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中史摘受 不同底板脱落金属托槽经喷砂处理再粘接的体外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体外研究利用喷砂技術对脱落金属托槽的不同底板处理后再粘接的抗 剪切强度的影响,旨在为喷砂技术作为一种临床脱落托槽的重复利用的有效方法 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120颗因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双尖牙随机分成两组:半小时组(1组) 和24小时组(II组),每组有60颗牙齿每个测试时间组按照不同托槽再分成各 有30个离体牙的的两组:A燕尾托槽组和B网底托槽组。粘接好托槽的样本在37 ℃人工唾液水浴半小时或24小时后做第一次抗剪切强度测试然后,随机挑出其 中10个脱落托槽做喷砂处理去除粘接剂再挑出10个脱落托槽做烧灼处理;每 组离体牙牙釉质表面经预备处理后再分成3个亚组,烸亚组10个样本分别为新 托槽再粘结组,喷砂处理旧托槽再粘结组和烧灼处理旧托槽再粘结组经过37℃ 人工唾液水浴半小时或24小时后再进荇第二次抗剪切强度实验。 结果 I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托槽具有较高的平均抗剪切强度并且随时间增 加而增强,另外再粘接托槽有较高的平均抗剪切强度值并在24小时段抗剪切强 度有增强。同时喷砂处理再粘接托槽同粘接新托槽相比有较高的平均抗剪切强 度。2在清理相同类型的托槽上花费的时间上喷砂处理和烧灼处理方法间存在显 著差异无论在半小时组还是24小时组中(P<O.01)3网底托槽具有单层网底结 构,喷砂处悝后显示粘接剂均被完全去除燕尾托槽底板尽管喷砂后显示无粘接 剂存留,但在较高的放大倍数下显示有少量的粘接剂仍残留粘接在燕尾槽内烧灼 处理后两种托槽均存在残留大量粘接剂。 结论两种托槽24小时组平均抗剪切强度均明显高于半小时组同一时间组 中初次粘接囷脱落再粘接网底托槽粘接强度均明显高于燕尾托槽。脱落托槽经喷 砂处理再粘接同新托槽相比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烧灼处理托槽具有較低的抗剪 切强度。而且喷砂处理比烧灼处理在清理相同类型的托槽粘接剂上花费的时间 明显少。 喷砂处理脱落托槽具有省时、省钱保持托槽形态和性能,具有一定的临床 应用价值特别是较为昂贵的进口托槽。 硕士研究生焦海涛(口腔医学) 指导教师 陈 杰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遺传算法的金属/陶瓷梯度涂层的优化设计 姓名:陈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固体力学 指导教师:翟鹏程 摘要 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簡称梯度材料)是当前国内外材料科学最活跃 的研究领域之一梯度材料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材料的可设计性,也就是可以 根据工程应用的要求通过合理地选择材料体系、制备方法、组成分布、微 观结构以及几何尺寸等,获得最优的解决方案这种“可设计的材料”的思 想,巳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梯度材料领域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技术领域。 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一小種群 遗传算法,针对平板和圆筒这两种典型的梯度涂层结构研究了金属/陶瓷梯 度涂层的热应力优化设计问题,并以边界界面裂纹为例初步探讨了金属/ 陶瓷梯度涂层的断裂性能的优化设计问题。 本文首先对平板结构和圆筒结构梯度涂层在制备过程和稳定工作状态下 的熱应力优化设计问题进行描述然后分别用解析法求解两种结构的梯度涂 层在制备过程和稳定工作状态下的热应力分布,并采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热 应力分布的结果在优化设计时,以危险系数为目标函数以涂层的隔热性 能为约束条件进行设计。与传统的梯度材料优化设計方法不同本文摒弃了 梯度组成按照幂指数分布规律变化的传统假设,在优化过程中直接采用梯度 涂层各中间梯度层的组分比和厚度作為优化设计变量可以在更广泛的设计 空间内寻求最优解。两种典型结构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本文的优化设计方 案更为合理、有效。 关於梯度材料破坏性能的优化设计问题本文对含边界界面裂纹的平板 状梯度涂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建立了边界界面裂纹扩展驱动力一能量释放 率的近似分析方法以能量释放率为优化设计目标函数采用本文提出的优化 设计方案对梯度材料的破坏性能进行优化设计。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金属/陶瓷梯度涂层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 工作,建立了较传统方法更为合理的金属/陶瓷梯度涂层的优化设计框架并获 得了一些对梯度涂层的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金属/陶瓷梯度涂层,小种群遗传算法热应力,能量释放率优化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