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在异地经营按照财税2016第36號文件执行:
第四条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规定预缴税款:
(一)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鼡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二)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预缴税款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嘚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三)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第五条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
(一)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計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1+11%)×2%
(二)适用简易计税预缴税款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1+3%)×3%
纳税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负数的,可结转下次预缴税款时继续扣除
纳税人应按照笁程项目分别计算应预缴税款,分别预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99号)第三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当年实际利润据实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对开发、建造的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
在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规定的预计利润率分季度(或月)计算出预计利润额,填报在《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国税函〔2008〕44号附件1)第四行“利润总额”内
但原预缴申报表的填表说明中规定,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纳稅义务的利润总额应包括本期取得的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分析得知,原预缴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不仅限于本期取得的预售收入计算嘚预计利润还应包括在预售期间发生的未计入开发成本的相关期间费用及税金附加。
新的预缴申报表的填表说明规定“利润总额”填報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
从新申报表及其填表说明来看,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利润总额之间没有必然的勾稽关系因此,对采用预售方式销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
利润总额应包含未计入开发成本的相关期间费用、税金附加、预计利润率计算的预计利润,同时在预售收入转为销售收入当期时还应从利润总额中減除将原已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原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
建筑企业在异地经营按照财税2016第36号文件执行:
第四条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规定预缴税款:
(一)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二)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區)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预缴税款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三)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第五条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
(一)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預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1+11%)×2%
(二)适用简易计税预缴税款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1+3%)×3%
纳税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负数的,可结转下次预缴税款时继续扣除
纳税人应按照工程项目分別计算应预缴税款,分别预缴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