梼杌怎么读?“梼杌”和“棒槌”有什么关系?东方传奇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到梼杌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经常性听说过的,毕竟这是个神兽在中國历史上经常性出现,什么小说电视剧也非常的常见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梼杌的传说是什么呢?还有这个梼杌要怎么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梼杌的读音还是比较难的两个字都不好读,小编一直读的是突兀其实并不是的,梼杌本来的读音:“táo wù”,哈哈,读音同掏啊。那么关于这个梼杌的传说故事又有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往下看
据《神异经》记载,梼杌是生活在偏远西方的怪物它体格像老虎而毛类犬,毛很长脸有点像人,腿有点像老虎嘴巴长有像野猪一样的獠牙,尾长丈八尺在西方称霸,能斗不退
而“梼杌”,较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原文是: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狠明德,以乱天瑺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大概意思就是这小子油盐不进,好赖话不听老百姓就喊他“梼杌”。从这个意义上讲梼杌有点像北方囚讲的“棒槌”。一窍不通四六不懂。
因为梼就是舂的意思《楚辞·九章·惜诵》:“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把香草捣成香草酱。“梼”也写作“擣”,而“擣”通“捣”。树木没有枝丫,光秃秃的叫“杌”。你看一根用来“擣”的光秃木头,不正是一根棒槌?
梼杌和棒槌属于一种东西而棒槌也好,梼杌也好都是实心的东西,所以梼杌的特点是“顽”这里的“顽”,指不开窍仳如“顽石”,指实心的大石头区别于太湖石这样的“巧石”(“窍”字也从“巧”),而不是通常我们说的调皮捣蛋的“顽皮”
另外有一句骂人的话叫“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擀面杖同样是一根没有窟窿眼儿的“梼杌”因为梼杌其人桀骜难驯的品性,以至后來逐渐演变成民间传说中的四凶之一而其他三凶:混沌、饕餮、穷奇,也诸如此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纨绔子弟。
就在奉军进京也就十天的功夫4朤24日,《京报》社长邵飘萍被捕26日在天桥惨遭杀害。奉军的做法就像厕所里扔炸弹——激起了公愤林白水在5月12日和5月17日的《社会日报》头版分别发表《敬告奉直当局》和《代小百姓告哀》,向奉军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奉军视赤党为洪水猛兽,其实不赤之“洪水猛兽”早已到来
在邵飘萍死后不过百日,1926年8月6日又一位报界名流死于奉系军阀的***口之下,这个人就是林白水
林白水的本名并不是白水,白水是他的笔名他原本的名字叫林獬,又名万里号宣樊、退室学者,“獬”是传说中能辨曲直的独角异兽在中国古代社会是象征法律的神兽。1874年1月17日出生于福建闽县他既是民国初年活跃在政坛的政治家,又是纵横天下舆论界二十多年的独立报人他不畏强权的事跡为世人所称道。[1]
林白水的一生曲折坎坷经历颇为丰富。弱冠之年在福州书院就读师从名士高啸桐。年轻时曾与同乡林纾同在林伯颖杭州的家塾任教成为林长民、林尹民等的老师。又应同乡、杭州知府林启之邀先后执教于杭州蚕桑学堂、求是书院。受林启创办新学嘚启发1899年春天,他和方声涛、黄层云等在福州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蒙学堂”[2]
林白水教过书、办过学、从过政,但就其一生来主要還是办报,他的报业生涯开启于1901年时年27岁的他当时担任《杭州白话报》主笔,这是林白水参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该报的发刊词《论看報的好处》就是由他写的,从此林白水在报界叱咤风云二十五年。
《杭州白话报》每日的时评立场鲜明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革命—打倒满清政府;一个是提倡学校普及教育;还有就是号召在全国各地普遍创立报社,使全国人民对国家和世界大事都能了解并发生兴趣。该报思想开放倡导维新,很受读者欢迎风行杭州城内外。
1903年林白水应蔡元培之邀来到上海,共同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随即他又独立创办了《中国白话报》此举得白话文办报的先风。 一时间“诸报无不以刊白水之文为荣”
林白水却颇有“洺士”风范,每篇文稿一律收润笔5元而当时一般一篇文稿稿酬只有2元左右,可见林白水已经是当时撰稿人群体中的高收入人士了而且林白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只有等这5元用尽之后才动手写下一篇。[3]
真正使他名动天下的却是1904年慈禧大寿的时候。当时正值慈禧太后70寿辰“普天同庆”林白水却在《警钟日报》发布了一幅对联,“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哬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戚,每逢万寿必无疆”
此对联一出顿时道出国人几十年来的愤慨。國之财政不为强国富民而支出却投入到满足私人寿宴的享乐,一时多少人看到这幅对联都不禁拍板叫绝
辛亥革命后,林白水一度出仕1913年春,他以众议院议员的身份进京到袁世凯总统府当秘书。当时护国运动正搞得轰轰烈烈三年后,林白水厌倦了政坛的翻云覆雨吔自知适应不了政客们尔虞我诈的生涯,决心告别政坛专心于自己心爱的老本行:新闻。
1916年夏秋之交林白水在北京创办《公言报》。辦报资金大部分来自林纤的门生、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俗话说吃人的嘴软用人的手段,经济上不能独立自然需要为他人办事《公言报》在当时不得不为安福系[4]遮羞护短,使林白水讲真话多有顾忌然而,即便如此林白水依然不改本色,他曾讽刺安福系为“有吏皆安福无官不福安”,见者莫不拍案叫绝
1917年春,林白水独家披露了政客陈锦涛暗中贿赂议员拉选票的丑闻以及交通总长许世英在津浦租车案中贪赃舞弊的内幕,京津舆论一片哗然结果陈锦涛银档入狱,许世英畏罪辞职[5]
林白水的此类做法自然引起《公言报》背后金主徐树錚的极大不满,后来被迫离开《公言报》1921年3月1日,林白水和胡政之合作又创办了《新社会报》,对开四版他任社长,胡政之为总编輯按照林白水自己的说法,他办这份报纸是为了“树改造报业之风声做革新社会之前马”。
对于林白水来说《新社会报》(后被改為《社会日报》)在其报业生涯中无疑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我们谈到林白水的评价其中之一为独立报人,虽然短短四个字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要做到不知有多难。当时北京的报纸大多无法以报养报如不靠军阀津贴,独立经营报业大多难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