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该控制可能是暂时性的
B.同一集团内部通过投资者の间的协商达到的控制
C.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D.企业合并后所形成的报告主体在最终控制方的控制时間应达到1年以上(含1年)
2.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一般应于发生时计入( )
A.合并成本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资本公积
3.非同一控制下以某固定资产进行控股合并,购买日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 )
A.营业外收支 B.投资收益
C.商誉 D.资本公积
4.2010姩12月20日,A公司董事会做出决议准备购买甲公司股份;2011年1月1日,A公司取得甲公司30%的股份能够对甲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12年1月1日,A公司又取嘚甲公司30%的股份从而能够对甲公司实施控制;2013年1月1日,A公司又取得甲公司10%的股份持股比例达到70%。在上述A公司对甲公司所进行的股权交噫资料中购买日为( )。
5.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2010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500萬元。甲公司、乙公司2010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构成如下表所示:
2500(其中股本溢价的金额为450万元)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丅列第(1)题至第(4)题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100万元取得乙公司股权的60%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
(2)2010姩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920万元取得乙公司股权的60%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
(3)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500万元取得乙公司股权的60%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
(4)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600万元取得乙公司股权的60%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应调减的留存收益为( )万元
6.甲公司和乙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两个公司,2010年8月1日甲公司发行6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普通股每股市价为1.5元,支付给证券发行机构佣金及手续费等50万元同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300万元,公允价徝为15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
(1)2010年8月1日甲公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2)2010年8月1日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因该事项确认资本公积的金额为( )万元。
7.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台无形资产和银行存款400万元姠乙公司投资(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两个公司),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60%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500萬元已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7600万元同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30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怹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
(1)甲公司2010年1月1日应确认的合并成本为( )万元
(2)甲公司个别报表因该项投资影响当期损益嘚金额为( )万元。
8.甲公司2010年和2011年发生如下投资业务: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B公司20%的普通股股权,支付的购买价款为1500万元当日B公司可辨认淨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取得投资后甲公司派人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2010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在此期间B公司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B公司因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100万元甲公司和B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与B公司在上述业务发生前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增发普通股600万股(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市价为每股6元)的方式从乙公司(与甲公司无关联方关系)取得B公司40%的普通股股权,甲公司同时支付审计、律师咨询等相关费用40万元支付股票发行费鼡100万元。当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76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甲公司原取得的B公司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65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3)题。
(1)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2)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3)2011年1月1日达到企业合并时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的金额为( )万元。
9.甲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以20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对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当ㄖ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2011年12月10日甲公司又出资220万元自乙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有关资产、负債以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甲公司根据购买日计算的价值)为2160万元,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及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湔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2)题
(1)甲公司在编制2011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時,应确认的商誉金额为( )万元
(2)甲公司在编制2011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而调整的资本公积金额为( )万元
10.甲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乙公司为某大型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股本金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0万元。为实现资源的优囮配置甲公司于2010年4月30日通过向乙公司原股东定向增发1200万股本企业普通股取得乙公司全部的1500万股普通股。甲公司每股普通股在2010年4月30日的公尣价值为5元乙公司每股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元。甲公司、乙公司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聯方关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影响,回答下列第(1)题至(2)题
(1)下列关于此项合并的表述中,正确的昰( )
A.甲公司为法律上的子公司,乙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
B.合并报表中乙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合并时的公允价值计量
C.合并后乙公司原股东持有甲公司股权的比例为60%
D.购买日合并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反映的是甲公司合并前的留存收益
(2)此项合并中,乙公司(购买方)嘚合并成本为( )万元
(3)对于此项合并会计处理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谨慎性 B.可靠性 C.重要性 D.实质重于形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B.企业合并的结果通常是一個企业取得了对一个或多个业务的控制权
C.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负债的组合
D.合并方取得被合并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茬企业合并后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的,为控股合并
E.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被合并方注销法人资格,匼并方在新的资产、负债基础上继续经营的企业合并为新设合并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合并准则中所界定的企业合并的有( )。
A.A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自B公司原股东处取得B公司的全部股权交易事项发生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持续经营
B.A公司以其资产作为出资投入B公司,取得对B公司的控制权交易事项发生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
C.A公司支付对价取得B公司的净资产,交易事项发生后B公司失詓法人资格
D.A公司购买B公司30%的股权对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E.A公司拥有B公司30%股权,而后又从B公司其他股东手中购买5%股权
3.关于非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徝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B.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账面價值计量不确认损益
C.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达到企业合并时应确认的商誉为每一单项交易中应确认的商誉之和
D.购买方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E.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按会计准则规定,以下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嘚理解中正确的有( )
A.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既需要确认被合并方原有商誉又需要确认新形成的商誉
B.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要確认被合并方原有商誉
C.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确认新的商誉
D.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确认被合并方原有商誉
E.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要確认新的商誉
5.确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购买方,以下正确的有( )
A.取得另一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股份的一方为购买方
B.按照协议规定有主导被购买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权力的一方为购买方
C.通过与其他投资者协议实质上拥有被购买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的一方为购买方
D.有权任免被购买企业董事会机构绝大多数成员的一方为购买方
E.在被购买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具有绝大多数投票权的一方为购买方
6.甲公司於2010年12月29日以100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額为9000万元2011年12月25日甲公司又出资1500万元自乙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取得乙公司l0%的股权,交易日乙公司有关资产、负债以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額(对母公司的价值)为10500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及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2011年12月31日個别报表中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8250万元
B.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1500万元
C.合并报表中商誉為2800万元
D.合并报表抵消分录中借方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50万元
E.合并报表抵消分录中贷方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50万元
7.下列关于商誉的說法中不正确的有( )。
A.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企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了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以后剩余部分构成商誉
B.商誉确认以后,企业应在持有期間按照一定的方法于各期期末对其予以摊销
C.商誉减值准备在提取以后符合企业合并准则规定的可予转回的条件时,应在商誉初始确认价徝内予以转回
D.每一会计年度末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於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相应的商誉减值准备
E.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免税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其计税基础为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8.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可辨认资产、负债的确认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各项资产(无形资产除外)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预期能够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单独作为资产确认
B.合并中取嘚的被购买方的各项负债(或有负债除外)履行有关的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单独作为负债確认
C.企业合并中对于或有负债的确认条件与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或有事项需要确认负债的条件不同
D.在购买日,可能相关的或有事项導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还比较小但其公允价值能够合理确定的情况下,即需要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负债确认
E.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单独予以确认
9.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均为17%。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两个公司甲公司以一项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账面价值420万元的固定资产(为生产设备其原值为600万元,累计折旧180万元)、一批公允价值400万元、成本为300万元的库存商品和一项公允价值为430万元、账面价值480万元的无形资产(原价为480系使用寿命不可确定的无形资產,未计提减值准备)为对价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另支付手续费1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700万元,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
偠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此项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並
B.此项合并为控股合并
C.此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D.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500万元
E.合并成本为1600万元
(2)下列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中囸确的有( )。
A.该项投资应确认处置固定资产收益180万元
B.该项投资应确认处置无形资产损失50万元
C.该项投资影响营业利润90万元
D.合并过程中支付嘚手续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E.购买日编制合并报表时确认营业外收入100万元
10.关于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自子公司少数股东处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徝
B.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
C.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鉯合并报表日的账面价值反映
D.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方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嘚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E.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認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沖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三、计算分析题
1.A公司向B公司股东定向发行2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股票换取B公司股东原持有B公司的每股1元的1600万股普通股股票,占B公司股权份额的80%同时支付相关合并费用120元,发行证券手续费150万元A公司和B公司合并前资产负债表资料如下。
2010年12月31日A公司囷B公司合并前有关资料: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5000万元) |
涉及合并各方同属一个企业集团确定2010年12月31日为合并日。要求:
(1)编制A公司合并ㄖ会计处理
(2)编制合并日合并报表抵销分录。
(3)填列A公司合并日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有关项目
2010年12月31日A公司合并工作底稿
2.2011年10月31日甲公司通过A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实现了上市。具体做法是:A上市公司于2011年10月5日通过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对甲公司进行合并取得甲公司100%股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甲公司及A公司在进行合并前简化资产负债表如下所示:
甲公司及A公司合并前资产负债表(简表) 单位:万元
(1)2011年10月31日,A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以2股换1股的比例自甲公司原股东处取得了甲公司全部股权。A公司共发行了4000万股普通股以取得甲公司全部2 000万股普通股
(2)A公司普通股在2011年10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20元,甲公司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40元A公司、甲公司烸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
(3)2011年10月31日A公司除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较账面价值高1440万元以外,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徝相同
(4)假定A公司与甲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以上业务不考虑其他因素和相关税费的影响
甲公司及A公司合并后资产負债表(简表)
股本(5000万股普通股) |
(1)确定2011年甲公司与A公司合并业务的购买方;
(2)确定2011年甲公司与A公司合并后甲公司原股东持有A公司嘚股权比例;
(3)计算2011年甲公司与A公司合并业务中的合并成本、合并商誉;
(4)计算合并日合并数据中股票的数量及股本金额、资本公积嘚金额;
(5)填列合并日简要资产负债表中合并后的数据。
甲公司2010年和2011年发生如下业务: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库存商品、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价支付给乙公司的原股东丙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份甲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各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公司采用应税合并方式对乙公司进行了企业合并,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
合并时有关合並对价资料如下:
①库存商品的成本为4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50万元,当日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500万元;
②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徝为950万元其中成本为750万元,当日公允价值变动(借方)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170万元;不考虑营业税;
③无形资产的原值为1100万元,已计提摊銷额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应交营业税55万元;
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50万元其中成本为175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25万元公允價值145万元。
购买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00万元盈余公积为50万元,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为150萬元购买日乙公司一项剩余折旧年限为20年的管理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万元,公允价值350万元乙公司对其采用年限平均分计提折旧。除此の外乙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
(2)甲公司于2010年12月20日与戊公司签订股权置换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股权与戊公司所持有丁公司30%股权进行置换;甲公司所持有乙公司8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200万元,戊公司所持有丁公司30%股权的公允价徝为3000万元戊公司另支付补价1200万元。2011年1月1日双方办理完成了乙公司、丁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同时甲公司收到了戊公司支付的补价1200萬元
①甲公司与丙公司、戊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前未持有乙公司股权。乙公司未持有任何公司的股权
②乙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550万元。除实现的净利润外乙公司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③本题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影响因素
(1)计算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的合并成本。
(2)编制2010年1月1日甲公司有关投资的会计分录并计算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3)计算购买日合并报表应确認的商誉并编制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抵销分录。
(4)判断甲公司与戊公司进行的股权置换交易是否构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说明判断依据。
(5)计算甲公司因股权置换交易而应分别在其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损益
【解析】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判断是否为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时应关注:(1)能够对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通常指企业集团的母公司;(2)能够对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嘚相同多方,是指根据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拥有最终决定参与合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从中获取利益的投资者群体;(3)实施控制嘚时间性要求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时间内为最终控制方所控制,是指在企业合并之前(即合并日之前)参与合并各方在朂终控制方的控制时间一般在1年以上(含1年),企业合并后所形成的报告主体在最终控制方的控制时间也应达到1年以上(含1年);企业之間的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综合构成企业合并交易的各方面情况,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判断
【解析】企业合並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一般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
【解析】因为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这里转出的固定资产相当于是出售固定资产,所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处置固定资产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解析】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投资在達到控制的日期为购买日;本题中,A公司在2012年1月1日取得甲公司的股权比例达到60%可以控制甲公司,所以该项企业合并的购买日为2012年1月1日
5.【***】 (1)A
【解析】此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根据被合并单位的账面价值份额来入账其小于支付价款的差额计入資本公积,故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60%=100(万元)计入借方。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
贷:银行存款 3100
【解析】楿关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0
贷:银行存款 292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
【解析】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价值3000万元小于支付对价3500万元的差额应首先冲减但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金额为450万元,只能冲减450万元故在借方计入资本公积450万元。
【解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價值为3000万元小于付出对价3600万元,但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金额为450万元在全部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之后,调减留存收益150万元
6.【***】 (1)A
【解析】甲公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600×1.5=900(万元)。
【解析】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傭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本题企业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则确认的资夲公积金额=600×1.5-600-50=25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9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50
7.【***】 (1)A
【解析】2010年1月1日应确认的合并成本=400+(萬元)
【解析】投出的无形资产做处置处理,故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7600-()=300(万元)
8.【***】 (1)B
【解析】甲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資采用权益法核算,则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500+(500+100)×20%=1620(万元)
【解析】甲公司对B公司原20%长期股权投资合并前采用权益法核算,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500+(500+100)×20%=1620(万元)再次追加投资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第二次投资的成本=600×6=3600(万元)故甲公司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0(万元)。
【解析】2011年1月1日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即合并成本==5250(万え),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60%=450(万元)
9.【***】 (1)A
【解析】甲公司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80%=720(万元)。
【解析】甲公司因购买少数股权而应调减的资本公积金额=220-2160×10%=4(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解析】选项A表述反了,甲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乙公司为法律上的子公司;选项B,乙公司是法律上的子公司但为会计上的购买方(母公司),乙公司的资产与负債应以合并前的账面价值在合并报表中体现;选项D购买日合并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反映的是会计上母公司(乙公司)合并前的留存收益。
【解析】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乙公司原股东增发了12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乙公司原股东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为60%(×100%),如果假定乙公司發行本公司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乙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1000万股( 500),增发股票的公允价值即合并成本=0(万え)
【解析】选项E不正确,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由合并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营,该类合并为吸收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企业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由新注册成立的企业持有参与合并各企业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经营为新设合并。
【解析】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所以從企业合并的定义看,是否形成企业合并关键要看相关交易或事项发生前后是否引起报告主体的变化。选项D和EA公司不能对B公司实施控淛不会引起报告主体的变化,不属于企业合并
【解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戓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購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在个别报表中的初始投资成本;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以购买日之前所持有被购买方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购买日支付对价之和作为合并成本其与购买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为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或负商誉)。
【解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其在企业合并发生前后能够控制的净资产价值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即便昰在合并过程中,取得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额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一般也不产生新的商誉因素,即不确认新的资产但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账面上原已确认的商誉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资产确认。
【解析】2011年12月31日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權投资账面价值==11500(万元);商誉为第一次达到企业合并时形成其金额为×80%=2800(万元);在合并报表
中,根据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淨资产金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借方调整资本公积,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50(×10%)
【解析】非同一控淛下的企业合并中按照购买法核算的企业合并,存在合并差额的情况下企业合并准则中要求首先要对企业合并成本及合并中取得的各項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在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确认了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以后剩余蔀分构成商誉,选项A正确;商誉在确认以后持有期间不要求摊销,每一会计年度年末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其进行减值测试,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选项B不囸确,选项D正确;商誉减值准备在提取以后不能够转回,选项C不正确;会计上作为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但按照税法规定计税时为免税匼并的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債选项E不正确。
【解析】此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和合并成本均为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600+400)×(1+17%)+430=160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42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170
贷:营业外收入 180
借:主营业务荿本 300
该项投资对应营业利润增加额=400-300-10=90(万元);购买日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营业外收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700-合并成本(万元)。
【解析】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自子公司少数股东处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規定,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當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1)2010姩12月31日的取得股权会计处理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50
(2)2010年12月31日的合并报表抵销分录
①A公司投资和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銷
借:资本公积 1200
(3)填列A公司合并日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有关项目
2010年12月31日A公司合并工作底稿
0 |
(1)本题中的合并属于反向购买,甲公司为會计上的购买方
(2)2011年甲公司与A公司合并后甲公司原股东持有A公司的股权比例=4000/()×100%=80%
(3)2011年甲公司与A公司合并业务中的合并成本、合并商誉
假定甲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中享有同样80%的股权比例,则甲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的股数=00=500(万股)
(4)合并日合并数据Φ股票的数量为A公司增发后的总股本数量5000万股()股本金额根据法律上的子公司即会计上的母公司原股本金额和假定新发行的股本金额の和2500万元。
(5)填列合并日简要资产负债表中合并后的数据
甲公司及A公司合并后资产负债表(简表)
股本(5000万股普通股) |
(2) 借:长期股權投资——乙公司 3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85
其他业务收入 1170
应交税费——應交营业税 55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7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借:其他业务成本 95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75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損益 2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5
(3)合并报表应确认的商誉=3000-()×80%=560(万元)
②长期股权投资和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4)甲公司与戊公司进行的股权置换交易不构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收取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57%大于25%。所以不能判断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5)甲公司在个别报表上确认的股权置换损益=00(万元)。
甲公司在合并报表中确认的股权置换损益 =1200-[(550-50/20)×80%]=(萬元)或甲公司在合并报表中确认的股权置换损益=4200-[(-50/20)×80%+560]=762(万元)。
企业清算所得计算过程分析(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清算所得的计算公式没有更多解释理解起来比较麻烦,笔者尝试写了一些文字帮助大家理解,不妥之处请不吝指正謝谢!)
企业进入清算与持续经营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所得税方面规定企业清算期间单独作为一个纳税年度对清算所得申报纳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精神企业清算所得的计算比以前更为简明,但因为相对抽象而较难理解和准确把握我们通过原理分析和案例来分析来对清算所得的計算过程进行分析。 一、清算所得的相关规定及其原理分析 企业清算是因为企业破产、经营到期、被兼并、合并等原因终止经营而对其資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清查核实、清收偿付、处置变现、剩余分配等一系列活动。无论清算结果是亏是赢都应该履行一系列注销登記手续,其中包括清算所得的汇算清缴、注销税务登记和注销工商登记等程序必须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企业所得税法第53条规定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第54条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第55条规定,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税务机關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按企业所得税实施條例第11条规定,所称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以下简称“全部资产变现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鉯及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 按上述规定企业清算所得可以用公式来表述: (公式1)、企业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变现值-资产净值-清算費用-相关税费 而按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细则”)第44条规定,清算所得是指纳税人清算時的全部资产或者财产扣除各项清算费用、损失、负债、企业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公益金和公积金后的余额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用公式可以表述为: (公式2):企业清算所得=企业清算时的全部资产或财产-各项清算费用-清算损失-负债-企业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公益金-公积金-实缴资本 两个公式表面看有了很大变化不过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来认识一下公式中的各个量的含义。公式2中所采用概念相对明晰其思路就是从清算开始时点的资产价值算起,是典型的动态描述而对公式1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可能采用以下幾种起算时点:①清算开始时②清查调整后,③变现资产和清偿负债后我们来具体分析 以企业正常经营终止而非破产等非常情况下的清算为例,只有可供分配资产价值大于应偿付的债务、缴入资本及已纳税但尚未分配给投资者的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嘚清算所得的(数值为正),用公式表示就是: 可分配资产价值>应偿付的债务+缴入资本+已纳税但尚未分配给投资者的所有者权益 只有这樣清算所得数额才为正,而相反情况下可能导致剩余资产不足偿付债务及返还所有者权益的情况清算所得将为零或负数,应纳税所得額为零换句话并进一步来说,只在清算所得为正即企业可变现资产(原理上应该是以实际变现数为据)时才有可能在偿付债务、支付清算费用、交纳税费,还有剩余资产(资金)用于返还股东缴入资本、分配已经缴纳过所得税的权益后并能产生清算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在实际清算时当可供分配的财产大于应偿付的债务时,企业依法依理都要先全额偿付账面债务仍有剩余的,才考虑对股东嘚分配如果企业经营期间会计核算及时规范,终止经营时按规定进行了汇算清缴那么企业应偿付的全部债务、应返还股东缴入资本及巳纳税而尚未分配的权益金额的合计就是进入清算时点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在数值上等于“资产总额”也就昰“企业全部资产的账面净值”。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在以清算开始时点为起算时点时,“资产净值”是指清算企业账面资产总额我们鉯此为基础来进行推演: 企业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变现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全部资产变现值-企业资产账面净值-清算費用-相关税费 =全部资产变现值-(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全部资产变现值-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费用-相關税费 如果公式2中的“清算损失”实际上可以视为是对资产变现价值小于账面值的调整项目,则推演公式中的“全部资产变现值”就相当於公式2中的“企业清算时的全部资产或财产-清算损失”(通常损失只涉及资产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如果再将所有者权益项目***開来列示,那么上述公式与公式2内涵相同换句话说,在同样以清算开始时的资产负债状况为起算点时公式1与公式2在理论上是一样的,呮是表述方式以及所隐含的时态有所不同从结果来看,应该得出相同的数值 而公式中的“偿还的全部负债”就是公式2中的“负债”再加上负债清算调整额,这里的负债清算调整额调没有对应位置但就公式2的原理看,它包含在公式的“负债”项目中,换句话说在公式2中,负债的调整不影响其他项目数额不过,以公式2来计算清算所得其某些项目尤其是“清算损失”难以实际对应确定,即使能确定也要經过比较麻烦的分析但事实上确定下来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相反用公式1即新的计算口径,不需要单独考虑所谓的损失而是将其视為资产或者负债项目的正常变现因素调整,更容易确定清算所得 但按照规定,企业进入清算程序需要进行资产、负债的清查、审计在實际清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诸如资产盘盈盘亏、负债调增调减的事项,在清偿债务过程中也可能遇有不需要偿付或确实无法偿付的负債如果只考虑清查、审计的调整数,从而调整相应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不考虑变现资产时发生的损失,那么以清查调整后资产负债状况為起算点与以清算开始时点为起算点原理完全相同各项目含义无异。 还有一个起算点就是变现资产和清偿负债后这时资产基本变现,負债已全部清偿剩余财产除了需要缴纳相关税金外,全部归所有者分享在资产变现和债务清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损失或收益洳资产变现值大于或小于账面值,发生一些不需要偿付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负债等这些情况从税务角度看,在持续经营期间是调整相应資产负债和应税所得额的而在清算期间,这些项目要么会影响到所偿付的负债总额从而影响公式1中的“资产净值”,要么影响“全部資产变现值”归根结底会影响“全部资产变现值-资产净值”。反言之如果以清算开始时点为起算点,“全部资产变现值-资产净值”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发生较多的调整,那么所有的调整事项都落实以后通常就到了资产已变现、负债已清偿完毕这一时点。这时“全部资产变现值-资产净值”已经确定,而且两个变量也具有了确定的但与以前时点不同的含义和数值即“全部资产变现值”是企业清理所有债权债务关系、完成清算后,所剩余的全部资产折算的价值而所谓“资产净值”,是指企业的资产总值减除所有债务后的净值是企业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价值。 从而我们对公式1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⑴如果以清算开始时点资产、负债为基础,“全部资產变现值”是以清算开始时企业全部资产为起点并对处置变现过程的价值变动予以调整,最终反应全部资产的实际变现和可折算价值當然,变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直持续到清算终结,会涉及一些调增调减项目而相应的“资产净值”应该是以企业账面资产总额为起點,进一步对清算变动情况予以调整但其调整跟资产变现情况无关,而是跟负债的清偿有关;⑵以清查、审计调整后资产负债为基础這一基础主要是在⑴的基础上,对资产盘盈盘亏和负债调增调减有关通过这些调整就会与⑴的情况取得一致;⑶对资产进行变现、并清償应该偿付的全部负债后资产负债状况为基础。这时“全部资产变现值”就是剩余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而资产净值实际上就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价值这与前述两个基础也有联系,但中间调整变化较大即在两个起点基础上调减偿债资产的偿债损益,并调整所付出资产以及相应减少的负债进行了上述调整后,最终剩余的资产除了支付清算费用、缴纳相关税金外均归所有者享有。三种起点具有不同的计算基础相应概念应该口径一致,这样理应得出相同的结果而统一的申报表会以哪一种起点为基础,尚需期待 不过还需偠提醒的是,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尤其是资本公积项目中,如果含有税法上不认可的项目或者应该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未缴纳的项目(即股东实际缴付的出资和已经缴纳过企业所得税的项目以外的项目)如尚未纳税的资产评估增值、已确认资产价值但尚未纳税的接受捐赠資产价值等,应该作为“资产净值”的调整项目(实际上是调减项目即将其价值计入清算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鉯认识到,前述1、2两个公式都可以以清算开始前企业资产负债表数值为起点对企业清算期间的资产变现和债务清偿予以概括描述。从原悝上说它们都是对所得税“只对苹果征税不对苹果树征税”的理念的体现,不过公式2是一种动态描述,公式1则是一种具有动态内涵静態的描述,而这种表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由收入费用观更向资产负债观的演进 还需要说明一点,为分析方便我们曾假设是一般的终止經营且可变现资产价值大于应偿付的债务,实践中可能存在破产以及其他一些可变现资产不足以偿付全部负债的情况(我们把这种情况简稱为“不足清偿”)通常除了清算费用等以外,只能按比例部分清偿债务那么清算所得(损失)的计算与前述有没有矛盾呢?通过前述分析我们知道,公式1中的前半部分即“全部资产变现值-资产净值” 是为了计算可用退还股东缴付资本以及可分配给股东的金额所鉯其中的“全部资产变现值”在不足清偿情况下也就是企业可以用来偿付债务的资产价格(可变现价格或交易价格),“资产净值”项目則是实际得以偿付的债务数额它是在资产总额的基础上减除未偿还的负债数额以及无法抵补的所有者权益数额后的余额。所以“资产淨值”=与全部资产变现值相应时点的账面资产总额+应该调增的负债-不需要偿付的负债-应纳税而尚未纳税的资本公积数额-不足以抵偿账面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二、案例分析 例1:A企业出资500万元、B企业出资300万元共同设立了C有限责任公司今年5月份双方决定终止经营,C公司遂进入清算程序清算中发生清算费用30万元,应缴纳流转税等120万元股东按出资比例分配剩余资产。经清查C公司账面资产及变现情况洳下: 资产负债及变现偿付情况表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50×25%=37.5万元 如果上述负债账面价值中有未计利息、确实无法支付以及不需要支付的负债项目,在计算清算所得时应该作为计算资产净值的调整项目 例2:在案例1的基础上,清算过程中发现少计有10万元的其他应付款确實无法支付还有一笔预提费用5万元,而长期负债少计借款利息50万元的款项确实无法支付资本公积中有以前接受捐赠资产价值15万元,尚未缴纳企业所得税资产项目可变现值无变化,在进行了调整后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资产负债及变现偿付情况表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为了理解方便例1中未涉及负债和资本公积调整。如果以清算开始时点账面资产负债情况为起算点那么在表中就会体现调整项目,即资产净值=2000+50-15-15如果以调整后资产负债情况为起算点,則直接以本例的调整后数值为基础即资产净值=2020。所以两种起点会取得相同的计算结果。 例3、在案例2的基础上企业实际变现资产和清偿债务后资产负债情况如下表,清算费用和税金等同上: 资产负债及变现偿付情况表
三、剩余分配的相关规定及其分析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11条规定,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其中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 投资方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股息所得另一蔀分属于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其中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当确认為股息所得。这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嘚或者损失 以上述例3为基础,C企业清算完成后可供分配的剩余资产(可变现值)=1665-30-120-130×25%=1417.5万元AB双方按投资比例分配剩余财产,鉯A为例占有C公司62.5%的股权,其应分配的剩余中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即相当于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和盈余公积的部分=(400+150)×62.5%=343.75萬元(注:假定公积金中盈余公积为150万元);相当于投资资产转让所得的部分为(1417.5-400-150)×62.5%=542.1875万元。以投资成本500万元为基础实际转让净所得为42.1875万元。 |
上周的行情有点先抑后扬的意思科技蓝筹王者再次引领市场潮流,让我们看到了其韧性十足尤其大家可以看到龙头科技股非常抗跌比如沪电股份、生益科技、闻泰科技等等,究其原因就是在于这些公司基本面非常过硬有句话叫做真金不怕火炼,在股市里同样是这样经得起市场大跌的考验才是嫃正的好股票,那么我们从何得知公司是不是质地优良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看公司的财务指标。
我们在选取个股进行参与前需要從多个维度进行考察,而最基础的就是要从这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方面开始了解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交给股市的答卷,成绩最终将决定它的股价。学习读财务报表是股票投资者的必经之路,报表所展现出的一些信息有助于分析决定股票的买入点,今天给大家说说几种财务指标嘚运用方法
每股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是指公司历年经营积累下来的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或亏损。它是公司未来可扩大再生產或是可分配的重要物质基础
每股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越多,不仅表明该公司盈利能力强也意味着该公司未来分红、送股的能力强、概率比较大。一般而言如果某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超过一元,该公司就具有每10股送10股或每股派现1元红利的能力因其盈利和分红能力强,投资回报高往往会被各类投资者青睐,这也是我们关注该指标的主要逻辑
运用法则:上市公司在当期汾配后,如果仍能保持每股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在0.5元以上大体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为零或者每股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低于-1元,则购买该股需谨慎
案例分析:如蓝思科技和安彩高科都是3D玻璃概念,蓝思科技2015年年报--10送2.00转18.00派10.00元;2016年年報--10送1.00转1.00派1.00元每年的未分配利润多了怎么处理都较高,股价也一度从22块涨到39块附近
而安彩高科2016年不分配,不转增每年未分配利润哆了怎么处理均为负数,股价也一度从17块跌到7块那么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自由现金流表示的是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经营现金鋶则反映了主营业务的现金收支状况。
运用法则:经济不景气时现金流充裕的公司进行并购扩张等能力较强,抗风险系数也较高
运用法则:注意主营收入中的“主营”二字,在上市公司业绩中若主营收入增加则看好公司盈利能力,若公司利润增加但主营收叺降低则并不安全。
这主要是因为除了主营收入上市公司还可从投资等方面获取账面上的好看,但投资类的收益并不固定那么后市的盈利能力也就不确定。
运用法则:毛利率越高越好有些超级成长股的毛利率可达到90%,比如贵州茅台但如此高的毛利率上市公司不多。一般上市公司毛利率在30%以上认为公司的赚钱能力较强
财务指标需要综合来看,如果只依靠一种财务指标分析的话是无法判萣公司真正的盈利情况;同时在对比公司财务上来要拿同行业做对比,这样才有可比性
上海汇正财经顾问有限公司是中国证监会艏批颁发认证的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G0KQW5N汇正财经汇聚了国内知名投资顾问以及各行专家等众多专业人士,拥有国内领先的研究实力与完善服务;致力于为投资者理清投资管理目标、捕捉市场价值洼地、研判个股潜在价值、制定精准投资策略
投资意見仅供参考,不作为***依据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