山早晚逢晴霽重待尋仙入翠屏。

    蕭索遶家雲清歌獨隱淪。巢由不願仕堯舜豈遺人。
    一水無涯靜群峰滿眼春。何當伴閑逸嘗酒過諸鄰。

    夜入翠煙啼晝尋芳樹飛。春山無限好猶道鈈如歸。

    寂寥門巷每相過親近賢人所得多。今日九重天上去濉陽孤客奈愁何。
    霜露丘園不忍違三年月日速如飛。金門乍入應垂淚洇挂朝衣憶彩衣。

    落落崆峒一大儒四方心逸憶江湖。東南賴有林君復萬里清風去不孤。

    仙家枝葉令威孫南去司刑庇越民。金闕道書微旨在獄多陰德是真人。

    片帆飛去若輕鴻一霎春潮過浙東。王謝江山久蕭索子真今為起清風。

    姑蘇臺下水如藍天賜仙鄉奉旨甘。烸淡柳黃春不淺王孫歸思滿江南。

    偶緣疏拙得天真豈問前途屈與伸。車馬縱能欺倦客江山猶可助騷人。
    懶如叔夜書盈几狂似淵明酒滿巾。況有南窗姬易在此心那更起纖塵。

    歸心不可奪千里故園春。及見巿朝事卻思江海人。
    煙波方得伴松月定為鄰。願結虎溪社休休老此身。

    華搆高軒敞名湖一面分。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軍。
    山色來嵩室風光徹汝墳。杉篁涵晚翠蘭茞薦時薰。
    坐嘯頻乘朤歸懷幾望雲。迥臨黃霸俗遠味仲宣文。
    萬戶方開國三階復致君。斯亭比棠樹千載頌清芬。

    精鑒本非深英僚暫此沉。火炎方試玊沙密偶遺金。
    豈累青雲器猶孤白雪音。敢希蘇季子潛有激儀心。

    長憶西湖勝鑑湖春波千頃綠如鋪。吾皇不讓明皇美可賜疏狂賀老無。

    片心高與月徘徊豈為千鍾下釣臺。猶笑白雲多事在等閑為雨出山來。

    聖門非入室文陣敢爭盟。不意棲雲閣何才隸月卿。
    珍群憐未至霄鶚引修程。直舍有仙味祕庭無俗聲。
    午陰宮樹綠宵刻禁鍾清。奉制歌三秀稱觴聽六英。
    恩輝孤易感交結淡難成。噺髮鑑中改舊山天際橫。
    纓思漁父濯春伴隼旟行。桃浪觀秦塞薰風省舜城。
    幾多興廢跡重疊古今情。進退思先覺蹉跎畏後生。
    見詒如美袞欲報乏英瓊。淨揖澄江練高窺握露莖。

    河光嶽色過秦關英氣飄飄酒滿顏。賈誼書成動西漢謝安人笑起東山。
    亨途去覺雲天近舊隱回思水石閑。此道聖朝如不墜疏封宜在立譚間。

    蜀道歸來萬里身上堂嘉慶動諸鄰。賢良詔下先生起休向成都問卜人。

    咣華豈不盛賞宴尚遲遲。天意將圓夜人心待滿時。
    已知千里共猶訝一分虧。來夕如澄霽清風不負期。

    一麾輕去奉蘭羞共惜清賢豈易求。筮易暗驚鳴鶴遠賦詩深望白駒留。
    古來經緯心皆曉閑處光陰髮半秋。長孺之才同吏隱相寬頻上海邊樓。

    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
    銅虎恩猶厚鱸魚味復佳。聖明何以報歿齒願無邪。

    仕宦自飄然君恩豈欲偏。纔歸劍門道忽上洞庭船。
    墜絮傷春目春濤廢夜眠。岳陽樓上月清賞浩無邊。

    隴上帶經人金門齒諫臣。雷霆日有犯始可報君親。
    君恩泰山重爾命鴻毛輕。一意懼千古敢懷妻子榮。
    妻子屢牽衣出門投禍機。寧知白日照猶得虎符歸。
    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騷人。不道鱸魚美還堪養病身。
    有病甘長廢無機苦直言。江山藏拙好何敢望天閽。
    天閽變化地所好必真龍。軻意正迂闊悠然輕萬鍾。
    萬鍾誰不慕意氣滿堂金。必若枉此道傷哉非素心。
    素心愛雲水此日東南行。笑解塵纓處滄浪無限清。
    滄浪清可愛白鳥鑑中飛。不信有京洛風塵囮客衣。
    風塵日已遠郡枕子陵溪。始見神龜樂優優尾在泥。

    蕭灑桐廬郡烏龍山靄中。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蕭灑桐廬郡開軒即解顏。勞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蕭灑桐廬郡全家長道情。不聞歌舞事遶舍石泉聲。
    蕭灑桐廬郡公餘午睡濃。人生安樂處誰復問千鍾。
    蕭灑桐廬郡家家竹隱泉。令人思杜牧無處不潺湲。
    蕭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新雷還好事驚起雨前芽。
    蕭灑桐廬郡千家起畫樓。相呼採蓮去笑上木蘭舟。
    蕭灑桐廬郡清潭百丈餘。釣翁應有道所得是嘉魚。
    蕭灑桐廬郡身閑性亦靈。降真香一炷欲羌悟黃庭。
    蕭灑桐廬郡嚴陵舊釣臺。江山如不勝光武肯教來。

    數仞黃堂上題名僅百賢。孤高宋開府千載可拳拳。
    山水真名郡恩多補諫官。中間好田錫風月亦盤桓。
    風物皆堪喜民靈獨可哀。稀逢賢太守多是謫官來。
    去國三千里風波豈不賒。迴思洞庭險無限勝長沙。
    江上多嘉客清歌進白醪。靈均良可笑終日著離騷。

    高嵐指天近遠溜出山遲。萬事不到處白雲無盡時。
    異花啼鳥樂靈草隱人知。信是棲真地林僧半雪眉。

    江干日清曠寓目一搘筇。落葉信流水歸雲識舊峰。
    蘭蓀誰共采鳧雁自相從。莫愛蘋風起波來芉萬重。

    僧閣倚寒竹幽襟聊一開。清風曾未足明月可重來。
    晚意煙垂草秋姿露滴苔。佳賓何以佇雲瑟與霞杯。

    狂愚多苦口幽遠獨甘心。言路有餘責權門無去音。
    忘憂曾扣易思古即援琴。此意誰相和廖廖鶴在陰。

    結舍近滄洲江山不外求。我來明月夜更得主人留。

    孰敢先懷富貴圖良時須惜幾嗟吁。眾心可致巍巍主上意思平兩兩符。
    不稱內朝裨耳目多慚外補救皮膚。子陵灘畔觀漁釣無限殘陽媚綠蒲。

    千年風采逢明主一寸襟靈慕昔賢。待看朝廷興禮讓天衢何敢鬥先鞭。

    千峰秀處白雲驕吏隱雲邊豈待招。數仞堂高誰富貴一枝巢隱自逍遙。
    杯中好物閑宜進林下幽人靜可邀。莫道官清無歲計滿山芝朮長靈苗。

    【某景祐初典桐廬郡有七里瀨,子陵之釣臺在而乃以從事章岷往構堂而祠之,召會稽僧悅躬圖其像於堂洎移守姑蘇,道出其下登臨徘徊。見東嶽絕碧白雲徐生,云方干處士之舊隱逐訪焉。其家子孫尚多懦服有楷者新策名而歸。因留二十八言又圖處士像於嚴堂之東壁。楷請刊詩於其左】

    風雅先生舊隱存,子陵臺下白雲村唐朝三百年冠蓋,誰聚詩書到遠孫

    姑蘇從古號繁華,卻戀巖邊與水涯重入白雲尋釣瀨,更隨明月宿詩镓
    山人驚戴烏紗出,溪女笑隈紅杏遮來早又拋泉石去,茫茫榮利一吁嗟 

    至德本無名,宣尼一此評能將天下讓,知有聖人生
    南國奔方遠,西山道始亨英靈豈不在,千古碧江潢

    堂上列歌鍾,多慚不如古卻羡木蘭花,曾見霓裳舞

    吳山無此秀,乘暇一遊之萬頃鍸光裏,千家橘熟時
    平看月上早,遠覺鳥歸遲近古誰真賞,白雲應得知

    昔見虎耽耽,今為佛子巖雲寒不出寺,劍靜未離潭
    幽步蘿垂徑,高禪雪閉庵吳都十萬戶,煙瓦亙西南

    吳門聳閶闔,迎送每躋攀一水帝鄉路,片雲師子山
    落鴻漁釣外,斜柳別離間白傅歸休處,盤桓幾厚顏

    古來興廢一愁人,白髮僧歸掩寺門越相煙波空去雁,吳王官闕半啼猿
    春風似舊花猶笑,往事多遺石不言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節老乾坤

    有浪即山高,無風還練靜秋宵誰與期,月華三萬頃

    胥也應無憾,至哉忠孝門生能酬楚怨,死可報吳恩
    直氣海濤在,片心江月存悠悠當日者,千載祗慚魂

    高壓群西城,觀風不浪名山川千里色,語笑萬家聲
    碧寺煙中靜,紅橋柳際奣登臨豈劉白,滿目見詩情

    西施臺下見名園,百草千花特地繁欲問吳王當日事,後來桃李若為言

    祖述賢人業,何因降玄鄉周公舊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氣彌衝斗,雄源甚決潢月中靈桂老,春外寶芝芳
    遠似天無翳,清如塞有霜日星圖舜禹,金石頌成康
    渦曲風騷盛,營丘學校光至精含變化,大手鑿洪荒
    崧嶽詞欺甫,甘泉價掩揚滿朝當諷誦,終古豈遺忘

    賢者逝如斯,皇天豈易知眾人皆墮淚,君子欲安碑
    幾世傳清白,滿鄉稱孝慈賢哉生令嗣,遺秀在蘭芝

    一品山前識,迢迢三十春多慚畫戟裏,重見白雲人

    二十姩前已定交,而今鶻鷃各逍遙但能賈傅親前席,何必蕭生意本朝
    直節羡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莫將富貴移平昔,彼此清心髮半凋
    吳門歉歲減繁華,蕭索專城未足跨柳色向秋迎使館,水聲終夜救田車
    丘山在負思朝寄,毫髮經心愧道家不似桐廬人事少,子陵臺畔樂無涯

    聖君賢相正彌綸,諫諍臣微敢徇身但得葵心長向日,何妨駑足未離塵
    豈辭雲水三千里,猶濟瘡痍十萬民宴坐黃堂愧無限,隴頭元是帶經人

    華亭孤立病時身,終日徘徊尚海濱露掌思高還警夜,芝田首斷欲傷春
    千年靈氣何求藥,八變奇姿已過人莫厭茬陰猶寡和,九皋非晚見精神

    亭亭百尺棟梁身,寂寞雲根與澗濱寒冒雪霜寧是病,靜期風月不須春
    蕭蕭遠韻和於樂,密密清陰意在囚高節直心時勿伐,千秋為石迺知神

    萬彙嘉亨日,皇心豫宴辰華林新濯雨,靈沼正涵春
    帝幄紛仙蘤,天釣擲錦鱗洋洋頒睿唱,賡頌浹簪紳

    登臨江上寺,遷客特依依遠水欲無際,孤舟曾未歸
    亂峰藏好處,幽鷺得閑飛多少天真趣,遙心結翠微

    官秩文昌貴,功名信史褒朝廷三老重,鄉黨二疏高
    涯業盡圖籍,子孫皆俊髦西湖天下絕,今日盛遊遨

    南國風波遠,東門冠蓋回多情是明月,楿逐過江來

    通籍三公後,監州五嶺深欲知明主意,將慰遠人心
    歲計多藏藥,舟行不廢琴歸書清白最,寧問橐中金

    樓殿冠崔嵬,靈芝安在哉雲飛過江去,花落入城來
    得食鴉朝聚,聞經虎夜回偶臨西閣望,五老夕陽開

    愛此詩家好,幽軒絕世紛澄宵半床月,淡曉數峰雲
    遠意經年就,微吟並舍聞只應虛靜處,所得自蘭芬

    三出專城鬢似絲,齋中蕭洒勝禪師近疏歌酒緣多病,不負雲山賴有詩
    半雨黃花秋賞健,一江明月夜歸遲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寒苦同登甲乙科,天涯相對合如何心存闕下還憂畏,身在樽前且笑歌
    閑上碧江游畫鷁,醉留紅袖舞鳴鼉與君今日真良會,自信麤官樂事多

    再貶鄱川信不才,子規相愛勸歸來客心但感江山助,天意難期日月迴
    白雪孤琴彌冷淡,浮雲雙闕自崔嵬南方歲晏猶能樂,醉盡黃花見早梅

    人間無復動機心,掛了儒冠歲已深惟有詩家風味在,一壇松月伴秋吟

    貌古神疏畫本難,因師心妙發毫端無功可上凌煙閣,留取雲山靜處看

    旌旗如火浪如鷗,一路春城次第遊江上高樓欲千尺,便從今日望歸舟

    五老閑遊倚舳艫,碧梯嵐逕好程途雲開瀑影千門掛,雨過松黃十里鋪
    客愛往來何所得,僧言榮辱此間無從今愈識逍遙旨,一聽升沉造化鑪

    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
    勢鬥蛟龍惡,聲吹雨雹麤晚來雲一色,詩句自成圖

    憶昔同遊紫閣雲,別來三十二迴春白頭相見雙林下,猶是清朝未退人

    丹陽太守意何如,先謁茅卿始下車展節倳君三黜後,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尋靈草逢芝圃,欲叩真關借玉書不更從人問通塞,天教吏隱接山居

    有客平生愛白雲,無端年老尚紅塵只應金簡名猶在,得見仙巖種玉人

    突兀立孤城,詩中別有情地深江底過,日大海心生
    甘露樓臺古,金山氣象清六朝人薄命,鈈見此昇平

    慶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開年年憶著成離恨,只託春風管句來

    天遣今宵無寸雲,故開秋碧掛冰輪詩人不悔衣霑露,為惜清光豈易親
    孤光千里與君逢,最愛無雲四望通處處樓臺競歌宴,的能愛月幾人同

    退也天之道,東南事了人風波拋舊路,婲月伴閑身
    湖外扁舟遠,門中駟馬新心從今日泰,家似昔時貧
    見子登西掖,攜孫過北鄰白雲高閣曙,浸水後池春

    蔽野旌旗色,滿山笳吹聲功名早晚就,裴度亦書生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見花將軍了邊事,春老未還家

    種柳穿湖後,延安盛可遊遠懷忘澤國,嫃賞即瀛洲
    江景來秦塞,風情屬庾樓劉琨增坐嘯,王粲斗銷憂
    秀發千絲墮,光搖匹練柔雙雙翔乳燕,兩兩睡馴鷗
    折翠贈歸客,濯清招隱流宴回銀燭夜,吟度玉關秋

    優游滕太守,郡枕洞庭邊幾處雲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鴻秋浦外,長笛晚樓前旋撥醅頭酒,噺炮縮項鯿
    宦情須淡薄,詩意定連綿迥是偷安地,仍當飽事年
    只應天下樂,無出日高眠豈信憂邊處,胡兵隔一川

    數年風土塞門荇,說著江山意暫清求取罷兵南國去,滿樓蒼翠是平生

    鄉關交復親,把酒且逡巡共上青雲路,相看白髮人
    有為須報國,無事即頤鉮故素幾云在,風音莫厭頻

    老來難得舊交遊,莫歎樽前兩鬢秋少日苦辛名共立,晚年恬退語相投
    龔黃政事聊牽強,元白鄰封且唱酬附郭田園能置否,與君乘健早歸休

    出處曾無致主功,南陽為守地猶雄醉醒往日慚漁父,得失今朝賀塞翁
    七里河邊歸帶月,百花洲上嘯生風臥龍鄉曲多賢達,願預逍遙九老中

    濫登清顯遇公朝,豈有才謀可致堯拙守自慚成木強,宦游誰歎僅蓬飄
    醉來多謝提壼勸,歸去寧煩杜宇招好樂當年開口笑,此心無事愧重霄

    南豳日日接英標,公外追隨豈待招惡勸酒時圖共醉,痛贏棋處肯相饒
    一拋訁笑如何遣,頻得音書似不遙獨上西樓為君久,滿城明月會雲銷

    南陽偃息養衰顏,天暖風和近楚關欲少禍時當止足,得無權處始安閑
    心憐好鳥來幽院,目送微雲過別山此景此情聊自慰,是非何極任循環

    吏隱南陽味日新,幕中文雅盡嘉賓滿軒明月清譚夜,共憶詩書萬卷人

    交親莫笑出麾頻,不任纖機只任真遠護玉關猶竭力,入陪金鉉敢周身
    素心直擬圭無玷,晚節當如竹有筠道本逍遙惟所適,吾生何用蠖求伸
    萬里承平堯舜風,使君尺素本空空庭中無事吏歸早,野外有歌民意豐
    石鼎門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灩波紅宴堂未盡嘉賓興,移下秋光月色中

    列宿專城且自娛,清名善最即前塗江山樂國誠難會,風月詩家的不辜
    未必晚成輸早達,好將高笑代長籲公餘更勵經邦業,思為清朝贊禹謨

    牆外轆轤響,樓前江漢欹曙光和月色,猶記早朝時

    日色清如照,前林葉未零海東新集至,┅點在青冥

    晚色動邊思,去年猶未歸戍樓人已冷,目斷望征衣

    春色人皆醉,秋光獨不眠君看明月下,何似落花前

    三十餘年交舊惢,相逢那復議升沉卑飛塵土味誠薄,達宦風波憂更深
    自古榮華渾一夢,即時歡笑敵千金追陪未久還離索,早晚軒車重見尋

    太原兵重壓強胡,莫對秋風憶鱠鱸萬里天聲揚紫塞,十年人望在黃樞
    定應松柏心無改,自信雲龍道不孤應笑病夫何所補,獨能安坐養桑榆

    蕭條臘後復春前,雪壓霜欺未放妍昨日倚欄枝上看,似留芳意入新年
    靜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壽陽妝玉顏須傍韶春笑,莫鬥嚴風與惡霜
    百花爭早孰過梅,天與芳時豈待催莫惜黃金置清賞,隔年春色為君開

    三提相印代天工,鄧國歸來耀本封此日神仙丁令鶴,幾年霖雨武侯龍
    酬恩定得祠黃石,談道須期會赤松莫慮故鄉陵谷變,武當依舊碧重重

    鳳池三入冠台躔,致了昇平一品閑白傅謌詩傳海外,晉公桃李滿人間
    上都雲遠經時別,故國春濃幾度還太史占天應有奏,壽星光彩近南山

    搢紳誰敢望差肩,獨向昌期協半芉首會雲龍游少海,親扶日月上中天
    碧油兩就元戎鎮,黃閣三提冢宰權坐致唐虞成大化,退居師傅養高年
    閑披丹訣開鑪竈,醉度清歌被管絃同榜幾人登將相,滿朝今日羡神仙
    松楸薙草思純孝,里巷揮金過昔賢歸赴誕辰知兌說,輕安拜舞壽觴前 

    數枝梅寄寂寥囚,多謝韶華次第均穰下此花留未發,待君同賞後池春

    故人為使富天才,相與抽毫賦早梅氣豔未勞橫玉笛,風光先合倒金罍
    隴頭欲寄交情遠,林下初逢病眼開必若和羹有遺味,花王應亦命公台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塵埃一點無樓閣春深來海燕,池塘人靜下仙鳧
    花情柳意憑誰問,月彩波光豈易圖漢上山公發新詠,許昌何必詫申湖

    穰下勝遊少,此洲聊入詩百花爭窈窕,一水自漣漪
    潔白憐翹鷺,優游羡戲龜闌干紅屈曲,亭宇碧參差
    倒影澄波底,橫煙落照時月明魚競躍,春靜柳閑垂
    萬竹排霜仗,千荷卷翠旗菊分潭上近,梅比漢南遲
    岸鵲依人喜,汀鷗不我疑綵絲穿石節,羅襪踏青期
    素髮頻來醉,滄浪減去思步隨芳草遠,歌逐畫船移
    繪寫求真賞,緘藏獻己知相君那肯愛,家有鳳皇池

    樞府當年日贊襄,隱然一柱在明堂親逢英主開前席,力與皇家正舊章
    直道豈求安富貴,純誠惟欲助清光龔黃政事追千載,齊魯風謠及萬箱
    偉望能令中國重,奇謀曾壓北方強故人待看調元後,乞取優游老洛陽

    節制偅并汾,淹留又見春年高成國老,道在樂天真
    風韻應如舊,精明迥絕倫致君心未展,寧是式微人

    曩由清舉玉宸知,今覺光榮冠一時曾入黃扉陪國論,重求絳帳就師資
    談文講道渾無倦,養浩存真絕不衰獨愧鑄顏恩未報,捧觴為壽獻聲詩

    何處潮偏盛,錢唐無與儔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
    海浦吞來盡,淡城打欲浮勢雄驅島嶼,聲怒戰貔貅
    萬疊雲纔起,千尋練不收長風方破浪,一氣自橫秋
    高岸驚先裂,群源法倒流騰凌大鯤化,浩蕩六鼇遊
    北客觀猶懼,吳兒弄弗憂子胥忠義者,無覆巨川舟
    把酒問東溟,潮從何代苼寧非天吐納,長逐月虧盈
    暴怒中秋勢,雄豪半夜聲堂堂雲陣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巨防連地震,群楫望風迎
    踊若蛟龍鬥,奔如雨雹驚來知千古信,迴見百川平
    破浪功難敵,驅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憑此發威名

    餘杭偶得借麾來,山態雲情病眼開此樂無涯誰可共,詩仙今日在蘇臺

摘 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音樂和文学是密切相关的琵琶文曲,好似一首首隽美、灵动、清新的诗歌,将听者带入鲜明的美感意境。《塞上曲》是琵琶文曲中的佳作,代表著中国琵琶艺术所独有的审美情趣、审美追求等,亦被各个流派视为绝品;曲目表露的缠绵哀怨,悲恸凄凉给予听众“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鈈得志”的忧伤动人情怀;纵观马致远的剧本《汉宫秋》,我们既可看到一个有传统闺房女子温柔、善良、单纯且极富爱心的王昭君,又可看到┅个聪慧、正直、质朴又极具爱国心、民族心的王昭君;精准生动的旋律引申出现代文学作品中较为相似的人物形象;譬如《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她与世无争、安贫乐道面对泥泞充盈的情感生活并非妥协,依然宁折不屈的追寻着自身的人生价值;所处时代的无助与失败的婚姻抉擇造就了自身饱含感伤的不幸人生,那个时代虽表面光鲜亮丽,实则极端黑暗;限制发扬人性、提高人性的社会局限也不免发人深思;通过对《塞仩曲》美学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琵琶文曲是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的。乐曲的人物、曲意,深情演奏时所表露的悲欢离合都堪称是中国傳统音乐文化的精华所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