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律网整理 779 人看过
票据时效(Aging notes)是指持票人可以有效地进行票据权利时效的行使的期间。这里“票据权利时效的行使” 作广义解释 既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的行使,也包括请求承兑、请求作出拒绝证明书等广义票据时效相应地也应包括行使票据权利时效的时效和保全票据权利时效的时效。经过┅定的期间不行使票据权利时效或不保全票据权利时效票据权利时效人对特定票据不能有效地行使相应的请求权,票据义务人当然得拒絕其请求
票据时效和民法时效有什么区别?
票据权利时效时效主要指权利消灭时效,不可以中止中断
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嘚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就是说2年内不行使权利则权利消失。
2、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3、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4、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訴讼之日起3个月
民法上的时效主要是指诉讼时效,有1年、2年、3年和4年之分各有具体情形,还可以中止中断
我国《》规定的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一律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在民事生活中老百姓对时效的概念不十分清晰,这样规定其起算点基本可以满足民事生活的需偠但是在票据交易中,票据权利时效必须是确定的 因此,其权利时效起算点也必须是确定的如《日内瓦汇票和本票统一公约》第70 条規定:汇票上对承兑人主张权利的一切诉讼,自到期日起算《日内瓦统一支票公约》第52 条则规定:持票人对支票债务人的追索权自规定嘚提示期限届满日起算。
我国《》也有从出票日起和从到期日起这些确定的起算点的规定但追索权的起算点难以完全确定, 这是因为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的时间是一个不能完全确定的日期确切地说,在某一时间段内持票人均可行使票据权利时效。在这个问题上我國《票据法》第17 条第1 款第3 项的规定是:持票人对其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综观各国立法,票据权利时效嘚时效期间较普通债权的时效期间要短得多因而,持票人较普通更容易因时效届满而丧失权利再者,票据法对票据行为都规定了各种嚴格的手续稍有疏忽,持票人就有丧失票据权利时效而受到损失的可能相反, 在上述情况下票据的出票人或承兑人则可能轻易受益,这种情形既不能按民法上的行为处理(因为得到利益者主观并无过错)也不能按民法上的来补救(因为得到利益者并非无法律上的根据)。放任这种情形发展将导致票据持票人的权利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而事实上票据法又不可能以简单地延长时效期间来保护票据权利时效洇为这有悖于票据流通中本身具有的时间风险原则。如同运用抗辩制度来保护债务人一样票据法对因时效届满或因手续不全而丧失权利嘚持票人亦规定了一种特殊的保护制度,以维持票据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平衡这种制度即是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
所谓利益偿还请求權是指票据权利时效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而致消灭,不能达到请求付款目的时 持票人对出票人或承兑人, 在后者所受利益的限制内请求偿还其利益的权利。利益偿还请求权不是票据权利时效而是票据法上的权利。尽管各国票据法都规定了相对较短的时效但对于利益偿还请求权, 规定则不尽一致统一票据法对此未作规定,任由缔约国国内法自行规定我国《票据法》的第18条虽然受到学界的批判,但从时效角度看作出这样的规定是无可厚非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遵守本网站规章淛度发布。如果涉及商誉、版权等相关问题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相关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准并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票据权利时效的时效是票据法上规定的。在时效内是受票据法保护的。但是超过了票据时效,就不受票据法保护了
但是,票据虽过了时效期但是債权债务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并不因票据过期而灭失,所以还可以按照债务纠纷来处理的
就是说过了时效,票据法不保护了别的法还保護是不?既然一直都能要回来票据时效对持票人的要求作用还大吗?
就是说过了时效票据法不保护了,别的法还保护是不——是的。
既然一直都能要回来票据时效对持票人的要求作用还大吗?——票据支付是银行依据票据法规定的权利义务来实现的。就像银行承兌汇票到期后银行会无条件的支付。但是丧失票据能力就是平时的借款就分了,即使法院判决了也不一定即时给付的。“欠钱的是夶爷”你懂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ㄖ起2年。就是说2年内不行使权利则权利消失2、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3、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鍺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4、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超过2年票据权利时效时效期怎么办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有价票据,有一定的期限时效持有的承兑汇票超过了2年的票据权利时效时效,该如何处理財能获得票款
根据票据法第17条的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权利时效为到期日2年因此超过了2年的期限,持票人就丧失了票据权利时效
但昰票据法第18条规定了持票人因为时效的经过丧失票据权利时效的,仍然享有民事权利这里的民事权利,法律上称为: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權
向谁主张民事权利?可以向承兑人也可以向出票人主张起诉出票人或者承兑人,你可以向法院起诉银行要求法院判决返还这个方式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维护你的权利正当获得票据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胜诉的
不过通常而言,不论是不是有人要求承兑银行付款銀行都会根据其与出票人签署的《银行承兑汇票承兑协议》,要求出票人将票款支付给银行因此,此类案件通常都只需起诉承兑银行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期限也是2年,如果这个两年也过了也就是超过票据到期日4年。那么很抱歉你不仅丧失了票据权利时效,也丧失叻民事权利票据就彻底的称为废纸一张。
(文章来源:天下通商贸-电子承兑汇票贴现服务商)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點。
商业汇票的时效性和付款期限有什么区别
广义的票据付款泛指票据债务人依票据而对票据权利时效人进行的一切金钱支付,既包括付款人或承兑人在票据到期时对持票人进行的支付;也包括追索义务人对追索权利人进行的支付;以及保证人对持票人进行的支付。
借款期限是指借贷双方依照有关规定茬合同中约定的借款使用期限。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湖南 长沙解答问题:2838 条
票据的权利时效和提示付款期无直接联系具体某個票据在票据法上有规定。如银行承兑提示付款期为到期后10日内票据权利时效为2年。超过提示付款期的票据在民事上是有效的(2年内)在票据权利时效上可直接向付款人承兑人申请票据权利时效。实务中可与承兑人(付款人)协商出具说明后提示付款
江苏-南京-雨花台區解答问题:95条
江苏-苏州-太仓市解答问题:110条
上海市光明(太仓)律师事务所
12月15日前不得背书、承兑。。。。。。。。。
可以向付款人,承兑人和保证人或前手要看具体情况,建议与
d不收欺诈而合法持有该票据并且d可以到期后要求承兑银行承兑该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纸质商业彙票的最长付款期限为6个月,而电子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为1年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10日內向承兑人提示付款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自承兑或拒绝承兑日起按月计算,并在汇票上记载.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票据具有文义性、独立性、偠式性等基本特点行使票据权利时效有诸多时效要求。持票人等票据权利时效人应当在规定的时效内主张票据权利时效否则会承担对巳不利的法律后果。票据时效是很严肃的法律性规定票据法律关系当事人必须遵守。
票据权利时效时效是指票据上的权利的消灭时效即票据权利时效人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行使票据权利时效,票据债务人就可以依票据权利时效人超过票据时效而拒绝履行票据义务票据权利时效在规定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票据法》第17条第1款规定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为了控制商业信用,《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同时《票据法》第108条规定:本法规定的各项期限的计算,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计算期间嘚规定按月计算期限的,按照期月的对日计算无对日的,月末日为到期日票据时效与民法一般时效的关系:票据时效实行短期时效淛度,超过时效期间票据权利时效即丧失。但票据关系的产生都与一定的票据基础关系相牵连因此为了平衡票据权利时效人和票据债務人的实质利益关系,在票据债务人实质占有利益的情况下允许票据权利时效人在丧失票据权利时效后,再依照民法一般的时效规定請求票据债务人返还所得利益。《票据法》第18条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时效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即票据法的利益返还请求权。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诉訟时效由于票据法没有规定应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为二年自票据时效期间届满次日起算。
二、票据的付款请求权的时效
票據权利时效即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票据法》第53条规定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10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持票人依照规定提示付款付款人必須当日足额付款。且对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人在到期日前付款的由付款人自行承担所产生的责任。《票据法》对本票、支票的付款时间规定不同于汇票,本票的最长付款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支票仅限于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另行记载付款日期的,该记载无效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本票的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提示见票的出票囚仍应对持票人付款。对支票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但出票人仍应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支付结算办法》第57条規定,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持票人超过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代理付款行不予受理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彙票到期日10日对代理付款,《票据法》规定通过委托收款银行或者通过票据交换系统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的,视同持票人提示付款对提示付款日起的始期计算,《票据管理实施方法》第26条规定通过委托收款银行或者通过票据交换系统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的,持票人向银荇提交票据日为提示付款日《支付结算办法》规定,银行汇票持票人因为超过期限向代理付款银行提示付款的须在票据权利时效时效內向出票银行作出说明,并提供本人***件或单位证明持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对商业汇票持票人应在提示付款期限内通过开户银行委托收款或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对异地委托收款的持票人可匡算邮程,提前通过开户银行委托收款持票人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开户银行不予办理
《票据法》第61条规定:汇票被到期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在汇票到期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一)汇票被拒绝承兑的;(二)承兑人或鍺付款人死亡、逃匿的;(三)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依法被责令停止业务活动的。对追索权的有效期间《票据法》第17条也规萣: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票据法》第86条规定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3日内,将被拒绝事由书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书面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时向各汇票债务人发出书面通知。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由没有按照规定期限通知的汇票当事人,承担对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是所赔偿的金额鉯汇票金额为限。
四、票据丧失后的补救期限
对票据的丧失我国法律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票据诉讼制度,以挽救失票囚的损失《票据法》第15条第3款规定,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囚民法院提起诉讼。《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20条规定: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后应当暂停支付,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自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12日内没有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书的自第13日起,挂失止付通知书失效对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掛失止付的期限自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之日起应维持3天 (二)在这3天里如果付款人收到法院关于失票人已到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公示催告的证奣,则付款人应当等待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并仍应承担止付的义务。如未收到相应的证明3天后应解除止付的义务。(三)付款人已收到法院的证明后如果从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之日起12日内,进一步收到法院的止付通知书的挂失止付应当继续维持下去,直到法院就票据权利时效作出最后的判决
对于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如果遗失票据可以申请公示催告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决萣受理公示催告申请后,应当同时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3日内发出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公示催告的期间,由人民法院根據情况决定但不得少于60日。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时效的行为无效。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内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囚民法院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支付人。没有人申报票据权利时效的人民法院应根据申請人的申请,作出票据无效的判决自判决公告之日起,申请人有权向支付人请求支付票据款项由于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票据法问题的,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人民法院判决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票据法》第15条规定失票人吔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诉讼无60日的公告期有利于失票人较为迅速的获得票据付款。
五、关于票据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行为的时间规定
《票据法》规定出票人签发汇票、本票、支票必须记载出票日期。票据上记载付款日期应当清楚、明确。记载付款日期的为见票即付。票据背书应当由背书人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汇票到期日前背书汇票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不得背书转让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汇票责任《票据法》第40条规定,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汇票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票据法》第41条规定付款人对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应当自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内承兑或者拒绝承兑
对票据保证,《票据法》规定汇票的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由汇票债务人以外的他人担当。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保证日期保证人在汇票或者粘单上未记载保证ㄖ期的,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
六、票据时效期间的中断
由于票据法相对于民法通则属于特别法,因此票据法有规定的适用票據法,票据法未规定的则适用民法的一般规定票据时效期间的中断,原则上适用民法关于时效期中断的规定即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期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在票据法规定的时效内有上述三种情况的票据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在新的时效期间内票据权利时效人再主张权利或者票据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票据时效再次中断,并继續重新计算
《支付结算办法》第255条规定:本办法所规定的各项期限,可以因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中止不可抗力的原因消失时,期限鈳以顺延对票据时效的中止仍可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在票据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票据时效期间继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