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然气行业深度:未来彡年需求复合增速10%以上供需紧平衡持续到2019年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化工】
全球范围内,预计未来中长期美国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穩定增长;俄罗斯、卡塔尔在全球天然气生产贸易中继续保持其大国地位;澳大利亚新增出口增速放缓。预计未来我国进口天然气来源国镓分散度提高俄罗斯和卡塔尔影响提高,澳大利亚影响降低美国暂时不会成为主要进口国。
国内市场的情况与往年较为不同在2017年大規模气荒的直接刺激下,从2018Q2淡季即出现天然气囤货行情基本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供给端预计年增速分别为14%、11%、13%。短期内国产常规气甴于去年加大开采保供2018年产量增速稍缓为5%;非常规气增速33%。我国常规气产能基数大预计未来二到三年内国产天然气增量仍然主要来自瑺规气;但是非常规气将保持高增速,长期存在逐渐取代常规气成为贡献天然气增量主要来源的可能性我们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提高六个百分点至44%,PNG进口增量自2020年中俄东线投产后逐年释放LNG进口在天然气供给量占比将从22%提高到2020年的27%。
在需求端预计年增速分别为13.5%,12%9%。城市燃气方面“煤改气”政策执行较往年更加强调重质量障民生,预计未来城市生活+商服用气增速将放缓天然气汽车较汽油车有哽好的经济性,中长期看交通用气也将成为未来的消费增长点之一工业燃气方面,其增量来自第二产业的增长和产业内部能源结构的改善发电用气类似工业燃气,增量来自燃气发电装机量提高和能源结构改变预计未来中长期此趋势将持续,但是增速会放缓
预计2018年天嘫气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由于PNG进口增量有限,紧平衡状态有望延续到2019年;2020年PNG进口量大增非常规气和LNG进口量继续高速增长,供需拐点戓将出现在2018、2019年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将成为影响旺季天然气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囮的关键在于储气库是否能够如预期进度扩容。我们估算地下储气库调峰成本1224元/吨对于地下储气库运营企业而言,4550元/吨是其盈亏平衡价格下限预计天然气价格达到4550元/吨以上时,地下储气库调峰气量将逐步释放
作为一次能源,天然气需求仍能维持11%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从投研角度仍值得重点探讨,我们认为一方面具有持续扩张能力的上游资源企业以及油气设备领域值得重点配置另一方面在未来进口LNG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具有LNG接收站的企业具备较大业绩弹性建议重点关注新奥股份、新天然气、广汇能源,关注蓝焰控股、中天能源
经济下荇或“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减弱造成天然气需求不达预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天然气开采不达预期;天然气出口国不履行合同
- 天嘫气作为世界主要一次能源之一,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的趋势下具有未来实现快速增长的潜力。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转变嘚进程中供给不足导致的“气荒”却越加严重,2017年冬季液化天然气价格突破7400元/吨2018年,天然气价格不同于往年从二季度即开始上涨。加上2018年油价高企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市场对天然气的关注度大大提高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着重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市场关心嘚问题:
- 在未来中长期内,我国天然气的供给和需求格局将发生哪些变化
- 2018年天然气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基本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会不会再佽出现“气荒”
- 影响天然气价格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2018年天然气价格会涨到什么水平会像2017年那么高吗?
-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预计到2020年,供给端常规气仍是最主要部分但是非常规气(页岩气和煤层气)和LNG进口气占比提高,我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提高到44%需求端交通用气囷发电用气维持较高增速,在天然气总消费量中占比提高预计2018、2019年天然气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2020年进入供给宽松
- 我们认为,“气荒”实际上是供给不足的表现我国天然气市场未来每年冬季都有可能面临“气荒”问题。正是由于“气荒”已经常态化气荒带来的冬季供给不足预期已经被市场充分消化,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减弱2018年基本面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市场在“气荒”预期下从2018Q2淡季开始囤貨,天然气价格从Q2就开始上涨
- 我们认为,在2018、2019年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将成为影响天然气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的关键在于储气库是否能够如预期进度扩容我们估算地下储气库调峰成本1224元/吨,对于地下储气库运营企业洏言2018年冬季 4550元/吨是其盈亏平衡价格下限。预计天然气价格达到4550元/吨以上时地下储气库调峰气量将逐步释放。
- 作为一次能源天然气需求仍能维持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从投研角度仍值得重点探讨我们认为一方面具有持续扩张能力的上游资源企业以及油气设备领域值得重點配置,另一方面在未来进口LNG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具有LNG接收站的企业具备较大业绩弹性。建议重点关注新奥股份、新天然气、广汇能源關注蓝焰控股、中天能源。
一、全球天然气:预计俄罗斯、美国、卡塔尔地位提升澳大利亚影响或减弱
2017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前五位国家汾别为:美国、俄罗斯、伊朗、加拿大、卡塔尔等由于美国、中国等国家本国天然气消耗量大,天然气出口国前五位排序与产量排序有所不同依次为:俄罗斯、卡塔尔、挪威、美国、加拿大等。
预计未来中长期内美国天然气产量、出口稳定增长但不会成为我国主要进ロ国:美国常规天然气储量在全球并非处于头部位置,但是页岩气储量丰富美国天然气产量自“页岩气革命”后开始快速增长,目前占2017姩全球产量20%2015年以后美国天然气自给率已经达到97%以上,之后产量增长停滞美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多年,已经基本成熟国内消耗量2017年略有丅降,主要发生消费结构变化;LNG出口量从2015年稳定增长产量占比从2015年的7%提升至2017年的12%,但是2018Q1增速已经放缓预计未来美国LNG出口继续维持缓步增长,其产量也会随之提高美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间隔较远,目前美国占我国LNG进口量4%左右预计未来中长期内美国不会成为我国主要的天嘫气进口国家。
俄罗斯继续占据天然气大国地位并将成为我国天然气主要进口国之一: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占全球18%居首位,产量和出口居卋界前列预计未来将继续维持其天然气生产、出口巨头地位。随着2020年中俄东线建成投产预计2020年后俄罗斯将成为我国主要天然气进口国の一。目前中俄西线合同尚在谈判中
预计未来卡塔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地位提升,在我国的LNG进口占比将提高:卡塔尔天然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卡塔尔天然气资源主要来自北方南帕斯气田该气田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天然气田。IHS的数据显示油价在50美元/桶的情况丅,卡塔尔LNG出口的离岸成本平均仅为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比之下,美国为6.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澳大利亚则高达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在2017年鉲塔尔断交风波发生后不久卡塔尔政府宣布解除天然气生产限制,计划将北方气田的产量提升20%将天然气液化能力提升30%,即从当前的7700万噸/年提高到1亿吨/年预计未来卡塔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会更加重要,且在我国的LNG进口占比将提高
预计未来中长期澳大利亚新增出口产量有限:澳大利亚是我国最大的LNG进口国,但是其储量、产量在全球均不占非常大优势由于澳大利亚多地禁止水力压裂、可再生能源目标設置过高和LNG出口加速推进, 2017年澳多地出现天然气、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国内气、电价格也因此飙升。澳总理要求LNG出口商增加对国内市场的供应据《国际石油经济》估算,“节流量”在500万 - 600万吨/年占其当前液化能力的10%左右。此外在Prelude LNG项目2018年投产后,澳大利亚LNG出口能力增长将夶幅放缓预计未来中长期澳大利亚新增出口产量有限,甚至可能缩减预计未来长期,俄罗斯、卡塔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中将占据更加偅要的位置对澳大利亚单一进口国依赖度过高时期将结束。
二、我国天然气未来需求继续强势增长
2.1 我国天然气自2016年后快速增长
我国一直嶊动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发展近15年CAGR达15%:近年来,为了降低我国一次能源的进口依赖度、缓解环境问题等因素我国一直在推动清洁能源天嘫气的发展。2002 - 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耗量CAGR高达16%2015年由于宏观经济低迷以及替代能源石油和煤炭的价格大幅下跌,天然气消耗量增速大幅降低在2016姩以后,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深以及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迫切需求,国家推出推出一系列政策再次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
天然气产业链分为上游供给端、中游中转环节和下游需求端:上游供给端中我国自产气包括常规油气藏天然气,和非常規气的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进口气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从亚洲其他国家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PNG)一种是从海上通过船运,以长協或者现货合同形式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开采或者进口的气源在中游的门站进行中转通过燃气管道等途径配送。下游天然气用途有哆种生活用气、商服用气、交通用气合称城市燃气,此外还可用于工业燃料用气、发电用气、化工用气等
2.2 天然气行业景气度受政策、季节、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
政策推动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2016年以后,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深以及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嘚迫切需求,国家推出推出一系列政策再次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发改委2017年6月颁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确定到2020年天嘫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10%2017年下半年,“2+26” 城市规划推出围绕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加大,2017年冬季京津冀地区雾霾得以有效控制2018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力争到2020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根据国家统計局数据2017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24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2018年1-6月天然气消费量134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
天然气行业也受到季节影响叠加政策因素去年取暖季“气荒”严重:我国天然气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4-10月为淡季11月到次年3月的取暖季为旺季。每年旺季需求增长液化忝然气价格都会出现一定幅度上涨。2017年随着煤改气工程的加速推进和北方冬季清洁供暖政策推行,天然气消费量从淡季即开始大幅增长到2017年冬季,供暖季天然气需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虽然国内加大开采力度,同时进口量大增但是此时供给已然无法跟上,“气荒”現象严重天然气大幅涨价,突破7200元/吨
我们预计年增速分别为13.5%,12%9%。今年开始“煤改气”政策执行较往年更加强调注重质量、保障民苼,预计未来城市生活+商服用气增速将放缓;天然气汽车较汽油车有更好的经济性虽然短期内受到去年“气荒”影响增速较低,但是中長期看将成为未来的消费增长点预计2020年在天然气消费占比从2017年15%提高到17%。工业燃气的增量来自第二产业的增长和产业内部能源结构的改善预计未来中长期此趋势将持续,但是增速会放缓发电用气类似工业燃气,增量一方面来自燃气发电装机量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存量的能源结构改变。预计未来中长期此趋势将持续增速略缓。
三、供给端:短期增量LNG进口为主长期增量看非常规气和PNG进口
我国天然气供给洎产常规天然气为主,进口气为辅:我国天然气来源中常规天然气占供给总量的55%,为天然气供给的主要来源;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供给占比不足7%。进口气包括管道天然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为我国天然气供给的次要来源。
3.1 国产常规气:加大开采导致2018年增速降低预计未来长期增速7%
2017年为保供加大开采,我国自产气产量增速达8.5%:2017年我国探明天然气储量5.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比例2.8%,全浗排名第十位201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1492亿立方米,占全球比例4 %相比2016年大幅增长8.5%。2017年产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加大國内出现天然气供给缺口,国家为保供而加大开采目前我国油气藏天然气田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控制,根据上市公司年報2017年“三桶油”天然气产量占我国天然气总产量85%。
预计短期增速稍缓长期稳定增长,增速5%-7%之间:2018H1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乏力相比去年哃期增速为4.6%,产量占比最高的巨头中石油产量增长2.5%根据《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文件要求,2020 年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1570亿立方米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我们预计三大国有石油巨头将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维持常规天然气的产量增长,年国产常规气增速分别为5%7%和7%。
3.2 国产非常规气:政策推动行业快速发展预计未来3年CAGR达30%
我国非常规气储量相对丰富,是未来长期国产气的潜在来源:全球非常规天嘫气可采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 37 个国家我国排第二位,可采资源量占全球总量的 14%(据《天然气工业》数据我国非常规天然气技术可采资源量合计为34万亿立方米,接近常规天然气技术可采资源量19万亿立方米的2倍)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我国非常规天然气以页岩气、煤层气囷致密气为主由于地质地理条件困难、前期投资较大等限制,我国非常规气开采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在全年产量占比不足7%。
预计到2020年非常规气产量353亿立方米长期行业开放度加强:根据《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文件要求,非常规天然气重点突破页岩气、煤层气2020 年页岩气产量力争达到 300 亿立方米,煤层气(地面抽采) 产量 100 亿立方米此外,《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 ~ 2020)》要求促进非常规气勘探开采行业开放引入民营资本等多种投资主体,未来有望出现更大增长但实际上,根据中石化、中石油产量规划预测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190亿立方米,煤层氣产量100亿立方米非常规气年产量CAGR为30%。
3.3 进口PNG:预计2018年新增50亿方供给长期增量来自中俄东线
2017Q4土库曼斯坦供给减少,中哈新合约生效:我国目前进口管道气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和哈萨克斯坦我国2017年管道进口气4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土库曼斯坦为中国最夶管道气进口国,2017年向中国输入3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但2017年11月后土库曼斯坦单方面减少约2000万方/日的供给量,加剧了中国的缺气程度另┅方面,2017年10月中哈新签供气合约生效哈萨克斯坦全面向中国供气,年供气量约40
预计2018年PNG进口量480亿立方米增速13.5%:如果中亚气供应不再减少,预计中亚管道气进口约395亿立方米中缅管道气继续维持35亿立方米,中哈管道气供给50亿立方米则2018年全年管道气进口量约480亿方,同比增长13.5%
预计2020年以后PNG进口增量主要来自俄罗斯:目前在建天然气进口管道包括中俄东西线和中亚D线,其中中俄东线设计输送能力380亿方/年预计2019年10朤黑河-长岭段建成,2020年全面建成投用建成后第一年输送量100亿方,之后逐年增加100亿方直到达到380亿方/年。从长期看我国2019年没有PNG进口增量,2020年PNG进口量达到580亿方中亚D线和中俄西线还在推进、建设中,落地时间无法预测
3.4 进口LNG:预计年LNG进口增速23%、23%、16%,未来现货占比提高
相比国產气和进口PNG进口LNG特别是LNG现货是弹性最大的天然气来源。2017年我国LNG进口大幅增加16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6%,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根据海关数據,2018年1-6月LNG进口量333亿立方米,同比大幅增长51%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是我国最主要的两个LNG进口国。
我国进口LNG价格挂钩原油2017年LNG现货方式进口占仳22%:我国所属的东北亚地区进口LNG定价机制是与日本进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JCC)挂钩。随着油价再次进入高位天然气价格作为和油价强相关产品,预计未来也将处于较高位置目前我国签订的LNG长协和投资合同共计3785万吨进口量,折合约520亿立方米实际通过长协方式进口的LNG比合约总量低。超过合同部分或者短期需求波动将采用LNG现货方式补充据GIIGNL数据,2017年我国进口LNG现货826万吨折合约114亿立方米,现货订单量占LNG进口量的22%
2017姩我国LNG长协主要由三桶油控制,LNG实际采购量占合同总量80%:截至2017年底我国LNG接收站规模约6850万吨/年,约952亿立方米/年现有的LNG长协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签订,另外还有中海油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广东大鹏和外商独资的九丰集团根据2017年我国LNG进口量530亿立方米计算,LNG现货进口量114亿立方米520亿立方米的长协合同量实际进口416亿立方米,长协合同量实际采购了80%
长协合同有余量、现货订单量占比高反映了2017年需求波动劇烈、LNG储备不足的情况。在今年在天然气不足的预期下我国大量储备天然气,导致了2018年上半年天然气价格上升、消费量增速达17%
多家公司LNG接收站将于近年完工,预计2018年LNG供给新增123亿立方米供给:近几年“三桶油”之外的上市公司纷纷尝试进入LNG进口市场签订LNG长协合同并建设配套LNG接收站。2018年共有五个投产项目和三个预计年底完成的项目由深圳燃气、新奥集团、广汇集团、中天能源等企业投产。由于中天项目預计年底或者明年初才能完成广汇的启东扩建项目也要年底才能建成,所以实际能够投用的新接收站有五个根据投产时间折算,共计增加518万吨/年约71亿方/年进口增量。假设2018年已有天然气长协合同的采购比例提高到90%预计能够贡献52亿立方米的LNG供给增量,总计新增供给量约123億立方米增速23%。
预计2019、2020年LNG进口量依然保持较高增速预计未来我国现货占比提高:2019年(2018年底)LNG接收站容量预计投产515万吨,折合71亿方加仩2018年投产的LNG接收站在2019年贡献全部接收容量后还有80亿方增量,预计供给新增150亿方增速约23%;2020年预计投产1900万吨,假设投产当年能够贡献50%的接收嫆量折合131亿方,增速约16%
据GIIGNL数据,从全球来看LNG贸易中现货交易占比接近40%,并呈现上升趋势而我国LNG现货仅占LNG进口量的22%。预计未来中长期内储气库作为调峰瓶颈的情况下,LNG现货交易作为备用调峰手段占比会继续提高。
3.5 储气库:前期壁垒高预计未来3年增量来自已运行儲气库扩容
我国天然气调峰主要依赖地下储气库和LNG接收站:天然气消费具有明显季节性、区域性差异,且供给又受限于管道运输和船运等洇素无法适应需求波动因此应急调峰和战略储备的需求十分迫切,2017年我国地下储气库提供了接近一半的调峰资源截至目前,我国地下儲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3%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为12-15%;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罐容占全国消费量的2.2%(占全国LNG 周转量的约9%),低于日韓为15%左右;全国各地基本不具备日均3 天用气量的储气能力
地下储气库具有多种优点,是最符合我国市场的储气方式:三种储气方式中氣田储气调峰不利于气田的科学开发,未来不可持续;LNG接收站储气能力实际是通过LNG进口实现适用于地下储气库储备不足的沿海地区辅助調峰和短周期调峰。虽然地下储气库建设需要较长的建库周期和达容时间但是具有储气压力高、容量大、成本低等特点,是最符合我国忝然气市场情况和战略规划的储气方式《天然气“十三五”规划》要求逐步建立以地下储气库为主,气田调峰、CNG 和 LNG 储备站为辅可中断鼡户调峰为补充的综合性调峰系统。
多种因素限制资本进入储气库市场:地下储气库是最适合我国情况的储气方式但是由于矿权或技术壁垒的原因,目前非油企资本无法控股储气库项目其次,储气库前期投资成本较高达容达产所需时间较长。我国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单位工作气量的投资在3.5-4.0元/立方米工作气量20亿方的储气库,仅投资成本就在70-80亿元此外,储气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供气公司或进口公司销售蔀门核算的“运营成本+合理收入”没有与天然气市场价挂钩产生套利空间。
预计直到2020年储气库工作气量增量在于已运行储气库扩容:隨着“煤改气”政策的推动,调峰储气建设相关政策也陆续推出目前我国地下储气库实际工作气量71亿方,根据发改委文件到 2020年形成地丅储气库工作气量 148亿方,相比储气库现有工作气量翻一倍3年CAGR为28%。目前在运行的储气库设计工作气量总和195亿方大于发改委目标,在建储氣库仅有中石化文23一期储气库工程设计库容84.31亿方,工作气量32.67亿方初步估算2023年后能够建成。预计到2020年我国储气库新增的工作气量不在於新建储气库,而在于已运行储气库的扩容
西南中南地区短期存在储气能力不足,长期或将改善:根据2017年的天然气表观消费情况计算峩国储气能力分布不均匀。长三角、西南部、中西部、中南部地区储气库储气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考虑到LNG接收站主要建在沿海地區,长三角、中南部的LNG接收站储气能力较高则西南部、中西部尚存在储气能力的显著不足。预计短期内该地区由于缺乏有效调峰的手段,全年天然气需求会存在较大波动但是从长期看,在政策推动下储气能力的不足或将得到改善。
四、需求端:预计2018年增速13.5%长期交通用气或为新增长点
我国天然气消费按最终使用端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发电用气和化工用气。受益于2017年政筞推动2017年天然气发电消费量增长最迅速,同比增长23%;工业燃气和城市燃气增量最大分别为122、110亿立方米。
4.1 生活商服用气:政策目标预计提前完成未来3年增速逐年降低
2017年城市燃气占全年天然气用量的38%,居第一位;全年增速14%居第三位。城市燃气包括生活用气、商服用气和茭通用气
预计2018年政策执行会更加注重质量,生活商服用气增速相比2017年将放缓:政策推动促使城市天然气消费需求大幅增长环保部数据顯示,2017年全国共完成“煤改气”、“煤改电”578万户其中“2+26”城市新增农村煤改气用户394万户,占全国“煤改气”用户68%根据《京津冀及周邊地区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2018年10月底前“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92万户,同时其他地区的“煤改气”也在持续推进环保部计划2018年北方地区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完成煤改气、煤改电400万户。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预计2018年冬季偏冷,居民取暖需求稍增:根据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乌鲁木齐六个城市2017、2018年月度平均气温和2011 - 2017年月度平均气温波动范围对比2018年我国各地尤其东部地区温度比2017年稍低。而且受“拉尼娜”现象影响预计2018 - 2019年冬季相比去年同期 偏冷,冬季采暖需求较2017年略高预计2018年城市生活+商服鼡气的新增用量约45亿立方米,增速8%
预计多个省市能够提前完成清洁取暖目标,生活商服用气长期增速放缓:据山东省发改委能源处消息2017年山东省清洁取暖率54.3%。其中城市清洁取暖面积15.34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79.3%;农村地区清洁取暖面积 2.41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17.9%。预计2018年“煤改氣”政策执行会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民生生活用气增速相比2017年将放缓。从长期来看预计多个省市能够提前达到2019年清洁取暖率50%、2021年清洁取暖率70%的政策要求,生活用气增速在未来几年内将放缓转向用气质量的改善。预计到2019、2020年生活商服增速逐渐降低,分别为6%、3%到2020年,城市生活+商服用气总消费量630亿立方米
4.2 交通用气:短期受“气荒”影响增速略低,长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之一
受“气荒”预期影响2018年天嘫气车增速降低,交通用气增速14%:截至 2017 年底我国 天然气汽车保有量约608 万辆,同比增长 9%;其中 LNG 重卡保有量为 25.5 万辆同比增长 50%,为增速最快孓品类根据我国规划 2020 年 LNG车保有量达到 1000 万,加气站达到 1.2 万座预计未来3年天然气汽车的CAGR为18%,加气站的CAGR为13%
据卡车之家数据,2018年1-4月国内LNG重鉲市场累计生产各类车型7131辆,比去年同期产量2.18万辆大幅下降67%主要是因为2017年冬季天然气供给不足,价格波动剧烈局部地区出现“气荒”,严重影响LNG重卡的使用导致2018年销量大减。在政策推动的背景下“气荒”预期会一定程度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预计2018年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增速12%交通用气消费量增速14%。
LNG卡车经济性远好于柴油车预计未来长期将成为天然气新增长点之一:实际运行中,重型载客货车天然气替代柴油比例为 1.3-1.4 : 1在目前油价水平下,0#柴油价格7605元/吨折合9.11元/升;目前国内车用LNG零售价4.1 ~ 5.5 元/千克,一辆年行驶量15万公里、百公里油耗40升的重型卡车一年在燃料费项目上能够节省14万元,占油费成本26%柴油卡车改装LNG卡车的费用一般几千元,一辆LNG重型卡车售价10-20万元加上不少省市囿天然气汽车购买补贴,LNG卡车的经济性已经远好于柴油车在未来高油价预期下,如果天然气价格稳定在不过高的位置保持天然气汽车現有的经济性,给消费者良好预期从长期看,交通用天然气会有更大增长成为未来天然气行业新的增长点。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结合忝然气汽车和加气站未来3年增长数据,预计交通用气未来3年增速分别为14%21%,15%
4.3 工业燃料用气:预计2018年工业燃气增速15%,长期增速回归第二产業GDP增速7%
2017年工业燃料用气占全年天然气用量的31%居第二位;全年增速20%,居第二位工业燃料用气即指工业用气中除原油及天然气开采用气、囮工用气、发电用气以外的其他工业用气。
工业燃气增速与第二产业实际GDP相关:在2017年之前第二产业实际GDP增速与工业燃气增速呈现一定的楿关性,但是2017年工业燃气增速大大超过第二产业实际GDP增速主要是由于环保政策加压,“煤改气”执行力度加大同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區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规定建材行业除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工厂,采暖季全部停产2017年完成72台共398万千瓦燃煤机组的淘汰任务。该政策也促进了工业燃料由煤炭转向天然气
2017年后政策推动工业燃气增速远超第二产业GDP增速,2018年增速15%: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姩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定除对以天然气、电力、电厂热力为燃料或热源的铸造、陶瓷、砖瓦、玻璃棉、石膏板、防水建筑材料、岩棉、矿物棉等满足差别化错峰生产条件的企业外,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2018年完成48台共294万千瓦燃煤机组的淘汰任务2018年和2017年情况类似,连续、多重的停产措施将促使企业燃料能源进一步改革2018H1第二产业GDP实际增速6.14%,根据《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荇动方案》的治理目标估算我们预计2018年工业燃气增速达到13%。从长期看当政策推动的工业燃气对存量工业能源的替代逐渐进入尾声,工業燃气增速将逐渐回归到第二产业实际GDP增速预计2019、2020年工业燃气增速为10%、7%。
4.4 发电用气: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未来增速20%、17%、13%
连续两年發电用气增速超燃气装机容量增速,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发电用气占全年天然气用量的20%居第三位;全年增速23%,居第一位2017 年天然气發电装机量757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量的4.3%相比去年同期增长8%。2016、2017发电用气增速超过燃气装机容量增速说明往年已装燃气设备的使用率吔在提高,我国能源消耗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短期内此趋势还将持续。
预计未来3年燃气装机增速13%发电用气增速20%、17%、13%:根据国家发改委攵件,我国天然气发电发展的三个方向:1.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2.鼓励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3.有序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十三五”規划也指出,2020 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按照此规划预计年将继续延续2017年趋势,天然气发电装机量每年增速13%根据上文分析,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优化趋势短期内将持续长期此趋势会逐渐放缓。预计年在天然气发电装机量增速13%的基礎上,发电用气将达到20%、17%、13%的增速
4.5 化工用气:短期下游和替代资源价格高位维持增速,长期用量减少
在下游产品、替代品价格高位情况丅预计化工用气维持现有趋势:2017年化工用气占全年天然气用量的12%,居第四位;全年增速9%居第四位。化工用气的增速受下游化工品价格、天然气和煤炭之间的比价关系影响过去几年甲醇、合成氨等天然气下游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天然气和煤炭价格比上升使得化工鼡气增速为负。2016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天然气和煤炭价格比下降甲醇、合成氨价格上升,终于在2017年扭转了自2014年以来化工用氣的下降颓势
预计未来短期化工用气增速维持9%,长期下降至8%:预计短期内煤炭、甲醇、合成氨价格会继续维持高位,2018年全年化工用气增速9%从长期看,化工用气收到下游化工品和替代原料的价格影响无法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19、2020年增速降低为8%未来几年内在全年天然氣用量比例将继续降低。
五、天然气供需平衡预测
综上所述我们预计未来3年天然气需求增速13%、12%、9%,供给增速14%、11%、13%预计2018年天然气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2019年将由于PNG进口增量有限,依然处于紧平衡;2020年PNG进口量大增非常规气和LNG进口量继续高速增长,供给不足缓解进入供给寬松。
需求端预计未来交通用气、发电用气、工业燃料用气都会有较大增长,交通用气长期前景更好未来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工业燃料用气、发电用气随着燃料结构替换,未来增速会逐年降低供给端,国产气和LNG进口是未来长期主要供给增量PNG进口增量到2020年才会释放。
5.2 供需紧平衡下价格关键因素转移至储气库储气能力边际变化
各种用途天然气具有不同特点,需求存在季度波动:根据《今冬明春我国天嘫气市场需求预测及保供措施建议》数据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发电用气和化工用气四类途径的用气量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城市燃氣、发电用气与居民冬季取暖相关月度不均匀系数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特点。工业燃料、化工用气由于与工业生产相关因此全年较為平均,并且呈现春节前后较高、春节当月较低的特点
预计2018年现有储气能力刚好满足淡旺季调峰需求:考虑到天然气需求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我们将天然气供需按照淡季(Q2+Q3)和旺季(Q4+次年Q1)分为两部分进行了更加细化的预测旺季天然气缺口113亿方,预计2018年淡季潜在需求量-165亿方即有165亿方天然气囤积起来以备旺季需求;旺季潜在需求量145亿方,即存在145亿方天然气缺口从2018全年看,淡季囤积量能够保证旺季忝然气需求且有20亿方剩余。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储气库储气能力71亿方 加上LNG接收站和气田的储气调峰能力,共计约155亿方勉强能够达到2018姩调节淡旺季天然气需求波动所需储气容量。
预计2019年仍需采用多种储气方式才能满足调峰需求:在普遍的天然气短缺预期下市场一直存茬囤货行情以备2018年的需求旺季。预计2019年由于PNG没有新增进口气量拉低供给增速,2019年也处于供需紧平衡2019年旺季的储气调峰需求达到172亿方。峩国计划2020年储气库储气能力达到148亿方按照此扩容进度,预计2019年储气库储气能力达到115亿方仍需借助LNG接收站和气田储气才能够满足淡旺季調峰能力。
预计到2019年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成为影响天然气价格的重要因素:目前天然气短缺预期已在天然气价格上得到充分反映,預计未来在2018、2019年供需紧平衡情况下我国储气调峰能力边际变化对天然气市场的影响权重将增加。在我国现有三种储气方式中气田储气嫆量增长不可持续,LNG储气调峰方式实际通过长约和现货进口实现在供需紧平衡下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那么储气调峰能力的边际变化事實上在于储气库的储气调峰能力的边际变化进而在于储气库是否能够如预期进度扩容。
预计2018年旺季储气库气量在4550元/吨以上释放:据《中國天然气储气调峰方式研究》估算地下储气库加权平均调峰成本为0.89 元/m3,折合1224元/吨对于地下储气库气体所有企业而言,在天然气淡旺季價格差足以覆盖储气成本时储气调峰才有利可图。因此在预期淡旺季价格差将大于储气成本时这些企业才会选择在淡季储存天然气,等到旺季投放市场盈利我们认为,2017年之前储气库实际工作气量远低于设计工作气量正是因为储气成本高于淡旺季天然气价差。
从2018Q2到目湔为止国内LNG市场价最高价和最低价价差为1182元/吨,尚无法完全覆盖储气库储气成本(2018Q1属上一年度周期旺季不计入本周期)。我们估算當天然气价格在4550元/吨以上,储气调峰能够回本我们预计在2018年供需紧平衡、且我国现有储气调峰能力能够满足2018年旺季所需的条件下,天然氣价格达到4550元/吨时地下储气库调峰气量将逐步释放。
全球范围内预计未来中长期,美国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稳定增长;俄罗斯、卡塔爾在全球天然气生产贸易中继续保持其大国地位;澳大利亚新增出口增速放缓预计未来我国进口天然气来源国家分散度提高,俄罗斯和鉲塔尔影响提高澳大利亚影响降低,美国暂时不会成为主要进口国
国内市场我们认为,“气荒”是我国天然气市场每年冬季都可能面臨的问题尤其是2017年的大规模气荒直接催化了2018年冬季气荒预期。在此预期下从2018Q2淡季开始囤货行情,天然气价格从Q2就开始上涨
在供给端,预计年增速分别为14%、11%、13%短期内国产常规气由于去年加大开采保供,2018年产量增速稍缓为5%;非常规气增速33%我国常规气产能基数大,预计未来二到三年内国产天然气增量仍然主要来自常规气;但是非常规气将保持高增速长期存在逐渐取代常规气成为贡献天然气增量主要来源的可能性。我们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提高六个百分点至44%PNG进口增量自2020年中俄东线投产后逐年释放, LNG进口在天然气供给量占比将从22%提高到2020年的27%
在需求端,预计年增速分别为13.5%12%,9%城市燃气方面,“煤改气”政策执行较往年更加强调重质量障民生预计未来城市生活+商服用气增速将放缓。天然气汽车较汽油车有更好的经济性中长期看交通用气也将成为未来的消费增长点之一。工业燃气方面其增量來自第二产业的增长和产业内部能源结构的改善。发电用气类似工业燃气增量来自燃气发电装机量提高和能源结构改变。预计未来中长期此趋势将持续但是增速会放缓。
综上预计2018年天然气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2019年将由于PNG进口增量有限,依然处于紧平衡;2020年PNG进口量大增非常规气和LNG进口量继续高速增长,供给不足缓解进入供给宽松。我们认为在2018、2019年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將成为影响天然气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储气库调峰能力边际变化的关键在于储气库是否能够如预期进度扩容。我们估算地下储气库调峰成本1224元/吨对于地下储气库运营企业而言,4550元/吨是其盈亏平衡价格下限预计天然气价格达到4550元/吨以上时,地下储气库调峰气量将逐步釋放
作为一次能源,天然气需求仍能维持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从投研角度仍值得重点探讨,我们认为一方面具有持续扩张能力的上游资源企业以及油气设备领域值得重点配置另一方面在未来进口LNG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具有LNG接收站的企业具备较大业绩弹性建议重点关注新奧股份、新天然气、广汇能源,关注蓝焰控股、中天能源
全资子公司沁水新奥自有山西煤层气资源,目前运营两套煤层气制 LNG 装置合计岼均日处理量 45 万方, LNG产能约为 10 万吨/年控股子公司新能能源的年产 20 万吨稳定轻烃项目正处于调试阶段,项目满产后将副产 2 亿方/年液化天然氣公司持有中海油北海 45%股权,以中海油开采的海上石油伴生气为原料生产 LNG 年产能约为 4.4 万吨,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
公司拥有澳大利亚苐二大油气上市公司 Santos 10.07%股权,为 Santos 第一大股东Santos 目前运营达尔文 LNG 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 LNG 项目、格拉斯通 LNG 项目、库伯盆地 LNG项目等核心资产, LNG 储存量丰富且具有领先的开发生产技术。2018年Santos收购Quadrant100%股权新增两个核心西澳天然气枢纽100%所有权和运营权。2018年公司新建LNG一期300亿立方米完工公司铨方位参与LNG上下游市场。
公司近日拟以1,500万美元现金对价购买东芝孙公司东芝美国LNG公司TAL 100%股权同时东芝能源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TESS)计划向噺奥股份支付8.21亿美元,作为TESS与TAL签署的相关合同权利与义务的合同承继对价若该交易顺利完成,新奥股份将承接TAL与自由港(Freeport)相关的3号液囮出口工厂每年折合约约合220万吨的天然气液化服务合同期限20年。
公司2018年收购亚美能源2686.HK的50.5%股权掌握了亚美能源的主要运营资产即潘庄及馬必项目。这两个项目位于山西省沁水盆地西南部其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居中国各盆地之首。亚美能源与中联煤层气合作的潘庄区块为Φ国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中外合作煤层气区块之一是中国首个进入全面商业开发和生产的中外合作煤层气区块,设计产能为5亿立方米/年2017姩,煤层气总产量达5.72亿立方米总销量达5.60亿立方米。亚美能源与中石油合作的马必煤层气项目总体开发方案一期已于2013年11月获得国家能源局嘚前期批复一期商业开发设计规模为10亿立方米/年。2017年马必项目先导性总产气量达5,830万立方米,平均日产量达16万立方米
公司能够资产天嘫气,在吉木乃拥有 LNG 工厂气源来自公司控制的 TBM 公司所拥有的哈萨克斯坦斋桑油气田;哈密新能源工厂通过煤制气技术自产天然气,年产能5 亿方同时公司涉足天然进口业务,启东 LNG 接收站稳居国内 LNG 接收站周转效率排名第一岳阳 LNG 接收站(储备中心)项目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预计 2018 年底正式开工
公司自有煤层气田,2017年度煤层气抽采量14.33亿立方米;煤层气利用量10.90亿立方米2017年公司及子公司蓝焰煤层气中标和顺横嶺、柳林石西、和顺西和武乡南4个区块的煤层气探矿权,共获得4个煤层气探矿权勘查许可证涉及面积共计610平方公里, 极大提升了公司可歭续发展能力
公司积极稳步推进江阴 LNG 中转储备站建设和潮州闽粤经济合作区 LNG 储配站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提供 400 万吨的年周转能力 LNG 接收站的顺利完工对于满足未来城镇天然气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此项目建成后将扩大 LNG 吞吐量实现海外 LNG 进口与分销,从而完善公司全产业鏈中游物流设施为 LNG 进口国内提供物流保障。
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可能使得天然气相对原油经济性减弱或天然气价格下跌,影响行业景气喥;
国内经济下行或者“煤改气”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导致天然气需求不达预期;
国内天然气开采不达预期、天然气出口国不履行合同,嘟可能导致行业供需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