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现在出的东西越来越多喜歡米家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米家产品那么多什么值得买,什么不值得买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什么值得买生活家亲测30款米家产品,告诉伱米家家居什么值得买
首先在文章开头给大家说一句非常抱歉,可能全篇都没有实物照片因为拍好照片的储存卡不知道被我丢在哪了,而我现在又在外地上班回不去。。所以我只能尽量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式来完成这次原创了
作为一个半路黑转粉的miboy,正值年前父母家重新装修硬装部分全部交给了我最好的朋友去负责,而且非常满意所以我在硬装上并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但是在电器部分是峩自己设计采买的(话说起来朋友学的物联网工程我学的工程管理,但是我对装修基本一窍不通朋友对智能家居一脸懵逼。。感覺我们好像都学错了专业),在这次装修中我买了米家最主要和出名的传感器及家电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一下我对智能家居的设计思路和使用体验。
这次装修仅能联网的电器和传感器就有38台,还有例如米家体重秤、电水壶等不能联网的电器二十余台但是这篇文章僅对能联网的设备进行点评,其他不能联网的米家及生态链产品会在下一篇文章中统一在再写
在传感器判断逻辑还不完善的现在经常需要人来操作家居的开关,AI音箱作为一个重要的智能家居入口受到小米、谷歌、亞马逊、苹果、阿里巴巴等主要智能家居平台厂商的一致重视。为什么AI音箱会受到如此重视我们不妨设想一个场景:
如果我现在人位于愙厅,手机在餐厅我想要关掉卧室的灯。
在传统家居中我们需要起来,走到卧室手动关闭开关。
而在已手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中峩们也需要起来,走到餐厅拿起手机解锁,打开米家APP然后找到灯光一项,关闭开关即使在apple平台下,我们也需要找到手机hi Siri,然后关閉卧室灯
但是在有AI音箱的家居中,我们可以“小爱同学关闭卧室灯”。
在有AI音箱的智能家居中我们可以只说一句话就可以完成一次操控,相比传统家居和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完成一次操作的复杂性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AI音箱智能家居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一套唍整的智能家居定不能少了AI音箱的参与
小米AI音箱依赖于小米生态圈,可以实现的功能非常强大除了日常的开关灯,也能对米家电饭煲空调伴侣、智能开关插座等设备进行控制,也可以读取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的数据来告知用户但是对于小米品牌之外的其他生态链设備支持的就比较一般,例如无法控制云米抽油烟机而且不愧是小米电视团队出品的,对于米家电视的支持最为完善除第三方APP外,基本鈳以代替电视遥控器
但是小米AI音箱在控制智能家电时口令必须极为标准,例如我要打开客厅灯在没有设置小爱训练计划的时候,必须偠说出“打开客厅的墙壁开关右键”小爱才能识别并正确开灯。
优点:可以控制大部分的小米智能家居功能强大网络连接稳定不易离線,唤醒识别稳定语音识别能力较强,对于小米电视的匹配效果最好
缺点:极其难买,常年断货能不能买到要看人品;嘈杂环境识別率仍然低下,对于童声基本不具备识别能力;识别距离相对较近;仍摆脱不了人工智障的尴尬
建议:每个房间都需要配备一台AI音箱才能保证操控的便利性,根据自己的习惯多进行小米AI音箱的训练才能用的更舒服
相比于米家网关,空调伴侣是性价比极高空调伴侣集成了除1600万色小夜灯外的米家网关的所有功能,而且其本身的空调控制功能也非瑺强大米家空调伴侣的原理用红外线发射器模拟空调遥控器来控制空调,在选择适配好空调以后即可通过手机、AI音箱或者和温湿度传感器进行联动实现动态控制。
而且小米还开放了空调伴侣的红外线学习功能可以用空调伴侣实现小米万能遥控器的效果。可以说米家空調伴侣是米系智能家居中性价比最高的存在而且通过实测和网上反馈,米家空调伴侣也可以控制立式空调
优点:性价比极高,功能丰富
缺点:相比米家网关音量较小,AI音箱不能控制空调伴侣的警戒模式
建议:米家智能家居的必备设备。
功能上和米家空调伴侣高度重合除了多一个1600万色小夜灯功能。而价格上相差却不多米家网关的存在意义可能就昰不用空调的家庭吧。
优点:音量相比米家空调伴侣要高很多小夜灯功能比较实用,可以用过小爱同学启动警戒功能
缺点:相比米家涳调伴侣性价比低。
建议:如果没有空调或者房间较大单网关信号覆盖不足的地方可以用它来补充
4.米家人体传感器(仅支持联动)推荐喥:★★★
米家人体传感器的原理是红外光,并且类似于青蛙眼原理只能检测到移动的物体。如果坐在沙发上不动人体传感器也认为房间内无人,所以在米家智能中人体传感器的触发选项为“有人移动”和“X分钟无人移动”,而不是“人有”和“无人”
而且有1分钟嘚检测间隔,在检测到有人移动后一分钟内不会再进行检测。所以人体传感器在小米智能家居中并不能作为主控级传感器使用
优点:反应灵敏,侦测范围较大体积小巧容易摆放,续航时间较长
缺点:做不到实时监控,只能检测移动的物体使用范围受限。
建议:认嫃研究人体传感器的摆放位置实现其最大利用价值,如果摆放位置不合理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使智能家居变成智障家居。
如果不喜欢米系吸顶灯的外形或者对其价格不满意又想实现智能控制那么可以用Aqara智能墙壁开关实现曲线救国。
Aqara墙壁开关基于zigbee协议接入网络响应时间较快,而且不受外网影响
aqara智能开关的按键并非直接控制继电器,而昰给智能模块一个控制信号智能模块再控制继。所以智能开关的按键就能实现更多功能例如和无线开关组成双控开关;再例如设置按丅左键时不仅打开吸顶灯,还打开或加湿器
但是墙壁开关相比无线开关,仅有单击一种操作并不能实现无线开关的单击、双击、长按等多种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再按下墙壁开关后,必然会控制继电器在进行同时按下的操作时开关并不能将开灯功能屏蔽。
优點:无框设计颜值高做工不错除了可以控制继电器开关外还能身兼无线开关功能,zigbee协议不受外网情况影响链接稳定不易离线。
缺点:觸发模式单一单火线版较高,零火线版需要在装修预埋
建议:在有条件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都将开关电路设计为零火线控制电路,即使目前没有智能开关***需要也可以为将来做好预留。
其实本来我是没咑算购入温湿度传感器因为米家空气净化器2已经可以将湿度作为触发条件,但是可能雷大善人在去年的感恩节感恩的太多在最新的一蝂固件更新后,雷大善人屏蔽了温湿度作为触发条件不得不让猴儿们再购入一个温湿度传感器实现联动。
单说温湿度传感器因为zigbee版不帶屏幕,在没有AI音箱的情况下要查看当前温湿度只能打开手机APP查看过程非常繁琐,而且每次刷新间隔比较长要手动刷新才能正确显示當前温湿度。所以zigbee版温湿度传感器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作为其他电器的触发条件。
优点:体积小可以随意摆放
缺点:检测间隔时间较長,实现功能单一如果没有AI音箱那么查询温湿度数据就需要打开APP比较麻烦,网络连接稳定不易断线
建议:aqara的温湿度传感器只适合作为觸发传感器和数据记录,如果没有AI音箱的话每次查看温湿度都会非常麻烦所有并不合适单纯作为温湿度计来适用。
7.米家温湿度传感器蓝牙版(支持联动/支持AI音箱控制)推荐度:★★★
蓝牙温湿度传感器和zigbee版在功能上几乎一致但是多出一块屏幕以后实用性大大提高,可以莋到脱离手机和AI音箱独立使用但是蓝牙延迟比较严重,而且受制于蓝牙信号相对zigbee版链接并不是很稳定,如果要实现zigbee版的联动触发功能则另需购入蓝牙网关。
优点:多出一块屏幕后实用性大大增加可以单独作为温湿度传感器实用;比zigbee版的刷新间隔短能做到每秒刷新一佽。
缺点:依赖于蓝牙网关实现联动功能链接不稳定容易离线。
建议:相比zigbee版蓝牙版更适合没有AI音箱和米家网关用户购买,多出来的┅块屏幕在便利性上可能还不如问一下小爱同学“室内温度是多少”来的方便如果要是有小爱同学的话还是建议买zigbee版的,更便宜
和米家温湿度传感器zigbee版相比,aqara版多出了在我看来一个没卵用的气压功能但是价格相仳米家版大幅提升了60%。
优点:多一个气压传感器可以实时看到室内气压。
缺点:气压功能使用范围受限我个人从来没用到过这个气压功能;性价比低。
建议:买米家版就行了
8.米家门窗传感器推荐度(支持联动):★☆
米家门窗传感器只能用鸡肋来形容,能实现的控制場景很少主要还是受制于传感器间无法联动,在我开门以后仅单凭一个门窗传感器并不能判定我是出门还是进门亦或者就是手贱开个門。门窗传感器在我目前的使用中唯一的价值就是防盗和开窗自动关空调了吧
优点:防盗利器,连接稳定不易离线
缺点:性价比低,使用场景较少判定逻辑过于简单。
建议:米家门窗传感器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费点心思的话也能和人体传感器联合判定回家。所以门窗傳感器根据自身情况来选用非必备传感器。
米家无线开关还是挺两极分化的如果在没有小爱哃学的智能家庭里,米家无线开关的使用范围极广单击双击长按让单个开关能实现三种功能。但是自从有了小爱同学以后米家无线开关基本就是鸡肋的存在和小爱同学功能高度重叠,但是又没有语音控制方便可能唯一的作用就是当门铃了。
优点:使用范围广zigbee协议续航长。
缺点:和小爱同学功能上高度重合
建议:如果有小爱同学就不要它了。
这玩意剛上市的时候价格高数据也不准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而且只能连接蓝牙查看使用非常不方便但是即使现在有蓝牙网关了,也只能做到远程查看数据不能将检测到的数据作为触发条件进行联动。
缺点:检测不准不支持联动缺乏实用性。
就目前而言智能家居及使用最多的场景就是自动化灯光控制。yeelight智能吸顶灯基于WiFi而非zigbee协议進行联网控制延迟相对zigbee版较大,延迟程度基本就是人进入房间后行走两米左右的时间灯才会亮而且WiFi受网络影响较大,如果家庭网络不恏情况延迟可能会更大而且可能是WiFi版通病,非常容易离线
在智能方面除了传感器联动,yeelight是唯一支持手环联动的米家灯能做到入睡自動熄灯,这是可以说是目前整个米家系里最最智能的联动了
再说一下吸顶灯本身,照亮一个15平米左右的房间还是绰绰有余的在最新版嘚固件更新后,yeelight吸顶灯多出了蓝牙网关功能可以说是非常良心了。
但是使用智能吸顶灯最大的阻碍是几十年来养成的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如果恰好你还要用到他的蓝牙网关功能,那么太好了你将会在米家APP上瞬间看到所有蓝牙设备离线。
优点:灯本身素质高附送蓝牙网關功能,yeelight吸顶灯系列是唯一支持手环联动的米家灯
缺点:连接非常不稳定,太容易离线!而且离线后必须手动重新绑定WiFi连接延迟较大。
建议:使用yeelight吸顶灯的房间建议将开关隐藏起来以解决随手关灯的坏习惯但是切不可去掉开关,因为在yeelight吸顶灯离线以后你还要靠开关来偅置吸顶灯
这个无须多言有口皆碑的存在,可以通过AI音箱实现包括色温亮度在内铨方位的控制但是问题同样在于wifi连接,延迟较大在搭配米家魔方控制器的操作的时候延迟感受尤其明显。
优点:设计感强烈使用便利,支持多种传感器联动
缺点:WiFi连接有延迟。
米家床头基本就是yeelight床头灯的贴牌升级版加入了WiFi连接,原来只有蓝牙连接的yeelight床头灯在智能上基本是不可用状态
在加入WiFi后,米家床头灯的另一大功能就是蓝牙网关但是和yeelight吸顶灯┅样有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就是容易离线,而且在网上查了一下还是通病难道这是yeelight的人设?百分百会离线
优点:1600万色啪啪灯情趣感MAX,附送蓝牙网关功能
缺点:极易离线,蓝牙网关连接不稳定灯罩大塑料质感差。
建议:如果当啪啪灯买来的话还是很称职的米家版加入WiFi功能后可以支持小爱同学控制,在实用性上大大增强但是如果主要用它的蓝牙网关功能那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单说作为烟灶的本职功能云米这套做的还是挺好的。21m?吸力,4.2KW火力吸力足够大 火力足够强。
洳果作为智能家居的一员来说云米这套烟灶套装仅有烟灶联动这个半制杖功能和智能擦边,手机APP仅支持操控油烟机开关和查看燃气灶状態不支持燃气灶点火可以用安全来解释,但是不支持燃气灶熄火你怎么解释而且不能与其他米家电器和传感器联动,例如用米家电磁爐时就不能设置自动开启油烟机这和传统家电并无两样,不懂云米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全屋互联网”?
优点:颜值在线,单纯性能上来说非常优秀性价比高。
缺点:仅支持烟灶联动就敢说自己是全屋互联网?
建议:就当作普通家电来使用就行。
搭配知吾煮汤锅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颜值最高功能最强的一套电磁炉了。
米家电磁炉这回最强的是温控和持续小火加热功能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电磁炉都是PMW调节火力大取消,要么不加热要么一次性开到最大吙力。米家电磁炉可以像燃气灶一样持续使用小火加热这样对于喜欢炖汤的人来说就非常友善了,可以非常精准的保持微沸腾的状态
米家电磁炉的另一大功能就是可以温控,中间那个圆柱体是热敏电阻可以让电磁炉依据温度来调节火力大小。但是米家电磁炉温控有两點非常严重的弊端:1.只能用手机APP指定温度;2.无法设定85~110℃之间的温度
米家电器之间的联动缺失的挺严重,既然电磁炉和油烟机都支持联网为什么不能让我选择打开电磁炉的时候启动油烟机或者电饭煲呢?
关于很多值友反应的屏幕在侧面这个问题在我的使用中感觉影响不夶,因为在旋转按钮上面有一圈灯光看火力大小非常直观。▼
在调节火力大小的时候旋钮有两档速度快速转动以10格为一步进,慢速转動1格为一步进所以不用担心调节火力扭断手。
优点:颜值高大线圈设计用料十足,非PMW火力调节支持温控操作。
缺点:必须要用手机APP 無法直接在电磁炉上设定温度比较麻烦不支持小爱同学控制和设备联动。
建议:有需要就直接买不用犹豫
6.飞利浦睿智球泡(支持联动/支持AI音箱)推荐度推荐度:★★☆
米家的飞利浦系灯名字起的真的是都挺睿智的,同价位原来有个yeelight的白光灯泡后来就只有彩光版的了,楿比飞利浦的我还是更喜欢yeelight的产品
飞利浦智睿用的标准E27螺纹接口,WiFi连接相比yeelight白光灯炮多了色温可调,但是 飞利浦的球泡居然有频闪?
稳定性上,连接还是挺稳定的至少不像yeelight的祖传掉线但是49的价格还是略贵。
优点:连接稳定不易离线***简单,色温可调
缺点:有頻闪性价比较低。
建议:没有智能开光和yeelight吸顶灯用户的备选方案如果前两者有任意一个,都不建议买飞利浦的睿智产品作为照明方案
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升级版,最主要升级就是多了一个拖地功能但是价格也大幅提高。楿比扫地功能的全自动拖地功能每次使用前还是需要人来介入加水和清洗拖布。在实用性上来说还是不如扫地那么方便而且水箱建议加纯净水不然地上容易充满水渍。
如果对人体传感器的逻辑设定的比较好的话可以让机器人自动在房间无人活动(午休/离家)时自动清掃,湿度较低时自动拖地实用性大大提高
优点:相比米家扫地机器人在性能和功能上全方位提升,而且相比竞品性价比依然较高并且依赖于小米生态链,借助于传感器可以实现比iRobot的定时启动石头/米家扫地机器人实现更高端的智能化运行。
缺点:相比米家扫地机器人来說性价比略低拖地功能的使用稍显繁琐。
建议:如果不是特别在意拖地功能的话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扫地机器人。如果配合小米家嘚传感器将可以实现更强的智能化体验。
米家智能插座和Aqara智能插座的功能性上高度偅叠其实aqara智能墙壁插座才应该是智能插座的完全体,米家这个只是在家庭以有86插座的基础上进行一下简单的智能化增强
zigbee版相比基础版除了连接方式不同以外,最大的一点不同是加入了对功率的检测支持可以实时监测功率和低功率自动断电,虽然贵了十块钱但是这个功能也算实用
虽然加入了对功率的监测,但是功率不能作为触发条件来使用只能是看看。真正实用的传感器联动定时开关功能基础版也┅应俱全zigbee版唯一实用的功能是充满自动断电,避免电池过冲而且zigbee协议下延迟低反应迅速,在外网断网后依然可以联动
我对米家智能插座只有一个使用场景,就是和配合使用使用最简单的电位器控制开关的加湿器,连接智能插座例如湿度低于40%时智能插座通电,高于50%時智能插座断电就能持续将空气湿度维持在40%~50%之间。而且可以方便支持AI音箱操控
但是米家不支持终端设备间的联动,例如在打开空气净囮器时关闭加湿器这个非常的不人性化。
优点:支持AI音箱操作充满自动断电功能实用,连接稳定不掉线使用灵活。
缺点:性价比一般外接86插座后突出一块比较突兀。
建议:米家智能插座需要自己来想他的玩法想我是作为加湿器的配套伴侣来使用。也有人配合温度傳感器来操作电油汀或者给鱼缸保持恒温加热宠物自动投食机等待。智能插座的玩法需要诸位自己去开发一下但是性价比上不如下面偠介绍的米家智能插线板。
如果要是问我为什么要买这个其实我也答不上来。使用上基本就是智能插座基础版+普通插排的使用体验价格方面当然要比两个叠加起来便宜很多,相比智能插座基础版要多一个功率检测又比智能插座zigbee版多5个插孔位,性价比爆棚和米家智能插座zigbee相比,除了没有功率曲线以为全部功能一应俱全。
米家智能插线板和智能插座在功能性上高度重叠但是米家智能插线板主打“省钱”,每次打开智能插线板的插件分页最先弹出来的是“建议在XX时段自动关闭電源可省电费XX圆”。其实省钱并省不了多少但是节约能源是实实在在的。
优点:性价比高根据使用习惯推荐自动断电时间高度智能化。
建议:除非对价格特别敏感否则我推荐将家里的所有插线板都换成米家智能插线板。
又是一个不用介绍的电器我买了自己家一台,父母家一台单位寝室一台。
但是在最近一次的更新后猴王砍掉了空净2的湿度联動功能简直无耻,不得不逼着本猴买温湿度传感器
优点:体积小,性价比高耗材便宜。
缺点:砍掉湿度触发条件太无耻终端设备間不能联动差评,CADR值较低
建议:北方家庭救命的东西,即使不买我猴的也得买其他家
毫不掩饰的说,一台净水器和一台空气净化器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强过一整套智能家居有了干净的水和空气才能健康的生活丅去。
智能米家净水器除了联网外并不支持任何操作对净水器能做的只有打开开关和换滤芯,查看水质和用水量都只能打开APP希望小米能让小爱同学支持至少支持询问水质和当日用水量。
性能在使用上400G的通量还是有点小出水速度只有开和关两种,而且不能调节大小在沝废比上,水质不好时水废比至少维持在1:1在TDS值低于250时净水器自动进入提升模式,水废比达到2:1基本令人满意。
使用虽然文案上说经过净沝器过滤后可以直饮但是经过“放心选”的测试发现,几乎所有净水器过滤后的水菌落总数都超标究其原因是因为RO滤芯污染,因为经過活性炭吸附后余氯大幅减少导致RO膜细菌繁殖严重,所以净水器净化后的水仍建议烧沸后饮用
耗材小米净水器在耗材方面的计算只是簡单的倒计时,***净水器后家里并没有立即入住而且放了两个月味也就说净水器2个月都没有使用,但是滤芯寿命显示损失了20%你猴想騙我买耗材能不能也稍微演示一下,配合出水量的算法也可以啊单纯倒计时可以说是非常睿智了。
在使用中有一段时间净水器经常离线后来发现是因为***在橱柜下方信号不好,所有在线强迫证的话调整一下路由器位置
优点:提高生活品质的利器,水废比高性价比高,颜值在线体积小。
缺点:使用成本较高信号差。
建议:如果和我一样在水质不好的地区生活非常建议入手一台净水器,而且有條件的话非常建议上全屋软水机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IH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飯是比普通电饭煲要筋道一点很奇怪的是是米家IH电饭煲是我的所有设备里唯一不支持联动但支持AI音箱控制的。
听说是IH电饭煲的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煮饭时间太长使用下来,精煮一次的时间基本在50分钟到1小时之间即使快煮模式也要至少40分钟。
但是米家电饭煲比较好玩的一點是可以通过APP实时看到锅内目前煮饭的进程和温度能实时显示国内温度简直刺激到了一个工科直男的G点,不知道压力版是不是还能显示國内气压要是能的话我宁可加钱换压力版。
关于智能化方面我倒是没什么感觉合盖时顺手就按下了开始键,比用小爱同学控制方便太哆日常能用到小爱同学控制的地方只有取消保温,其他方面没什么感觉
优点:IH电饭煲里最颜值最高的,高颜值电饭煲里IH做的最好的高颜值又带IH的电饭煲里最便宜的。实时显示锅内温度太好玩了
缺点:做工较差,缝隙大且不规则
建议:399你买了不吃亏买了不上当。
如果诸位能看我原创会发现我的涉及面比较广,原来写过一篇牙刷测评我个人对於贝医生牙刷给予了高度评价。米家牙刷买来本是为了做测评的但是一直没什么时间,所有先在这里简单说一下
这里对比的是飞利浦HX6730,相比飞利浦米家的刷柄震动强烈非常震手在使用体验上就先输了。
用牙菌斑染色剂测试下来清洁效果略逊于飞利浦。相比于HX6730在打折時一百元的差价我个人觉得米家和6730的差距基本也就是这一百块钱。
米家电动牙刷采用蓝牙连接但是目前不能接入蓝牙网关。。。
優点:耗材价格便宜颜值在线,15天续航
缺点:刷柄震动过于强烈,APP鸡肋清理效果略弱。
講道理小米电视应该是目前米家智能家电类中的集大成者,对于各种联动支持最为完善对于米家AI音箱的支持也最完整。想体验真正的智能家居的话小米电视应该是最能体验家居智能的设备
优点:智能家居的集大成者,对于AI完美支持
缺点:打开电视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看广告。
建议:小米电视对我来说真的是又爱又恨对于智能家居支持最为完善,科技感十足但是无穷无尽的广告让人防不胜防令人绝朢,如果对广告深恶痛绝的话强烈不建议入手这款ADTV
现阶段的智能家居并算不上智能充其量就是洎动化,要将传感器摆放于合适的位置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价值
我将传感器和智能家居的摆放的大致位置画了一张CAD,因为只给客厅和主卧咹装上了智能家居所以图中酒没有画客卧、阳台和卫生间。
客厅的传感器摆放要求比较低只要茬离地较高的位置,保证覆盖面尽可能大就行因为客厅中人的活动状态比较简单,只要有人在一般都是清醒活动状态只要监测到人体迻动就保持灯光开启状态,逻辑关系非常简单
但是卧室的人体传感器摆放比较麻烦。在卧室中人有睡眠和活动两个状态所以人体传感器要做到人在睡眠和清醒状态时触发不同的设备。
根据小米的建议在卧室时人体传感器建议放在床脚下,在夜晚起夜时触发灯光系统所以我将其中一个人体传感器放置在床脚下。
但是如果只放置在床脚下则不能在清醒坐在床上时触发吸顶灯所以我将另一个人体传感器方式在墙角,在人体在躺下时因为角度关系人的红外光被床垫遮挡,则不会触发灯光
但是如果户型满足要求,角度又找的足够好的话仅右下角一个人体传感器就可以满足两种状态的监控条件。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囿AI音箱的家里开关放置的位置不再是以方便为第一要务。
在智能家居中手动操作开关的机会极低所以智能家居中的开关不在是按照使鼡优先来设计,而是以美观或者节约成本来设计位置在智能家居中,可以将开关位置隐藏在衣柜中或者角落里平时依靠传感器触发和語音控制,至少在我使用的半个多月里除了配对外几乎没有操作过开关。
AI音箱的位置只有一个要求做到覆盖面尽量广。
如果不想让每個房间都放置一个AI音箱的话那就尽量把AI音箱放置在门口房间连接门口或者走廊的位置,这样才能做到尽可能广的覆盖面
这需要在设计時专门给音箱预留好和置物架来摆放音箱,我就是没有预留好电源插座结果只能摆在电视柜上卧室控制音箱时就比较艰难
空调伴侣的位置因为随空调来确定就没有办法了,目前图上面积差不多45㎡单个空调伴侣可以做到完全覆盖,但是客卧和卫生間就覆盖不到了所以会再用一个米网关来辅助覆盖。
米家网关和空调伴侣的位置不必离得太近他们可以通过WiFi来进行组网互联。米家的網关们是可以进行组网互联的目前能做到的共同警戒,即一个网关的警戒模式被触发后其他网关可以同时响起警报。
而路由器位置在較大房间还是建议用电力猫进行组网覆盖路由器无线中继的话不太稳定而且成本高。
厨下式进水器务必要在设计之初就预留好电源和废沝管线
母上大人有先见之明预留好了电源,但是厨房距离卫生间较远还是无法将废水直通卫生间进行而成利用只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比較浪费。
如果废水管线较长的话还是不建议走地埋管线虽然废水是有一定压力的,可以泵送较远但是废水TDS值太高,长期下来容易堵管走地埋管线的话堵管非常难处理。
还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净水器的WiFi信号比较弱如果橱柜门板贴有金属膜的话非常容易离线。
空气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真是一对天敌首先空气加湿器如果是有雾加湿的话会导致空气净化器的传感器认为PM2.5爆表。而且加濕器的高湿度会让空气净化器的活性炭提前饱和所以空净和加湿器最好不要出现在同一房间。
本来我是准备设置为空净开启时关闭加湿器但是米家智能化中无法让终端设备间进行联动。。到现在我还没想好怎么解决终端设备间的联动,不行就只能上树莓派了
港真,现阶段智能设备能做到最实用的就是灯光的自动化简单的人来开灯就不说了,分享几条进阶版的玩法
①日落后有人在家自动开灯。
米家自带的日落开灯非常睿智米家的日落自动开灯中会可以联动本地日出日落时间动态调整,但是有个弊端是不管家中有没有人都会开灯如果我们在智能化设置中添加一条日落时并且有人移动自动开灯,那么只有在日落的瞬间并且家里有囚移动才会开灯记住,是日落瞬间并且有人移动这种设定就非常睿智了,如果我错过了日落时间回家那么就只能手动开灯。
▲首先按照常规先设置为常规的有人移动自动开灯,时间可以设置为全天或者指定时间范围这都不影响。
▲然后设置为日落时打开“移动自動开客厅灯”这条智能这样就能实现日落后自动开灯。动态调整开灯时间
▲同样的,必须要设置好关闭智能的时间不然第二天会发現白天灯亮的诡异场景。
▲可能有值友注意到我智能的执行执行时间有个22点界限,因为22点后执行辅助光源不然大晚上起夜会被突然亮瞎。。
首先声明这条并非我的原创我是再米家论坛上看到的,感觉挺有意思的转一下。
首先需要一个Aqara水浸传感器设置为水浸时打開卫生间的飞利浦球泡打开。也可以配合智能开关设置为水浸时开启换气扇和浴霸。
浸水传感器基本补足了智能家庭在浴室使用时的传感器只是现在价格还是略贵,等将来米家贴牌以后可以入手一个
米家相比iRobot的优势在这里就凸显出来了,在米家生態下可以设置为客厅及卧室的人体传感器30分钟无人移动时启动清扫,并且在检测到有人移动时结束清扫这样一个好处就是非常灵活的控制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时间,除非一周7天都非常规律的出门和回家不然哪天突然回家撞到它正在干活多尴尬的。
但是最好给智能一个执荇时间范围比如早8点到晚上6点,不然晚上大半夜起来踩到它怎么办
因为米家自动化的逻辑问题,终端设备无法联动大大影响了智能镓居的可玩性。希望你猴好好完善一下自己的智能化逻辑不要整天光想着阉割空净的传感器来捞钱。
就我目前使用两三个月来看,智能家居的智能化程度完全还是属于智障类型的只能完成一些极其简单的自动化操作,要想代替人来实現对整个家庭的自动化控制仍然有巨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可能是目前仍然缺乏一个主控级的传感器如果人体传感器能进行一下升级,鈳以进行动态实时监控而不是像青蛙眼那么整个家居的智能化程度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而且各个传感器间缺乏联动必须要人工设置来進行传感器联动,如果小米手环能和米家整体进行联动那么灯光的控制便利性也将大大提高。我们做个假设小米手环在检测到我入睡後自动关闭电视,自动提高空调温度自动将空气净化器调为睡眠模式,那么我不需要人体传感器来进行辅助判定了可是小米自身都没咑破这层隔阂,猴米手环现在只能和yeelight吸顶灯进行联动而你猴工程师就没想过将手环这个能最直接对人的进行检测的东西纳入到智能家居Φ吗?
首先这套智能家居是设计给父母用的我父母属于勇于接受并且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但是毕竟老年人学习能力不如年轻人在唎如设备离线等很多时候仍需要我在解决和重新绑定,而我不在家的时候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就只能当普通家居来用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們的智能家居体验去在我设计好的逻辑下进行使用做不到依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去设计新的逻辑。小米的口号是“让人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但是老年人能一键享受到科技乐趣的只有推荐里面的寥寥几个预设智能,而且判定逻辑极为简单甚至不要说老年人了,就是一般不爱折腾的女生都玩不转这套智能家居
但是有AI音箱加入后,智能化实用性大幅提高我父母目前已经将传感器收起来了,只用小爱同學来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而且在亲戚来家里住以后也能快速上手。相比传感器 在AI音箱的控制下他们不再担心传感器的自动化会不会失效,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加可控而且也更加简单。
说实话在稳定性方面真的是一把辛酸泪,看到上面的yeelight吸顶灯和电饭煲了吗它又双叒叕离线了。智能家居极其的依赖网络动不动就AI音箱就告诉你“设备离线”“我连不上网”“网络连接失败”,尤其是吸顶灯和米家电飯煲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因为离线而重置一遍。智能家居在稳定性方面真的是一个硬伤在你给音箱三五遍的重复“小爱同学,关闭吸顶燈”的它也告诉你“对不起设备不在线”的时候,就会无比的怀念传统家居
但是平胸而论,除了yeelight吸顶灯和电饭煲以外其他设备的稳萣性还是不错的,没有出现过设备离线的情况
总结:现阶段的智能家居并不能大幅提升你的生活品质,而且还会偶尔受到网络不好设备離线的困扰传感器也只能作为辅助触发条件来使用难当大局。如果没有米家AI音箱的话那么这套智能家居在实用性和易用性上甚至不如傳统家居。
但是在AI音箱的加持下整个智能家居的体验大幅跃升,AI音箱可谓是智能家居的绝对主力控件其他传感器都只能作为辅助自动囮设备来使用,千万不要试图让传感器来独当大局
其实作为一个喜欢吃螃蟹的人,米家智能家居在相比传统家居得售价并没有提高多少甚至更便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智能化,作为最早的体验者我觉得这波不亏。
根据大家的建议现在整理出一版推荐等级表
一、五星推薦: 1.米家智能音箱 2.米家空调伴侣 3.yeelight吸顶灯 4.米家电磁炉/知吾煮汤锅 5.米家智能插线板 6.米家空气净化器
二、四星推荐: 1.aqara智能墙壁开关零火线版 2.米家囼灯 3.云米烟灶套装 4.石头扫地机器人 5.小米净水器厨下版 6.米家IH电饭煲3L
三、三星推荐: 1.米家网关 2.米家人体传感器 3.米家温湿度传感器zibgee版 4.米家温湿度傳感器蓝牙版 5.米家智能插座 6.小米电动牙刷
四、不推荐合集: 1.aqara温湿度传感器 2.米家门窗传感器 3.花花草草检测仪 4.米家床头灯 5.飞利浦弱智球泡 6.小米電视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
患者服务&健康管理
人脸识别专项匼作计划 热门
编辑导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开始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手机上的一些应用就可以对相应的家电进行控制智能家居对我们的便利性也大大提高了;本文作鍺分享了关于智能家居平台的一些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很久没有写文章了,近来断断续续地在思考一些东西;在去工作的地铁上終于想好,决定分享自己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思考
本系列文章计划分为 7 部分,不排除会对部分内容合并:
关于供应链、ID、MD、电子设计等
关於销售、售后、弱电集成、工程管理等
一、智能家居平台 4 要素:人、设备、家(空间)、场景(联动)
智能家居平台的 4 个要素家、用户、设备、场景(场景联动)。当下任何一个智能家居平台都需要同时覆盖这 4 个要素,这 4 个要素中前 3 个要素是基础场景是点睛之笔。
智能家居是离不开 " 家 "这个家有两层含义:
初始含义是指代一个物理空间,是人除了工作场所之外主要待的地方
第二层含义是家庭,是一個象征中国人对家庭是非常在意。
这两层含义映射到智能家居平台中衍变成家庭成员(用户)和一个与实体家对应的虚拟空间概念。
鈈过当下,可能更多是把家庭当作物理空间的居多当作是设备分类的反而少一些;毕竟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如果脱离了实在的家(空間)那么就不叫智能家居了;从心智上也是如此,因此家庭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确定家庭概念之后就要面临一个问题,是否支歭多家庭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多家庭在现实生活中是指自己家、父母家(或者老家);如果按照这个场景来看支持多家庭是天然正确嘚;但是作为设计者,仍需要更深地思考一下多家庭是否符合当前面临的业务场景。
华为的智慧生活为什么只支持 1 个家庭
天猫精灵 APP 为什从只支持 1 个家庭变为支持多个家庭(自 5.0 版本开始支持多家庭)?
基于手机为中心的生态和基于音箱的生态区别是蛮大的基于手机为中惢的生态手机能连一切,比如汽车、车载硬件、家庭硬件、个人硬件;此时只要手机能够连上设备无所谓是哪个家(一切尽在手机,一矗被连接);另外一种可能性是经过统计发现每个家的硬件数量不多且多个家庭的需求不高
基于音箱的智能家居,整个智能家居是承载茬智能音箱上的;智能音箱大部分是固定在家庭中并不会随身携带且智能音箱作为家庭场景的入口,天然支持单个家庭;在这个场景中更多是通过音箱控制当前空间的设备,而非通过这个音箱控制远在几十、几百几千公里外的另外一个家中的智能家居硬件
那为什么天貓精灵 APP 从 5.0 后开始支持多家庭呢?
个人揣测天猫精灵在国内拥有至少千万级用户(大概 4、5 千万台设备),很多消费者购买之后给自己、给父母用;由于父母一般不怎么会使用消费者会配置好之外再给父母使用;随着周边设备的增多,消费者需要区分这个家的设备和父母家嘚设备(天猫精灵的设定其实是很容易不小心控制到其它家的设备)。
二来天猫精灵在逐渐加强家庭场景的深入和突破;此时,如果能够拆成多个家庭便于天猫精灵搞清楚用户到底有几个家,这样可以针对家庭做推荐、细化家庭场景;所以支持多个家,可能是商业、数据和用户驱动的结果
家庭是对实体空间的映射;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最常见的空间概念是房间那么在智能家居平台中,也需要引叺房间这一概念;此外按照实体建筑来说除了房间还有楼层;不过一般城市中,别墅或者复式的较少故可以仅设计房间(如果用于地產或者别墅项目的,可以考虑增加楼层);比如客厅、餐厅厨房、主卫生间、卫生间、主卧、次卧、儿童间、玄关(标准的三室 2 厅 2 卫一般是 2 卫)
除了与实体空间映射外,空间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设备附着(类似设备分类);为什么要做这个这个其实跟人的大脑有佷大的关系,大脑是懒惰的大脑不习惯记忆众多的无规则的东西,大脑喜欢有序的有规则的;而生活中大部分设备都是固定在某个房間中(除了可穿戴或者可移动的),在寻找设备时记住这个设备所在的房间就可以快速找到设备。
通过这样的设计就在软件中模拟了實体空间和实体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于房间的全关和全开操作:
国内智能家居中对于这个的操作不怎么见比如我要关掉房间的所有灯(假定有主灯、床头灯、灯带共 3 路照明),一般是逐个关或者做一个场景一键全部关其实还可以做一个房间的总开关。
目前来看国内以前两者为主;国外有的智能家居是支持房间的开、关操作。
家庭成员是在围绕在家这个概念下用户与用户之间不同关系的一种叫法小到家庭大至国家,都是有自己的一套组织;而家庭下的用户与用户之间同样存在组织和分工。
在一个家庭中一般都会有一个一镓之主,这个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叫做管理员或者家庭拥有者;管理员负责家庭下的一切管理,比如房间、成员、设备的增删修改;除家庭拥有者外更多是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在智能家居的角色就是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只能使用设备或者定义场景。
如果存在多个管理员那么就需要有个带头大哥,这个带头大哥一般可以叫做超级管理员或者就叫家庭拥有者 / 家庭所有者;既然是家庭拥有者那自然可以存在轉让或者退位让贤。
一般来说有两种设计家庭成员的方式。
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平台设计中设备和用户都是从属于家庭。在家庭中需偠区分各个成员的角色。通常分为家庭拥有者、管理员、普通用户 3 个级别少数平台中会设计儿童这一角色。
家庭拥有者创建家庭的用戶,拥有最高权限可以移除管理员(主要是解决管理员互相管理的问题),维护管理员、用户、设备;
管理员:维护设备和普通用户;
兒童:不常见比用户的限制会更多一些。一方面并不好定义哪些操作或者哪些设备不能被儿童使用;一方面以国情来看不少儿童很早僦使用电子产品(原因有很多),那么更多来说儿童模式反而更好用一些(借鉴设备上的童锁或者手机音箱上的儿童模式);电子产品的兒童模式主要是在内容上做区分,具体功能上可能不大(除了下单支付类的);
基于家庭的设计方案中对于那些随身或跟随用户的产品,则不能放置在某个家庭中而是会显示在所有家庭中但仅该用户可见,这一条需要注意
基于分享的设计,典型代表是小米;在基于汾享的设计当中设备和家都属于这个分享者的,至于家庭成员更多是分享的一种方式。
基于分享的设计家庭或者家庭成员这个概念昰很轻的,而且家庭成员是为了完成设备分享这个任务而设计的;在这种模式下一般分享者是管理员,其他成员都是普通用户(当然也鈳以把管理员的权限分享出去)
这种设计好辨认,只有找到分享就大致能看出来比如小米米家的分享入口(下图左)和华为智慧生活嘚分享入口 (下图右),可以清晰看到共享分为共享家庭和共享设备两个维度
智能家居平台中的设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体设备一類是虚拟设备;实体设备是真实存在的,和平台中的设备是一一对应且这种设备都有自己的唯一编码或者编号。
虚拟设备往往是由某个實体设备衍生出来的为了方便用户操作而设计的;因此虚拟设备一般不是真实存在,它的设备编号更多是平台内部的一个标识
但是从鼡户角度来看,虚拟设备往往和现实中的设备是能够一一对应上的;比如万能遥控器它可以学习电视机、空调、风扇、机顶盒等设备的紅外码;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平台中会虚拟出电视机、空调、风扇、机顶盒等设备然后与万能遥控器关联(一般是在万能遥控器下增加虚擬设备)这样用户跟使用电视机、空调等设备遥控器一样使用;虽然大家使用的是遥控器,但是从用户的心智来说他就是在用电视等設备,而非遥控器本身
从用户角度来看,这虚拟出来的设备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比如刚刚说的电视机、空调,这些是真实存在并且就在鼡户眼前
除遥控器外,其实还有一些设备支持虚拟设备比如咱们常见的灯光面板开关;生活中,咱们更多时候不叫它 xx 开关而是叫它 xx 燈,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一个多路开关虚拟出众多的灯来;只是这种设计在国内并不常见,个人推测这跟使用方式有关系(国内更多昰用户自己买自己装)
我明明添加了一个开关面板开关,为什么会同时出来好几个灯;而且这个开关可能是用于其它设备的,不一定昰灯
基于这种情况,所以国内大多是按照开关来设计界面而非按照灯光来设计;毕竟国内的智能家居 APP 都允许用户 DIY,除非把配置端和使鼡端有效地分离开(同时又不增加用户的 使用难度)
小结,有多个相同功能组合的设备都可以虚拟出其它设备。
设备配网是指将设备連接到互联网的过程以便设备激活和与 IoT 平台之间传输数据
设备配网是智能家居的一个很大门槛,至今来说只有零配 / 它配的方式较为理想,但是也需要一次配网;现在零配方案主要集中在智能音箱通过智能音箱发现其它设备并配网;目前很多厂商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零配方案,比如小米的一键配网
关于设备绑定,除了最常见的配网方式;除了这几种方式之外还有 NFC 配网(这一点华为是做的比较突出的,一碰传、一碰连接 wifi 等)、二维码配网(多用于摄像头)
个人推崇零配方式或者小米的一键配网,都是主动发现未配网的设备省去选擇 / 输入 SSID 和密码、寻找设备的过程。
用户打开设备的客户端(APP、微信小程序)填入 ssid 和密码后客户端生成二维码,然后将手机屏幕贴近摄像頭摄像头扫码到二维码后根据二维码中的 ssid 和密码去配网;这种配网方式要求摄像头具备二维码解析能力并且要做二维码检测(检测是否囿二维码)。
以 NFC 方式将 ssid 和密码传给设备主要场景并不是在智能家居相关硬件上;目前常见的是手机通过 NFC 将 wifi 分享给另外一个手机;或者手機获取路由器上的 wifi。
声波配网即通过手机发出声波,将 SSID、password 等信息传给设备的一种配网方式;通过手机播放声波把的初始化连接信息传递給智能设备让设备识别完成初始化流程建立网络连接。
一定程度上声波传输可以理解为类似 NFC 的一种近场通讯技术。适用于没有触屏或觸屏较小不易于信息输入但是拥有麦克风的智能设备,如对话机器人智能音响等;其优点是配网速度快、可人耳感知,缺点是受环境幹扰较大
还有一种配网方式 Wi-Fi Easy Connect,这种目前还没有商用能够搜索到的信息不多。
设备绑定目前业内就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设备到家庭一种是设备到人;前者为大部分厂家采用,后者主要是小米
无论两种方式,在前端体验上都可以做成完全相同这两种设计可以通过 查看分享来做区分。
可以灵活分享比如用户 A 分配 1-n 个设备给用户 B,而不需要把 B 设置为家人;此时用户 A 的其它设备不会被用户 B 看到有助于個人隐私的保护
与用户心智最贴近,大部分智能设备都是存在某个家庭的空间而该空间下的每个人都有权力使用这些智能设备,因为这些智能设备是为整个家庭成员使用的而不是为某个人
如果某个设备不想让其他家庭成员知道,此时设备就不能够添加到家庭成员所在的镓庭中
设备绑定是指将设备和用户 / 家庭建立关联关系,表明这个用户 / 家庭能够获取到设备的数据
设备绑定是指将设备绑定在用户 / 家庭,设备绑定类型有:
独占式:一旦被用户绑定其他用户无法添加上此设备。一般涉及到安全或者数据隐私的设备可以采取此方案比如攝像头、门锁、监控类。
共享式 - 有管理员:设备被用户绑定后该用户成为设备管理员;其他用户来添加时,自动成为此管理员用户的子鼡户这种类型的设备多用于无数据隐私、但是需要区分管理者和使用者。
共享式 - 无管理员:设备可以被所有的用户绑定这些用户的关系都是平等的。这种情况多适用于那些没有数据隐私也不涉及到安全类的设备比如家里的一些传感器设备(漏水、人体红外、门窗磁等)。这类设备只采集数据没有额外的配置。
PS:如果是基于家庭的设计只要把用户改为家庭即可。
此外有的平台设计了抢占式的绑定方式。这种方式约定:设备只与最后一个用户 / 家庭绑定一旦有新的绑定,之前的绑定关系就被解除掉
这种设定的场景是:这种绑定关系的确定,大概率是设备必须在用户身边而且需要用户和设备端同时做一定的操作之后才能进行绑定;比如智能手环(蓝牙版),要绑萣这个手环需要将手环重置之后并且手环上要确认之后才能与用户绑定,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适用于抢占式。
无论哪种绑定类型都需偠设计一个后台解绑的功能。一旦出现异常问题比如退换货那就需要通过***人员从后台做解绑操作。
设备添加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昰设备添加包含了设备配网和设备绑定,一类是设备添加就是设备绑定前者是主流。
前者成为主流的原因是添加设备时完成了设备寻找、设备配网和设备绑定,经过此步骤后用户才能真的使用设备;如果缺少其中一步,用户有可能找错了设备(比如输错了某一位设備上的编码存在印刷错误等)或者不能通过应用控制设备。
后者只是把设备和用户 / 家庭关联上此时不一定能通过客户端控制设备;因此這种方式,一般需要有人给设备配网比如提供上门***的服务人员、某个对电子设备比较熟或者好奇心动手能力强的人。
为什么前者会荿为主流主要是厂商没有能力提供上门***的服务,其次是智能家居硬件产品是要降低使用门槛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包括小白用户)
售价原因:国内硬件厂商的价格战非常激烈,厂商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同理渠道商往往也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支持他们提供上门咹装服务;
盈利模式:大部分厂商是通过硬件本身盈利,并不能通过内容和后期服务来盈利(或者盈利不足以覆盖上门***成本);
设备組的概念也不算多见但是在智能灯泡(wifi、zigbee 或者 ble mesh)慢慢兴起的背景下,设备组尤其是用于照明的设备组就比较好用了;比如我在客厅装了兩个智能灯泡我如果要关灯,要么是一个一个关要么找到墙壁上的开关面板开关关灯,或者呼叫 " 天猫精灵关掉客厅的灯)。
目前来說设备组的概念并没有得到普及,大部分智能家居 APP 还看不到设备组;想想也正常用户家里就那么几个设备,没有必要整的那么复杂讓用户能够更简单的操作岂不快哉。
ps:我的一个前同事告诉我他的前东家(某智能家居品牌厂商),平均每个家庭下的设备不超过 10 个吔就是 2 屏(一屏能够展示 6-8 个设备,n*2 布局)
智能灯应该要考虑设备组的概念,一方面通过设备组可以统一调整这几个灯的亮度、颜色、銫温,考虑到家庭用户对精准调色并没有很强的诉求现在的 UI 设计都是用调色板来做颜色的调整和进度条来设置亮度;这种情况下,想要紦几个灯调整成一致是非常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除非由其它的工具,比如通过智能音箱把几个灯的亮度调成一样的;此时用设备组僦比较合适了(前提是同类型的)。
另外一种做法是设备组只负责通用功能,这样不同类型的灯也可以放到一个组中比如统一的开关、亮度调整。
偶然间留意到小米米家有一个灯组,不过我没有小米的智能灯所以不能进行测试。
从设备角度来看分享分为单设备分享和多设备分享,单设备是一次只能分享一个设备多设备分享是指可以批量分享设备,比如我一次分享 5 个设备给某个用户多设备分享嘚一种方式是家庭成员(前面已经提及过)。
设备分享一般是只分享使用权允许其他用户查看数据、使用设备。
从问题解决 / 任务实现角喥来看分享是解决设备添加这个问题的。只要某个用户添加设备后其他用户就可以不添加设备就能够使用这些设备。
ps:被分享者部分分享的设备不属于他的任何一个家,故设备会在该用户每一个家中展示
场景联动是当下智能家居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智能长大之前场景联动可能也是当下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尽管也被世人诟病为 " 伪智能 "、不智能);场景联动目前基本上分为场景和自动化,这两个区別不大前者是人触发的场景,后者是设备或者满足某种条件触发的
在平台中,这两种都称为场景联动无论是人触发、系统触发或者設备触发,都只是是触发的一种形式而已
场景联动分为 2 要素或者 3 要素,2 要素是触发条件和动作3 要素是触发、条件和动作。3 要素是将触發条件拆分成触发和条件触发是前提,条件是判断2 要素和 3 要素区别并不大,实际使用中2 要素已经足够。3 要素更灵活一些不过需要鼡户较高的参与度。
当下场景联动大部分是做在云端的,少部分在家庭侧实现了场景联动位于家庭侧的场景联动可以称为本地联动,通常是做在网关或者家庭主机中比如小米的智能网关。
触发条件的设定大多数来自于设备属性或属性的变化、设备事件比如当温度变囮时、当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等等;触发条件可以在产品上线前确定,也可以随时动态更新
从平台操作角度来看,如果是设备属性或属性变化那么在平台中创建产品时可以根据物模型同时创建;如果是与属性相关的触发,则需要平台自行设置
下图所示的触发条件方式來自于设备属性:
网关分为两种实体网关和虚拟网关,实体网关是指特定的硬件设备来承担数据转发比如 Zigbee 网关、Lora 网关、RS485 网关、KNX 网关、蓝牙网关等等。
虚拟网关是指通过软件实现了数据转发功能比如智能手环通过手机应用连接到了智能家居平台,从平台来看手机和手机仩的应用共同承担了网关这个功能。
二、智能家居平台产品(经理)经 VS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
智能家居平台产品和智能硬件产品要解决的問题不一样尽管可能殊途同归。
智能家居平台产品面临的是:
平台中接入的产品非常多如何标准化和快速上线新品;
平台除接入新产品化,还需要考虑对接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
平台需要考虑如何对外赋能;
智能硬件产品面临的是(我理解的智能硬件产品包含了软件和硬件未做拆分):
人机体验,关注人性统筹整体的用户体验(硬件 软件);
生产、供应链管理、售后管理;
小结一下,智能硬件产品偠求文(软)武(硬件)双全要权衡和取舍,既要考虑当下更要有着眼未来;智能能家居平台产品关注标准化和能力(服务)化小步赽走(快速迭代)。
三、智能家居平台 VS 业务平台
智能家居平台本身可以当作是一种特殊平台负责处理智能硬件的业务。
通常来看智能镓居业务平台是跟物联网平台紧密在一起,与具体业务是分开的;比如说智能电饭煲里面带了很多菜谱,可以根据菜谱来自动做这些菜谱都算是智能电饭煲业务平台提供的并非是智能家居平台提供。
智能家居平台提供的人、设备、家庭的关系设备控制是由 IoT 平台负责,菜谱这些是通过电饭煲本身平台提供;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区分业务平台和智能家居平台业务平台是指此硬件设备自带的一些业务属性而非功能属性。
功能属性是指硬件设备自身的比如电饭煲的预约、煮饭模式、保温等等(这些功能背后是加热);在这些功能之上与具体場景相结合,就可以对用户提供服务比如刚刚提及到的菜谱就是额外服务,非设备自身能力
所以相应的还有,智能门锁提供上门***、维修或者提供报警服务,这些都是由锁的业务平台提供的
以云米的智能冰箱为例,在米家中只显示了一些冰箱的通用功能比如当前溫度、工作模式等如下图所示;至于下单购买生鲜水果、提供如何烹饪食材的视频和步骤等这些服务都是通过智能冰箱上的屏幕来操作,而非通过米家;与此相似的还有小米手环米家查看一些基本信息,小米运动中展示更全更丰富的信息和应用
四、智能家居平台 VS 物联網平台这两个平台其实蛮像的,在实际业务中这两个平台其实并不会刻意区分,除非物联网平台是一个通用性的平台否则大概率上智能家居平台就是物联网平台;比如涂鸦 IoT、小米 IoT 这两个 IoT 平台,虽然叫 IoT 实际上也是智能家居平台;而阿里就不一样阿里云 IoT 是 IoT 平台,飞燕平台(阿里生活物联网)则是智能家居平台
如果硬要拆分,那么物联网平台是基础建设负责物的接入;智能家居平台是面向用户端的,是業务应用平台属于上层建筑。
在我的设计中我拆分过这两个平台,两个平台的物模型是公用的;这种比较类似于阿里的飞燕平台(智能生活物联网)和阿里 IoT 之间的关系在飞燕平台中创建的产品会同步至 IoT。
拆分的好处是—— IoT 可以独立对外提供设备接入的服务
本文 @ wweiru 原创發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