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卫星地图加载中,请稍候...
成都市总面积12132平方千米总人口1103万人(2006年末)。全市辖9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區、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到温江、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市人民政府驻青羊区。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5.5℃。
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东汉时期织锦发达曾设专门机构“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美誉简称“锦城”;伍代后蜀皇帝,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故又有“芙蓉城”简称“蓉城”。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㈣川省建制,成都市改由四川省直辖为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地。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
1950年设温江专区,属川西行署区温江专署驻温江县。辖温江、郫县到溫江(驻郫筒镇)、崇宁、彭县、新繁、新都、成都、华阳(驻中兴镇)、双流、新津、崇庆、灌县等12县1951年将新津县划归眉山专区;原屬眉山专区的大邑县划入温江专区。
1952年温江专区属四川省领导撤销成都县,并入成都市及温江、新都、郫县到温江、新繁4县温江專区辖11县。
1953年原眉山专区所属名山、蒲江、新津、邛崃4县及绵阳专区所属广汉、金堂(驻赵镇)、什邡(驻方亭镇)3县划入温江专区辖18县。
1954年将名山县划归雅安专区
1958年撤销双流、崇宁2县,将双流县并入温江县崇宁县并入郫县到温江、彭县、灌县3县。温江專区辖15县
1960年撤销蒲江、新津、什邡、新都4县,将蒲江县并入邛崃县;新津县并入大邑县;什邡县并入广汉县;新都县并入新繁县溫江专区辖11县。
1962年恢复双流、蒲江、新津、什邡、新都5县温江专区辖16县。
1965年撤销华阳、新繁2县将华阳县并入双流县;新繁县並入新都县。温江专区辖14县
1970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地区驻温江县辖温江、郫县到温江(驻郫筒镇)、灌县、彭县、什邡、金堂(驻赵镇)、广汉、新都、双流、新津、蒲江、邛崃、大邑、崇庆等14县。
1977年将金堂、双流2县划归成都市领导温江地区辖12县。
1983姩撤销温江地区,其所辖温江等10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2004年全市乡镇改革工作会议后,全市共有14个区(市)县(不含五城区)开展了调整优化乡镇行政区划工作调整前,全市共有318个乡镇其中:镇247个、乡71个;经过调整,全市有乡镇(街道办事处)240个其中,增加了街道辦事处13个(不含增挂牌子)、镇减为200个、乡为27个;此次调整中全市共撤并乡镇78个。调整前全市乡镇平均规模为人口2.4万人、面积37.5平方千米。调整后乡镇平均规模达到人口3.2万人、面积49.7平方千米。调整前全市共有1万人以下的乡镇37个,分布在8个区(市)县;调整后全市有1萬人以下的乡镇11个,比调整前减少了26个龙泉驿区17个乡镇调整为4街办、7镇、1乡;青白江区15个乡镇调整为2街办、7镇、2乡;新都区17个乡镇调整為2街办、11镇;温江区15个乡镇调整为4街办、6镇;都江堰市28个乡镇调整为17镇、2乡;彭州市28个乡镇调整为20镇;邛崃市33个乡镇调整为18镇、6乡;崇州市34个乡镇调整为19镇、6乡;金堂县24个乡镇调整为19镇、2乡;郫县到温江19个乡镇调整为15镇;大邑县27个乡镇调整为17镇、3乡;蒲江县19个乡镇调整为8镇、4乡;新津县16个乡镇调整为11镇、1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