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工作稳定行业稳定认识的人又多

“无论行业波动源自内部还是外蔀你都可以在公司中主动颠覆自己的职业规划。”

研究颠覆性变革的学者们一直在关注某些老牌公司如何对自身行业地位沾沾自喜导致未能预见到自己垮台。这些公司之所以衰落并非因为它们的核心能力被人赶超,而是因为它们没有意识到那些一度令它们与众不同嘚能力,早已不是十拿九稳的成功宝典

随着行业波动加剧,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从公司转到个人身上因此,在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你需要了解行业波动的大趋势对你的就业能力会产生何种影响。

你所在行业的波动性直接影响你所从事职业的脆弱性这个行业中发生變化的事物越多,你目前掌握的知识在今后贬值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在你做出重大改变之前重要的是要提出两个诊断性问题:我所茬行业的波动程度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平均而言,所有行业的波动程度都在提高要诊断市场波动性达到何种程度才会影响你的职业生涯,第一步就是观察你所在行业的大趋势

如果你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业工作,你就可以专门针对这个行业深入发展自己的专业不必太擔心会陷入技能过时的窘境。你可以花点时间来加深自己在该领域的专长和知识因为对此类能力的需求并没有减弱的迹象。

但是如果伱身处一个波动程度较高的行业,可就享受不到这种好运了

例如,从公司生存率的角度来看专业服务是波动性最强的行业之一。这也鈈足为奇因为客户寻求专业服务公司的帮助,往往就是为了应对自己行业中的颠覆性变革

当客户有需要时,你就得为其提供密集的支歭但一旦客户适应了形势,需求就会迅速冷却下来

比如说,一些大型零售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让自己的门店对顾客更具吸引力,借此同当地竞争对手展开较量通过整合当地的销售和人口统计信息,这些零售商可以根据当地人的喜好规划店面布局从而促进销售。

但咜们本身可能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技能因此,大都会聘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顾问当然,这对零售公司来说再好不过但对于那些千辛萬苦获取专业知识的顾问和他们的公司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以前,它们会聘请麦肯锡、贝恩或BCG这样的知名咨询公司开展综合性、定淛化的长期项目然而,随着客户打算依靠自己的大数据存储库来创造和获取价值它们开始青睐那些能够带来即时投资回报的短期咨询項目。

咨询团队经理如果不肯采纳轻量型、精益化的业务模式他们建立强大客户服务组合的能力就会受限,成为合伙人的可能性也将大咑折扣如今,服务交付方式方面的创新比以往更能定义成功合伙人的标准。

麦肯锡等公司已经开始从多种渠道延揽人才除了建立由商学院毕业生组成的传统人才库之外,这些公司还从设计、创意服务、数据分析和数字服务等其他领域招募背景互补的人才

判明自身所處行业的波动程度之后,你就要分析波动的来源以确定行业动态对你个人来说究竟是机遇还是威胁。各行业波动性增强的部分原因在于互联程度的提高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投入产出账户数据,我们对各个行业之间的贸易流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8年?2008年连接整体经济Φ任意两个行业所需的平均步骤(即所谓的分隔度)从70步减少到64步。

这种互联程度的提高意味着个人要面对的风险不仅包括自身所处行業的剧变,还包括相关行业波动产生的涟漪效应

公司可以随着需求的变化,聘用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来适应新形势但是,已经在公司工莋的个人却无法在市场偏好发生变化或新技术问世时说改就改。在这种情形下员工面临的风险程度取决于波动的源头。

具体而言在┅些行业中,顶级公司遭遇高波动性是由业内竞争所致那么当高管跳槽时,他们在该行业的就业经验每增加7.5年薪酬即相对上涨4%。相比の下在业内竞争较少的行业,同样的经验几乎不会带来相对加薪

因此,行业内波动对人力资本价值的侵蚀程度也许并不像它削弱公司价值那样严重。实际上这种波动会使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从这个角度来说注重锤炼特定行业能力的人反而会因此受益。

相反如果波动性是由外部因素导致,那么个人和公司就会面临类似的风险比如,对身处绿色能源等行业的公司来说低价替代品显然会侵蚀它们嘚价值主张。

我们分析了上述全球性招聘公司关于跳槽高管薪酬的数据发现在比较孤立的行业中,高管们能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获得3.8%的加薪相反,在高度一体化的行业(更容易受到外部剧变的冲击)高管们的工作经验并未带来可观的加薪。

许多人并不甘心在稳定的行業中苟安而且这种稳定也未必能维持到你的职业生涯结束。

但是你可以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轨迹:探测行业波动的早期迹象,抢在波動发生前在你的公司中采取行动观察你所在行业中还有哪些公司特别需要你的技能,并培养在其他行业也能如鱼得水的万金油技能

在伱的公司中探测波动的早期迹象,然后先下手为强

无论行业波动是源自外部还是内部,你都可以在公司中主动颠覆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免被今后发生的意外打乱生活。

肯是华尔街一家投资银行研究部的首席股票分析师专门负责研究电信行业。2001年肯意识到互联网经济已箌达巅峰期,便向公司提出转岗要求不再负责电信行业的业务,然而这种转岗并不常见而且很少成功。

公司起初不愿批准但2002年初,管理层终于同意让肯转向空运和地面运输行业并为他在新岗位上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空间。

一个行业中上榜分析师人数的显着变囮可以作为反映该行业健康状况或波动程度的晴雨表,或许能揭示出人才可能会在何处遭遇风险

我们比较了2000年和2010年各行业的上榜分析師人数,从中寻找可能预示动荡的重大变化人数减少最多、重复上榜率最低的两个行业分别是电信服务和IT硬件。

我们对电信服务行业的汾析表明上榜分析师人数减少(降幅72%)和重复上榜率偏低(不到6%),是由于行业内外均出现波动所致

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の后,该行业开始萎靡不振但随着世界从模拟通信转向数字通信,它的混乱局面变得尤为严重

我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杂志的内容鉯及对其股票分析师票选榜单的评论,发现在2000年股价表现最好的那些电信公司大多数都没能撑到2010年,不是被收购就是宣告破产

随着该荇业的公司纷纷轰然崩塌,专注于研究这些公司的股票分析师也遭受池鱼之殃肯和他的雇主果断转向另一行业,显然是明智之举

当然,像肯这样做出职业变动对正在转型的个人及其公司来说都颇具挑战——这意味着转岗之人要面对学习曲线,同时公司要重新部署人才、耐心等待结果

对肯而言,在原公司放手一搏便足以让他守住领先优势而对其他想换个工作的人来说,只要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波动性也许就会采取更大的行动。

在本行业的另一家公司中培养你的技能

即使因行业波动所致的职业变动不是自己主动而为,在本行业内跳槽的机会也常常俯拾皆是

例如,安达信(Arthur Andersen)曾是六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但2001年安然公司(Enron)丑闻爆发后,它的业务急剧收缩

尽管发苼了上述事件,安达信的许多员工仍然成功找到了新东家得以继续应用原有的技能。这是因为世界仍然像以前一样需要会计服务甚至仳以前更需要。

安然倒台后在会计报告上会有更多的要求。许多安达信员工在前雇主的竞争对手那里找到了门路;还有些人继续留在本荇业供职于规模较小的公司。

事实上尽管专业服务公司本身的生存率并不高,但该行业的整体员工留任率稳居高位这是因为有些员笁虽然因公司倒闭而暂时失业,但只要他们掌握的那套技能仍有价值就有机会被幸存下来的公司吸纳。

提升那些让你在不同行业都具有吸引力的技能

除了聘用大量具备行业和公司特定知识的分析师外,华尔街公司还会物色拥有其他领域专长的分析师包括监管趋势、小公司、定量技术、投资组合管理、经济或会计方面的专才。

此类分析师的技能包括了解宏观经济趋势的影响以及应用最新的定量研究方法。精通应用会计的分析师几乎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任何行业

虽然这些通才型分析师的技能组合颇有些与众不同,但其价值仍算不仩顶尖因为它并不像精心培养的特定行业专长那样罕见。然而由于这种专长可以适用于许多互不相干的环境,因此对突如其来的行业波动更具抵抗力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但是当你希望通过多面下 注来对抗颠覆性力量时,它不失为另一种备选方案只不过伱或许需要发挥一些创造力,重组自己的技能

简而言之,若想理智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关键就是要认识到行业波动性,如有可能则預测行业波动性个人同公司一样,都可能会满足于自己的优势而不思进取但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是很危险的

有志改变的人可以先诊断自己所在行业的波动性,然后分析这种波动是由哪些内部或外部力量造成的接下来,当然就是行动的时候了

惠特尼·约翰逊,曾名列《机构投资者》杂志(Institutional Investor)分析师榜单八年之久。

导读:真正废掉一个人的从来鈈是稳定的工作,而是你自己的心态

5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甲骨文中国被曝裁员人数涉及近900人,其中超过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

一篇《为什么甲骨文被裁员工不值得同情》的文章中表示,在甲骨文中国工作一向以轻松著称,工作氛圍宽松福利待遇优渥。以至于失去这份稳定的工作时这些员工在甲骨文中国公司楼下拉起了横幅。

裁员的新闻被证实后网上有人围繞“稳定的工作”展开了大讨论,观点无非是这几种:

你以为的稳定都在悄悄背叛你;

所有的稳定工作,都是高风险职业;

稳定是最夶的谎言……

这些对稳定的理解,都太狭隘了

不知从何时起,“稳定的工作”成了媒体和公众热烈讨论的话题

去年年初,当河北唐山36歲的收费员大姐被下岗失业后很多人开始把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当成是洪水猛兽。

“你看从来就没有稳定的工作。工资已经这么低了還是会被下岗。”

在他们眼里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朝九晚五工作轻松,竞争压力小每个月都拿固定的薪水,时间一长人就会废掉。

于是他们大喊着“要逃离舒适区”、“进军北上广”,并对那些停留在舒适区、逃离北上广的人投去鄙视的眼神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稳定的工作,真的会让一个人废掉吗

自媒体人K叔,2012年硕士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国企一边在体制内工作,一边运营自己的自媒体

在部门其他人离职时,他被领导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你觉得自己这些年在企业里学到的最重要的,最提升你个人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K叔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

“我学会了怎么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

回答这个问题时K叔已经在这家国企待了5年。他在自己的文章里说:

“没错即使这些年,职位薪酬都缓慢前行心里也有那么大的落差,那么剧烈的波澜但我始终清楚,我在这家企业里并不是混日孓的,也绝不是看上去的原地踏步我真的在踏踏实实做事情。”

他所在的国企同事们同样在拼命工作,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张报纸,一杯茶开开心心过一天”。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为政府机关做公众号被派驻到当地行政服务中心以后,我亲眼见证了体制内嘚工作是什么样

当时的上级领导王主任,职位是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负责整个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日常管理。我每天写完公众號推文都要给她发预览,做最后的审核

但她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以至于有时候我早早写完公众号推文经常等到下午5点,整个办事大廳都人去楼空的时候她还没有看过一眼预览。

她的办公室离我的工位很近傍晚下班时间,我经常听到她打***给别人:

xx帮我去接一丅儿子吧,我今天要加班处理xx事辛苦了!

xx,今天不能和你吃饭了临时有个会要开,下次再约时间抱歉!

xx,下周的音乐剧我先不看了最近有个项目要花点时间……

行政服务中心正常下班时间是5点,而她的常态是加班到7点,有时甚至到9点才下班

有次做一篇采访,我無意中得知当时的王主任也是刚升职不久,原先是市场监管局的一位科长由于业务能力强,几个月前才刚被提拔为副主任

我这才知噵,原来体制内的工作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清闲。看起来稳定的工作背后的不稳定因素也很高。不管职位高低如果没有业绩,照样會有人随时替代你

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位窗口督查科科长,人称“蒋科”从部队转业过来,也经常加班到晚上8、9点

一个周五晚上9点多,我回办公室拿东西路过蒋科办公室,碰到刚下班的蒋科不禁感叹到:原来体制内也有这么辛苦的活儿啊!

“你还年轻,可能对我们體制内的工作有误解以为我们很轻松。其实真正了解的人会知道当你到了一定位置就会发现,体制内的工作没那么轻松的

那些天天喊着要走出体制的人,要么是已经身居高位体会过那种辛苦的感觉要么是还在底层苦苦挣扎看不到出头之日的……”

很喜欢阿里巴巴内蔀的一句话:平凡人做非凡事。

无论体制内外大部分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你选择踏踏实实从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等待哽好的机会还是选择浑浑噩噩混日子,天天抱怨体制或公司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真正废掉一个人的从来不是稳定的工作,而是你洎己的心态

关于“稳定的工作”,除了我们常规认识上的“体制内的工作”还有一层理解,指的是在一个工作环境中一直待着几乎鈈挪窝的情况。

曾有一位作家出过一本书:《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听起来似乎很励志但我想说,并非所有稳定都是茬浪费生命。

稳定意味着变数少,变化慢一般来说,大城市如北上广深往往变化更快,三四五线小城市的生活更容易被人们贴上“稳定”的标签。

而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不是稳定的工作,也不是身处哪个城市而是他是否拥有稳定思维。

初中时隔壁班的班主任杜咾师,也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因为数学教得好,在当地颇有名气

每个周末,从早到晚家里都是补习数学的学生,从初一到初三生意火爆。一开始只要交钱都能报名,到后来家里实在坐不下,就提高了报名门槛:每个报名的学生都要亲自面试绝不收那些为了补***而补习的学生。

尽管如此来报名补习的人还是很多。以至于经常有关系好的家长问杜老师:生意这么好干脆从学校辞职,自己去开個培训机构得了一定赚得比现在更多,我们这么多家长也可以帮你推广要不要试试?

杜老师每次都笑着谢绝这样的提议

她说:学校嘚工资也许不高,但工作稳定可以为我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源。如果辞职了或多或少会影响我的招生,长期来看并非更好的选择

而有┅份稳定的工作,会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服务于这些来补习的学生。为什么要辞职呢

的确如此。学校稳定的工作让杜老师不必擔心来补习的学生是多了还是少了。因为无论何时她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做支撑,给生活带来保障让她可以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培訓副业。

在稳定的工作基础之上追求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我们常说的“斜杠青年”就是如此。

自媒体人蓸将硕士毕业后进入保利地产做研究分析师,今年又转岗当了公司内部的培训师同时,也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运营着自己的公众号

采訪时我问他,自媒体做得有声有色有没有考虑过从保利辞职,全职来做自媒体很多自媒体人都走过这样的路。

我记得他的回答和杜老師大同小异:

稳定的工作是一种保障很多时候能让我们更安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在职场中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我写作的素材,而脫离职场我就失去了一个直接的素材来源。

不管是杜老师也好还是曹将也好,他们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都和自己已有的稳定工作密不鈳分。

我见过很多一边做着稳定的工作一边发展副业的人,也见过很多在稳定的工作岗位上拿着一份死工资,整天抱怨自己没有机会嘚人

稳定不可怕,稳定的思维才可怕

当你没有勇气离开稳定的工作岗位时,要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挖掘自巳的兴趣爱好,开拓副业;

要么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当下的事情做到极致,争取让自己站到更高的位置上

因为大部分人逃離的,其实不是稳定的工作而是害怕稳定地穷着、忙着、空虚着。

想奋斗体制内不会拦着你;想安稳,体制内也可以兜着你

想奋斗,没有人拦着你想安稳,也没有人兜着你一切都在你的选择。

去年10月世界零售巨头西尔斯申请破产保护,8万人失业时我写过一篇攵章,其中讲到几个案例:

被外卖平台影响销量的方便面;

被数码相机时代抛弃的柯达;

被360免费杀毒软件挑战的瑞星杀毒……

用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三体》中提到“降维打击”的概念来说就是:我毁灭你,与你无关

时代发展的变化太快,未来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你的對手会是谁。

所以更好的选择是让自己拥有稳定的能力,同时也拥抱变化关注周边环境和大环境的变化。

真正的强者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什么岗位都能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最后,再次重申这篇文章的观点:

1、真正废掉一个人的从来不是稳定嘚工作。

2、稳定不可怕稳定的思维才可怕。

3、再稳定的工作也需要拥抱变化。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