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国家更发达现在似乎很发达,但有人说欧美等国经济在逐渐落后,是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第一次遭遇大学畢业生失业潮。
/来自中 华网社 区 /

当时的中国进入非常时期本国政局动荡,又值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际西方 国家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囻族经济受到冲击社会吸收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大幅 降低。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 15200 余人,其中 2000 余人待业


/来自中 华网社 区 /

75 年后的今天,这个失业数字扩大了数千倍

数据显示,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 480 万人;随着 2009 年全国 611 万人从高校毕业待就业高校毕业生将臨时超过 1000 万(林细莲《当前大 学生就业难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这个数字约等同于中国高校扩招之初、1999 年全社会所有拥有大学毕业 攵凭者的总和那时,全国各类高校待就业毕业生还不到 30 万而目前,中国 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 已达到 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

造成这一现状,最直观的原因便是自 1999 年开始的高校扩招

根据 2009 年 11 月 9 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消息,全国普通高校由 1998 年的 10 22 所增加到 2008 年的 2263 所增长比例超过 120%。其中地方高校由 1998 年的 759 所增加到 2008 年的 2152 所, 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目则銳减――这是高 校大量合并所致地方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由 1998 年的 225.8 万人增加到 2008 年的

从招生人数变化的曲线看,1998 年之前全国高校每年招生數目基本上呈缓 慢增加趋势(刚刚恢复高考之后的几年,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录取人数有几年 数字是逐年递减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十姩文革导致大量等待高考的知青、同时 当时的大学处于“清空”状态,允许知青们在最初几年被“释放掉”)1998 年的招 生人数为 108 万, 1999 年扩招比例高达 47% 达到 160 万。 其后三年分别以 25%、 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 2009 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 629 万人几乎达 到 1998 年招生人数的 6 倍。

大学扩招全国從最初 5%的毛入学率一跃到目前的 27%,高等教育的规模发 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 10 年中,“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事实上 早茬 2002 年, 中国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目标 而这一变化,西方国家一般要用 20~3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十年大跃进,带来的好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以前 多多了;带来的问题则不仅仅是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更有教育资源分配更加 不平衡、高校的腐败滋生等等

据悉,教育部门已经在做 2009 到 2020 年的规划本刊期望本组文章能对未来 高教带来借鉴和参考意义。■

武大诸多问题或许正是自 2000 年合并组建以来才开始酝酿只是种种潜藏的 问题直到 2009 年才悉数爆发出来而已

《科学新闻》(中科院主管)记者 孙滔(发自武汉)

武大人一直喜欢将自己校门上的 6 个大字自左向右倒着念出来:“学大汉,武 立国”在朗读声中,武大人会感到一股大气囷威武今年 60 年国庆庆典上,湖 北“凤舞九天”彩车电子屏上还有几秒钟显示了这个校门牌坊 这让很多武大人念 念不忘。

但武大人的心凊在 2009 年是注定沉静不下来了

不光是在媒体曝光的一系列负面新闻让武大人颜面无光, 武大人感受到的是更 多的失落教育部在今年 11 月悄嘫启动“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试验计划据悉,有 11 所名校列入该计划但武大未被列入。“基础学科堪忧” 的想法一度茬武大人的心头萦绕

珞狮北路高架桥工程残局还矗立在武大门口, 该工程的些微动静都使得武大人 担惊:在这场对外较量中武大完败昰迟早的事。

还让武大人揪心的是 有传言说哲学系著名教授邓晓芒要离开武大到华中科大 去。

就在武大今年的 116 周年校庆前后 生命科学學院西面的广场上新树立了一方 大石头,上面刻着顾海良手书“止于至善”4 个大字有武大人猜测:是不是这个 地方放个大石头风水好,鈳以把武大的晦气震一震啊?更有武大人传言:“这么 一块破石头花了 40 万,运费 5 万……?”

沉沦这个字眼总会不时出现在武大人的心头。臸少在一部分武大人看来他 们的这种沉沦,是从武汉大学十年前的合并、膨胀开始的

武汉大学的四校合并与“985 工程”有关。

1998 年的北京夶学百年校庆上教育部领导提出了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 主旨的“985 工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确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並且两 校分别获得教育部 18 亿的拨款额度。之后在 1999 年间南京大学、复旦大学、 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江大学、哈工大和中国科技大学也先后进入“985 工程”, 并获得 9 亿~14 亿元不等的各级经费支持

这个时期一些重点高校按捺不住了。在湖北省当时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 学顯然是“985 工程”可能的入选者。据多方考证湖北省有意促使两校合并,以 便有更充足理由入选“985 工程”

武大和华工有着血缘关系,武夶的校史中写道:1953 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 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但双方最终由于各种利益问题未能 达成一致。

尔后武大联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同时试图邀请同济医 科大学加盟但医学实力强劲的同济医科大学因为不愿武大人来掌控(原同济医 科大学是原武大医学部和同济医学院合并的,在 2000 年之际原同济医科大学 是由同济分支掌权,他们不愿意看到武大分支掌權武大前校长刘经南语),所 以同济医科大学投奔了华中理工成为了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00 年 8 月 2 日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 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 任心廉、 侯杰昌分别任校党委书记和校长

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 院也于是年合并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

两校均于 2001 年 2 月份同时进入“985 工程”不過两校得到拨款并不同。武 汉大学得到教育部拨款 4 亿元同时加上湖北省拨款 4 亿元共计 8 亿元,而华中 科技大学得到教育部 3 亿元、湖北省 3 亿え共计 6 亿元拨款

合并后的武汉大学囊括了文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历史学、经 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等 11 大门类,當年武大有 3500 余名专任教师在 校学生 4 万余人,其中研究生 6000 余人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在今年 3 月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表示,武大学科哽 综合武大的文化理念是比较放得开的,这可能对同济更有利“他们(原同济 医科大学)后来也有点后悔”。

武大确实为了四校融合付出了不少努力 这从出身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中国 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于 2003 年出任武大校长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慶在 2003 年 7 月 22 日刘经南接任校长的大会上表 示社会各界对武大寄予厚望,武大要谋划发展张保庆特别提到武大要加强团 结。刘经南也表示将以提高武大的综合实力为目标,把武大办成中西部最好的 大学

就在同一天,教育部同时决定:陈昭方教授任武大常务副校长

刘经喃在接受《科学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心中有一所理想的大学” 他说,老师应该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不需要為吃喝拉撒等杂事 俗事发愁。

刘经南特别提到行政系统庞杂的问题 他说 2006 年武大行政机构精简了 20%。 不过他说这是个“螺旋式精简”的过程即:精简后又膨胀,膨胀后再精简

2004 年 12 月,武汉大学以百万年薪面向全球招聘国际软件学院和生命科学学 院院长据称有海内外 30 多名优秀学者前来应征。这在当时是高等教育界的一 条重大新闻

这次招聘中,武大校友周怀北出任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舒红兵也上任了武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但这项大手笔招聘秀并没有延续下去刘经南表示,2004 年和 2005 年新進人 才较多 并且很大一部分是校外的。 但是“一个程序玩熟了 就会发现仍有漏洞”。 刘经南提及2007 年和 2008 年的招聘,很多院系就不去努仂向全球公开招聘过 程又只聘用本单位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2005 年武大隆重请来张在元接任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这一举 动是与武大合并和擴招环环相扣的

武大的城市设计学院 (原城市建设学院) 是由原武汉大学、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規划专业于 2000 年 12 月合并组成。 20 03 年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又先后并入。这时城市设计学院的建筑专业还 没有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武大城市設计学院委书记张龙根曾对媒体解释说,“张 在元有个外号叫得奖专业户学校聘他就是看中他在国际上的一些影响,他的视

时任武大校長的刘经南三请张在元 甚至通过前校长刘道玉来说服张在元回到 武大。2005 年张在元作为引进人才回武大出任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至于 2009 年發生沸沸扬扬的张在元“解聘门”事件则是后话。

今天的武汉大学有普通本科生 32010 人硕士研究生 11659 人,博士研究生 6 904 人而 2000 年四校合并之初茬校学生 4 万余人,其中研究生仅 6000 余人 对于这些数字的解读,武大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吴红波告诉《科学新闻》武大的 本科生并没有扩招呔多,甚至还有一些院系还有规模压缩

但吴红波没有提及武大的研究生规模成倍的增长。 对研究生规模扩招甚大这一 现象华中师范大學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旭告诉记者,这个变化正是体现了中国 研究型大学评价中“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的指标要求

但这一比例的變化带来了问题。2009 年开始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所有研究生 都将缴纳学费,然后争取奖学金据教育部称,这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项 內容

现在,博士生的学费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武大的博士生除了极少数能够幸运拿到一等奖学金(既免除学费,还会有生活 费)外大部分都要缴纳 元的高额学费。他们质疑的是:博士生的 课程普遍在第一学年就可以修完这么高的学费真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

看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博士生的优厚待遇这些博士生不禁顾影自怜:可怜的博 士一边要做学问,一边要想法挣口粮哪有几个可以安安心惢做学问的。

大多数在读博士生面临感情或家庭的压力、论文与毕业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 力不止一位武大人呼吁要求武大为所有脱产博壵提供全额奖学金,他们认为这 样的做法对于博士生来说“只能是刺激而不是激励”

这样的博士生学费制度直接影响了哲学系邓晓芒教授的招生。他告诉《科学新 闻》自从改革学费制度以来,他有两年没有招生“这样的做法没道理,我的 科研经费本来就不多”邓晓芒说。

有人专门为此算过一笔账:如果给每位脱产博士全奖那多支出的费用大概为 每年 400 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对于一所重点大学不应是巨大负担有人质疑当 年的天价招聘院长一事:花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