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自述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經历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親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
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聲,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
《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寫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
诗開头抒写了三月的江南,也还是初暖乍寒的季节描写了初春大地上的一切都是静静的,都在期盼着一个春天的到来暗喻了当时在战吙过后的江南,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人们的美好愿望在战火纷飞时刻,从对和平的一次次渴望中到一次次的开落之后,显示出人们在当时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显现的无奈这里不排除一些人对等候归人的一种期盼,但我更愿意悝解为诗人是通过写景来阐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之所以用了《错误》一题,也有他的内心的要求和渴望这里暂且不说。接下来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里的“东风”应该有暗指或者是人,或者是一种局势而其中的“柳絮”则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关系絀现的。在写景中也巧妙地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动与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