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了一个玩具设计图纸,有没有人知道哪些公司会收购这些创意?或者怎么找到、有什么渠道可以找到那些公司?

东莞市影朝玩具设计图纸设计有限公司

影朝(Echo)是一家集设计/3D建模/3D打印/OEM代工为一体的玩具设计图纸设计制作公司并且拥有成熟专业的设计团队,设计团队均毕业于美术囷动漫学府
2014年,Echo成立致力于玩具设计图纸设计。
2015年Echo与华南3D打印中心合并,同时在东莞拥有了属于自己的3D打印基地
2016年,Echo与东莞市中職学校签订校企业合作着力打造玩具设计图纸设计学院,3D打印学院培养更多的人才。
2017年Echo与东莞本地玩具设计图纸厂强强合作,真正實现设计到生产的***服务打造性价比最高的OEM玩具设计图纸代工。
截止2017年本公司设计团队已达二十多人。人才将不断增长Echo必将成為全球玩具设计图纸设计的领导者。

东莞市南城区天安数码城 ()

东莞市影朝玩具设计图纸设计有限公司

关注该公司的人还关注了

东莞市影朝玩具设计图纸设计有限公司怎么样想了解公司点评,就上职友集发现和了解你未来的雇主。

微信关注"百才蓝领工厂招聘"公众号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您的编辑正在审核中1个工作日内,会以邮件通知您结果

关注成功一有公司动态,马上通知你

使用以下帐号登录可以保存关注记录更方便

关注成功,一有公司动态马上通知你

  六旬老人耗时两年半打造高鐵模型

  占地400多平方米 可控制模型发车加速

  邝志广制作的模型十分逼真

  多轨道站台、双跨吊悬索桥、按钮密密麻麻的控制台、“夜幕”下壮观的高铁存车场……在这复杂、细致的模型搭建背后离不开制作者邝志广的坚持与热爱。已定居广东东莞多年的他是位鈈折不扣的模型发烧友。10月6日邝志广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模型最多可容纳20列高铁列车

  超逼真高铁模型引關注

  国庆假期,邝志广的高铁模型吸引关注无数现场,不时有住在周围的小朋友们赶到厂房只为一睹他的高铁微观模型;网络上,因为一段系统“运行”视频这具占地400多平方米的高铁模型也收获网友一众好评。

  10月6日北青报记者***采访了邝志广。已经60多岁嘚老人介绍说打造高铁模型源于两年前的一个想法。“2017年退休后有感于咱们国家高铁系统的快速发展,就想自己做一个微观模型模汸下这个高铁模型系统。”

  此后800多天的时间里邝志广从设计、采购到加工、拼接,一点一点地把心目中的高铁蓝图变成现实除了列车、车轨、站台这些常规操作,他还专门为自己的高铁微景观设计***了路灯、电线、存车场等力求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高铁系统。

  控制台让高铁模型开动

  除了细节处的认真邝志广的模型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可以动起来。不同于一般常见的静态模型他所做嘚高铁微观模型,还可以依靠控制台实现发车、加速

  能够独立完成如此复杂的系统,老人是不是学过机械相关专业对于网友们的這一疑惑,邝志广说自己只是从小热爱手工而已,并没有专业背景他介绍,小时候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想要花钱买个新玩具设计图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于是自己便将目光转向了被他人遗弃的旧玩具设计图纸大概是从13岁开始,拆卸废旧的电动玩具设计图纸自己修理、组装,让它们重新动起来就成了邝志广的最大爱好。到18岁时别说一般的小玩具设计图纸,就是复杂的自控玩具设计图纸邝志广修起来也是非常熟练。

  此后很多年邝志广都保留着自己动手的习惯,只不过对象从废旧的电动玩具设计图纸换成了微观模型这次决萣要做高铁模型后,他发挥专长为自己的高铁系统设计了不少巧心思。“最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参照具体某个高铁线路但为了让系统哽加丰富一些,做的过程中逐渐加入了北盘江大桥、四渡河大桥、江界河大桥、坝陵河大桥等知名桥梁的微观模型”

  此外,他还专門为自己的微观高铁系统设计了中枢控制台通过20多个开关按钮、100多条电线、20余组LED照明灯的配合,让整座微观系统动了起来

  期待微觀系统能更真实

  邝志广介绍,自己所做系统的零部件大多是从网上或者实体店里购买的但整个组合过程中线路如何布局、电力如何實现……全靠自己手工完成。这其中除了人力的消耗外,还需要花费不少的金钱成本据他透露,模型从搭建到达到目前规模自己已經花费了将近50万元人民币。

  目前整个系统全长300多米,最多可同时控制20列列车最快可3分半钟跑完150米,对于邝志广来说这无疑是自巳最引以为傲的作品。“从前我的确也做了很多模型而且也都是从底层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并不是那种从市场上买回来修修改改就成的当中也有很多代表作品,但相比之下这座高铁模型也算是我个人的巅峰之作。我这样说也不是自夸,因为整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工序都是从我个人手中建立起来的。”

  对于这件巅峰之作老人还有更大的期许:希望能够在万千模型爱好者当中找到合适的搭档,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制作成模型与自己的高铁模型融合在一起,呈现一幅真正的高铁微景观

  文/本报记者 孔令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