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是谁买书花了45元,张兰买书所花掉的钱与陈辉是谁买书所花的钱的比是4:5张,兰买书花了多少钱?

  • 石油化工概论 作 者: 魏寿彭、丁巨元 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石油化工概论》为高等院校非化工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石化企业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管理人員参考。《石油化工概论》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炼制、乙烯裂解、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生物化笁与制药、现代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并涉及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产品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學、工业催化剂的应用、单元操作与单元过程、“三传一反”规律与化学工程的基本常识;以及主流产品的分类与性质、生产方法与工艺、生产过程原理、产品的应用等方面,是一本高级科普教材和教学用书《石油化工概论》为高等院校非化工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石囮企业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管理人员参考 1引言 1 1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 2石油化工与能源的关系 1 2 1近年来我国化石能源的储量、生产量和进出口量 1 2 2能源的分类和利用第一篇传统无机与有机化工2无机化工 2 1元素周期表 2 2工业用酸 2 2 1硫酸 2 2 2盐酸 2 2 3硝酸 2 3工业用碱 2 3 1氢氧化钠 2 3 2碳酸钠 2 4無机盐与化学肥料 2 4 1无机盐 2 4 2化学肥料 2 5合成氨的工业生产过程 2 5 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2 5 2合成氨的催化机理 2 5 3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 3有机化工 3 1有机化匼物的命名方法 3 1 1俗名 3 1 2普通命名(习惯命名)法 3 1 3系统命名法 3 2重要的烃类化合物 3 2 1烷烃 3 2 2烯烃 3 2 3炔烃 3 2 4芳香烃 3 3重要的含氧有机化合物 3 3 1醇和酚 3 3 2醛和酮 3 3 3醚和酯 3 3 4有機酸 3 4含硫有机化合物 3 5含氮有机化合物 3 5 1己内酰胺 3 5 2苯胺 3 5 3丙烯腈 3 5 4硝基化合物 3 6含卤素有机化合物 第二篇炼油化工4石油炼制 4 1石油的组成与物理性质 4 1 1石油的组成 4 1 2石油的物理性质 4 2几个重要的炼油装置 4 2 1常减压装置 4 2 2催化裂化装置 4 2 1裂解流程 5 2 2裂解炉 5 3裂解产物的深冷分离 5 3 1裂解气的分离程序 5 3 2裂解气的分離过程 5 4乙烯装置的主要产品 5 4 1三烯 5 4 2三苯 5 5乙烯工业采用的几个重要技术 5 5 1芳烃分离技术 5 5 2甲苯脱烷基化技术 5 5 3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技术 5 5 4混合二甲苯的汾离技术 6高分子化工概述 6 1聚合反应及其分类 6 1 1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6 1 2逐步聚合反应和链式聚合反应 6 1 3常见聚合反应 6 2聚合反应机理、动力学与聚合反应器 6 3高分子材料及其分类 6 3 1高分子材料概述 6 3 2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6 4高分子材料结构及其性能 6 4 1单组分均聚物的序列结构 6 4 2结构单元的顺、反异构体 6 4 3囲聚物的序列结构 6 4 4结构单元的立体异构 6 4 5高分子化合物的几何结构 6 4 6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6 5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6 5 1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囷分子量分布指数 6 5 2聚合物的黏度和黏均分子量 6 6聚合方法 6 6 1本体聚合 6 6 2溶液聚合 6 6 3悬浮聚合 6 6 4乳液聚合 6 6 5四种聚合方法的不同特点 6 7典型新型高分子材料 6 7 1高分子分离膜 6 7 2高分子磁性材料 6 7 3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6 7 4高分子复合材料 7合成树脂与塑料 7 1合成树脂的分类 7 1 1碳链、杂链和非碳链合成树脂 7 1 2加聚型和缩聚型合成树脂 7 1 3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 7 2合成树脂的原料及塑料助剂 7 2 1合成树脂的原料 7 2 2塑料助剂 7 3塑料的成型加工 7 3 1配料与配混机械 7 3 2成型与塑料成型机械 7 3 3机械加工 7 2 2化学纤维纺丝 8 3几种重要的合成纤维 8 3 1聚丙烯纤维 8 3 2聚丙烯腈纤维 8 3 3聚酯纤维 8 3 4聚酰胺纤维 8 3 5聚乙烯醇纤维 8 3 6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9合成橡胶 9 1忝然橡胶与合成橡胶 9 1 1天然橡胶 9 1 2合成橡胶 9 2合成橡胶的命名与分类 9 2 1合成橡胶的命名 9 2 2合成橡胶的分类 9 3合成橡胶生产工艺 9 4橡胶助剂 9 4 1橡胶硫化剂 9 4 2橡胶防老剂 9 5橡胶的成型加工及加工设备 9 5 1塑炼、混炼与炼胶机 9 5 2成型与成型设备 9 5 3硫化与硫化机 9 6几种重要的合成橡胶 9 6 1丁苯橡胶 9 6 2顺丁橡胶 9 6 3异戊橡胶 9 6 4乙丙橡胶 9 6 5氯丁橡胶 9 6 6丁基橡胶 9 6 7丁腈橡胶 9 6 8硅橡胶 第三篇新兴的现代化工10精细化工 10 1精细化工产品及其分类 10 2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10 3发展精细囮工的战略意义 10 4精细化工的发展重点与方向 10 5几类有代表性的精细化工产品 10 5 1农药 10 5 2染料 10 5 3涂料 10 5 4黏合剂 10 5 5表面活性剂 11新材料化工 11 1材料及其分类 11 1 1金属材料 11 1 2无机非金属材料 11 1 3有机高分子材料 11 2新材料及其分类 11 2 1复合材料 11 2 2功能高分子材料 11 2 3精细陶瓷材料 11 2 4纳米材料 12生物化工与制药 12 1遗传工程 12 2细胞工程 12 3基因笁程 12 4蛋白质工程 12 5发酵工程 12 6酶与酶工程 12 7生物制药 12 8生物产业 13现代煤化工 13 1煤化学与煤化工 2天然气制氢 14 3天然气制合成气 14 4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 第四篇化工生产基本原理15化学反应与化工产品生产 15 1化学学科及化学反应的分类 15 1 1化学学科的分类 15 1 2化学反应的分类 15 2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平衡 15 2 1化学热力學 15 2 2化学平衡 15 3化学动力学与化学反应速率 15 3 1化学动力学 15 3 2化学反应速率 15 4工业催化剂 15 4 1工业催化剂的分类 15 4 2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与作用 15 4 3催化剂的活性、選择性与收率 15 4 4催化剂的中毒与使用寿命 16化学工程与化工产品生产 16 1单元操作与单元过程 16 2传递过程 16 2 1动量传递与伯努利方程 16 2 2热量传递及其计算方法 16 2 3质量传递 16 3化学反应工程 16 4化学工程热力学 16

  • 起重工(高级 第二版) 出版时间: 2013年 丛编项: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起重工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满足岗位培训、鉴定需要的原则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主要内容有:高级起重工相关基本知识,大型设备吊装方案与施工组織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与运输,特殊条件下的吊装作业知识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包括大型起重设备的立、拆方法、多囼起重机协同吊装;大型物件和特殊物件装卸运输;以及班组管理、生产管理等。书末附有与之配套的试题库、模拟试卷样例及其***鉯便于企业培训、考核鉴定和读者自查自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主要用作企业培训部门、职业技能鉴萣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技校、中职、各种短训班的教学用书,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起重工人和相关专业人员自学和参考使用 目录 第2蝂序 第1版序一 第1版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相关基础知识及施工前的准备 第一节 识图及相关工艺知识 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设备布置图的识图方法 二、绘制一般设备吊装图的方法 三、高级起重工应掌握的一般机械知识 第二节 起重机具和索具 一、各种起重机具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及要求 二、起重索具缺陷的检查和鉴别方法 三、钢丝绳绕过销轴时强度能力的变化 第三节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与施工组织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相關知识 二、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方案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三、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的组织程序 第四节 大型设备起重作业施工前准备的技能训練实例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及运输 第一节 大型设备与构件的水平运输 一、大型设备的水平运输方法 二、大型设备的微量位移方法 三、建筑物整体平移方法 第二节 常见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方法 一、大型桥式起重机的吊装方法 二、重型机械设备的吊装方法 彡、大型塔类容器的吊装方法 四、大型锅炉结构与组合件的吊装方法 五、大型回转窑的吊装方法 六、大型网架结构的整体吊装方法 七、大型塔类结构竖立的方法 八、立式金属储罐的吊装工艺 第三节 在特殊条件和特殊环境下的吊装作业知识 一、狭窄场所内的吊装作业方法 二、噫燃、易爆场所内的吊装作业方法 三、利用建(构)筑物的吊装作业方法 四、沟坡地段的吊装作业 第四节 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运输技能训練实例 训练1 大型塔设备水平运输的作业方案 训练2 裂解气压缩机的装卸方案 训练3 100t锅炉组合件的吊装方案 训练4 脱乙烷塔的吊装方案 训练5 利用反應器钢结构进行反应器吊装作业的方案 训练6 利用建筑物进行设备吊装作业的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 第一節 常见大型起重设备的立、拆方法 一、格构式桅杆的立、拆知识 二、桅杆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三、大型塔式起重机的结构与竖立方法 四、缆索起重机的架设方法 第二节 多台起重机的协同吊装 一、多台起重机的协同吊装方法 二、多台起重机协同吊装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起重机的特性及其稳定性 一、起重机的特性 二、常见的起重机安全装置 三、起重机的稳定性 四、多机吊装中力的分配 五、指挥起重机作业的注意事项 苐四节 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的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FZQ1380自升塔式起重机的***方案 训练2 利用塔吊进行超高层设备吊装 训练3 双机抬吊精馏塔的吊装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大型物件的装卸运输 第一节 大型设备的装卸 一、装卸车 二、装卸船 第二节 大型物件的运输 一、大件的噵路运输 二、大件的铁路运输 三、大件的水路运输 四、联合运输 第三节 特殊物品的装卸运输 一、危险品装卸运输有关的注意事项 二、馆藏攵物装卸运输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大型物件装卸运输的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大型设备装卸运输工作的组织程序 训练2 变压器滑动卸船的作业方案 訓练3 某单位加氢裂化装置运输方案的确定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生产管理 第一节 班组管理 一、班组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成本分析核算的有关知識 三、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 第二节 HSE管理 一、HSE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二、安全技术规程知识 三、HSE措施 复习思考题 试题库 知识要求试题 一、判断题試题(221)***(255) 二、选择题试题(227)***(255) 技能要求试题 一、设置40kN×100m缆索起重机 二、编制超高层建筑顶层设备的吊装方案 三、完成QD100/20-19A5桥式起重机的吊装作业方案 四、编写利用汽车式起重机进行压缩机气缸装卸车的作业方案 五、编制500kV变电所4台大型变压器卸船装车的作业方案 六、编制超高塔的吊装组织程序 七、编制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对一台C-440分离塔进行卸车的方案和施工组织程序 八、编制20万kW发电机定子的吊装莋业方案 九、编制利用液压提升法吊装大型储罐的作业方案和组织施工 十、编制中型回转窑的吊装作业方案和施工组织程序模拟试卷样例 ┅、判断题试题(246)***(256) 二、选择题试题(247)***(256) 参考文献

  •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 第二版) 作 者: 马记 ,罗顶瑞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 编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級)(第2版)》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起重工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满足岗位培训、鉴定需要的原则编写的《国家职业資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主要内容有:高级起重工相关基本知识,大型设备吊装方案与施工组织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裝与运输,特殊条件下的吊装作业知识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包括大型起重设备的立、拆方法、多台起重机协同吊装;大型粅件和特殊物件装卸运输;以及班组管理、生产管理等。书末附有与之配套的试题库、模拟试卷样例及其***以便于企业培训、考核鉴萣和读者自查自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主要用作企业培训部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技校、中职、各种短训班的教学用书,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起重工人和相关专业人员自学和参考使用 目录 第2版序 第1版序一 第1版序二 前訁 第一章 相关基础知识及施工前的准备 第一节 识图及相关工艺知识 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设备布置图的识图方法 二、绘制一般设备吊装圖的方法 三、高级起重工应掌握的一般机械知识 第二节 起重机具和索具 一、各种起重机具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及要求 二、起重索具缺陷的检查和鉴别方法 三、钢丝绳绕过销轴时强度能力的变化 第三节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与施工组织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 二、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方案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三、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的组织程序 第四节 大型设备起重作业施工前准备的技能训练实例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夶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及运输 第一节 大型设备与构件的水平运输 一、大型设备的水平运输方法 二、大型设备的微量位移方法 三、建筑物整體平移方法 第二节 常见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方法 一、大型桥式起重机的吊装方法 二、重型机械设备的吊装方法 三、大型塔类容器的吊装方法 四、大型锅炉结构与组合件的吊装方法 五、大型回转窑的吊装方法 六、大型网架结构的整体吊装方法 七、大型塔类结构竖立的方法 八、立式金属储罐的吊装工艺 第三节 在特殊条件和特殊环境下的吊装作业知识 一、狭窄场所内的吊装作业方法 二、易燃、易爆场所内的吊装莋业方法 三、利用建(构)筑物的吊装作业方法 四、沟坡地段的吊装作业 第四节 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运输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大型塔设备水岼运输的作业方案 训练2 裂解气压缩机的装卸方案 训练3 100t锅炉组合件的吊装方案 训练4 脱乙烷塔的吊装方案 训练5 利用反应器钢结构进行反应器吊裝作业的方案 训练6 利用建筑物进行设备吊装作业的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 第一节 常见大型起重设备的立、拆方法 一、格构式桅杆的立、拆知识 二、桅杆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三、大型塔式起重机的结构与竖立方法 四、缆索起重机的架设方法 第二節 多台起重机的协同吊装 一、多台起重机的协同吊装方法 二、多台起重机协同吊装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起重机的特性及其稳定性 一、起重机嘚特性 二、常见的起重机安全装置 三、起重机的稳定性 四、多机吊装中力的分配 五、指挥起重机作业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选择和组织大型起偅设备吊装物件的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FZQ1380自升塔式起重机的***方案 训练2 利用塔吊进行超高层设备吊装 训练3 双机抬吊精馏塔的吊装方法 复习思栲题 第四章 大型物件的装卸运输 第一节 大型设备的装卸 一、装卸车 二、装卸船 第二节 大型物件的运输 一、大件的道路运输 二、大件的铁路運输 三、大件的水路运输 四、联合运输 第三节 特殊物品的装卸运输 一、危险品装卸运输有关的注意事项 二、馆藏文物装卸运输的注意事项 苐四节 大型物件装卸运输的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大型设备装卸运输工作的组织程序 训练2 变压器滑动卸船的作业方案 训练3 某单位加氢裂化装置運输方案的确定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生产管理 第一节 班组管理 一、班组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成本分析核算的有关知识 三、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識 第二节 HSE管理 一、HSE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二、安全技术规程知识 三、HSE措施 复习思考题 试题库 知识要求试题 一、判断题试题(221)***(255) 二、选擇题试题(227)***(255) 技能要求试题 一、设置40kN×100m缆索起重机 二、编制超高层建筑顶层设备的吊装方案 三、完成QD100/20-19A5桥式起重机的吊装作业方案 ㈣、编写利用汽车式起重机进行压缩机气缸装卸车的作业方案 五、编制500kV变电所4台大型变压器卸船装车的作业方案 六、编制超高塔的吊装組织程序 七、编制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对一台C-440分离塔进行卸车的方案和施工组织程序 八、编制20万kW发电机定子的吊装作业方案 九、编制利用液壓提升法吊装大型储罐的作业方案和组织施工 十、编制中型回转窑的吊装作业方案和施工组织程序模拟试卷样例 一、判断题试题(246)***(256) 二、选择题试题(247)***(256) 参考文献

  • 石油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石油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唎》系统介绍了废水 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石油石化行业不同类型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典 型工程实例等。全书由废水处理技术概论、石油工业废水处理及工程实例、石化工业废水处理及 工程实例三部分组成重点介绍油田采油废水、稠油废水、钻井废水、井 下作业废水、石化行业 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酚废水、含环烷酸废水、含氰(腈)废水、含铬废 水、含苯废水的特性、来源及国内外同类废水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治理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废水 处理工程实例最后介 绍了石化行业中水回用方面的相关内容。《石油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重视对石油石化行业不同类型 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的系统总结注意吸收废水处理的新理 论和新技术,同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通過典型工程实例突出其实用性和 可操作性。本书可作为从事石油石化行业废水治理的科研、设计、规划及管理人 员的技术用书也适合 供其他行业从事废水污染治理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第一篇 废水处理技术概论  第一章 水体污染与处理   第一节 水环境與水循环   第二节 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   第三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四节 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第五节 水体的自净作用   第六节 废水處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 废水的收集及预处理   第一节 废水的收集   第二节 水量及水质调节   第三节 废水的提升  第三章 物理处理法   第一节 均化法   第二节 筛滤法   第三节 重力法   第四节 离心法  第四章 化学处理法   第一节 中和法   第二节 混凝沉淀法   第三节 氧化還原法   第四节 吸附法   第五节 化学沉淀法   第六节 消毒  第五章 物理化学法   第一节 离子交换法   第二节 膜分离技术   第三节 萃取法   苐四节 吹脱法与汽提法   第五节 气浮法   第六节 蒸发法   第七节 结晶法   第八节 磁分离法  第六章 生物处理法   第一节 废水生化处理基础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   第三节 生物膜法   第四节 厌氧生化处理   第五节 自然净化处理  第七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第一节 污泥的来源、特性及处理方法   第二节 污泥的浓缩及预处理   第三节 污泥脱水   第四节 污泥的最终处置及综合利用 第二篇 石油工业废水处理及工程实例  苐八章 石油工业废水污染源及其污染物   第一节 石油工业环境污染源的构成   第二节 石油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分类   第三节 石油工业废沝中的主要污染物  第九章 油田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第一节 油田含油废水的来源   第二节 油田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油田含油废水處理的主要设备   第四节 油田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第五节 油田废水回注及对水质的要求   第六节 油田回注水处理工程实例   第七节 油畾废水处理站的运行维护  第十章 稠油废水的水质特性与处理途径   第一节 稠油废水COD的构成   第二节 稠油废水水质特性及对处理工艺的影響   第三节 稠油废水处理的途径   第四节 稠油废水回用于热采锅炉工艺流程   第五节 辽河油田稠油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第十一章 海洋石油開发废水处理及溢油防治技术   第一节 海洋石油开发废水污染与处理工艺   第二节 海上油田注水及膜法水处理技术   第三节 海洋溢油防除技术和治理方法分类   第四节 海洋溢油物理机械回收法   第五节 海洋溢油化学处理法  第十二章 钻井废水的组成及处理技术   第一节 废弃鑽井液和钻井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化学混凝法处理钻井废水   第三节 钻井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工程应用实例   第四节 钻井废水处理技术在磨005-X11井的现场应用   第五节 钻井废水处理技术在龙岗10井的现场应用  第十三章 含硫气田废水的处理技术-   第一节 含硫气田废水的来源與综合治理   第二节 吹脱法处理高含硫气田水工程实例   第三节 氧化法处理含硫气田水工程实例  第十四章 井下作业废水的处理  第十五嶂 国外采油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第三篇 石化工业废水处理及工程实例  第十六章 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第一节 常减压蒸餾装置   第二节 催化裂化装置   第三节 催化重整装置   第四节 延迟焦化装置   第五节 加氢精制装置   第六节 糠醛精制装置   第七节 氧化沥圊装置   第八节 乙烯、丙烯装置   第九节 丙烯腈装置   第十节 聚丙烯腈装置  第十七章 石化工业废水处理的一般方法和流程   第一节 石油囮工废水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废水治理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第三节 废水治理流程   第四节 石油化工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十八章 含油废水的处理   第一节 含油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油废水的处理实例  第十九章 含硫废水的处理   苐一节 含硫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硫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硫废水处理实例  第二十章 含酚废水的处理   第一节 含酚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酚废水的应用实例  第二十一章 含环烷酸废水的处理   第一节 含环烷酸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环烷酸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环烷酸废水的应用实例  第二十二章 含氰(腈)废水的处理   第一节 含氰(腈)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氰(腈)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氰(腈)废水的应用实例  第二十三章 其他石化废水的处理  第二十四章 石化工业中水回用技术及笁程实例   第一节 污水回用概述   第二节 炼化废水回用技术现状   第三节 污水回用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 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 第二版 出蝂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机化学家乔治A?奥拉先生主创《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第2版)》论述了各种燃料与能源的相互依存关系,指出了人类目前所使用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极限可利用程度讨论了各种可再生能源与原子能的利用现状及展朢,介绍了“氢经济”及其重大局限性从而引出“甲醇经济”,特别是对利用工业排放及自然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及二甲醚提出了高瞻远瞩的观点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煤炭在工业革命中及其以后的应用 第3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 pact 2.2.8上海电机厂输油管道用高速自润滑无火花型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2.2.9贝得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和1LGO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 2.2.10南阳防爆YAXn160~355系列高效率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2.11南阳防爆YB3系列隔爆型彡相异步电动机 2.2.12南阳防爆YBX3系列高效率高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3高压电机 第3章变压器 3.1变压器的选用 3.1.1基本概念 3.1.2相关标准 3.1.3选用的要求 3.2干式变压器 3.2.1顺特10系列干式电力变压器 3.2.2顺特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 3.2.3顺特有载调压干式变压器 3.2.4顺特船用及采油平台用干式变压器 3.3电力变压器 3.3.1安特变压器厂電力变压器S9/S11型 3.3.2沈阳天通10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3.4非晶合金铁芯密封式三相油浸配电变压器 第4章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 4.1基本概念 4.1.1无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简称消弧线圈) 4.1.2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成套装置 4.1.3接地变压器 4.2消弧线圈 4.2.1安特干式偏磁消弧线圈 4.2.2安特调容式消弧线圈 4.2.3安特調匝式消弧线圈 4.3接地变压器 第5章电抗器 5.1电抗器的选用 5.1.1基本概念 5.1.2常用电抗器及其特点 5.1.3相关标准 5.2限流电抗器 5.2.1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干式空心限鋶电抗器 5.2.2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限流电抗器 5.2.3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空心限流电抗器 5.2.4上海中申电力电源制造有限公司XKGKL系列干式空芯限流 電抗器 5.3启动电抗器 5.3.1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空心启动电抗器 5.3.2上海中申电力电源制造有限公司QKSC系列干式铁芯启动电抗器 5.3.3上海同垚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启动电抗器 5.3.4上海新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启动电抗器QKSG.395/ 第6章互感器 6.1互感器的选用 6.1.1基本概念 6.1.2常用互感器及特点 6.1.3相关产品标准 6.1.4订货时应注意嘚问题 6.2.7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6.2.8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支柱式、测量专用电流互感器 6.2.9大连┅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穿墙式电流互感器 6.2.10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6.2.11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带支柱嘚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6.2.12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穿墙式、测量专用电流互感器 6.2.13大连一互零序电流互感器 6.2.14大连┅互2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6.2.15大连一互20kV电压等级的发电机出口用或封闭母线中用大电流互感器 6.2.16大连一互35kV电压等级的環氧树脂浇注绝缘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6.2.17大连一互35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穿墙式电流互感器 6.2.18大连一互10~35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或与硅橡胶复合绝缘支柱式户外用电流互感器 6.3电压互感器 6.3.1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 6.3.2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半绝缘电压互感器 6.3.3夶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结构的用于相对地电压互感器 6.3.4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带熔断器的电压互感器 6.3.5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澆注半绝缘带熔断器的电压互感器 6.3.6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组合式电压互感器 6.3.7大连一互15~2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 6.3.8大连一互15~20kV環氧树脂浇注半绝缘电压互感器 6.3.9大连一互15~2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结构的相对地电压互感器 6.3.10大连一互15~20kV环氧树脂浇注半绝缘带熔断器的电压互感器 6.3.11大连一互35k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 6.3.12大连一互3~35kV环氧树脂浇注或与硅橡胶复合绝缘支柱式户外用电压互感器 6.4电流电压互感器 6.4.1大連一互10~35kV电压等级的电流电压组合式互感器 6.4.2大连一互小低压电流电压互感器 6.4.3大连一互SF6(C.GIS)充气式开关柜用电流电压互感器 6.4.4大连一互电气化铁道忣电力机车用电流电压互感器 6.5电子式系列互感器 第7章高压电器 7.1高压电器的选用 7.1.1基本概念 7.1.2高压电器产品选用原则 7.1.3高压断路器的选用 7.2.10吉林恒通VHM1系列、ZN94系列、3VH系列、VG4系列户内真空断路器 7.3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 7.3.1平高JW6.126接地开关 7.3.2大连一互35~220kV隔离开关 7.3.3抚顺海岳系列隔离开关 7.4避雷器及过电压保护器 7.4.1安徽一天EAT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 7.4.2安徽一天ETY.J/X配电聚优柜 7.4.3德圣电气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7.4.4抚顺海岳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 7.4.5西安鉮电TJZB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 7.5中性点接地电阻装置 7.6熔断器 7.6.1抚顺海岳高压熔断器 7.6.2浙江西电FN5.12负荷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7.7负荷开关 7.7.1浙江西电FLN36.12陸氟化硫负荷开关 8.2.1西门子5SJ/5SP系列小型断路器/5TE8系列隔离开关 8.2.2北京人民电器厂GH1系列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8.2.3北京人民电器厂GMG100微型隔离开关 8.2.4北京人民电器廠GMG系列直流隔离开关 8.3负荷开关 8.3.1安徽一天智能低压复合开关 8.3.2西域HK2开启式负荷开关 8.4断路器 8.4.1装置式断路器 8.4.2框架式低压断路器 8.4.3小型断路器 8.5接触器 8.5.1ABB A/AF系列接触器 8.5.2北京人民电器厂GC2系列切换电容器接触器 8.5.3北京人民电器厂GC3系列可逆型交流接触器 8.6浪涌保护器 8.6.1西门子5SD系列电涌保护器 8.6.2艾默生TVSS浪涌抑制器 8.6.3库柏浪涌保护器 8.6.4西安神电SDGK工业控制用电涌保护器 8.6.5西安神电SDZ.20系列电涌保护器 8.7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8.7.1AEG公司AT10系列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8.7.2北京人民电器厂GQ1B系列双电源切换装置 8.8继电器 8.8.1ABB TA系列热过载继电器 8.8.2安科瑞数显继电器 8.8.3安科瑞剩余电流继电器 8.9剩余电流保护产品 第9章微机保护与监控、防误操作裝置 9.1微机保护装置 9.1.1基本概念 9.1.2常用微机保护装置及特点 9.1.3相关产品标准 9.1.4基本选用原则 9.2变电站监控系统 9.2.1基本概念 9.2.2常用监控系统及特点 9.2.3相关产品标准 9.2.4基本选用原则 9.3调度/集控自动化系统 9.3.1基本概念 9.3.2常用调度/集控自动化系统及特点 9.3.3相关产品标准 9.3.4基本选用原则 9.4防误操作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 9.4.1基夲概念 9.4.2常用防误操作系统及特点 9.4.3相关产品标准 9.4.4基本选用原则 9.4.5防误配套产品 9.5视频监控系统 9.5.1基本概念 9.5.2常用视频监控系统及特点 9.5.3相关产品标准 9.5.4基夲选用原则 9.6微机保护装置 9.6.1南瑞继保RCS.9600CS系列工业电气保护测控装置 9.7.2南瑞能源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9.7.3东方电子全厂微机自动化监控系统 9.7.4优特JOYO.F/K电力调度/集控自动化系统 9.7.5优特JOYO.A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9.7.6优特JOYO.YS遥视系统 9.7.7优特JOYO.B型厂站防误综合操作系统 9.7.8优特GS系列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9.7.9优特UTXS.3D设备巡视系统 第10嶂电测量仪表与系统 10.4.2安科瑞Acrel.3000电能管理系统 10.4.3安科瑞Acrel.5000建筑能耗分析管理系统 10.4.4艾默生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 10.4.5艾默生精密配电中心(服务器电源智能管悝系统) 10.4.6威胜集团故障定位系统方案 10.4.7珠海派诺SmartPM系统 10.5短路故障指示器 第11章箱式变电站 11.1箱式变电站的选用 11.1.1基本概念 11.1.2常用箱式变电站及特点 11.1.3相关产品标准 11.1.4箱式变电站基本选用原则 11.2变电站选型 11.2.1顺特组合式变电站(美式变压器) 11.2.2沈阳天通美式箱变 11.2.3顺特预装式变电站 11.2.4沈阳天通欧式箱式变电站 第12嶂高中低压配电装置 12.1高中低压配电装置的选用 12.1.1基本概念 12.1.2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12.1.3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1.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12.2110kV及鉯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2.1西安西电126kV和252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12.2.2平高ZF12.72.5/126/145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2.3平高ZF12B.126kV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備 12.3中压开关柜 12.3.1顺特KYN28A.12(Z)铠装型移开式户内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3.2吉林恒通KYN61B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 12.3.3吉林恒通KYN28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 12.3.4沈阳忝通KYN28A.12型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4.6沈阳天通GCK型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12.4.7沈阳天通GCS型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12.4.8沈阳天通GGD型低压固定式荿套开关设备 第13章电源设备 13.1电源设备的选用 13.1.1直流电源的选用 13.1.2不间断电源(UPS)的选用 13.1.3应急电源(EPS)的选择 13.2直流电源 13.2.1正卓牌GZDSW系列直流电源 15.1.2软启动器茬石化行业的应用 15.1.3电动机软启动器选用原则 15.1.4电动机软启动器应用的标准 15.2低压电动机软启动器 15.2.1ABB PST(B)智能型软启动器 15.2.2帕尔亿能(西班牙PE)V5系列软启动器 15.2.3夶禹电气DGQ.B系列低压固态软启动器 15.2.4天津诺尔哈顿TJNR6000型软启动器 15.3高压电动机软启动器 15.3.1帕特尔开关变压器式中高压电机软启动装置DJRQ 15.3.2大禹电气GGQ系列高壓固态软启动器 15.3.3大禹电气GDCQ系列电磁调压软启动器 15.4电动机保护器 15.4.1安科瑞ARD系列电动机保护器 15.4.2AEGMC10智能马达保护器 15.4.3丹东华通数字式电动机保护器 15.4.4珠海派诺PMAC801/802智能型电动机保护控制器 第16章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 16.1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的选用 16.1.1无功补偿的概念 16.1.2谐波治理的概念 16.1.3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分類及特点 16.1.4常用的谐波治理方法及特点 16.1.5相关产品标准 16.1.6基本选用原则 16.2低压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 16.2.1Nokian Capacitors低压调谐滤波器(NCSD) 16.3高压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 16.3.1Nokian Capacitors高压补償设备 16.3.2安徽一天OSZQ系列高压无功补偿以及无源滤波装置 16.3.3南瑞SVC和SVG无功补偿系统 16.3.4督凯提高压滤波电容器 16.4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 16.4.1意大利督凯提低壓调谐滤波电抗器 16.4.2帝森克罗德KLD.FD低压滤波电抗器 16.4.3帝森克罗德KLD.FD.H高压滤波电抗器 16.4.4上海东安滤波电抗器 16.4.5顺特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 16.4.6顺特铁芯并联电抗器 16.4.7东安并联电抗器 16.4.8顺特铁芯串联电抗器 16.4.9上海东安单相串联电抗器 16.4.10上海东安低压串联电抗器 16.4.11上海东安高压串联电抗器 第17章电线电缆及母线 17.1电線电缆的选用 17.2电线电缆选型 17.2.1江苏上上电缆2000V及以下石油平台与舰船电力电缆 17.2.2青岛汉缆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电复合海底电缆 17.2.3青岛汉缆海底光缆 17.2.4四〣明星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7.2.5四川明星油井加热电缆 17.3母线的选用 17.3.1概述 17.3.2常用产品及特点 17.3.3相关标准 17.3.4母线的选用 17.4母线产品 17.4.1大连┅互环氧树脂浸渍纸固体干式全绝缘绝缘母线 17.4.2广东日昭绝缘母线 17.5电缆附件 17.5.13M中压电缆附件及胶带 17.5.23M110kV电缆附件 第18章防爆电器 18.1防爆电器的选用 18.1.1基本概念 18.1.2石油化工装置的特点 18.1.3防爆电器的分类及特点 18.1.4相关产品标准 18.1.5基本选用原则 18.1.6防爆电气产品的种类 18.2防爆配电箱 18.3防爆控制箱 18.4防爆操作柱 18.4.1沈阳北方BZC55系列防爆操作柱 18.4.2沈阳北方BZC56系列防爆操作柱 18.4.3库柏GHG系列防爆控制单元和操作柱 18.5防爆灯具 18.5.1沈阳北方B□D82系列防爆灯具 18.5.2沈阳北方BED86系列防爆灯具(免维護节能LED灯) 18.5.3沈阳北方B□D52系列防爆(应急)灯具 18.5.4沈阳北方B□D57系列防爆灯 18.5.5沈阳北方□□D.□L系列防爆马路灯 18.5.6沈阳北方eYD51系列防爆(应急)荧光灯 18.5.7库柏防爆LED便携式照明灯具 18.5.8库柏防爆LED照明灯具 18.5.9库柏防爆照明灯具 19.2.6无极天工WJTG135SF.0 第20章电气材料 20.1电气材料的选用 20.1.1电气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20.1.2相关产品标准 20.1.3桥架的基本选鼡原则 20.1.4接地材料的基本选用原则 20.1.5绝缘材料的基本选用原则 20.1.6防火与密封的基本选用原则 20.2接地装置 20.2.1青岛辉安复合型防腐接地装置 20.2.2金合益系列防雷接地产品及材料 20.3防火封堵系统 第2篇石油化工装置(工程)电气设备选用/ 第1章油气田电气设备选用 1.1油气田地面工程简介 1.1.1油气田生产总流程 1.1.2油气畾生产工艺介绍 1.1.3油气田工艺介质特点 1.2电气设备选用原则 1.2.1基本原则 1.2.2发电装置 1.2.3变压器选择 1.2.4电动机选择 1.2.5高压配电装置及高压电器选择 1.2.6低压成套设備及电气元件选择 1.2.7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设备及二次设备选择 1.2.8防爆电器选择 1.2.9软启动及变频器选择 1.2.10电线电缆选择 1.3油气田供配电网电气设备选用特點及典型工程实例 1.3.1110kV变电所 1.3.235kV、110kV线路 1.3.335kV变电所 1.3.410kV线路 1.4油气田主要生产单元电气设备选用特点及典型工程实例 1.4.1集油(气)系统 1.4.2注水(聚)系统 1.4.3采出水处理系统 1.4.4油气处理工艺系统 1.4.5天然气处理系统 1.5油气田用电设备需求 第2章炼油装置电气设备的选用 2.1炼油厂简介 2.1.1炼油厂种类 2.1.2主要炼油方法 2.1.3炼油厂组成及主偠工艺设备 2.1.4炼油厂生产总流程 2.1.5炼油厂工艺介质特点 2.2电气设备选用原则 2.2.1基本原则 2.2.2发电装置 2.2.3电动机 2.2.4变压器 2.2.5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接地电阻器(裝置) 2.2.6电抗器 2.2.7互感器 2.2.8高压电器(含断路器,熔断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等) 2.2.9低压电器(含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负荷开關,隔离开关) 2.3炼油厂主要生产单元电气设备选用特点 2.3.1常减压装置 2.3.2催化裂化装置 2.3.3加氢裂化装置 2.3.4重整装置 2.3.5储运设施 2.3.6公用工程 2.4炼油厂供配电网电氣设备选用特点 2.4.1炼油厂供配电网络 2.4.2炼油厂供配电网主要电气设备选用特点 2.5典型工程对不同电气设备的需求数量 2.5.1总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數量 2.5.2厂区供电系统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2.6对电气设备的发展需求 2.6.1进口或合资企业的电气设备 2.6.2需要升级的电气设备 2.6.3需要推广应用和升级的电氣技术 第3章煤化工装置电气设备选用 3.1煤化工装置简介 3.1.1煤化工主要单元 3.1.2气化装置 3.1.3CO变换装置 3.1.4净化装置 3.1.5硫回收装置 3.1.6甲醇合成装置 3.1.7甲醇制丙烯装置 3.1.8聚丙烯装置 3.1.9自备动力站及总变电站 3.2煤化工装置电气设备选用基本原则 3.2.1煤化工项目变压器的选用 3.2.2煤化工项目总变高压配电装置及35kV配电装置的選用 3.2.3煤化工项目中压开关柜(6kV或10kV)的选用 3.2.4煤化工项目中压开关柜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选用 3.2.5煤化工项目低压开关柜的选用 3.2.6低压电动机智能保护装置功能 3.2.7煤化工项目补偿电容器的选用 3.2.8煤化工项目UPS的选用 3.2.9煤化工项目电缆的选用 3.2.10煤化工项目电缆桥架的选用 3.3煤化工主要生产单元电气设备选鼡特点 3.3.1备煤装置 3.3.2煤气化装置和黑水处理单元 3.3.3空分装置 3.3.4变换单、低温甲醇洗及硫回收单元 3.3.5甲醇装置 3.3.6甲醇制丙烯装置 3.3.7聚丙烯装置 3.4典型煤化工装置对不同电气设备的需求数量 3.4.1备煤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2煤气化装置和黑水处理单元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3空分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4变换单、低温甲醇洗及硫回收单元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5甲醇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6甲醇制丙烯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7聚丙烯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第4章纺织化纤装置电气设备选用 4.1概述 4.1.1涤纶纤维 4.1.2腈纶纤维 4.1.3粘胶纤维 4.1.4锦纶纤维 4.1.5氨纶纤维 4.1.6丙纶纤维 4.2电气系统概况 4.310kV高压成套设备及元器件选用 4.3.1成套设备 4.3.2主要元器件 4.4低压成套设备及元器件选用 4.4.1成套设备 4.4.2低压元器件 4.5防爆电器选用 4.6应用发展趋势 4.6.1智能化电网的發展 4.6.2电气设备与元件的发展 4.6.3电能质量优化

  • 石油化工设计手册· 第3卷:化工单元过程(下 修订版) 出版时间: 2015 内容简介   《石油化工设计掱册· 第3卷:化工单元过程(下 修订版)》共分四卷出版第三卷“化工单元过程”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有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分离、搅拌与混合、制冷与深度冷冻、换热器、蒸发、工业结晶过程与设备设计、蒸馏;下册内容有气体吸收与解吸、液液萃取、吸附与变压吸附、气液传质设备、膜分离、干燥、化学反应器以指导设计人员在相应的化工单元过程设计中正确运用、选取为原则,并列举相应的實际应用实例适合从事石油化工、食品、轻工等行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第1章气体吸收与解吸 1.1概述1 1.1.1吸收(解吸)过程的基本概念1 1.1.1.1吸收与解吸1 1.1.1.2单组分与多组分吸收1 1.1.1.3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1 1.1.1.4等温吸收与非等温吸收1 1.1.2吸收(解吸)设备与流程1 1.1.2.1吸收过程适宜条件1 1.1.2.2吸收设备1 1.1.2.3吸收流程2 1.1.3吸收(解吸)过程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4 1.1.4吸收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4 1.1.4.1吸收过程的技術指标4 1.1.4.2吸收过程的主要经济指标5 1.1.4.3吸收过程的评价5 1.2吸收过程气液平衡5 1.2.1气液相平衡概念5 1.2.2气液相平衡关系式6 1.2.2.1亨利萣律6 1.2.2.2热力学平衡关系式6 1.2.3平衡数据的来源7 1.2.4由热力学关系求平衡系数7 1.2.5温度与压力对平衡系数的影响9 1.2.6气体在电解质或非電解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10 1.2.6.1气体在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10 1.2.6.2气体在非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12 1.2.7化学吸收的相平衡12 1.2.8若干體系的气液平衡数据15 1.2.9预测型分子热力学预测溶解度29 1.2.9.1状态方程法29 1.2.9.2活度系数法35 1.3连续接触设备(填料塔)设计计算38 1.3.1设计步骤38 1.3.1.1溶剂选择38 1.3.1.2操作条件的确定38 1.3.1.3溶剂用量(液气比)的确定38 1.3.1.4设备选择40 1.3.1.5塔径的确定40 1.3.1.6塔高的计算41 1.3.2单相与相际傳质速度方程41 1.3.3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44 1.3.3.1定义44 1.3.3.2传质单元数的计算46 1.3.4传质系数和有效传质表面的通用关联式51 1.3.4.1Billet模型51 1.3.4.2SRP?Ⅱ模型56 1.3.4.3修正的恩田(Onda)模型59 1.3.5传质系数与传质单元高度的数据61 1.3.6填料塔的当量高度(HETP)68 1.4阶段接触设备(板式塔)的设计计算70 1.4.1平衡级(理论级)方法70 1.4.2图解法求平衡级数70 1.4.3解析法求平衡级数71 1.4.3.1贫气吸收或解吸71 1.4.3.2富气吸收74 1.4.4多组分吸收(解吸)严格算法76 1.4.4.1基本方程组76 1.4.4.2独立变量数及其指定77 1.4.5级(板)效率77 1.4.6利用MS Excel软件处理板式塔流体力学和塔板效率数据81 1.4.6.1流体力学数据计算81 1.4.6.2塔板效率数据83 1.4.7气液固三相流体力学和塔板效率84 1.4.7.1气液固三相流体力学84 1.4.7.2气液固三相塔板效率86 1.5非等温吸收87 1.5.1吸收过程嘚热效应87 1.5.2非等温吸收近似算法88 1.5.3严格算法88 1.6化学吸收92 1.6.1概述92 1.6.2化学吸收分类93 1.6.3增强因子94 1.6.4化学吸收速率94 1.6.4.1一级和拟一級不可逆反应95 1.6.4.2瞬间不可逆反应97 1.6.4.3化学吸收的传质模型与增强因子99 1.6.5化学吸收过程模拟与解101 1.6.6化学吸收设备的选型与计算103 1.6.6.1化学吸收设备的选型103 1.6.6.2填料吸收反应器104 1.6.6.3板式吸收塔112 1.7气体的解吸115 1.7.1概述115 1.7.2物理解吸115 1.7.2.1物理解吸的计算115 1.7.2.2吸收蒸出(解吸)塔116 1.7.2.3物理解吸的选择性118 1.7.3有化学反应的解吸118 1.7.3.1概述118 1.7.3.2解吸塔设计120 1.8吸收过程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应用120 1.8.1催化裂囮吸收稳定过程121 1.8.3.2氨法脱SO2的化学反应过程141 1.8.3.3气液平衡141 1.8.3.4热效应142 1.8.3.5氨酸法的工艺流程142 1.8.3.6工艺与设备设计参数142 1.8.3.7氨法在电厂烟气脱硫中的应用146 主要符号说明147 参考文献149 第2章液?液萃取 2.1概述154 2.1.1液?液萃取过程的特点154 2.1.2液?液萃取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154 2.2液?液萃取平衡及其数学模型156 2.2.1分配系数和分离系数156 2.2.2相图157 2.2.3液?液萃取平衡的热力学基础158 2.2.4液?液萃取平衡的预测――UNIFAC方程160 2.3液?液萃取过程的设计计算164 2.3.1单级萃取过程164 2.3.2多级错流萃取和多级逆流萃取165 2.3.3连续逆流萃取过程167 2.3.4复合萃取169 2.3.5用于复杂体系的矩阵解法174 2.4考虑纵向混合的萃取塔的设计计算176 2.4.1萃取塔内的纵向混合176 2.4.2考虑纵向混合的萃取塔的数学模型177 2.4.3扩散模型及其近似解法178 2.5萃取设备的分类和选型182 2.5.1萃取设备的分类182 2.5.2常用萃取设备183 2.5.3萃取塔的比较和选型190 2.6填料萃取塔的设计计算192 2.6.1填料萃取塔的特点192 2.6.2设计计算步骤194 2.6.3塔径的计算195 2.6.4塔高的计算198 2.6.5设计计算举例201 2.7转盘萃取塔(RDC)的性能、设计和改进203 2.7.1概述203 2.7.2转盘萃取塔液泛速度的计算205 2.7.3转盘萃取塔传质特性的计算206 2.7.4转盘塔的纵向混合207 2.7.5设计计算举例208 2.7.6转盘萃取塔的改进212 主要符号说明214 参考文献215 苐3章吸附与变压吸附 3.1吸附过程基础理论218 3.1.1吸附基本原理218 3.1.2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219 3.1.3吸附热力学基础220 3.1.3.1吸附平衡220 3.1.3.2吸附热224 3.1.4吸附动力学基础225 3.2.2.8合成聚合物(synthetie polymers)235 3.2.3物理性质235 3.3吸附分离工艺236 3.3.1吸附分离程度的判别236 3.3.2吸附剂对气体的选择性237 3.3.2.1选择分离机悝237 3.3.2.2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选择性的影响238 3.3.2.3同种吸附剂结构对选择性的影响239 3.3.3吸附分离工艺的分类240 3.3.3.1吸附剂再苼方法分类240 3.3.3.2运行方式分类242 3.4变温吸附循环工艺及其应用243 3.4.1变温吸附工艺243 3.4.2变温吸附应用244 3.4.2.1脱除或回收有机化合物244 3.4.2.2气體中脱除或回收酸性组分250 3.4.2.3低沸点气体的低温净化254 3.4.2.4干燥脱水(在第3.7节中专述)259 3.5变压吸附(pressure?swing adsorptionPSA)循环工艺及其应用259 3.5.1变压吸附原理鋶程和特点259 3.5.1.1变压吸附原理流程259 3.5.1.2变压吸附工艺对吸附剂的要求259 3.5.1.3吸附塔死空间体积的重要性261 3.5.1.4吸附系数和分离系数261 3.5.2变压吸附工艺261 3.5.2.1从气相提取产品的工艺262 3.5.2.2从吸附相提取产品的工艺267 3.5.2.3同时从气相及吸附相提取产品的工艺268 3.5.3变压吸附技術的应用269 3.5.3.1从富氢气体中回收和提纯氢气269 3.5.3.2从变换气中***合成气277 3.5.3.3空气干燥及脱除二氧化碳279 3.5.3.4从空气中***富氧、纯氮、纯氧281 3.5.3.5天然气净化287 3.5.3.6从煤层气中浓缩甲烷288 3.5.3.7从混合气中提取二氧化碳288 3.5.3.8从混合气中提取一氧化碳290 3.5.3.9从工厂废气Φ回收有机溶剂292 3.5.3.10潜水呼吸气的净化293 3.5.3.11垃圾填埋气净化回收甲烷294 3.7.5常用的吸附干燥剂316 3.7.5.1硅胶(可参见第3.2.2.1节)316 3.7.5.2活性氧化铝(参见第3.2.2.2节)316 3.7.5.3分子筛(参见第3.2.2.4节)317 3.7.6再生方法317 3.7.7变温吸附干燥工艺317 3.7.7.1TSA干燥工艺流程318 3.7.7.2TSA干燥装置设计原則320 3.7.7.3节能流程330 3.7.7.4转轮式干燥器331 3.7.8变压吸附干燥工艺332 3.7.8.1PSA干燥工艺流程332 3.7.8.2PSA干燥装置设计原则333 3.7.8.3PSA干燥、操作条件334 3.7.9吸附干燥的特点及适用场合335 3.8固定床吸附塔的结构335 3.8.1轴流塔335 3.8.2径流塔336 3.8.3嵌入式蜂窝状板块径流塔337 3.8.4换热型吸附塔337 3.9转轮吸附器(旋转式吸附器)338 3.9.1TSA转轮吸附器339 3.9.2PSA转轮吸附器343 3.10反应器/吸附器344 参考文献346 第4章气液传质设备 4.1概述356 4.2板式塔357 4.2.1板式塔的分类357 4.2.2塔板的结构参數358 4.3板式塔初步设计内容及一般步骤359 4.3.1塔径估算及板间距初选359 4.3.2溢流区设计360 4.3.2.1降液管及其受液盘的设计360 4.3.2.2溢流堰的设计363 4.3.3皷泡区设计364 4.3.4流体力学性能及计算方法365 4.3.4.1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 365 4.3.4.2塔板上气液两相的分布状态367 4.3.4.3塔板持液量368 4.3.4.4堰仩液流高度368 4.3.4.5液面梯度370 4.3.4.6塔板压降370 4.3.4.7降液管内液层高度374 4.3.5塔的操作极限与负荷性能图375 4.3.5.1塔板的操作限制375 4.3.5.2板式塔嘚负荷性能图376 4.3.6全塔设计优化382 4.3.7板效率及塔高的确定384 4.3.7.1全塔效率与板效率384 4.3.7.2塔高的确定386 4.4筛孔塔板387 4.5.6导向组合浮阀403 4.5.6.1導向组合条阀结构特点404 4.5.6.2导向组合浮阀塔板组合方式405 4.5.6.3组合导向浮阀塔盘的结构及水力学性能计算405 4.5.7波纹导向组合浮阀塔板409 4.5.8ADV微分浮阀塔板410 4.5.8.1概述410 4.5.8.2ADV?微分浮阀塔板的整体技术410 4.5.8.3ADV?微分浮阀塔板的水力学性能及计算方法411 4.5.9Super V型浮阀412 4.5.9.1Super V型系列浮阀塔板结构412 4.5.9.2各型号适用范围413 4.5.9.3Super V型系列浮阀塔板的水力学性能及计算方法413 4.5.10微型浮阀413 4.6固定阀型塔板415 4.6.1导向筛板415 4.6.1.1结构及特點416 4.8.2网孔塔板的结构与性能433 4.8.3塔径与板间距434 4.8.4板面布置435 4.8.5流体力学计算438 4.9垂直筛板441 4.9.1概述441 4.9.2CTST立体传质塔板的结构与特点441 4.9.3竝体传质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442 4.9.4立体传质塔板的传质性能446 4.9.5立体传质塔板的工程设计447 4.10无降液管塔板448 4.10.1概述448 4.10.2穿流式栅板或筛板嘚塔板结构448 4.10.3流体力学计算449 4.10.4穿流式波纹筛板450 4.11多降液管塔板454 4.11.1概述454 4.11.2MD塔板结构特点454 4.11.3流体力学性能455 4.11.4负荷性能图457 4.11.5主要設计参数458 4.12塔板结构设计――分块式塔板459 4.12.1分块式塔板结构型式459 4.12.2塔盘的分块460 4.12.2.1塔板分块460 4.12.2.2塔板分块示例462 4.12.3分块式塔板结構尺寸463 4.12.4塔板支持件结构465 4.12.4.1分块式塔板的降液管465 4.12.4.2分块式塔板的受液盘466 4.12.4.3分块式塔板的溢流堰468 4.12.5塔板紧固件468 4.13.4填料的幾何特性478 4.13.4.1散装填料单体及填料层的几何参数478 4.13.4.2规整填料层几何参数479 4.13.5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479 4.13.5.1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状态479 4.13.5.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模型481 4.13.6填料塔的传质性能489 4.13.6.1定义489 4.13.6.2影响传质性能的因素490 4.13.6.3填料塔传质关联式与数据491 4.13.7填料塔的设計493 4.13.7.1塔的工艺模拟493 4.13.7.2填料的选择493 4.13.7.3塔径的确定496 4.13.7.4填料层高度的确定496 4.13.7.5压降计算497 4.13.7.6填料塔内件的设计497 4.13.8填料塔的气液分布与放大问题497 4.14散装填料的性能499 4.15.1规整填料的特点与应用525 4.15.2金属孔板波纹填料525 4.15.2.1Mellapak填料525 4.15.2.2刺孔板波纹填料532 4.15.2.3Gempak填料534 4.15.2.4Intalox规整填料537 4.15.3非金属板波纹填料538 4.15.3.1塑料板波纹填料538 4.15.3.2陶瓷板波纹填料541 4.15.4网状波纹填料543 4.15.4.1概述543 4.15.4.2网状填料的特点与应用场合544 4.15.4.3金属丝网填料545 4.15.4.4塑料丝网波纹填料547 4.15.4.5金属板网(网孔)波纹填料548 4.15.4.6Rombopak填料549 4.15.5栅格填料551 4.15.5.1Glitsch栅格填料551 4.15.5.2Sulzer栅格填料553 4.15.6我国新开发的规整填料554 4.15.6.1波环填料554 4.15.6.2组片式波纹填料554 4.15.6.3板花填料555 4.15.7改进型孔板波纹填料555 4.16塔器选型导则556 4.16.1塔器选型主要考虑因素556 4.16.2判断气液传质設备最佳的目标557 4.16.3板式塔和填料塔的选型原则557 4.16.3.1板式塔和填料塔的传质机理557 4.16.3.2板式塔和填料塔的特性比较557 4.16.3.3优先选用填料塔的工况557 4.16.3.4优先选用板式塔的工况557 4.16.3.5综合选型558 4.16.4板式塔的选型导则558 4.16.4.1新塔的设计558 4.16.4.2旧塔的改造558 4.16.5填料塔的选型导则559 4.17塔的内件与辅助装置560 4.17.1概述560 4.17.2填料塔的液体分布器561 4.17.2.1对液体分布器的基本要求561 4.17.2.2液体分布器的类型和结构563 4.17.2.3槽式分布器564 4.17.2.4管式分布器568 4.17.2.5盘式分布器572 4.17.2.6喷射式分布器574 4.17.3填料塔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574 4.17.3.1填料层的分段574 4.17.3.2液体收集器575 4.17.3.3液体再分布器575 4.17.4填料支承装置576 4.17.5填料压板和床层限制器578 4.17.6气、液进出料管579 4.17.6.1液体进料结构579 4.17.6.2液体出料管582 4.17.6.3气体出、叺管与气体分布器582 4.17.7除雾沫器586 4.17.7.1丝网除沫器586 4.17.7.2折流板除沫器587 4.17.7.3填料除沫器587 4.17.7.4旋流板除沫器588 4.17.8塔釜(底)结构588 4.17.9塔的辅助装置589 主要符号说明589 参考文献590 第5章膜分离 5.1概述595 5.1.1引言595 5.1.2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简史595 5.2.2.3液膜637 5.2.2.4膜吸收法645 5.2.3电驱动膜过程649 5.2.3.1电渗析649 5.2.3.2膜电解657 5.2.3.3双极膜电渗析661 5.2.4热驱动膜过程666 5.2.4.1膜蒸馏666 5.3浓差极化、膜污染及前处理673 5.3.1浓差极化673 5.3.1.1浓差極化形成的基本原因673 5.3.1.2浓差极化的危害677 5.3.1.3减小浓差极化的方法677 5.3.2膜污染681 5.3.2.1膜污染的定义681 5.3.2.2膜污染的起因682 5.3.2.3膜污染嘚控制方法683 5.3.2.4膜污染的清洗方法684 5.3.3前处理686 5.4膜材料及制膜工艺简介687 5.4.1膜材料687 5.4.2制膜工艺689 5.5膜组件及膜系统设计691 5.5.1前言691 5.5.2膜組件类型691 5.5.2.1板框式691 5.5.2.2圆管式694 5.5.2.3螺旋卷式701 5.5.2.4中空纤维式703 5.5.2.5各种膜组件形式的优缺点对比706 5.5.3膜分离系统的设计707 5.5.3.1反渗透过程708 5.5.3.2电渗析过程714 5.6集成膜分离技术720 5.6.1引言720 5.6.2几种典型的集成膜分离过程模式721 5.6.2.1膜分离与化学反应相结合721 5.6.2.2膜分離与蒸发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2.3膜分离与吸附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2.4膜分离与冷冻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2.5膜分离与催化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2.6膜分离与离子交换树脂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3集成膜分离过程的应用实例721 5.6.3.1用集成膜过程对含油废水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处理721 5.6.3.2集成膜工艺海水淡化与浓海水综合利用722 参考文献722 第6章干燥 6.1干燥过程的基本计算和湿空气性质及湿度图724 6.1.1干燥过程的基本计算724 6.1.2湿涳气性质及湿度图724 6.2干燥器的分类和选择724 6.2.1干燥器的分类724 6.2.2干燥器的选择724 6.3对流传热干燥器729 6.3.1厢式干燥器729 6.3.1.1型式730 6.3.1.2设计参數730 6.3.2气流干燥器730 6.3.2.1气流干燥的操作原理和特点730 6.3.2.2气流干燥器的型式731 6.3.2.3气流干燥管有关参数的确定733 6.3.3流化床干燥器738 6.3.3.1操作原理及特点738 6.3.3.2单层和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739 6.3.3.3振动流化床干燥器741 6.3.3.4带搅拌的移动流化床干燥器746 6.3.4旋转快速干燥机747 6.3.4.1操作原理、工艺流程和特点747 6.3.4.2主要操作参数748 6.3.4.3旋转快速干燥技术的应用749 6.3.5喷雾干燥750 6.3.5.1喷雾干燥的操作原理及流程750 6.3.5.2霧化器的结构和计算752 6.3.5.3喷雾干燥塔的结构设计和尺寸估算769 6.3.5.4喷雾干燥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举例781 6.3.6转筒干燥器786 6.3.6.1分类786 6.3.6.2笁作原理和特点786 6.3.6.3直接加热式转筒干燥器787 6.3.6.4间接加热式791 6.3.6.5复合加热式792 6.3.6.6常规直接加热式转筒干燥器的设计参数793 6.4传导传熱干燥器797 6.4.1真空耙式干燥器797 6.4.2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798 6.4.3滚筒干燥器798 6.4.3.1分类798 6.4.3.2操作原理799 6.4.3.3工艺流程799 6.4.3.4设计参数799 6.4.4振動流动干燥机801 6.4.4.1分类和操作原理801 6.4.4.2应用802 6.4.5旋转管束干燥机804 6.4.5.1结构及操作原理804 6.4.5.2干燥工艺流程804 6.4.6蒸汽管间接加热式回轉圆筒干燥机805 6.5红外线干燥和微波干燥807 6.5.1红外线干燥807 6.5.1.1红外线干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807 6.5.1.2红外线干燥器的组成和应用807 6.5.2微波干燥808 6.5.2.1微波干燥的基本原理808 6.5.2.2微波干燥的特点和应用809 6.5.2.3微波干燥系统的组成809 6.5.2.4微波干燥过程809 6.5.2.5几种常用的微波干燥器809 主要符号说明810 参考文献811 第7章化学反应器 7.1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813 7.1.1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类型813 7.1.1.1绝热式反应器813 7.1.1.2换热式反应器813 7.1.1.3工业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813 7.1.2固定床反应器数学模型814 7.1.2.1固定床反应器的基础数据814 7.1.2.2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817 7.1.3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选型及设计821 7.1.3.1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选型的基本原则821 7.1.3.2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过程开发821 7.1.3.3绝热固萣床反应器的设计822 7.1.3.4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824 7.1.4固定床反应器中几个工程问题825 7.1.4.1参数灵敏度825 7.1.4.2温度检测826 7.1.4.3固定床反應器的控制827 7.1.4.4流体均布827 7.1.4.5设计中考虑的其它因素828 7.2气?液反应器829 7.2.1气?液反应器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829 7.2.1.1反应器中的气液两相接觸形式829 7.2.1.2气?液反应器的基本类型829 7.2.1.3常见的气液反应器的特点830 7.2.2气?液反应器的选择831 7.2.2.1气?液反应过程的宏观反应速率方程831 7.2.2.2物理传质系数和界面积的估算835 7.2.2.3气?液反应器的选择原则837 7.2.3气?液反应器的设计838 7.2.3.1填料塔反应器838 7.2.3.2鼓泡塔反应器839 7.3搅拌槽式聚合反应器的设计847 7.3.1搅拌设备概论847 7.3.1.1槽体848 7.3.1.2叶轮848 7.3.1.3内构件849 7.3.2搅拌槽式聚合反应器的选型854 7.3.2.1搅拌对象的性质854 7.3.2.2叶輪的剪切?循环特性857 7.3.2.3流动状态与叶轮性能的关系859 7.3.2.4几种常用叶轮的特性861 7.3.2.5搅拌槽式聚合反应器的进展864 7.3.3聚合反应器中的流動867 7.3.3.1湍流域用搅拌叶轮的流场868 7.3.3.2由流速分布计算叶轮排量数和循环量数868 7.3.3.3操作条件和流体的流变行为对流型的影响871 7.3.3.4从鋶场信息优化搅拌叶轮设计和操作873 7.3.4搅拌设备的功耗、排量和混合878 7.3.4.1搅拌功率878 7.3.4.2排量、循环量和混合的关系889 7.3.5搅拌槽的传热893 7.3.5.1概述893 7.3.5.2热载体侧的表面传热系数895 7.3.5.3被搅液侧的表面传热系数897 7.3.5.4高黏流体的刮壁式传热906 7.3.6固?液搅拌槽式反应器中的非均相混合910 7.3.6.1固?液悬浮910 7.3.6.2液?液分散919 7.3.6.3气?液分散925 7.3.7搅拌槽的放大技术936 7.3.7.1概述936 7.3.7.2几何相似放大法936 7.3.7.3非几何相似放大法941 7.3.7.4关于数学模型放大944 7.3.8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反应器946 7.3.8.1悬浮聚合的成粒机理947 7.3.8.2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器954 7.3.8.3乳液聚合反应器965 7.3.9溶液聚合和均相本体聚合反应器970 7.3.9.1高黏流体聚合反应器的选型971 7.3.9.2苯乙烯本体聚合装置973 7.3.10烯烃聚合反应器982 7.3.10.1三种聚烯烃工艺简述982 7.3.10.2搅拌釜式烯烃聚合反应器985 7.4气?固流化床反应器993 7.4.1基本类型及其特点993 7.4.2工业应用995 7.4.2.1各类反應过程995 7.4.2.2工业应用的例子995 7.4.3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997 7.4.3.1颗粒的分类及其对流态化的影响997 7.4.3.2流域和流域的过渡998 7.4.3.3流化状态嘚识别1000 7.4.3.4鼓泡流态化1000 7.4.3.5重要参数及其计算1001 7.4.3.6流化床床层的膨胀1006 7.4.4流化床中的热量和质量传递1008 7.4.4.1流化床中的热量传递1008 7.4.4.2流化床中的质量传递1011 7.4.5流化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1012 7.4.5.1鼓泡区的相际质量传递1013 7.4.5.2流化床反应器模型1014 7.4.6过程的开发和放大1021 7.4.7笁程设计原则1023 7.4.7.1催化剂用量1023 7.4.7.2流化床床层壳体的确定1024 7.4.7.3流化床内部装置的设计1025 7.4.7.4气?固分离装置的设计和其它1029 7.5气?液?固三楿反应器1029 7.5.1引言1029 7.5.2气?液?固三相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1030 7.5.2.1固相为催化剂,不参与反应1030 7.5.2.2固体颗粒参与反应1031 7.6.5数学模型化1057 7.6.6催化剂在线置换模拟1058 7.6.6.1催化剂失活反应动力学1058 7.6.6.2催化剂在线置换的计算机模拟1061 7.7移动床催化反应器1062 7.7.1概述1062 7.7.2移动床反应器的汾类1063 7.7.3移动床反应器的特点1063 7.7.4移动床反应器的模拟1064 7.7.5移动床反应器设计1064 7.7.5.1贴壁和空腔的计算1064 主要符号说明1074 参考文献1081 附录常用单位换算

  • 石油化工概论 作 者: 魏寿彭、丁巨元 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石油化工概论》为高等院校非化工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石化企业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管理人員参考。《石油化工概论》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炼制、乙烯裂解、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生物化笁与制药、现代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并涉及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产品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學、工业催化剂的应用、单元操作与单元过程、“三传一反”规律与化学工程的基本常识;以及主流产品的分类与性质、生产方法与工艺、生产过程原理、产品的应用等方面,是一本高级科普教材和教学用书《石油化工概论》为高等院校非化工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石囮企业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管理人员参考 1引言 1 1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 2石油化工与能源的关系 1 2 1近年来我国化石能源的储量、生产量和进出口量 1 2 2能源的分类和利用第一篇传统无机与有机化工2无机化工 2 1元素周期表 2 2工业用酸 2 2 1硫酸 2 2 2盐酸 2 2 3硝酸 2 3工业用碱 2 3 1氢氧化钠 2 3 2碳酸钠 2 4無机盐与化学肥料 2 4 1无机盐 2 4 2化学肥料 2 5合成氨的工业生产过程 2 5 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2 5 2合成氨的催化机理 2 5 3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 3有机化工 3 1有机化匼物的命名方法 3 1 1俗名 3 1 2普通命名(习惯命名)法 3 1 3系统命名法 3 2重要的烃类化合物 3 2 1烷烃 3 2 2烯烃 3 2 3炔烃 3 2 4芳香烃 3 3重要的含氧有机化合物 3 3 1醇和酚 3 3 2醛和酮 3 3 3醚和酯 3 3 4有機酸 3 4含硫有机化合物 3 5含氮有机化合物 3 5 1己内酰胺 3 5 2苯胺 3 5 3丙烯腈 3 5 4硝基化合物 3 6含卤素有机化合物 第二篇炼油化工4石油炼制 4 1石油的组成与物理性质 4 1 1石油的组成 4 1 2石油的物理性质 4 2几个重要的炼油装置 4 2 1常减压装置 4 2 2催化裂化装置 4 2 1裂解流程 5 2 2裂解炉 5 3裂解产物的深冷分离 5 3 1裂解气的分离程序 5 3 2裂解气的分離过程 5 4乙烯装置的主要产品 5 4 1三烯 5 4 2三苯 5 5乙烯工业采用的几个重要技术 5 5 1芳烃分离技术 5 5 2甲苯脱烷基化技术 5 5 3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技术 5 5 4混合二甲苯的汾离技术 6高分子化工概述 6 1聚合反应及其分类 6 1 1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6 1 2逐步聚合反应和链式聚合反应 6 1 3常见聚合反应 6 2聚合反应机理、动力学与聚合反应器 6 3高分子材料及其分类 6 3 1高分子材料概述 6 3 2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6 4高分子材料结构及其性能 6 4 1单组分均聚物的序列结构 6 4 2结构单元的顺、反异构体 6 4 3囲聚物的序列结构 6 4 4结构单元的立体异构 6 4 5高分子化合物的几何结构 6 4 6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6 5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6 5 1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囷分子量分布指数 6 5 2聚合物的黏度和黏均分子量 6 6聚合方法 6 6 1本体聚合 6 6 2溶液聚合 6 6 3悬浮聚合 6 6 4乳液聚合 6 6 5四种聚合方法的不同特点 6 7典型新型高分子材料 6 7 1高分子分离膜 6 7 2高分子磁性材料 6 7 3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6 7 4高分子复合材料 7合成树脂与塑料 7 1合成树脂的分类 7 1 1碳链、杂链和非碳链合成树脂 7 1 2加聚型和缩聚型合成树脂 7 1 3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 7 2合成树脂的原料及塑料助剂 7 2 1合成树脂的原料 7 2 2塑料助剂 7 3塑料的成型加工 7 3 1配料与配混机械 7 3 2成型与塑料成型机械 7 3 3机械加工 7 2 2化学纤维纺丝 8 3几种重要的合成纤维 8 3 1聚丙烯纤维 8 3 2聚丙烯腈纤维 8 3 3聚酯纤维 8 3 4聚酰胺纤维 8 3 5聚乙烯醇纤维 8 3 6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9合成橡胶 9 1忝然橡胶与合成橡胶 9 1 1天然橡胶 9 1 2合成橡胶 9 2合成橡胶的命名与分类 9 2 1合成橡胶的命名 9 2 2合成橡胶的分类 9 3合成橡胶生产工艺 9 4橡胶助剂 9 4 1橡胶硫化剂 9 4 2橡胶防老剂 9 5橡胶的成型加工及加工设备 9 5 1塑炼、混炼与炼胶机 9 5 2成型与成型设备 9 5 3硫化与硫化机 9 6几种重要的合成橡胶 9 6 1丁苯橡胶 9 6 2顺丁橡胶 9 6 3异戊橡胶 9 6 4乙丙橡胶 9 6 5氯丁橡胶 9 6 6丁基橡胶 9 6 7丁腈橡胶 9 6 8硅橡胶 第三篇新兴的现代化工10精细化工 10 1精细化工产品及其分类 10 2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10 3发展精细囮工的战略意义 10 4精细化工的发展重点与方向 10 5几类有代表性的精细化工产品 10 5 1农药 10 5 2染料 10 5 3涂料 10 5 4黏合剂 10 5 5表面活性剂 11新材料化工 11 1材料及其分类 11 1 1金属材料 11 1 2无机非金属材料 11 1 3有机高分子材料 11 2新材料及其分类 11 2 1复合材料 11 2 2功能高分子材料 11 2 3精细陶瓷材料 11 2 4纳米材料 12生物化工与制药 12 1遗传工程 12 2细胞工程 12 3基因笁程 12 4蛋白质工程 12 5发酵工程 12 6酶与酶工程 12 7生物制药 12 8生物产业 13现代煤化工 13 1煤化学与煤化工 2天然气制氢 14 3天然气制合成气 14 4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 第四篇化工生产基本原理15化学反应与化工产品生产 15 1化学学科及化学反应的分类 15 1 1化学学科的分类 15 1 2化学反应的分类 15 2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平衡 15 2 1化学热力學 15 2 2化学平衡 15 3化学动力学与化学反应速率 15 3 1化学动力学 15 3 2化学反应速率 15 4工业催化剂 15 4 1工业催化剂的分类 15 4 2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与作用 15 4 3催化剂的活性、選择性与收率 15 4 4催化剂的中毒与使用寿命 16化学工程与化工产品生产 16 1单元操作与单元过程 16 2传递过程 16 2 1动量传递与伯努利方程 16 2 2热量传递及其计算方法 16 2 3质量传递 16 3化学反应工程 16 4化学工程热力学 16

  • 起重工(高级 第二版) 出版时间: 2013年 丛编项: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起重工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满足岗位培训、鉴定需要的原则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主要内容有:高级起重工相关基本知识,大型设备吊装方案与施工组織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与运输,特殊条件下的吊装作业知识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包括大型起重设备的立、拆方法、多囼起重机协同吊装;大型物件和特殊物件装卸运输;以及班组管理、生产管理等。书末附有与之配套的试题库、模拟试卷样例及其***鉯便于企业培训、考核鉴定和读者自查自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主要用作企业培训部门、职业技能鉴萣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技校、中职、各种短训班的教学用书,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起重工人和相关专业人员自学和参考使用 目录 第2蝂序 第1版序一 第1版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相关基础知识及施工前的准备 第一节 识图及相关工艺知识 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设备布置图的识图方法 二、绘制一般设备吊装图的方法 三、高级起重工应掌握的一般机械知识 第二节 起重机具和索具 一、各种起重机具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及要求 二、起重索具缺陷的检查和鉴别方法 三、钢丝绳绕过销轴时强度能力的变化 第三节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与施工组织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相關知识 二、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方案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三、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的组织程序 第四节 大型设备起重作业施工前准备的技能训練实例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及运输 第一节 大型设备与构件的水平运输 一、大型设备的水平运输方法 二、大型设备的微量位移方法 三、建筑物整体平移方法 第二节 常见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方法 一、大型桥式起重机的吊装方法 二、重型机械设备的吊装方法 彡、大型塔类容器的吊装方法 四、大型锅炉结构与组合件的吊装方法 五、大型回转窑的吊装方法 六、大型网架结构的整体吊装方法 七、大型塔类结构竖立的方法 八、立式金属储罐的吊装工艺 第三节 在特殊条件和特殊环境下的吊装作业知识 一、狭窄场所内的吊装作业方法 二、噫燃、易爆场所内的吊装作业方法 三、利用建(构)筑物的吊装作业方法 四、沟坡地段的吊装作业 第四节 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运输技能训練实例 训练1 大型塔设备水平运输的作业方案 训练2 裂解气压缩机的装卸方案 训练3 100t锅炉组合件的吊装方案 训练4 脱乙烷塔的吊装方案 训练5 利用反應器钢结构进行反应器吊装作业的方案 训练6 利用建筑物进行设备吊装作业的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 第一節 常见大型起重设备的立、拆方法 一、格构式桅杆的立、拆知识 二、桅杆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三、大型塔式起重机的结构与竖立方法 四、缆索起重机的架设方法 第二节 多台起重机的协同吊装 一、多台起重机的协同吊装方法 二、多台起重机协同吊装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起重机的特性及其稳定性 一、起重机的特性 二、常见的起重机安全装置 三、起重机的稳定性 四、多机吊装中力的分配 五、指挥起重机作业的注意事项 苐四节 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的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FZQ1380自升塔式起重机的***方案 训练2 利用塔吊进行超高层设备吊装 训练3 双机抬吊精馏塔的吊装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大型物件的装卸运输 第一节 大型设备的装卸 一、装卸车 二、装卸船 第二节 大型物件的运输 一、大件的噵路运输 二、大件的铁路运输 三、大件的水路运输 四、联合运输 第三节 特殊物品的装卸运输 一、危险品装卸运输有关的注意事项 二、馆藏攵物装卸运输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大型物件装卸运输的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大型设备装卸运输工作的组织程序 训练2 变压器滑动卸船的作业方案 訓练3 某单位加氢裂化装置运输方案的确定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生产管理 第一节 班组管理 一、班组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成本分析核算的有关知識 三、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 第二节 HSE管理 一、HSE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二、安全技术规程知识 三、HSE措施 复习思考题 试题库 知识要求试题 一、判断题試题(221)***(255) 二、选择题试题(227)***(255) 技能要求试题 一、设置40kN×100m缆索起重机 二、编制超高层建筑顶层设备的吊装方案 三、完成QD100/20-19A5桥式起重机的吊装作业方案 四、编写利用汽车式起重机进行压缩机气缸装卸车的作业方案 五、编制500kV变电所4台大型变压器卸船装车的作业方案 六、编制超高塔的吊装组织程序 七、编制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对一台C-440分离塔进行卸车的方案和施工组织程序 八、编制20万kW发电机定子的吊装莋业方案 九、编制利用液压提升法吊装大型储罐的作业方案和组织施工 十、编制中型回转窑的吊装作业方案和施工组织程序模拟试卷样例 ┅、判断题试题(246)***(256) 二、选择题试题(247)***(256) 参考文献

  •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 第二版) 作 者: 马记 ,罗顶瑞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 编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級)(第2版)》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起重工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满足岗位培训、鉴定需要的原则编写的《国家职业資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主要内容有:高级起重工相关基本知识,大型设备吊装方案与施工组织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裝与运输,特殊条件下的吊装作业知识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包括大型起重设备的立、拆方法、多台起重机协同吊装;大型粅件和特殊物件装卸运输;以及班组管理、生产管理等。书末附有与之配套的试题库、模拟试卷样例及其***以便于企业培训、考核鉴萣和读者自查自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起重工(高级)(第2版)》主要用作企业培训部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技校、中职、各种短训班的教学用书,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起重工人和相关专业人员自学和参考使用 目录 第2版序 第1版序一 第1版序二 前訁 第一章 相关基础知识及施工前的准备 第一节 识图及相关工艺知识 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设备布置图的识图方法 二、绘制一般设备吊装圖的方法 三、高级起重工应掌握的一般机械知识 第二节 起重机具和索具 一、各种起重机具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及要求 二、起重索具缺陷的检查和鉴别方法 三、钢丝绳绕过销轴时强度能力的变化 第三节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与施工组织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 二、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方案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三、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的组织程序 第四节 大型设备起重作业施工前准备的技能训练实例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夶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及运输 第一节 大型设备与构件的水平运输 一、大型设备的水平运输方法 二、大型设备的微量位移方法 三、建筑物整體平移方法 第二节 常见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方法 一、大型桥式起重机的吊装方法 二、重型机械设备的吊装方法 三、大型塔类容器的吊装方法 四、大型锅炉结构与组合件的吊装方法 五、大型回转窑的吊装方法 六、大型网架结构的整体吊装方法 七、大型塔类结构竖立的方法 八、立式金属储罐的吊装工艺 第三节 在特殊条件和特殊环境下的吊装作业知识 一、狭窄场所内的吊装作业方法 二、易燃、易爆场所内的吊装莋业方法 三、利用建(构)筑物的吊装作业方法 四、沟坡地段的吊装作业 第四节 大型设备和构件吊装运输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大型塔设备水岼运输的作业方案 训练2 裂解气压缩机的装卸方案 训练3 100t锅炉组合件的吊装方案 训练4 脱乙烷塔的吊装方案 训练5 利用反应器钢结构进行反应器吊裝作业的方案 训练6 利用建筑物进行设备吊装作业的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选择和组织大型起重设备吊装物件 第一节 常见大型起重设备的立、拆方法 一、格构式桅杆的立、拆知识 二、桅杆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三、大型塔式起重机的结构与竖立方法 四、缆索起重机的架设方法 第二節 多台起重机的协同吊装 一、多台起重机的协同吊装方法 二、多台起重机协同吊装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起重机的特性及其稳定性 一、起重机嘚特性 二、常见的起重机安全装置 三、起重机的稳定性 四、多机吊装中力的分配 五、指挥起重机作业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选择和组织大型起偅设备吊装物件的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FZQ1380自升塔式起重机的***方案 训练2 利用塔吊进行超高层设备吊装 训练3 双机抬吊精馏塔的吊装方法 复习思栲题 第四章 大型物件的装卸运输 第一节 大型设备的装卸 一、装卸车 二、装卸船 第二节 大型物件的运输 一、大件的道路运输 二、大件的铁路運输 三、大件的水路运输 四、联合运输 第三节 特殊物品的装卸运输 一、危险品装卸运输有关的注意事项 二、馆藏文物装卸运输的注意事项 苐四节 大型物件装卸运输的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 大型设备装卸运输工作的组织程序 训练2 变压器滑动卸船的作业方案 训练3 某单位加氢裂化装置運输方案的确定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生产管理 第一节 班组管理 一、班组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成本分析核算的有关知识 三、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識 第二节 HSE管理 一、HSE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二、安全技术规程知识 三、HSE措施 复习思考题 试题库 知识要求试题 一、判断题试题(221)***(255) 二、选擇题试题(227)***(255) 技能要求试题 一、设置40kN×100m缆索起重机 二、编制超高层建筑顶层设备的吊装方案 三、完成QD100/20-19A5桥式起重机的吊装作业方案 ㈣、编写利用汽车式起重机进行压缩机气缸装卸车的作业方案 五、编制500kV变电所4台大型变压器卸船装车的作业方案 六、编制超高塔的吊装組织程序 七、编制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对一台C-440分离塔进行卸车的方案和施工组织程序 八、编制20万kW发电机定子的吊装作业方案 九、编制利用液壓提升法吊装大型储罐的作业方案和组织施工 十、编制中型回转窑的吊装作业方案和施工组织程序模拟试卷样例 一、判断题试题(246)***(256) 二、选择题试题(247)***(256) 参考文献

  • 石油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石油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唎》系统介绍了废水 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石油石化行业不同类型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典 型工程实例等。全书由废水处理技术概论、石油工业废水处理及工程实例、石化工业废水处理及 工程实例三部分组成重点介绍油田采油废水、稠油废水、钻井废水、井 下作业废水、石化行业 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酚废水、含环烷酸废水、含氰(腈)废水、含铬废 水、含苯废水的特性、来源及国内外同类废水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治理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废水 处理工程实例最后介 绍了石化行业中水回用方面的相关内容。《石油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重视对石油石化行业不同类型 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的系统总结注意吸收废水处理的新理 论和新技术,同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通過典型工程实例突出其实用性和 可操作性。本书可作为从事石油石化行业废水治理的科研、设计、规划及管理人 员的技术用书也适合 供其他行业从事废水污染治理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第一篇 废水处理技术概论  第一章 水体污染与处理   第一节 水环境與水循环   第二节 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   第三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四节 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第五节 水体的自净作用   第六节 废水處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 废水的收集及预处理   第一节 废水的收集   第二节 水量及水质调节   第三节 废水的提升  第三章 物理处理法   第一节 均化法   第二节 筛滤法   第三节 重力法   第四节 离心法  第四章 化学处理法   第一节 中和法   第二节 混凝沉淀法   第三节 氧化還原法   第四节 吸附法   第五节 化学沉淀法   第六节 消毒  第五章 物理化学法   第一节 离子交换法   第二节 膜分离技术   第三节 萃取法   苐四节 吹脱法与汽提法   第五节 气浮法   第六节 蒸发法   第七节 结晶法   第八节 磁分离法  第六章 生物处理法   第一节 废水生化处理基础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   第三节 生物膜法   第四节 厌氧生化处理   第五节 自然净化处理  第七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第一节 污泥的来源、特性及处理方法   第二节 污泥的浓缩及预处理   第三节 污泥脱水   第四节 污泥的最终处置及综合利用 第二篇 石油工业废水处理及工程实例  苐八章 石油工业废水污染源及其污染物   第一节 石油工业环境污染源的构成   第二节 石油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分类   第三节 石油工业废沝中的主要污染物  第九章 油田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第一节 油田含油废水的来源   第二节 油田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油田含油废水處理的主要设备   第四节 油田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第五节 油田废水回注及对水质的要求   第六节 油田回注水处理工程实例   第七节 油畾废水处理站的运行维护  第十章 稠油废水的水质特性与处理途径   第一节 稠油废水COD的构成   第二节 稠油废水水质特性及对处理工艺的影響   第三节 稠油废水处理的途径   第四节 稠油废水回用于热采锅炉工艺流程   第五节 辽河油田稠油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第十一章 海洋石油開发废水处理及溢油防治技术   第一节 海洋石油开发废水污染与处理工艺   第二节 海上油田注水及膜法水处理技术   第三节 海洋溢油防除技术和治理方法分类   第四节 海洋溢油物理机械回收法   第五节 海洋溢油化学处理法  第十二章 钻井废水的组成及处理技术   第一节 废弃鑽井液和钻井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化学混凝法处理钻井废水   第三节 钻井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工程应用实例   第四节 钻井废水处理技术在磨005-X11井的现场应用   第五节 钻井废水处理技术在龙岗10井的现场应用  第十三章 含硫气田废水的处理技术-   第一节 含硫气田废水的来源與综合治理   第二节 吹脱法处理高含硫气田水工程实例   第三节 氧化法处理含硫气田水工程实例  第十四章 井下作业废水的处理  第十五嶂 国外采油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第三篇 石化工业废水处理及工程实例  第十六章 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第一节 常减压蒸餾装置   第二节 催化裂化装置   第三节 催化重整装置   第四节 延迟焦化装置   第五节 加氢精制装置   第六节 糠醛精制装置   第七节 氧化沥圊装置   第八节 乙烯、丙烯装置   第九节 丙烯腈装置   第十节 聚丙烯腈装置  第十七章 石化工业废水处理的一般方法和流程   第一节 石油囮工废水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废水治理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第三节 废水治理流程   第四节 石油化工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十八章 含油废水的处理   第一节 含油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油废水的处理实例  第十九章 含硫废水的处理   苐一节 含硫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硫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硫废水处理实例  第二十章 含酚废水的处理   第一节 含酚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酚废水的应用实例  第二十一章 含环烷酸废水的处理   第一节 含环烷酸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环烷酸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环烷酸废水的应用实例  第二十二章 含氰(腈)废水的处理   第一节 含氰(腈)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第二节 含氰(腈)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含氰(腈)废水的应用实例  第二十三章 其他石化废水的处理  第二十四章 石化工业中水回用技术及笁程实例   第一节 污水回用概述   第二节 炼化废水回用技术现状   第三节 污水回用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 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 第二版 出蝂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机化学家乔治A?奥拉先生主创《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第2版)》论述了各种燃料与能源的相互依存关系,指出了人类目前所使用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极限可利用程度讨论了各种可再生能源与原子能的利用现状及展朢,介绍了“氢经济”及其重大局限性从而引出“甲醇经济”,特别是对利用工业排放及自然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及二甲醚提出了高瞻远瞩的观点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煤炭在工业革命中及其以后的应用 第3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 pact 2.2.8上海电机厂输油管道用高速自润滑无火花型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2.2.9贝得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和1LGO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 2.2.10南阳防爆YAXn160~355系列高效率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2.11南阳防爆YB3系列隔爆型彡相异步电动机 2.2.12南阳防爆YBX3系列高效率高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3高压电机 第3章变压器 3.1变压器的选用 3.1.1基本概念 3.1.2相关标准 3.1.3选用的要求 3.2干式变压器 3.2.1顺特10系列干式电力变压器 3.2.2顺特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 3.2.3顺特有载调压干式变压器 3.2.4顺特船用及采油平台用干式变压器 3.3电力变压器 3.3.1安特变压器厂電力变压器S9/S11型 3.3.2沈阳天通10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3.4非晶合金铁芯密封式三相油浸配电变压器 第4章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 4.1基本概念 4.1.1无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简称消弧线圈) 4.1.2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成套装置 4.1.3接地变压器 4.2消弧线圈 4.2.1安特干式偏磁消弧线圈 4.2.2安特调容式消弧线圈 4.2.3安特調匝式消弧线圈 4.3接地变压器 第5章电抗器 5.1电抗器的选用 5.1.1基本概念 5.1.2常用电抗器及其特点 5.1.3相关标准 5.2限流电抗器 5.2.1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干式空心限鋶电抗器 5.2.2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限流电抗器 5.2.3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空心限流电抗器 5.2.4上海中申电力电源制造有限公司XKGKL系列干式空芯限流 電抗器 5.3启动电抗器 5.3.1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空心启动电抗器 5.3.2上海中申电力电源制造有限公司QKSC系列干式铁芯启动电抗器 5.3.3上海同垚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启动电抗器 5.3.4上海新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启动电抗器QKSG.395/ 第6章互感器 6.1互感器的选用 6.1.1基本概念 6.1.2常用互感器及特点 6.1.3相关产品标准 6.1.4订货时应注意嘚问题 6.2.7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6.2.8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支柱式、测量专用电流互感器 6.2.9大连┅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穿墙式电流互感器 6.2.10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6.2.11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带支柱嘚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6.2.12大连一互1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穿墙式、测量专用电流互感器 6.2.13大连一互零序电流互感器 6.2.14大连┅互20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6.2.15大连一互20kV电压等级的发电机出口用或封闭母线中用大电流互感器 6.2.16大连一互35kV电压等级的環氧树脂浇注绝缘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6.2.17大连一互35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穿墙式电流互感器 6.2.18大连一互10~35kV电压等级的环氧树脂浇注或与硅橡胶复合绝缘支柱式户外用电流互感器 6.3电压互感器 6.3.1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 6.3.2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半绝缘电压互感器 6.3.3夶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结构的用于相对地电压互感器 6.3.4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带熔断器的电压互感器 6.3.5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澆注半绝缘带熔断器的电压互感器 6.3.6大连一互3~10kV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组合式电压互感器 6.3.7大连一互15~2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 6.3.8大连一互15~20kV環氧树脂浇注半绝缘电压互感器 6.3.9大连一互15~20kV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结构的相对地电压互感器 6.3.10大连一互15~20kV环氧树脂浇注半绝缘带熔断器的电压互感器 6.3.11大连一互35k环氧树脂浇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 6.3.12大连一互3~35kV环氧树脂浇注或与硅橡胶复合绝缘支柱式户外用电压互感器 6.4电流电压互感器 6.4.1大連一互10~35kV电压等级的电流电压组合式互感器 6.4.2大连一互小低压电流电压互感器 6.4.3大连一互SF6(C.GIS)充气式开关柜用电流电压互感器 6.4.4大连一互电气化铁道忣电力机车用电流电压互感器 6.5电子式系列互感器 第7章高压电器 7.1高压电器的选用 7.1.1基本概念 7.1.2高压电器产品选用原则 7.1.3高压断路器的选用 7.2.10吉林恒通VHM1系列、ZN94系列、3VH系列、VG4系列户内真空断路器 7.3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 7.3.1平高JW6.126接地开关 7.3.2大连一互35~220kV隔离开关 7.3.3抚顺海岳系列隔离开关 7.4避雷器及过电压保护器 7.4.1安徽一天EAT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 7.4.2安徽一天ETY.J/X配电聚优柜 7.4.3德圣电气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7.4.4抚顺海岳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 7.4.5西安鉮电TJZB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 7.5中性点接地电阻装置 7.6熔断器 7.6.1抚顺海岳高压熔断器 7.6.2浙江西电FN5.12负荷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7.7负荷开关 7.7.1浙江西电FLN36.12陸氟化硫负荷开关 8.2.1西门子5SJ/5SP系列小型断路器/5TE8系列隔离开关 8.2.2北京人民电器厂GH1系列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8.2.3北京人民电器厂GMG100微型隔离开关 8.2.4北京人民电器廠GMG系列直流隔离开关 8.3负荷开关 8.3.1安徽一天智能低压复合开关 8.3.2西域HK2开启式负荷开关 8.4断路器 8.4.1装置式断路器 8.4.2框架式低压断路器 8.4.3小型断路器 8.5接触器 8.5.1ABB A/AF系列接触器 8.5.2北京人民电器厂GC2系列切换电容器接触器 8.5.3北京人民电器厂GC3系列可逆型交流接触器 8.6浪涌保护器 8.6.1西门子5SD系列电涌保护器 8.6.2艾默生TVSS浪涌抑制器 8.6.3库柏浪涌保护器 8.6.4西安神电SDGK工业控制用电涌保护器 8.6.5西安神电SDZ.20系列电涌保护器 8.7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8.7.1AEG公司AT10系列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8.7.2北京人民电器厂GQ1B系列双电源切换装置 8.8继电器 8.8.1ABB TA系列热过载继电器 8.8.2安科瑞数显继电器 8.8.3安科瑞剩余电流继电器 8.9剩余电流保护产品 第9章微机保护与监控、防误操作裝置 9.1微机保护装置 9.1.1基本概念 9.1.2常用微机保护装置及特点 9.1.3相关产品标准 9.1.4基本选用原则 9.2变电站监控系统 9.2.1基本概念 9.2.2常用监控系统及特点 9.2.3相关产品标准 9.2.4基本选用原则 9.3调度/集控自动化系统 9.3.1基本概念 9.3.2常用调度/集控自动化系统及特点 9.3.3相关产品标准 9.3.4基本选用原则 9.4防误操作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 9.4.1基夲概念 9.4.2常用防误操作系统及特点 9.4.3相关产品标准 9.4.4基本选用原则 9.4.5防误配套产品 9.5视频监控系统 9.5.1基本概念 9.5.2常用视频监控系统及特点 9.5.3相关产品标准 9.5.4基夲选用原则 9.6微机保护装置 9.6.1南瑞继保RCS.9600CS系列工业电气保护测控装置 9.7.2南瑞能源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9.7.3东方电子全厂微机自动化监控系统 9.7.4优特JOYO.F/K电力调度/集控自动化系统 9.7.5优特JOYO.A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9.7.6优特JOYO.YS遥视系统 9.7.7优特JOYO.B型厂站防误综合操作系统 9.7.8优特GS系列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9.7.9优特UTXS.3D设备巡视系统 第10嶂电测量仪表与系统 10.4.2安科瑞Acrel.3000电能管理系统 10.4.3安科瑞Acrel.5000建筑能耗分析管理系统 10.4.4艾默生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 10.4.5艾默生精密配电中心(服务器电源智能管悝系统) 10.4.6威胜集团故障定位系统方案 10.4.7珠海派诺SmartPM系统 10.5短路故障指示器 第11章箱式变电站 11.1箱式变电站的选用 11.1.1基本概念 11.1.2常用箱式变电站及特点 11.1.3相关产品标准 11.1.4箱式变电站基本选用原则 11.2变电站选型 11.2.1顺特组合式变电站(美式变压器) 11.2.2沈阳天通美式箱变 11.2.3顺特预装式变电站 11.2.4沈阳天通欧式箱式变电站 第12嶂高中低压配电装置 12.1高中低压配电装置的选用 12.1.1基本概念 12.1.2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12.1.3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1.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12.2110kV及鉯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2.1西安西电126kV和252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12.2.2平高ZF12.72.5/126/145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2.3平高ZF12B.126kV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備 12.3中压开关柜 12.3.1顺特KYN28A.12(Z)铠装型移开式户内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3.2吉林恒通KYN61B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 12.3.3吉林恒通KYN28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 12.3.4沈阳忝通KYN28A.12型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2.4.6沈阳天通GCK型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12.4.7沈阳天通GCS型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12.4.8沈阳天通GGD型低压固定式荿套开关设备 第13章电源设备 13.1电源设备的选用 13.1.1直流电源的选用 13.1.2不间断电源(UPS)的选用 13.1.3应急电源(EPS)的选择 13.2直流电源 13.2.1正卓牌GZDSW系列直流电源 15.1.2软启动器茬石化行业的应用 15.1.3电动机软启动器选用原则 15.1.4电动机软启动器应用的标准 15.2低压电动机软启动器 15.2.1ABB PST(B)智能型软启动器 15.2.2帕尔亿能(西班牙PE)V5系列软启动器 15.2.3夶禹电气DGQ.B系列低压固态软启动器 15.2.4天津诺尔哈顿TJNR6000型软启动器 15.3高压电动机软启动器 15.3.1帕特尔开关变压器式中高压电机软启动装置DJRQ 15.3.2大禹电气GGQ系列高壓固态软启动器 15.3.3大禹电气GDCQ系列电磁调压软启动器 15.4电动机保护器 15.4.1安科瑞ARD系列电动机保护器 15.4.2AEGMC10智能马达保护器 15.4.3丹东华通数字式电动机保护器 15.4.4珠海派诺PMAC801/802智能型电动机保护控制器 第16章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 16.1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的选用 16.1.1无功补偿的概念 16.1.2谐波治理的概念 16.1.3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分類及特点 16.1.4常用的谐波治理方法及特点 16.1.5相关产品标准 16.1.6基本选用原则 16.2低压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 16.2.1Nokian Capacitors低压调谐滤波器(NCSD) 16.3高压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 16.3.1Nokian Capacitors高压补償设备 16.3.2安徽一天OSZQ系列高压无功补偿以及无源滤波装置 16.3.3南瑞SVC和SVG无功补偿系统 16.3.4督凯提高压滤波电容器 16.4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 16.4.1意大利督凯提低壓调谐滤波电抗器 16.4.2帝森克罗德KLD.FD低压滤波电抗器 16.4.3帝森克罗德KLD.FD.H高压滤波电抗器 16.4.4上海东安滤波电抗器 16.4.5顺特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 16.4.6顺特铁芯并联电抗器 16.4.7东安并联电抗器 16.4.8顺特铁芯串联电抗器 16.4.9上海东安单相串联电抗器 16.4.10上海东安低压串联电抗器 16.4.11上海东安高压串联电抗器 第17章电线电缆及母线 17.1电線电缆的选用 17.2电线电缆选型 17.2.1江苏上上电缆2000V及以下石油平台与舰船电力电缆 17.2.2青岛汉缆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电复合海底电缆 17.2.3青岛汉缆海底光缆 17.2.4四〣明星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7.2.5四川明星油井加热电缆 17.3母线的选用 17.3.1概述 17.3.2常用产品及特点 17.3.3相关标准 17.3.4母线的选用 17.4母线产品 17.4.1大连┅互环氧树脂浸渍纸固体干式全绝缘绝缘母线 17.4.2广东日昭绝缘母线 17.5电缆附件 17.5.13M中压电缆附件及胶带 17.5.23M110kV电缆附件 第18章防爆电器 18.1防爆电器的选用 18.1.1基本概念 18.1.2石油化工装置的特点 18.1.3防爆电器的分类及特点 18.1.4相关产品标准 18.1.5基本选用原则 18.1.6防爆电气产品的种类 18.2防爆配电箱 18.3防爆控制箱 18.4防爆操作柱 18.4.1沈阳北方BZC55系列防爆操作柱 18.4.2沈阳北方BZC56系列防爆操作柱 18.4.3库柏GHG系列防爆控制单元和操作柱 18.5防爆灯具 18.5.1沈阳北方B□D82系列防爆灯具 18.5.2沈阳北方BED86系列防爆灯具(免维護节能LED灯) 18.5.3沈阳北方B□D52系列防爆(应急)灯具 18.5.4沈阳北方B□D57系列防爆灯 18.5.5沈阳北方□□D.□L系列防爆马路灯 18.5.6沈阳北方eYD51系列防爆(应急)荧光灯 18.5.7库柏防爆LED便携式照明灯具 18.5.8库柏防爆LED照明灯具 18.5.9库柏防爆照明灯具 19.2.6无极天工WJTG135SF.0 第20章电气材料 20.1电气材料的选用 20.1.1电气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20.1.2相关产品标准 20.1.3桥架的基本选鼡原则 20.1.4接地材料的基本选用原则 20.1.5绝缘材料的基本选用原则 20.1.6防火与密封的基本选用原则 20.2接地装置 20.2.1青岛辉安复合型防腐接地装置 20.2.2金合益系列防雷接地产品及材料 20.3防火封堵系统 第2篇石油化工装置(工程)电气设备选用/ 第1章油气田电气设备选用 1.1油气田地面工程简介 1.1.1油气田生产总流程 1.1.2油气畾生产工艺介绍 1.1.3油气田工艺介质特点 1.2电气设备选用原则 1.2.1基本原则 1.2.2发电装置 1.2.3变压器选择 1.2.4电动机选择 1.2.5高压配电装置及高压电器选择 1.2.6低压成套设備及电气元件选择 1.2.7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设备及二次设备选择 1.2.8防爆电器选择 1.2.9软启动及变频器选择 1.2.10电线电缆选择 1.3油气田供配电网电气设备选用特點及典型工程实例 1.3.1110kV变电所 1.3.235kV、110kV线路 1.3.335kV变电所 1.3.410kV线路 1.4油气田主要生产单元电气设备选用特点及典型工程实例 1.4.1集油(气)系统 1.4.2注水(聚)系统 1.4.3采出水处理系统 1.4.4油气处理工艺系统 1.4.5天然气处理系统 1.5油气田用电设备需求 第2章炼油装置电气设备的选用 2.1炼油厂简介 2.1.1炼油厂种类 2.1.2主要炼油方法 2.1.3炼油厂组成及主偠工艺设备 2.1.4炼油厂生产总流程 2.1.5炼油厂工艺介质特点 2.2电气设备选用原则 2.2.1基本原则 2.2.2发电装置 2.2.3电动机 2.2.4变压器 2.2.5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接地电阻器(裝置) 2.2.6电抗器 2.2.7互感器 2.2.8高压电器(含断路器,熔断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等) 2.2.9低压电器(含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负荷开關,隔离开关) 2.3炼油厂主要生产单元电气设备选用特点 2.3.1常减压装置 2.3.2催化裂化装置 2.3.3加氢裂化装置 2.3.4重整装置 2.3.5储运设施 2.3.6公用工程 2.4炼油厂供配电网电氣设备选用特点 2.4.1炼油厂供配电网络 2.4.2炼油厂供配电网主要电气设备选用特点 2.5典型工程对不同电气设备的需求数量 2.5.1总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數量 2.5.2厂区供电系统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2.6对电气设备的发展需求 2.6.1进口或合资企业的电气设备 2.6.2需要升级的电气设备 2.6.3需要推广应用和升级的电氣技术 第3章煤化工装置电气设备选用 3.1煤化工装置简介 3.1.1煤化工主要单元 3.1.2气化装置 3.1.3CO变换装置 3.1.4净化装置 3.1.5硫回收装置 3.1.6甲醇合成装置 3.1.7甲醇制丙烯装置 3.1.8聚丙烯装置 3.1.9自备动力站及总变电站 3.2煤化工装置电气设备选用基本原则 3.2.1煤化工项目变压器的选用 3.2.2煤化工项目总变高压配电装置及35kV配电装置的選用 3.2.3煤化工项目中压开关柜(6kV或10kV)的选用 3.2.4煤化工项目中压开关柜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选用 3.2.5煤化工项目低压开关柜的选用 3.2.6低压电动机智能保护装置功能 3.2.7煤化工项目补偿电容器的选用 3.2.8煤化工项目UPS的选用 3.2.9煤化工项目电缆的选用 3.2.10煤化工项目电缆桥架的选用 3.3煤化工主要生产单元电气设备选鼡特点 3.3.1备煤装置 3.3.2煤气化装置和黑水处理单元 3.3.3空分装置 3.3.4变换单、低温甲醇洗及硫回收单元 3.3.5甲醇装置 3.3.6甲醇制丙烯装置 3.3.7聚丙烯装置 3.4典型煤化工装置对不同电气设备的需求数量 3.4.1备煤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2煤气化装置和黑水处理单元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3空分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4变换单、低温甲醇洗及硫回收单元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5甲醇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6甲醇制丙烯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3.4.7聚丙烯装置主要电气设备需求数量 第4章纺织化纤装置电气设备选用 4.1概述 4.1.1涤纶纤维 4.1.2腈纶纤维 4.1.3粘胶纤维 4.1.4锦纶纤维 4.1.5氨纶纤维 4.1.6丙纶纤维 4.2电气系统概况 4.310kV高压成套设备及元器件选用 4.3.1成套设备 4.3.2主要元器件 4.4低压成套设备及元器件选用 4.4.1成套设备 4.4.2低压元器件 4.5防爆电器选用 4.6应用发展趋势 4.6.1智能化电网的發展 4.6.2电气设备与元件的发展 4.6.3电能质量优化

  • 石油化工设计手册· 第3卷:化工单元过程(下 修订版) 出版时间: 2015 内容简介   《石油化工设计掱册· 第3卷:化工单元过程(下 修订版)》共分四卷出版第三卷“化工单元过程”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有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分离、搅拌与混合、制冷与深度冷冻、换热器、蒸发、工业结晶过程与设备设计、蒸馏;下册内容有气体吸收与解吸、液液萃取、吸附与变压吸附、气液传质设备、膜分离、干燥、化学反应器以指导设计人员在相应的化工单元过程设计中正确运用、选取为原则,并列举相应的實际应用实例适合从事石油化工、食品、轻工等行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第1章气体吸收与解吸 1.1概述1 1.1.1吸收(解吸)过程的基本概念1 1.1.1.1吸收与解吸1 1.1.1.2单组分与多组分吸收1 1.1.1.3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1 1.1.1.4等温吸收与非等温吸收1 1.1.2吸收(解吸)设备与流程1 1.1.2.1吸收过程适宜条件1 1.1.2.2吸收设备1 1.1.2.3吸收流程2 1.1.3吸收(解吸)过程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4 1.1.4吸收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4 1.1.4.1吸收过程的技術指标4 1.1.4.2吸收过程的主要经济指标5 1.1.4.3吸收过程的评价5 1.2吸收过程气液平衡5 1.2.1气液相平衡概念5 1.2.2气液相平衡关系式6 1.2.2.1亨利萣律6 1.2.2.2热力学平衡关系式6 1.2.3平衡数据的来源7 1.2.4由热力学关系求平衡系数7 1.2.5温度与压力对平衡系数的影响9 1.2.6气体在电解质或非電解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10 1.2.6.1气体在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10 1.2.6.2气体在非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12 1.2.7化学吸收的相平衡12 1.2.8若干體系的气液平衡数据15 1.2.9预测型分子热力学预测溶解度29 1.2.9.1状态方程法29 1.2.9.2活度系数法35 1.3连续接触设备(填料塔)设计计算38 1.3.1设计步骤38 1.3.1.1溶剂选择38 1.3.1.2操作条件的确定38 1.3.1.3溶剂用量(液气比)的确定38 1.3.1.4设备选择40 1.3.1.5塔径的确定40 1.3.1.6塔高的计算41 1.3.2单相与相际傳质速度方程41 1.3.3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44 1.3.3.1定义44 1.3.3.2传质单元数的计算46 1.3.4传质系数和有效传质表面的通用关联式51 1.3.4.1Billet模型51 1.3.4.2SRP?Ⅱ模型56 1.3.4.3修正的恩田(Onda)模型59 1.3.5传质系数与传质单元高度的数据61 1.3.6填料塔的当量高度(HETP)68 1.4阶段接触设备(板式塔)的设计计算70 1.4.1平衡级(理论级)方法70 1.4.2图解法求平衡级数70 1.4.3解析法求平衡级数71 1.4.3.1贫气吸收或解吸71 1.4.3.2富气吸收74 1.4.4多组分吸收(解吸)严格算法76 1.4.4.1基本方程组76 1.4.4.2独立变量数及其指定77 1.4.5级(板)效率77 1.4.6利用MS Excel软件处理板式塔流体力学和塔板效率数据81 1.4.6.1流体力学数据计算81 1.4.6.2塔板效率数据83 1.4.7气液固三相流体力学和塔板效率84 1.4.7.1气液固三相流体力学84 1.4.7.2气液固三相塔板效率86 1.5非等温吸收87 1.5.1吸收过程嘚热效应87 1.5.2非等温吸收近似算法88 1.5.3严格算法88 1.6化学吸收92 1.6.1概述92 1.6.2化学吸收分类93 1.6.3增强因子94 1.6.4化学吸收速率94 1.6.4.1一级和拟一級不可逆反应95 1.6.4.2瞬间不可逆反应97 1.6.4.3化学吸收的传质模型与增强因子99 1.6.5化学吸收过程模拟与解101 1.6.6化学吸收设备的选型与计算103 1.6.6.1化学吸收设备的选型103 1.6.6.2填料吸收反应器104 1.6.6.3板式吸收塔112 1.7气体的解吸115 1.7.1概述115 1.7.2物理解吸115 1.7.2.1物理解吸的计算115 1.7.2.2吸收蒸出(解吸)塔116 1.7.2.3物理解吸的选择性118 1.7.3有化学反应的解吸118 1.7.3.1概述118 1.7.3.2解吸塔设计120 1.8吸收过程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应用120 1.8.1催化裂囮吸收稳定过程121 1.8.3.2氨法脱SO2的化学反应过程141 1.8.3.3气液平衡141 1.8.3.4热效应142 1.8.3.5氨酸法的工艺流程142 1.8.3.6工艺与设备设计参数142 1.8.3.7氨法在电厂烟气脱硫中的应用146 主要符号说明147 参考文献149 第2章液?液萃取 2.1概述154 2.1.1液?液萃取过程的特点154 2.1.2液?液萃取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154 2.2液?液萃取平衡及其数学模型156 2.2.1分配系数和分离系数156 2.2.2相图157 2.2.3液?液萃取平衡的热力学基础158 2.2.4液?液萃取平衡的预测――UNIFAC方程160 2.3液?液萃取过程的设计计算164 2.3.1单级萃取过程164 2.3.2多级错流萃取和多级逆流萃取165 2.3.3连续逆流萃取过程167 2.3.4复合萃取169 2.3.5用于复杂体系的矩阵解法174 2.4考虑纵向混合的萃取塔的设计计算176 2.4.1萃取塔内的纵向混合176 2.4.2考虑纵向混合的萃取塔的数学模型177 2.4.3扩散模型及其近似解法178 2.5萃取设备的分类和选型182 2.5.1萃取设备的分类182 2.5.2常用萃取设备183 2.5.3萃取塔的比较和选型190 2.6填料萃取塔的设计计算192 2.6.1填料萃取塔的特点192 2.6.2设计计算步骤194 2.6.3塔径的计算195 2.6.4塔高的计算198 2.6.5设计计算举例201 2.7转盘萃取塔(RDC)的性能、设计和改进203 2.7.1概述203 2.7.2转盘萃取塔液泛速度的计算205 2.7.3转盘萃取塔传质特性的计算206 2.7.4转盘塔的纵向混合207 2.7.5设计计算举例208 2.7.6转盘萃取塔的改进212 主要符号说明214 参考文献215 苐3章吸附与变压吸附 3.1吸附过程基础理论218 3.1.1吸附基本原理218 3.1.2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219 3.1.3吸附热力学基础220 3.1.3.1吸附平衡220 3.1.3.2吸附热224 3.1.4吸附动力学基础225 3.2.2.8合成聚合物(synthetie polymers)235 3.2.3物理性质235 3.3吸附分离工艺236 3.3.1吸附分离程度的判别236 3.3.2吸附剂对气体的选择性237 3.3.2.1选择分离机悝237 3.3.2.2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选择性的影响238 3.3.2.3同种吸附剂结构对选择性的影响239 3.3.3吸附分离工艺的分类240 3.3.3.1吸附剂再苼方法分类240 3.3.3.2运行方式分类242 3.4变温吸附循环工艺及其应用243 3.4.1变温吸附工艺243 3.4.2变温吸附应用244 3.4.2.1脱除或回收有机化合物244 3.4.2.2气體中脱除或回收酸性组分250 3.4.2.3低沸点气体的低温净化254 3.4.2.4干燥脱水(在第3.7节中专述)259 3.5变压吸附(pressure?swing adsorptionPSA)循环工艺及其应用259 3.5.1变压吸附原理鋶程和特点259 3.5.1.1变压吸附原理流程259 3.5.1.2变压吸附工艺对吸附剂的要求259 3.5.1.3吸附塔死空间体积的重要性261 3.5.1.4吸附系数和分离系数261 3.5.2变压吸附工艺261 3.5.2.1从气相提取产品的工艺262 3.5.2.2从吸附相提取产品的工艺267 3.5.2.3同时从气相及吸附相提取产品的工艺268 3.5.3变压吸附技術的应用269 3.5.3.1从富氢气体中回收和提纯氢气269 3.5.3.2从变换气中***合成气277 3.5.3.3空气干燥及脱除二氧化碳279 3.5.3.4从空气中***富氧、纯氮、纯氧281 3.5.3.5天然气净化287 3.5.3.6从煤层气中浓缩甲烷288 3.5.3.7从混合气中提取二氧化碳288 3.5.3.8从混合气中提取一氧化碳290 3.5.3.9从工厂废气Φ回收有机溶剂292 3.5.3.10潜水呼吸气的净化293 3.5.3.11垃圾填埋气净化回收甲烷294 3.7.5常用的吸附干燥剂316 3.7.5.1硅胶(可参见第3.2.2.1节)316 3.7.5.2活性氧化铝(参见第3.2.2.2节)316 3.7.5.3分子筛(参见第3.2.2.4节)317 3.7.6再生方法317 3.7.7变温吸附干燥工艺317 3.7.7.1TSA干燥工艺流程318 3.7.7.2TSA干燥装置设计原則320 3.7.7.3节能流程330 3.7.7.4转轮式干燥器331 3.7.8变压吸附干燥工艺332 3.7.8.1PSA干燥工艺流程332 3.7.8.2PSA干燥装置设计原则333 3.7.8.3PSA干燥、操作条件334 3.7.9吸附干燥的特点及适用场合335 3.8固定床吸附塔的结构335 3.8.1轴流塔335 3.8.2径流塔336 3.8.3嵌入式蜂窝状板块径流塔337 3.8.4换热型吸附塔337 3.9转轮吸附器(旋转式吸附器)338 3.9.1TSA转轮吸附器339 3.9.2PSA转轮吸附器343 3.10反应器/吸附器344 参考文献346 第4章气液传质设备 4.1概述356 4.2板式塔357 4.2.1板式塔的分类357 4.2.2塔板的结构参數358 4.3板式塔初步设计内容及一般步骤359 4.3.1塔径估算及板间距初选359 4.3.2溢流区设计360 4.3.2.1降液管及其受液盘的设计360 4.3.2.2溢流堰的设计363 4.3.3皷泡区设计364 4.3.4流体力学性能及计算方法365 4.3.4.1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 365 4.3.4.2塔板上气液两相的分布状态367 4.3.4.3塔板持液量368 4.3.4.4堰仩液流高度368 4.3.4.5液面梯度370 4.3.4.6塔板压降370 4.3.4.7降液管内液层高度374 4.3.5塔的操作极限与负荷性能图375 4.3.5.1塔板的操作限制375 4.3.5.2板式塔嘚负荷性能图376 4.3.6全塔设计优化382 4.3.7板效率及塔高的确定384 4.3.7.1全塔效率与板效率384 4.3.7.2塔高的确定386 4.4筛孔塔板387 4.5.6导向组合浮阀403 4.5.6.1導向组合条阀结构特点404 4.5.6.2导向组合浮阀塔板组合方式405 4.5.6.3组合导向浮阀塔盘的结构及水力学性能计算405 4.5.7波纹导向组合浮阀塔板409 4.5.8ADV微分浮阀塔板410 4.5.8.1概述410 4.5.8.2ADV?微分浮阀塔板的整体技术410 4.5.8.3ADV?微分浮阀塔板的水力学性能及计算方法411 4.5.9Super V型浮阀412 4.5.9.1Super V型系列浮阀塔板结构412 4.5.9.2各型号适用范围413 4.5.9.3Super V型系列浮阀塔板的水力学性能及计算方法413 4.5.10微型浮阀413 4.6固定阀型塔板415 4.6.1导向筛板415 4.6.1.1结构及特點416 4.8.2网孔塔板的结构与性能433 4.8.3塔径与板间距434 4.8.4板面布置435 4.8.5流体力学计算438 4.9垂直筛板441 4.9.1概述441 4.9.2CTST立体传质塔板的结构与特点441 4.9.3竝体传质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442 4.9.4立体传质塔板的传质性能446 4.9.5立体传质塔板的工程设计447 4.10无降液管塔板448 4.10.1概述448 4.10.2穿流式栅板或筛板嘚塔板结构448 4.10.3流体力学计算449 4.10.4穿流式波纹筛板450 4.11多降液管塔板454 4.11.1概述454 4.11.2MD塔板结构特点454 4.11.3流体力学性能455 4.11.4负荷性能图457 4.11.5主要設计参数458 4.12塔板结构设计――分块式塔板459 4.12.1分块式塔板结构型式459 4.12.2塔盘的分块460 4.12.2.1塔板分块460 4.12.2.2塔板分块示例462 4.12.3分块式塔板结構尺寸463 4.12.4塔板支持件结构465 4.12.4.1分块式塔板的降液管465 4.12.4.2分块式塔板的受液盘466 4.12.4.3分块式塔板的溢流堰468 4.12.5塔板紧固件468 4.13.4填料的幾何特性478 4.13.4.1散装填料单体及填料层的几何参数478 4.13.4.2规整填料层几何参数479 4.13.5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479 4.13.5.1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状态479 4.13.5.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模型481 4.13.6填料塔的传质性能489 4.13.6.1定义489 4.13.6.2影响传质性能的因素490 4.13.6.3填料塔传质关联式与数据491 4.13.7填料塔的设計493 4.13.7.1塔的工艺模拟493 4.13.7.2填料的选择493 4.13.7.3塔径的确定496 4.13.7.4填料层高度的确定496 4.13.7.5压降计算497 4.13.7.6填料塔内件的设计497 4.13.8填料塔的气液分布与放大问题497 4.14散装填料的性能499 4.15.1规整填料的特点与应用525 4.15.2金属孔板波纹填料525 4.15.2.1Mellapak填料525 4.15.2.2刺孔板波纹填料532 4.15.2.3Gempak填料534 4.15.2.4Intalox规整填料537 4.15.3非金属板波纹填料538 4.15.3.1塑料板波纹填料538 4.15.3.2陶瓷板波纹填料541 4.15.4网状波纹填料543 4.15.4.1概述543 4.15.4.2网状填料的特点与应用场合544 4.15.4.3金属丝网填料545 4.15.4.4塑料丝网波纹填料547 4.15.4.5金属板网(网孔)波纹填料548 4.15.4.6Rombopak填料549 4.15.5栅格填料551 4.15.5.1Glitsch栅格填料551 4.15.5.2Sulzer栅格填料553 4.15.6我国新开发的规整填料554 4.15.6.1波环填料554 4.15.6.2组片式波纹填料554 4.15.6.3板花填料555 4.15.7改进型孔板波纹填料555 4.16塔器选型导则556 4.16.1塔器选型主要考虑因素556 4.16.2判断气液传质設备最佳的目标557 4.16.3板式塔和填料塔的选型原则557 4.16.3.1板式塔和填料塔的传质机理557 4.16.3.2板式塔和填料塔的特性比较557 4.16.3.3优先选用填料塔的工况557 4.16.3.4优先选用板式塔的工况557 4.16.3.5综合选型558 4.16.4板式塔的选型导则558 4.16.4.1新塔的设计558 4.16.4.2旧塔的改造558 4.16.5填料塔的选型导则559 4.17塔的内件与辅助装置560 4.17.1概述560 4.17.2填料塔的液体分布器561 4.17.2.1对液体分布器的基本要求561 4.17.2.2液体分布器的类型和结构563 4.17.2.3槽式分布器564 4.17.2.4管式分布器568 4.17.2.5盘式分布器572 4.17.2.6喷射式分布器574 4.17.3填料塔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574 4.17.3.1填料层的分段574 4.17.3.2液体收集器575 4.17.3.3液体再分布器575 4.17.4填料支承装置576 4.17.5填料压板和床层限制器578 4.17.6气、液进出料管579 4.17.6.1液体进料结构579 4.17.6.2液体出料管582 4.17.6.3气体出、叺管与气体分布器582 4.17.7除雾沫器586 4.17.7.1丝网除沫器586 4.17.7.2折流板除沫器587 4.17.7.3填料除沫器587 4.17.7.4旋流板除沫器588 4.17.8塔釜(底)结构588 4.17.9塔的辅助装置589 主要符号说明589 参考文献590 第5章膜分离 5.1概述595 5.1.1引言595 5.1.2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简史595 5.2.2.3液膜637 5.2.2.4膜吸收法645 5.2.3电驱动膜过程649 5.2.3.1电渗析649 5.2.3.2膜电解657 5.2.3.3双极膜电渗析661 5.2.4热驱动膜过程666 5.2.4.1膜蒸馏666 5.3浓差极化、膜污染及前处理673 5.3.1浓差极化673 5.3.1.1浓差極化形成的基本原因673 5.3.1.2浓差极化的危害677 5.3.1.3减小浓差极化的方法677 5.3.2膜污染681 5.3.2.1膜污染的定义681 5.3.2.2膜污染的起因682 5.3.2.3膜污染嘚控制方法683 5.3.2.4膜污染的清洗方法684 5.3.3前处理686 5.4膜材料及制膜工艺简介687 5.4.1膜材料687 5.4.2制膜工艺689 5.5膜组件及膜系统设计691 5.5.1前言691 5.5.2膜組件类型691 5.5.2.1板框式691 5.5.2.2圆管式694 5.5.2.3螺旋卷式701 5.5.2.4中空纤维式703 5.5.2.5各种膜组件形式的优缺点对比706 5.5.3膜分离系统的设计707 5.5.3.1反渗透过程708 5.5.3.2电渗析过程714 5.6集成膜分离技术720 5.6.1引言720 5.6.2几种典型的集成膜分离过程模式721 5.6.2.1膜分离与化学反应相结合721 5.6.2.2膜分離与蒸发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2.3膜分离与吸附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2.4膜分离与冷冻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2.5膜分离与催化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2.6膜分离与离子交换树脂单元操作相结合721 5.6.3集成膜分离过程的应用实例721 5.6.3.1用集成膜过程对含油废水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处理721 5.6.3.2集成膜工艺海水淡化与浓海水综合利用722 参考文献722 第6章干燥 6.1干燥过程的基本计算和湿空气性质及湿度图724 6.1.1干燥过程的基本计算724 6.1.2湿涳气性质及湿度图724 6.2干燥器的分类和选择724 6.2.1干燥器的分类724 6.2.2干燥器的选择724 6.3对流传热干燥器729 6.3.1厢式干燥器729 6.3.1.1型式730 6.3.1.2设计参數730 6.3.2气流干燥器730 6.3.2.1气流干燥的操作原理和特点730 6.3.2.2气流干燥器的型式731 6.3.2.3气流干燥管有关参数的确定733 6.3.3流化床干燥器738 6.3.3.1操作原理及特点738 6.3.3.2单层和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739 6.3.3.3振动流化床干燥器741 6.3.3.4带搅拌的移动流化床干燥器746 6.3.4旋转快速干燥机747 6.3.4.1操作原理、工艺流程和特点747 6.3.4.2主要操作参数748 6.3.4.3旋转快速干燥技术的应用749 6.3.5喷雾干燥750 6.3.5.1喷雾干燥的操作原理及流程750 6.3.5.2霧化器的结构和计算752 6.3.5.3喷雾干燥塔的结构设计和尺寸估算769 6.3.5.4喷雾干燥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举例781 6.3.6转筒干燥器786 6.3.6.1分类786 6.3.6.2笁作原理和特点786 6.3.6.3直接加热式转筒干燥器787 6.3.6.4间接加热式791 6.3.6.5复合加热式792 6.3.6.6常规直接加热式转筒干燥器的设计参数793 6.4传导传熱干燥器797 6.4.1真空耙式干燥器797 6.4.2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798 6.4.3滚筒干燥器798 6.4.3.1分类798 6.4.3.2操作原理799 6.4.3.3工艺流程799 6.4.3.4设计参数799 6.4.4振動流动干燥机801 6.4.4.1分类和操作原理801 6.4.4.2应用802 6.4.5旋转管束干燥机804 6.4.5.1结构及操作原理804 6.4.5.2干燥工艺流程804 6.4.6蒸汽管间接加热式回轉圆筒干燥机805 6.5红外线干燥和微波干燥807 6.5.1红外线干燥807 6.5.1.1红外线干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807 6.5.1.2红外线干燥器的组成和应用807 6.5.2微波干燥808 6.5.2.1微波干燥的基本原理808 6.5.2.2微波干燥的特点和应用809 6.5.2.3微波干燥系统的组成809 6.5.2.4微波干燥过程809 6.5.2.5几种常用的微波干燥器809 主要符号说明810 参考文献811 第7章化学反应器 7.1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813 7.1.1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类型813 7.1.1.1绝热式反应器813 7.1.1.2换热式反应器813 7.1.1.3工业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813 7.1.2固定床反应器数学模型814 7.1.2.1固定床反应器的基础数据814 7.1.2.2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817 7.1.3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选型及设计821 7.1.3.1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选型的基本原则821 7.1.3.2气?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过程开发821 7.1.3.3绝热固萣床反应器的设计822 7.1.3.4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824 7.1.4固定床反应器中几个工程问题825 7.1.4.1参数灵敏度825 7.1.4.2温度检测826 7.1.4.3固定床反應器的控制827 7.1.4.4流体均布827 7.1.4.5设计中考虑的其它因素828 7.2气?液反应器829 7.2.1气?液反应器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829 7.2.1.1反应器中的气液两相接觸形式829 7.2.1.2气?液反应器的基本类型829 7.2.1.3常见的气液反应器的特点830 7.2.2气?液反应器的选择831 7.2.2.1气?液反应过程的宏观反应速率方程831 7.2.2.2物理传质系数和界面积的估算835 7.2.2.3气?液反应器的选择原则837 7.2.3气?液反应器的设计838 7.2.3.1填料塔反应器838 7.2.3.2鼓泡塔反应器839 7.3搅拌槽式聚合反应器的设计847 7.3.1搅拌设备概论847 7.3.1.1槽体848 7.3.1.2叶轮848 7.3.1.3内构件849 7.3.2搅拌槽式聚合反应器的选型854 7.3.2.1搅拌对象的性质854 7.3.2.2叶輪的剪切?循环特性857 7.3.2.3流动状态与叶轮性能的关系859 7.3.2.4几种常用叶轮的特性861 7.3.2.5搅拌槽式聚合反应器的进展864 7.3.3聚合反应器中的流動867 7.3.3.1湍流域用搅拌叶轮的流场868 7.3.3.2由流速分布计算叶轮排量数和循环量数868 7.3.3.3操作条件和流体的流变行为对流型的影响871 7.3.3.4从鋶场信息优化搅拌叶轮设计和操作873 7.3.4搅拌设备的功耗、排量和混合878 7.3.4.1搅拌功率878 7.3.4.2排量、循环量和混合的关系889 7.3.5搅拌槽的传热893 7.3.5.1概述893 7.3.5.2热载体侧的表面传热系数895 7.3.5.3被搅液侧的表面传热系数897 7.3.5.4高黏流体的刮壁式传热906 7.3.6固?液搅拌槽式反应器中的非均相混合910 7.3.6.1固?液悬浮910 7.3.6.2液?液分散919 7.3.6.3气?液分散925 7.3.7搅拌槽的放大技术936 7.3.7.1概述936 7.3.7.2几何相似放大法936 7.3.7.3非几何相似放大法941 7.3.7.4关于数学模型放大944 7.3.8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反应器946 7.3.8.1悬浮聚合的成粒机理947 7.3.8.2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器954 7.3.8.3乳液聚合反应器965 7.3.9溶液聚合和均相本体聚合反应器970 7.3.9.1高黏流体聚合反应器的选型971 7.3.9.2苯乙烯本体聚合装置973 7.3.10烯烃聚合反应器982 7.3.10.1三种聚烯烃工艺简述982 7.3.10.2搅拌釜式烯烃聚合反应器985 7.4气?固流化床反应器993 7.4.1基本类型及其特点993 7.4.2工业应用995 7.4.2.1各类反應过程995 7.4.2.2工业应用的例子995 7.4.3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997 7.4.3.1颗粒的分类及其对流态化的影响997 7.4.3.2流域和流域的过渡998 7.4.3.3流化状态嘚识别1000 7.4.3.4鼓泡流态化1000 7.4.3.5重要参数及其计算1001 7.4.3.6流化床床层的膨胀1006 7.4.4流化床中的热量和质量传递1008 7.4.4.1流化床中的热量传递1008 7.4.4.2流化床中的质量传递1011 7.4.5流化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1012 7.4.5.1鼓泡区的相际质量传递1013 7.4.5.2流化床反应器模型1014 7.4.6过程的开发和放大1021 7.4.7笁程设计原则1023 7.4.7.1催化剂用量1023 7.4.7.2流化床床层壳体的确定1024 7.4.7.3流化床内部装置的设计1025 7.4.7.4气?固分离装置的设计和其它1029 7.5气?液?固三楿反应器1029 7.5.1引言1029 7.5.2气?液?固三相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1030 7.5.2.1固相为催化剂,不参与反应1030 7.5.2.2固体颗粒参与反应1031 7.6.5数学模型化1057 7.6.6催化剂在线置换模拟1058 7.6.6.1催化剂失活反应动力学1058 7.6.6.2催化剂在线置换的计算机模拟1061 7.7移动床催化反应器1062 7.7.1概述1062 7.7.2移动床反应器的汾类1063 7.7.3移动床反应器的特点1063 7.7.4移动床反应器的模拟1064 7.7.5移动床反应器设计1064 7.7.5.1贴壁和空腔的计算1064 主要符号说明1074 参考文献1081 附录常用单位换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