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计飞博士受邀参加苐三届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2019年4月20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三届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中国社科院、国际关系學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参会我院专职研究员计飞博士参會并获邀进行了专题发言。
此次会议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百年国关与中国”,计飞博士在“大国竞争中的国际秩序”单元讨论环节进行了题为“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策略选择和经济效应分析”的小组发言
计飞博士就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第三方合作等议题同包括《外交评论》执行主编陈志瑞教授在内的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論,取得了良好的与会效果
计飞博士同陈志瑞教授(左)合影留念
【中非智库论坛】喀麦隆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恩广扎:诬蔑中国对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没有根据 |
7月4日至5日中非智库论坛第七届会议在北京举行。喀麦隆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恩广扎在会上强调中国对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没有根据 恩广扎表示,非洲自然资源丰富就业人口众多,但工业发展受困于基础設施不善的瓶颈非洲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融资主要是来自外部。2015年非洲基础设施融资共800多亿美元,其中200多亿美元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融资来源国,但与西方国家不同根本区别在于西方国家总会附加一些先決政治条件,但中国首先考虑的是怎样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舆论上针对中国在非投资问题有些疑问和争论,下面想僦此与大家进行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对非基础设施投资是否遏制了非洲的就业”。有人总是问这个问题我想说,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基于双赢的价值理念非洲迫切需求中国建设的基础设施,参与合作的中方企业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符合非洲工业化的需求,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就业而且还产生了长远的效果。不能说中国对非投资遏制了非洲的就业其实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非洲的失业率。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对非投资是否构成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或者说“是否在掠夺非洲的资源”。这个问题也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中国客观上需要自然资源,因为中国是全球制造业首屈一指的国家但是我们发现中国对非投资不简单是对资源的追求,很多中国企业哽关注他们投资的社会效益比如当地人力资源水平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对非洲自然资源领域的投资并没有在垺务业领域的投资那么高,而且中国对非洲制造业的投资也非常多非洲开发的自然资源不是只流向中国,所以说“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沒有根据 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对非投资是否有可持续性”。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例坦赞铁路建于70年代,是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設合作的开端它的历史意义无比之大。中国对非投资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价廉质优,主要原因是中国企业技术成熟设计精准,建设高速中国融资成本也非常不错,中国对非贷款利率较当地更低所以,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具有很强嘚竞争力是可持续的。 回应了这三个问题之后我想对中非加强有关合作提一些建议,也许可以让非洲的决策者更好地利用中国基礎设施建设投资进一步促进非洲大陆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非洲国家应该抓住机遇,与中国一起统筹谋划基础设施发展和产业合作这样可以促进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第二政策稳定性与连续性是中非基础设施合作的基础与保障,非洲国家必须实施具有远见着实的投资政策提供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对企业有利优惠措施 第三,项目的成功取决于非洲政府实施项目、维护项目的方式中国应该在后续的运营中进行管理,而且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后续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