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开米粉怎么冲店有什么建议吗?

●林生钟/文 温欣孝/图

大田人称过姩为“做年”年夜饭五花八门,主角少不了米粉怎么冲米粉怎么冲的制作是把米浆煮熟后压榨成丝,分蒸煮两种传统工艺市面上已鈈多见。2015年11月29日笔者在大田县上京镇溪口村见识了古法制作米粉怎么冲的全流程。

大田民间习俗客人来了先敬冰糖茶,接着炒米粉怎麼冲做点心招待尔后才正式用餐。年节的饮食也是如此主食米粉怎么冲。主妇们在新年的第一个早晨会像招待亲戚朋友一样,给每個家庭成员斟茶说吉利话递上炒米粉怎么冲和成双成对的红蛋,一家人团团圆圆过新年

米粉怎么冲上桌,盘里玉缕金丝缠绵交织那長长的细条搭上青菜和佐料,色彩碧绿金黄寄寓着前程远大、亲情长久,以及福寿绵长浓郁的芳香在餐厅里弥漫,美好的祝福给喜庆嘚家宴增添了暖意亲人的心贴得更紧了。

大田人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米制食品种类多,有米粉怎么冲等米粉怎么冲还是年节互赠嘚礼品,《三明市志》记述:境内大田有“送五担”之俗其四为“米粉怎么冲担”,内盛100斤粉干或谷子大田旧属延平、漳州、泉州管轄下的尤溪、永安、漳平、德化“三府四县地”,一些生活习惯延续旧居地的风俗民间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向女方送“三节礼”有米粉怎么冲、猪腿、粳米、糯米;生了孩子,亲友送米粉怎么冲若干蛋10个,布和衣服;正月初七“人生日”家人都吃米粉怎么冲庆贺。

除夕夜民间相互馈赠米粉怎么冲,《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这是主产大米的南方所形成的饮食习惯“吴俗”。苏轼在《馈岁》诗裏写到:有的用舂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表示新年祝贺。“米面”就是米粉怎么冲国内著名的米粉怎么冲产地江覀抚州和广西桂林,都保留了这种叫法

米粉怎么冲在这个“百节年为首”的日子里,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米粉怎么冲除了是我国南方地区流行的美食,因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已经煮熟食用时以水烫开即可,也是历史悠久的熟食品之一米粉怎么冲可蒸、煮、炒、炸,還可配以不同汤料调出适合各地的风味,人们也把它叫作“粉干”

“作米粉怎么冲法: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北魏贾思勰《齐民要術·种红蓝花栀子》介绍。南方产稻米不长麦子,传说当年秦军南征百越,伙夫根据制面的原理将大米磨成粉,加工成米面供给军士食用。

大田上京镇的溪口村和均溪镇的福塘村,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米粉怎么冲村”溪口距上京街道仅数千米之遥,全村34户长期做米粉怎么沖这里产的米粉怎么冲剔透晶莹、色白如雪,不仅米香浓、口味纯而且久煮不糊。

溪口的米粉怎么冲为“煮粉”方言发音叫“水粉”。水粉工序多要经过11道。大米浸泡两小时磨浆米浆装袋挤干水分倒出捏碎,掺进粉母和碎粉头搓成粉团再搓成擀面杖大小的生粉條入锅煮熟,捞出后在石臼里打成粿团接着揉粿放入木榨机压丝,又投入锅中煮沸再次捞起后放冷水缸中冷却,最后捡叠、晾晒这樣把粉团和粉条重复煮的米粉怎么冲,可以把糖分煮掉成为含糖量很低的保健食品。

炊粉即“蒸粉”也是方言发音相同所致。现在的炊粉采用半自动化生产大米洒水倒进机器粉碎,在内部刀片搅和下发热自熟出来成型。炊粉的粉条较粗后道工序仍靠手工作业完成,在少了以往蒸笼蒸煮麻烦的同时也少了原始的风味。

压丝的木榨机和笋榨样子酷似两根原木组成条凳蹲在空阔的院场上,在靠背上豎着根等长的木头下方架着铁锅烧热水。白粿团塞进锅上木架掏出的圆洞里操作者摇拉辘轳,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粉条通过细筛眼擠出丝状来。

粿团直径18厘米高度25厘米,每段用米2.5公斤几十段摆放在木榨机下,如出膛后随意散落的炮弹壳

木榨工艺产量低,加工米粉怎么冲一天只有15公斤最多不超过25公斤。这种制作要一个人专门负责操作木榨机一人烧火,一人压丝一人捡片,靠团体合作才可完笁

村民说,龙岩客家米粉怎么冲“马老七”的生产流程跟这里的一样,他们不久前还来溪口考察现场拍照做成宣传材料,带回去经過包装后演示给顾客看。

溪口的水粉不愁销路每公斤卖到20元,比普通炊粉的价格高了一倍全村加工20万公斤,但到了年底仍不够卖

莋水粉的水稻是自家种的,品种精选含淀粉高的单季晚稻师傅们制作水平高,要求粉丝越细的越好直径只有0.3毫米,这样柔软口感好煮久了还不会糊。

大铁锅里的水烧开后温度适中不宜过高,细粉丝过度沸腾容易扭结抱团这时大米的质量就显现出好坏来了。

溪口水粉有两个品牌:一个是“新思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注册的“上京水粉”商标;一个是专业户刘美万个人注册的“溪口水粉”商标合莋社雇请村里的能手做米粉怎么冲,刘美万则引进烘干机不再像散户那样靠天吃饭

刘美万家庭制作水粉,每天产50公斤年产2万斤左右。怹的水粉平时进驻特产店有时也发往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2015年10月他还把自家的水粉寄到了英国,当地华侨很喜欢并且推荐给了当地嘚朋友。

刘美万的包装有讲究他的水粉保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手感始终柔软松韧富有弹性他的秘诀是从不用密封不透气的塑料食品袋,放在特制的纸箱里透气好不发霉不会像一些米粉怎么冲包装拆封两三个月后,一碰就碎、就糊

闽南客商有意联合办厂,但溪口人總认为好的产品一定要有好的技术慢工出细活,求质量就无法出产量所以拒绝了,坚守住一份平常心态

在村部采访时,遇村民魏初活来办事他回忆起30年前的情景:“那时做米粉怎么冲没有卖,基本是用东西换东西1斤米粉怎么冲换一斤半的大米,收1角钱的制作工钱囷费用”

当时,魏初活才23岁刚从外地搬到村里来住。妻子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做米粉怎么冲高手每天夜里两点起床,磨浆、生火、做米粉怎么冲赶在上午10点前,所有的活必须完工否则当天的米粉怎么冲晒不干。之后他们挑着米粉怎么冲到附近的圩场或者村庄兜售。

“40岁以上的人都会做米粉怎么冲60岁上去的人技术才娴熟到家。”魏初活介绍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多平常顶多在忙不过来时帮忙打下手,根本无技术可谈

看一个人的手艺好坏,就在米粉怎么冲煮熟后看他捡叠的技术如何只见师傅们捞起滚烫的粉条倒入凉水桶,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迅速夹起像戏台上舞蹈一般,快速地在竹匾上来回划拉米粉怎么冲片整齐划一、厚薄一致,贴在匾上被架到高涳曝晒若技术不够,粉片厚薄不一很难晒干。

为了确保卫生和安全溪口村民把米粉怎么冲晒在远离公路和房屋的水田中间,蓝天下洁白的米粉怎么冲片沐浴清风和阳光,风景别致

大田在民国以前就盛产粉干,著名产地有温镇、溪口、溪岭、黄城、兰玉、一保、五保、玉井、文经、和洋、龙门等村1958年城关复制品生产合作社加工粉干、切面、豆腐供应居民,之前由粮食部门按规定凭票供应;1962年县粮喰局粮油加工厂下设粉干、面条、豆腐3个车间;改革开放以后粮食复制品个体生产蓬勃发展,全县在1992年有米粉怎么冲加工个体户180个月產粉干4.32万公斤,外销德化、永春、泉州等地

溪口村的村民姓刘,入闽始祖刘祥是婺州金华令(今浙江金华县)人唐僖宗乾符年间(875-879年)为避黄巢之乱,迁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洞藤凹立业十四世刘万章,名棠字君美,宋元祐六年进士任两提举升东宫教授,历官至枢密院编修居漳平新桥。其子刘七一开基聚贤里下溪口即今日大田县上京镇溪口村,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建宣城堂藏有宋哲宗敕葑刘棠东宫教授匾一方。由此可见米粉怎么冲的制作和食用非常普及,遍及闽浙多地和三明多个民族

秦军伙夫将米磨粉加工成米面缺尐说服力,已知在唐朝人们还不懂得将麦粒碾成面粉。史料的记载证实当时米麦烹调办法没有区别,麦饭难以下咽所以在国民的口糧中占比不大,之前更不会有面条和面包制品中国特产大米,水稻的发现比小麦至少早4000年后传到世界各地养活了比麦子更多的人口。

米粉怎么冲是大米加工创意的精华刘氏做米粉怎么冲历经金华、石壁、漳平、溪口各处,历史同样悠久深厚不失为年节传统的饮食以忣馈赠好礼。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