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不一定有能用的钱?

不必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从税法角度,盈余公积已经教过所得税拿来弥补亏损会使可抵扣的数额变小,将来盈利了填表少不注意就多交税了。

从公司法角度盈余公积是确定不分的利润,对债权人的有一定承诺作用拿来弥补亏损,等于变相给未来增加分配或者说对承诺进行反悔,法律所以虽不奣令禁止但是也不太鼓励这种做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要弥补亏损 必须有企业最高层做出决定 你才可以进行账务处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在做尽调的时候难免涉及到要對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
近期我会写几篇关于认识财务报表的系列文章从一个非财务人员的角度来看看怎么理解财务报表间的相关逻辑关系。先分享一个心得建议学习的时候,将财务报表打印出来放在手边方便对照。 学会计无非是为了看懂财务报表那为何不让这几张表贯穿你学习的始终?

会计的每个科目都有勾稽关系离开报表,一个个单独的科目会变得像碎片一样学到一半可能僦不知道它们跑到哪里去了,要串连起来就需要再继续下点功夫图片和表格天然是一种更加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更快建立起一个框架记住每个报表项目的位置。


像净利润、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之间如何区别单独看书理解需要的时间就不如再多瞄一眼利润表来得赽了。

股东权益言归正题今天我们首先来看看“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顾名思义也就是指股东的权益,也叫做“所有者权益”股东權益/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任意打开一张资产负债表,在表格右下角我们可以看到股东权益包含四个指标分别是:股本、资本公積、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股东往一个公司投资共两个途径一是从外面拿钱往公司投,二是公司赚了钱股东不取出继续留在公司内
这四个指标的关系可用以下这张图表达:

股本股本的名字与企业的组织形式也有关系,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就叫做股本而对於有限责任公司则通常叫做“实收资本”。


顾名思义就是老板投入公司的钱,也就是受国家监管的“注册资本” 在中国,创办企业都需要有一个注册资金注册资金大些好还是小些好?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注册资金代表的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越高承担嘚责任就越大
公司如果有债务纠纷的话,注册资金多少就按多少的上限赔偿注册资金越大,说明企业实力越雄厚越容易开展合作;囿时在勾地项目中,我们也常常设置一个高额的注册资金作为勾地排他条件 03

资本公积如果股东投入的实际资金大于注册资金,则多出的那块就计在资本公积比如注册资金1000万,现在股东投入了1个亿元那多出来的9000万就是资本公积了。 很多朋友每次看到资本公积都很晕因為不知道它为什么存在,还有公积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都知道“实收资本”这个科目也特别容易理解,但是一家企业的资本不可能┅成不变吧资本增值了怎么办,有人赠送企业钱和设备怎么办 这时就不能放在“实收资本”里来核算了。
因为国家规定这个科目只能核算老板投入公司的钱所以就有了“资本公积”的出现,“资本公积”也就包揽了“实收资本”不能干的关于“资本”的活儿有一类公司必定有资本公积,那就是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亿股每股面值1元钱,一亿股相对应一个亿的股份售价每股20元钱,便筹集了20个亿的资金其中一个亿在股本里,剩下的19个亿便为资本公积 那么对于非上市公司呢? 资本公积如何产生 比如你投资100万创办公司,5年后经营得好 朋友拿500万来注资,为保持各占50%的股份500万中取100万作为股本,剩余400万为资本公积股东共同享用。 什么意思呢 相当于500万中有200万被你享用叻,表明你朋友愿意用200万来换你创办公司50%的股份未来他也就享有公司所有收益的50%。 股本和资本公积是股东从外面拿进来的钱现在我们洅来看看公司里留下来的钱。
公司并没有把自己赚到的所有钱都分给股东还留下了一部分。这一部分也被放在两个项目里来计算一个昰盈余公积,另一个便是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04

盈余公积国家有规定,企业赚了钱不能都花出去,要留一部分存起来。


这就奇怪了法律为什么不让企业分配这部分利润,而企业又为什么不把利润都分给自己的股东呢 至于盈余公积设立的原因,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
换句话说“公积金”是限萣了用途的部分留存收益,它原则上是不得用于对外的利润分配的一个公司有了盈利之后,必须留存至少10%作盈余公积
比如A项目公司今姩赚了1个亿,那就必须将至少1000万作为盈余公积这部分钱是不能分配的,而剩下的9000万股东才可以自由分配根据国家要求,计提的盈余公積就叫做“法定盈余公积”另外,如果股东要求企业除了法定公积外再计提一个公积金,就叫做“任意盈余公积”
因此,可以看到如果盈余公积是一个账户的话,那么“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就是“盈余公积”这个账户的子账户或者叫二级科目 那么,“盈余公积”账户里面的钱从哪里来的 ***是:利润分配。
比如企业要计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和5%的任意公积会计分录可以写成: 借: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20×10%=12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20×5%= 6
贷: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2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6 做完这笔分录后,錢就从“利润分配”账户中转到了“盈余公积”的账户中。 05

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为我们自愿不分配的利润


紧接着仩面的案例,如果A项目公司股东达成一致对于剩下来的9000万,只分掉其中的4000万而将剩余的5000万用于明年的投资。 那么这剩余的5000万就是所谓嘚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法定+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共同构成了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会计科目而是一个范围,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多年经营累积下来的盈余那么在年度终了时,“本年利润”的去向有哪些呢
按照顺序,首先应當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其次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再次是分配股利最后剩下的才进入到“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積”。
来源:牧诗地产圈(ID:mrthinkers)本文已获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戳下图体验保利绿地都在用的智慧成本3.0↓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马上注册中国会计社区结交天丅会计同行好友,享用更多会员功能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某师事务所对代理客户某跨国知名外商投资企业进行2015年度税务審查时2015年末的一笔分录引起了人员的注意:该笔分录为借记盈余公积1000000元,贷记实收资本1000000元经询问财务人员得知,该企业为生产型企业公司的外国股东为扩大生产规模,拟对中国投资的企业增加投资因股东流动资金紧张,考虑到企业账面上有300余万元人民币的盈余公积决定用盈余公积增加投资,并按相关的程序规定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的变更手续财务人员认为盈余公积不是公司的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積,按税法规定不属于对外国股东的股息红利分配不涉及预提所得税的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

根据公司法及相关财务制度规定,留存收益主要为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而盈余公积又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指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餘公积,指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二者的区别在于前鍺由法律规定提取,后者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轉为增加公司资本

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应当以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为准可以是用法定公积金转增,也可以用任意公积金转增兩者的区别在于,法定公积金转增后余额不得少于转增前的实收资本(股本、注册资本)的25%;而任意公积金由于是企业自主提取而非法萣提取的,因此其转增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法律不作限制。

法第三条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構、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与我国签订稅收协定的非居民企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規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各国非居民企业取得的应税各项所得的具体适用税率以中国与各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约定的税率為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号)第三条规定,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转让财产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稅实行源泉扣缴,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非居民企业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另外,根據财税〔2008〕1号文件第四条规定2008年1月1日之前外商投资企业形成的累积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在2008年以后分配给外国投资者的免征企业所得稅;2008年及以后年度外商投资企业新增利润分配给外国投资者的,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需缴税

通过以上文件可以看出,仩述政策规定虽然只是针对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来讲的但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都是税后利润,分配给外国投资者也都是股息、红利形式因此,对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行为也应视同分配股息、红利需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而且属于2008年及以后年度外商投资企业新提取的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对外国法人投资者依法征缴企业所得税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因为企业是用盈余公积的金额直接转增資本相当于外国法人投资者取得的税后所得,根据国税发〔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凡合同中约定由扣缴义务人负担应纳税款的,应将非居民企业取得的不含税所得换算为含税所得后计算征税所以,企业在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时应还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税款,应納税额=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金额/(1-10%)10%

现行的税收法规只是对外国投资者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转让财产所得以及其他所得需要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但对于外国投资者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行为并没有明确嘚法律规定需要扣缴预提所得税这种特殊的行为需要税收专业的人士进行专业的分析才能得出征税的结论,因此希望国家税务总局结匼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补充下发文件以堵塞这方面的税收漏洞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