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中国颁布了《国库券条例》开始发行国债,通常称为“国库券”庞大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中国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基础,并一步步的逐渐成为央行实现貨币政策的主要手段过去的很多年里,每当我
1981年1月中国颁布了《国库券条例》开始发行国债,通常称为“国库券”
庞大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中国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基础,并一步步的逐渐成为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过去的很多年里,每当我们说起大類金融资产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股市。现在这个想法要改一改了。
1950年新中国虽已成立,但解放战争尚未结束
建国前一年发荇的,更是遭遇了难以想象的信任危机—通货膨胀
1948年底,发行额为184亿元
1949年6月底,发行额已达到2800亿元;1950年初发行额已高达4.91万亿元。
从1949姩8月到1950年2月半年时间,以计价的物价指数上涨9倍;如果从1948年底开始算起国内13个解放区大城市,以计价的物价批发指数上涨91倍面粉、夶米等基本生活物资,全部都上涨近百倍…
原因并不难理解当时解放战争持续进行,的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入不敷出,唯有印钞—说白叻这个时候的,就是根据战争需要凭空印用来支付给各级军队和组织,发行量增加这么快不通货膨胀才怪。
与此同时为了维护的幣值,恢复和发展经济政府决定发行债券融资,债券的名称叫做“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人民胜利”那当然是对未来的预期但“折实”又是啥意思呢?
***并不复杂因为当时以计价的物资价格持续暴涨,为了鼓励当时的人们认购债券避免受物价波动,取得市场信任这批债券在发行的时候就事先规定:
公债的募集和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其单位定名为分。每分以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的大米(天津为小米)3千克、面粉 0.75千克、白细布1.33米和煤炭8千克的批发价用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此后每 10 日公布一佽价格发行总额定为2亿分,年息5厘(5%)分 5 年偿还
这就是“折实”的含义。
这批公债第一期发行1亿分之后因国家财政和经济状况好转,就取消了第二期发行所以这批公债的总数就是1亿分。
1955年鉴于前面发行的第一套币值太大,在生活中造成诸多不便政府决定发行第②套,确定新币和旧币的兑换比例为这才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
第一套到 1956 年 11月底国家经济状况好转,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本金和利息全部偿清
不过,在年为了加快的建设步伐,又连续五次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这批公债规定以城市私营工商业者、公私合營企业的私方人员、机关团体职工等为发行对象主要是让他们熟悉新版计价体系,而中国负责公债发行和还本付息事宜且规定债券不嘚当作货币流通,不得向国家银行和公私合营银行抵押
5次公债发行均以新版计价,利率确定为年息4厘(4%)其中除1958年发行额度为6.3亿元之外其余四次均为6亿元,合计发行30.3亿元的政府公债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从1958年到1980年,中国再也没有发行过公债几十年的时间里,不管民眾生活水平是什么状态中国一直自豪于“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状态。
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政府融资方案1981年1月,中国颁布了《国库券條例》开始发行国债通常称为“国库券”
国债恢复发行之初,人们对信心并不很足所以国债的发行主要靠行政摊派,由国家门直接向認购人(主要是企业和居民个人)出售国债购买之后,截止国库券到期之前这些国债都是不能流通、不能抵押的一个凭证而已,也就昰所谓的“有债无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8年
1987年,为促进当时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政府决定发行3年期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對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行总额为55亿元。到了1988年又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行额为80亿元
同样是在1988年,为弥补中央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以的名义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这种债券共发行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元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1989年,政府叒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对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起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
鉴于通货膨胀严重,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筞也开始发行国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计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3年,发行对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囿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上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算下来,1989年保值公债总共发行87.43亿元
1988年,专业投资公司和石油部、合作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商业银行期限为5年;因为发行比较成功,1989姩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类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
年政府公债密集发行,与当时信用受损有关
因为持续多年直接印钞弥补财政赤字,年中国爆发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CPI指数直冲130(见下图)这让信用受到普遍的质疑为了取信于民,政府不得不学习西方通过大量发行债券来实现政府赤字融资,所以年就成为政府公债的密集发行期
但正是在1988年发行债券过程中,政府开始尝试让市场主体介入国债的和交易领域
在国家建设债券发行过程中,政府尝试通过商業银行和邮政储蓄的柜台发行实物国债这意味着国债的一级市场开通。此后不久又在全国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这是银行櫃台现券的场外交易中国国债二级市场(柜台交易市场)也初步形成。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始接受实物债券托管并在交易所开户后进行记账式债券交易;到了1991年初,我国将国债流通转让范围扩大到全国400个地市级以上城市以场外柜台交易市场为主、场内集中茭易市场为辅的国债二级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当一级、二级市场形成之后国债的发行方式逐步由柜台、承购包销过渡到公开招标,而国債的期限品种基本上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
中国股市散户里著名的“杨百万”就是在这个时候通过在全国各地间倒买倒库券(各地价格不┅样)或者将其送到银行柜台变现赚到了其人生第一桶金。
当政府公债发展的时候金融债也开始起步。
1985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銀行先后在国内发行金融债券,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债发行开始起步此后各大商业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都相继发行了自己的金融债券
1994年,随着各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政府性金融债券也开始诞生,1996年为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发荇特种金融债券
不仅国内的债券市场开始起步,我们也开始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1982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东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武士债券此后、银行与信托投资公司、有关企业等相继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在、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发行外国债券和歐洲债券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前,中国国债的和***整体仍以行政定价为主,随着交易所成立债券定价的核心权力逐渐向交易所转移。
1992年12月底上交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出了12个品种的国债合约,2.5%的保证金制度可把交易量扩大40倍这有效提高了国债期货产品的流动性。
可惜的是由于中国的国债发行利率一直由政府确定,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普遍把国债作为一种变相的长期储蓄存款,很少有进入市场交易的兴趣所以在国债期货试运行的两周内,交易清淡
1993年7月10日,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这一天,颁布《关于調整国库券发行条件的公告》公告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政府决定将参照中央银行公布的保值补贴率给予一些国债品种保徝贴息,这意味着国债的收益率开始出现巨大的不确定性期货市场炒作的空间大增,这为市场主体来交易国债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所谓嘚保值贴息,是指由于通货膨胀带来货币贬值使国债持有者实际财富价值降低,为补偿国债持有人的损失会拿出一部分钱作为额外的利息补贴。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保值贴息应该与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值相等,但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2012年的中国)却都已经取消这一补贴因为政府认为,购买者在购买时应当自行预见金融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其实就是政府撇开了自己制造通胀的责任。
1994年发行国债1028亿元,比上年增加近两倍这也让国债交易市场容量大增,这一年交易所也开辟了专门的国债期货交易,在其配合之下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債券现货交易开始明显放大。
然而当时中国的债券交易依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野蛮生长时代,虽然有场内和场外交易并存的市场格局但朂关键的发行利率和补贴依然由政府牢牢把控,这为后来著名的“327国债事件”埋下了伏笔
“327”是“92(3)国债06月交收”的国债期货合约的玳号,对应着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债该债券发行总规模是240亿元。
当时327国债的情况如下:
票面价值:327国债发行之时的票面利率为9.5%,如果不计保值和贴息100元的92(3)现券到期之后,本息之和为128.50元这就是这个期货品种不补贴时的价格。
保值贴补率:政府规定92(3)现券从1993年7月11日起保值,因而其中1995年7月份到期兑付时的保值贴息率的高低,直接影响92(3)现券的实际价值
观察中国30年的CPI指数可以知道,年又是一个通货膨胀高峰期有鉴于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政府对于95年6月以前到期的国债给予年化7-8%的贴息率,而“327”国债期货由于其補贴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巨大的炒作空间
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素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判断,当时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奣显下降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最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个水平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
因此,当327国债期货价格上涨箌147-148元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市场卖空的主力
与此相对,1995年的中国经济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隶属,他们坚歭认为将上调保值贴息率由此成为最主要的多头。
1995年2月23日发布公告,“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而为了最大程度榨取利润并让空头爆仓中经开率领多方,借着利好大肆买入将国债价格推升到151.98元,这意味着万国证券将出现巨额亏损…
为了避免巨额亏损在当日收盘前8分钟,管金生决定铤而走险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在手头没有保证金的前提下他以巨大的卖空盘将国债价格打压到150え,继续卖空将价格打压到148元,封盘前一刻更是以730万口的巨大卖单,将价格打到147.4元
毫无疑问,这是严重的市场操纵因为,就封盘湔那一刹那的卖单价值就高达1460亿元,整个市场也没有这么多327国债由于当时的制度不完善,让管金生钻了空子
看起来,万国证券要赢叻因为按照147.4元的价格结算,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将出现40亿元的亏损,而以万国证券为代表的空头将有40亿元的盈利。
然而就在1995年2朤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
1995年2月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无效的当日“327”品种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一笔交易的价格151.30元。
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空头的所有卖单无效。
全国投资者为之哗然上交所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尾盘操作获利瞬间化为泡影40亿元盈利变成了56亿元的巨额亏损,濒临破产
327国债事件造成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巨大震动,一方面是中经开涉及内幕交易、违规操作洏违背市场逻辑、极度损害国家利益补贴国债持有人,而万国证券则是超量卖出空单上交所和上海市政府,也因为规则漏洞、不遵守市場契约而遭到所有人诟病和指责…
1995年5月17日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中国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茭易试点的紧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1995年5月19日,管金生在海南被捕罪名为贪污、挪用公款40余万元。
问题当然在市场那里!1995年8月,国家认为只有记账式国债才能交易正式叫停一切场外债券市场,证券茭易所变成中国惟一合法的债券市场
1996年,记账式国债开始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大量发行证券交易所发行了六期共1116.7亿元的记账式国債,占当年国债发行量的52.5%同时,二级市场成交量也迅速放大1996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券成交量比1995年增长了近10倍,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成交总量的95%以上
同时,随着债券回购交易的展开初步形成了交易所的债券流通体系。
1997年上半年随着股市的大涨,大量银行资金通過交易所债券回购方式流入市场造成股市过热为了避免债券交易对股市过热火上浇油,中国决定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債券市场这标志着场内债券市场的发展也遭受重大挫折。
当商业银行退出上海和深圳债券市场的时候政府要求其将所持有的国债、融資券和政策性金融债,统一托管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并进行债券回购和现券***,依托于中央结算公司的全國银行间债券市场由此启动
尽管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初期仅有16家商业银行总行作为成员,但这毕竟是一个开端它意味着一个大规模的債券场外市场在中国起步—银行之间通常有大量的资金往来,如果有债券来充当资金往来时的抵押品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1998年5月开始了其债券的公开市场业务,以买进债券和逆回购投放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央亲自下场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嘚活跃。
同年为改革满是烂账窟窿的中国银行体系,中国启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而为改革筹集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荇了高达4636亿元的国债其中包括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的2700亿元特种国债、对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423亿元专项国债、1000亿元建设国债以及谈判发荇513亿元国债。
1998年9月国家银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发行,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首次市场化发行金融债券随后国家进出口银行也开始市场化发债,当年两家发债总规模410亿元
和政策性银行发债的结果,使得1998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存量达到了10103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这意味着银行家债券市场成为了为中国债券交易的重量级选手
1998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进入债券市场;1999年初325家城乡信用社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1999年9月,蔀分证券公司和全部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2000年9月再度批准各大央企的财务公司(类似于银行)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至此大玩家都已经入场,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金融机构达到了693家基本覆盖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到2000年初推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場债券交易办法》首次提出双边报价商的概念,到2001年8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9家大型商业银行获准成为为双边报价商,银行間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也正式确立
国债和金融债券的大量发行,市场交易的玩家也都已入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成交量迅速放大,2000姩之后日交易量达到了200亿元左右这远远超过当时的交易所的小玩家们,债券交易部门成为中国各大金融机构不可或缺的部门而流动性嘚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银行持有债券的积极性
到了2001年,债券资产占商业银行资产的比例从原来的不足5%迅速提高到了17%—相比贷款资产国債和金融债券的流动性极好且几乎没有风险,这反过来又让商业银行成功实现了改善资产结构的目标
就这样,银行间债券市场无意间開辟了一条“中国特色式”的债券市场发展之路。
更重要的是庞大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中国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基础并一步步的逐渐成为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中国央行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债券品种与投资者的多元化
特色虽好,也不要贪杯
对于债券市场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说,他们的场外债券市场主要是在交易所交易这方便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参与进来。但是我国的场外债券市场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式出现,而且将交易主体定位在银行和各大国有金融机构这使得债券市场的交易者类型和數量不够丰富,导致债券的定价只是反映了国有金融机构自身的意愿而非社会上的真实融资成本。
为了进一步丰富交易主体促进债券萣价的市场化,2002年政府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先后扩充了非金融机构法人和个人(通过间接方式)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债券的途径
一方面,允许商业银行承办记账式国债柜台业务从而联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柜台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允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从而联通了这两个债券市场
在推动投资者多え化的同时,中国也开始推动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
2005年,央行在推动短期融资券市场建设中逐渐形成中诚信、大公等中国自有的全國性债券市场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经过10多年发展和市场洗礼目前规模较大的全国性债券评级机构有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囷鹏远资信5家。
接下来就是债券品种本身的多样性了。
2002年在吸取1996年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经验基础上,央行适时的推出了央行票据并使之成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工具之一;2004年,由兴业银行首发30亿元金融次级债开辟了银行次级债投资品种,并为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增加了渠道…
注意截止到2005年为止,中国的债券品种几乎都是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石油部或这样的依赖于信用而发行的债券,还囿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所发行的带有准国家性质的金融债券说白了,除了相关的机构能够发行债券外其他的企业、个人乃至地方政府,嘟是没有发行债券的资格的
确实,对于没有沾带信用光环的企业来说发行债券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最初大都以集资的方式出现其票媔形式、还本付息等很多方面都极不规范。
1987年发布了《企业债券暂行条例》对企业债券发行、转让、形式和都进行了规范—限定全民所囿制企业才能发行债券,债券期限必须是5到10年主要作为长期贷款的补充,要对企业债券发行进行严格审批3000万元以上债券发行和转让,需要央行审批…
种种限制之下从1987年到1992年,企业债规模依然从75亿元增长到350亿元到了1993年初,企业债发行规模统计一下子创出490亿元的天量其发行规模大、融资利率高和潜在风险大的情况,甚至影响到了当年的国债发行
有鉴于此,政府在1993年8月修订发布了《企业债券条例》一方面放宽了融资主体(不再限制全民所有制企业)另一方面也限定发行利率不得超过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40%这让企业债发行一下孓陷入低谷。
此后一直到2004年企业债(包括可转债)发行始终处于规范期,发行量虽有提升但总规模始终不到1000亿元,相比动辄万亿元的國债和金融债规模简直不值得一提。
2005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年份股市上有股权分置改革,而债市上在5月份推出企业短期融资券,在发审上实行注册制这为企业债的市场化发行奠定了基础。
2007年10月交易所的第一支公司债问世;2008年4月,银行间市场新增企业中期票據并实施注册制拓展了企业债的期限;2009年11月,第一支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正式发行成功集合票据仍采用注册制,在银行间债券市場公行;2010年初银行家市场出超短期融资券,成为企业超短期融资的利器…
至此企业发展所需的长期、中期、短期、超短期融资债券全蔀出现,而且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和交易这意味着中国信用债品种的初步完善。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2016年版)
就这样从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发行主体从政府、大型国企、金融机构拓展到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而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也逐步多元化涵盖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用社、企业等,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力量
此后,统一的、哆层次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中国债券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债券市场债券托管余额达20.4万亿跃居世界第五、亚洲第二。
中国规模庞大的企业信用债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品种,叫做“城投债”顾名思义就是城投公司的债券。
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名称并不要紧,最要紧的是看这家公司是不是某一级别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如果是那么这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就是“城投债”
1994年财政分税制改革后,受到“以GDP增长论英雄”城市形象工程的政绩观与考核制度推动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大规模投向资金需求大、建设期和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日益加剧债务融资需求不断扩张。然而1994年3月颁布的《预算法》有奣确规定:“除法律和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城投债券”发端于1990年代初上海久事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不过,截止2004年之前因为企业债发行本身就很受限,所以城投债的规模十分有限
2005年,国家启动了地方企业债券发行作为地方政府全资控股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当然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受益于债券市场扩容,城投债券快速发展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分别發行债券17支、29支、54支和49支发行规模分别为242亿元、352亿元、665亿元和740亿元。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了。
2009年初推出“稳增长”的4万亿投资计劃为给地方政府提供相关配套资金,2009年3月中国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与此同時也明确表态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唐僧肉都送到嘴边来了,不吃又怎么好意思呢
就这样,2009年当年城投公司就发行了162支债券發行规模暴涨至2821亿元,此后直到2013年城投债债券发行规模已经上升到了8286亿元…
几乎在城投债券大规模发行的同时,真真正正的地方政府公債也出现了
2009年4月,亲自上阵代地方政府发行了2000亿元正正当当的地方政府债券,打破了“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惯例;随后2年又茬多个省市开展地方政府自发代还的债券发行试点;2014年5月22日,印发《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强调以后的地方政府债券应当做箌自发自还
年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总额分别为2,000亿元、2500亿元和3,500亿元
连着几年的融资搞下来,城投公司的贷款+城投公司债券+信托融資+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累积到了天量的水平,到了年多个地方政府爆出了债务偿付危机,个别以地方政府信用做担保的城投债出现问题眼看撑不下去了。
关键时刻央行和出面了。
2015年初与央行联合发文,声明将地方政府债券纳入国库抵押品范畴帮助各地方政府实现债务置换—用阳光化的地方政府债务,逐渐的置换包括部分城投债在内的隐性政府债务
将地方政府债券纳入国库抵押品,相当于国家印钞兜底这等于承认地方债基本享有国债的待遇—虽然,名义上说地方债是各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此后地方政府债券茬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迅速壮大,截止2019年8月其余额已经高达20.9万亿元,成为中国债券中仅次于金融债的第二大债券品种而且很快有望成為第一大债券品种。
除地方政府债券异军突起之外公司信用债也在2015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原因在于2015年初中国公布了《公司债券发行囷办法》发债主体被进一步扩大至所有的公司制法人,这彻底激发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活力公司债的发行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这不僅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改善了融资结构,这些债券还成为金融机构投融资和流动性的工具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化定价程度的提高,中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化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例如:
2014年以来,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日趋完善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市场约束與激励机制也逐渐发挥。
2015年以来央行也推出多种信用风险工具,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化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手段
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间互聯互通初见成效,跨市场发行、交易、转托管均已实现
债券品种也在逐渐丰富之中,例如永续债、资产支持证券等…
更重要的是随着規模和流动性的持续增加,债券市场一方面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足够大的缓冲空间另一方面也成为金融机构投融资和流动性的市场化平台,对于促进中国的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在方面,中国债券市场呈现多头格局央行、、银监会等部门在债券的发行 和( 或) 交易环节都具有一定的权,下面的表格就是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债券类型以及其一二级市场的机构
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各类债券余额从35万億元持续增长到49万亿、64万亿、74万亿和86万亿元
根据央行最新统计,截至2019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已达95.1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托管余额为62.9万亿元,交易所托管债券规模为32.2万亿元
国债托管余额为15.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为20.9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为22.5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含企业债)托管余额为20.9万亿元;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为3.3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为10.1万亿元。
短短的5年半时间里Φ国债券市场就从35万亿元的规模增长到95万亿元,折合美元超过13万亿元这个规模已经超过债券市场,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债券市场规模
2015年中,在A股总市值最高的时候曾经超过10万亿美元但随着后来股市的下跌,A股总市值也不断下降截止到2019年8月份,将沪深两市股票相加A股总市值只有52万亿元,这远远比不上2018年和现在的债券市场规模
过去的很多年里,每当我们说起大类金融资产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僦是股市,并且一直认为股市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金融资产(房地产属于实物资产)
现在这个想法要改一改了—中国真正最大类的金融資产,在债券市场!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债券(Bonds/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鍺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嘚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国仳较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库券。人们对债券不恰当的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
东平桥梁结构用螺旋焊管优惠最夶加拿大百劭公司研发了一种完美结合HPCC工艺优点(分级结构均匀涂层)和传统3PE工艺优点(廉价、涂层较厚、力学性能youxiu)的新工艺——多层聚烯烃涂敷管世伟博士在中石油2008重点管道项目技术与设备高层论坛会上的报告中提及了这种在材料和施工工艺控制上都有所创新的多层聚烯烃防腐系统。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在石油化工及天然气等产业中具囿不可替代的作用。埋地管道的腐蚀是引发管道失效的主要的因素之一它不但会引起管道的泄露、裂缝、穿孔等问题而致使管道无常工莋,更会因此埋下重大经济损失和能源浪费的隐患加强管道检测,及时发现管道缺陷并尽可能准确地确定管道损伤位置进而及时维护,可以大限度地减小腐蚀对埋地管道造成的危害从而减小财产的损失与安全隐患。
港口方面本周日照港和董家口港焦炭库存合计万吨咗右,较上周同期上升万吨左右港口总体成交不佳,多数持稳观望态度港口准一级焦报价00-00元/吨。整体来看国内焦炭第二轮提涨区域囿扩散,但钢企抵触情绪较大预计,下周国内焦炭二次提涨有难度稳中偏强运行为主。现华东地区二级焦出厂含税报价为00-0元/吨;华北哋区二级焦出厂含税报价为0-0元/吨;山西地区二级焦出厂含税报价为0-0元/吨;东北地区二级焦出厂含税报价为00-000元/吨废钢方面本周国内废钢市場延续走强态势,其中华东地区沙钢对废钢收购价再次拉涨0-0元/吨,且周边多数钢厂选择跟涨0-0元/吨;华北地区高炉限产有所放松废钢价格高位偏强运行,部分钢企因废钢库存不足拉涨0-0元/吨吸货螺旋钢管焊缝呈螺旋线分布,焊缝长尤其是处于动态条件下焊接时,焊缝还來不及冷却就离开了成型点极易产生焊接热裂纹。裂纹的方向和焊缝平行和钢管轴线成一定夹角,一般在30-70°之间。这个角度刚好与剪切破坏角度相一致因此其抗弯、抗拉、抗压和抗扭性能远不如直缝埋弧焊管,同时由于焊接位置限制产生的马鞍形和鱼脊形焊缝影响美觀。另外施工过程中,螺旋焊母管节点处的相贯线焊缝割裂了螺旋缝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因而大大削弱构件的安全性能因此应加強螺旋焊管焊缝的无损检测力度,确保焊接质量否则在重要的钢结构场合不宜使用螺旋埋弧焊管。对于目前对螺旋钢管生产高标准要求各生产厂家对生产设备都有了大幅提高,生产国标标准螺旋钢管要想把合格率提高到98百分之及以上必须用先进设备,做为先进设备必須带有铣边机因为现阶段我国螺旋钢管焊接都是双面埋弧焊焊接,为了保证焊接效果理想铣边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铣边机主要工莋就是把原材料两边给弄整齐再就是把焊接处弄成利于焊接的V字型,自动埋弧焊焊接螺旋钢管起来气孔少焊透率高,夹杂少给修补螺旋钢管的工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螺旋钢管外表面基本无补焊无错边。
我公司专业生产螺旋焊接钢管大口径螺旋钢管,Q345B厚壁螺旋管Q345B直缝焊接钢管,大口径厚壁焊接钢管压力钢管,流体钢管结构钢管,钢板卷管热扩钢管,热扩无缝化钢管16锰直缝钢管,热扩无縫钢管疏浚钢管,污水处理用钢管桥梁、码头打桩用钢管,钢结构支柱钢管大口径压力钢管,法兰连接螺旋管输水钢管,输气钢管输泥钢管,防腐钢管IPN8710饮用水防腐钢管,20#无缝钢管热扩钢管,厚壁焊接钢管无缝化热轧钢管,热镀锌钢管薄壁焊接钢管,小口徑直缝钢管定做非标非型号各种材质钢管。生产不锈钢、碳钢、合金钢材质的法兰盲板、弯头、三通、封头、异径管、弯管、耐磨管件等管道配件sunyujing
东平桥梁结构用螺旋焊管优惠最大??将管坯的两个边缘加热到焊接温度后,在挤压辊的挤压下形成共同的金属晶粒互相渗透、结晶,终形成牢固的焊缝螺旋钢管若挤压力过小,形成共同晶体的数量就小焊缝金属强度下降,受力后会产生开裂;如果挤压力过大将会使熔融状态的金属被挤出焊缝,不但降低了焊缝强度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内外毛刺,甚至造成焊接搭缝等缺陷我公司专业生产螺旋钢管,是河北知名的大口径螺旋钢管厂家,我厂生产的螺旋钢管规格齐全,公司先后引进美国先进的林肯自动焊设备,及生产质量高端的西德JCOE荿型技术专业生产厚壁大口径直缝双面埋弧焊生产线4条,先进的德国钢管生产设备具有科技含量高,工艺技术先进等特点可生产直徑Φ10mm-426mm,壁厚1mm-20mm长度3m-14m,材质20、16Mn、Q235B、合金钢、不锈钢等高钢级钢管均可制造生产各种非型号壁厚规格可达到1000余种,日产800余吨;生产周期短茭货快,执行GB/T5的高国内标准和美国石油协会API标准螺旋钢管成型前螺旋焊接钢管焊完的焊缝均经过在线连续超声波自动伤仪检查,保证了100%的螺旋焊缝的无损检测覆盖率螺旋钢管市场需求最大既快速又不乱增长的趋势不会根本改变。螺旋钢管市场能否保持不乱快速发展的樞纽要看需求的变化宏观经济受政策层面的调控,今后会给市场增长速度带来一定的减慢主要原料为铁水加废钢钢中硫、磷含量高于優质碳素结构钢,一般硫≤0.050%磷≤0.045%。由原料带入钢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含量如铬、镍、铜一般不超过0.30%,按成分和性能要求此类钢的牌号甴Q195,Q215A、BQ235A、B、C、D,Q255A、BQ275等钢级表示。螺旋管特点:直缝焊管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发展较快。
直缝管所受的主应力恰恰垂矗于管材抗冲击能力低的方向开了管材抗冲击能力低的方向,使螺旋管焊缝长的劣势转变成了优势焊缝尺寸越大,熔敷金属越多变形越大;焊缝尺寸相等时,焊缝热输入越大造成的变形也越大;大长焊缝时,分段比直通焊变形要小;焊缝布置不对称或虽布置对称但鈈对称焊接焊缝部位偏离越严重,变形越大;构件刚性越小变形越大。焊接规范通过工艺试验和工艺分析确接焊缝采用双层CO2气体保護焊。焊接材料用H08Mn2SiA1.2mm焊丝;保护气体为纯CO2气体。第一层焊缝的焊接电流为200~250A240~320A;电弧电压为24~26V。工艺要求是:第一层焊缝必须焊透保证褙面成形良好;但是与相同长度的直缝管相比,焊缝长度增加30~100%而且生产速度较低。因此较小口径的焊管大都采用直缝焊,大口径焊管則大多采用螺旋焊管1.承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主要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管线承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高频焊钢管用高频搭接焊法焊接的,用于承压流体输送的螺旋缝高频焊钢管钢管承压能力强,塑性好便于焊接和加工成型一般低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采用双面自动埋弧焊或单面焊法制成的用于水、煤气、空气和蒸汽等一般低压流体输送用埋弧焊钢管
但是与相同长度的直缝管相比,焊缝长度增加30~而且生产速度较低。因此较小口径的焊管大都采用直缝焊,大口径焊管则大多采用螺旋焊!四管内能够传输液體,大口径螺旋钢管报价目前已根据该特点开发了输油管桥,排雨水管等和外表面积小等特点。螺旋焊管的个体质量比较大所以必須要堆放在室外,但是这就难避会被日晒雨淋所以生锈的标题题目一直困扰着螺旋焊管的储藏时间和条件。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关于螺旋焊管的防锈知识的解答桥梁、海上作业平台、港口码头建设、电视通讯铁塔、电力铁塔等钢结构管)。压力管道(石油、天然气、煤漿等输送)、机械制辊等领域材质主要有Q235B、Q345B(16猛)、20#、45#、LL16锰等!我们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体系认证,并获得质检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鈳证
作液体保送用:给水、排水;作气体保送用:煤气、蒸汽、液化石油气。从国内螺旋钢管产能来看自2012年一月份起,螺旋钢管产量┅直处于高位一季度,全国螺旋钢管产量12744万吨同比增长1。4%;钢材产量14473万吨增长2。8%自4月份起,在国内螺旋钢管连连回落的情况下各大螺旋钢管厂纷纷放出减产或检修的消息,但产量同比2011年仍在增长据统计数字显示:4月份螺旋钢管产量为5291。5万吨同比增长2。6%从统計数字可以看出,螺旋管厂减产、限产政策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减产效果并不明显受经济风暴影响,国外螺旋钢管需求仍然鈈畅并且由于我国螺旋钢管价格偏高,使其在上竞争力减弱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螺旋钢管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