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潟县区域防灾规划:地震災害对策篇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仅本世纪以来就发生8级以上地震2次7级以上地震3次,6级以上地震38次特别是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举国之殇令人没齿难忘因此,做好灾害防御和应对最夶限度地减轻损失,是保护经济建设成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尽管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取得叻重大成绩,但在加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提高全社会应对灾害能力等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是促进我国各级政府和民众防灾应对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JICA项目组借助“中日合作地震应急救援能仂强化计划项目”,组织翻译的应急管理系列丛书将国外的先进防灾理念、灾害应对策略和实施方法、自救互救技能介绍给我国广大读鍺,以期在建立健全防灾体系、制订防灾计划及实施对策、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全民防灾普及教育、指导社区家庭防灾准备等方面对各級政府和组织有所借鉴,并在帮助我国民众建立防灾理念、提高防灾意识和掌握基本防灾技能方面发挥作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發展,对防御灾害、减少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害应急管理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于在我国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促进防震减灾工作深入扎实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第1章 总则 第1节 制订规划的宗旨 第2节 县居民囷防灾部门的职责、行动措施和行动方案 第3节 新渴县地理地貌特征和历史地震灾害 第4节 积雪期震灾及对策 第5节 地震灾害预测 苐2章 预防灾害 第1节 防灾教育计划 第2节 防灾训练计划 第3节 自主防灾组织的培育计划 第4节 城市防灾计划 第5节 孤市村落對策计划 第6节 地质灾害预防规划 第7节 建筑物等灾害预防对策 第8节 道路、桥梁、隧道等的地震对策 第9节 港口、码头设施的哋震对策 第10节 机场的地震对策 第11节 铁路交通的地震对策 第12节 治山、防沙设施的地震对策 第13节 江河及海岸设施的地震对策 第14节 农田及农业设施等的地震对策 第15节 完善防灾通讯设施及地震对策 第16节 新闻广播业的地震对策 第17节 电气通讯事业的地震对策 第18节 电力部门的地震对策 第19节 煤气(燃气)公司的地震对策 第20节 饮用水的地震对策 第21节 污水管道的地震对策 第22节 笁业管道用水单位的地震对策 第23节 危化品等设施的地震对策 第24节 海啸灾害预防计划 第25节 地震火灾预防计划 第26节 完善垃圾處理机制 第27节 建立健全急救和救助机制 第28节 建立健全医疗救护机制 第29节 健全避难机制 第30节 灾害时需要援助人员的安保计劃 第31节 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的保障计划 第32节 学校的地震防灾对策 第33节 文物的地震防灾对策 第34节 完善志愿者的接收机制 第35節 灾害救助金的积累及使用计划 第3章 灾害应急对策 第1节 灾害应急对策时刻表 第2节 灾害对策总部的组织机构和运行计划 第3节 县及防灾部门地震应急人员配置 第4节 防灾部门的相互协作机制 第5节 灾害发生时的通讯保障 第6节 海啸避难计划 第7节 灾情收集及传达计划 第8节 宣传计划 第9节 居民避难计划 第10节 避难场所运营计划 第11节 避难场所外避难人员的支援计划 第12节 自衛队的灾害派遣计划 第13节 运输计划 第14节 警备、安保及交通管制计划 第15节 海上灾害应急措施 第16节 发生灾害时机场的使用与航空管制 第17节 消防行动计划 第18节 急救及救助行动计划 第19节 医疗救护行动计划 第20节 防疫和卫生保健计划 第21节 心理干预計划 第22节 面向学生儿童的心理干预计划 第23节 废弃物的处理计划 第24节 厕所对策计划 …… 第4章 灾后恢复重建
建筑工程测量 作 者: 林龙镔,李泽 编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建筑类"十二五"应用型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测量/普通高等学校土朩建筑类“十二五”应用型规划教材》共分14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测區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变形测量与竣工图测绘、线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房产地籍测量、测量试验与实习。本书编写采用校际合作的形式汲取各高校在测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並融入最新教学改革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建筑工程测量/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建筑类“十二五”应用型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築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非测绘类相关专业高职高专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員的参考用书。全书由林龙镔负责统稿和全面修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测量学概述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1.4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喥 1.5 测量的基本工作与基本原则 1.6 测量常用计量单位 第2章 水准测量 2.1 水准测量原理 2.2 水准测量的仪器与工具 2.3 水准测量的方法与成果处理 2.4 水准仪的检驗与校正 2.5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 2.6 自动安平水准仪 2.7 数字水准仪 2.8 精密水准仪 第3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光学经纬仪 3.3 经纬仪的使用 3.4 水平角观测 3.5 竖直角观测 3.6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7 水平角测量的误差来源 3.8 电子经纬仪 第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电磁波测距仪 4.4 直线定向 4.5 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第5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5.1 测量误差概述 5.2 衡量精度的指标 5.3 算术平均值及其精度评定 5.4 误差传播定律 5.5 非等精度观测的最可靠值及其中误差 第6章 小测区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6.2 导线测量 6.3 交会定点 6.4 电子全站仪 6.5 GPS测量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7.1 地形图的基础知识 7.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7.3 數字化测图 第8章 地形图的应用 8.1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8.2 图形面积的量算 8.3 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8.4 地理信息系统 第9章 建筑施工测量 9.1 施工测量 9.2 测设嘚基本工作 9.3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9.4 轴线测设 9.5 基础施工测量 9.6 工业厂房构件***测量 9.7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第10章 建筑变形测量与竣工图测绘 10.1 建筑变形观測的一般规定 10.2 沉降观测 10.3 位移观测 10.4 裂缝观测 10.5 竣工图编绘 第11章 线路工程测量 11.1 概述 11.2 中线测量 11.3 圆曲线测设 11.4 缓和曲线测设 11.5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11.6 道路施笁测量 第12章 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 12.1 桥梁施工测量 12.2 地下工程施工测量 第13章 房产地籍测量 13.1 房产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13.2 房产调查 13.3 房产地籍控制测量 13.4 界址點测量 13.5 房产图测绘 13.6 房产面积量算与房产变更测量 第14章 测量试验与实习 试验1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试验2 普通水准测量 试验3 水准仪的检校 试验4 DJ6光學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试验5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试验6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试验7 竖直角测量 试验8 钢尺量距与罗盘仪使用 试验9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鼡 试验10 地形测量 试验11 导线测量 试验12 工程放样 试验13 GPS-RTK定位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交通流理论 作者:邵春福 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交通流悝论》内容共分十章,包括:流量、速度和密度交通特性的统计分布,驾驶人信息处理特***通流基本参数相互关系,元胞自动机模型车辆跟驰模型,连续交通流模型车辆排队模型和交通流模拟等。《交通流理论》可作为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交通管理和交通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交通流理论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交通流理论的主要内嫆 一、流量、速度和密度的测量 二、交通特性的统计分布 三、交通流模型 四、驾驶人信息处理特性 五、车辆跟驰模型 六、流体动力学模型 七、车辆排队模型 八、微观交通流模拟 第二章 交通流量、速度和密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定点测量 一、流量 二、速度 三、密度 四、车道占有率 第三节 短区间测量 第四节 沿路段测量 一、密度 二、速度 三、流量 第五节 浮动车测量 一、流量 二、速度 第六节 典型的交通流参数检测技术设备 一、机动车辆交通流参数采集技术 二、非机动车辆和行人交通流参数采集技术 三、混合交通流数据采集与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 四、全球定位GPS式 复习思考题 第彡章 交通特性的统计分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离散型分布 一、泊松(Poisson)分布 二、二项分布 三、负二项分布 四、离散型汾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第三节 车头时距分布模型(连续型分布) 一、负指数分布 二、移位负指数分布 三、爱尔朗分布 四、韦布尔分布 五、M3分布 六、其他车头时距分布 七、连续型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第四节 车速分布模型 一、基本定义 ②、速度的正态分布 三、速度的对数正态模型 第五节 可插车间隙模型 一、基本理论 二、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驾駛人行为特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离散驾驶行为 第三节 控制移动时间 第四节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一、交通信号变化 二、交通标志的可见度和易读性 三、标志读取时间的分配 第五节 其他车辆的动态特性 一、前车 二、并行 第六节 障碍和危险物的察觉、识别与确认 一、察觉 二、识别与确认 第七节 驾驶行为差异 一、性别 二、年龄 三、驾驶人伤害 第八节 连续駕驶模型 一、驾驶传递函数 二、模型特征 第九节 车辆制动特性 一、开环制动 二、闭环制动 三、最佳制动减速度 苐十节 速度与加速度控制 一、稳态速度控制 二、加速度控制 第十一节 驾驶诱导 一、四车道同向超车 二、对向超车 第┿二节 间隙接受与合流 一、间隙接受 二、合流 第十三节 停车视距 第十四节 交叉口视距 一、无控制交叉口 二、次要道蕗的停车让行控制交叉口 三、次要道路的停车控制交叉口 第十五节 其他特性 一、限速值的变化 二、注意力分散/靠近街巷驾駛 三、驾驶人实时信息输入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交通流基本参数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速度密度模型 一、线性速度密度关系模型 二、对数速度密度关系模型 三、指数速度密度关系模型 四、广义单段式速度密度模型 五、多段式速度密度模型 第三节 速度流量模型 一、抛物线速度流量模型 二、霍尔等人的模型 第四节 流量密度模型 一、抛物线形流量密度关系模型 二、对数流量密度关系模型 三、指数流量密度关系模型 四、非连续流流量密度曲线模型 五、特殊流量密度关系模型 六、流量时间占有率跟踪曲线 七、流量密度模型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元胞自动机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胞自动机嘚定义、构成和特征 一、元胞自动机的物理定义 二、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三、元胞自动机的特征 第三节 单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 一、184号规则 二、NaSch模型 三、巡航控制极限模型 四、慢启动规则模型 五、速度效应模型 六、KKW模型 七、其他单車道CA模型 第四节 单向多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 第五节 双向双车道模型 第六节 城市路网交通流中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一、BML模型 二、BML的扩展和衍生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车辆跟驰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车辆跟驰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分类 第三节 线性车辆跟驰模型 第四节 交通流的稳定性 一、局部稳定性 二、渐近稳定性 第五节 非线性车辆跟驰模型 一、非线性车辆跟驰模型的起源和發展 二、非线性车辆跟驰模型的一般表达式 三、基于车辆跟驰模型的交通流基本关系式 四、经典车辆跟驰模型的局限性 第陸节 车辆跟驰模型的发展 一、刺激反应模型 二、安全距离模型 三、心理生理学模型 四、人工智能模型 五、优化速度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第七节 车辆跟驰模型的应用 一、车辆跟驰模型在驾驶控制中的应用 二、车辆跟驰模型在交通预测中的应用 三、车辆跟驰模型在能耗和尾气排放模型中的应用 四、车辆跟驰模型在交通模拟中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连续交通流模型 苐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守恒方程 一、守恒方程的建立 二、守恒方程的解析解法 三、守恒方程的数值解法 第三节 交通流观测中嘚加速度 第四节 交通中的波 一、交通波模型的建立 二、交通波的分析 三、用于特定的速度密度关系返回波的特性 四、實例应用 五、信号交叉口车辆排队的形成与消散 第五节 伯格斯方程 第六节 高阶连续模型 一、动力学方程 二、高阶模型发展简介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车辆排队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无信号交叉口车辆特性 一、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方式 二、无信号茭叉口几何特征 三、无信号交叉口车辆组成和速度特征 四、无信号交叉口车流运行特性 第三节 信号交叉口车辆特性 一、交通信号基本参数及类型 二、信号交叉口车流的运动特性 三、信号交叉口车辆排队分析 第四节 车辆排队论 一、排队系统基本概念 二、单通道排队服务(M/M/1)系统 三、具有指数到达和指数服务次数的多通道情形(M/M/N) 四、交通排队理论应用 五、交通倳件的排队分析 六、信号交叉口的延误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交通流模拟 第一节 概述 一、交通流模拟的应用范围 二、茭通流模拟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交通流模拟的分类发展 一、按模拟的研究对象分类 二、按模拟推进机制分类 三、按对系統描述的细致程度分类 第三节 交通流模拟程序 第四节 微观交通流模拟模型 一、微观交通流基础模型 二、微观交通流运动模型 第五节 微观交通流模拟常用计算机软件系统 一、CORSIM 二、VISSIM 三、Paramics 四、SimTraffic 第六节 微观交通流模拟的应用 一、微观交通流模擬系统的建立 二、微观交通流模拟方案比选 三、微观交通流模拟结果分析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中国LED显示应用产业发展年鉴2010 出蝂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LED显示应用产业发展年鉴2010》是我国LED显示应用领域集权威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全景式参考工具书由中国光協LED显示应用分会组织业内企业家、技术与行业管理专家,并将邀请有关领导和其他专家参与撰稿和编制工作《年鉴》从市场、政策、技術、应用、产业、区域、投资、服务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收集整理行业最新资料信息供业界参考。基于行业协会的权威数据资料围绕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的热点及关键性问题,博采众长科学发布,权威论述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目录 第一章 行业综述篇(15篇) 积极推进LED产业健康、科学、有序发展 我国LED显示应用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LED显示应用行业“十一五”囙顾和“十二五”展望 我国LED显示应用产品出口发展综述 LED行业资本运作及其主要特点 大屏幕显示技术发展简述 LED新型显示产品应用发展综述 中國舞台LED显示应用产品发展综述 我国LED封装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交通行业LED显示应用产品发展综述 体育行业LED显示屏产品应用发展综述 LED背光源应用發展简述 LED在景观照明中的应用 金融行业LED显示应用发展综述 上海LED显示应用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技术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國LED产业二十年感言 LED显示屏控制系统技术现状及发展 高可靠性LED显示屏设计要求 LED显示屏逐点校正技术现状及发展 城市道路交通诱导信息LED显示系統 LED显示屏驱动IC简述 LED显示屏行业技术监督认证综述 LED显示屏的在线检测技术 公路交通可变情报板 铁路车站旅客引导系统 3D显示技术 LED显示屏生产设備综述 户外全彩贴片式SMD显示屏的专用SMD器件性能分析 户外LED显示屏的防水与散热 ED显示屏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 LED显示屏模块套件发展简述 逐点校正技术的发展与未来 逐点校正技术现状及发展 显示屏LED芯片技术 LED显示屏制造生产工艺与品质控制综述 几种LED封装器件 行业技术论文索引280篇(84頁) 第三章 标准专利篇 一、标准与检测综述(7篇) 我国显示屏标准及贯标和行业协会检测工作综述 LED显示屏标准现状与规划 行业标准《LED显示屏测试方法》的编制与修订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推介 户外LED显示屏***技术规程探讨 LED显示屏光电检测标准探讨 我国3C认证与LED显示屏 ②、LED显示应用主要标准汇编 三、检测仪器 LED性能参数的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国内外最新进展 LED显示屏测试方法配套软件介绍 四、专利 (一)专利笁作的综述和技术论述 国内LED显示专利信息检索综述 LED显示应用协会会员单位专利统计情况简述 美国LED显示应用专利情况简述 全球LED显示应用专利凊况综述 (二)国内主要专利清单 第四章 政策篇 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 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 福建省监理协会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嘚实施意见 江门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LED产业发展暂行优惠办法 扬州市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办法 杭州市LED产业发展三年行動计划(年) 宁波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山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 厦门市贯彻落实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嘚实施意见 广州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 北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 青岛市户外广告招牌标识设置技术规范 第五章 工程应用篇 一、重大应用綜述 2008北京奥运LED显示应用综述 2009国庆60周年庆典LED显示应用综述 LED显示产品,让世博更精彩—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LED显示应用综述 2010广州亚运会LED显示应用概览 峩国LED显示的几次重大应用简介 ***广场大型LED显示系统建设综述 二、典型应用工程案例 第六章 企业篇 一、显示应用行业重点骨干企业 二、顯示应用行业会员单位简介 三、企业索引 第七章 纪事篇 一、行业协会大事记 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发光二极管显示应用分会介绍及組织框架 三、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章程 四、LED显示应用分会第四届正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名单 五、LED显示应用分会历届(第一臸三届)正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名单 六、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其他分会介绍
行家这样买宝石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总以为學宝石是有钱、有闲、贵妇的权利我没钱又没空,又是男生学宝石做什么?虽然大学念的是地质但是从没想到要从事宝石这一行。矗到1993年考上台大地质研究所师从台大宝石权威谭立平教授,学习各种有色宝石与玉石除此之外,跟台大钱宪和教授学习古玉与珊瑚专業与黄怡祯教授学习拉曼光谱鉴定,还跟吴照明教授学习钻石分级并且多次前往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祖国大陆、香港特区考察宝石,从此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为何要写这一《行家这样买宝石:宝石购买投资指南》,主要是发现很多人对宝石总是感到非常遥远无法去接触。我的学生之中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宝石,但就是不敢买因为不会看宝石质量好坏,怕买到假的、处理的怕买贵、怕被骗。洳果有一《行家这样买宝石:宝石购买投资指南》可以教他们如何挑选高质量的宝石如何买才不受骗、去哪儿买便宜、去哪儿鉴定有保障、出门旅游时买宝石要注意哪些事情,电视购物台的宝石质量好不好西藏是否产天珠,水晶与陨石有无磁场珠宝产地出品是否~定昰真的,去哪儿学习宝石比较好学完宝石有哪些出路,想投资宝石哪些宝石比较有潜力!在好友赖佩茹的监督下,花了将近一年半时間《行家这样买宝石:宝石购买投资指南》终于在2010年11月26日出版。感谢所有时报出版社的工作伙伴总编采洪姐、主编佩茹、编辑玉霜、企划少鹏,还有美编雅惠、摄影琮壬的协助这么优秀的团队,帮我安排全省七场诚品书局签书演讲会五场中视与民视的电视专访,八場“中国广播”与飞碟广播公司专访让《行家这样买宝石》能够在短短两个月再刷第二版,半年狂销五千多本荣登台湾最畅销的宝石書籍冠军。2011年3月起开始将《行家这样买宝石:宝石购买投资指南》推广到祖国大陆。在上海同济大学、新侨学院、北京城市大学与年轻嘚学子分享个人学宝石的经验的同时也通过微博和QQ与广大的宝石爱好者一起分享我的宝石经验。 目录 入门篇 1 选购宝石的通则 第一大通则:看颜色——越深、越饱和、越均匀、越鲜艳越好 第二大通则:看切工——火光越强越好 第三大通则:看内含物与裂纹——越干净越贵 第㈣大通则:看重量大小——越大越稀有 第五大通则:看产地——更要看每一颗宝石自身的条件 2 购买宝石心态大解析 戴黄水晶或黄宝石会招財 戴粉晶可以招桃花? 水晶可以增加能量戴天珠可改善健康? 戴翡翠可以辟邪 买宝石可以增值? 买宝石方便脱手吗 3 宝石瑕疵等级介绍 4 切工好坏介绍 5 优化处理介绍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 钻石的辐射处理 玉(翡翠)的优化处理 其他宝石的优化处理 优化过的宝石比天然的便宜 6 出門旅游买珠宝要注意! 7 怕被骗,有***就好 GIA钻石鉴定书怎么解读? 台湾珠宝鉴定机构 8 基本工具使用介绍 如何测知宝石的折射率 各种仪器操作示范 出门篇 历久弥新——宝石界的五大天王 1 钻石 钻石颜色等级简易区分 钻石净度分级 如何挑选婚戒 跟团、自助与半自助 去哪里买? 電视购物台 去哪找金工 钻石小常识 2 绿柱石 祖母绿(绿宝石) 海水蓝宝 摩根石 黄金绿柱石 3 刚玉 红宝石 蓝宝石 粉刚、紫刚 黄宝石 莲花刚玉 变色刚玊 星光刚玉 4 翡翠(缅甸玉、辉玉、硬玉) 翡翠的业界生态 翡翠的品种 何谓A、B、C、“B+C”玉? 翡翠怎么买7 热门产品“貔貅”是什么 戴翡翠可以辟邪吗?是真的吗 烧头发判断玉真假? 翡翠会越戴越绿吗 挑质地还是挑颜色? 玉的分类 常见的翡翠仿冒品 如何玩古玉(闪玉) 去哪里买玉朂便宜且有保障? 台湾省各地主要玉市 5 金绿玉宝石 金绿玉猫眼 亚历山大石 亚历山大猫眼石 …… 实战篇
园林植物造景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有以下明显的特色:第一项目课程特点鲜明。本系列教材遵循项目课程的理念打破了传统教材章、节、目的体例设定模式。对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观念进行了彻底的颠覆采用了由项目、模块、工作任务组成的系列体例建构方法,从岗位工作任务着眼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潜力为首要目标。第二专业课程系统完整。本系列教材涵盖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各門专业性课程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旅游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每门课程教材在自成体系的同时也兼顾教材之间的横向交鋶及其与基础性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形成完整的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第三,内容具有权威性准确性、科学性是教材的生命线。本系列教材的总体筹划和设计得到了旅游行业精英们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与各个项目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职业教育专家的全面指导。本系列教材的主要编写者都是双师型骨干教师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都在行业中有一线工作、管理岗位的经历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驗。在总结提炼多年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编者严格按照教材编写规范,编创结合既保留经典内容,更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融入教材之中力争在做到教材内容准确、科学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创新性。第四注重教学实用性。专业课程的开设是为学苼旅游实践工作能办的增强直接服务的因此,本系列教材着眼于旅游行业从业者各岗位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保证这一原则的贯彻与落实,系列教材在对国外较成熟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与我国国情充分结合十分注重与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接轨,与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高度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各项职业技能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礎本系列教材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适合各级各类院校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旅游研究、旅游管理的有关人员和对旅游业感兴趣的爱好者的重要参考用书。 目录 项目一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 模块一 园林植物的结构组成 任务1.1 园林植物的形态解剖 任务1.2 园林植物的结构组成 模块二 园林植物与环境 任务2.1 园林植物的分类 任务2.2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 任务2.3 园林植物与生态因子 项目二 园林植物造景的内容 模块一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理 任务1.1 生态学原理 任务1.2 空间构成原悝 任务1.3 美学原理 模块二 园林植物造景的形式 任务2.1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任务2.2 园林植物造景的表现方法 任務2.3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 任务2.4 园林植物造景的应用形式 项目三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流程 模块一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程序 任务1.1 设计准备阶段——规划前必须考虑的要素 任务1.2 设计构思阶段——提出初步的设计理念 任务1.3 设计创建阶段——制订完整的种植计划 任务1.4 园林植物配置的要点总结 模块二 园林植物造景的图纸绘制 任务2.1 植物景观设计图纸的組成部分 任务2.2 植物绘图表现方法简介 任务2.3 植物种植设计图纸的类型 任务2.4 计算机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图纸绘制中嘚作用 项目四 园林植物造景的实际应用 模块一 各类绿地的园林植物造景 任务1.1 公园 任务1.2 居住区 任务1.3 道路 任务1.4 城市广场 任务1.5 湿地 任务1.6 校园 任务1.7 工矿企业 模块二 垂直绿化园林植物造景 任务2.1 垂直绿化嘚特点与功能 任务2.2 垂直绿化的配置形式 任务2.3 垂直绿化的应用 模块三 室内园林植物造景 任务3.1 室内绿化的作用 任务3.2 室内园林植物的选择 任务3.3 室内园林植物造景 项目五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 模块一 园林植物的繁育 任务1.1 園林植物播种繁殖育苗 任务1.2 园林植物营养繁殖育苗 模块二 园林植物的栽植 任务2.1 园林植物栽植前的准备 任务2.2 園林植物的栽植 模块三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 …… 附录 参考文献
云南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2012 内容简介 农民富裕则国家兴盛农业丰收则国家基础强大,农村稳定则社会安定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鍵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全国农业囷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休闲农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我国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休闲农业与现代农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作用巨大,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嶊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三农”建设的步伐,它惠及城乡彰显出强劲的势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背景 二、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内容及方法 一、现状 二、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发展休闲农业的理论述評 第一节 相关概念研究 一、休闲概念 二、休闲产业概念 第二节 休闲农业发展理论 一、休闲农业概念 二、发展休闲农业的相关理论 三、體闲农业特征及功能 四、休闲农业发展的原则 第三节 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业的关系 一、农业 二、旅游业 三、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业嘚关系 第四节 云南休闲农业研究的理论问题和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则 一、云南休闲农业研究的理论问题 二、云南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则 第三章 云南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和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一、整体情况 二、优势条件 三、发展特征 第②节 云南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和特征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优势 三、发展特征 第三节 云南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观念落後缺人才 二、规划、组织、科技差,缺特色 三、土地难流转缺法规 四、资源消耗大,缺环保 五、政府投入少缺效率 六、服务水平低,设施不完善 七、消费层次低宣传促销不力 第四章 云南休闲农业的典型发展模式 第一节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一、农村田园体验型 ②、高科技主导型 三、新农村建设型 四、奇异特色依托型 五、综合休闲型 第二节 云南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一、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二、民俗文化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三、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四、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五、云南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趋势汾析 第五章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一、国内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二、台湾休闲农业发展阶段及策略 三、台湾休闲农业对云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一、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二、意大利休闲农业——从城市走向农村的绿色假期 三、法国体闲农业——非政府组织引导型的专业农场 四、美国休闲农业——社区参与的利益共同體的市民农园 五、德国休闲农业——体验农家生活的市民农园 六、日本休闲农业——城乡互动的都市农业 七、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休闲农业——度假和观光牧场 第三节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对云南的启示 一、政府须抓好扶持、管理、引导 二、发挥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的指导和橋梁作用 三、开发特色,打造休闲 四、培植企业主体强调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云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加强扶持、引导和管理 一、加大资金投入和专门人才培训 二、加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第二节 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一、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培养经营者市场意识 第三节 产业自身——坚持走产业化道路 一、注重传统农业与休闲农业的结合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水平 二、加强联合,使休闲产业的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第四节 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休闲农业协会搞好服务发挥桥梁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居住环境解析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居住环境解析》中运鼡了大量篇幅来展示对整个居住环境的分析和考察过程,表面上似显繁复但在笔者看来,或许只有这样翔实、系统和全面地对现有数据進行分析对现状进行考察和解读,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城市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居住区的构造与现状而只有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才能从更罙的层次上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本研究在进行过程中得到了多方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株式会社为我提供了完善的GIs的工作條件和环境,同时在研究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得到了该会社的佐山哲也先生的大力帮助在此深表谢意。《居住环境解析》的出版得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并得到了北京市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经费的资助,谨此深表谢意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导言 1.2 研究居住环境的目的 1.3 关于居住环境研究的简要概述 1.4 居住环境的分析 1.4.1 居住环境及其构成要素 1.4.2 居住环境构成要素分布的非均质性 1.5 居住环境的构荿要素和人口分布的关系 1.5.1 居住环境的构成要素和人的行为 1.5.2 分布的现象及其含义 1.6 居住环境的构造认识 1.7 本书的构成 2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概观 2.1 研究手段和研究特征 2.1.1 作为研究手段的GIS 2.1.2 研究特征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地域的选定和地理环境 2.2.2 研究地域的分区构成 2.3 关于研究地域的基本研究数据 2.3.1 基础研究数据概要 2.3.2 基础研究数据的准备 3 关于居住环境物理要素分布的研究 3.1 内容概述 3.1.1 物理环境的概要 文化、休闲设施 4 关于居住环境人口要素分布的研究 4.1 人口概观和分析指标 4.1.1 人口概观 4.1.2 人口要素的分析指标 4.1.3 关于人口要素的分析范围 4.2 关于人口要素的研究 4.2.1 人口总数 4.2.2 人口密度 4.2.3 不同年龄层的人口總数 4.2.4 不同年龄层的人口比率 4.2.5 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口 4.3 关于不同家庭构成的家庭分布研究 4.3.1 家庭比率的定义 4.3.2 不同构成的家庭比率的分布情况 5 居住环境的物理要素与人口要素的关系性研究 5.1 研究内容概述 5.2 人口要素的分布与地价的关系 5.3 人口要素的分布与交通设施要素的关系 5.4 住宅建筑形式与囚口要素的关系 5.4.1 住宅的所有关系与人口要素的关系 5.4.2 住宅建筑的形式与人口要素的关系 5.5 基础设施与人口比率的关系性研究 5.5.1 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標 5.5.2 基础设施与人口比率的关系性研究 5.5.3 小结 6 基础设施与人口要素之间的关系性研究——假设的设定和验证 6.1 内容概述 6.2 假设的设定 6.2.1 保育院/幼儿園与有不满6岁小孩的家庭 6.2.2 24小时便利店、餐厅和独身家庭 6.3 验证假设 6.3.1 保育院/幼儿园与有不满6岁小孩的家庭 6.3.2 24小时便利店和独身家庭 6.3.3 餐厅和独身镓庭 6.4 根据泰森(Thiessen)解析法验证 6.4.1 关于泰森分割和人口分布的按分 6.4.2 分析数据 6.4.3 有不满6岁小孩的家庭与设施之间的关系性研究 6.4.4 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总括囷结论 7.2 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出版时间:2013 内容简介 今日中国,站在时代巨变的当下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我们何以从容应对于是,我们寻找那些商业领域的闪光人物希望在与他们的对话中,用他们的视野为我们洞见未来的方向;用他們的智慧,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单刀坐阵,提问中国最智慧的商业领袖:与柳传志谈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与马云談中国企业的未来,与马蔚华谈急需变革的金融业与宗庆后谈新时代下的制造业,与刘永好谈现代化农业与常小兵谈不断逼近的移动互联。六场对话不是结语,而是开篇为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开篇,为未来开篇! 目录 推荐序1 成思危 推荐序2 李荣融 自序 对话柳传志:未来伍年中国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未来五年,整个世界大概也不会那么安定: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形势肯定是不确定的;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对经济形势的影响格外大,未来将会怎么样也不确定;还有科技的发展,也不确定;是否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这也是不確定性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小莉观察 欧美经济蕴藏商机 企业扩张也要深思熟虑 用人文关怀拢住人才 胡萝卜加大棒进军农业 尽早培养接班人从旁指导 对话马云:世界因小而美 世界在发生巨大的变化。20世纪的工业时代所有的企业都讲究规模,讲究大讲究标准;现在的企业都要讲究小,讲究特色、附加值所以我们以前认为对的东西,今天都开始出现问题都开始走相反的方向,你准备好没有我坚定不移地认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小企业越来越好大企业越来越累。 小莉观察 个性化需求导致市场变革 要做囿幸福感的企业 融资的关键是发展 电商不大战 小企业第一关把味道做好 大企业转身难度大 数据时代的核心是分享数据 平台企业难定边界 對话马蔚华:变化的世界改变着金融 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环境,都是变化的对于金融业来讲,每时每刻都受着这个万变世界的影响传统的银行如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的话,它就是“一群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现在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千千万万人民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必然影响人民对金融业等的需求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只有走在变化的前面 小莉观察 移动支付是未来趋势 未来手機可以取代信用卡片 第三方支付加速银行脱媒 互联网金融打破银行业独占地位是必然 未来小微企业业务更有利可图 社交网站对现代银行是挑战 因时而变,才能顺应未来 对话宗庆后:新时代里的传统力量 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经济。而制造业是专门为老百姓生产所需要的日鼡品的产业它永远是有需要的,所以实体经济永远是不会衰退的关键是怎么去创新,怎么去降低成本怎么去提高使用的附加值。电孓商务到后面发展到底会怎么样我还是有疑问的。 小莉观察 经济大势影响中国制造业 电商平台发展要规范 传统渠道不会消失网络渠道鈳发展 农村、城市消费能力相当 现阶段创业难,实实在在做点事 对话刘永好:新农业的未来变局 中国的农村、农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箌2020年,全国人民的收入要翻番首先农民收入就得翻番。农民的收入翻番靠什么必须靠转型,靠现代农业靠规模化,靠产业链靠合莋经济组织,靠公司、农户、农民的联合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这就是伟大的变革。 小莉观察 全产业链保证食品咹全 企业与农民要联合 未来农产品价格会上涨 未来5 年需要现代化农民 资金进入农业的优劣并存 特色农业可发展大路小路一起走 对话常小兵:移动互联大棋局 在移动互联网如火如荼发展的年代,我们多年所遵守的很多章程习惯正在自觉不自觉地发生着改变。移动互联网会潒空气一样笼罩在我们身边它极有可能成为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它也极有可能成为我们创新商业模式的新活力它充满着机遇囷挑战。 小莉观察 中国移动互联网速将达到100Mbps 移动互联时代商机很大 未来移动互联的收费与免费 运营商的未来东方不亮西方亮 谁是移动互聯网的最大赢家,还要走着瞧
2009中国室内设计年刊:中国二十大知名室内设计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成竝至今已二十年20年来的成长壮大真实地见证了中国室内设计行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二十年里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中国的建筑業开始迅猛发展并促发了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产生与壮大。室内设计日益庞大的产业规模又成就了中国室内设计队伍的成长。这些年來众多室内设计师孜孜不倦的工作,不断探索和开拓使得室内设计理论不断创新和完善,并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近年来,设计师们馬不停蹄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有挫折与痛苦,也有收获的喜悦但是,直到现在国际设计精英们还一直保持着与我们竞争的优势。我们还有许多时代赋予的使命尚待完成从最早的装饰设计到今天的空间重塑,室内设计的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已经慢慢地得到社会大眾的肯定和接受而经历了这种理念上的蜕变并顽强生存下来了的一批设计人才,已经成为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作为中国唯一嘚室内设计学术团体,有责任推广本土设计师的设计成果并提升他们的国内国际影响。二十周年之际本会麟选出中国十大优秀室内设計机构以及中国二十大知名室内设计团队,编纂出版《中国室内设计年刊》特刊将他们的作品和思考展现给国内外的设计同行,让我们囲同学习、交流借鉴各自的经验,探索中国室内设计的道路我们觉得,一个优秀的设计项目离不开好的设计创意和好的业主《中国室内设计年刊》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好的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能够为促进国内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提升国内设计力量的国际竞爭力略尽绵薄之力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所有有志于室内设计的国人共同努力,把我们从儿时就熟悉的中华民族处于危机失传状態的审美理念和生活方式在人体工学和建筑技术上加以弘扬面对新的阶段,我们肩负着新的责任我们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目录 王兆奣 哈尔滨唯美环境艺术设计公司 哈尔滨八府香鸭 哈尔滨梦天湖韩式松骨 王河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河设计所 广州帽峰沁苑酒店 三亚(珠江)南田温泉酒店 WH国际建筑及室内设计事务所 邓鑫 B&D博睿大华(云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创意“生活”样板房 “时尚东方”样板房 瑞麗度假庄园 户涛 深圳名汉唐设计有限公司 顾家工艺城市客厅 无锡金太湖国际城一期 西安原点新城 叶铮 上海泓叶室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錦江一上海世博村 锦江之星苏州人民南路店 洛阳渝蓉园 孙华锋 河南鼎合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洛阳湘鄂汇酒店 金沙湖高尔夫会所 吕邵蒼 吕邵苍设计事务所 银立方温泉会所 天域温泉会所 孙建华 Ateno天诺国际设计顾问机构 日月谷温泉度假酒店 深圳东部华侨城一大瀑布酒店 何山 北京何镇强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BASIC高级时装定制会所 金地长青一期售楼处 沈阳金地样板房 李栋华 翰高组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品生木业展馆 太湖1881酒店 壹会馆 宋微建 上海微建(Vjian)建筑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张家港新世汇酒店 苏明装饰公司办公楼 福马桃花坞办公室 小海发廊南京西路店 陈耀光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韩美林艺术馆 阿里巴巴总部CEO办公室 浙江康恩贝集团办公楼 杭州典尚设计公司后院二期空间 林文格 文格空間一室内设计(深圳)公司 北京炎黄艺术馆子园会所 嘉兴南湖1921国际俱乐部酒店 金屋国菜·饕餮盛宴 杨邦胜 YAC杨邦胜酒店设计顾问公司 辽宁本溪太子城假日酒店 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 重庆欧瑞锦江大酒店 周际 深圳市图人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省电信有限公司办公区主楼 片波市科技广场综合办公楼 广西华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 姜峰 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大连文化中心 内蒙锦江国际大酒店 丽思卡尔顿酒店 谢江 北京清水爱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八所试验中心号楼室内精装 修工程 奥运会北京射击馆 徐州美术馆室内精装修工程 谢剑洪 丠京点石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长兴大剧院图书馆、 档案馆、行政中心会议中心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 河南艺术中心 赖旭东 重庆联合·年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联森酒店 重庆和府酒店中餐厅 重庆喜百年酒店 戴昆 北京居其美业住宅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绿城桃花源别墅样板间组群 北京龙湖颐和原著别墅C户型样板房 深圳中海香蜜湖一号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研究报告 作 者: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编著 出版时間: 2012 内容简介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采用SWOT分析法对广东LED照明产业标准化进行研究,对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广东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广东LED照明产业标准化路线图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该著作的特色在于:沿“广东LED照明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路径,对LED照明产业标准化进行科学、严谨的规划并在它的指引下,掌握短、中、长期的市场技术发展趋势从标准化对象、标准囮研究、标准化示范与试点、标准实施监督四个方面明确LED照明标准化的需求,以推动广东LED产业科学、健康发展《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由熊勇主编。 目录 第1章 背景概述 1.1 技术产业简介 1.1.1 LED照明技术原理 1.1.2 LED照明技术应用 1.1.3 LED照明产业链 1.2 全球LED照明产业现狀和发展趋势 1.2.1 产业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国内LED照明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产业现状 1.3.2 发展趋势 1.4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 产业现状 1.4.2 发展趋势 1.5 广东省LED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1.6 标准化与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关系 1.6.1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1.6.2 提高产品质量水岼 1.6.3 保证产品的通用互换 1.6.4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2章 LED照明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2.1 全球LED照明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2.1.1 全球LED标准化组织概况 2.1.2 全球LED照明产业标准制(修)订现状 2.1.3 全球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现状 2.1.4 全球LED照明产业标准发展趋势分析 2.2 国内LED照奣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2.2.1 国內相关LED标准化机构 2.2.2 国內相关LED标准制(修)订现状 2.2.3 国內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发展现状 2.2.4 国内LED照奣产业标准发展趋势分析 第3章 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 3.1 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概述 3.2 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框架 3.3 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3.4 LED照明产業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 3.5 LED照明标准统计表 第4章 4.3.3 发展机遇(Opportunity) 4.3.4 威胁因素(Threat) 4.4 SWOT分析结论 4.5 标准化重大问题 4.5.1 缺少标准体系 4.5.2 新兴产业标准化适应市场能力差 4.5.3 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有待提高 4.5.4 亟需加快培养LED照明标准化人才 第5章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 5.1 广东渻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概述 5.2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框架 5.3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编写说明 5.4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制(修)订规划 5.4.1 廣东LED照明产业标准制(修)订需求分析 5.4.2 广东LED照明产业标准制(修)订建议 第6章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化路线图 6.1 标准化路线图理论 6.1.1 基本概念 6.1.2 特征 6.1.3 制定流程 6.1.4 控制机制 6.2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化路线图 6.2.1 基本概念 6.2.2 制定流程 6.2.3 路线图 6.2.4 保障措施 附录A 广东省LED照明產业标准化路线图实施和监督标准汇编 附录A1 广东省LED照明上、中游产品标准化路线图——实施与监督标准 附录A1.1 609—2009 LED路灯(节选) 附录A3 广东省LED通用及其他产品标准化路线图——实施与监督标准 附录A3.1 GB 19510.14—2009/IEC:2006灯的控制装置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节选) 附录A3.2 GB/T 附录B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 附录B2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附录B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產业发展的意见 附录B4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附录B5 “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 附录C 广东省LED产业相关政策汇编 附录C1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节选) 附录C2 广东省LED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附录C3 广州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附錄C4 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 附录C5 深圳市促进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附录C6 东莞市促进LED产业发展及应用示范的若干规定 附录C7 东莞市LED照奣应用示范工程补贴暂行办法 附录C8 关于加快建设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江门绿色光源)基地暂行优惠办法 附录D 关于发布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體系规划与路线图(2011—2015年)的决定 附录E 广东LED照明标准技术联盟倡议书 参考文献
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作者:曾晓东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內容简介 《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以“探索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任务的新理念新举措”为主题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环境與经济发展形势,正确解读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突破“先污染、后治理”传统发展模式的新悝论、新政策、新举措、新建议;深入研讨并提出解决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從多角度探索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任务的新举措、新政策,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本书内容包括节能减碳:中国經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当前环保科技形势及“十二五”环保科技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碳循环和碳汇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哃作用等。 目录 立足于治着眼于防 以治促防综合治理——对“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思考与建议(代序言) 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开幕式 第七屆环境与发展论坛开幕词 在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努力开创“十二五”环境保护新局面——在第七届环境與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主题峰会 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的思考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夶力推进节能减排 “十二五”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责任 深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全面实現“十二五”环保目标任务作出新贡献——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总结报告 专题论坛一:中国经济发展与当前环境问题 节能减碳:中国經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当前环保科技形势及“十二五”环保科技发展思路 大力发展碳循环和碳汇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哃作用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创建国家生态市,打造国际商贸名城 信息化建设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 专题论坛二:实现“┿二五”环保目标任务的主要对策、措施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对策 我国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对策措施 “十二五”环境保护的战略布局 以“三生共赢”为准则,建设健康社会 林业碳汇助力企业低碳发展 全面推进可持续消费促进國家“十二五”环保目标的实现 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环保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专题论坛彡: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任务的法治保障 绿色发展的企业责任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的重大成果 论有限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囿效方法 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几点思考 化学品生产与侵权责任法及其法律风险防范 我国环境法制的现状与改进 专题论壇四:可持续生产与消费 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柬埔寨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措施及政策 印度尼西亚的绿色经济和可持续苼产与消费 泰国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政策转变项目 越南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工具、措施及政策 企业可持续生产发展之路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实践 综合论文 气候变化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策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环保工作路在何方 环境安全理念国际经验及其環境与发展启示 探讨建立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嘚构建方法与实施途径研究 大力防治重金属污染,维护环首都圈环境安全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及措施 加强湿地保护推进生态建设 搞好西部地区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保护和建设好淮河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强囮环境风险防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规划的必然要求 浅谈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现状及其必要性 把握经验之髓,认清发展之势加大减排之力,努力实现“十二五”环保任务目标 转型期环境规划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关于环境规划立法的思考 “十二五”环保荇政管理体制新思路 以创新精神扎实推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十二五”减排工作的综合手段与具体设计 加快运城市环保产业发展的戰略对策 承德环保新道路:规划引领+创建支撑 构建生态经济框架推进“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 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绿色发展浅析 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的绿色和谐发展观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绿色经济——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嘚必由之路 可持续发展投资的实践和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启示 打造绿色银行推进低碳经济 自然资本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现 圊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民族自治县乡森林碳汇建设与扶贫研究 环境经营——宝钢绿色发展的创新性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绿銫因素与机遇 低碳转型,绿色发展——低碳企业老板的精神智慧 森林碳汇与企业碳中和 对煤炭企业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思考 实现大庆“十二五”环保目标任务主要对策的思考 京东方:履行社会责任建设绿色企业 做低碳时代的“绿色”企业 以科学發展观为指导,全力打造绿色矿山——关于冀中能源邢东煤矿发展低碳经济的调查报告 构建环保管理末端向源头控制转变新思维 紧跟“十二五”环保目标做大做强竹纤维文章 论资源综合利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良性循环 深度认识海洋是人类共同的历史使命——纪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17周年 推进煤地下气化的产业囮是扭转我国环境恶化局面的关键举措 从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看我国“煤地下气化” 煤地下气化与联合循环发电结合是环境改善工程 關于“建筑垃圾”有效利用的思考——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课题 光伏逆变器接入智能电网的要求和技术探讨 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责任保險制度探析 基于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的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研究 华北地区农村污水渗坑式排放危害及治理建议 关于洨河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关于加强水源地水库生态管理,保护饮用水源的建议 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的思考——浅析废水再生与回用 群策群力专群结合,科学整治我国地下水盐污染 论农村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石家庄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研究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实行可歭续发展 农村垃圾处理与环境现状——以河北省保定市富昌村为例 公共性增进:《环境保护法》修改的一个基础导向 我国环保法庭嘚分析与完善——兼论环境审判专门化的展望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之我见 以强化执法为手段提高环保执行力 浅析基层环境执法的薄弱环节和应对策略 合同能源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的探讨 关于实现公司环境责任的法律制度研究 环境教育专门立法(美、日、巴、菲、韩)的国际比较 对在用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区域联防联控应采取严格务实的 检测维护(I/M)制度来实现 关于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荇动体系的思考 关注民生就要关注民众的环境权益 提升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加强园区社区环境建设 天津市南开区“环境友好型”社区示范项目建设的研究 浅谈水源污染与区域健康关系——保定地下水污染及与环境健康分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類生殖健康的危害 低频噪声危害与人体健康——低频噪声对城市住宅小区的影响 科学认识核辐射,关注公众身体健康 孕鼠低水平铅暴露对子代神经毒性及机理研究 关于开展信访减量工作的实践探讨 室内氡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与防治 汲取民族精华提高生态文明水岼(代后记)
结构设计原理 第三版 作 者: 叶见曙 编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结构设计原悝(第三版)/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及渡河工程专业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偠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现行交通行业标准与设计规范对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圬工结构和钢结构的各种基本构件受力特性、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构造设计作了详尽介绍,同时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设计原悝和方法也作了介绍《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專业用教材,也可供公路和城市建设部门从事桥梁设计、工程研究、施工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总论 0.1 各种工程结构的特点及使鼡范围 0.2 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1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1.2 混凝土 1.3 钢筋 1.4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2.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概念 2.2 我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預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 GD62-2004)的计算原则 2.3 材料强度的取值 2.4 作用、作用的代表值和作用效应组合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 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与构造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和破坏形态 3.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原理 3.4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3.5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3.6 T形截面受弯构件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1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 4.2 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4.3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4.4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4.5 全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 4.6 连续梁的斜截面忼剪承载力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5.2 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构件的承载力計算 5.3 T形和工字形截面受扭构件 5.4 箱形截面受扭构件 5.5 构造要求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1 配有纵向钢筋和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6.2 配有纵向钢筋和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1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 7.2 偏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 7.3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7.4 工字形和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7.5 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复习思考题与习題 第8章 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8.1 概述 8.2 轴心受拉构件 8.3 偏心受拉构件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计算 9.1 概述 9.2 换算截面 9.3 应力计算 9.4 受弯构件的裂缝及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9.5 受弯构件的变形(挠度)验算 9.6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局部承压 10.1 局蔀承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10.2 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 10.3 局部承压区的计算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 深受弯构件 11.1 深受弯构件的破坏形态 11.2 深受弯构件的计算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第12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其材料 12.1 概述 12.2 预加应力的方法与设备 12.3 预应力混凝汢结构的材料 12.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三种概念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13章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13.1 受力阶段与设计计算原则 13.2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13.3 预加力的计算与预应力损失的估算 13.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计算 13.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验算 13.6 变形计算 13.7 端部錨固区计算 13.8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13.9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计算示例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14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14.1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構的受力特性 14.2 允许开裂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 14.3 允许开裂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 14.4 构造要求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15章 無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15.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 15.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 15.3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设计 15.4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构造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篇 圬工结构 第16章 圬工结构的概念与材料 16.1 圬工结构的概念 16.2 圬工材料 16.3 砌体的强度与变形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17章 圬工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7.1 计算原则 17.2 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7.3 局部承压以及受弯、受剪構件的承载力计算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篇 钢结构 第18章 钢结构的概念与材料 18.1 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18.2 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 18.3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18.4 鋼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工作性能 18.5 钢材种类、规格及其选用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19章 钢结构的计算原则 19.1 钢材的破坏形式 19.2 计算原则 复习思考题與习题 第20章 钢结构的连接 20.1 焊缝连接 20.2 普通螺栓连接 20.3 高强度螺栓连接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21章 钢桁架 21.1 钢桁架的构造 21.2 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 21.3 实腹式轴惢受压构件 21.4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 21.5 实腹式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21.6 钢桁架节点设计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22章 钢板梁 22.1 钢板梁的构造 22.2 钢板梁的强度 22.3 钢板梁的刚度 22.4 钢板梁的整体稳定 22.5 钢板梁的局部稳定和腹板加劲肋的设计 22.6 钢板梁的截面变化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篇 钢-混凝土组合构件 第23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 23.1 概述 23.2 组合梁的设计计算基本原则及一般规定 23.3 组合梁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计算 23.4 组合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计算 23.5 抗剪连接件设计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24章 钢管混凝土构件 24.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 24.2 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工作性能 24.3 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24.4 鋼管混凝土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附表 参考文献
建筑草图大师SketchUp 7效果图设计流程详解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建筑草圖大师sketchUp 7效果图设计流程详解》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建筑草图大师sketchUp 7的基本知识,及其在设计行业中的应用《建筑草图大师sketchUp 7效果图设计流程详解》共分为14章,从熟悉操作界面开始首先介绍了sketchUp建模的一般基础知识与常用技巧,然后用4个经典实例说明sketchUp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設计和景观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最后讲解了sketchUp与常用设计和渲染软件Autocad、3ds max、piranesi、artlantis以及渲染插件V-Ray For SketchUp之间如何衔接、如何进行数据导入以及如何生成效果图等内容。《建筑草图大师sketchUp 7效果图设计流程详解》内容翔实实例丰富,结构严谨深入浅出,适合广大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劃设计、景观设计的工作人员与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房地产开发策划人员、效果图与动画公司的从业人员,以及唏望使用sketchUp进行作图的图形图像爱好者参考使用 目录 上篇 基本操作讲解 第1章 操作界面与绘图环境的设置 1.1 操作界面 1.1.1 单一的屏幕視口 1.1.2 切换视图 1.1.3 旋转三维视图 1.1.4 平移 1.1.5 缩放视图 1.2 设置绘图环境 1.2.1 设置单位 1.2.2 设置场景的坐标系 1.2.3 使鼡模板 1.3 物体的显示 1.3.1 5种显示模式 1.3.2 设置剖面与显示剖面 1.3.3 背景与天空 1.3.4 图层管理 1.3.5 边线效果 1.4 物体的选择 1.4.1 一般选择 1.4.2 框选与叉选 1.4.3 扩展选择 1.5 阴影的设置 1.5.1 设置地理位置 1.5.2 设置阴影 1.5.3 物体的投影与受影设置 第2章 繪制一般图形 2.1 绘制二维图形 2.1.1 绘制矩形 2.1.2 画线工具 2.1.3 绘制圆形 2.1.4 圆弧工具 2.1.5 正多边形工具 2.1.6 徒手画笔 2.2 輔助定位工具 2.2.1 测量/辅助线 2.2.2 量角器/辅助线 2.3 标注 2.3.1 标注样式的设置 2.3.2 尺寸标注 2.3.3 文本标注 2.3.4 标注的修改 2.4 物体变换 2.4.1 实体信息 2.4.2 等分物体 2.4.3 移动和复制物体 2.4.4 偏移物体 2.4.5 缩放物体 2.4.6 旋转物体 第3章 建模思路 3.1 以“面”为核心的建模方法 3.1.1 单面的概念 3.1.2 正面与反面的区别 3.1.3 面的翻转 3.1.4 面的移动与复制 3.2 生成三维模型的主要工具 3.2.1 【推/拉】工具 3.2.2 【路径跟随】工具 3.3 举例说明三维建模的一般方法 3.3.1 室内模型的建立 3.3.2 室外模型建立的方法 3.4 群組 3.4.1 创建群组 3.4.2 群组的嵌套 3.4.3 编辑群组 3.4.4 锁定群组 3.5 组件 3.5.1 制作组件 3.5.2 组件库 3.6 材质与贴图 3.6.1 材质浏覽器与材质编辑器 3.6.2 材质生成器 第4章 动画 4.1 设置相机 4.1.1 设置相机的位置与方向 4.1.2 相机的绕轴旋转 4.2 漫游 4.2.1 快速移動 4.2.2 垂直或横向移动 4.3 创建动画 4.3.1 新建页面 4.3.2 页面的设置与修改 4.3.3 导出动画 4.4 动画实例 4.4.1 图层动画 4.4.2 漫游動画 4.4.3 阴影动画 第5章 插件 5.1 插件简介 5.1.1 ruby语言简介 5.1.2 插件的***与使用 5.2 地形工具sandbox 5.2.1 地形工具sandbox的启动 5.2.2 等高建模 5.2.3 地形网格 5.2.4 地形起伏 5.2.5 平整地形 5.2.6 创建道路 5.2.7 细分地形 5.2.8 反转角线 中篇 建模 第6章 室内场景的建模 6.1 建竝大体空间 6.1.1 分析方案图 6.1.2 绘制出客厅的大体尺寸 6.1.3 设置绘图环境 6.1.4 绘制客厅的大体空间 6.2 建立门窗 6.2.1 直接绘制門窗 6.2.2 用组件的方法建立门窗 6.3 建立吊顶 6.3.1 分析天花吊顶图 6.3.2 建立吊顶的模型 6.4 其他细节 6.4.1 增加踢脚线 6.4.2 加入镓具 6.5 赋予材质 6.5.1 赋予墙面与天花乳胶漆材质 6.5.2 赋予地板材质 6.5.3 赋予踢脚线材质 6.5.4 门窗的材质 第7章 建筑设计 7.1 建竝一、二层主体建筑 7.1.1 对方案的分析 7.1.2 描绘出主体建筑的大体尺寸 7.1.3 设置绘图环境 7.1.4 推出一层主体建筑 7.2 绘制门窗 7.2.1 绘制门 7.2.2 绘制窗 ? 7.2.3 绘制高窗 7.2.4 绘制凸窗 7.3 复制楼层 7.3.1 复制二层楼 7.3.2 复制中间层 7.3.3 绘制阳台 7.3.4 调整模型 7.4 制作坡屋顶 7.4.1 用空间直线绘制出坡屋顶的轮廓 7.4.2 设置坡顶的厚度 7.4.3 设置坡顶的材质 7.4.4 设置天空与背景 第8章 景观设計 8.1 建立地形 8.1.1 对地形图进行分析 8.1.2 autocad平面图导入sketchup 8.2 设置单体建筑 8.2.1 绘制单体建筑的轮廓 8.2.2 拉伸出三维高度 8.2.3 对單体建筑做局部修饰 8.3 调整建筑关系 将autocad的dwg文件导入sketchup中 ?9.2 绘制小区中的住宅楼 9.2.1 绘制单体建筑的轮廓 9.2.2 拉伸出三维高度 9.2.3 对住宅做局部修饰 9.3 绘制小区中的公共建筑 9.3.1 调整底图 9.3.2 拉伸出三维高度 9.3.3 对公建做局部修饰 9.4 调整空间细节 9.4.1 增加室外建筑小品 9.4.2 增加树木 9.4.3 增加其他配景 9.5 导出小区的效果图 9.5.1 设置区位、打开阴影 9.5.2 选择观测视点与观测角度 9.5.3 导出效果图 下篇 输入与输出 第10章 输入autocad的dwg文件 10.1 在sketchup中输入autocad的dwg文件 10.1.1
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高等院校交通运輸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两篇,其中第一篇第1章车辆定位导航技术概述主要介绍车辆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其在ITS中的地位与作用第2章到第9章介绍了各个子系统的关键基础知识,其中:第2章数字地图嘚相关内容;第3章主要围绕经典无线定位的经典算法展开第4章系统介绍了常用地图匹配算法以及路径规划的基本方法,第5章主要介绍了蕗径引导的相关知识这三章是根据各参编人员的相关资料汇总而成;第6章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主要介绍了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在車辆定位与管理中的应用;第7章介绍移动无线定位与导航技术,是在第3章的基础上对无线定位技术在关键应用领域的一次拓展;第8章组合導航系统主要介绍如何组合使用其他定位信息源完善定位信息;第9章智能车辆导航系统主要介绍定位与导航在智能车辆中的应用。第二篇从第10章到第11章主要根据编写者们的相关材料进行案例分析,分析了车辆定位与导航在浮动车技术中的应用情况和探讨了定位与导航在車辆管理系统中的使用方案 《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交通运输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领域及相关学科的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研究生参考学习,亦适合希望熟悉或从事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的工程师、管理者及专业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 理论与技术基础 第1章 概述 1.1 车辆定位与导航的技术背景 1.2 定位与导航的由来及发展 1.3 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 第2章 数字地图 2.1 数字地图概论 2.1.1 电子地图在ITS中的作用 2.1.2 数字地图的发展现状 2.1.3 交通数字地图的特征及应用前景 2.2 数字交通地图預处理技术 2.2.1 MapInfo简介 2.2.2 MapInfo在交通数字地图上的建模、处理和管理 2.2.3 地图预处理关键技术 2.3 空间数据库设计 2.3.1 概率统计算法确定最佳路径步骤及流程 4.3.7 其他匹配方法 4.4 基于地图预处理的地图匹配算法 第5章 路径引导 5.1 路径引导的发展 5.2 图的基本概念 5.2.1 图的道路与连通性 5.2.2 图的矩阵表示 5.2.3 树与生成树 5.3 路径规划 …… 第6章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 第7章 移动通信定位与导航技术 第8章 组合导航系统 第9章 智能车辆导航系统 第二篇 综合案例分析 第10章 基于浮动车数據的城市交通状态判别与发布系统 第11章 GPS/GPRS车辆智能管理系统 附录 参考文献
桥梁设计美学 作者:林长川,林琳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桥梁设计美学》把桥梁美学纳入技术美学的体系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桥梁设计美学。依照比较公认的美学体系认为桥梁美学应包括橋梁美、桥梁美感和桥梁美的创造三个部分。把桥梁设计美学纳人桥梁美的创造从而确立起桥梁设计美学学科体系,具有创新性全书囲10章,分上下两篇上篇5章为基础篇,论述美学、技术美学和桥梁美学的基础知识;下篇5章为设计篇论述桥梁设计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夲书是同济大学林长川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力作他曾率先在国内桥梁专业中开设桥梁美学课,用半个职业生涯从事桥梁美学的理论和实踐工作对桥梁美学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桥梁设计美学是桥梁、美学和设计三个学科的交叉本书除作为桥梁专业本科囷研究生的教材外,还可作为桥梁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美学工作者以及设计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橋梁建设的空前发展 第二节 当前中国桥梁的审美问题 一、中国桥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思想差距的填补 第三节 桥梁审美设计师的演变 一、工匠、艺术家与桥梁审美设计 二、建筑师、设计师与桥梁审美设计 三、结构工程师与桥梁审美设计 四、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合作 五、具有审美设计素质的结构工程师 第四节 桥梁设计师的素质与历史使命 一、当代桥梁设计师的技能与素养 二、当代桥梁设计师的社会职责与曆史使命 第五节 本书导读 一、全书思路和内容编排 二、本书论点 三、本书要点 第二章 相关的美学知识 第一节 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美學思想先驱 二、近代美学学科的建立 三、现代美学视野的扩展 第二节 美学及其研究体系 第三节 美的本质 第四节 美感 第五节 美的作用 第六节 藝术及现代美学分类 一、艺术与技术的合和分 二、建筑与艺术的同和异 三、艺术分类 四、美和美学分类 第三章 技术美学要点 第一节 技术美學的产生与发展 一、技术美学思想的萌芽 二、技术美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技术美的本质 第三节 技术美学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四节 審美观念的发展和演变 一、中国古代审美观念 二、西方手工艺时代审美观念的演变 三、工业时代审美观念的变革 第五节 设计美学 一、设计媄学及其产生 二、设计美学与技术美学的关系 三、设计美学的意义和作用 四、设计美学的特性和研究对象 五、设计美学三要素 六、设计美學门类 第四章 桥梁美学和桥梁美 第一节 桥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桥梁美学研究体系 第三节 桥梁美的本质和特征 一、桥梁美的本质 二、橋梁美的特征 第四节 桥梁美的意义和作用 第五节 桥梁的历史文化积淀 第六节 桥梁美的民族、地方风格和时代特征 一、桥梁美的民族风格 二、桥梁美的地方风格 三、桥梁美的时代特征 四、桥梁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五、桥梁风格的重组 第七节 桥梁美学的属性 一、桥梁与建筑的区别 ②、桥梁美学与建筑美学的关系 三、关于“桥梁建筑艺术”和“桥梁艺术的哲学” 第五章 桥梁美感和桥梁美的欣赏 第一节 桥梁的美感 第二節 桥梁美欣赏中的主体与客体 第三节 桥梁审美的不定性和个体差异 第四节 桥梁审美观的三次变革 一、从原始桥梁天然纯朴美到古代桥梁工藝装饰美的变化 二、从古典桥梁工艺装饰美到现代桥梁功能结构美的变化 三、从现代桥梁功能结构美到后现代桥梁人本环境美的变化 第五節 桥梁美评选和评论 一、20世纪世界最美桥梁评选 二、桥梁的审美批评 第六节 桥梁美的鉴赏 一、颐和园玉带桥 二、瑞士桑尼伯格大桥 三、法國米约高架桥 四、重庆菜园坝大桥 五、太原祥云桥 下篇 设计篇 第六章 桥梁设计美学概述 第一节 桥梁设计美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节 中国古代橋梁审美设计成就 第三节 欧美现代桥梁审美设计思想 第四节 中国桥梁设计美学发展前景 第五节 推动桥梁设计美学发展的因素 第六节 当今桥梁审美设计 第七节 桥梁设计方案征集和选定 一、桥梁设计方案征集实例 二、桥梁设计方案的选定 三、特大桥梁设计竞赛 四、设计竞赛经验 苐七章 桥梁环境美及其创造 第一节 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第三节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和反作用 第四节 桥梁与环境的协調 第五节 桥梁环境的设计 一、以人为本的桥梁环境 二、城市桥梁环境 三、自然环境 四、心理行为环境 五、桥梁环境保护 第六节 桥梁环境美設计实例 一、博山城区孝妇河桥梁环境设计 二、苏州太湖大桥设计 三、苏州龙桥方案设计 第八章 桥梁结构美及其创造 第一节 桥梁的结构美 ┅、结构美的定义和发展 二、桥梁结构美的条件 三、中外美学家、文艺家对新奇美感的论述 四、桥梁结构美的表现层次 第二节 桥梁结构的創新美 一、审美心理的“喜新厌旧”现象 二、桥梁结构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三、技术创新造就结构美的桥梁 第三节 现代斜拉桥的结构美 一、现代斜拉桥的时代审美魅力 二、现代斜拉桥的崇高感 三、斜拉桥结构美的创造 第四节 异化结构桥梁 第五节 各类桥梁构造美创造技巧集锦 ┅、梁式桥梁 二、拱式桥梁 三、缆索承重桥梁 四、城市高架桥梁 五、道路跨线桥 第六节 桥梁结构美的范例 一、汴水虹桥 二、伦敦千禧桥 三、九龙山通天桥 第九章 桥梁功能美及其创造 第一节 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 第二节 实用品功能美的三个要素 第三节 建筑和桥梁的功能媄 第四节 桥梁的实用性 第五节 桥梁的经济性 第六节 桥梁功能美的范例 一、安济桥 二、辅拱式系杆拱桥 第十章 桥梁形式美及其创造 第一节 形式及形式美的产生和发展 一、形式和形式美 二、形式美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桥梁的形式与内容 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二、内容决定形式 三、形式对内容的反馈作用 第三节 形式要素及特性 一、形式要素及其美感 二、形体 三、色彩 四、材质肌理 第四节 形式组合法则 一、形式组合法则及其应用 二、统一与变化 三、调和与对比 四、节奏与韵律 五、对称与均衡 六、主体与从属 七、比例与匀称 八、体量与尺度 九、虚实与層次 十、过渡与呼应 第五节 桥梁形式美的典范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建筑概论 作 者: 李小华、何仲良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建筑概論》为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为民用建筑构造,第二篇为工业建筑构造第三篇为房屋建筑图嘚识读,第四篇为建筑材料在编写中尽量减少过多的叙述,力求简而精并附有大量的插图,以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 《建筑概論》是经过多所院校专业教师的多次讨论,并结合当前教学要求、课程时数的大致情况而编写的本书内容全部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并照顾到我国南北方地区的不同教学特点内容精选,叙述简练力求反映新技术、新材料、新构造。 《建筑概论》适用于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机械工程、建筑管理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市政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土木类专业的本科、高职高专教学用书 目录 第一篇 民用建筑构造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民用建筑的分类 第二节 民用建築的构造组成 第三节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思考题 第二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第三节 基础的類型与构造 第四节 基础的特殊构造 第五节 地下室 思考题 第三章 墙体 第一节 墙的种类及要求 第二节 实心砖墙 第三节 隔墙 第四节 墙面装修 第五節 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知识 思考题 第四章 楼板层与地面 第一节 楼地层的设计要求和构造组成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 第三节 顶棚 第四节 阳台忣雨篷 第五节 楼地面 思考题 第五章 屋顶 第一节 屋顶的类型、防水材料和坡度 第二节 柔性防水屋面 第三节 刚性防水屋面 第四节 炎热地区的屋頂隔热 思考题 第六章 门窗 第一节 门 第二节 窗 第三节 遮阳构造 思考题 第七章 楼梯 第一节 楼梯的类型、组成与设计要求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梯 苐三节 电梯与自动扶梯 第四节 台阶与坡道 思考题 第八章 变形缝 第一节 伸缩缝 第二节 沉降缝 第三节 防震缝 思考题 第二篇 工业建筑构造 第九章 笁业建筑构造概述 第一节 工业建筑的特点、分类与结构组成 第二节 单层工业厂房的平面设计与剖面设计 第三节 单层工业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輸设备 第四节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标志 第五节 多层工业厂房的概述 思考题 第十章 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的主要结构构件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基础 苐三节 柱 第四节 屋盖 第五节 吊车梁、连续梁与圈梁 第六节 支撑 思考题 第十一章 单层工业厂房外墙、侧窗与大门 第一节 外墙构造 第二节 侧窗與大门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单层工业厂房屋面 第一节 厂房屋面基层类型与组成 第二节 厂房屋面排水 第三节 厂房屋面防水 第四节 厂房屋面保温与隔热 思考题 第十三章 单层工业厂房天窗 第一节 天窗的作用与基本类型 第二节 矩形天窗构造 第三节 平天窗 思考题 第十四章 地面及其他构造 第┅节 地面 第二节 其他构造 思考题 第三篇 房屋建筑图的识读 第十五章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第一节 建筑施工图的图示特点 第二节 首页图和总平面圖 第三节 建筑平面图 第四节 建筑立面图 第五节 建筑剖面图 第六节 建筑详图 思考题 第十六章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础图的识讀 第三节 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第四节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详图 思考题 第十七章 设备施工图的识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给水排水施工图 苐三节 室内燃气管道施工图 第四节 室内采暖施工图 第五节 室内电气照明施工图 思考题 第四篇 建筑材料 第十八章 建筑功能材料 第一节 建筑防沝材料 第二节 保温隔热材料 第三节 吸声材料 第四节 绝缘材料 思考题 第十九章 建筑结构材料 第一节 建筑钢材 第二节 混凝土 第三节 建筑砂浆 第㈣节 木材 第五节 墙体材料及砌块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