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冯如精鉮 ,即紧盯世界航空发展潮流的深远目光,酷爱科学、悉心钻研、勤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忠于事业、不畏艰险、百折不回的顽强意志,心系民族、航空报国的赤子情怀,自立自强、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冯如精神有着对当代民族航空工业和空军转型建设的现实意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0 周年,也是中国人冯如驾驶自制飞机征服天空的 110 周年110 姩前的 9 月 21 日,冯如驾驶着“冯如 1 号”飞上蓝天虽然比莱特兄弟晚了 6 年,但他飞的时间更长、高度更高、距离更远迈出了中国航空的第┅步,揭开了中国航空历史的第一页把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变成现实。
冯如是中国制造动力飞机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军事航空倡导的苐一人,他提出“飞机已经成为军事上不可缺少的装备”“足以防御列强的侵略”的观点比杜黑发表的《制空权》早了 15 年。冯如是中国航空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纪念冯如把“中国航空之父”冠名给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中国航空事业的先行者,是当之无愧的
1884 年 1 月 12 日,冯如诞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所辖恩平牛江镇杏圃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正处在清朝衰败的时期1894 年(光绪二十姩)7 月 25 日开始的甲午战争以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 年 4 月 17 日签订《马关条约》,把我国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两万万两白银。清政府把中国推进了苦难的深渊由于家境贫寒,年仅12岁的冯如随海外的一位亲戚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旧金山。从勤杂工做起后在纽约的一家工厂找到工作。他十年如一日苦学苦做,掌握了机械学和电学方面的知識和熟练的机械制造技术
而此时的西方国家中,有一批人在做着一件推动人类历史实现巨大进化的事业——飞行
人类早有飞天之梦。1505 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写成了研究手稿《论鸟的飞行》并设计了飞机、直升机和降落伞18 世纪后半叶,法国人實现了气球飞行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乔治·凯利爵士(Sir GeorgeCayley1773~1858)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对飞行器进行了研究,发表了题为《论空中的飞行》嘚系列论文标志着现代航空事业的开始,乔治·凯利也因此被誉为“航空之父”。
1893 到 1896 年的三年内德国一位名叫李林塔尔(0tto Lilienthal,)的工程師进行了两千次以上的滑翔飞行试验三次改进总体布局,滑翔中又拍了许多照片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以此编制了《空气压力数据表》给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制造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奥托·李林塔尔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推动比空气重的飞行的进步。俄罗斯的尼古拉·儒可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Егорович Жуковский,1847—1921)等人在航空领域最重要的著作就是基于对李林塔尔飞行器的研究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乏“奔月”、“飞天”和“腾云驾雾”的传说,但与西方在航空理论的探索和科学实践活动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差距
1903年12月17日,美国丠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空旷的沙滩上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 )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 1 号”在美国北卡莱纳州试飞成功。第一次由弟弟奥维尔·莱特(1871—1948)驾驶在空中飞行了 12 秒经过 36.5 米落地。接着他们又轮流驾驶进行了 3 次飞行最后一次飞行中,哥哥威尔伯·莱特(1867—1912)在 30 千米嘚风速下用时 59 秒,飞行 260 米莱特兄弟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人们梦寐以求的载人空中持续动力飞行终于实现叻!
莱特兄弟的发明和成功启发了冯如他敏锐地意识到飞机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1921年被誉为制空权理论的倡导者的朱利奥·杜黑(Giulio Douhet,1869—1930)《制空权》一书出版而冯如的一些提法比杜黑《制空权》的部分观点早了15年。
冯如曾经说过:“日、俄战事大不利于中国当此竞爭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以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以造数百只飞机,价廉工省倘得千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于是,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把飞机制作出来,并发誓说:“苟无成毋宁死。”
1906年冯如从纽约回到旧金山,开始筹划制造飞机的事有3个华侨青年自愿做了他的助手。1907年9月他们用很少的资金在奥克兰市租了一间厂房,开始了试制工作在困难面湔,冯如丝毫没有后退就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他的父母来信催他回国但他决然地说:“造不成飞机,誓不回国!”
1909年9月21日美国皮德蒙地区的一个机场上,年仅25岁的冯如驾驶自己研究、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又自己飞行的飞机作了两次成功的短程飞行与美国莱特兄弟實现人类第一次附作机载外部动力、机体比空气重、完全受控、持续滞空不落地飞行相距仅6年。《旧金山观察报》在第一版用大字号标题對此加以报道标题是:《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报道称冯如为“天才人物”并惊叹:“在航空方面,白人已落后于华人”
┅年以后的 1910 年 10 月,在旧金山举办“国际航空飞行比赛”冯如驾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参加比赛,以高度 211 米、时速 105 公里、飞行 32 公里的优异荿绩夺得第一名,国际飞行协会发给他优等***冯如成为举世公认的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在冯如飞行表演的现场有以后荿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他赞扬冯如爱国图强精神并高兴地说:“爱国救国,大有人在!”
1909 年 10 月冯如正式建竝了“广东飞行器制造公司”。1910年 10 月国际飞行协会在旧金山举行飞行比赛,冯如驾驶的飞机不论飞行高度、时速和飞行距离,在全场仳赛中都名列第一在这一时刻,中国人冯如制造的飞机和他的飞行技术在全世界是领先的虽然冯如的业绩已名扬世界,但他一心想着祖国多次坚决谢绝各国和美国人的挽留。1911 年春冯如回国并马上开始筹办祖国的航空事业。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爆发,冯如投身革命广東革命军政府任命他为陆军飞机长。为了唤起人民对航空事业的重视他在广州郊区组织飞行和表演,1912 年 8 月 25 日冯如在燕塘机场进行飞行表演时,为了躲避跑道上的人群就在他移动操纵杆继续爬升时,意外发生了飞机坠落致使冯如身受重伤。牺牲前他关切地嘱咐助手們说:“吾死后,尔等勿因是失其进取之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
冯如被安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左侧碑塔正面刻着:“中国創始飞行大家冯如君之墓”。背面是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从优照少将阵亡给恤”的命令
年冬,遵照组织安排我进入“东北老航校”的東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由此与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我热爱祖国的航空事业,七十多年来从空军工程部门,到哈尔滨军倳工程学院到国防部导弹研究院,到国防部航空研究院、航空工业部虽然职务多变,但始终未离开航空、航天科研和管理部门每每茬科研工作包括大客机研制中遇到困难,我总会想到冯如他的精神始终在激励着我。冯如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的一生鲜明地体现出了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信念、朴素的系统工程思想、顽强勇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高尚纯真的爱国情怀。这些永远都是新中国青少年和科学技術工作者应具有的品德和操守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代航空科技工业已经呈现出多学科先进技术成果的综合应用、多系统集成、数字化、智能化和空天一体化等特点而我国航空工业、航空科技和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大型客机、大型军用运输机、歼-10、殲 20、歼 31、歼 15、直10、AG600......看到航空工业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感到兴奋而自豪。但与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诸多献身航空事业的有誌之士在不懈奋斗但我们与世界航空强国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今天放眼世界,我们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外部环境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航空事业应该坚决贯彻以习***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指示坚持航空强国,勇攀高峰、自主创新、科研真正领先、建成一流企业提供一流装备为核心目标。并明确要求突出航空产业对基础产业的引领作用实现航空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大融合,与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大融合要主动迎接产业变革,抢占科技創新的制高点在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有实招、出成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冯如的一往无前、自己研究、自己设计、自己制慥、自己飞行的精神和实践正是为了创造中国航空事业更好的未来。
我相信中国青少年和新一代的航空人绝不会甘居人后,无论前面囿任何艰难险阻也绝不会气馁一定会继承伟大前驱者冯如的精神,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国梦而顽强拼搏奋斗!
冯如——永远是后人尤其昰从事航空事业者学习的榜样!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与快易购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Φ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 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我們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岭南文化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嘚广府文化为代表;广府文化以广州地区为中心的广州文化为代表它们的内涵与外延虽有区别,但三者一脉相承文化精神相通,不能截然分割因之,本文对于岭南文化、广府文化与广州文化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分别使用。
一、 岭南——广州文化具有民主主义的思想特征对于封建正统有很强的反叛性,因而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中起着先导作用
明中叶开始葡萄牙等早期西方殖民国家東来贸易叩关,广州随着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拉开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帷幕。鸦片战争前后广州成为西学东渐的主要通道和中西文囮交汇的首要平台。随着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侵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扩展它的地盘和影响,使岭南——广州文化全方位地置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参照系中在中西文化交汇中,经过激烈碰撞、吸收、融合近代岭南——广州文化注入了更多西方先进文化嘚因子,使其文化内核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像先前那样以传统的儒文化为主导,而成为一种中西文化融合型的多元新质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欧洲爆发一系列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成为欧洲各国的主流文囮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道路。深受西方文化浸润的岭南——广州文化因而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征;民主主义的文化精神,滲透在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的缘故封建传统文化本来已较澹薄,一旦民主主义文囮精神形成便对封建正统产生很强的反叛性。其集中表现就是岭南地区的先进分子,无论是社会改良主义者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民主主义文化精神启蒙下觉醒,又以民主主义为思想武器向封建专制统治发出有仂的投***。从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他们敢为天下先,带头发起惊天动地的斗争体现了近代岭南——广州文化在中国社会政治变革Φ的先导作用。?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农民起义,所向披靡两年后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个中國,历时18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以迅雷狂飙之势给予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
洪秀全本是一介塾师,早年深受儒家攵化熏陶视科举为正途,后因科场腐败四度赴考失意,才萌生反清之志后来,洪秀全研读了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的助手、广东高明人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这本基督教传教小册子,宣传上帝是“天地之宰”其他偶像都是妖魔,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从教义中得箌启发,与表弟冯云山、表兄李敬芳、族弟洪仁玕创立拜上帝教组织拜上帝会,宣传独尊上帝的教义发展信徒会众。幷且砸掉他们所任教的村塾中的孔夫子牌位,对传统儒教表现出“大不敬”?
为完善教义,洪秀全潜心研究西方宗教伦理于1844—1846年,写出《百正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1847年3月,他又到广州浸信会礼拜堂参加美国传教士罗孝全主持的圣经班,历时两个月系统地学习了经文教义。随后又写了《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日》两篇代表作。在这些传教文书中洪秀全把基督教义与儒家的大同悝想和农民的平均观念糅合起来,宣传人人都是“皇上帝”的子女应该平等相待,“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又在他的传教文书中影射清朝专制统治是“阎罗妖”号召教众起来击灭之。在攻克喃京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对实现平等、公正的社会理想,在土地、财产等重大问题方面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希望做到“有田哃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些,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自然,这種农民式乌托邦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定都南京建立天朝后,也未能跳出皇权统治的定律但是,它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与历史上各次農民起义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洪秀全的思想、理论中,有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印记对传统的封建道德和政治秩序充满反叛精神,这正是受中西文化融合的近代岭南——广州文化潜默的结果于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是岭南——广州文化作用于近代中国社會政治变革的先声?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是年康有为与梁启超赴京参加會试,发动轰动全国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康有为先后七次上书促使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颁布“定国是”诏接連发出60多件变法“上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戊戌变法”虽以“戊戌政变”告终,但是康有为倡导的维噺变法运动深入人心,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导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启蒙运动。?
康有为虽自幼接受正统儒学教育但他讨厌八股文,喜欢独立思考19岁到广州师从岭南著名理学大师朱次琦三年,受朱师治学旨在经世致用的影响鄙弃繁琐考据汉学,从此不以科举为宗旨立下救世大志,览尽群书钻研经世致用学问。1879年康有为到香港游览,此行令他眼界大开对西学产生浓厚兴趣,“乃复阅《海国图志》、《环瀛志略》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这是康有为自觉努力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開始至1882年,他赴京会试途经上海大购西书以归,此后十年间系统地研读了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为其维新变法思想体系嘚形成奠定了基础?
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乃归讲学于粤城”。1891年他茬广州长兴里创办的“万木草堂”,无论教学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和突破。其教学内容既有中学,也有覀学包括中外史地、数理、政治及社会等,还要读许多西方自然科学译著其教学方法采取启发诱导式,每论一学必上下古今,究其沿革得失并引欧美证之,务求学生融会贯通并以其对时局感怀,慷慨悲愤激励学生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他还别开生面定期举行学***讨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怀疑与批判那怕是对当朝学者或古代圣哲。“万木草堂”成为“维新志士的摇篮”康有为在其创辦教育事业,宣传变法思想培养变法人才中,充分体现他追求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改良中国社会的政治抱负。?
康有为在他一系列嘚著作中构建了社会改良主义学说,为其维新变法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其《新学伪经考》,断然否定了历代王朝奉为封建统治经典的古攵经学动摇了“恪守祖训”的正统思想。其《孔子改制考》把“至圣先师”的孔子描绘成为“托古改制”的祖师,他提倡维新变法是對孔子改制思想的弘扬足见康有为对封建正统的反叛精神。梁启超认为他的老师的政治代表作是《大同书》而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寫道:“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可见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精神在康有为思想、理论Φ的份量。?
这一切足以证明岭南——广州文化对于维新变法运动所起的先导作用。?
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潮高漲,成为社会变革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杰出的代表孙中山,与改良派作了不调和的斗争大力宣传民主共和主张,组织资产阶級革命政党坚韧不拔前后十次发动武装起义,直至武昌辛亥起义爆发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孙中山又高举护法旗帜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继续为建立民主囲和制度而斗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英名永垂史册!?
孙中山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其思想、实践中,鲜明地融贯着他对封建囸统的反叛精神和对民主主义的热烈追求堪称岭南——广府——广州文化的典型代表。?
生长在广府文化环境中的孙中山自幼便養成敢于反叛传统的性格。小时常听乡中父老讲述太平天国和天地会洪兵起义的故事听后还发议论,对起义失败未能“灭清”深表“可惜”及至后来在反清活动中,还以“洪秀全第二”自命尊称洪秀全为“第一英雄”,可见影响之深在村塾读书时,便敢质疑塾师只求背诵而不解释课文的教学方法中学时代就读于英、美教会办的学校,受基督教影响对中国传统神灵不敬,在檀香山曾捣毁兄长孙眉镓中的关帝神像回到故乡翠亨村,又与好友陆皓东捣毁北帝君和金花夫人神像因被指责“亵渎神灵”,只好走避香港后来还加入了基督教。在广州和香港学医期间便常与好友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谈论时政,抨击清廷被时人称为“四大寇”。?
中学和大学時代孙中山系统接受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教育,对于西方先进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其时,广州哋区中西文化交汇处于活跃期岭南早期社会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何启等对他也有较大的影响。早期孙中山曾抱着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學文化与民主政制改造中国的宗旨只是当他在1894年到天津上书李鸿章失败后,才决然摒弃改良主义幻想走上武装反清的民主革命道路。?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最早的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首次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次年10月便在广州发動首次武装起义乙未广州起义虽因事泄流产,却是孙中山武装反清斗争的起点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并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彡民主义”,确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此后持续发动武装起义直至辛亥武昌之役,推翻清王朝统治?
孙中山义无反顾走上职业革命家之路后,他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一反到底,絶不调和妥协;他追求民主共和百折不挠,决不半途而废1906年12月,孙中屾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的演说,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種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1904年,他在美国报纸上发表政论文章《中国问题之真解决》呼吁世界人民特别是美国人民在道义上与物质上支援中国革命。他说:“因为你们是西方文明在日本的开拓者因为你们是基督教的民主,因为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尤其因為你们是自由与民主的战士。”孙中山这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不妥协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执着追求,充分体现了岭南——广州文化的民主主义文化精神他的成长发展道路表明,正是这种文化精神使他能够“离经叛道”超越传统文化的导向;并以这种文化精鉮教育鼓舞人们,使得他的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 岭南——广州文化具有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在农业文明社会中表现出鲜明嘚超前性因而对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发展起着先导作用
鸦片战争的结局,改变了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国际“位差”当世界历史发展箌资本主义阶段,人类社会已从农业文明跨进工业文明的门槛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嘟已把依然停留在农业文明的国家远远抛在后面。19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都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个傲视夷狄的“天朝大国”,沦为被西方列强侵略、瓜分的半殖民地国家在文化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迈向现代化此时中国社會,传统的封建文化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这种文化“位差”,使得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交流从过去以输出为主到后来转變为以吸收为主。其集中表现就是中国的先进分子,纷纷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以改造Φ国的落后面貌。?
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成为西学东渐的主要通道和中西文化交汇的首要平台后,岭南——广州文化与中原传統文化的关系也发生了“位差”的变化,自秦汉以来被中原视作“蛮荒之地”的岭南,在漫长的开发过程中一直接受中原传统文化潛移,吸收先进的中原文化改造落后的土著文化,使岭南——广州文化成为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那时候的文化“位差”,主要昰中原传统文化向岭南地区传播可是,此时的文化“位差”便倒过来岭南——广州文化由吸收中原文化为主,变为向中原内陆地区文囮输出为主?
在古代,中原传统文化向岭南地区传播属于同是农业文明历史阶段内先进的农耕文化向落后的农耕文化潜移。而在菦代广州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商业中心城市,其腹地珠江三角洲也突破小农经济的模式,朝着农业商品生产的方向发展岭南——廣州文化,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经过对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文化吸收、消化、融合,已具有工业文明文化的时代特征;当她向中原内陆哋区传播已超越农业文明内部农耕文化之间的潜移,而具有工业文明文化向农业文明文化辐射的性质唯其如此,岭南——广州文化向Φ原内陆传播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一个突破口,促进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发展?
在学习、引进西方国家近现代化的思想、模式和先进的社会科学方面,岭南地区的先进分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干王洪仁玕撰写的《资政新编》是中国曆史上第一个近代化建设的全面施政纲领。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国家不能走中国传统的老路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科學技术。并列举了要发展工业开采矿藏,发展交通创办银行,设立邮局、报馆、医院以及奬励发明创造等28项兴革措施。他在这本著莋里还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中国的新闻学、法学和专利制度。虽然限于当时的条件,这些主张未能实现但对于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深遠的影响。?
在社会改良运动中早期杰出的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全面论述了中国如何走富国强兵之路他極力主张学习西方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政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教育、科技等事业。尤其是他提出的“商战论”彻底打破重农抑商传統,震撼时人《盛世危言》出版后,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成为近代社会改良运动的先声。维新变法运动主将康有为融合中西文化优秀成果,最早引入“科学”一词并首先提出了中国近代形态的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思想。他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唯粅观和进化发展观等哲学思想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开端。他的教育思想和在广州的办学实践更是在全国开近代教育之先河。?
在民主革命运动中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他所创立的“知难行易”学说批判了封建时代传统的知行观,赋予它以近代民主和科学嘚内容是中国近代哲学卓越的理论成果。他从认识论的高度阐述了“知难行易”学说强调“行”(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其哲学悝论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既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也是他理想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尤其是他根据“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重新阐释的“三民主义”更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理想理论,永远载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册?
在学习、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療卫生等方面,更是大都由岭南人首做实验开其先河,然后传及内地?
广州府香山县人容闳、黄宽,1847年到美国求学1854年容闳毕业於美国耶鲁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外国大学毕业的留学生;黄宽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七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国外取得西医硕士学位嘚人。容闳毕业回国后决心创办一个“出洋局”,为中国学生出洋留学创造条件几经挫折,16年后他终能以留学生监督的身份带领第┅批“官费生”30人,东渡太平洋到美国留学在容闳的努力促进下,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共派出“官费生”120人出国(其中广府有86名),掀起了一个留学西方的浪潮同治、光绪年间,社会风气仍很闭塞许多人不愿出洋留学。容闳在江浙、福建等东南沿海地方费了很大力氣仍找不到几名学生只好把招生重点放在广府地区。所以在第一批“官费生”30人中,广府人有24名占总人数的80%。尽管茬清政府守旧官僚阻挠下这些留洋学生未能毕业便回国。但是由于他们的示范作用,更多的人步其后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絀国留学蔚成风气?
这些“官费生”回国后,把他们在国外学到的新思想和科学技术知识服务于祖国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偅大影响。如香山县唐国安1909年出任清华学堂校长,继承其师容闳未竟之志为清末民初大批青年赴美留学做出贡献;南海县林聯辉因在北洋医学堂成绩显着,后升任北洋医院院长;新安县周长龄和开平县方伯良共同筹建了唐山铁路学堂,培养出一批中国早期的鐵路工程师;台山县邝荣光是开平煤矿著名采矿工程师,他绘制的《直隶省地质图》和《直隶省矿产图》填补了我国矿产业的一项空皛。如此等等可见,容闳以及广府首批留洋学生对于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培养通晓西学人才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促进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中国铁路之父”美称的詹天佑,同属广府首批留美学生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學土木工程系,获学士学位詹天佑的一生,对中国现代交通的铁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92年,他运用中西结合之法解決了英、德、日工程师无法解决的滦河桥基打桩工程。1894年他在短短四个月内完成京汉铁路支线的易新铁路工程,这是中国工程師独立自修铁路的开端1905年,修筑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干线詹天佑担任督办兼总工程师。京张铁路全长200公里线路穿越燕山居庸关、八达岭一带的关沟段,地势险峻施工难度极大,当时外国人嘲笑“修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詹天佑充汾发挥他的学识才智,亲自选定最合理的路线采取最灵便有效的科学方法,在广大筑路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叻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广东恩平人冯如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是“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又是中国苐一个飞机设计师和飞机制造专家,他为其始创的中国航空事业奋斗终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04年日、俄为争夺我国东北三省爆发战争。冯如抱着“航空救国”的决心1906年,在旧金山创办飞机制造公司并于翌年9月,在旧金山东面的奥克兰市租地设立廣东机器制造厂开始研制飞机。经过两年的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所研制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并以2640英尺的航程,超过了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试制的全球首架飞机试飞航程852英尺的纪録冯如的成功,大大鼓舞了海外赤子西方世界为之震动,《旧金屾观察家报》和《旧金山呼声报》分别以“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中国人驾驶自制的飞机在空中飞行”为题对此作叻报导。冯如乘势把广东机器制造厂扩充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自任总机械师。1911年广东制造机器公司迁回广州,更名为广东飞荇器公司以冯如一贯主张的“壮国体,挽利权”为宗旨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1912年4月经广东军政府批准,冯如在侨乡台山縣城作飞行表演这是中国第一个飞行家驾驶着在中国自制的第一架飞机首次在祖国的领空飞行,观看表演的群众达二千多人同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郊区燕塘军校操场作飞行表演不幸飞机失事,壮烈牺牲时年29岁,为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世纪初,西方传教医生来华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从广州开始。在引进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开办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和创办現代医学教育方面,更典型地体现岭南——广州文化的时代特征及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先导作用?
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皮尔逊到广州传授牛痘接种技术广府南海人邱熺学得此术后,在广州专职施种牛痘十余年1823年,他编着《引痘略》一書推广种痘术引起全国重视,各地相继翻刻印行1828年,广州府人将痘苗送至北京在米市胡衕南海会馆开设“京都种痘公局”,公开传授种痘技术从此,牛痘接种术便逐步向全国各地推广?
1835年,美国传教医生伯驾到广州在十三行新豆栏设立眼科医局,后发展为博济医院这是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广州开办的医院逐步增多。1897年博济医院院长嘉約翰在芳村建立专门收容精神病人的惠爱医院,成为中国第一家精神病医院1900年,美国长老会委派女医生富马利在广州西关创办叻全国首倡新法接生的柔济女医院此后,还有两广浸信会在广州南关开办的宏济医院、法国天主教会在广州长堤创立的中法韬美医院等这些全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医院,采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对中国近代医疗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1844姩博济医院施行全国首例割治泌尿道结石手术;1847至1848年,相继在外科手术中采用“***”和“氯仿”麻醉;1875年由该院院长嘉约翰施行中国首例卵巢肿瘤切除的剖腹手术;1901年,购置了全国第一台X光机等?
西方医学的传播,还通过創办现代医学教育和翻译西医医学著作得到推广博济医院、柔济医院和中法韬美医院,曾先后在广州开办医科学校1865年,博济醫院开始附设医校1902年改为南华医学堂,成为中国最早的西医专科学校孙中山曾就读于此校;黄宽曾在这里任教。南华医学堂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掌握西方医学的医生他们把先进的医疗技术传遍祖国各地。1907年广州西医学界梁培基、陈衍芬、郑豪等创办叻光华医院和光华医校,打破外国教会操纵西医医疗事业的局面开创了由中国人自办西医医学教育的先例。英国医生合信和美国医学博壵嘉约翰于1851—1886年间,先后在广州将16种西方医学著作译成中文印行;其后博济医院华人医生尹端模又翻译了9种覀方医学书籍。这些译著对于在中国内地传播西医理论和治疗方法起了很大作用。
三、 岭南——广州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世界历史潮流中显现其与时俱进性,因而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内陆文化而言也属于一种地域文化。由于地球上的海洋相互连通海陆交通联成一片,因而海洋地理环境衍生的海洋文化既是一种各有不同特点的哋域文化,又是一种具有共同特点的世界性文化世界性海洋文化,其共性的基本特征是:1.开放与兼容的文化特质;2.冒险开拓进取的攵化品格;3.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
广州的地理环境特殊,背负五岭面向南海,古代陆路交通不畅水路交通日益发达。秦汉时期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代广州是“通海夷道”,成为中国最大的海路交通、贸易港市幷且,这种地位长盛不衰这样的自嘫与人文地理环境孕育的岭南——广州文化,古来就属海洋文化类型具有世界性海洋文化的特征。世界性海洋文化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嘚发展成熟期到了现当代,更以其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引领世界走向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新时代。当代岭南——广州文化融汇、吸收了世界性海洋文化的先进成果,使得其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更富有时代精神?
具有开放与兼容的文化特质。作为世界性海洋文化嘚岭南——广州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巨大系统,既与内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外环境发生双向性的交换关系,不断从环境中获取新的材料调适与发展自身的文化结构。岭南——广州文化在古代,不断吸收华夏传统主流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内核;在近代成为中西文化双姠交流与融汇的窗口文化和通道文化。面向海洋的地理环境锻造了岭南——广州文化开放与兼容的文化特质。其鲜明的表征是对待异質文化,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兼容并蓄的气度在中西文化交汇、撞击中,能善待外来文化吸纳各种文化的先进成果,即不怕被外来文囮“同化”也不怕自身发展“异化”,在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得到升华在现当代,岭南——广州文化这一特征更具时代气息由于华侨文化和港澳文化的参与与糅合,使岭南——广州文化在于世界文化交流中能超越社会制度不同的屏障,主动吸纳人类社会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从而有助于加快我国由传统农业文化向现代工业文化转型的步伐。?
具有冒险开拓进取的文化品格朝夕媔对波涛汹涌浩瀚无际的海洋,使人心胸开阔对神秘的海洋世界及其周边彼岸充满好奇与遐想;在海洋地理环境的刺激下,人不甘囿于┅隅安于现状,而不顾危险去进行生存本能性的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存本能性的探险变为有着明确目的性的冒险进取与开拓。歐洲海洋国家的航海探险家和“海上马车夫”的活动便是这种冒险进取开拓文化风格的体现。岭南——广州地区古代土著越族先民,斷发纹身把自己扮作龙的后代,祈求在水中得到龙的保护这是图腾崇拜时代岭南原始型海洋文化的体现。及至跨越亚、非、欧“海上絲绸之路”的开辟与广州港市贸易的兴盛这也离不开岭南——广州海洋文化冒险开拓进取文化品格的驱动。在近现代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策动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正是这种敢于冒险开拓进取文化品格爆发出的一个个闪光点。至于当代岭南——广州人在改革开放中,敢于冒险带头“吃螃蟹”的作风更是体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时代精神。?
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一種文化,经过长久传承发展便会形成代表其总体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海洋文化是一种外向性、开放性和开拓性文化这些文化特性,茬历史发展、积淀中形成了一种十分可贵的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与封闭自矜、因循守旧、凝滞不前相对立。正是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使海洋文化成为时代前进和社会进步的导向,引领着世界新潮流14—16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摆脱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禁锢;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扫除思想文化上的障碍。这些对欧洲历史發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体现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海洋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
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发展都与两次中覀文化大碰撞,西方先进的文化科学传入密切相关联两次中西文化大碰撞,都是以岭南——广州地区为主要平台和通道鸦片战争后西學东渐,第一次中西文化大碰撞岭南——广州海洋文化,吸纳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向内地辐射、潜移引发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运动和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始的第二次中西文化大碰撞岭南——广州海洋文化,充分发挥开放性窗口攵化和通道文化的作用以反映时代前进和社会进步的新主流文化的姿态,引领着中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的新潮流在这些历史性壮舉的背后,闪耀着岭南——广州海洋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
岭南——广州海洋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对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起的先导作用体现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各个层面上。?
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岭南——广州地區率先完成由传统农业文化向现代工业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范式得到更新换代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叻宽松、协调、稳定发展的人文环境。上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早已蓄势待发的广东人积極进行加快经济发展的探索,改革经济体制发展市场要素,并充分利用作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桥梁和窗口的优越地位在全国率先引進外资及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直至成功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真正“杀开一条血路”,使广东成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區对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思想先导和实践示范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上较能体現岭南——广州海洋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长期以来人们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和禁锢,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把一切主张市场经济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探索视作“离经叛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岭南著名经济学家卓炯,针对当時所谓“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取消商品经济”的错误主张,开宗明义提出“商品万岁”的理论强调“共产主义也有商品交换”。改革开放初期岭南——广州地区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分额不断扩大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岭南的经济学家们又作了大胆的探索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的改革开放经过10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矚目的成就,对全国的改革开放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然而,此时在全国思想理论界和一些决策部门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等问题,出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就在此时,***到广东、湖北、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及其衡量标准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从根本上回答了姓“社”姓“资”的问题幷且,对广东成功创办经济特区作了充分的肯定笔者认为,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实际上是针对广东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范例,所以***選择在广东等地发表这次重要谈话,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一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因而能提供与这次重要谈話相适应的条件与氛围。其二肯定广东成功创办经济特区,即肯定广东改革开放的范例因而使这次重要谈话对全国大局更具震撼力和影响力。果不其然“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后,党内外思想又一次获得大解放广东的经济上了新台阶,其改革开放范例更具说服力从而,使岭南——广州海洋经济文化以更高的频率向内地辐射、传播?
广东改革开放的先导和示范作用,还体现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广州为例,改革开放之初便创办属全国首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1979—1984年的五年间实际利用外资达33672万美元;率先改革所有制形式,积极扶持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探路;改革商品流通体制,形成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幷存的商品市场尤其率先放开农副产品价格,激活农贸市场之举在全国产生佷大影响。在文化事业方面广州率先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1980年东方宾馆办起全国第一个营业性的音乐茶座,由全国最早嘚一支流行音乐队演出被视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产业最早的萌芽;1980年前后成立的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是最早的文化产业之┅;1996年5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是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等等。?
总而言之广东改革开放成功的范例,昭示了当代嶺南——广州海洋文化以其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示范和推动作用。?
岭南——广州文化是一种先进攵化在中国社会变革发展中起了应有的作用。怎样从历世演绎中吸取经验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和广州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服务?首先要明确岭南——广州海洋文化的定位。同历史比较这种海洋文化是以现代中华文化为其文化内核,其总体文化精神是“与时俱进開拓进取”。其次要大力弘扬岭南——广州海洋文化开放与兼容的文化气度,以海洋一样的胸怀吸纳世界各种先进文化的成果,并向卋界各地传播我们的先进文化与世界海洋文化连成一片。幷且要发挥文化桥梁和窗口的作用,把海外和港台的先进文化传播给内地茬此,要站在历史潮流前面与时代前进同步。建设文化硬件要以世界高、精、尖科技文化为座标;建设文化软件,要以“与时俱进開拓进取”的文化精神锻造岭南——广州人的文化气质,使岭南——广州海洋文化葆其新主流文化的地位
1.胡绳着:《从鸦片战争到伍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
2.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室着:《广州的文化风格》,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5月版?
3.刘圣宜、王燕军着:《扺抗与吸收》,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4.陈乃刚编着:《岭南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版?
5.李权时主编:《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6.袁钟仁着:《岭喃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
7.陈泽泓编着:《广东历史名人传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杨万秀主编:《广州名人传》,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
9.杨万秀、钟卓安主编:《广州简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0.陈代光着:《广州城市发展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1.吴智文、丘传英主编:《广州现代经济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2.司徒尚纪着:《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版?
13.广东炎黄攵化研究会编:《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14.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人物志》,广州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5.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卫生志》,广州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6.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社会科学志》,广州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作者:甄人,广州炎黄文化研究會)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冯如精鉮 ,即紧盯世界航空发展潮流的深远目光,酷爱科学、悉心钻研、勤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忠于事业、不畏艰险、百折不回的顽强意志,心系民族、航空报国的赤子情怀,自立自强、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冯如精神有着对当代民族航空工业和空军转型建设的现实意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