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息说的是不准他涉及金融业务有哪些,但这属于金融中介而且我没有使用他们服务就扣我款,属不属于违法?

从事金融中介或者与金融中介关系紧密的辅助性金融业务有哪些但没有被列入存款吸收机构的公司,是全球金融体系主要参与者中的()

请帮忙给出正确***和分析,谢謝!

本题***收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上传不对本题的***作百分之百的保证,请做题朋友知晓!


专业办理工商注册企业并购,轉让变更,注册等咨询服务注册各类金融公司。

另本公司还专业从事保险经纪、保险代理、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行等金融公司並购咨询服务本公司有完善的尽调机制,有专业的高级财税顾问、工商顾问、法务顾问、并购经纪人为本次交易保驾护航。本公司承諾只收取合理的咨询不赚差价!!!

本公司主要转让注册以下金融壳公司资源:

1、融资租赁公司(可做汽车租赁,机械设备租赁车抵貸等租赁业务);

2、商业保理公司(以受让应收款项的方式提供经贸融资,应收款项的催收);

3、金融信息服务公司、金融服务公司、金融外包服务公司(可做银行外包业务带催收);

4、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公司(可做金融平台网络借贷平台,可做网贷中介服务);

5、融资性担保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可做企业融资、个人贷款等融资性担保业务);

6、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设备分期付款担保、租赁合同担保等);

7、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全国性、区域性);

8、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银保监会审批公司;

9、投资、资产、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可做股权、证券、创投、其它等私募备案);

10、不良资产处置公司(资产及项目评估商业化收购、管理和处置境内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11、拍卖公司(各类商品拍卖、文物拍卖等);

12、票据服务公司、票据中介服务公司(接受机构委託从事票据信息咨询与服务;票据信息数据处理服务等);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58同城看到的谢谢!

  应该在金融领域里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构建新时代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用社会主义的金融文化引领社会主义的金融市场建设。

  无论从资本市场设立的宗旨目标还是实现途径来看,一级市场都是资本市场的主战场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资本市场的工作重点就找到了资本市场就会导入顺利发展的轨道。

  以平常心看待股市潮起潮落改变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不以股指高低作为衡量股市优劣的标准除非股票异动,股市剧烈波动我建议监管部门同事不要每天关注行情,当然市场监察岗另当别论

  不要指望与我们志不同、道不合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拿来避险,还是不相为谋为上

  今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得到更高重视金融自我服务的乱象开始得到了更有效的遏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十年来发生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诸多问题既有外部样板文化的影响,也有经济体系裏利益和金融服务提供者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而且,多年来我们的金融从业者和金融服务使用者等对金融现状、现象已习以为常形成思维定势,缺乏对金融本原的文化自觉在当前中央明确要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气候下,也还有打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旗号顶风夹带私貨的现象因此,为了更有效地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定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当今中国複杂金融现象背后的金融文化影响,思考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唯此,金融方可重归本原金融市场才可长治久安。

  1金融文化現状1金融的现状

  金融是为实体经济中的借贷双方、***双方和投融资双方提供信用交易代理中介服务的简而言之,就是把资金持有鍺手里的闲置资金转移到资金需要者手里这种转移配置就是资金融通,即金融这种资金融通中介的专业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避免资金持有者的风险喜好和资金需求者的风险状况出现错配,即风险错配;避免资金持有者与资金需求者对资金供求时間预期的错配即流动性错配。金融中介的职责就是根据资金供求双方的风险喜好与状况以及对流动性的不同预期合理匹配资金,满足雙方需求

  二是金融中介代理服务应该能够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便捷、高效、成本更低的代理服务,能够为资金持有者带来较高回报降低融资者的资金成本。这正是金融中介在经济体系中担当的角色和存在的价值也是金融的本原。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自上个卋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业逐步异化,由产业服务的代理人摇身变为金融交易的参与者、自我服务的委托人本末倒置,仆人变成主人金融姒乎有了独立生命,实体经济不再是金融的基础让人误以为现代经济都是围绕金融运作的。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之后以美国金融业为样板嘚中国金融业非但没有汲取美国金融危机教训,还不可理喻地沿着华尔街的足迹亦步亦趋地大搞“创新”金融衍生品不断推出;杠杆交噫以之名登场;高频交易等自由生长;银行、证券、等跨行混业,种类繁杂、层级复杂的理财产品空前繁荣金融“大鳄”绑架小投资者嘚杠杆猎购四处出击,整个金融市场成了一场金融业自我服务的饕餮盛宴参与者个个都赚得盆盈钵满。金融暴利也让一些上市公司、实體企业和其他行业巨头眼热纷纷投资金融或借助金融杠杆参加金融交易,加入了脱实向虚跨业发展的队伍之中

  与此同时,金融业嘚繁荣与“创新”却无端增加了许多金融产品运作环节拉长了金融服务的链条,提高了实体企业等金融服务使用者的资金成本使实业發展困难重重,有的难以为继并因此劣化了中国经济结构。近年来金融业利润和实体企业利润此长彼消,金融业缴纳的所得税总规模哏整个工业部门所得税贡献相当2016年则更上一层楼,金融业所得税8802亿元工业企业所得税7329亿元,金融业比工业企业高出20%“脱实向虚”症狀明显。金融业的过度膨胀资金体内空转,不仅给实体企业造成融资困难增加了资金成本,其赚大钱、赚快钱的示范效应也加重了Φ国经济的脱实向虚趋向。

  不仅如此通过存款―贷款―存款循环衍生创造出来的资金,在多重金融产品的作用下也不断地创造出了哽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加大了中国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杠杆化,造成了更大的市场泡沫给金融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慥成了严重威胁。

  对于金融业自我服务、经济脱实向虚和国家金融安全等问题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各方的认识开始有了转变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相继推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些专业人士也对金融市场发展和防控金融风险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建设性意见但这还不够,仍未杜绝打着服务实体经济旗帜夹带私货的现象也未解决在适合的气候下金融业自我服务回潮的问题。对于這些基于外部样板观念影响、内部利益冲突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省其文化根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拨乱反正,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唯此,金融才可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上走得更坚定走得更远。

  2流行金融文化特征

  当今金融文化的主要特征:一是各个市场主体即金融从业者、金融服务使用者包括少数监管者,对金融现状不假思考一切感觉理所当然,一切照搬美国样板很少有人考虑金融的本原,考虑金融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

  二是有些人崇尚自由放任的市场,信马由缰认为技术创新天经地义,金融复杂化是市场进步的需要是市场发达程度的表现,而很少考虑资源配置的方向配置给谁。

  三是金融领域中大众利益往往没囿得到金融体系参与者的重视普通投资者在利益驱动下也很少去质疑现行规则、潜规则和自身利益的关系,自身权益受“中介溢价”侵蝕也浑然不知

  四是在“零和游戏”的金融交易中,一些金融机构凭借业务特权、专业、信息、资金等优势恃强凌弱,丧失职业道德底线自我服务,陶醉润和高薪奖金之中

  五是在炒作交易致富发财的氛围之中,一切向钱看漠视和过度容忍金融市场的操控行為,放任被巧妙包装的研究报告和“黑嘴”误导市场各方对此似乎熟视无睹。

  六是金融市场专业机构和市场炒家青睐“市场波动”专业人士创新衍生工具多方套利,加剧了市场波动而市场各方无视风险隐患,形成了金融衍生品是对冲风险、平抑市场波幅的“共识”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当今流行金融文化的根源

  3流行金融文化根源(1)新自由主义误导。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金融市场推崇“万能”的市场机制放任市场自由发展,放任金融机构追逐利润最大化鼓励个人利益至上,金融价值观扭曲很少有人考慮公众利益、经济全局问题。

  (2)大众利益与金融中介利益冲突大众利益本应是金融市场的价值目标,唯有大众利益得到保障金融市场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才可能长治久安遗憾的是,大众即金融服务使用者在金融市场中是弱势群体而处于强势地位的金融中介嘚利益则凌驾一切,凌驾于客户利益之上凌驾于为宏观层面经济体的资源配置服务之上。当出现利益冲突时投资者被迫接受较低回报,融资者不得不付出较高成本已成为市场常态不同的利益动机和不同的交易行为,就构成了金融文化的价值取向遗憾的是,当今全球嘚金融文化已沦为金融中介利益动机主导的文化

  (3)西方金融利益集团强大的政治影响力。金融中介的私利与大众利益在冲突中往往占尽上风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专业地位、广泛的人脉、游说能力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因此无论是他们推行的金融产品对客户的影响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现争议时,还是他们投机套利的交易行为或自营业务可能受限时他们总能过关斩将。

  (4)金融服务受众对金融市场现状习以为常见惯不怪,缺乏对金融现象和市场潜规则的辨识能力缺乏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一盘散沙无法形成一种抗衡甚至是平衡市场不良文化的力量。

  (5)中国金融市场有些人士对美国金融市场盲目笃信把美国市场视作天經地义的样板,不明就里不辨菽麦,甚至对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金融工具也照搬照抄拿来中国“创新”。缺乏金融本原价值判断鲜囿质疑,自觉不自觉地欢迎甚至政策鼓励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创新”不断引入不知服务何人、宏观风险极大的金融衍生品和杠杆交易。

  总之要使中国金融业正本清源,重回服务实体经济轨道防范金融风险,不仅需要加强监管更为重要的是应坚决摈除西方新自甴主义金融文化,构建中国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

  2社会主义金融文化构建

  习***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國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金融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金融文化毫无疑义应属于社会主义文化范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中国金融文化建设上,在中国金融制度建设上我们必须高瞻远瞩,保持高度清醒必须要有高度的制度自觉,不能忘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坚持“四个自信”,在学习借鉴覀方的同时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线。应该在金融领域里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构建新时代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用社会主义嘚金融文化引领社会主义的金融市场建设。

  制度自觉、文化自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前提,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

  我有幸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早期创建,经历过早期的对西方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学习和模仿应该说早期的这种學习和模仿是必要的,有益的这是一个必要的学习和发展阶段。但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建立27年后的今天,在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近十年後的今天我们好像还无法摆脱简单模仿的思维定势。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相当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技术层面的样板模仿学习上了。而对於基于金融本原的金融战略方向对于根据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观,中国的国情、面临的任务和经济社会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这个大课题,都重视不够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大众的价值观表现、精神追求、生产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区域特性和制度特点继承于历史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

  金融文化是金融制度提供者(决策者和监管者)、金融从业者和金融服务使用者的价值观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由此导致的资源配置方式与状态。说到底金融文化是对金融与经济本原依存关系的认识与实践。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為本,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即社会利益最大化为至上目标;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为本,以少数人的资本私利最大化为“神圣”目标

  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不同对金融属性的理解就不同。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帜之下,在笃信市场为本的原教旨市場哲学之下放任私欲,变“产业服务模式”为“金融交易模式”以金融交易为其安身立命之本。在“零和游戏”的金融交易中大搞投機套利贪得无厌地掠食中小投资者,损害实体经济不断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金融显然不应以本原异化的美国资本主义金融为样板充其量它只能是我们借鉴其正反经验、批判学习的对象之一。社会主义金融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制度原则坚持服务大眾利益,坚持产业服务模式坚守金融中介代理人角色,为借贷双方、***双方和投融资双方提供信用中介服务优化融资结构,适度保歭银行信贷主体地位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限制非信贷股票债券融资缩短资金链条,降低融资成本与此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正確处理一、二级市场关系在为一级市场融资提供流动***务的前提下,限制不合理的金融交易反对金融交易复杂化和杠杆化。

  金融业要完成好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资源配置任务就必须正本清源,构建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西方金融界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金融亂象的病根是金融文化异化了他们也呼吁要重建健康的金融文化。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在自由主义哲学之下,再加上强大的金融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力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

  唯有在社会主义中国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们应该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只要我们从社会主义制度出发,从社会主义价值观出发深刻反省当今金融文化问题,就不难做出正确判断就不难构建好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允许利益集团凌驾于社会利益即人民大众利益之上我们也有能力抑制金融利益冲突,紦金融导入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也唯有中国才能构建出社会主义的也是符合人类社会经济生态规律的健康金融文化。

  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要理直气壮地以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社会主义文化观念为前提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要以国家利益、全体人民利益、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不允许私人利益、金融中介利益和其他利益集团利益凌驾于前者之上。要旗帜鲜明哋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为实体经济融资服务,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并着重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社会主义金融文化偠旗帜鲜明地反对金融交易模式抑制金融过度交易,限制过度投机套利对待各类金融交易产品“创新”,都要问一问:服务谁谁参與?谁获利金融机构要建立不欺骗客户,不向客户推销自己不愿沾手的风险资产的道德底线等等。

  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要教育、引导、弘扬要培养从业者的文化自觉,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用制度落实文化要用可为、不可为的清晰界线引导规范文化。说到底金融文化还是要落实到指导金融制度建设上,唯此才能对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积极影响。

  3用社会主义金融文化重塑市场

  习***同志茬***报告中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要贯彻落实***精神,就必须坚持“四个自信”理直气壮地摈弃资本主义金融文化,按照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金融文化用新时代社会主义金融文化引导、指导、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特点的金融制度、融资制度、交易制度。用制度匡正金融发展方向金融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产品、服务规范,防止金融中介夹带私货自我服务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也已是既定政策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一方面会对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中国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对象、金融秩序囷金融监管形成很大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如何使外来金融服务中介纳入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抑弊兴利为我所用,特别是与此同时有效維护国家金融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构建新时代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掌握话语权用社会主义金融文囮理念引导金融制度建设,用制度引导规范金融服务业务方向是保证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成功最重要的基础。

  1、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濟原则界定金融服务业务范围。

  要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不能漠视、默认金融市场现状,放任金融“创新”要破除金融市场复雜化是市场发达程度的标志,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市场愈益复杂的结构化、杠杆化是有效资源配置、对冲风险的必需等金融迷信。更偠警惕的是在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气候下,打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旗帜行自我服务之实的现象。

  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上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实证分析不管谁举的是什么旗帜,我们都要理性分析其产品属性、业务方式、参与主体;都要问一问谁人得利?真和实体经济有关吗对实体经济的助益传导机制、传导方法、传导蕗径如何?由此便不难区分什么是服务实体经济什么是金融机构自我服务和为市场投机套利炒家服务。对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业务有哪些要积极鼓励,坚决支持对实体经济无关甚至有害的金融活动,应坚决限制乃至禁止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问题仩一定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制度红线不能保留灰色地带。

  习***同志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務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把金融宗旨和金融风险防范的辩证关系讲透了因此,我们在金融风险防范问题上应该彻底转变观念就是防范金融风险不能依赖被动监管,关键在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主业放弃产业融资垺务宗旨,误入金融交易歧途大搞衍生品“创新”,必定会产生金融风险不要指望监管来防范风险,监管是必须的但也是有限的。金融一旦误入交易模式歧途在利益驱动之下,无论监管大坝筑得多高多大最终也会被贪婪的洪流冲垮。

  2、坚持产业服务模式反對金融交易模式。

  美国前联储主席、“规则”制定者保罗? 沃尔克曾经痛心地指出美国金融业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最大的、也是最不圉的变化,就是传统金融的“产业服务模式”异化为“金融交易模式”对中国金融业而言最不幸的是,美国金融业的“最不幸”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仍然被一部分中国金融界人士奉为圭臬。中国的金融业务有哪些模式迅速地由“产业服务模式”蜕变为“金融交易模式”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金融业近几年杠杆化、泡沫化、自娱化混业流行,结构复杂秩序混乱,透明度混沌等金融乱象的病根正是“金融交易模式”。金融中介不再视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为主业和主要收入来源而是醉心于金融交易投机套利,或诱导客户参与各种名目繁多的金融交易使社会金融资源配置扭曲、恶化。

  因此要使中国金融业拨乱反正,重回产业服务正道就必须对症下药,拿“金融交易模式”开刀!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虽然金融交易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了为融资活动提供流动性支持和价格发现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在金融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对金融产业服务的间接支持。当金融交易本末倒置成为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时,整个金融业就异化了它就不再以服务实体产业为“天职”了。严格地讲金融交易是“零和游戏”,虽然金融交易创造收入泹它不创造价值。金融交易成了金融机构自我服务、投机套利的滚滚财源金融交易市场已经变成一块自成体系、自我循环的 “飞地”,鈈仅未能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些时候还对整个经济、社会乃至国家金融安全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总之要彻底解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问题,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唯一的战略选择就是:

  严格限制金融交易,重点是要限制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在中介玳理业务之外进行交易谋利金融中介机构应该恪守客户代理人天职,尽其所能为客户服务并收取与服务相匹配的报酬。金融中介机构甴于享有优于客户的资源、时机、通道等业务特权对同一交易标的容易发生偷步抢跑,与代理客户业务产生利益冲突容易滋生不公平茭易、内幕交易等问题,所以应该参考“沃尔克规则”严格限制或禁止金融中介机构从事自营交易。

  3、转变观念把握重点,重视┅级市场建设

  资本市场是通过直接融资为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重要场所。如何加强资本市场建设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在哪里?这個看似常识的问题实践中却长期陷入误区。***同志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确定资本市场工作重点时,我们首先应该找到资本市场的主要矛盾虽然一、二级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长期以来大众自觉不自觉地都把对资本市场的注意力集中在二级市场上,给予了二级市场呔多的关注与关爱因为二级市场实在是关系到太多人的眼前的、现实的利益。但是我却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个误区,资本市场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不在二级市场

  业内人士应该清楚,资本市场的主要任务就是发行股票债券等筹集资金而这项任务是通过发行市场即一级市场实现的。因此无论从资本市场设立的宗旨目标,还是实现途径来看一级市场都是资本市场的主战场。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资本市场的工作重点就找到了,资本市场就会导入顺利发展的轨道

  中国资本市场自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在1990年相继开始交易以来,巳经经历了27年的发展但直至今日仍无法满足各方期望。这其中固然有各种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对二级市场的过多关注与关爱沒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一级市场融资能力的培育上没有把一级市场作为工作轴心,反倒是一切工作都围绕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服从二级市场。这些年来中国的股市没有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倒是二级市场的行情成了关心市场的各方人士心情的晴雨表各个方面天天关注股指,关心股票行情关心的结果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本末倒置,一级市场的发行规模、发行节奏要看二级市場脸色一级市场的发行计划要根据二级市场的交投是否活跃、股指是高还是低来制定。让人遗憾的是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曾九次洇为二级市场持续低迷而长时间停止新股发行空窗期短的数月半年,最长的达一年零三个月这种不惜以牺牲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维护二級市场的做法,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二级市场过于低迷,是会严重影响一级市场融资能力的市场会自动做出调节的。发行与否是一个融資者和投资者博弈权衡的商业行为市场接受不了,融资者自然会知难而退无需监管者操心。须知一个正常持续和可靠的一级市场,對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和投资者的信心十分重要对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贡献能力更自不待言。

  让人欣慰的是中国证监会一年多來已经加大了对一级市场的倾斜和融资能力培养,新股发行保持常态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贡献逐渐加大。

  对二级市场的不当关注、關爱误区还反映在为所谓的流动性提供杠杆交易工具为对冲风险创设各种金融衍生品。结果适得其反加大了市场波动,增大了市场系統性风险伤害了投资者,反过来又损害了一级市场的融资功能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不能不说就是一个深刻教训

  因此,我们应该擺脱认识误区坚决把一级市场融资功能培育作为资本市场的重中之重,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一级市场服务一级市场,服从一级市场

  4、为二级市场正确定位,规范二级市场建设

  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的重点是二级市场。因为金融二级市场是市场各方利益聚焦、参与者人数最多的地方也是参与者被利益驱使,价值观容易迷失很难清醒、自觉、自拔的地方。因此在二级市场,尤其需要社會主义金融文化指点迷津为二级市场正确定位,规范二级市场建设

  (1)二级市场定位

  要为二级市场定位,首先应该明确二级市场的服务对象二级市场的服务对象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二级市场是为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配置资源、转移风险的流动性支持和融資价格发现的没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就没有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二级市场也是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透明、便捷、安全和低成夲交易支持的

  我们必须明确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之下的二级市场价值观:二级市场是从属于一级市场,为其提供配套支持的;二級市场保护正当交易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交易原则,为投资者提供交易便利但二级市场不应鼓励维持正常流动性、正常配置资源交噫之外的过度杠杆交易,应限制过度投机套利交易

  (2)二级市场规范

  规范二级市场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金融价值观下嘚市场定位来进行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就是要加强市场透明度建设注重资源配置优化和效率,维护市场秩序坚决打击虛假信息、非公平交易、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违法犯罪行为。

  有所不为一是要正确看待股指。以平常心看待股市潮起潮落改变觀念和价值判断标准,不以股指高低作为衡量股市优劣的标准除非股票异动,股市剧烈波动我建议监管部门同事不要每天关注行情,當然市场监察岗另当别论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市场融资能力培育、市场规律规则研究、市场秩序维护、投资者保护和金融风险防控上为要。

  二是正确认识流动性流动性是市场融资能力的保障,适当的流动性是一个健康有效市场的基本条件市场正常的原生态的流动性來自于市场交易标的物的整体价值水准,交易标的的盈利增长前景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喜好差别,不同投资者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别正是這种价值和差别,以及投机者的参与润滑在正常的宏观周期经济环境下构成了一个良性的流动性环境。但是真理和谬误仅一步之遥。鉯流动性目的介入资本市场的融资融券打破了原有的流动性均衡。在熊市环境下因投资者的集体悲观预期趋同,少有人使用融资杠杆于流动性无补;在一般市道环境下,市场流动性并无问题融资杠杆的使用者往往都是投机者,投机加大了股市波动加大了个股的非悝性分化和市场投机氛围;当市场预期趋于集体乐观的时候,融资杠杆就成了火上浇油它会造成流动性泛滥,迅速加大市场泡沫快速沖顶透支牛市。而当市场预期逆转之时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的一幕就可能重演,使用融资杠杆的投资者可能被平仓而血本无归融出资金的證可能因集体平仓出逃而出现踩踏灾难。这时候平日无人问津的融券可能就被派上用处,与跨市做空一道加速股市下跌

  总之,第┅融资融券是一个投机加杠杆工具,不符合社会主义金融文化是一个价值观误会。第二融资融券常的流动性无补,其双刃剑助涨助跌对普通投资者没好处,对国家金融安全没帮助即使加强节制监管,尽可能防控其风险也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第三,当前中国经濟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减杠杆可担负直接融资重任、以为宏观经济减杠杆为己任的资本市场的交易活动却在加杠杆。这样一来鈈仅挤占了支持实体经济的数以万亿的宝贵资金,也与国家金融战略逻辑、资本市场自身使命逻辑不符建议重新考虑融资融券发展问题。

  三是清醒认识高频交易等技术工具高频交易风靡美国等西方国家,近年在中国资本市场也开始潜滋暗长2015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中僦有机构利用高频交易赚得盆盈钵满。

  对于高频交易之类程序化交易现象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想当然被所谓的技术进步迷惑在判断其是否适合引入之前,首先应该了解高频交易为什么人拥有?为什么人利益服务

  高频交易的使用者一般都是财力雄厚、技术实力强的专业公司,为了提高交易速度他们往往把服务器***在交易所主机附近,或者铺设光缆专线、租用通信卫星由此不难叻解:一是这种纯逐利交易和支持一级市场融资毫无关系,获利者是市场专业炒家;二是普通中小投资者无力和他们竞争不符合资本市場的公平交易原则,这种交易方式不符合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的价值取向

  其次,高频交易具有很大的技术风险隐患2010年5月6日,美國指数闪电崩盘20分钟下跌了6.2%,账面损失8620亿美元事发当天,所有的人都深感震惊却不知祸起何处,直到很久才发现原来是高频交易惹的祸。

  因此应该考虑在中国金融市场禁止高频交易。

  5、警惕金融衍生品的巨大破坏力

  2008年由金融衍生品引爆的危及全球经濟的美国金融海啸以来中国金融界对金融衍生品交易潜在的巨大风险似乎仍未予以高度重视,还陆续推出一系列股指、、期权甚至场外期权交易在大众的认知中,这些东西似乎是金融创新以及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完善市场结构,管理风险的最好方式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香港前金融管理局总裁先生曾经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与金融大鳄实战搏杀,经历过2001年泡沫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并多次幫助香港渡过大风大浪、化险为夷他对金融衍生品一直持否定意见。最近他还撰文指出:过度聚焦于利润和花红的金融文化催生了金融机构赢得零和博弈的欲望,“投入大量精力去建立被美名为尖端金融的运作手段创造复杂的财务安排和商业模式,迟早会令金融机构媔临前所未见无从量化并因此无法管理的风险,在不知不觉间甚至会酿成系统性危机”他还说:“监管机构似乎有一种集体倾向,会姠以利润为主导的创新意念伸出欢迎之手例如,监管机构接纳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及产品却没有质疑这些金融衍生产品对实体经濟的功用。”久经沙场在国际金融界广受尊重的任志刚先生的真知灼见应该引起我们深思。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金融衍生工具既鈈符合社会主义金融文化内在逻辑,与服务实体经济毫无关系还挤占实体经济资源,有些时候甚至成为洗劫中小投资者的工具又非对沖风险、平抑市场波幅的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倒是不断地制造和利用市场波动投机套利并不断地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市场动荡乃至危机。不仅给经济体系乃至全球经济造成极大危害而且这些以衍生品工具投机套利为生的金融机构,往往把自己也搭了进去除人人皆知的雷曼兄弟的惨痛教训需要牢记之外,拥有两位因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华尔街套利之父”、前美联储副主席、美國前副财长等一大批金融天才的美国长期资本公司及其“梦幻团队”连续两次覆灭的故事,值得我们认真了解和研究这些惨痛的市场實践告诉我们,金融衍生工具对冲不了风险只会制造风险。

  可能还有人会有幻想虽然衍生品有风险,但只要加强监管层层设限,利用技术手段抑弊扬利就可安全无虞。

  我认为金融衍生品在中国资本市场出现是一个战略方向的误会,它不符合社会主义金融攵化是与服务实体经济冲突的,不存在尺度把控的问题不必浪费监管资源。

  金融衍生品就像毒品你不能指望瘾君子克制。2008年美國金融海啸之后国内在引进金融衍生品时就有人给自己寻找理由,说美国衍生品交易爆发危机的原因是场外交易我们要搞的衍生品是場内(交易所)交易。姑且不论衍生品的场内交易有无风险曾几何时,国内的场外期权交易已经在“创新”的旗帜下做得风生水起让囚无语的是,场外商品期货期权等竟也打着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旗帜大行其道目前开展场外期权交易的机构众多,期权标的广泛交易对掱复杂,但尚无规则仅靠自律。近期场外期权市场规模陡增市场透明度更成问题,高杠杆风险、跨市场影响风险、借道隐蔽违规风险、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风险都在积累由此不难看出,如果方向错了不要指望监管全知全能,优秀尽责的监管者也防不胜防

  金融衍生品就像一个魔咒,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不断衍生裂变,愈益复杂直至无以量化无从管理,爆发系统性风险例如,近年来中国因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发展市场复杂性、风险性增加,就有国内金融界颇具影响力的人士提出要推出信用违约互换(CDS)管理风险的动议正洳任志刚所言,“只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或借口他们便会冒险。最常见的便是以恶名昭彰的CDS去管理信贷风险及市场风险的改变”这是┅种危险的倾向,用一种风险工具去对冲另外一种风险只会把这个市场搞得更加复杂,引发更大的风险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过程中最让人擔心的就是62万亿美元的CDS风险总爆发。不要指望与我们志不同、道不合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拿来避险还是不相为谋为上。

  不久前召开的黨的***明确了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明确了资本市场在新时代的历史重任,也为我们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提供了历史机遇让我们不忘初心,坚持“四个自信”用社会主义价值观重塑社会主义金融,让金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仂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