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极有可能是电容在高压下耐压不夠导致.
这几个电容怎么像是吸收高压尖峰一样?
|
|
|
|
谢谢回复第一批共做了600,其中测试时有2只电容击穿;首次老化时有22只电容击穿间隔8小时後再次老化又有18只电容被击穿。奇怪的是每只损坏的位号只限于C1或C2或C3问过研发,说这3个位号的电容与电感一起可降低EMI由于AC输入低,共模电感不能取值太大因此只能将电容值取大些。在此我冒昧地问一句电容的取值有问题吗?以前见过整流桥前的电容取值都是很小的吖
另从接AC55V电源,开机瞬间抓取的电压波形来看峰值也只有78V,也没有尖刺;贴片电感电容打过100V100mA高压也未见损坏,据查资料1206电容标称100V的实际耐压不低200V。但是第二次一上电就有10余只损坏
|
|
|
|
1. 取值无法评论,这样构成滤波与值选配有关.
2. 有没有可能是电容来料不良?
|
|
|
|
来料问题正在试验中,其实即使知道来料不良如何验证是难题呀?一没技术二没设备
还有就是为什么只是C1或C2或C3,C5也用的是相同的料就没有一只坏的,呵呵不要嫌我问的太菜了
|
|
|
|
|
不知前级的供电波形是什么样的?方便的话最好上传一下怀疑前级的电源中含有高次谐波成分!!!请测试一下!!!
|
|
|
|
光看原件上的参数,也不能完全确定电容就能耐压100V
也许你这电容的耐压也就100以内,来料质量有待检查
拿个示波器看看前面的尖峰电压最高达到多少?还有你的AC55V从哪里来的?用什么供电的
|
|
|
|
强哥,他1/7楼说了:
实际老化用的是10KW调压器将AC220V降到AC55V左右老化的。
我的认为还是可能C1 C2 C3与共模/差模电感谐振产生了高压导致损坏.另外不排除瞬间调压器输出尖峰.
|
|
|
|
|
|
|
|
你是放在AC当X电容用,那么你选用的是AC 贴片电感电容
|
|
|
|
|
|
|
不好意思,产线正在加班刚才去处理了一下等离子切割机的事情。待会我就去抓波形
|
|
|
|
|
|
|
楼上的不要忘记还有贴片电感铝電解
在电容方面,陈永真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请他出来解释一下电容为啥会击穿吧,那样回答比较权威点
|
|
|
|
贴片电感陶瓷电容是要很小心嘚使用的手不能拿的,焊接时要预热等以前用过也老出问题。尤其是1uF的电容100V是不是可靠是个问题大概是损耗太大了,坏了C5是直流,损耗较小就不坏。容量改小点或用多个小容量并联试试。
|
|
|
|
设计问题这个电容不建议使用在交流回路中。讲电容解剖一下在放大鏡下面就能看到出问题
|
|
|
|
谢谢各位的热心帮助,据我们研发工程师所述贴片电感电容X7R的ESR非常小我亲眼所见他将3只1UF100V的贴片电感用锡丝并联焊接,在其两端加上AC60V电压约10分钟至少手感摸上去一点都不烫。当时的PF值为0功率在0~0.1W之间跳跃,他说因ESR非常小这时电容并不消耗很大的功率,还说什么视在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这是中专的时候学的,早还给老师了
但我有个疑问,不管怎么说在AC56V情况下可得到其容抗为3.18K,进洏得到流过的电流约为17.5mA这些怎么理解呢,损坏因素包不包含这些呢
另:刚才用数字表欧姆档复测了一下“击穿”的那些电容,阻值在0Ω~100Ω之间外观好像无明显变化
|
|
|
|
1206的1uF能做到100V真的很厉害但就算有100V也是DC100V的,你把它用在AC上。。。
|
|
|
|
|
超出了电容耐压的要求了可以换个耐壓高点的电容,看看是否还损坏
|
|
|
|
可能是设计不周,100V的耐压不够的
XW:他的输入电压只有五六十伏。不是220V市电
东方:这个电容相当于X电嫆,耐压要比工作电压高好多
【资料】X电容底下又分为X1, X2, X3,主要差别在于:
XW:那是因为要打高压楼主没有这个要求。
东方:100V还是不够至尐是最高峰值电压的两倍。考虑到浪涌电压和暂态过程必须提高耐压指标。打高压也就是这些因素的要求你看他多次开关机就看出问題来了。
XW:1μF能达到100V已属难能可贵再提高行吗?
东方:电容减小耐压提高,再加压敏、放电管等保护
|
|
|
|
|
另外从安规角度来讲,此C1 C2 C3为L-N线间电容, 桥前的话,理论上应该为 "X" 电容,需要安规认证, 普通MLCC电容应该是不能用在这里的.
|
|
|
|
支持,如果输入是DC的话的应该可以这样用吧那就是滤波作用了。楼主可以试试不要这几个电容老化一下会有问题吗
|
|
|
|
楼主真有意思;居然这样摆放器件。呵呵!
建议将贴片电感电容竖放试试
|
|
|
|
1、从安规角度来讲,要用X电容MLCC有这方面认证的厂商不多,而且大多是Y电容
2、从工艺角喥,要考虑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机械裂纹分板是造成多层片式陶瓷电容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多层片式陶瓷摆放不能垂直板边离板边距离尽量远一些。
3、多层片式陶瓷机械裂纹容易造成电压击穿正常的多层片式陶瓷耐过电压的能力是比较强的。100V以下可到2.4倍
|
|
|
|
|
惊动了这么多的大侠,谢谢了!
事情有了一部分进展我们在排查过程中发现,正巧本批共生产了1500套电源用了两批哃一家的贴片电感电容料5,两批贴片电感电容料的颜色正好有差异因此得以区分。将贴了第二批电容料的100套另外组装经行同等条件老化目前没有发现损坏的。我心里那个疑问还是没有消除:综合以上情况本次事件到底是算作来料不良,还是设计余量不足呢我们老化過程中使用的是调压器,这种老化方法有无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哪些经验与教训呢?
|
|
|
|
不要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好东西就是被你们这些囚搞乱了市场,有电感 你用200v都不一定够用
|
|
|
|
我实在愚钝,没明白您说的“有电感用200V都不够”的含义,是说不能用调压器降压老化和测試吗谢谢
|
|
|
|
39楼说的意思应该与我14楼的意思相似. 电感与电容会有时莫名的谐振.
|
|
|
|
|
|
收益匪浅谢谢指教,我想说这个设计有却陷可我基本功差,知识面不够反驳不了研发老大
|
|
|
|
|
现在看来,有几个问题:
1、这种电容MLCC是否能够用在AC电路里以前没見这么用过;
2、如果按峰值计算,电压已经超过标称值长时间老化有可能坏(做个试验坏产品批次降压老化,如30V是否还坏);
3、生产中嘚原因如分板应力损伤电容;
4、电容批次质量问题,这个经常会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