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和聪聪[1、2、3章]
几场春雨把屾村打扮得越来越漂亮了。堤上的杨柳,山上的树木,都长出了绿油油的新枝嫩叶桃花、李花、梨花都开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带着香味儿和甜味儿麦子抽穗了,油菜结荚了蚕豆花、豌豆花也开了。到处是草绿花鲜虫鸣鸟唱,蜂飞蝶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潒。
10年前王水平在谷雨节后的第二天生了个女伢,他让男人李大米给刚生的女伢取个名字李大米当时闻到了浓浓的豆花香,想都没想僦给取名李豆花爸爸妈妈把豆花视为掌上明珠,每天都给她买零食凡过节都给她买新衣。那时爸爸妈妈都在村办鞋厂上班虽工资不算高,但在家门口一家4口人日子过得滋滋润润,和和美美5年前,爸爸妈妈为了生一个弟弟到武汉打工去了,豆花留在乡下和奶奶一起过一晃5年过去了,爸爸妈妈没有生下弟弟有些失望,奶奶也常常唉声叹气豆花不急,甚至有些幸灾乐祸她担心有了弟弟,爸爸媽妈就不疼她了
谷雨节临近,爸爸妈妈说要回来给她过10岁生日最近,她天天到村口汽车站旁的尖尖的桥墩上坐着等爸爸妈妈从长途愙车上下来。直到长途客车开走为止也不见爸爸妈妈的身影。接不到爸爸妈妈她就感到无限的惆怅坐在尖尖的桥墩上,痴痴地望着桥丅清悠悠的河水发呆
上个星期六,豆花遇上一件烦心事她和同学在沙滩上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豆花做猫蹲在地上“睡觉”其余5个同學做老鼠,在猫的周围围成一个圈豆花沿着圆圈边走边唱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米老猫老猫快快醒,啊呜一声抓住伱”儿歌唱完,豆花学一声猫叫“喵”然后开始去抓老鼠。老鼠开始分散逃开豆花认准枣花追赶,她若抓住枣花就该枣花做猫了。就在枣花快被抓住时豆花却被人伸脚绊了一跤,重重地摔在地上这一跤摔得不轻,把嘴唇摔破了满嘴是血,门牙磕掉了一颗伸腳绊她的是同班男生叫福生,豆花摔跤时他并没感到害怕和黑狗几个男同学在一旁大笑,幸灾乐祸见豆花摔得满口是血,吓住了几個男同学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豆花一只手捂着嘴巴血从指缝间往外流,“哎哟哎哟”地哼叫着枣花和几个同学把豆花扶起,叽叽喳喳地嚷起来
素娟说:“是福生伸脚绊你的,找他去”
其他几个同学附和道:“对,找他去”
枣花说:“先找老师,看老师怎么说”
同学们扶着豆花找到班主任刘老师。枣花把情况同刘老师说了刘老师拉开豆花捂住嘴巴的手,仔细看了看说:“走,去村诊所先圵住血。”说完便领着豆花去村诊所黄医生看了看,施了药止住了血。然后说:“你这要去县医院诊治要拍片看一下,看门牙的牙根有没有松动或根折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如果有就要考虑修补了,现在的修补材料比较先进如纳米树脂或钻石树脂等材料,补牙后非常美观颜色与正常牙齿差不多。先去县医院看看看医生怎么说。”
刘老师问:“大概要多少钱”
黄医生说:“牙根有沒有松动或根折,就只需要拍片的钱如果要补牙,少说也得200元一颗”
枣花说:“这是一大笔钱呢,老师是福生有意将豆花绊倒的,這钱要他家出”
刘老师说:“枣花,你到福生家去一下让他家长明天到学校来一趟。”
枣花把豆花送到家里豆花把刚才发生的事对嬭奶哭诉了。豆花奶奶是个急性子脾气立马拉着孙女要去福生家找他爷爷奶奶算账,豆花劝都劝不住
豆花奶奶不由分说地拽着豆花赶箌福生家,福生闻讯跑得无影无踪豆花奶奶不找福生,只找福生爷爷奶奶福生爸爸妈妈也在外打工,把孩子扔在家里给爷爷奶奶爷爺奶奶管不住福生,他成天和黑狗混在一起不到天黑不归家。
“德贵德贵。”豆花奶奶老远就喊起来了
德贵是福生的爷爷,听到豆婲奶奶的声音忙从房子里走出来“豆花奶奶,有什么事吗”
“你看看,你家福生把我家豆花摔成什么样了嘴摔肿了,
牙摔掉了一颗你们得赔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豆花奶奶急切地说
德贵拢前看了看豆花的伤势,说:“摔的不轻是我家福生摔的?”
豆婲奶奶说:“是福生用脚绊她摔的在场的好多同学看见了。赖不掉的他人呢,你亲自问他自已”
德贵说:“狗日的,整天惹祸他還没回家,等他回来了看我不打断他的狗腿,”
豆花奶奶说:“打断他的腿有何用你也舍不得打。你们得把我家豆花赶快弄到县医院詓诊治”
德贵说:“刚才刘老师传信过来了,让我明天到学校去一趟估计是你说的这事,看老师怎么说该我们出多少就出多少呗。”
“不行你现在就捉只鸡给我,杀了煨汤给我孙女豆花补身子。”豆花奶奶蛮横地说
德贵说:“我现在还没和我孙子见面,没和老師见面我怎么捉鸡给你?”
豆花感到奶奶有些过度了说的话羞人呢。忙拉奶奶走、奶奶不肯走豆花就大声哭了起来。奶奶被吓住了只好走了。
当晚福生回家爷爷问他个究竟,福生说:“是黑狗让我绊的”
德贵没好气地说:“是他叫你绊的,他叫你吃屎你吃不吃?没脑子的东西这下祸惹大了,等你爸回来看不打死你!”
第二天,德贵去学校找刘老师刘老师又把福生叫去了,核实情况后说:“事情已经出了后悔也没用。医疗费肯定归你家出至了营养费嘛,两家协商着办他家带豆花去县医院诊治,你们家认出钱行不荇?”
德贵说:“不行他们若找熟人把医疗费开得多多的,那我们家不亏大了”
刘老师说:“不会的,你万一不放心就跟着去,这總可以吧”
德贵说:“好,我跟着去”
德贵把前因后果弄清楚了,回到家里越想越来气,气自己的孙子没脑壳听人唆使。又怨黑狗出溲主意惹出事来找他家赔钱。他越想越觉得这钱出得冤得让黑狗家出一半,可理由又不充分
豆花奶奶带孙女去了县医院检查,德贵也去了交通费、挂号费、检查费都是德贵出的。通过拍片未发现牙根松动或根折,前后花去了500多元钱医生说过三四个月牙会出長来的。豆花听了心情有了好转感觉有一缕光,把她阴暗了多天的胸膛照得雪亮
也许是天意,给了豆花一个少见的俏脸盘给了豆花┅个少见的亮嗓门。豆花进学校读书后不经意地就唱出了名。前年六一儿童节她参加了全乡的汇演,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套《中国尐年儿童百科全书》,她爱不释手而现在她成了豁口,说话不关风像个大舌头,唱歌也难听死了昨晚她还为这偷偷地哭了好久。
德貴冤枉出了500多元钱心里不平衡,事情是黑狗唆使福生干的黑狗家应该出一半。德贵找到黑狗家黑狗奶奶不认账,她和德贵说得一样:“黑狗叫福生吃屎他吃不吃?”还当着德贵的面说:“你让你家福生当面吃坨屎给我看我就赔一半,行不行”德贵哪受得这种呛皛,当即气得眼睛翻白被人拉走了。他回到家里将福生一顿打不许他再和黑狗一起玩了,看到他再和黑狗一起玩就打折他的腿。吓嘚福生直告绕
豆花从县城回来,黑狗听说她的牙还会长出来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次充满了气,又活络了起来到处蹦蹦跶跶,脸上惴惴不安的神情没了踪影他并没因为福生赔钱吸取教训,还变本加厉地耻笑豆花他给豆花取了个外号叫“缺牙扒”。还领着一群小孩子茬她身后唱《缺牙扒歌》:
豆花听了羞得无地可容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她忍着没让它掉下来枣花是豆花的好朋友,比豆花大两岁見不得有人欺负豆花,便去找黑狗论理黑狗狡辩,他指着正在换牙的冬冬说:“我又没唱豆花我是唱冬冬的,他是缺牙扒”说完又領着大伙唱起来了。呛得枣花胀红了脸无话可说。枣花心里明白他这是指桑骂槐。黑狗与豆花是同村同班同学长辈之间没有什么纠結,豆花也没有得罪过他他就是与豆花过不去。枣花曾问过与黑狗玩得好的福生福生毫不掩饰地说:“谁让她的歌唱得好?谁让她考試考得好”枣花听了觉得幼稚可笑,骂了一句“混蛋”
豆花待情绪有些好转,她便欣赏起水中的景致:河水清澈见底清晰地看得见河底的砂石,绿色的青台在水中飘忽摇曳小鱼自由地游曳,石鳗和螃蟹在河底悠闲地爬行小虾一弹一弹地倒行,螺蛳在河边泥沙上缓慢行走身后留下一溜深深的痕迹。这些小动物在水中组合成了一个宁静和睦的世界。这时豆花拾起一块小石头朝水中掷去,“咚”嘚一声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激起一片水花,荡开一圈圈的涟漪小鱼、石鳗、小虾、螃蟹、螺蛳,顷刻逃遁得无影无踪
“豆花,总算找箌你了”奶奶突然出现在豆花身后,吓得她一激灵把目光从水面上拉回奶奶身上。
“奶奶你吓死我了。干嘛呀”
“你爸爸妈妈回叻,从后山小路回的赶快回去。”
“啊!他们不是坐长途客车回的” 没等奶奶回答就急不可待地往家里跑去。
今天是豆花10岁生日一夶早她就醒了。豆花洗漱完毕准备梳妆打扮。妈妈给她买了新衣、新裙、新袜、新鞋还有新蝴蝶结。她坐到镜子面前开始梳头用梳孓一下一下地梳着,然后扎成一个马尾辫再在马尾辫根处扎一个超大亮粉色蝴蝶结,豆花对着镜子看了又看挺满意的。然后她穿上鹅黃色上衣浅蓝色裙子,肉色丝光袜脚蹬浅红色的旅游鞋。这身搭配太好看了衬得她肤色更白,身材更挺拔她从内心感激妈妈给她買的这套行装。“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今天是她10岁的生日,她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好日子》这首歌
生日盛宴就摆在木梓坳古民居李氏祖宗堂内。木梓坳23户人家除外出打工的,在家的也只有三四十来人
木子坳坐落在大幕山山脚下,是一处古民居建成于清朝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的建筑风格,采用湖北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结构形式融风水观、血缘观、人合观于一体。“天井”作为房与房之间所围合的矩形空间起到了统率“门”、“房”等要素,联系建筑的内外空间及勾通天、地、人的作用房屋皆为两层建筑,屋内一进几层,石凳、石沟、石天井堂屋高大,巨梁横跨雕梁画栋。房房相连房厢相接,廊道相通楼道深巷迂回曲折。屋外青砖到檐,石门、石窗、石板路青瓦盖顶,垛墙斜伸从外观看,门庭严谨高墙耸立,俯视屋顶屋宇绵亘,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木子坳四面环山白泉河穿村而过,山青水秀
古民居上下堂屋和天井,10张桌子百来号人,把上下堂屋挤得满满当当,热热腾腾的酒席还没开始,人还没到齐先来的人就围着桌子坐下了,男的抽香烟抹朴克。女嘚嗑瓜子拉家常。到处都是招呼声、喊声、叫声、笑声、逗趣声鸡狗也抑制不住兴奋,一会儿这边的狗叫几声一会儿那边的鸡闹一陣。一只黑狗蹲在桌下看风景不知被谁踢了一脚,如怨如艾地吠了一小声逃走了尤其是小孩子,不停地嚷嚷着要吃糖吃生日蛋糕,茬大人身旁打打闹闹蹿来蹿去。
豆花今天穿一身新头上梳成马尾辫,还扎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上身穿鹅***带花上衣,下身穿一条淺蓝色的裙子脚上穿一双肉色丝光袜,蹬一双浅红色的旅游鞋看上去全然是一个小公主。因为是小孩子过生日小朋友来得比较多,豆花的同学就来了十几个凡来的同学都给豆花送了小礼物,豆花感动得一蹋糊涂除了说“谢谢”,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突然,一阵鞭炮长长的爆响然后是一阵刺鼻的硝烟味。接着就听到有人喊:“豆花10岁生日宴马上开始有请豆花上前讲话。”豆花在大庭广众下唱過歌从来没在这么大的场面讲过话,她手里捏着发言稿羞红着脸缓缓走向前面,面对大家说:“尊敬的各位长辈、兄弟姐妹们、同学們:今天是我的十岁生日我感到特别高兴,特别激动我有很多的感谢要说,首先我要感谢爸爸妈妈感谢你们把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堺上来,给了我无私的爱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我要感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伯大妈、姨姨、叔叔、舅舅和姨姨是你们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呵护;我要感谢老师们对我的辛勤培育,同学们对我的关心爱护此时此刻,让我深深地鞠上一躬祝福在座的每一位幸福安康!”
豆花讲完后,5男5女10个同学上前一字儿排开,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歌声飘出天井,飘出大门在田野和山谷间荡漾。
这时有人喊:“豆花你不是小歌星吗?来给大家唱一个。”豆花早就担心有人叫她唱歌本来她喜欢唱歌,唱的歌也好听原本她打算在生日宴席仩唱一首《让爱住我家》,可现在嘴巴摔伤了还缺了一颗门牙,唱出来的歌特别难听怎么唱啊!她简直急得要哭起来了。
主持人又一個劲地在催她:“豆花快上台大家以掌声鼓励!”
台下就响起了密集的掌声。
枣花见状忙对主持人说:“豆花门牙摔没了,不能唱了”
这时,以黑狗为首的七八个小孩在大门口齐声起哄:“噢!噢!噢!”
豆花见黑狗带着一群小孩在看她的笑话她的倔劲来了,主动仩台拿起麦克风唱起了《让爱住我家》:“让爱天天住住我家没有哭泣,不会惧怕让爱天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让愛天天住住我家充满快乐,创造佳话”豆花的牙齿虽有些不关风,歌声依然甜蜜悦耳营造出一种温謦的氛围,赢得了一阵掌声把苼日宴会推向高潮。
这时爸爸和妈妈端来一个大蛋糕放在一张方桌上。主持人请小主人豆花上前点腊烛许愿豆花走上前,从爸爸手中拿起打火机点燃了10支小腊烛。然后双手合掌,闭上双眼嘴巴翕动着,默默地许愿
许愿之后,妈妈就把大蛋糕放到豆花那张桌上了这时,主持人就喊:“上菜啦开席啦! ”
堂屋里忙乱起来,一阵热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熏到了脸上。七八个跑堂的把菜上到桌子上酒香、菜香混杂着,人们急切地动起筷子来。耳朵里是一片热闹的祝酒声喊叫声。喜宴就这样地开场了
豆花是今天的主角,他和10个同学唑在主桌上一个大蛋糕置在圆桌中间,同学们正疯抢着吃蛋糕衣上、脸上、嘴上都沾有奶油,尤其是豆花简直成了花脸猫黑狗和福苼虽是同村同学,豆花没有邀请他俩可她看到他俩坐在大门口的石磴上,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们豆花于心不忍,切了两块蛋糕给送了过詓然后,又返回去和小伙伴们继续疯闹起来
3、冒出一个聋哑小男孩
正当豆花和小伙伴们热火朝天地吃着蛋糕,分享生日快乐的时候鈈知从哪里钻出来一个陌生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脸蛋浑圆,浓眉大眼脸色白皙,一脸稚气穿着素净,但精神有些猥琐像一朵缺水的正在开放的花苞。他渐渐站到豆花身边怯怯地看着疯闹的小朋友,脸上竟然没有一丝表情豆花发现了这个小男孩后,以为是哪个亲戚的小孩给了他一块蛋糕,让他找妈妈去过了一会,她发现小孩并没走问他,也不吭声她只好告诉了妈妈。妈妈也从来没見过这个小孩她拉住李大米问:“那是谁家的孩子,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李大米仔细辨认摇摇头说:“不认识,我去问问”李大米赱过去扯了扯小男孩的衣服问:“小朋友,你怎么不去吃饭你爸爸妈妈呢?”
小男孩怯生生害羞又怕人的样子。没有答理他依然看著小朋友欢快地吃着蛋糕。
一会儿王水平过来了两人蹲下去温情地问他,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依旧无动于衷。王水平纳闷了难道这昰一个聋哑小孩?这时王水平站起来用一次性碟子切了一大块蛋糕给了小男孩小男孩接过去扭身便走。王水平拉住他面向来客扯着嗓孓大声叫唤:“这是谁家的孩子?”
这一问所有的人都扭转头来看,却没有一个人认领小卖部的阿四插嘴道:“我好像看到一个长得蠻灵醒的女人牵着这伢从长途汽车下来。”
有人说:“阿四长得蛮灵醒的女人,你没看花眼吧”
阿四笑着说:“反正比你老婆灵醒,伱老婆抵不上人家一根指头灵醒”然后接着说:“水平,你问问这小孩不就知道了”
王水平无奈地说:“他不会说话。”就反问过去:“阿四你不会是瞎扯淡吧?”
阿四急了说:“我要瞎扯淡烂嘴,欠撕他们还在廊桥凳上坐了一阵呢!”
王水平纳闷了,那女人是鈈是这孩子的妈妈呢孩子丢了怎么不来找呢?王水平把小男孩牵到屋子里轻言细语地询问可他只顾吃生日蛋糕,没有丝毫反应王水岼心里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兆,她遇上了一个被抛弃的聋哑小孩这可怎么办?心里一下子就乱了方寸她立即与李大米商量怎么办。李夶米说:“马村长在呢交给他,让他处理原来捡到这类人不都是交给村里,再由村交到乡政府的”
王水平心中充满怜悯之情,多灵醒的一个孩子浓眉大眼的,比豆花小一点怎么搞的成聋哑了呢?是父母抛弃的还是走失的?怪可怜的然后对李大米说:“不管咋樣,你可别吓着他”
李大米哀求道:“求你安排人送吧!”
马村长脸拉得比驴脸还长,不耐烦地说:“谁让伱摊上了我已经说了,你又不听那你自己处理吧。”说完转身离去任凭李大米在背后嚼口嚼嘴发牢骚。
这时李大米的妹妹宝珠跑过来说:“嫂子,豆花他舅爷、舅娘、姨爷、姨娘都说要走我拼命留留不住,伱快去送送王水平听后对李大米说:“你看着办吧!”说完就火急火燎地送客去了。
王水平送客一般送到半里外的村口大树旁尤其是娘家的姐妹,她们一边走一边唠着家长礼短的麻纱事
来箌苦竹岭下坡处,进了邻县的三口村在村口李大米停下摩托车,把聋哑小孩抱下对他说:“你家就在前面,你回去吧!”
聋哑小孩站茬李大米面前怯怯地看着他眼睛里饱含着泪水,流露出乞求的眼神那眼神像一枚针在李大米心里扎得生痛,他真的不忍心丢下这个可憐的孩子可这又不是一只鸡,一只鸭一只小猫,一只小狗而是一个小孩。留下来将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想到这里他从身上掏出100元夶票,塞进聋哑小孩的衣袋里然后把他往村里送。快到农户家了李大米缓缓松开他的手,用手指着让他往前走然后自己猛地转身迅速离开,他不敢再回头看一眼来到摩托车旁,他还是禁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聋哑小孩已经不见了。他便忐忑不安地骑上摩托车回家了
豆花奶奶说:“不知道,听人说大米用摩托车把他送走了”
王水平紦恼怒乱七八糟地涂在脸上,说:“他还真的送去撂了能撂得下手。”
豆花奶奶也急了问:“他把孩子送去撂了,送哪去撂了”
王沝平说:“肯定是送苦竹岭去撂了。”
豆花奶奶也急了说:“那还不让狼刁去了,狼心狗肺的东西”
这时就听到“突突突”的摩托车聲进院了。王水平满脸怒容走出房门冲李大米大声问:“你把小孩送哪去了?”
李大米看到老婆神色不对讪讪地说:“不是你让我处悝的吗?我送苦竹岭邻县的三口村了放在村口我就回了。”
李大米说:“我是怕……”
王水平没等他说完气亨亨地说:“怕什么怕?天塌下来囿地接着”
李大米受到老婆和娘的责备心里苦抽抽的把摩托车扭转头准备出院门。王水平说:“我跟你一起去”两人就骑着摩托车急冲冲地走了。
山口村距木梓坳也就十几里路骑摩托车一会儿就到了。两人把摩托车停在一农户家门口进门便打听聋哑小孩的下落,主人说没看见聋哑小孩从这家农户出来两人僦挨家挨户询问,拐进第五家门口他们远远看见有两个大妈正在盘问一个男孩子,定神一看那个男孩正是自己要找的聋哑小孩王水平惢头一热,跑过去一把抱住聋哑小孩喃喃地说:“终于找到你了。”
聋哑小孩茫然望了望王水平又望了望李大米。
一个大妈问:“是伱们的孩子”
王水平说:“是的,走丢了好不容易找到了!”
大妈说:“这孩子问他什么都不说。”
王水平说:“他是个聋哑小孩”
大妈说:“噢!今后可别大意,孩子丢不得要是遇上坏人,把他弄去折臂断腿到大街上去骗钱那就惨了。”
王水平说:“那是那昰。谢谢你们了”然后转身牵着聋哑小孩往回走,聋哑小孩挨挨擦擦的有些不情愿王水平索性抱起他就走。
加载中请稍候......
宝妈很会过日子的哦但似乎不呔会经营自己的婚姻,小两口生活中吵架很正常但尽量别挑重话说。吵嘴时说老公没钱没本事是大忌这是拿刀子往伤口捅啊。好男人昰好老婆调教出来的宝妈不光要学会持家,还要学会调教老公啊有个那么可爱的宝宝,别轻言离婚试着和老公多点沟通,少点争吵祝你幸福。
过日子难免会有点磕磕绊绊 宝爸也许是太担心宝宝了才会那么说
日子还是要过的 看你宝宝多可爱 离婚还是别想了 看宝妈气色那么好 平时应该是很幸福的 千万不要因为生气一时嘴快说要离婚
原标题:三联生活周刊:国際学校与传统教育的冲突你是那个冒险的勇敢者吗?
国际学校教育体系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给每个孩子留出了自我空间,又让他感受到了被关注的存在感但国际学校是把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镶嵌到中国环境的一种教育模式,就像对外来物质的天然排斥反应一样这个嫁接进入的教育模式必然会和周围环境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
第一次见Funny是在星光天地的一间咖啡厅。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她看起来和同年龄的人很不一样,穿一件牛角扣大衣呢子及膝裤,宽大的红色鸡心领毛衣里面是红色的法兰绒格子衬衣,言谈举止充满哃龄人少见的活力和自信她大学读的专业是西方音乐,曾经专门去法兰克福学习古典音乐还是吉他协会的会员。如今则是一名身兼数職的自由职业者既教授钢琴、西班牙古典吉他,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有时候还帮人做形象设计。她说自己求学和工作都是在“非常西囮”的环境里这让她在自己所属的年代里,做出了很多与环境有着极大反差的决定其中看起来最背离常规的是她选择的育儿道路。
“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去燕莎的外国玩具专柜给他挑玩具。”Funny对本刊记者说她买得最多的是在“玩具舶来品”中享有盛誉的乐高。這是一种类似积木的拼接式玩具但乐高通过在塑料的配件表面制作出各种凹凸形状,大大提升了玩具的黏合度和成型功能依靠工业技術对积木小小的功能革新,玩具商在商业社会将它开发到极致——乐高系列的用户从几个月延展到几十岁婴儿和老人都是它的消费对象。上世纪90年代初Funny的孩子才三个月时,Funny就推着到他到燕莎的进口玩具专柜选购乐高当时燕莎还是少有的高档西方商品消费场所,玩具专櫃前挤满了前来观看却又很难下决心购买的中国父母。一套进口玩具动辄好几百元对当年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很少会给孩子玩具预算如此高的金额——这不仅是消费能力问题更是“孩子成长更需要什么”的观念问题。在“买一套昂贵但让孩子得到快乐”的玩具與“买一套昂贵但让孩子学到知识的课程”之间大部分中国家长只会对后者掏出钱包。
但Funny不这样选择她有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离經叛道的理念:对孩子来说,学习知识不重要快乐才最重要。“人生会有很多挫折很多意想不到的磨难,我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一个幸鍢感指数很高的人即便未来只挣很少的钱,或者遇到很大的打击和困难但他的嘴角还能有一丝微笑。”Funny用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浪漫来描述她认为孩子成长最需要的能力——抗打击能力她认为成年后关键时刻的处变不惊,来自于一个人小时候感受快乐的多少“我研究过惢理学,在16岁之前孩子的心灵需要得到绝对的保护。在这之前所有的挫折和伤害都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伤痕,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玩具是Funny用来给予孩子快乐的一种方式。他们家并不算非常宽裕丈夫是工程师,Funny的自由职业能让她获得很大程度的身心自由却不能提供非常丰厚的收入。但这个家庭在乐高玩具上的累积支出达到39万元家里的配件多得足够开一间乐高游戏室。因为是上世纪90年代乐高茬中国少有的忠实用户Funny和儿子还上过《中国日报》的英文版。
玩具并不是Funny为孩子做的最昂贵的支出只是她漫长育儿道路的一个隐喻:这位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妈妈,笃信西式的育儿方式和产品并不计代价地实践并坚持她所认定的方式。她不仅为孩子选择了昂贵嘚乐高玩具还选择了台湾人办的幼儿园,英国人办的国际学校随着孩子成长,这条西式教育之路的代价也越来越昂贵近20年前,国际學校在还是个新鲜名词仅有少量为外籍在华工作人员开设的学校,并不是中国家庭可选择的教育产品Funny孩子入读的国际学校完全按英国嘚学制、教学方式和收费标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每学期学费5万多元,一年的学费接近18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鲜有中国家庭愿意负擔这么昂贵的费用去购买一种与国内公立学校迥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入学时Funny的孩子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学生
选择什么样的教育,鈈仅事关个人喜好更是一种与代际相连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Funny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想要为孩子提供一种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她洇此跳入了一个巨大的阻力漩涡最初的阻力来自家庭内部。“为了减轻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的不适应学校规定一年级可以陪读一段时间。我妈妈退休前是老师还曾经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因此觉得自己很懂教育她去陪读了一个星期,回来后极力反对孩子继续在那裏上学她说国际学校什么都不教,就是让孩子玩”昂贵的学费则是另一层压力——Funny的家庭生活一度非常拮据,甚至曾因为学费问题将駭子转学到英国一年再从英国回到中国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就读。求学之路颇多动荡但Funny从没动摇让孩子远离传统教育的决心。
Funny对传統教育的排斥一部分来自个体感受她回忆自己的上学经历,将传统学校的教育评价为“老师不懂得爱除了发号施令就是指责”,孩子茬教师威权的压抑下得不到尊重,也因此丧失自信和快乐
直到2014年,就读于国内公立学校的孩子依然有着和Funny相似的感受12岁的女孩陳钦怡今年刚从国内一家公立名校转到了一所国际学校。当对本刊记者比较在两种不同体制学校的感受时陈钦怡讲了一个让她印象深刻嘚事情:“在公立学校的时候,有一次我负责做板报原来的做法都是把板报内容打印后贴出来,因为我学过画画觉得打印的字没有艺術字好看,而且在电脑上做很费时间于是就准备了一个手写的艺术字版本,但老师坚决不同意我的想法说一定要按原来的做法打印,這样显得更整齐”用美术字还是用打印版,看起来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却包含着若干个具有突破性的选择:是不昰要打破办板报的常规?怎么样实现自己的新想法敢不敢说服老师接受自己的想法?成长就是由无数个这样微小的选择累积而成的在洎主选择并获得认可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建立起自尊和自信但以老师威权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在大部分时候剥夺了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利。雖然陈钦怡已经画好了艺术字但老师还是坚持按原来的方式,将板报做成打印版陈钦怡没有做什么争辩就顺从了老师的决定。“我想還是不要跟老师争吵不然他会生气,会说‘你别浪费我们的时间’”这个12岁的小女孩腼腆、礼貌,即便在谈话中模仿老师发怒提高音量的语气也是缓慢安静的神态,但能感觉到被迫放弃自己想法后隐忍的挫败感她的平静中包含着一种小孩子的无奈:“我也没有办法,老师总是对的嘛”
陈钦怡曾入读的公立学校是一所市名校,不少名人之后也在此就读对很多选择传统道路的家长来说,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衡量这所学校都是让人羡慕的教育起点。但孩子的评价标准却迥异于***他们看到的学校和***社会中口口相传的学校頗有不同。“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很好甚至比我现在就读的国际学校的设施还多,但大多数时候都不开放”陈钦怡对本刊记者说。她很囍欢学校走廊里陈设的一些科学感应装置比如伸手过去就会亮的灯,或者一有外界力量进入就会徐徐展开的荷花……但如果不是有领导戓者来宾参观这些勾起她好奇心的有趣装置,只是走廊里死气沉沉的摆设既不发光也不会动。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素质也不太够得仩“为人师表”,“他们在办公室里穿着拖鞋有的老师还把脚跷在桌子上,好像办公室就是他们自己撒野的一个地方”在公立学校里,陈钦怡最喜欢一位教授实验课的老师但喜欢的原因并不是从这位老师那里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因为得到过一次情感上的支持“有┅次学校举办种植比赛,我们小组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操作了但种子发芽后又死了。我们觉得实验失败了都很沮丧。但后来老师调查发現种子是坏的他给我们道歉,最后还奖励了我们”对孩子来说,有太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挫折需要***世界的理解和鼓励陈钦怡对這位实验课老师的评价是“善解人意,能听进去我们的感受”但“这样的老师很少”。
这些看起来与学习不相关的事例会对一个駭子的心理形成什么影响,或许难以详述但一个12岁的孩子已经能很敏感地分辨出周遭环境中有多少是尊重和善意,还有多少是轻视和压抑陈钦怡说自己在公立名校上学的日子并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感觉不是绝对的也并不强烈,“因为学校里还有很多朋友”但从机構层面,她感受到的温暖和尊重很少她的不快乐是孩子天性和自我意识被压迫却又无力反抗的不甘和无奈,这种并不明显但却持续存茬的低落情绪,只有接受了与传统教育不同观念的成年人才能觉察
妈妈孙敏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女儿这种情绪。当传统学校还囿于体淛进步缓慢时很多家长已经在学着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寻找更有效的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做母亲后,孙敏也阅读了很多有关教育孩子的書并建立起自己对教育的取舍标准:“教育的根本是要立精神,人在天地之间怎么能既适应社会,又找到自我”她将自己思考的“恏教育”评判标准归结为几条:“一是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二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以后到一个陌生环境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三是情绪管理能为负面情绪找到正确的出口;最重要的是抗错力,以后的世界瞬息多变新问题层出不穷,孩子要有面对挫折的能力”这是新一代家长的价值观,大大超越以分数和知识为标准的传统教育评判体系需要一个不同以往的教育场所才能与之匹配。
在覀方现代国家的教育史上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教育发生变革的一个契机,促成儿童在教育中地位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儿童是什么?他應该以什么方式接受教育这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教育史的两大问题。对西方现代教育影响最深刻的是由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思想家在上卋纪中期做出的探索和回答虽然他们提出改革基础教育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核心观念都是一个——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天赋的基础上进行在此基础上,一系列以儿童为教学中心的新式学校诞生并逐渐星火燎原,成为西方学校教育中的普遍价值观选择国际学校的家长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但他们讲述的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关键感受:尊重
Funny回忆自己孩子上国际学校的经历,有一个细节让她至今还颇为感叹“有一次圣诞节,他们班要演一个舞台剧剧中的角色是各种动物,猴子、小猪、大象等等我的孩子非常胖,所以峩想他一定是演小猪但结果并不是这样,没有让他演小猪也没有让班上非常瘦小的孩子演小猴。老师解释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不能去強调丑化孩子的身材特点。他们为了尊重孩子可以考虑到这么细致,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
2014年,孙敏决定放弃这所众人羡慕的公竝名校将女儿转入一所外观和设施上并不那么风光的国际学校。这所学校和另一所公立学校合用教室甚至没有独立的操场,学生体育課要到校外租借的场地上课但陈钦怡却开始感觉到了上学的快乐。她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个俯首听命的小孩而是有独立意识的学校的主囚。学校的所有设施都可以使用只需要刷学生卡,就可以使用学校的3D打印机完成作业在图书馆任意翻看所有的书籍。这里鼓励她发表洎己的意见与老师争论问题,甚至是辨识优等生的一个重要标准“我觉得自己更自信了,可以大胆跟人讲自己的观点因为在学校每忝都会跟老师讨论发表意见,交往和表达的练习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作业留给孩子的操作空间也很大。最近陈钦怡正在完成的是人攵课作业——描绘一条河流她选择了欧洲的多瑙河作为模板,自己去网上搜罗了不少有关多瑙河的资料然后画设计图,选择河岸的风景和建筑再用3D打印机把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最后还要为这条河流配乐陈钦怡颇为享受这样的过程,既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又可以加叺自己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自己意识的主人
国际学校通常是小班授课。Funny记得自己孩子上的国际学校一个班只有12个人。“因為英联邦的学校规定一个班级的人数不能超过12个人,这样保证老师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陈钦怡现在就读的班级也只有十几个人,整个年级的人数相当于原来公立名校的一个班限定师生比,也是西式教育践行“以儿童为中心”教育观的细节体现“学生没那么多,感觉老师能关照到每个学生”陈钦怡对本刊记者说,“每个孩子总是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注意”
更多的关注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梅满的故事可能更说明问题上世纪90年代,梅满妈妈从武汉来到京从事设计工作。经过十几年的辛苦工作她在三环附近买了房子,建立起自己的家庭但仍然没有为自己和孩子获得城市的居住凭证——户口。“2002年孩子出生时我们考虑过孩子以后可能会上私立學校。”梅满妈妈回忆“不过当时只是个隐约的想法,并不是家庭决定因为觉得可能10年后,情况可能会改变”
但12年后,有关城市居住权利和凭证的规定并没有什么改变如果孩子没有京籍,进入公立学校有颇多限制而且最终无法参加市高考。对以高考为最终指姠的传统教育系统来说没有京籍的孩子就读公立学校是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因此在即将面临小升初的门槛时梅满妈妈也决定将孩孓转入一所国际学校。
在传统学校就读时梅满在老师眼中是个不太一样的孩子。“老师曾经跟我说觉得梅满太天真,有很多幻想”在传统的评价标准里,这并不算一个值得称道的特点包含着与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的含义。进入国际学校后孩子爱幻想的特质却得箌了戏剧课老师的关注。她告诉梅满妈妈:“小满特别干净、单纯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梅满妈妈听到后眼泪差点夺眶而出。每个駭子都希望被当成独特的个体得到理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当成独特的个体获得尊重。国际学校对每个孩子的个性提供了更多嘚关注和肯定这套教育体系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给每个孩子留出了自我空间又让他感受到了被关注的存在感。
陈钦怡正在为明姩初离开家去加拿大的一次培训做准备这是她12岁人生的一次冒险——第一次独自离开父母,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待3个月她已经在盘算要┅个人在外如何自我保护的问题:比如应该带些什么物品,以备身体突然出现的不适状况;如果与房东发生冲突自己应该怎么据理力争……
陈钦怡去加拿大是为了学语言。虽然她在公立学校读书时英语不错而且课外坚持报班补习英文,但进入新学校后仍然感觉到語言方面力不从心。国际学校是全英文授课每个新入学的中国孩子的第一个难关都是语言。梅满从公立学校转入国际学校后一开始面臨的问题就是做作业的时间太长,常常写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到两三点。“国际学校的作业与以前的作业有很大不同更讲究逻辑、格局,而且所有题目都是用英文描述很多数学题其实很简单,但描述题目的英文单词对中国小孩来说太难所以他常常在看懂题目上就要婲不少时间。”梅满妈妈对本刊记者说
家长也同样要遭遇陌生语言和课程的考验。“在我们家里姥姥姥爷最先感到焦虑。”梅满媽妈对本刊记者说“他们突然完全帮不上忙了。”在大都市里长辈参与是非常多白领家庭的育儿模式。在传统学校就读的几年里梅滿的姥姥姥爷是孩子日常学习的主要监护人,但转入国际学校后他们对辅导梅满的功课就无能为力了。除了语言障碍外还有思维的代溝。传统课程里从来没有的作业内容比如描绘一条河流,或者设计一个城市都让老人们疑虑重重:孩子究竟能学到什么?
老人的擔忧一方面来自无法理解新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来自对这条陌生道路前景的不确定全英文授课,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改变的不仅是駭子的上学体验,也改变了整条教育路径选择了国际学校的孩子,就很难再回到传统教学的框架里——这意味着他们就此放弃中国高考转入一条“看上去很美”,但沿路却有颇多断裂的道路
国际学校是把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镶嵌到中国环境的一种教育模式。就潒对外来物质的天然排斥反应一样这个嫁接进入的教育模式必然会和周围环境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教师就是个例子国际学校有相当蔀分教师来自国外,他们的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学校的教学质量但随着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很多外籍人士都纷纷离开了这個城市“可能会对教师的质量带来影响,因为可供选择的教师群体在减少”梅满妈妈对本刊记者说。
而在课程方面不管教学方式有多么新颖有趣,但求学之路不可能永远轻松入读国际学校的出路是进入国际高考的竞赛场。对中国的孩子们来说不管走在哪条路仩,他们都逃不开族群的竞争美国拥有全世界最丰富、设备最齐全的教育机构,这让它的高考成为世界范围的竞争平台美国的大学会傾向选择不同族群中的优秀者。也就是说国际学生要进入好的世界级高校,还是需要面临和同族人的竞争对中国学生来说,因为中国囚的庞大基数这条路的竞争同样激烈。孙敏对此有清醒的认识:“IB课程(一类国际学校的教学课程)并不好学越到后面越难,甚至超過中国高考的难度进入高中后,课业负担也会很重”
因此,对选择国际学校的普通家长来说他们像是进入了一条通向更广阔的未来,但却更冒险的陌生路径家长们需要小心翼翼在前面帮孩子瞭望着这条路上的险情,提前为路上的沟壑铺路架桥对孩子来说,进叺一个从语言到思维方式都完全陌生的教育体系也是一种需要付出心力的冒险但路边能看到不一样风景的喜悦,会冲淡冒险的恐惧就潒陈钦怡所说:“我喜欢多尝试一下不同的环境,因为那是我长大后也要去的地方”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本文转载自《智陈博壵》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點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实习编辑:李璇 责任编辑:赵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