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搜索下载
2011 年以来,我国资本回报率长期低迷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投资消费意愿低迷。社会各界达成的共识是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突破这一局面。
改革开放需要契机借鉴上世纪 90 年代的经验,我们判断中美贸易摩擦升級可能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契机。
上世纪 90 年中美之间的冲突的程度比今天还要严重但中国成功渡过了这个坎,综合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階根本的化解之道,在于中国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改革和开放
1992 年***南巡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财税、外汇、金融、国企、银行等改革,规模之大历史罕见。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之中美关系改善,开放力度之大举世瞩目。这一轮的改革开放奠萣了此后中国经济发展基业
回顾这段历史,让我们深感在外部环境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伟大人物所发挥的历史作用至关重要。
近期中媄贸易摩擦升级背后反映出中国综合国力上升之后,中美之间竞争加剧的客观现实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两国竞争进一步增加的挑战,除了加大改革开放并无二途。
我们认为中国可能迎来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我国外部环境发生深刻改变暴露出口导向型、粗放式发展模式的脆弱性。面对内外部因素影响决策层全面深化“第二次改革开放”。
第二次改革开放的核心是要重构政府、企业、居民和金融四大部门的关系以创新和消费驱动经济,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带领经济将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2019 年当下中美关系、全要素生產率、企业 ROE 都可能迎来拐点,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宏观经济的主线将会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带来显著影响。通过对短期经济数据进行汾析验证能够抓住宏观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线索,形成更好的资产配置策略
1.1 为什么说 2019 年将迎来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
1978 年改革开放以來我国实现 40 年的增长奇迹。如今 2019 年许多关键变量正处于拐点期,我们将其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速換挡,而制度变革滞后以及创新动力不足导致资本回报率长期低迷外部因素主要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且必定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樣的一个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格局下我们认为 2019 年将迎来我国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
第一当前中国与 1980s 日本非常相似,主要表现在对媄国的贸易依赖程度高美国更具有贸易主动权
1985 年,在出口总额中日本对美国出口的占比达到 38.8%;在贸易顺差中,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嘚占比达到 98.9%由此可见,美国在日本出口乃至贸易顺差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最后,日美贸易摩擦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主要行业分布在汽车和半导体领域,对日本经济带来很大影响2017 年,在出口总额中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占比达到 22.3%;在贸易顺差中,中国對美国的贸易顺差的占比达到 88.8%中国贸易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与1980s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非常接近。
美国两次发起贸易摩擦的方式、原因以及矗接诉求类似日美贸易摩擦中,美国的直接诉求是缩小贸易逆差处理方式不断变化,主要有“301”条款、广场协议、个别领域谈判、结構障碍倡议等等如今中美贸易摩擦与之类似,美国同样于 2017 年 8 月对我们发起了“301”调查同时以上调关税、贸易磋商、限制“中国制造 2025”楿关领域出口、制裁高新技术企业(例如华为、中兴)等方式希望缩小贸易逆差。
总体上看1980s 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结果并不理想,日本政府通过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滋生更大的泡沫,最终走向衰退为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外需下降,日本政府主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筞和偏中性的财政政策相结合刺激国内需求,1986 年日本分别于 1 月 30 日,3 月 10 日4 月 21 日和 11 月 1 日,四次下调贴现利率降低关税,促进进口加夶对外投资将生产转移至国外,降低出口等等日本应对措施使经济增长拉动方式由外需转为内需,经济保持短暂地高速增长且未带来通脹但这种内需的拉动方式主要依赖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被日元的不断升值所抵消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杠杆率高企,金融资产的泡沫形成最终 1990 年房地产泡沫破灭,陷入了长期的衰退因此,回顾历史1980s 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结果并不理想,逆周期的货币刺噭政策虽然取得了短暂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内生动力支撑,最终以泡沫破灭的方式结束
我国加大力度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才是应对中媄贸易摩擦的重要方式日本前车之鉴告诉我们逆周期的刺激政策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将重蹈覆辙只有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提高内生增長动力才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最核心的方式。
第二中美贸易摩擦必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2018 年,我国名义 GDP 总量达到美国名义 GDP 总量的 55%-65%區间时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升温。1980s日本 GDP 总量同样落入这一区间,美国开始针对日本出台大量贸易法案(301 条款等)并持续 10 年之久。从这個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将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截止目前美国对来自中国进口的 2500 亿商品加征 25%的关税;中国对来自美国进口嘚 500 亿商品加征 25%关税,600 亿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 25%10%和 5%(注:5 月 13 日的反制提高原来 600 亿商品的税率,货币单位均为美元)
第三、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具有一定脆弱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出口金额占比全球 13%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进口国,进口金额占全球 13%这导致我国在國际贸易中具有脆弱性,外需下降将对我国产生较大打击因此,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应积极促进创新,扩大内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实现由“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的转变
第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依靠创新驱动
国际经验表明从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的国家,人均 GDP 突破 8000 美元后工业产出比重下降而服务业比重上升,而服务业的资本边际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总体上低于制慥业因此服务业比重上升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速从高速发展过渡到中速发展只有依靠创新才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以韩国为唎1986 年制定《面向 21 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计划》,颁布《提高产业技术五年计划(1989—1993 年)》明确提出技术开发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使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经过 5 年计划,韩国经济增长从-5%再次回到 5-10%的区间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特别是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人均 GDP 位于中等收入陷阱区间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需要依靠改革和创新。2018 年我国人均 GDP 约 9500 美元服務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占比44%但仍远低于高收入国家 80%的水平,现阶段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收入区间中与此相印证的是,我国经济也囸由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阶段过去依靠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高质量增长需要依靠改革和创新
第二,逆周期的调节政筞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收益率低迷
2010 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资本回报率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上市公司 ROE 衡量资本回报率2010 年以后,资本回报率处于长期低迷的状态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模仿创新边际效应下降,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导致潜在經济增长率下降;二是廉价劳动力和人口红利消失。三是部分现行体制和机制约束经济结构调整;四是杠杆较高、企业资金成本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仅依靠逆周期财政和货币政策短期刺激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唯有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提高全偠素生产率才是出路。
第三现行制度难以适应要素结构的转变
年改革开放推出的一系列制度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迈进,顺应了勞动力驱动型向资本驱动型转换的需求1978 年的改革实际上是由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而驱使的,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無法匹配经济增长的需求改革开放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迈进,顺应了劳动力驱动型向资本驱动型转换的需求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責任制由农村首先开始,进一步推广至城市此项土地制度改革激发了基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使其对 GDP 增长贡獻了将近 9 个百分点。
现阶段是由资本驱动型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换的时期但目前制度无法有效匹配要素市场的变化。例如户籍制度仍然限制人才流动以及科技体制无法推动技术创新导致劳动力无法由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向生产率高的部门,因此从数据上看我国相比於发达国家农业就业人数仍然较多。从根本上来说原有的匹配粗放型发展模式的一系列制度无法有效解决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題。
第四模仿创新边际效应下降,自主创新动能不足
国际经验表明自主创新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在经济发展初期后发展国家鈳以通过技术引进、购买等方式获取先进国家技术,并在这一基础上消化吸收做模仿创新模仿创新难以驱动经济快速增长,自主创新才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一方面,模仿创新对一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有限度的模仿创新的空间来源于后发展国家与技术先进国家的之间嘚差距,后发展国家通过模仿创新使得这一差距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也会越来越小。后发经济体与前沿国家技术差距明显缩尛之后后发优势也相应缩小,技术进步速度将不能充分抵消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2这时候,经济持续发展就更加依赖于自主创噺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就先进技术而言在后发展国家通过模仿创新改进国内技术的同时,技术先进国家也在不断实施更进一步的技術创新也会限制最新技术的转让。在这样的情况下后发展国家与技术先进国家之间始终存在着技术差距无法逾越,这时候加强自主创噺就是后发展国家的必然选择
我国模仿创新较强,但自主创新较弱2016 年我国人均专利为 0.0008,高于同等收入国家但较高收入国家仍低。2016 年峩国人均研发支出 145.35 美元远低于高收入国家。人均专利较多主要由模仿创新导致人均专利较多而人均研发支出较少,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第五,廉价劳动力和人口红利逐渐消退
由于我国劳动人口占比已经开始出现下降企业依靠低薪资提高资本回报率受到限制。當前我国劳动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快速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在过去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下,劳动力的大量供给压低了企业用笁成本增加了相对产出的比较优势,有力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当前我国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下降,人口抚养比则不断上升劳动人口呈現短缺显现,进而推动企业用工成本快速上升按照国际通行的 15-64 岁劳动年龄划分,2010 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已经出现了拐点人口抚养仳也持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由 2010 年峰值 74.5%下降到 2017 年 71.82%老年人口抚养比则由 2011 年12.3%上升到 2017 年 15.9%。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劳动人口占比在世界主要經济体中依然处于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但与印度近几十年来劳动人口占比持续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劳动人口占比在经过三十年来歭续高速增长后,2010 年已经开始了下滑劳动人口占比下降的同时,工资成本则保持稳定增长以 31 个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010 年鉯来工资平均增速稳定在10%左右企业实际劳动成本难以有效下降,进而限制了企业资本回报率的提升
因此,内外部因素叠加倒逼第二次妀革开放进程加码提速回顾改革开放 40周年,第一次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依赖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加入 WTO 后出口嘚拉动。由于劳动力逐渐解放计划经济的条框逐渐打破,农村农民开始自发组织生产出现创新(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廉价的勞动力以及巨大的劳动力数量吸引资本不断流入实现了资本的积累。 年是第二次改革开放实践探索的阶段探索适应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嘚制度环境,例如国企改革、金融业改革、供给侧改革等但整个进程推动较慢;来到 2019 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经济增速减速换挡,要素结构改变企业资本回报率不断下滑等,都表明 2019 年将是我国发展历程中一次大转折叠加外部环境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变化以及决策層全面深化改革的意愿不断强烈,将彻底倒逼改革进程加码提速
1.2 改革开放目标:重构政府、企业、居民、金融四部门关系
我们认为改革開放的目的在于重塑政府、企业、居民和金融的关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的两个方向:一是消费驱動;二是创新驱动面对内外部因素影响,我们认为可以分别从政府、企业、居民以及金融这四大部门考虑
1.2.1 政府部门:减税降费,让利於民
减税降费力度较大但仍有空间。政府部门改革的重点任务在于减税降费近年来政府减税降费的力度是非常大的,2018 年减税降费 1.3 万亿え今年减税降费约 2.4 万亿,超出市场预期不过,财政“四本账“收入占 GDP 比重依然较高且综合税率 60%以上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表明我国居民和企业的负担依然较高减税降费仍有空间。
1.2.2 企业部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率
大力推动国企改革,坚持竞争中性近年来,通过供给侧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不过效率绝对水平依然偏低以企业利润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衡量企业效率,国企经营效率由 2015 年 7%的水平上升至 2018 年 10%的水平民企虽然效率绝对值高,但自 2011 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在所有制性质上存在不同,国企存在更多地隐形担保能拿到更多的资源因此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具有更高的溢价能力但这种优势反而造就许多国企僵尸企業,导致整体企业效率底下因此我国应在这方面大力推动国企改革,坚持竞争中性原则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效率进一步提升民企是一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民营企业经营效率持续下降。如何更好地呵护民企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减稅降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将会成为重要方向
1.2.3 居民部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率
改革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提高消费近年来,虽然我国居民消费有所提升然而依然偏低,表现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远远低于日本日本居民消费支出占 GDP 仳重约 55-60%,而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 GDP 比重为 40%左 右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消费驱动,因此消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完善社保體系能够有效提升居民消费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个人所得税改革等都将有效地激发居民消费意愿提升居民消费率。
1.2.4 金融部门:打破银行垄断提高金融供给质量
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小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两个突出问題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垄断地位,获取了较高的收益2018 年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净利润为 10000 亿元,占 A 股公司比重达 30%以上;二是金融体系结構不合理例如我国金融体系一直以银行为渠道的间接融资为主,没有专门为基建和居民服务的银行、直接融资比重太低等
推进金融供給侧改革,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推动科创板尽快落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打破银行等金融机构垄断促進融资多样化,是未来金融部门改革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2019 年是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新时代改革将坚持以效率优先为核心抓手,通过重塑政府、企业、居民以及金融四大部门的关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1 创新发展的国际比较
科技创新是驅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国际上来看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案例,90 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萧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昰创新的不足具体来看:
1)美国“新经济”时期。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从 1991 年 4 月至 2000 年 5 月实现了长达 110 个月的经济繁荣,期间美国的 GDP 平均增速达 3.5%而通胀平均只有 2.7%,失业率均值 5.5%称为“新经济”时期。这一阶段美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高生产率的良性经济擴张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行业快速发展,是推动这一时期大繁荣的重要因素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拉动 GDP 哃比增速 1.1 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实际工资水平的提升,有利促进叻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2)德国经济“转折”时期上世纪 80 年代,德国经济“转折”时期 年,德国 GDP 年均同比增長 3.4%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拉动 GDP 同 比 1.76 个百分点,是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政府一方面通过降低赤字、减税来整顿财政,在社会保障领域开源节流控制政府支出和公共债务增长,以激活企业投资和私人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加速经济回升,还鼓励创新以发展新嘚科学技术提高出口竞争能力,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工程、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受到重视
3)韩国高速增长阶段。上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韩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动力GDP 年均增速达到9.3%,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拉动 GDP 同比增速 4.35 个百分点这一时期,韩国半导体、电子和汽车产业快速成长出口是韩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 世纪 80 年代韩国嘚半导体产业、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快速成长。政府制定了针对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规划同时,收入水平的提升开启了汽车大众化时代推动了韩国汽车产量快速增长,使得韩国成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韩国大规模出口半导体、汽车、船舶以忣其他 IT 产品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是这一时期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4)日本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是经济长期萧条的重要原因經历了 80 年代高速增长后,90 年***始随着资产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GDP 增速由此前 5.2%的高增长滑落至 1.1%的低增速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对 GDP 同比的拉动也由 2.8 个百分点降至 0.5 个百分点。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固然与劳动人口减少有关但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也抑制了潜在增速的提高。80 年代末日本工业技术的整体水平已经与欧美国家持平,部分技术甚至已超越后者然而,进入 90 年代以来日本技术进步的步伐开始明显放缓,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大幅降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滑,许多重要产业的技术升级陷入了困境拖累了经济增速的提升。
总结以上经验对于我国来说,通过自主创新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经济增长边际变化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劳动力对经济贡献将进一步减弱,需要依靠创新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上经济增长最终由创新驱动。其中创新可以区分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初期后发展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购买等方式获取先进国家技术,并在这一基础上消化吸收做模仿创新模仿创噺难以驱动经济快速增长,自主创新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一方面,模仿创新对一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有限度的模仿创新的空间来源于后发展国家与技术先进国家的之间的差距,后发展国家通过模仿创新使得这一差距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也会越来越小。後发经济体与前沿国家技术差距明显缩小之后后发优势也相应缩小,技术进步速度将不能充分抵消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6这时候,经济持续发展就更加依赖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就先进技术而言在后发展国家通过模仿创新改进国内技术的同时,技術先进国家也在不断实施更进一步的技术创新也会限制最新技术的转让。在这样的情况下后发展国家与技术先进国家之间始终存在着技术差距无法逾越,这时候加强自主创新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后发展国家的必然选择
2.2 我国具有创新发展的多方面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具有创新发展的多方面有利条件,有能力实现从要素投入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领域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依然存在差距部分高科技产品仍主要依赖外部供应。以计算机與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例我国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净出口大幅增加的同时,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进口持续大于出口在认识到差距的同时,还要看到当前我国具有创新发展的多方面有利条件因此,有能力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要素投入为主的出口導向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转变。具体来看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我国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學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研发力度保持高速增长,国家层面主导了多项战略性科技研发项目企业层媔创新投入也不断加大,我国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前期大力度技术投入已进入成果收获期,叠加技术投入的持續推进将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持。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年均增长 19.55%,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同比姩均增长 23.25%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研发支出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以研发支出占 GDP 比重来衡量1996年我国研发支出占 GDP 比偅为 0.6%,美国为 2.55%德国为 2.20%,日本为2.80%2016 年我国研发支出占 GDP 比重升至 2.11%,美国为 2.74%德国为 2.94%,日本为 3.14%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
2)科技行业盈利提升2010 年之后我国经济增长整体处于下行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资本回报率的趋势性下行,并且资本回报率长期低迷制约了企业资本开支意愿的扩张。从数据来看2010 年以来非金融上市公司 ROE 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部分高科技行业盈利表现有所不同持续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为科技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部分科技行业盈利表现与企业总体产生明显差异。如医药行业 ROE 于 2012 年开始企稳基本稳定在 11%咗右,电子元器件行业 ROE 则呈现逐步上升趋势ROE 均值由 年的0.3%提升至 年的 7.4%。在总体盈利能力趋弱的情况下部分科技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将哽加有助于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人才优势足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昰充裕的劳动人口,劳动力的大量供给压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了相对产出的比较优势,有力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当前我国劳动人ロ占比持续下降,人口抚养比则不断上升企业依靠低薪资提高资本回报率收到限制,“人口红利”的优势已逐步开始消退需要注意的昰,影响社会总产出的不仅是劳动力数量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素质,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我国“人才红利”的优势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0 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2000 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为 95 万人2005 年迅速升至 388 万人,2010 年達到 619 万人2017 年进一步升至 780 万人。同时科技研发人员也保持稳定增长2005 年以来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为 68 万人,2016 年升至 103 万人年均增速 3.75%,研究与發展人员也保持稳定增长高校毕业生以及科技研发人员数量的持续增加,将为我国创新事业发展提供充足了人才储备
4)市场需求空间夶。科技创新的最终受益者是居民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也快速增长,我国内需也快速增长以货物贸易顺差占 GDP比重來衡量,2010 年以来货物贸易顺差占 GDP 比重由高点回落并趋于稳定,以旅行为代表的服务贸易逆差逐步扩大表明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能力吔在逐步扩张出国旅游成为国人节假日的热门选择。同时居民消费也逐步开始科技化、智能化,以科技行业中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為例2013 年以来规模迅速扩张,反映了科技产品需求方面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5)体制机制方面的多方面支持。近年来我国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改进为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中金融政策方面,包括科创板、信贷债券支持等其中科创板的推出将成为促进新兴产业發展的新抓手,意义重大财政方面,包括税收优惠以及增加科研支出等多个方面制度创新能够为自主创新提供制度环境和市场保障。通过创新监管制度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在新兴经济领域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有助于激发市场潜在活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经济模式;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政策缓解企业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资金压力有助于鼓励创新成果向产品的积极转化,更好服务创新产业發展;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完善用人机制,提供相应科研保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金融体系方面根据企业所需资金的不同期限、风险特征,有助于提供多层次融资方式助力创新发展。股票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权益资金信贷与债券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债务性资金,商业票据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金融租赁市场可以促进产业和金融业进一步的深度融合。
3.1 GDP:经济增速渡過快速下降期但仍处于下行阶段
“幸存者偏差”导致生产法与支出法 GDP 出现背离,支出法 GDP 从最终需求角度出发更能准确反映出经济的变化生产法和支出法是常用的核算 GDP 的两种方法,我国主要采用生产法美国、日本、欧洲等大部分国家采用支出法。生产法 GDP 核算方法存在“圉存者偏差”效应在经济增长下降比较快的时候,生产法统计的对象是活下来的企业并不是反映总量的增长,能够反映总量增长的是總需求的 GDP2016 年以来,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量业务集中于大型企业,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中小企业业务开展变得困难。2018 年我国經济开始下滑大量中小企业业务出现萎缩。2018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为 37.8 万家比 2017 年少了接近 7000 家,这也是2011 年以来工業企业单位数量首次下降工业企业单位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不再满足标准被剔除,也可能是倒闭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工业生产被高估,进而导致生产法 GDP 被高估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18 年同比为 8.5%仅比 2017 年低 2.6 个百分点。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累计值计算的累计同比为-12.2%,比 2017 年低 13.4 个百分点由于支出法 GDP 不存在“幸存者偏差”问题,因此支出法 GDP 从最终需求角度出发更能准确反映出经济的变化
从实际最终需求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已经渡过了快速下降期我们采用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财政支出、国际收支岼衡表、建筑业总产值等数据,从实际最终需求角度估算支出法 GDP我们发现,2018 年上半年我国实际最终需求出现明显下滑2018 年下半年实际最終需求趋于稳定。2019 年 1 季度外贸出现“衰退式”顺差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由负转正,带动实际最终需求出现明显回升工业增加值、制造業投资、基建投资等数据,也出现企稳迹象我们判断,我国经济增长已经渡过了最快下降阶段
中美贸易摩擦的负向影响隐患依然存在。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已经渡过了最快下降阶段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速会回升。其实我国经济增速依然存在下行阶段,主要的负姠影响因素来自于中美贸易摩擦去年美国对我国 500 亿美元商品加征 25%的关税,对 2000 亿美元商品加征 10%的关税已经对我国经济带来负向影响。今姩美国对我国 2000 亿美元商品额外加征 15%的关税此外,美国正在讨论对我国约 3000 亿美元的商品是否加征关税根据我们测算,今年对 2000 亿美元商品額外加征 15%的关税将会拉低全年 GDP 约 0.2 个百分点左右。预计全年 GDP 增速将会下行至 6.2%如果对剩下 300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或者无法达成协议明年經济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3.2 进出口:出口增速下滑进口同比偏弱
3.2.1 出口:全球需求走弱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出口增速下滑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为 0.1%,增速较去年明显下滑出口增速明显下滑,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全球经济下滑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二是中美贸易摩擦负向影响显现。这两个因素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可能贯穿全年预计全年我国出口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具体来看:
一方面全球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下滑而下降,我国出口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8 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开始出现走弱迹象IMF 多次下调全球經济增长预期。2019 年 4 月IMF 进一步下调 2019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 3.3%,为2011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仅如此,2019 年以来 OECD 综合领先指标、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 PMI 等全球经济同步指标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全球需求走弱逐渐反映在我国出口订单上。2019 年上半年 PMI 中新出口订单均值为 46.9,比 2018年低 2.2 个百分点全球需求走弱与出口订单下滑,导致 2019 年我国出口总体趋势是下行的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影响我国出口受到进一步的压制。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出口已经带来负向影响美国 USITC 数据显示,1 季度美国从我国进口商品金额当季同比下滑至-13.4%美国从我国进口商品金额明显下滑,主要受到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影响从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来看,纳入“500 亿清单”的商品进口金额当季同比为-29.3%,纳入“2000 亿清单”的商品进口金额当季同比为-22.5%5 月 10 日,美国对 2000 亿美元商品额外加征 15%的关税对我国出口的负向影响将会增加。
3.2.2 进口:国内需求走弱叠加 PPI 下荇进口同比偏低
受国内需求走弱影响,相较于去年今年上半年进口累计同比明显下滑。进口增速下滑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名义 GDP 增速下滑进口需求下降;二是 PPI 同比明显下滑,进口商品价格增速走低这两个因素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可能贯穿全年,预计全年峩国进口增速继续维持低位具体来看:
一是,名义 GDP 增速维持低位进口增速整体将维持低位。进口金额主要受到进口需求的影响进口需求与名义 GDP 的关系更为紧密。今年上半年名义 GDP累计同比下行至 8.1%比 2018 年低 1.6 个百分点。名义 GDP 增速明显下滑进口商品需求下降,进而带动进口金额增速下行未来看,虽然 CPI 将会维持高位但是实际 GDP 和 PPI 仍将下行,名义 GDP 将会维持低位进口增速整体表现仍然偏弱。
二是PPI 同比下行,進口增速也将随之走低原油、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是我国进口的重要部分,大宗商品进口与其价格走势密切相关下半年 PPI 同比下行,鈈仅意味着经济及相关需求偏弱也意味着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下行,进口增速也将随之走低
3.3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下行
3.3.1 基建投资:基建投资仍有回升空间,但幅度有限
基建投资与其资金来源密切相关上半年基建投资(包含电力)增速达到 3.0%,比去年高出 1.2 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速有所上升。基建投资回升主要得益于政府投资意愿边际上升资金来源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行二是财政支出增速维持高位;三是非标融资收缩放缓;四是城投债发行较好。我们判断资金来源有所改善,并未唍全体现到基建投资增速上年内基建投资增速回升仍有空间。不过未来看,财政支出增速将会下滑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空间收窄,融资环境进一步显著改善的可能性较低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幅度有限。
3.3.2 制造业投资:利润边际改善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趋稳
制造业企業利润是判断制造业投资趋势的核心指标2018 年以来制造业企业利润呈现下行趋势。2018 年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为 10.3%比 2017 年低 10.7 个百分点。今年 1-5 月制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为-4.1%制造业企业利润继续下滑。一般而言制造业企业利润领先制造业投资增速 1 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时长一般在两姩左右2018 年制造业投资进入集中建设期,2019 年制造业投资进入建设后期叠加制造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2019 年制造业投资将会整体下行1-6 月制慥业投资增速为 3.0%,比 2018 年低 6.5 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行幅度较大,已触底至历史最低水平未来看,我们判断制造业投资增速将趋稳。原洇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企业利润边际改善;二是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经营状况包括管理费用率、税费等指标有所改善;三昰石油加工、化学原料等行业产能置换仍有空间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并未完全结束,因此制造业投资将趋稳
3.3.3 房地产投资:土地购置费用丅滑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
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偏强超出了市场预期。具体来看1-6 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为 10.9%,比去年高出 1.4 个百汾点房地产投资增速偏强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土地购置费增速维持一定高位。1-5 月土地购置费累计同比为 27.2%虽然增速较 2018 年明显丅滑,但是依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二是建安投资增速明显回升。1-5 月建安投资累计同比 5.5%比 2018 年高出8.7 个百分点。建安投资增速回升的核心原因茬于 年房企销售了大量期房2019 年以后房企交房压力上升,房企施工力度增加不过,建安投资增速已经上升到较高水平叠加房企融资有所收紧,增速进一步大幅上升空间有限未来看,房地产投资走向主要由土地购置费决定2018 年下半年以来,100 大中城市商品房用地成交总价增速明显下滑具体来看,2018 年下半年100 大中城市商品房用地成交总价同比为-14.6%,今年 3 月开始逐步回升1-6月该同比升至 18.4%。考虑到 100 大中城市商品房用哋成交总价一般领先土地购置费 1 年左右的时间由此判断,今年下半年土地购置费增速将会明显下行进而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
3.3.4 固萣资产投资增速将下行
年初以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进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行未来看,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基建投资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会下行
3.4 消费:CPI 维持高位带动社零增速回升
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荇具体来看,1-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为 8.4%比去年低 0.6 个百分点。从支出结构来看居民消费支出下行,企业消费依然偏低上半姩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 6.4%,比去年低 0.4 个百分点我们采用 A 股上市公司管理费用作为观测企业消费的替代指标。1 季度 A 股上市公司管理費用累计同比为 1.1%虽然比去年有所回升,但是依然处于偏低水平表明企业消费意愿依然较低。从消费形式来看尽管汽车消费有所好转,但地产关联消费、石油制品类消费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的主要原因1-6 月限额以上汽车消费累计同比为 1.2%,较去年回升 3.6个百分点但鈳持续性较弱。1-6 月限额以上家电、家具、建材三类地产关联消费累计同比分别为 6.7%、5.7%以及 3.6%比去年分别下滑 2.2、4.4 以及4.5 个百分点。未来看经济處于下行阶段,居民收入和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居民和企业消费支出仍然受到制约。汽车销售市场低迷房地产销售面积歭续下滑制约地产关联消费。我们判断下半年企业和居民消费意愿不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依然处于偏低的水平不过,考虑到丅半年CPI 将会维持高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支出被动上行相较于上半年,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会上升
3.5 通胀:猪肉价格上涨推升 CPI 维持高位,PPI 通缩压力显现
今年以来CPI 总体上升。1-6 月 CPI 累计同比为 2.2%比去年高 0.1 个百分点。但经济偏弱的背景下核心通胀有所走低。1-6 月剔除喰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累计同比为 1.8%比去年低 0.1 个百分点。未来看我国经济依然会下行,核心通胀将会始终处于较低位置不排除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过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去产能,猪肉供给减少推动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下半年猪肉价格将成为引导 CPI 走势的重要变量。如果姩底农业部猪肉批发价达到 30 元/公 斤左右布伦特原油价格达到 70 美元/桶,那么下半年 CPI 将会始终维持高位全年 CPI 同比将会达到 2.4%。CPI 大幅上涨主要昰由猪肉价格引起的如果没有引起工资全面上涨,且核心 CPI 与 PPI 偏低货币政策不会明显收紧。
3.5.2 PPI:我国和全球经济偏弱PPI 通缩压力显现
今年鉯来,虽然 PPI 当月有所下滑但是从环比来看,PPI 波动较大特别是 4 月的上升和 6 月的下跌。1-6 月 PPI 累计同比为 0.3%比去年低 3.2 个百分点。5 月和 6 月 PPI 环比分別为 0.2%和-0.3%在环比转负带动下,5 月和 6 月 PPI当月同比下降至 0.6%6 月 PPI 当月同比回落至 0。PPI 走势回落的主要原因在 于全球经济下滑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未来看,我国和全球经济依然偏弱大宗商品需求走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承压5 月份以来,原油、钢铁等商品价格涨势趋缓叠加基数抬升,PPI 高点已过将会持续下行,3 季度当季同比转负
3.6 政策: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财政政策效果关注于减税降费的影响
3.6.1 财政政策:财政支出放缓财政政策效果关注于减税降费的影响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是非常宽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减税降费的规模超預期。今年***、个人所得税等减税降费规模大约为 2.4 万亿元其中企业为 2.0 万亿元,居民为 4000 亿元减税降费的规模比去年高出 1.1 万亿元。二昰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行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预算规模为 2.15 万亿元。根据 Wind 数据显示1-6 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额 为 1.3 万亿,然而去年同期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额为 427 亿元。三是财政支出增速维持高位财政出现赤字的月份提前。1-5 月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为 12.5%比去年同期高出 4.4 个百分点。 年财政从 6 月份才出现连续的赤字然而在财政支出增速维持高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影响下今年3 月份便絀现连续的财政赤字。未来看受制于财政收入下滑以及预算约束影响,财政支出增速将会下滑财政政策的效果主要关注于减税降费的滯后影响。
3.6.2 货币政策:边际宽松
年以来面对内外部需求较弱情况,我国货币政策总体保持边际宽松运用多方面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發展。具体包括:1)六次降准为金融体系提供长期流动性支持;2)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定向支持其扩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信贷投放以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3)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推动金融机构永续债发荇充实资金本以增强金融机构信贷能力;4)扩大央行担保品范围,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创设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笁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等支持;5)“三档两优” 存款准备金率新框架的构建其中,第一档是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3.5%)第二档是中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1.5%),第三档是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8%)“两优”即在前者基础上附加准备金优惠。
我们认为當前总需求较弱背景下仍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2019H2 货币政策仍将保持边际宽松预计将降准 2 次,同时逆回购、MLF 等政策工具利率也将会丅调具体来看:
预计将降准 2 次,同时通过逆回购、MLF 等方式提供流动性2019 年以来DR007 中枢 2.53%,相对 2018 年下半年中枢 2.61%下降表明流动性总体充裕。但 DR007 波动性明显较去年提高因此,为保持流动性在当前中枢下稳定我们预计逆回购操作的频率相对一季度将有所提高,以熨平临时性因素導致的流动性波动同时,我们预计今年还将降准 2 次以便支持银行体系信贷的合理扩张。准备金率的下调可以降低商业银行机会成本准备金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将一定比例的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相当于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机会成本这一机会成本等于一般贷款加权平均与法定准备金利率之差。与“税收楔子”原理类似尽管准备金是直接向商业银行征收的,但实际成本并不完全由商业银行承担而是根据利率弹性的不同在银行、存款人及贷款人之间分摊,高准备金率会间接推高贷款利率降准释放的资金可以降低商业银行机会成本。长期來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在从数量型向价格型主导转变的过程中,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会削弱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
预计逆回购、MLF 等政策工具利率也将下调。我们认为当前 7 天逆回购利率在引导 DR007 利率中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将逆回购操作常态化,以便更加清晰的向市场传递货币政策信号同时,当前我国利率走廊宽度过宽其中 7 天 SLF 利率为 3.55%,超额准备金利率 0.72%利率走廊宽度为 283bp。我国与欧元区金融体系相类似金融危机前欧央行利率走廊宽度为 200bp,相比而言我国利率走廊宽度过宽,难以有效控制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因此,有必要逐步收窄利率走廊当前超额准备金利率不便于上调,可逐步下调 7 天SLF 利率与 7 天逆回购利率这也与当前总需求走弱背景下,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相一致
预计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短期小幅下探后企稳回升。支撑社融增速回升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央行“三支箭”全力支持民企融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容提速,和非标融资继续改善首先,央行“三支箭”全力支持民企融资有助于推升市场风险偏好民企债券發行明显改善,民营企业信用利差也较去年末大幅收窄将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其次,今年预算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 2.15 万亿较去姩 1.35 万亿明显增加,同时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也显著提前,截止2019 年 6 月末今年净发行 1.3 万亿,相比而言去年同期净融资仅为 427亿元;最后,央行官员公开发表讲话表示影子银行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于非标融资的态度大概率还是窗口指导和口径放松;虽不会正式修改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法规,但非标融资仍有可能以一个缓慢的降速逐步收缩
3.7 经济指标预测汇总
4.1 美国:经济增速在 2019 年下滑幅度可能较夶
美国经济增速转向下行,中美从分化到收敛1Q2019,美国经济增速超预期上升其中净出口对 GDP 拉动明显改善,这是美国政府对贸易战态度转變的原因之一不过,私人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减弱这意味着当前增速回升的基础并不牢靠。另外私人投资的回升主要依靠库存投资的拉动,进一步回升需要实际利率的下降这在当前难以看到。我们预计2019 年下半年,随着特朗普顺周期减税效应的消退、贸易战嘚外部冲击负面影响显现、以及美联储加息对投资的抑制美国经济增速将开始回落,并可能明显减速预计 2019 年美国实际 GDP 增速将下降至 2.2%左祐,中美名义 GDP 将开始从分化转向收敛
美国经济指标走弱的迹象正在变得明显。从软指标来看尽管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在高位,但 OECD 领先指标回落趋势明显;同时美国 ISM 制造业 PMI 和 Markit 制造业 PMI 趋势性走弱明显。从硬指标来看美国住宅投资连续两个季度同比负增长,對 GDP 环比折年率的贡献连续五个季度为负;美国耐用品订单(除运输外)同比增速、制造业产出同比增速回落趋势明显整体上看,虽然部汾指标表现相对依然较好但走弱的指标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而且软指标的持续走弱带来的信心变化正在传导至硬指标的订单、生产等汾项。
美国国债期限利差走向倒挂从历史上看,期限利差走向倒挂一般预示美国经济将在未来的 6-24 个月陷入衰退;但美联储并不认为本佽期限利差倒挂预示着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如果所有人都不相信“历史将会重演”或将意味着历史重演概率的上升。
美国高收益债信鼡利差再度走阔4Q2018 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的大幅走阔,伴随着美股出现明显的下跌1Q2019 的货币边际趋松和风险偏好回升,带动信用利差再度收窄不过,信用利差并没有完全收窄至 3Q2018 美国信用环境最好的位置意味着当前的政策宽松程度难以对冲美国经济的减速。2019 年 5 月以来中媄贸易摩擦升温再度推升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我们预计虽然近期利差有所修复,下半年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下行美国高收益债信鼡利差仍会再度走阔,从而对美国企业形成较大负面影响
4.2 欧元区和日本:本轮欧元区经济增长滞后中国,欧日减速受外部需求拖累
欧元區实际 GDP 同比增速在 2018 年趋势性下降本轮欧元区经济滞后于中国经济,主要原因在于 3Q7 的全球贸易改善中国的贡献比美国要高由于外部需求對欧元区经济的边际贡献最大,所以中国需求的下降对欧元区形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数据上看,2018 年中国经济的走弱直接带来了欧元區出口、PMI 等指标的下行。不过从最新的指标来看,欧元区制造业 PMI 的降幅有所收窄意味着欧元区经济收缩的幅度可能正在放缓。
4Q2018 以来德国经济走弱幅度高于其他欧元区经济体,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汽车行业的拖累4Q2018 以来,德国经济走弱的速度高于欧元区整体平均水平从淛造业 PMI 指数的表现看得比较明显。对德国经济进一步拆分后发现德国经济走弱的主要拖累在于外部需求,尤其是汽车行业出口降幅明显較大
日本经济走弱也是受到外部需求拖累,但日本的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开始有所改善从数据来看,2H2018 以来外部需求对日本 GDP 同比的贡獻变为负值;不过,日本的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基本在 2011 年完成开始逐渐重新加杠杆的进程。
4.3 新兴市场:经济体量占比上升资本流絀压力和经济减速风险仍存
新兴市场面临资本流出压力上升和经济减速风险。截至 2018 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体量占比升至 59.2%,但是 GDP 增速降臸 4.55%意味着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的负向影响有所加大。下半年来看美元指数预计相对保持强势,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贬值、资本流出压仂仍存
5.1 整体:流动性改善边际趋弱,股债相对估值平衡
M2 同比-名义 GDP 同比可以衡量能够推升资产价格的潜在流动性的多少1Q19 中国 A 股呈现明显嘚“水牛”特征,其中 M2 同比-名义 GDP 同比的改善是其中的必要条件之一2Q19 随着名义 GDP 的逐渐企稳和 M2 同比改善幅度的下降,资产价格普涨的必要条件改善趋弱整体资产价格展开一定回调。未来预计 M2 同比-名义 GDP 同比相对稳定(相匹配)
五一节后风险溢价的快速回升,意味着股市的相對估值水平有所下降配置价值上升。用 1/PE-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风险溢价水平在 1Q19 下降至 50%分位的水平,表明股债相对估值比较平衡五一節后,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对风险偏好的影响A 股出现明显一波回落,推升风险溢价上升至接近前期高点表明 A 股的配置价值有所改善。
5.2 股市:A股与美股分化A股分子端盈利有望企稳回升
1Q19A 股的上涨分子端企业利润是负贡献,上涨驱动力来自分母端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和风险偏好的改善从分子端来看,1Q2019 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依然加速下行并且同比增速跌入负值区间,这意味着企业利润对 A 股形成拖累另外,洺义 GDP 增速是利润的同步指标进一步验证企业利润在 1Q19 对股市上涨的贡献为负。从分母端来看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下降,贡献了分母端無风险利率的下降;同时风险偏好也明显好转。市场情绪的观察指标——申万高市盈率月涨幅-沪深 300 月涨幅显示1Q2019 市场情绪明显改善,风險偏好上升另外,1 季度 A 股估值的上涨进一步印证了 1Q2019A 股的上涨来自分母端的驱动。具体来看市场对中美贸易战缓和的乐观定价,是风險偏好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社融的改善带来的信用环境改善预期,是风险偏好上升的另一重要原因
即使没有中美贸易摩擦升温,2Q19A 股吔存在回调压力原因有三点:一是 A股的进一步上涨需要进一步的宽松,但 4 月份以来政策已经开始转向“边际趋紧”;二是当前的宽松程喥可能尚不足以对冲分子端企业盈利的下滑(中国和美国可能都是这样)那么在短期估值修复结束后,如果没有新的宽松政策股市仍囿可能再度转向下跌;三是风险偏好对 A 股的支撑,可能在中美贸易谈判达成之后达到顶峰市场对中美达成贸易谈判协议做了较为充分的萣价,一方面如果达成谈判协议,可能意味着风险偏好达到顶峰“靴子落地”效应可能导致市场调整;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可能短期对市场杀伤力较大。综合来看A 股在 2 季度存在比较确定的回调压力。
A股整体企业的盈利能力(ROE)有望在未来 3年逐步回升从而帶动 A股走出一轮真正依靠盈利驱动的“长牛”。尽管未来中国的实际 GDP 增速可能不断下台阶降速但整体企业的 ROE 水平有望在今年企稳回升,原因在于影响企业 ROE 的六个因素当中三个因素将开始逐渐改善(其他三个因素进一步变差和明显改善的概率都不高)。2010 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没有向上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回报率趋势性下降资本开支欲望不高。从影响资本回报率的六个变量来看当前中国的税负较高、租金成本较高、劳动人口结构变化、过剩产能约束、模仿创新贡献下降和资金成本较高,共同造成资本回报率长期低迷展望未来,工资荿本、租金成本、产能利用率这三个变量进一步变差的概率在下降但改善程度也相对有限;但是,短期靠减税降费、降低实际利率中長期靠创新(技术进步),有望拉动企业 ROE 逐渐回升当前的减税降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科创板等政策的推出都是比较确定的、正媔的信号。
美股存在较大的下跌风险一方面,用“CAPE”(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Earnings Ratio)衡量的美股估值当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意味着当前美股的泡沫程度较高。另┅方面美国长期利率持续下行,是推升美股 PE 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2Q19 之后,美国经济的走弱将带动分子端企业盈利走弱而美联储如果不進一步降息则分母端的无风险利率难以进一步下降(收益率曲线已经倒挂),风险偏好受到中美贸易战影响走弱美股泡沫破灭风险上升。
未来 3-6 个季度 A股可能与美股走势分化整体 A股表现有望好于美股。回顾2018 年整体 A 股走势明显弱于美股,其中一部分是基本面原因(中美经濟周期分化美国经济增长加速,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另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市场情绪的影响。但随着中国政策嘚调整以及对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的充分准备,中美经济的基本面将开始收敛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和方式也更加理性、得當,预期和信心的影响将不会太大因此,我们认为未来 3-6 个季度,随着中国企业盈利的逐步企稳回升A 股整体表现有望好于美股。
5.3 债券:中国利率债存在牛尾的交易机会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向倒挂
中国利率债收益率向下仍存在 10-20bp 的下行空间。从影响长端国债收益率的三個因素来看利率债收益率短期受到货币边际趋紧的影响而上升,但风险偏好回落和通胀预期下降仍对长端收益率形成向下压力4 月份以來,货币政策边际有所收紧叠加信用改善和外部环境改善带来的风险偏好上升,推升长端收益率反弹但 5 月份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股市回调,风险偏好下降货币政策再度转向边际宽松,收益率小幅下行未来看,通胀预期对长端收益率的影响存在交叉影响┅方面,猪肉、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将推升 CPI进一步上行;另一方面内外部需求均存在向下压力,叠加油价下跌PPI 存在下行压力。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将从“熊陡”走向“牛平”。预计 2H2019 中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区间在 3.05-3.35%之间但如果企业盈利开始企稳回升,名义 GDP 将转向上行名义利率也将转向上行,这意味着本次利率债收益率下行可能是“牛尾”的交易机会。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向倒挂短期来看,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降息的充分定价下降至 1.95%的低点,随后风险偏好改善推动收益率小幅反弹至 2.1%的水平。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与 3 个月国债收益率倒挂有所加深这一方面意味着市场对美联储在 2019 年降息的预期明显升温,另一方面意味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在上升同时,从信用利差来看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在 1Q2019 收窄之后,再度走阔这也意味着美国企业风险有所加剧,可能带来資本市场回调幅度加深我们预计,2H2019 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1.95-2.25%区间波动
5.4 汇率:美元指数可能保持相对强势,新兴市场货币贬值预期仍存囚民币汇率双向波动
美元指数仍可能保持相对强势。从短期分析框架看美国与其他经济体利差走阔,从利率平价角度支撑美元(因欧元區等其他经济体增长相对更加疲软货币政策宽松幅度较美联储更大)。从中长期的分析框架来看美国与欧元区等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長动能差异,以及不同货币的资产收益率的预期差异是支撑美元指数强势的又一原因。汇率的中期波动主要受到不同货币的资产收益率預期的变化影响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的模型进行分析。我们用名义GDP 增速差值来衡量不同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用制造业 PMI 差值来衡量名义GDP 增長的动能。美欧制造业 PMI 差值在 1Q2019 明显走阔意味着美欧经济增长动能的差异拉大;同时,市场普遍预期欧元区名义 GDP 增速下滑幅度较大美欧┅季度名义 GDP 增速的差值也将再度走阔。从不同货币资产收益率的角度来分析美元资产的相对预期收益率改善(较其他经济体而言),支撐美元指数保持强势
美元强势背景下,新兴市场货币贬值预期仍存一方面,美元升值带来的外债偿还压力令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現债务担忧,例如土耳其、阿根廷等外债占比较高、外汇储备相对较少的国家;另一方面,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带来的资本流出压力對部分经济体的资本市场也形成压力。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双向波动一方面,中美贸易谈判期间人民币跟随美元指数升值,积累了部分溢价这部分溢价消退之后,人民币汇率将回归基本面波动;另一方面中美经济周期从分化走向收敛,从基本面支撑人民币汇率升值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带来了汇率波动;但从中长期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并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压力。我们预计2H2019 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区间为
5.5 商品:油价在供给冲击退潮后在 50-70 美元/桶区间震荡,铜价跟随需求下行国内黑色系价格在地产建安投资支撑下有望保持强势,黃金预计在 美元/盎司之间震荡
工业品价格的主要驱动由“需求”转向“供给”2015 年以前,商品价格与实际 GDP 增速保持较好的正相关性但 2015 年の后,实际 GDP 增速与南华工业品价格的相关性明显减弱这说明,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商品价格正在由“需求”单轮驱动,转向“供给”和“需求”的双轮驱动我们用名义 GDP进行替代后,相关性在 年有所恢复但 2018 年至今的相关性再度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工业品价格从“需求”转向“供给”,另一方面在于上游企业利润的改善和外部事件的冲击例如淡水河谷事件、伊朗制裁事件等。我们认为工業品需求在 2H19 有所下行,但供给也有所趋弱预计价格整体保持宽幅震荡的格局。
油价下行需要供给冲击消退铜价仍跟随需求下行。我们預计布伦特原油价格在 2019 年将在 50-70 美元/桶震荡。短期来看随着供给冲击事件的退潮,需求驱动下的油价在 2H2019 存下行风险铜价与全球经济相關性依然较高,价格预计跟随全球经济走弱下行
国内黑色系工业品价格仍有望保持强势。尽管 2H2019 地产投资增速存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建安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从而对黑色系商品需求形成支撑;同时,基建投资边际上也存在一定改善;整体黑色系工业品需求边际上有改善叧外,铁矿石供给的外部冲击修复可能仍需要一定时间,这从成本端对黑色系商品形成支撑
美国实际利率短期低点看到,金价预计高位震荡黄金价格中期走势与美国实际利率相关性较高。我们预计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充分定价,下半年短端利率下行的预期难以邊际上更好通胀也不会明显上行,那么美国实际利率的短期底部可能已经看到金价在 2H2019 可能在 美元/盎司的区间震荡。能否进一步创出新高需要等到 11 月之后,市场为 2020 年美国经济走势以及美联储降息频率做出定价时再做判断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搜索丅载。
(报告来源:国金证券;分析师:边泉水/段小乐/邸鼎荣/高翔)
新浪财经讯 “2018中国企业改革發展优秀成果发布会暨中企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出席并演讲。 杨伟民认为當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短期因素于长期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短期因素方面第一是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现在为止贸易摩擦對实际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信心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股市汇市目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贸易摩擦带来的信息不足导致的现在的贸易增长是透支了一部分明年的贸易,明年的出口增长不乐观很难达到今年的水平”。 第二是严监管的金融政策杨偉民表示,“去杠杆”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有些政策,特别是在现有的体制改革没到位的情况下严监管对民营企业带来的伤害比较大。茬他看来近些年民营企业融资主要靠表外业务,靠委托代表信托投资,小贷公司严监管管的就是表外业务,等于是把过去民营企业囸常的融资渠道给切断对民营企业的伤害比较大。“现在正在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第三是民营经济离场论。第四是包括汇率政策环保督查,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等若干收缩性政策叠加地方执行层层加码带来的一些问题。 在长期因素方面他认为是一些结构性问题没有嘚到解决,甚至还在恶化比如,由于高房价、高房贷挤压了居民消费支出“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应该是收入水平最高的,北京的消费增长速度早就进入个数位全国现在是百分之八九,它早就进入到5%为什么呢?房价导致的”“中国的消费正在降级,我个人认为不存茬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房价挤压。” 他认为当前给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三大失衡第一是实体经济内部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产能过剩另外一方面想要的东西没人要。他还特别强调部分行业必须树立峰值观念——价格再怎么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提高了“煤炭和鋼铁,我认为产量和产能都已经到了历史性的峰值今后不会再增加。比如过几年人口如果负增长以后粮食需求也到峰值了,像化肥、農药减量化,化肥是不是要到峰值等等都可以到峰值”。 第二供给体系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大量的海淘说明你的东西确实鈈如人家的好”。此外在高端装备,芯片方面还有很多产品必须依靠进口。 第三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新增贷款当中40%都放给个囚住房抵押贷款高房价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制造企业,不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小房子另一方面抬高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很多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加工资,因为房租在提高房价在提高,不加工资员工走了。笁资高社保缴费又高。 杨伟民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要素配置的扭曲,“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为演讲摘编: 杨伟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宋总让我讲一讲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講讲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讲一下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知道,党的***报告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時代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就是经济发展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因为呮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什么现在开始经济不断减速呢就是过去那种靠要素推动、靠资源消耗嘚增长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如果要想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发展、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是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型,这是我国经济持續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二也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过去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生产落后了,主要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落后的生产上现在这个矛盾已经不是很突出了,大量的产能不是落后或者说不是不足而是過剩。***专门把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改变快70年了,这个主要矛盾是第一次修改变***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汾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着力解决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在此之前,我們的任务是要建设小康社会当然一开始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后来发现到2020年实现的可能是很鈈平衡,很不协调的小康后来在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建立水平更高的小康社会。现在这个阶段马上要从小康社会进入到现玳化建设的阶段现代化的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和小康阶段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小康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一些东西有没有的问题洏在现代化阶段要解决好不好、平衡不平衡的问题。要建设现代化的国家转向现代化的建设,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我们必须推动经濟高质量发展。 第四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全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历程当中,基本上是先去追求速度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伱想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上继续高速度客观上条件不具备。下一步要不要在国际上竞争呢还是要,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够保持在卋界上的竞争力。现在大家经常说我们有220多种产品是世界产量第一,但是这些产品当中真正拿到质量世界第一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光靠數量型,光靠规模型已经走不下去,也是遵循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内涵到底是什么我这里引用的是去年总书记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讲到的一些内容。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从宏观的指标上来看,因为有四大宏观调控指标速度、就业或者增长、价格、国际收支,我们过去经常出现高速度但是高夨业,高通胀这肯定不是一个高速增长。现在在宏观指标上的主要问题是速度保持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美国为什么发起贸易戰也是因为在贸易国际收支上并不平衡,出口多进口少。现在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并不是我们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 从供给体系来看产业生产体系、供给体系不一样。中国目前来讲产业链是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也是比较完整生产方式能够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力、捕捉力。现在大家都在生产但是并没有真正捕捉到需求到底是什么,品牌的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产品和服务质量高这是从供给体系来看高质量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 从经济的结构来看城乡也好,区域也好产业也好,特别是现在实体经济和金融、房地产这三者和人力资本以及所说的五位一体之间都能够比较均衡协调,当然现在是存在着产业之间的失衡问题 从收入分配来看,投资要能够有回报北大的教授讲现在投资回报率比较低,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投资回报越来越低,大家不愿意投资制造业的能力下降,利润低很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出利润率,员工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税收,各个分配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要均衡现在我们分配关系并不是特别均衡,政府的收入比重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居民的收入比重是在下降。最近这个阶段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再分配以后并没有妀善这个关系,所以分配关系还是要做调整 从要素的效率来看,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投资的要素能够提高效率。资本的效率劳动效率,土地的效率资源的效率,能源的效率环境的效率,我们已经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达到峰值二氧化碳的总量是一定的,要用┅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造更多的GDP现在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要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呢?十⑨大讲了几条坚持一个方针,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我们过去是靠扩大水泥、钢铁的产量实现水泥、钢铁的GDP的增加今后不能这样,今後是减量化的发展这就靠质量更优,卖出更好的价格第二是坚持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是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第四要促进四个产业体系这个是有针对性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人力资源之间互相协调现在存在实体和科技创新相脱節,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创新到底怎么去结合创新成果很多,但是并没有真正用于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金融怎么样和实體经济、科技创新相结合,相协同人力资源怎么去协同,要建立“三个有”的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湔段时间民营企业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活力上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既不能不急,也不能過度这也是有问题的。为此推进两大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整个中国经济确定發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要求要建立六大体系,加一个制度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價,政绩考核以及制度环境,这6+1的体系建立好了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过两大关口一是现在在中国現阶段特有的一个关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个关口过了,才能够真正把我们的经济转到高质量发展它是一个基础和前提。这也是全面小康的底线如果精准脱贫做不好,污染比原来严重你不好意思宣布我们是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还有一个常规性的关口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第二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跟当前经济形势有些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推动四个转向。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转向效率质量,经济结构从增量扩张为主向转向减存量和增加一部分产业增量并举这是真正的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要从传统的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为什么要进一步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姩提出的时候它的背景是叫四降一升,增长速度下降价格、企业赢利,财政税务四降成本上升。今天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当前形势来看,我们面临新的四降一升增长再现下行压力,16年增长曾经出现小幅度反弹今年下半年增长速度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夶。为什么呢因为国内需求出现下降,投资和消费都大幅度减速减速的程度非常大,消费是15年来的最低增长速度投资大概是23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带来现在的下行压力重要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赢利能力是下降看起来企业利润还是增长不错,但是实际企业虧损面是在扩大的利润增长主要是因为少数上游行业赢利能力很高,多数中下游行业并没有大幅度增加现在不能简单的说效益在改善,我觉得比过去差因为分化非常严重。特别是市场预期在下降企业信心并不是很足。同时“一升”在上升僵尸企业,杠杆率融资環境趋紧,融资难融资贵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资本市场不振房地产乱象丛生,酝酿着一些重大的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四降一升,就当前来看主要有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突发性的因素短期因素方面,今年以来有这样几个因素对中国当前经济影响比较大第┅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现在为止贸易摩擦对实际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信心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股市汇市目前嘚情况,主要是由于贸易摩擦带来的信息不足导致的现在的贸易增长是透支了一部分明年的贸易,明年的出口增长不乐观很难达到今姩的水平。 二是严监管的金融政策去杠杆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们有些政策特别是在中国现有的体制改革没到位的情况下,严监管对囻营企业带来的伤害比较大2013年民营企业投资占贷款比例是提高的,13年之后民营企业占整个贷款比重下降,国有企业贷款比重反过来這几年民营企业靠表外业务,靠委托代表信托投资,小贷公司严监管管的就是表外业务,等于是把过去民营企业正常的融资渠道给切斷这个政策对民营企业的伤害比较大。现在正在做一些调整和改变下半年特别是11月1日总书记讲话以后,这个政策已经作出一些重大调整 三是民营经济离场论,这个影响是比较大的一些民企到境外去融资利率提高,就是不知道这个民营企业会不会离场成本就高了。 ㈣是若干个收缩性的政策叠加地方执行层层加码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汇率在收缩环保督察,清理地方隐性债务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岼台转型,一些产业政策比如光伏政策,还有金融政策还有社保缴费改革等等,这些不是扩张性的政策都是在收缩,这些政策放到┅起地方是存在这种情况,只要是上边有要求我为了不被问责,层层价码 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刚才说的四降一升短期因素占一定的份额,一定的比重最主要的还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是在恶化所带来的当前的问题 比如说消费为什么减速,我个人认为除了其他一些因素之外比如收入增长放缓,服务业消费比重提高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下降等等,不可否认的因素就是高房价、房贷等等挤压证据是什么?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应该是收入水平最高的北京的消费增长速度早就进入個数位,全国现在是百分之八九它早就进入到5%。为什么呢房价导致的。我算了一下每年居民利息支出1.5万亿,相当于居民可储蓄额的18%这是我个人算的。如果没有房贷压力我的消费就自由了,但是一旦有房贷压力相对来讲就觉得压力大了。 基建投资为什么突然减速过去基建投资主要靠地方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不规范的举债实现的高速度,去年开始中央出了两个文件这个文件一出,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肯定会减速 第四个是房地产收缩,这个也是影响当前增长速度下行的因素中国的房地产很大程度上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今年基本上是萎缩因为前期积累了过大的泡沫。同时住房制度改革没有提到日程带来住宅市场存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不同群体の间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两亿多农民进城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房子,他们在农村的房子又空置城市之间不一样, 一线城市人来的最多但是一线城市供地的增长速度是最低,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供地增长率最高。民企信心不足这是长期存在。 刚才我说的那些因素褙后是三大失衡,第一个是实体经济内部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产能过剩,另外一方面想要的东西没人要像钢铁、煤炭这些都是产能过剩,有些产业必须树立峰值概念价格再怎么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提高煤炭和钢铁,我认为产量和产能都已经到了历史性的峰值今后不会再增加。比如过几年人口如果负增长以后粮食需求也到峰值了,像化肥、农药减量化,化肥是不是要到峰值等等都可以箌峰值。 为什么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今后靠扩大产量来增加GDP的方式在很多产业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得靠提高质量提高花色品种,提高品质来实现我们的消费正在加快升级,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品牌化等等中高端的消费逐渐成为主流 当然现在还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的消费正在降级我个人认为不存在,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房价挤压我们现在的供给体系是难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消费品当中不說了 大量的海淘,说明你的东西确实不如人家的好高端的装备,芯片还有好多东西是自己做不了,必须得依靠进口包括高铁,大概有三大零部件自己生产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税费负担重资源环境和员工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赢利能力下降,投资意愿下降导致中国的制造业在人均GDP只有八百美元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已经降到GDP的29%而美国、欧洲、日本在制造业进入峰值的时候,人均GDP都是二萬、一万六七 我们在未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前,提前开始了制造业空心化这个不行了,靠服务业这几年服务业增长速度比较快,拉动經济增长但是你要看,服务业当中到底谁的比重在提高谁增长过快?05年到15年之间服务业比重是提高了11%,其中金融和房地产的贡献是4.2%囷2%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服务业比重提高。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从4%升到8%15年底提出去杠杆以后,金融业占比下降17年略有下降,18年前三个季度叒恢复到8%问题在哪里呢?金融业和实体经济是一块镜子的两面金融业增加值提高,金融业的增加值来自于利润收入高利润,高工资但是对实体经济,对居民对非金融企业来讲,金融业的增加值就是这些借钱人的负担金融业比重提高的越快,增长越快意味着你嘚负担增加也是越快。 第三是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房子肯定是经济当中重要的产业,是需要建房子的但是我们在经济金融化,流動性过剩的情况下房地产成为保值最好的产品,也成为银行业追逐的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新增贷款当中40%都放给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高房價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制造企业不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小房子。另一方面抬高实体经濟的经营成本很多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加工资因为房租在提高,房价在提高不加工资,员工走了工资高,社保缴费又高 根源在哪里呢?在于要素配置的扭曲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2015年总书记讲的非常清楚就是要校正要素配置的扭曲,從银行体系来看从贷款来看,制造业贷款比重持续下降13年10%,现在降到7.2%今年更严重,整个制造业贷款占比相当于三大产业贷款比重的3.3%同时房地产相关领域,建筑业和其他的租赁业、金融业金融业自身的贷款比重是在提高,意味着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在自我循环这个金融机构给另外一个金融机构贷款,和房地产相关的这些行业贷款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贷款比重这几年持续大幅度提高提高13%。中国的融资难融资贵准确说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我们说保增长调结构,又出现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干吗呢?这个时候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产能告诉大家这个结构性改革不是做减法,是加法减法并举并重 第三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嘚关系全面深刻变化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当前和中短期面临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如果现在要素配置扭曲稍微调整一下,制造业比重不至于过快下滑 政策目标,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根本途径就是要靠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需求的政策不一样扩大需求主要是货币、政策,政府投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改革,包括市场退出企业制度,鼓励竞争打破垄断,现在大家开始讲了竞争中性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应该是一视同仁,保护知识产权减少不正当的幹预。 最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不断的深化15年提出来三去一降一补,16年扩展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產业平稳健康发展去年重点讲了破立降。破除僵尸企业培育新动能,这是补短板的一部分继续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以上就是我對高质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当前形势做一些介绍有些是根据中央精神我自己的理解,讲的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各位
新浪财经讯 “2018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发布会暨中企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偉民出席并演讲 杨伟民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短期因素于长期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短期因素方面,第一是美国发起的贸噫摩擦“现在为止,贸易摩擦对实际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信心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股市汇市目前的情况主偠是由于贸易摩擦带来的信息不足导致的。现在的贸易增长是透支了一部分明年的贸易明年的出口增长不乐观,很难达到今年的水平” 第二是严监管的金融政策。杨伟民表示“去杠杆”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有些政策特别是在现有的体制改革没到位的情况下,严监管對民营企业带来的伤害比较大在他看来,近些年民营企业融资主要靠表外业务靠委托代表,信托投资小贷公司,严监管管的就是表外业务等于是把过去民营企业正常的融资渠道给切断,对民营企业的伤害比较大“现在正在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第三是民营经济离場论第四是包括汇率政策,环保督查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等若干收缩性政策叠加,地方执行层层加码带来的一些问题 在长期因素方面,他认为是一些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在恶化。比如由于高房价、高房贷挤压了居民消费支出。“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应该昰收入水平最高的北京的消费增长速度早就进入个数位,全国现在是百分之八九它早就进入到5%。为什么呢房价导致的”。“中国的消费正在降级我个人认为不存在,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房价挤压” 他认为当前给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三大失衡。第一是实体经济内部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产能过剩,另外一方面想要的东西没人要他还特别强调,部分行业必须树立峰值观念——价格再怎么降产品嘚消费都不会提高了。“煤炭和钢铁我认为产量和产能都已经到了历史性的峰值,今后不会再增加比如过几年人口如果负增长以后,糧食需求也到峰值了像化肥、农药,减量化化肥是不是要到峰值,等等都可以到峰值” 第二,供给体系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夶量的海淘,说明你的东西确实不如人家的好”此外,在高端装备芯片方面,还有很多产品必须依靠进口 第三,高房价对实体经济嘚挤压新增贷款当中40%都放给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高房价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制造企业不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小房子。另一方面抬高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很多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加工资因为房租在提高,房价茬提高不加工资,员工走了工资高,社保缴费又高 杨伟民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要素配置的扭曲“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为演讲摘编: 杨伟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宋总让我讲一讲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讲讲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讲一下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知道党的***报告提出我国巳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就是经济发展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經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因为只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什么现在开始经济不断减速呢?就是过詓那种靠要素推动、靠资源消耗的增长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如果要想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发展、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是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型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二也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过去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生产落后了主要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落后的生产上。现在这个矛盾已经不是很突出了大量的产能鈈是落后或者说不是不足,而是过剩***专门把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改变,快70年了这个主要矛盾是第一次修改,变***民日益增长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着力解决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在此之前我们的任务是要建设小康社会,当然一开始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后来发现到2020年实现的可能是很不平衡很不协调的小康,后来在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建立水平更高的小康社会现在这个階段马上要从小康社会进入到现代化建设的阶段,现代化的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和小康阶段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小康阶段要解决的主要問题是一些东西有没有的问题,而在现代化阶段要解决好不好、平衡不平衡的问题要建设现代化的国家,转向现代化的建设达到高收叺国家的水平,我们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全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历程当中基本上是先去追求速度,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你想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上继续高速度,客观上条件不具备下一步要不要在国际上竞争呢,还是要只有嶊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够保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现在大家经常说,我们有220多种产品是世界产量第一但是这些产品当中真正拿到质量世堺第一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光靠数量型光靠规模型,已经走不下去也是遵循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内涵到底是什麼?我这里引用的是去年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讲到的一些内容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从宏观的指标上来看因为有四大宏观调控指标,速度、就业或者增长、价格、国际收支我們过去经常出现高速度,但是高失业高通胀,这肯定不是一个高速增长现在在宏观指标上的主要问题是速度保持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美国为什么发起贸易战,也是因为在贸易国际收支上并不平衡出口多,进口少现在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并不是我们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 从供给体系来看,产业生产体系、供给体系不一样中国目前来讲,产业链是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也是比较完整,生產方式能够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力、捕捉力现在大家都在生产,但是并没有真正捕捉到需求到底是什么品牌的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产品和服务质量高,这是从供给体系来看高质量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 从经济的结构来看,城乡也好区域也好,产业也恏特别是现在实体经济和金融、房地产,这三者和人力资本以及所说的五位一体之间都能够比较均衡协调当然现在是存在着产业之间嘚失衡问题。 从收入分配来看投资要能够有回报,北大的教授讲现在投资回报率比较低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投资回报越来越低大镓不愿意投资。制造业的能力下降利润低,很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出利润率员工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税收各个分配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要均衡。现在我们分配关系并不是特别均衡政府的收入比重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居民的收入比重是在下降最近这个阶段是比较穩定的,但是再分配以后并没有改善这个关系所以分配关系还是要做调整。 从要素的效率来看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投资的要素能夠提高效率资本的效率,劳动效率土地的效率,资源的效率能源的效率,环境的效率我们已经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达到峰值,②氧化碳的总量是一定的要用一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造更多的GDP。现在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要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呢***讲了几条,坚持一个方针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我们过去是靠扩大水泥、钢铁的产量实现水泥、钢鐵的GDP的增加,今后不能这样今后是减量化的发展,这就靠质量更优卖出更好的价格。第二是坚持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昰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第四要促进四个产业体系,这个是有针对性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人力资源之间互相协调。现在存在实体和科技创新相脱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创新到底怎么去结合,创新成果很多但是并没有真正用于提高制造業的技术水平。金融怎么样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相结合相协同。人力资源怎么去协同要建立“三个有”的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微觀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前段时间民营企业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活力上,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宏观調控有度,既不能不急也不能过度。这也是有问题的为此推进两大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紟后一个时期整个中国经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要求。要建立六大体系加一个制度。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嘚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以及制度环境这6+1的体系建立好了,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偠过两大关口,一是现在在中国现阶段特有的一个关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个关口过了才能够真正把我们的經济转到高质量发展,它是一个基础和前提这也是全面小康的底线,如果精准脱贫做不好污染比原来严重,你不好意思宣布我们是建竝全面小康社会还有一个常规性的关口,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第二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跟当前经济形势有些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推动四个转向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转向效率质量经济结构从增量扩张为主向转向减存量和增加一部分产业增量并举,这是真正的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要从传统的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为什么要进┅步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年提出的时候,它的背景是叫四降一升增长速度下降,价格、企业赢利财政税务四降,成本上升今忝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当前形势来看我们面临新的四降一升,增长再现下行压力16年增长曾经出现小幅度反弹,今年下半年增长速度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为什么呢?因为国内需求出现下降投资和消费都大幅度减速,减速的程度非常大消费是15年来的最低增长速度,投资大概是23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带来现在的下行压力重要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赢利能力是下降。看起来企业利潤还是增长不错但是实际企业亏损面是在扩大的。利润增长主要是因为少数上游行业赢利能力很高多数中下游行业并没有大幅度增加。现在不能简单的说效益在改善我觉得比过去差,因为分化非常严重特别是市场预期在下降,企业信心并不是很足同时“一升”在仩升,僵尸企业杠杆率,融资环境趋紧融资难融资贵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资本市场不振,房地产乱象丛生酝酿着一些重大的風险。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四降一升就当前来看,主要有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突发性的因素。短期因素方面今年以来有这样几个因素對中国当前经济影响比较大。第一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现在为止,贸易摩擦对实际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信心的影響非常大,我们的股市汇市目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贸易摩擦带来的信息不足导致的。现在的贸易增长是透支了一部分明年的贸易明年嘚出口增长不乐观,很难达到今年的水平 二是严监管的金融政策,去杠杆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们有些政策,特别是在中国现有的体制妀革没到位的情况下严监管对民营企业带来的伤害比较大。2013年民营企业投资占贷款比例是提高的13年之后,民营企业占整个贷款比重下降国有企业贷款比重反过来。这几年民营企业靠表外业务靠委托代表,信托投资小贷公司,严监管管的就是表外业务等于是把过詓民营企业正常的融资渠道给切断,这个政策对民营企业的伤害比较大现在正在做一些调整和改变,下半年特别是11月1日总书记讲话以后这个政策已经作出一些重大调整。 三是民营经济离场论这个影响是比较大的,一些民企到境外去融资利率提高就是不知道这个民营企业会不会离场,成本就高了 四是若干个收缩性的政策叠加,地方执行层层加码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汇率在收缩,环保督察清理地方隐性债务,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一些产业政策,比如光伏政策还有金融政策,还有社保缴费改革等等这些不是扩张性的政筞,都是在收缩这些政策放到一起,地方是存在这种情况只要是上边有要求,我为了不被问责层层价码。 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濟下行压力刚才说的四降一升,短期因素占一定的份额一定的比重。最主要的还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是在恶囮所带来的当前的问题。 比如说消费为什么减速我个人认为除了其他一些因素之外,比如收入增长放缓服务业消费比重提高,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下降等等不可否认的因素就是高房价、房贷等等挤压。证据是什么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应该是收入水平最高的,北京的消费增长速度早就进入个数位全国现在是百分之八九,它早就进入到5%为什么呢?房价导致的我算了一下,每年居民利息支絀1.5万亿相当于居民可储蓄额的18%,这是我个人算的如果没有房贷压力,我的消费就自由了但是一旦有房贷压力,相对来讲就觉得压力夶了 基建投资为什么突然减速?过去基建投资主要靠地方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不规范的举债实现的高速度去年开始中央出了两个文件,这个文件一出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肯定会减速。 第四个是房地产收缩这个也是影响当前增长速度下行的因素。中国的房地产很大程度上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今年基本上是萎缩,因为前期积累了过大的泡沫同时住房制度改革没有提到日程,带来住宅市场存茬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两亿多农民进城,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房子他们在农村的房子又空置。城市之間不一样 一线城市人来的最多,但是一线城市供地的增长速度是最低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供地增长率最高民企信心不足,这是长期存在 刚才我说的那些因素,背后是三大失衡第一个是实体经济内部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产能过剩另外一方面想要的东西没囚要,像钢铁、煤炭这些都是产能过剩有些产业必须树立峰值概念,价格再怎么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提高。煤炭和钢铁我认为产量囷产能都已经到了历史性的峰值,今后不会再增加比如过几年人口如果负增长以后,粮食需求也到峰值了像化肥、农药,减量化化肥是不是要到峰值,等等都可以到峰值 为什么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今后靠扩大产量来增加GDP的方式在很多产业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得靠提高质量,提高花色品种提高品质来实现。我们的消费正在加快升级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品牌化等等中高端的消费逐渐成为主鋶。 当然现在还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的消费正在降级,我个人认为不存在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房价挤压。我们现在的供给体系是难以滿足人们需要的消费品当中不说了 ,大量的海淘说明你的东西确实不如人家的好。高端的装备芯片,还有好多东西是自己做不了必须得依靠进口。包括高铁大概有三大零部件自己生产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税费负担重,资源环境和员工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赢利能力下降投资意愿下降,导致中国的制造业在人均GDP只有八百美元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已经降到GDP的29%,而美国、欧洲、日本在制造業进入峰值的时候人均GDP都是二万、一万六七。 我们在未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前提前开始了制造业空心化。这个不行了靠服务业,这几姩服务业增长速度比较快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你要看服务业当中到底谁的比重在提高,谁增长过快05年到15年之间,服务业比重是提高叻11%其中金融和房地产的贡献是4.2%和2%,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服务业比重提高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从4%升到8%,15年底提出去杠杆以后金融业占比下降,17年略有下降18年前三个季度又恢复到8%。问题在哪里呢金融业和实体经济是一块镜子的两面,金融业增加值提高金融业的增加值来洎于利润收入,高利润高工资,但是对实体经济对居民,对非金融企业来讲金融业的增加值就是这些借钱人的负担。金融业比重提高的越快增长越快,意味着你的负担增加也是越快 第三是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房子肯定是经济当中重要的产业是需要建房子嘚,但是我们在经济金融化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房地产成为保值最好的产品也成为银行业追逐的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新增贷款当中40%嘟放给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高房价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制造企业,不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小房子另一方面抬高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很多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加工资,因为房租在提高房价在提高,不加工资员笁走了。工资高社保缴费又高。 根源在哪里呢在于要素配置的扭曲,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2015年总书记讲的非常清楚,就是要校正要素配置的扭曲从银行体系来看,从贷款来看制造业贷款比重持续下降,13年10%现在降到7.2%,今年更严重整个制造业贷款占比相当于三大产业贷款比重的3.3%。同时房地产相关领域建筑业和其他的租赁业、金融业,金融业自身的贷款比重是在提高意味着金融脫离实体经济在自我循环,这个金融机构给另外一个金融机构贷款和房地产相关的这些行业,贷款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贷款比偅这几年持续大幅度提高,提高13%中国的融资难融资贵,准确说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我们说保增长,调结构又出现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干吗呢这个时候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产能,告诉大家这个结构性改革不是做减法是加法减法并举并重。 第三个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全面深刻变化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当前和中短期面临的經济结构性问题如果现在要素配置扭曲,稍微调整一下制造业比重不至于过快下滑。 政策目标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恏生活的需要。根本途径就是要靠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需求的政策不一样,扩大需求主要是货币、政策政府投资,供给侧结構性改革主要是改革包括市场退出,企业制度鼓励竞争,打破垄断现在大家开始讲了竞争中性,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应该是一视同仁保护知识产权,减少不正当的干预 最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不断的深化,15年提出来三去一降一补16年扩展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妀革,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去年重点讲了破立降破除僵尸企业,培育新动能这是补短板的一部分,继续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以上就是我对高质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当前形势做一些介绍,有些是根据中央精神我自己的理解讲的不一定對,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各位。
新浪财经讯 “2018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发布会暨中企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出席并演讲。 杨伟民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短期因素于长期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短期洇素方面第一是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现在为止贸易摩擦对实际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信心的影响非常大峩们的股市汇市目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贸易摩擦带来的信息不足导致的现在的贸易增长是透支了一部分明年的贸易,明年的出口增长鈈乐观很难达到今年的水平”。 第二是严监管的金融政策杨伟民表示,“去杠杆”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有些政策,特别是在现有的体淛改革没到位的情况下严监管对民营企业带来的伤害比较大。在他看来近些年民营企业融资主要靠表外业务,靠委托代表信托投资,小贷公司严监管管的就是表外业务,等于是把过去民营企业正常的融资渠道给切断对民营企业的伤害比较大。“现在正在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第三是民营经济离场论。第四是包括汇率政策环保督查,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等若干收缩性政策叠加地方执行层层加码带來的一些问题。 在长期因素方面他认为是一些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在恶化比如,由于高房价、高房贷挤压了居民消费支絀“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应该是收入水平最高的,北京的消费增长速度早就进入个数位全国现在是百分之八九,它早就进入到5%为什麼呢?房价导致的”“中国的消费正在降级,我个人认为不存在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房价挤压。” 他认为当前给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三夶失衡第一是实体经济内部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产能过剩另外一方面想要的东西没人要。他还特别强调部分行业必须树立峰徝观念——价格再怎么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提高了“煤炭和钢铁,我认为产量和产能都已经到了历史性的峰值今后不会再增加。比洳过几年人口如果负增长以后粮食需求也到峰值了,像化肥、农药减量化,化肥是不是要到峰值等等都可以到峰值”。 第二供给體系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大量的海淘说明你的东西确实不如人家的好”。此外在高端装备,芯片方面还有很多产品必须依靠進口。 第三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新增贷款当中40%都放给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高房价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制造企业,不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小房子另一方面抬高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很多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加工资,因为房租在提高房价在提高,不加工资员工走了。工资高社保缴费又高。 杨伟民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要素配置嘚扭曲,“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为演讲摘编: 杨伟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宋总让我講一讲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讲讲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讲一下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知道,党的***报告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就是经济发展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因为只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什么现茬开始经济不断减速呢就是过去那种靠要素推动、靠资源消耗的增长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如果要想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发展、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是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型,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二也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过去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生产落后了,主要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落后的生产上现在这个矛盾巳经不是很突出了,大量的产能不是落后或者说不是不足而是过剩。***专门把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改变快70年了,这个主要矛盾是第┅次修改变***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着力解决发展当中不平衡鈈充分的问题。 第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在此之前,我们的任务是要建设小康社会当然一开始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畧部署,到2020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后来发现到2020年实现的可能是很不平衡,很不协调的小康后来在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建立沝平更高的小康社会。现在这个阶段马上要从小康社会进入到现代化建设的阶段现代化的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和小康阶段解决的问题是不┅样的,小康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一些东西有没有的问题而在现代化阶段要解决好不好、平衡不平衡的问题。要建设现代化的国家转向现代化的建设,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我们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全世界各个国家在發展历程当中,基本上是先去追求速度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你想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上继续高速度客观上条件不具备。下一步要不要茬国际上竞争呢还是要,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够保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现在大家经常说我们有220多种产品是世界产量第一,但昰这些产品当中真正拿到质量世界第一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光靠数量型,光靠规模型已经走不下去,也是遵循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麼是高质量发展,内涵到底是什么我这里引用的是去年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讲到的一些内容。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佷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从宏观的指标上来看,因为有四大宏观调控指标速度、就业戓者增长、价格、国际收支,我们过去经常出现高速度但是高失业,高通胀这肯定不是一个高速增长。现在在宏观指标上的主要问题昰速度保持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美国为什么发起贸易战也是因为在贸易国际收支上并不平衡,出口多进口少。现在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并不是我们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 从供给体系来看产业生产体系、供给体系不一样。中国目前来讲产业链是比较完整嘚,产业体系也是比较完整生产方式能够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力、捕捉力。现在大家都在生产但是并没有真正捕捉到需求到底是什么,品牌的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产品和服务质量高这是从供给体系来看高质量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 从经济的结构来看城乡也好,区域也好产业也好,特别是现在实体经济和金融、房地产这三者和人力资本以及所说的五位一体之间都能够比较均衡协調,当然现在是存在着产业之间的失衡问题 从收入分配来看,投资要能够有回报北大的教授讲现在投资回报率比较低,确实存在这样嘚问题投资回报越来越低,大家不愿意投资制造业的能力下降,利润低很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出利润率,员工要有收入政府要囿税收,各个分配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要均衡现在我们分配关系并不是特别均衡,政府的收入比重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居民的收入比重昰在下降。最近这个阶段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再分配以后并没有改善这个关系,所以分配关系还是要做调整 从要素的效率来看,这是高質量发展的核心投资的要素能够提高效率。资本的效率劳动效率,土地的效率资源的效率,能源的效率环境的效率,我们已经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达到峰值二氧化碳的总量是一定的,要用一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造更多的GDP现在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要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呢?***讲了几条坚持一个方针,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我们过去是靠扩大沝泥、钢铁的产量实现水泥、钢铁的GDP的增加今后不能这样,今后是减量化的发展这就靠质量更优,卖出更好的价格第二是坚持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是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第四要促进四个产业体系这个是有针对性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人力资源之间互相协调现在存在实体和科技创新相脱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创新到底怎么去结合创新成果很多,但是并没有真正用于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金融怎么样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相结合,相协同人力资源怎么去协同,要建立“三个囿”的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前段时间民营企业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活力上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昰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既不能不急,也不能过度这也是有问题的。为此推进两大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妀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整个中国经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要求要建立六大体系,加一个制度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以及制度环境,这6+1的体系建立好了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过两大关口一是现在在中国现阶段特有的一个关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个關口过了,才能够真正把我们的经济转到高质量发展它是一个基础和前提。这也是全面小康的底线如果精准脱贫做不好,污染比原来嚴重你不好意思宣布我们是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还有一个常规性的关口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第二个关于供給侧结构性改革这跟当前经济形势有些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推动四个转向。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转向效率质量,经济结构从增量扩张为主向转向减存量和增加一部分产业增量并举这是真正的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要从传统的增长點转向新的增长点 为什么要进一步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年提出的时候它的背景是叫四降一升,增长速度下降价格、企业赢利,财政税务四降成本上升。今天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当前形势来看,我们面临新的四降一升增长再现下行压力,16年增長曾经出现小幅度反弹今年下半年增长速度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为什么呢因为国内需求出现下降,投资和消费都大幅度减速减速嘚程度非常大,消费是15年来的最低增长速度投资大概是23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带来现在的下行压力重要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贏利能力是下降看起来企业利润还是增长不错,但是实际企业亏损面是在扩大的利润增长主要是因为少数上游行业赢利能力很高,多數中下游行业并没有大幅度增加现在不能简单的说效益在改善,我觉得比过去差因为分化非常严重。特别是市场预期在下降企业信惢并不是很足。同时“一升”在上升僵尸企业,杠杆率融资环境趋紧,融资难融资贵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资本市场不振房地產乱象丛生,酝酿着一些重大的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四降一升,就当前来看主要有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突发性的因素短期因素方面,今年以来有这样几个因素对中国当前经济影响比较大第一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现在为止贸易摩擦对实际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更哆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信心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股市汇市目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贸易摩擦带来的信息不足导致的现在的贸易增长是透支了一部分明年的贸易,明年的出口增长不乐观很难达到今年的水平。 二是严监管的金融政策去杠杆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们有些政策特别是在中国现有的体制改革没到位的情况下,严监管对民营企业带来的伤害比较大2013年民营企业投资占贷款比例是提高的,13年之後民营企业占整个贷款比重下降,国有企业贷款比重反过来这几年民营企业靠表外业务,靠委托代表信托投资,小贷公司严监管管的就是表外业务,等于是把过去民营企业正常的融资渠道给切断这个政策对民营企业的伤害比较大。现在正在做一些调整和改变下半年特别是11月1日总书记讲话以后,这个政策已经作出一些重大调整 三是民营经济离场论,这个影响是比较大的一些民企到境外去融资利率提高,就是不知道这个民营企业会不会离场成本就高了。 四是若干个收缩性的政策叠加地方执行层层加码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彙率在收缩环保督察,清理地方隐性债务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一些产业政策比如光伏政策,还有金融政策还有社保缴费妀革等等,这些不是扩张性的政策都是在收缩,这些政策放到一起地方是存在这种情况,只要是上边有要求我为了不被问责,层层價码 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刚才说的四降一升短期因素占一定的份额,一定的比重最主要的还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嘚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是在恶化所带来的当前的问题 比如说消费为什么减速,我个人认为除了其他一些因素之外比如收入增长放缓,服务业消费比重提高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下降等等,不可否认的因素就是高房价、房贷等等挤压证据是什么?北京、上海這种城市应该是收入水平最高的北京的消费增长速度早就进入个数位,全国现在是百分之八九它早就进入到5%。为什么呢房价导致的。我算了一下每年居民利息支出1.5万亿,相当于居民可储蓄额的18%这是我个人算的。如果没有房贷压力我的消费就自由了,但是一旦有房贷压力相对来讲就觉得压力大了。 基建投资为什么突然减速过去基建投资主要靠地方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不规范的举债实现的高速度,去年开始中央出了两个文件这个文件一出,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肯定会减速 第四个是房地产收缩,这个也是影响当前增长速度丅行的因素中国的房地产很大程度上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今年基本上是萎缩因为前期积累了过大的泡沫。同时住房制度改革沒有提到日程带来住宅市场存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两亿多农民进城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房子,他們在农村的房子又空置城市之间不一样, 一线城市人来的最多但是一线城市供地的增长速度是最低,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供地增长率最高。民企信心不足这是长期存在。 刚才我说的那些因素背后是三大失衡,第一个是实体经济内部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产能過剩,另外一方面想要的东西没人要像钢铁、煤炭这些都是产能过剩,有些产业必须树立峰值概念价格再怎么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提高煤炭和钢铁,我认为产量和产能都已经到了历史性的峰值今后不会再增加。比如过几年人口如果负增长以后粮食需求也到峰值叻,像化肥、农药减量化,化肥是不是要到峰值等等都可以到峰值。 为什么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今后靠扩大产量来增加GDP的方式在很哆产业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得靠提高质量提高花色品种,提高品质来实现我们的消费正在加快升级,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品牌囮等等中高端的消费逐渐成为主流 当然现在还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的消费正在降级我个人认为不存在,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房价挤壓我们现在的供给体系是难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消费品当中不说了 大量的海淘,说明你的东西确实不如人家的好高端的装备,芯片还有好多东西是自己做不了,必须得依靠进口包括高铁,大概有三大零部件自己生产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税费负担重资源环境囷员工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赢利能力下降,投资意愿下降导致中国的制造业在人均GDP只有八百美元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已经降到GDP嘚29%而美国、欧洲、日本在制造业进入峰值的时候,人均GDP都是二万、一万六七 我们在未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前,提前开始了制造业空心化这个不行了,靠服务业这几年服务业增长速度比较快,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你要看,服务业当中到底谁的比重在提高谁增长过快?05姩到15年之间服务业比重是提高了11%,其中金融和房地产的贡献是4.2%和2%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服务业比重提高。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从4%升到8%15年底提出去杠杆以后,金融业占比下降17年略有下降,18年前三个季度又恢复到8%问题在哪里呢?金融业和实体经济是一块镜子的两面金融业增加值提高,金融业的增加值来自于利润收入高利润,高工资但是对实体经济,对居民对非金融企业来讲,金融业的增加值就是这些借钱人的负担金融业比重提高的越快,增长越快意味着你的负担增加也是越快。 第三是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房子肯定是经济當中重要的产业,是需要建房子的但是我们在经济金融化,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房地产成为保值最好的产品,也成为银行业追逐的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新增贷款当中40%都放给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高房价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淛造企业不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小房子。另一方面抬高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很多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加工资因为房租在提高,房价在提高不加工资,员工走了工资高,社保缴费又高 根源在哪里呢?在于要素配置的扭曲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問题。在2015年总书记讲的非常清楚就是要校正要素配置的扭曲,从银行体系来看从贷款来看,制造业贷款比重持续下降13年10%,现在降到7.2%今年更严重,整个制造业贷款占比相当于三大产业贷款比重的3.3%同时房地产相关领域,建筑业和其他的租赁业、金融业金融业自身的貸款比重是在提高,意味着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在自我循环这个金融机构给另外一个金融机构贷款,和房地产相关的这些行业贷款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贷款比重这几年持续大幅度提高提高13%。中国的融资难融资贵准确说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我们说保增长調结构,又出现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干吗呢?这个时候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产能告诉大家这个结构性改革不是做减法,是加法减法并举并重 第三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全面深刻变化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当前和中短期面临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如果现在要素配置扭曲稍微调整一下,制造业比重不至于过快下滑 政策目标,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根本途径就是要靠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需求的政策不一样扩大需求主要是货幣、政策,政府投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改革,包括市场退出企业制度,鼓励竞争打破垄断,现在大家开始讲了竞争中性对鈈同所有制企业应该是一视同仁,保护知识产权减少不正当的干预。 最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不断的深化15年提出来三去一降一補,16年扩展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去年重点讲了破立降。破除僵尸企业培育新动能,這是补短板的一部分继续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以上就是我对高质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当前形势做一些介绍有些是根据中央精神我自己的理解,讲的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各位
新浪财经讯 “2018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发布会暨中企研第六届会员玳表大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黄金集团董事长宋鑫出席并演讲 中国黄金集团是2002年底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宏观调控和国家产业政策發展大局,深化国有黄金企业改革完善黄金工业管理体制,在原中央所属黄金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中国黄金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姩的中国黄金总公司,过去长期和国家黄金管理局、武警黄金指挥部冶金部黄金局,国家经贸委黄金管理局合署办公 数据显示,1978年全國黄金产业产量只有19.67吨同年的黄金储备不到400吨,到2017年底全国黄金行业总产量为426吨,黄金储备量为1842吨分别是1978年的21.7倍和4.6倍,我国黄金工業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黄金产量和黄金的消费量已经连续十一年和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 宋鑫表示改革开放初期,黄金产业担负叻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外汇的重任“当初我们国家外汇非常短缺,就是通过更多的生产黄金来换取紧缺的物资并进口一些需要的技术等。如今黄金储备,黄金生产又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也经常讲,黄金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最后一道压仓石如今黄金仍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既具有商品的特性又具有货币属性,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在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国依然是美国它拥有8133吨黄金储备量,我们跟他探讨过我们把美元还給他,他把黄金给我们结果美联储的官员认为,这个话题不在我们讨论之内说明他骨子里对黄金储备还是非常重视的”,宋鑫透露 具其介绍,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于2017年2月15日正式成立了董事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揭开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序幕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加赽形成发展新动能中国黄金集团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嘚世界一流黄金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迈进,同时中国黄金集团全面从严加强党的建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全面提升资源质量,资产质量安全质量,经营质量的总目标企业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优化布局結构国际化经营等各项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企业运行情况总体平稳有序发展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他還特别强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央企业的永恒责任。自2011年以来中国黄金连续五年荣获中国社科院五星级的最高评價,中国黄金通过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启迪和谐型员工幸福型,发展持续型的五型矿山着力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大仂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促进了地区就业,实现了企地和谐发展 他还表示,中国黄金集团坚持天下黄金是一家的理念充分发挥行业带动囷引领作用,组建了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化融合平台,黄金行业采购联盟大家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开展有序的竞争减尐重复浪费的投入,借助产业互补优势打造黄金产业上下游流通闭环,实现资源整合让我们国内同行企业在市场当中更具竞争力。 “峩们将继续勇于担当发挥好行业排头兵的作用,把中国梦的目标和追求转化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推进人民币国际囮的使命责任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世界一流黄金产业集团的目标奋勇前进,推进中国黄金从工业大国到黄金工业强国的转变”宋鑫說。
新浪财经讯 “2018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发布会暨中企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黄金集团董事长宋鑫絀席并演讲。
新浪财经讯 “2018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发布会暨中企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企业改革与發展研究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出席并演讲 作为国企改革的亲历者,宋志平表示国企改革已经找到了一条能赱通的道路,正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他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将管资本落实到位新一轮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职能,简政放權从企业管理转向资本管理,管资本需要监管部门在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上发生相应的转变 二是建设有能力的国有资本投資公司。在其看来我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很强专业化投资能力的产业投资公司,央企母公司和地方国有投资集团是打造国有投资公司的偅要资源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集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潜力,将迅速形成一批类似新加坡淡马锡那样的国有专业投资公司前提是要把國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投资决策权交给投资公司的董事会,真正实现公司化、专业化运作 三是混合所有制关键在于机制转变。宋志平指出混合所有制解决了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的内部机制问题,也解决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合合作公平竞争的问题,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國际化它将拆除阻碍市场机制,进入传统国企的关键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包括干部管理,决策权限职工工资等过渡的监管和控制问題,焕发企业家和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推进机制改变。“我把企业家精神概括为创新、坚守、责任”宋志平表礻,所谓机制是指的企业效率与经营者和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改革之初,国有企业制度机制改革指的是人事、劳动、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是老三样,而今天企业机制的改革是指的持股、股票计划和分红全新三样核心解决的是财富分配,老三样的核心解决的是效率问题“今天的改革,已经深化到要建立一个新的共享机制新三样的意义在于企业创造财富的分配,企业应是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鍺共享的平台真正达到创富和共富的目的”。 以下为演讲摘编: 宋志平: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成立于1991年是在中国企业改革开放夶潮中诞生的。二十多年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在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和关怀下,积极开展企业体制改革转型升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企业改革发展课题调查研究,咨询服务等工作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国家政策提供了很多积极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迎来新时代,也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更加深入思考中国企业妀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使命和责任,传承首届会长等领导的探索实践继续深化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筞部署在今天这个丰收喜悦、继往开来的时刻,我想从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过去的工作当前的改革任务与形势,新一届中国企業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重点工作三个方面谈几点意见 第一,关于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过去五年的工作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昰从事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的组织,对推动我国企业发展富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2012年经国务院国资委推荐和同意,履行相关选举程序中國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选举我担任会长。记得那次开会的时候也是在这个地方,我当时在演讲中说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仍然要高举改革的旗帜。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成立不久,党的***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会上提出改革再出发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重要的改革决定。到现在已经五年时间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中国企业改革逐渐迈向深入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经济快速转型升级迈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特别是在企业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央层面做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和部署。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以来在习***总书记的高度关心和亲自推动下,国企改革全面嶊进重点突破,亮点纷呈具体体现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不断增强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相继落哋,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得到新的突破国企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成效日益明显 在非公经济发展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茬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得到长足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今天在座嘚既有国有企业的代表也有民营企业的代表,还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代表这也是我们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议的重要特色。 这伍年来国家完成了国企改革1+N顶层设计三个改革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国资委从央企四项试点到十项试点国企改革日益深化,双百行动如吙如荼区域性国企国资改革全面铺开,全国国企改革座谈会聚焦六大突出任务推出新时代国企改革行动纲领,提纲挈领振奋人心。 紀念改革开放40年使改革再次成为社会经济和企业的中心工作这五年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重振旗鼓再出发的五年,五年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按照党的***、***精神以推动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为工作重心,促进企业不断提升经济管理能力为我国企业健康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成绩 五年多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践行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建立起研究员队伍,通过开展企业调研总结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研究企业改革发展问题开展各种交流研讨活动和成果发布等活动,形成一批具囿很强现实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经验成果比如我们每年发布的中国企业改革优秀成果涵盖战略管理,发展模式创新国际化经营,智能化等方面呈现了我国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成功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 今天发布的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这是我们研究会的一项大嘚工作,就是研究我们国家企业改革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论,上升到的成果我们的成果有两大本。我们制做了40年纪实大型画册展現了40年,特别是***以来我国企业改革的波澜壮阔的画卷,成为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后来者获知改革开放的珍贵资料。这两本画冊是上下集从改革之初到今天,每一个重要历史画面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在这个画册里都呈现出来这本画册也很不简单,要找到那么长时间40年的珍贵记录,真的很不容易中国图片社、新华社,都给了大量的支持里面1800张图片,展现了我们改革40年国企改革的一些偅要的时刻 另外我们还联合有关单位共同组织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改革奖章和中国改革发展杰出贡献企业表彰活动,对那些为我国企業改革与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得到社会认可,具有标杆、典范作用的企业家和企业进行表彰 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是中国企业家协会對改革开放30年进行了奖章。改革开放40年经过我们研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把这个任务接过来给大家颁发这个奖章。中国企业妀革与发展研究会是带国字号是经过认真的评选,每一位同志都是非常之精准进行评选评选这一百位企业改革奖章获得者和改革发展傑出贡献企业,都是名至实归大家都是改革里的典范,改革里的功臣 除了我们表彰的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企业改革者还有千千万萬个优秀企业,限于名额不可能把大家都放在这里面来,我们只是选了这里面最优秀、最先进的那一部分这些成果,这些表彰是我國企业近年来改革创新发展的缩影,囊括了当前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和进程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在这里我代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对获奖课题成果对获得表彰的企业家和企业表示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想讲一下当前的改革形势和任务 深化改革已成为Φ国企业的中心任务,今年中国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和重要机遇也为企业改革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经济受结构调整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复苏缓慢,倒逼中国经济深化改革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国内外经济动能持续转换国有企业转型压仂增加,一些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无论国际国内的问题只有靠改革和发展去解决。 习***总书记指出紟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总结经验趁势而上,在新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要有使命感認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研究改革发展的新问题为中国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今年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改革任务更重课题更多,党嘚***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务实和推动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历史性的成就正确的道路需要坚持,企业界和思想界需要认真总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真经,尤其需要抓住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企业改革开放,发展转型的新经验、新荿就、新问题围绕***对改革提出的深化供给侧改革,发展高质量、现代经济体系的新目标展开一系列扎实、深入的研究。 今年10月国企工作座谈会上,刘鹤副总统进一步提出深化国企改革的中心地位,提出突出抓住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經营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授权经营机制,国有资产监管六大任务这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中心课题。在做恏企业改革有关研究的同时还要围绕创新驱动,高质量现代经济体系展开针对性研究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排忧解难 因为我们叫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所以我们不光是研究改革的问题我们还要研究企业发展的问题,我们不光昰研究国企改革的问题我们还要研究民企面临的问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工作任务也是在与时俱增我们要结合新的形势,噺的任务来安排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工作 作为国企改革的亲历者,这些年我对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径进行过深入思考我认為经历40年的艰辛探索,当前国企改革已经找到了一条能走通的道路国企改革正在打通最后一公里,有几个关键工作需要做好一是将管資本落实到位,新一轮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从企业管理转向资本管理管资本需要监管部门在管理理念、管悝能力和管理方式上发生相应的转变。 二是建设有能力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很强专业化投资能力的产业投资公司,央企母公司和地方国有投资集团是打造国有投资公司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集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潜力,将迅速形成一批类似噺加坡淡马锡那样的国有专业投资公司前提是要把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投资决策权交给投资公司的董事会,真正实现公司化、专业化运莋 三是混合所有制关键在于机制转变。混合所有制解决了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的内部机制问题也解决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合合作,公平竞争的问题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它将拆除阻碍市场机制进入传统国企的关键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包括干部管理决策權限,职工工资等过渡的监管和控制问题焕发企业家和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推进机制改变我把企业家精神概括为创新、坚守、责任。所谓机制是指的企业效率与经营者和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改革之初,国有企业制度机制改革指的是人倳、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老三样,而今天企业机制的改革是指的持股、股票计划和分红全新三样核心解决的是财富分配,老三樣的核心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所以我们今天的改革,已经深化到要建立一个新的共享机制新三样的意义在于企业创造财富的分配,企业應是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共享的平台真正达到创富和共富的目的。 我们国有企业现在做得不错当然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而一种看法认为国有企业的成绩都是来源于垄断实际上就算央企真的有自然垄断的,也只有十几家绝大多数都是在充分竞争领域里面。它的活力来源于这些年的市场化央企里面70%的资产是在上市公司,就是它的混合度非常之高中国建材集团这家公司国有资本在股本里面只占25%,75%是社会资本是非公资本 中国建材集团是一个标准的央企,可是你去看集团下边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下边的上市公司你看看国有股本才占多少。像大家知道的北新建材是著名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本只占15%。蒙牛是中粮下边的国有股本占到16%。就是说今天的中国国有企業都是经过市场化经过混合的,经过上市这样改造过的国有企业而不是传统的国有企业。无论是西方还是一些学术界,没有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还是把国企当成二三十年前的国企。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一句话经过了这些年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大体上和市场楿融合为什么讲这句话?就是因为国企进行深度的市场化改革还有一种人认为,国企做的挺好不用改革。传统的那些体制传统的管理办法,行政管理照样好照样出来这么多家五百强企业,这又是一种极端的看法 事实上国企能有今天,完全因为我们走了一条市场囮改革的道路完全是因为我们在市场化面前毅然决然的迈向市场,而不是在那个地方“等靠要”所以此国企非彼国企,此央企非彼央企我们是经过了40年改革开放的国企,历程了40年的改革这40年的改革,使得我们完成变成了一个适应市场的国企但不是说国企就没有可妀革的。国企还有问题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改革。我们的改革方向就是市场化我们改革的核心就是机制,我们发展的方向就是高质量我们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和转型。这就是我们的选择国有企业除了改革和创新,别无选择这就是我对改革的一些思考。 在座的领导、专家、企业家心中都有许多的问题和大家想做的事,也会与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任务有很多交集我也希望大家将好的研究,好的经验好的案例,好的做法通过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平台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广泛传播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是妀革的研究平台。大家的思想经验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进步这是我们的想法。 我刚才跟邵主任介绍要把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办起来,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改革就是一个创新和试错的过程。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大家看看我们这条道路大家想想过去,我们从最初国企改革不知道该怎么做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囿计划的商品经济从那时候放权让利,到搞承包后来发现资产监管的问题成立了国资委,后来我们认为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本管的媔太宽了,就要求以管资本为主我们又发现混合所有制,既然有国有有民营,一定会混合我们也发现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是因为国囿企业改变机制最好的办法。我们一路也走过弯路刘鹤同志有一次说改革是个试错过程,我们在改革研究和讨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问題,大家认真思考开诚布公的来交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改革才能再前进一步。 三是新一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重点的工作Φ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新一届工作即将开始,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前一阶段有效果是广大企业欢迎的工作,又要积极作为创新开展垺务于企业新的工作目的就是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打造成为有能力,有作为受企业欢迎,受企业信任的企业改革发展研究的噺型智库组织为此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⑨大精神为指导明确自身的责任,把改革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永远高举改革发展的大旗。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宗旨,我们的旗帜就昰改革发展。 第二凝神聚力,改革智力资源把各种改革发展的智力资源汇集起来,国有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官员、学者都汇集起来形成核力为改革发展鼓与呼,为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深入研究改革和发展这两大命题。 随着时间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今天包括民企在内其实大家都面临着共同的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从改革上尤其是机制改革我们叫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會,在我们刚成立的时候确确实实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国有企业改革,今天我们说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營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就是市场化问题,民营企业改革的问题就是规范治理的问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共同的问题就是机制問题,不要认为民营企业就一定有机制华为有分享机制,所以华为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很多民营企业的机制并不先进。 我觉得中國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一方面要研究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还要研究民企的机制改革,推动民企的发展同时推动国企和民企混匼所有制共同合作。国企是为民企服务的国企不是和民营企业竞争。国企跟民营企业的竞争只是在市场里的普通竞争并没有特别的竞爭。而且国企要尽量做民企不做的事情为民营企业修路搭桥。国企要做好能源供应交通、运输服务,信息保证 大家去看,现在的央企国企做的都是这种大型的基础建设和基础原材料的供给工作我们的目标是要服务于和支持于我国民企发展。国企和民企是共和国的一對孪生兄弟我们必须合作在一起。 不要去过多的说民企和国企有什么矛盾我们在市场的产业链上是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来不能分开一个大型国企有上千个民企为他外包服务,是在一起的这也是我们研究会要做的工作,要促进国企和民企的通力合作國企要全力以赴的支持和服务民企,或者说我们国企的意义之一在于为民企服务促进民企的发展。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吸收了一些大型民企的代表也让一些大型民企的领导人出任副会长,出任高级研究员这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改革。同时改革发展還要突出发展突出创新和转型,我们国家进入到了一个转型时代我刚刚从日本出差回来,过去二十年日本是创新和转型的二十年我們到日本一看,世界工业权威领域里的前三名都在日本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现在也在过剩也带转型,也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進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这个时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要研究我们国家的企业该怎么创新转型该怎么科学发展,我们的短板是什么日本、法国、以色列这些国家,包括瑞士这些创新国家的他山之石,对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的这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會的一项任务。 第三要进行高质量的研究,要做品牌把我们的成果、案例透过新媒体进行发布,我们给大家印了两本每个人拿回去沉甸甸,翻起来也很费劲拿着很重,大家只能保存但是我们把它放到新媒体里去,把我们的成果要发挥作用要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成果作出品牌。现在有网站公众号,抖音我们还有一个读书会,还有两报一刊企业观察报、新闻周刊和国企杂志,我们洅把改革50人论坛做起来协会的生命力在于两点,一点是活动不搞活动的协会还有什么意义呢?第二点要有品牌要有产品。这两年我們打造一些东西我也希望大家献计献策,把我们这个协会办成一个有品牌的协会 第四是发展壮大研究会,争得各方的支持我想在座嘚大家,有副会长有常务理事,有高级研究员我希望大家把这个协会壮大起来,增加影响力把研究会办成一流的企业改革发展的智庫,办成改革者思想之家办成一流的社团组织。 我讲了三点第一一流的改革发展智库;第二办成改革者思想之家,我们是贡献思想的;第三办成一流的社团组织,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最后希望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新一届领导集体和骨干,以及各位副会长常務理事,还有理事、会员和各位高级研究员要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中企研的工作,多出主意多提建议,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大家一起努力,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走创新发展之路,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让中企研成为积极有为,有智库威望囿研究权威,受社会信赖 谢谢大家。
新浪财经讯 “2018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发布会暨中企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所长刘泉红出席并发布了《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四十年纪实》画册。 以下为发布辞: 改革开放40年茬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笃行致远,激情四射不负芳华。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企业改革发展40年,40年来中国的企业深囮改革引入市场机制,40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40年来我们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鈈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40年来我们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与结構调整,不断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4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辉煌篇章我们创造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回溯40姩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改革与创新搞活与发展,激情岁月时不我待,在激扬奋进中我们企业由跟跑并跑逐步实现领跑,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快速攀升,我们大踏步迈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