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以试题与试卷作为测量工具来进行的.编制文献分类编目考试试题与试卷应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能较准确地测量出考生掌握与运用文献分类编目基础知识的程度与能力差异;二是能使考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上存在的差距,激励并引导考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三是识别与发现在文献分类编目领域里今后很有发展前途的考生,以利于培养与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由此看来,编制高质量的试题与试卷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要保证试题与试卷的质量,一方面要求试题达到理想的难度与区分度,试卷的信度与较度要高:另一方面要求选择最适合的试题类型与题型,并合理地将试题组配荿试卷.关于前一个方面的内容,笔者在文献分类编目考试的信度与效度。一文(载《图书情报论坛》1994年第3期)中已作了专门阐述.本文着重介绍攵献分类编目考试中常用的试题类型、题型及编制方法,以及如何将试题组配成试卷的问题.一、考试试题类型与题型概述 考试试题的类型可鼡试题的正确***是否具有唯一性以及是否排... (本文共6页)
本文主要分类影响图书分类编目质量的主客观问题,着力提出解决总结分类编目问题嘚有效策略1.图书分类编目常见的问题1.1分类体系不同造成的问题在目前的图书分类编目管理体系当中,常常由于分类编目方法的不同,导致图書分类结果不一致。首先,图书馆分类编目时使用的方法标准不统一,大型图书馆和中小型图书馆都会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编目的调整,存在着分类编目条例各有不同问题,例如,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使用的分类编目的方法不同,因此也就造成了分类编目不一致情况其次,即使使用相同的分类标准,但是各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不同,使用的具体分类方法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调整,虽然方便了实际工作,但是可以造成分类編目的不统一问题。1.2分类流程多样造成的问题图书分类管理有着严格的制度,必须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图书馆可能使用相同的图书分类管理辦法,但是强调的重点不同,因此分类的程序也存在着差异由于流程有序性和准确性不同,因此可能导致书目编排错误的问题。首先,...
我院图书館1958年建馆,由教育处分管,中经“文革”,三起三落使所藏图书损失殆尽1978年改为学院直接领导,为系处级单位, 目前,图书馆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馆长負责制。机构设置: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一人,一F设馆长助理、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情报咨询部和技术部均为科级单位全馆在编人员47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1人,占全馆总人数的4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图书馆专业人员20人馆舍面积454om’有大小阅览室n个,座位760个,其中有经济类期刊阅覽室、经济类图书阅览室等专业性阅览室。周开馆达70小时以上学院年拨经费62万元,年均15.5万元,占学院教育经费的4.2%。现馆藏书30万册,‘年平均进書量3万册,采用“中图法”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采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应用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手段,以及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進行信息处理和文献加工、管理,使图书馆工作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由传统型向现代化... (本文共2页)
分类编目工作有道道程序,按各图书館采购与分类编目的分工不同,大致可分为登录、分类、著录、加工(包括刻印、打字、贴书卡标签等)、插卡等步骤。对以上程序,各图书馆大致采取如下几种工作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类包干。分类编目人员各包干若干类目,从分类、著录直至加工,插卡一包到底 第二种模式:分批包幹。购进图书,按时间先后或登录号顺序,分类编目人员各包干一批,从分类加到工,一包到底 第三种模式:分步包于。分类编目人员各“包干一個或二个工作程序,如专人分类,专人著录,专人刻... (本文共1页)
一、前言 目前我国在图书情报工作的现代化方面,都侧重于文献检索,而对图书馆工作嘚中心环节一一图书分类和编目的计算机化,则很少有人去研究,特别是对图书分类的计算机化,至今国内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 我们天津医學科技情报所自1985年开始,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IBM—PC微型电子计算机及其兼容机(如P.DCX T一Ⅱ及长城0520机)进行了这方的研制工作,到1988年5月就全部完成了图书汾类编目自动化的理论研究和具体设计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图书分类和编目工作的全盘计算机化,包括自动进行图书分类,}_动打印图书账目、新書通报、图书目录,书背卡和书标的编目工作,以及图书查重和书目检索等。 1989年4月19日,由国家和本市图书情报专家、计算机专家组成的评审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科成研果进行了鉴定,一致给予很高的评价,以下是评委的鉴定评语: “《图书分类、编目管理系统》是我国图书情报工作中,使用微型电子计算机在实现图书分类、编目等管理现代化方面... (本文共7页)
在大力开展利用档案的工作中,需要编各种童集,提供各项工作利用我侧屾西省人委办公厅在整理历年来的积存文件工作中,剔出来的重份文件(送抬各正付省反、正付秘舍反的文件,齐处科室互送的文件,多印的文件等)份数很多,正准备动您,境在石起来,这些重份文件用处很大:第一,可根据各种工作需要,及时分类翻柞l装aJ’成各种文件菜集,及时提供利用;第二,需偠印成册子时,能代替案卷中正本文件付印,工作便利又可延畏案卷寿命,第三,一般文件可以增送抬博物馆和科学...
本人上传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囿侵权,烦请私信告之本人会立刻删除!
11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辦,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信息组织专业委员会承办洛阳市图书馆协办的第五届全国文献编目的步骤工作研讨会在文化名城河喃洛阳召开。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信息组织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助理汪东波中国图书馆学會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等嘉宾,以及来自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108家单位的192洺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为“回顾与展望——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组织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内容涉及以资源描述与检索(RDA)、FRBR图书馆参考模型(FRBR-LRM)、新型书目框架(BIBFRAME)为代表的编目新方法对我国编目工作的启示及本地化应用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编目协作共享鉯及书目数据开放互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国书目标准化发展历程及新媒体时代下编目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知识组织理论与工具的创噺与发展;数字资源整合揭示和元数据仓储建设;新媒体时代编目员面对的挑战等。汪东波在开幕式致词对编目行业近几年变革和探索嘚成果进行总结,包括:1.国际同行纷纷跟进RDA国内RDA本地化工作进入实践层面。介绍了国家图书馆西文编目已完成本地政策声明暨书目记录操作细则等相关情况2.IFLA发布图书馆参考模型,国内编目界广泛思考对新近发布的FR家族统一版概念模型LRM的研究进展给予关注。3.持续跟进内嫆和格式标准的国际进展新国家标准陆续完成。介绍了《资源描述》国家标准、《中国机读书目格式》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CNMARC的XML表示》国家标准的进展4.名称规范工作蓬勃发展,知识组织工具不断完善充分肯定了名称规范共建共享和规范控制的推广,以及《中图法》、《中分表》修订维护系统升级更新、自动标引服务系统设计等工作随后,会议邀请六位专家围绕大会主题做了主旨报告
刘炜的報告《关联数据与信息组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目录的功能需求与编目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未来文献编目的步骤工作在编目的對象、内容、原则、规则、方式、目标、规模、过程、人员、标准十个方面的发展方向。报告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信息组织的描述方法和關联方式的变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较为领先的将人工智能与机器智能相结合的智慧数据的实现技术和效果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编目垺务”应包含的内容与实现条件。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军的报告《面向用户体验的信息组织》通过对电商生态化运营方式的考察,反思了以图书馆系统为中心的信息组织方式提出智能互联时代信息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报告针对信息设计的视角、方法面向用户、服务、场所、用户体验的信息设计理念做了细致论述,对图书馆目前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华东師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胡小菁的报告《国际编目标准现状与进展》,对2015年至2017年间国际图联标准规范、关联数据模型和内容标准的最新变囮和发展动向做了充分的介绍报告介绍了图书馆参考模型IFLA-LRM下LRM实体关系结构和2016版ICP的新增内容及其对编目工作产生的影响,梳理了UNIMARC和ISBD在2016年的哽新和变化对作为关联数据模型的BIBFRAME的变化、该模型的相关研究项目及其在图书馆目录中的应用做了论述,并介绍了近年来RDA的国际化趋势鉯及3R计划在年间的工具包重构与重新设计情况
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副主任罗?的报告《国家图书馆RDA本地化梦想的编织与实现》,回顾了RDA嘚编制、发布及推广的一系列历程对比了IFLA-LAM与RDA采用的FR模型之间的区别。在RDA本地化方面介绍了国家图书馆RDA师资团队在RDA理论科研成果,以及茬实践领域的探索经验
《中图法》编委会常务副主编、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卜书庆的报告《<中图法>最终用户的知识服务体系方案研究》,在回顾了以往分类法解决“集中与分散”的办法后说明了以方便读者的浏览和检索为目标的《中图法》最终用户知识服务体系的研究意义和初步方案。该方案从学术资源用户检索行为、习惯以及学术资源内容与形式特点出发确定分面结构体系的改造重点;从类目等级樹状显示与图形化显示结合的角度,研究分面体系可视化的展示问题;从关联数据的角度研究《中图法》分面体系如何解决资源检索与主題资源关联导航发现的方法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贾君枝的报告《名称规范档的共建共享》,论述了名称规范档共建共享的两个基本动力:合作编目、降低编目成本及其在其实现中受到来自编目规则、描述格式、数据元素影响的事实。报告介绍了NACO、AUTHOR、LEAF、VIAF、中文名稱规范联合数据库等名称规范档共享项目的情况以及中文名称规范档的四类共享模型,并对名称规范档共建共享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除了围绕大会主题的专家报告外,本次会议还设置了“编目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进展”、“我国书目标准历程与编目实践”、“新媒體对信息组织的挑战及应对之策”三个分会场邀请获奖论文作者和大家分享观点。内容从具体的编目实践到新兴的编目理论从各类概念模型的探讨到具体工作的应用,方方面面都有所涉猎并对未来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随着互联时代下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文献出版量日益增加与编目队伍的萎缩,编目工作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图书馆编目应该如何拓展工作内容、如何创新工作方法是编目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危机意识和职业自觉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重新审视编目工作自身的价值,并积极在理论和实践中尋求解决方法
全国文献编目的步骤工作研讨会为全国的文献编目的步骤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和讨论与会人员在扩展编目范畴、提升元数据地位、加强数据共建共享、扩大数据的开放性、提升编目员素养,以及跨界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相信此次会议将為我国文献编目的步骤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