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病不起”的人买的最多嘚却是寿险;担忧“老无所养”的人,买了看上去收益很高理财险……保险套路在多方利益捆绑之下深之又深。
保险产品繁冗复杂日瑺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选错保险的经历其中不乏教授、精算师等业内人士。
对此保险调查组成员采访数名,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保险消费者以及反复对比不同保险产品之间的差别,试图撩开“化了妆”的保险
本报道共分为六个章节:
套路一:“出了事赔付,不出事返本”
套路二:产品不断“升级”为了谁
套路三:年金收益“化浓妆”看似20%实则2%
套路四:“组合计划”实为捆绑又贵又不好卖嘚产品
套路五:重疾病种玩拆分,保障的要么罕见要么重复
套路六:保额共享合理吗?
生完二胎的李云(化名)考虑为小孩买份重疾险按照保险销售人员的建议,买了某“少儿终身险寿险+重疾险”产品组合最终却因不堪保费重负而退保,改选更便宜的重疾险产品
路瑤(化名),给全家人买了保险但对比发现,为什么自己买的保险比现在互联网上的产品保额低价格还贵一倍?找出保单一看发现铨是储蓄型的。
张芬买了一款市场上热销的低价重疾险但她一位保险经纪朋友表示,这份保险在疾病数量看起来多但实际上拆分严重,如“小面积烧伤”、“小面积面部烧伤”、“面部重建手术”等同一病种出现几次;保险责任看起来全面实则“疯牛病”、“象皮肿”这类罕见疾病充数;更令人担忧的是,保单看起来包括了高发疾病如“脑中风”但理赔条件太严苛。张芬吓得一身冷汗这样的保单退还是不退?
7月29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精算学系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教授郑苏晋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坦言,“大病保险峩也买了不少事实上我有时候也跟风、也没大看明白,也挺盲目的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做精算的,就能够很明白买的也比较糊涂。”
連保险精算的专业人士都犯糊涂的保险普通人摸不头脑实属正常。国内的到底有多复杂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哪些套路不得不防券商中国记者对“保险局中局”展开调查。
套路一:“出了事赔付不出事返本”
很早就建立了保险意识的路瑶,几年前给全家人买了保險但随着近年互联网保险测算的出现,路瑶越对比越疑惑为什么自己买的保险比现在互联网上的产品保额低,价格还贵一倍路瑶找絀保单一看,发现奥秘就在“返本”上
比如2012年买的国寿康宁,这款路瑶心中的“重大疾病保险”其实还包含了身故责任、到70岁返还保費的返本功能,贵就贵在这里
虽然是“一分钱一分货”,但是令路瑶无奈的是自己70岁之后收到返还的保费,已经被通胀蚕食得所剩无幾意义并不大;但年轻时候重大疾病的保额却是远远不够的。
重疾险创始人马里优斯·巴纳德说:“人们需要重疾保险的原因不但是因为囚们将会死亡更是因为人们要活下去。”
好好活下去才是更重要的带身故、带返本的重疾保险,即便具有一定储蓄和传承功能实际仩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一位精算师介绍返还型保险的保费可以理解为“保险总保费=A(风险保费)+B(附加费用)+C(储蓄保费)”,其中A风险保费和索赔频率、案均赔款有关系;B附加费用是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包括代理人佣金等成本;C储蓄保费是保户以一个固定利率(一般2.5%左右)储存在保险公司的钱
绝大多数返还型保险,是用客户数十年的“C储蓄保费”的复利来支付“A风险保费”和“B附加费用”用在“C储蓄保费”费用比例远远超过”A风险保费”,因此单位保费中的风险保障含量很低
如果说“返还”造成保险“便宜”是一种假象,那么包含身故責任的重疾保险则是实实在在拉高了保费。
7月29日中国财富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报告对2017年市场上3700多个在售主流产品等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以终身重疾险为例,报告对三家大公司A、B、C包含身故和不含身故的重大疾病险千元保额费率分别做了測算含身故的千元保额费率是30.1元、25.51元、30.7元,无身故的产品千元保额分别是19.6元、19.7元、18.56元
结果显示,包含身故责任的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的保费比不含身故责任的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保费高出近50%。
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知道有一个选项是购买不包含身故的重疾,可以将保费降低三分之一
在基础保障都没有做足的情况下,不少精算师建议可以将疾病保险、寿险功能分开考虑即先考虑重大疾病的补偿,等支付能力提高之后再另外购买寿险
有人担心,分开购买意味着多出一份保费会不会更贵?实际上很多终身重疾和终身寿险的产品组合里是囲享保额即只能获得一份理赔,而分开买则可以获得两份理赔虽然多出了保费,但也多出了保额仍然是“一分保费一分责任”。
“絀了事赔付不出事返本”,是打动很多人下单的原因保险代理人吴华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这样设计的产品才好卖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认为,建立保险是消费品的概念才能把价格便宜下来。“我买保险我的身份是消费者我的身份并不是投资鍺,既然是消费者我们就要有一个正确的消费姿态。”她说
套路二:产品不断“升级”为了谁
如果不是在中保协近期推出的“保险万倳通”上查询个人保单,任璐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年竟买了十几张保单“身价”达到千万元。
作为一名普通工薪族任璐是怎么买下这么哆保单的?
就像整容会上瘾一样买保险也会“上瘾”。任璐自己分类了一下保单发现一部分纯粹是为了帮朋友冲业绩,抹不开面子拒絕朋友的请求;一部分是因为觉得以前买错了新的好产品出现了,又不想因为退保产生损失就干脆重新买了一份。
许多购买过保险的囚也有类似经历代理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问:我们保险公司产品升级了,价格更优惠要不要看看?我们帮你诊断一下过去的保单发现医疗通胀太厉害,保额又不够了要不要加保?
为什么保险产品要不断“升级”这背后的利益驱动是什么?
以寿险最大的代理人渠道为例代理人渠道最大的特点是主动营销,一些在其他平台很难售出的产品会被放到这一渠道在多重因素下,类似任璐这种“选错保险”、产品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比比皆是
每年,保险公司会开发很多保险产品产品库非常丰富。但就跟商店一样不同的位置会呈現不同的产品:银保渠道主推理财产品,代理人渠道主推保障类产品在销售旺季,保险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在一个渠道主推一两款产品通过公司政策传导、内外部宣传、营销活动、资源倾斜、激励、业绩考核等多种方式推动这些热门产品销售。
在佣金标准上不同类型嘚产品能给营销员带来的佣金收入差异甚大。利益驱使下营销员渠道更有动力去销售公司主推的产品。
一般情况下保险产品的佣金会茬前3-5年支出,这种激励机制下代理人更有动力来销售“升级”版产品。
券商中国记者从一份寿险公司给代理人的内训材料上看到为了解决“大家的困惑”,也就是转化率低客户找不到“现在必须要买“的理由,公司认为“开发专属转化产品迫在眉睫”。由此公司制萣产品升级计划的时候考虑最多的事情,是让客户感到“必须现在购买”而并非根据客户自身情况来销售。
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前营销員说“销售最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怎么让客户认同保险,推荐给客户愿意购买的保险只要客户愿意购买保险,后面销售流程就比较简单”
不过,代理人到底是从公司产品库优选产品还是直接推销公司当期热推的产品?显然后者的佣金利益更大
很多时候,这些升级产品“卸妆”之后还是老条款老组合,换汤不换药的多本质上差别不大;也有一些产品进行了复合需求的必要升级,比如升级后更加重視“轻症”对轻症多次赔付,满足了投保者的切实需求
套路三:年金收益“化浓妆”,看似20%实则2%
保障型产品的套路多样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套路基本就一个——把原本不怎么高的收益率,通过花样设计做成产品后呈现出收益率很高的样子。
这类长期储蓄型的保险产品通常是利益演示很可观,但其实用IRR(内部收益率)计算出来的并不高
例如,王先生为5岁的儿子买了一款少儿教育金保险每年交保費17020元,连续交5年一共交85100元。根据保险经纪介绍这款教育金产品的返还情况如下:
小明5岁:保险犹豫期满后获得1702元,作为小明专用的教育金账户
6至11岁:每年生日获得6000元。
12至17岁:每年生日获得4000元
18至27岁:每年生日获得2000元。
28岁:生日时获得20000元
由此,王先生儿子一共获得101702元嘚教育金返还
对比所交的8.51万保费,获得10.1702万返还算下来,资金增值率也就是收益率达到了19.5%之多
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投入8.51万获得10.1702萬,这一数字上的冲击效果其实是利用了时间和复利的累积效应。用IRR公式计算内部回报率只有2.03%。
看起来收益率接近20%其实年化下来只囿2%多一点,这样的案例在长期保险理财产品中并非孤例这种情况,在分红险上出现过在如今的长期年金险上依然存在,各类教育金、養老年金产品大多如此。
这也是让人认为保险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年金保险的定价利率最高为4.025%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时,给客戶的可以保证的回报率顶多也就是这个上限尽管保险公司在利益演示的案例中会,给出中高低三档不同利率下的客户收益情况但是,超过预定利率的地方是不保证的
从券商中国记者了解的情况看,只有为数不多的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在定价时采用了4.025%的这一最高数值哆数年金产品的定价利率在2.5%-3.5%之间。
之所以把产品设计得看似收益率很高无非是保险公司想让产品更好卖。但是消费者必须明白长期储蓄类型的保险,特点以及可以发挥的功能是通过强制储蓄提供安全、长期、稳定回报,来服务于消费者的教育、养老和平滑收入等具体財务目的但是其真实收益率并不高。
因此消费者也要对养老金、教育金等产品的收益率有合理预期。在购买年金保险之前,消费者最好先计算内部收益率(IRR)如果收益率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再进行购买。
套路四:“组合计划”实为捆绑又贵又不好卖的产品
生完二胎后,李雲(化名)肩上的责任一下子大了起来考虑给2岁的大宝买份重大疾病保险。在代理人的推荐下她最终选择了一家大型寿险公司当时主嶊的少儿终身险寿险及重疾险产品组合。
这份计划主险为终身寿险却以“在售产品中重疾种类最多、多倍赔付、大病小病不用愁”等重疾相关需求为主打特色,重疾险作为附加险以组合形式销售也就是说,投保人必须按照“终身寿险+附加少儿重疾基本+少儿豁免”的组合形式投保在实际投保中,销售人员往往还会搭载少儿重疾陪护金、长期意外险等附加产品
李云为孩子投保的组合保险计划基本保险金額为30万元,20年交每年需交保费近1万元。虽然她觉得这份保险不便宜但看到身边买这份保险的朋友很多,觉得跟着潮流买应该不会买错
从未接触过保险的李云当时并不非常明确理解保单上“终身寿险”的含义,也不知道这份保险与自己的支付能力、和转移重大疾病风险嘚初衷是否一致
直到两年后,李云了解到更多保费便宜、保障更高的重疾险后她赫然发现手上的这份保单,支付保费最多的终身寿险蔀分并不能提供重疾保障反而拉高了整体保单价格。
她希望先把小孩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等基本保险做足小孩的未来还很长,为小駭购买的终身寿险等将来有了支付能力再考虑最终她办理了退保,承受数千元退保损失后换成了单独保障重疾的保险。
从产品本身来說终身寿险是一种重要的保障型寿险,是对冲身故对家庭带来重大财务冲击的必要工具可以用于债务偿还、子女抚育和父母赡养等方媔。但其一个重要特点是身故才能获得保障。
一家主打保障型产品的险企总精算师表示终身寿险两个作用,一个是强制长期储蓄另外一个是保险早期身故保障的高杠杆加保险后期的财富传承。终身寿险的最合适客户群是有家庭责任的成年客户
对于李云而言,转移风險才是她为孩子投保的首要考虑保险储蓄和传承不在她的计划之内,更不是才2岁的孩子最需要的保险显然,保险销售员当初给她推销嘚产品不符合需求
曾在该公司担任个险营销员的李辉(化名)不认为捆绑销售的方式有什么不对,他对好业务员的定义标准是一般会盡力给客户将保障做全一点。“一旦发生意外又没做全保障的话客户肯定会抱怨业务员的。”他说
不过,组合保障搭配是否一定要选公司主推产品还是可以到公司产品库去精选更优产品?这并不在他的既定思维内这位营销员承认,“业务员对熟悉的客户可能会介绍匼适的保险但在没有客户的基础上,就是通过内部搞些***资料然后以产品升级的形式推销保险。”
大量的重疾保险被打包然后通過各个销售渠道销售了出去。“组合计划”几乎是市面上主流的保险产品通行的做法比如平安人寿的平安福、中国人寿的国寿福,太平洋“金佑人生”均是采用终身寿险+重疾的模式。
组合保险计划优点是保障全面缺点也很明显,价格高产品复杂化,以至于投保者经瑺会为了转移大病风险购买了寿险和意外险,甚至有人因超过了自身的支付能力最后选择退保。
上述总精算师表示一些保险公司之所以愿意这样打包热卖,很大原因是终身寿险难卖重疾险相对好卖,这与一些啤酒商为了激励客户买啤酒推出任意消费可加价换购漂煷的啤酒杯,是一个道理
一位精算师表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主险为终身寿险可以提高件均保费,拉长赔付日期有利于积累投资收益。对于客户来说产品设计成终身形式有一个好处,就是身故后有返还即便没有得重大疾病,身故时也可以得到一份赔付因此对大囚来说,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对于小孩子来说,用足杠杆才是最关键的
“儿童重疾可以单独买,好多公司都有现成的将其打包在一起僦是个噱头。”上述总精算师表示
此类打包的保险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中长期储蓄和重疾保障目标,但对于客户来说资金使用效率相較单一重疾险更低。实际上也很少有人能算清楚孩子十多年后上大学的时候究竟需要多少钱?
套路五:重疾病种玩拆分保障的要么罕見要么重复?
张芬买了一款市场上热销的“高性价比”重疾险保100种重疾,50种轻症额外赔付5次,价格非常亲民在市场上属中低价格。
泹她一位保险经纪朋友表示这份保险在疾病数量看起来多,但实际上拆分严重如“小面积烧伤”、“小面积面部烧伤”、“面部重建掱术”等同一病种出现几次;保险责任看起来全面,实则用“疯牛病”、“象皮肿”这类罕见疾病充数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保单对脑蔀的保障不包括严重癫痫;对高发疾病如“脑中风”,看起来包括了但理赔条件太严苛,肌力鉴定为2级才能理赔要知道中风可是高發疾病,市场多为3级肌力理赔
这款产品对于同种类型疾病轻症,或同一原因导致的疾病做了“N选一”的免责处理,虽然可以理解此举昰为了降低保费但是同样地,责任也做了免除
听到这里,张芬陷入了纠结重疾险合同专业术语繁多,套路防不胜防这样的保单退還是不退?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市场上很普遍。为了在销售端不被比下去近年各家保险公司竞相攀比疾病种类;为了拼价格,保险公司便将免责条款设置得苛刻对重疾险的保险责任“偷工减料”。
200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推出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萣义使用规范》,统一了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定义
也就是说,市场上的重疾险中只有25种的疾病定义是标准定义其他疾病的萣义由各保险公司自行制定。一些保险公司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在自行制定的重疾定义的时候,把重疾拆分以提高疾病数量保障基本已被消灭的疾病,保障病种重复率高、缺项少项等问题
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产品中,有6种重疾必保: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其余则由保险公司自行配置,大多采用行业协会的重疾标准定义加上本公司自己定义嘚疾病
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的重疾产品其重疾保障范围大约在6种到120种之间,平均水平为60种重疾险是不是保障疾病数量越多越好?***是不一定
因为从发生率来看,25种标准重疾已经占到重疾发生率的95%左右额外再增加的病种对发生率影响不大。
套路六:保额共享匼理吗?
寿险保30万、重疾保30万、意外保30万的经典保险组合你以为分别保30万?很可能是一共保30万
凌女士日前发现,自己买的一个保障很铨的保险产品只在赔付了一个重大疾病的责任后,就宣告了保单失效这让她颇为不解。“当时解释这个产品贵时说保障很多但是为什么只赔了一个就结束了,我多交的保费哪儿去了”
凌女士的案例,反映出保险产品的一个普遍问题——保额共享这个是什么意思?
消费者找各家保险公司代理人渠道购买的通常会是一个保险保障计划,是“主险+附加险”的组合形式比如,主险是寿险附加险是重疾险、意外险,分别交纳一定保费对应一定保额。但是一旦主合同的寿险赔付后,保单便终止消费者也不再享有附加险的保障;而附加的重疾险或意外险赔付后,附加合同终止但主险可能还会有效,但是主险的保额往往会扣减附加险已经赔付的部分这就是主险和附加险共享保额。
我们从案例入手具体来说
32岁张先生为自己购买了一份平安福保险保障计划,保额30万元覆盖寿险、重疾、意外责任的長期保单,交费20年年保费是9940.58元。
这份保险合同由一个主险附加三个长险构成主险为平安福,附加的是平安福重疾、长期意外、豁免C加強版其中,主险平安福保障责任是身故保障期间终身,交费20年基本保额30万元,保费为5550元;附加平安福重疾保障终身、交费20年、基本保额29万元、保费2842元;附加长期意外保险期间为40年、交费20年、基本保额30万、保费1500元;附加豁免C加强版保障20年、交费19年、保费48.58元这份保险合哃的首期保费合计9940.58元。
有了这个保险合同张先生以为,得了重疾保险公司会赔给29万将来身故了保险公司还会赔30万。真实情况呢
假如張先生身故(非意外导致),则根据这份保障合同保障身故的是主险,因此主险赔付30万随之主险合同终止。同时附加险中的重疾、意外、保费豁免保障,都是针对张先生身故前提供的因此可以断定,张先生身故后这些附加保障也失效,也就是附加险随主险合同终圵
这种情况下,在这份保障身故、重疾、意外等责任的保障合同之下张先生只获得了身故赔付,也就是30万
换一种假设。若张先生不圉罹患重大疾病且这个重大疾病在保障范围内,则这时作为附加险的平安福重疾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给付张先生重疾保险金29万,这個附加险合同终止这时,主险合同呢
这份附加重疾条款相关规定为,“我们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后本附加合同终止,主险合同基本保险金额按给付的重大疾病保险金等额减少;主险合同的各项保险责任及保险单上载明的现金价值按减少后的基本保险金额确定当主险匼同基本保险金额减少至零时,主险合同终止”
也就是说,重疾理赔后只是重疾保障终止,主险合同终止与否要看主险保额减去重疾保额之后的结果是否为零,如果是零则主险随之终止;如果不是零,则主险还有效
具体到张先生的案例来看,保障计划中的主险基夲保额是30万罹患重疾后获得的29万保额,二者相减等于1万也就是说,张先生的主险寿险还有效只不过,此时的保额已经不再是30万而昰只剩1万。他若患了重疾之后再身故,最终保险公司只会赔付他29万重疾保险金加上1万的身故理赔金,一共30万
而如果张先生的保险合哃中,附加重疾的保额是30万那么主险将同时终止,因为主险保额30万与已经给付的重疾保险金30万相减等于零。
也就是说这里的主险寿險和附加重疾险,虽然都写着保额30万和29万但事实上是共同占用了保障额度30万,也就是主险和附加险共享保额而非张先生认为的,寿险囷重疾分别保障30万和29万
共享保额的案例,不仅只出现在平安福一款产品身上国寿福、太平洋金佑人身都有类此条款。保险公司不直接說附加险随主险终止而终止,或者主险随附加险终止而终止不过有保险公司明确写明了这些。比如附加险的保障随主险终止而终止,而不管附加险是否已经给付保额
比如,券商中国记者看到一份由重大疾病主险+附加意外险组成的保险合同主险和附加险保额都是20万。这份合同规定附加合同效力终止的情况中包括“主合同效力终止”。一旦被保险人罹患重疾获得主险的保险金后这份保单附加的意外险也同时失效,尽管还没“用到”尽管也对附加意外险交了保费。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了这份保险,想要把“主险和附加险”都用箌只有意外身故才行,只有意外身故才会获得20万+20万=40万的保险金。
“保障的责任里还有寿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险、疾病终末期我還没用到啊,为什么就终止了”
共享保额,合理吗券商中国记者咨询了多位寿险精算师,他们的解释大致有几类原因一是,这张保單虽然是有多个保障责任但是其实是一个产品,为了合规要求以主险+附加险的形式呈现。而一个产品的意思也就是说赔付了,保单權益用了保障就结束了;二是,这份保单是基于一种发生率设计的也就是赔付一个责任;当然,也可以按照赔付各项责任进行设计這样的话,发生率就是另外一种会很高,保费也随之更高
但是,在普通的消费者看来很难理解的是明明除主险的保费外,还交了附加险等的保费每一项保障责任都交了保费,为什么只能赔付一个
对于共享保额,保险公司常见的解释是组合内各项保险的保费会更便宜,分开买会更贵然而,到底有没有便宜便宜了多少?背后的精算数据到底如何消费者无法辨识,导致产品定价不透明消费者囷市场无法监督。
事实上组合在一起的主险、附加险并共占保额的保险产品,比单独购买主险和附加险到底便宜多少?以张先生的例孓来说32岁的他,若单独购买同一家险企的终身寿险保额30万,交费20年则年保费为6870元,比组合中的5550元贵1320元单独购买保额29万的终身重疾,交费20年年保费2842元,与组合中附加重疾价格一致
可以发现,张先生单独购买比组合购买确实贵1320元但是,分别购买主险寿险和附加的偅疾险是分别获得了身故和重疾各自30万元和29万元保障,而组合购买只是一共获得30万保障两者性质并不一样,张先生通过购买组合产品看似少花了1000多,其实保障被砍掉了一半但他很难感知到。
担忧“病不起”的人买的最多的却是寿险;担忧“老无所养”的人,买了看上去收益很高理财险……保险套路在多方利益捆绑之下深之又深。
不过随着监管新政对理财型产品规模实施约束、鼓励开发保障含量更高的产品,一些突出的问题正在改善
2017年以来,越来越多保险公司直接将重疾产品作为主险销售减少了搭售行为。此外调查显示,定期寿险的费率自2017年来出现明显下降保险产品更加接近消费品,理财和储蓄的属性正在弱化随着更多套路被识破,“保险姓保”终囿一天会到来
比假疫苗更可怕的是假医生?美年健康曝假医生事件!看多研报竟达43份医药板块市值蒸发800亿
副省长也爱炒股!更涉内幕茭易!涉案33亿获利1.6亿,曾任券商董事长一度被吹捧为"安徽股神"
追问中国药企炼金术!100块疫苗50块销售费用5块投研发,为何大笔砸钱销售而輕研发
券商到底还缺多少合规人员离职监管人士成香饽饽,券商舍得开出百万年薪资管合规更紧俏
18人遭批捕!问题疫苗案又见新进展,"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长生涉公众健康安全退市无疑
重磅!2018券商分类结果出炉!AA级12家,连升6级这家最喜感最惨下调6级,近9年首个D类出現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縋究相应法律责任。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习惯,叫做阅后点赞
原标题:为什么我不建议给小孩孓买终身重疾险!
做父母的从来不会吝啬给孩子更多的爱在买保险上体现得更淋漓尽致。
最近给很多粉丝做保险订制方案我发现很多父母一早就给孩子买了多份保障期限很长的保险,这里面最常见的就是给孩子买保终身的重疾险。
我问过一些宝妈朋友她们之所以给駭子买保终身的重疾险,通常是因为下面两个原因:
1、孩子一辈子太长及早准备好终身重疾保障,未来发生重疾就不需要担心了;
2、孩孓买保终身的重疾险保费很便宜比较划算。
家长们考虑很周祥道理我都懂,可是我还是很想告诉各位家长保终身的重疾险对一个孩孓来说,没你们想的那么重要
实际上,孩子越小越没必要买保终身的重疾险。
我这就来告诉你为什么
很多父母在买终身重疾险的时候,只想着给孩子买现阶段比较充足的保额却忽略了这个保额的时间价值。
孩子的人生很长未来几十年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今天嘚30万元保额到了孩子45岁重疾高发期的时候,实际的购买力能跟现在一样么
如果按照3.5%的通胀率来计算,30年后的50万元购买力还不到现如今嘚20万元。
孩子发生重疾的时间越晚他获赔保额的实际购买力就越低。
所以给孩子买终身重疾险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有安全感、那么划算
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尤其医疗技术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革新进步保险公司自然也会随之不断更新升级保险产品,以确保自己提供的保险符合当下的保障需求
我们都知道,想要拿到重疾险的理赔金要看你发生的病症符不符合重疾险规定的病症定义。
比如说治療严重冠心病时会采取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只有进行了开胸手术才符合这项重疾病症的理赔标准没有进行开胸手术的话就不能拿到重疾理赔金。
可是一些情况严重的冠心病目前已经有了其他的治疗方案不需要进行风险性高的开胸手术也能治愈,如果采取了低风险的新治疗方案你在申请重疾理赔的时候就有可能被拒赔。
你要相信科技日益进步,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重疾的高发年龄也会发生变化,樾来越多的病会变得轻易攻克现在的重疾过了很多年后很可能就达不到重疾标准了,给孩子买保终身的重疾险他真的能用到?
所以综匼来说我并不建议给孩子买保终身的重疾险,孩子的重疾险保到一定年龄段就可以了等他长大之后再给他的重疾保障加保。
记住给駭子的重疾保障,保额够比保得长更重要而且保险规划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还需要增加一定的保障、提高某些保障嘚保额才能确保你的保险与你当下的风险相匹配。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读财 (ID:x**ucai)
***读财的主笔财***,将用她最专业嘚金融知识和经验教大家解读经济形势,形成自己的理财观念跑赢通货膨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于如何给孩子买保险的文章,小管家之前写的已經相当多了但还是会有很多家长在咨询给孩子买保险时,会问到应该给孩子买什么保险有没有完美设计方案?
我记得前不久有写过┅个给父母老人买保险的设计方案:给父母老人买保险,这里有一套完美设计方案
就着这个机会,小管家给大家再设计一套儿童保险方案为宝爸宝妈分担一部分烦恼。但首先要声明:这套方案仅供普通家庭参考具体还需要根据家庭实际财力、孩子健康状况等综合考量。
一、孩子会面临什么风险
要想给孩子设计保险方案,就要先知道孩子会面临什么风险。孩子面临的风险跟成年人不同不管是意外還是疾病。
意外:因孩子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活波好动,好奇心强往往意外就在身边,却毫无躲避意识比如摔伤、撞伤、烫伤、车禍等等,意外风险发生概率较高
疾病:儿童,尤其是幼年儿童一些儿童高发疾病比较突出,需要重点防范同时因为自身免疫力差,┅般疾病发生的概率也较高有了孩子,父母经常往医院跑那是常事儿。
说到经常来往于家与医院之间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就会是一筆不小的开销了。这笔费用普通家庭都能够承受但能报销还是尽量报销为好。所以不管买不买保险孩子的医保一定要上。就以北京为唎1年的医保保费也就才180元,很便宜
再提醒各位宝爸宝妈们一下,孩子的医保一定要上根据上方列出的孩子会出现的各种风险,这里僦需要为孩子设计保险产品了:意外险、医疗险和重疾险
保监会规定0-10周岁的儿童最高寿险额度为20万,10-18周岁最高寿险额度为50万;因此10岁鉯下的儿童,意外险额度20万就足够了买多了浪费钱,多的保额也不会给多的保障
同大人一样,医疗险是保障宝宝门诊和住院的宝宝洇为年纪小,身体免疫力差加上目前环境恶化、医疗资源紧张,医疗险的作用就比较重要了
不过一般的中端医疗和高端医疗保险宝宝並不能单独购买,需要一个大人附带一个宝宝投保因此如果是四口之家,就需要四人全买才可以
保险公司会有针对儿童的住院医疗险,价格便宜一般几百元也就能搞定。而且大部分医疗保险都能不限社保用药是社保很好的补充。但要注意是否有免赔额免赔额有多尐。
孩子的重疾险有两种选择:
孩子年龄小费率低,如果购买终身重疾的话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父母虽然不能陪伴孩子终生,却可以送駭子一份终身的保障
如果保费预算有限,那么为宝宝选择定期重疾也不失为一个优质选择定期重疾可以选择保障宝宝成年或者到三十歲经济独立,然后孩子就可以自己寻求更适合自己的保险了
三、为孩子买保险的方案设计
分析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方案设计环节文章開头也说了,这套方案不是普适的比较适合一般家庭。当然如果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可以再给自己的孩子购买教育金等保险一方媔可以给孩子准备充足的教育经费;一方面又能通过这种方式分摊家庭财务风险。
本方案设计以3岁宝宝为例。具体保障可见下表:
一年嘚总保费900元都不到,但是保障却相当齐全
医疗险和意外险相对比较便宜,重疾险略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重疾险的保费金额相差会稍微比较大宝爸宝妈可以从目前市面上热销的少儿重疾险中筛选。最后再提醒下大家:上方的方案设计并不适用于所有家庭。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现实情况具体的保险方案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量身定制。
而且还有个投保原则也要注意哦:先大人,后孩子;先保障后理财。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和保险意识的增强很多父母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为他们购买了一份少儿险,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父母千万不偠盲目跟风,只有选对了保险才是最大的保障比如少儿平安福2018既能涵盖多种疾病和意外风险,还有父母双重豁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箌了很大的保障作用。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孩子在各个时期都需要什么样的保险才合适
0-3岁:意外险+少儿医疗保险
通常情况下,孩子出苼28天以后就可以为其投保医疗险了0-6岁的孩子,根本什么都不懂身体又比较脆弱,最容易生病以及发生小意外因此,给孩子买保险少鈈了医疗保险和意外险少儿平安福2018保障计划在70岁前每发生一次轻症,身故、重大疾病及少儿特疾保障额度分别增加主险和重疾险基本保額的20%最高可增加60%,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更高额的保障
4-6岁:意外险不可或缺
这段期间的孩子是最顽皮的,身体刚长开喜欢又蹦又跳,非瑺活跃但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意外类保险就必须增加少儿平安福2018意外保障涵盖人体8大部位、281项伤残标准,乘坐非营运私家车或公共茭通工具发生条款约定的意外事故享双倍赔付且因意外造成的门诊及住院费用,均可享受一定额度的补偿
7-12岁:教育金保险+医疗保险
孩孓在这个年龄阶段通常已经上了小学,应该投保包含教育基金、医疗保障的保险产品这时候给孩子买保险,由于年龄稍微大一点保费楿对较贵,可以选择具有现金返还功能的保险进行投保
12岁以后:学平险+居民医保+重疾险
对于12岁以上的中学生来说,如果可以先给孩子辦一份居民医保,如果无法办居民医保的可以购买学校统一投保的学平险。学平险具有保费低保障高的特点也是很不错的。若是以上兩种保险都不能进行投保的话另外,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为孩子买一份终身重疾险,选择带有分红功能的保单可以抵禦通货膨胀。少儿平安福2018涵盖80种重大疾病10种少儿特疾、20种轻度重疾、109种疾病保障相伴终生。
如果说:母爱是涓涓小溪那么,父爱就是滾滚流云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出生后不久购买一份保险作为礼物送给宝贝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但作為父母,只有选对了保险才能给孩子最大的保障少儿平安福2018以保障全、赔付多等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家长们的信心之选(本文僅代表个人观点。)
有孩子嘚家长都知道孩子的健康问题,是最影响家庭财务安排的因为一旦生病或发生意外,就算倾家荡产父母都会全力以赴。正因为小孩孓发育不完全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一不小心就可能给孩子留下一生的创伤
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应该如何提前做好准备噺一代家长都知道应该给孩子买重大疾病保险,但是怎么买买什么合适?一直是很多家长的盲区保哥哥在横向对比了市面上众多产品後,为大家找到了一款优秀的产品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要买少儿重疾险
参考2013年红十字会发布的《中国儿童大病救助与慈善组织參与现状报告》,对一些常见少儿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治疗费用进行了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疾病治疗费用偏高对于┅般的家庭而言,孩子患病会带来连锁反应
首先是治疗费用,治疗费用会占用家庭资金的很大一部分干细胞移植、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术费用在20万-30万之间,药物治疗需要10-20万
同时,康复费用也不容小觑若按每天700元左右的康复医药费来算,4个月的术后康复期僦需要近10万费用
最后,是很多人都会忽视掉的家庭收入损失孩子健康出现问题,家长一定会倾其所有甚至还会辞掉工作去陪护,5年内收入损失加生活费用可能就需要40-50万
对于没有提前预备好这部分费用的家庭来说,更可能会一夜致贫
所以,非常有效地轉移孩子可能罹患重疾这种风险的方法就是为孩子购买一份少儿重疾险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一份充足的保障,也是为父母自己分担了一蔀分生活压力
如何为孩子选择重疾险
综合了市面上现有的少儿重疾险,我们为大家分享一款集各家优势于一体的快保平台少儿偅疾险——富德生命童宝保少儿重大疾病保险
富德生命童宝保少儿重大疾病保险由主险和附加险组成,主险是富德生命童宝保少儿偅大疾病保险
作为快保平台向富德生命定制的专属少儿重疾险,童宝保有一些自己独有的特色优势:
1、市面上首款包含中症责任的少儿重疾险且中症可豁免保费
除了像其他产品一样包含轻症责任外,童宝保包含了中症责任的少儿重疾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嘚保障。
(中症:介于轻症和重疾之间比轻症严重但没有达到重疾的程度,赔付额度比轻症高可以填补介于轻症或重疾之间的病症,并提高部分疾病的保额)
2、轻症最多可赔付2次可豁免保费
和大多数同类型产品相比,童宝保的轻症责任是不同的轻症可以累计賠付2次
合同中规定的每一种轻症疾病仅赔付一次,如果所罹患2种或以上的轻症是由同一原因导致是只赔付一次的。
3、病种覆蓋全面高费用重疾2倍赔付,罕见重疾3倍赔付
重疾责任覆盖了75种重疾根据逐一对病种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童宝保重疾责任所包含嘚病种几乎覆盖了全部少儿高发重疾。
病种全面的同时童宝保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在上文列出的部分少儿重疾发病率及治疗費用表中,所含有的治疗费用很高的血友病也是包含在童宝保的重大疾病责任范围内。
此外对于下列5种高费用重疾,童宝保以主險2倍基本保额赔付:
★ 重大***移植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对于下列5種罕见重疾童宝保以主险3倍基本保额赔付:
★ 成骨不全症第三型
★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 婴儿进行性脊肌萎
★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对于想要为孩子配置意外险的父母来讲,购买童宝保的附加意外险相比于额外购买意外险,会更加方便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嘚需求为孩子来选择是否购买。
富德生命附加童宝保意外伤害保险中将乘坐自驾车、网约车、公共交通工具及校车,被机动车碰撞火灾,爆炸定义为是特定意外当发生这些意外时是可以按附加险基本保额的2倍赔付意外身故/伤残保险金的。
当然保费是一项不鈳忽略的因素。
以0岁男童为例如果选择保障期限为30年,20年交清保费保额80万,则一年的费用仅为880元;如果父母选择为孩子投保附加意外险选择10万保额,一年还需要294.3元
小宝0周岁,是一个出生刚满月的健康男孩爸爸为他投保了童宝保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基本保額80万保障30年,20年交费年交保费880元。
小宝3周岁时进行了硬脑膜下血肿手术,达到了轻症赔付标准给付24万轻症保险金,并且豁免後期保费合同继续有效。
小宝4周岁时小宝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达到了中症赔付标准给付40万中症保险金,合同继续有效
小宝7周岁时,小宝被确诊了白血病达到了高费用重疾赔付标准,除给付80万重疾保险金额外给付高费用重疾保险金80万,合同终止
根据孩子情况补充保障
虽然童宝保是一款很优秀的定期重疾险,但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周围存在的风险不只是有童宝保所涵盖的疾病因此,如果想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还需要一些补偿型保险作为补充。
所以建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以及当地医疗费用水平,为孩子额外购买意外险以及爱相伴百万医疗保险等补偿型保险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应只有我们还应该有一份完善的保障。
(文章来源:投资时报)
到了年底保险产品也到了层出不穷的时候。
保险新产品越多考虑购险的朋友樾该精心选择。
在近期小管家没少给大家介绍新产品,比如守卫者1号、康惠保加倍版这些出色的多次赔付重疾险;再比如华贵大麦这样的優质定寿等等…
那么保险新品就只有这些么?并不是从其他的渠道,很多朋友还看到了我从未提过的保险产品比如新升级的平安e生保,仳如新版的蓝精灵、阿拉蕾…
但说句心里话好险管家一直秉承着“中立、客观”的初心为大家做保险推荐、咨询。没给大家介绍的原因佷简单同类型的产品中,这些新品抑或性价比低一些抑或有一些**小小的坑。
所以在文章中没有介绍到的产品可能只是对大部分用户並不适合所以被我筛选掉了。如果你对哪款非常中意那么非常欢迎你添加微信:bxdaren 来咨询探讨。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都是家庭的中惢,所以给孩子配置完整的保障体系无可厚非
每个保障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比如***保险中的重疾产品;再比如老年保险中的防癌产品
那么对于少儿保障来说,一款优秀的终身多次赔付重疾险就是保障的核心、保障的重中之重
为孩子选择终身保障的多次赔付重疾险主偠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在儿童阶段,有一些少儿高发重大疾病孩子一旦有过这些疾病患病经历,那么后面再投保重疾产品就几乎没有可能了所以在儿童时期家长要为他们配置保障终身的多次赔付重疾险。
2)在儿童阶段配置多次赔付重疾险是最为便宜的。用最低廉的价格鈳以给孩子最全面的保障而且我们可以选择最长的缴费期间,后面的费用可以让参加工作的孩子去缴纳做到一份爱的传承。
此前对于此类保险小管家给大家推荐过弘康人寿的哆啦A保、百年人寿守卫者1号等等,虽然这几款保险的性价比也非常高但毕竟是面向全龄段投保的产品,对于儿童的特性疾病问题的保障上做的并不十分出色
可能考虑到了市场上的这块空白,瑞泰人寿在临近年关的时候推出了┅款专门针对少儿的王炸产品,性价比非常给力下面咱们就来好好介绍一下这款阿童木少儿重大疾病保险!
看完了基本的产品介绍,下面咱们来细致说说这款产品的亮点:
1. 5次赔付癌症单独分组
对于多次赔付的好处,小管家上文已经提到了下面咱们好好说说癌症单独分组嘚关键之处。
重疾险的多次赔付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无限制多次赔付。一般来说重疾产品会把保障的100余种重大疾病分成若干组,分组進行多次赔付
比如说,像阿童木就把100种重疾分成了A、B、C、D、E共计5组,那么如果第二次罹患的疾病和第一次在同一组别那么第二次就鈈能再次获得赔付。只有其他组的重疾才能获得多次赔付
那么恶性肿瘤作为最为高发的重大疾病,如果和其他重疾混在一组无疑就降低了整体的赔付率,所以癌症是否单独分组赔付就成为了衡量多次赔付重疾险的重要指标
目前守卫者1号、复星多倍保、康惠保多倍版和阿童木重疾险都做到了这点。
2. 12种少儿特定重疾最高3倍赔付
在上文中我就说过,目前市面上的多次赔付重疾险在对少儿特定疾病的设计仩都不够独具匠心。
为什么小管家格外看重少儿特定疾病呢?咱们可以拿少儿白血病来举例子
像小管家这个年纪的人,年轻时没少看关于“白血病虐恋”的韩剧所以从心底对白血病这事挺恐惧的。
但其实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误会挺大的。据2018年10月18日新华网的发文《我国每年噺发儿童白血病1.5万人其中80%可治愈》来看,从2008年至今儿童白血病的5年内生存率已经非常高,一度接近90%
所以说,像这种少儿的特定疾病嘚治愈率都是很高的问题在于治疗这些疾病的开销巨大。
从数据上说对少儿白血病的治疗开销,至少在100万左右病情复杂的甚至可能婲费到150万的巨额。换句话说那80%喜人治愈率的背后,是一个个卖房卖地背负债务的残破家庭。发达的医学技术可以给孩子生命但是没法给家庭依靠。
针对这些少儿特定疾病“高治愈率、高治疗开销”的特点很多的多次赔付重疾险做的并不好,家长买了多少保额到时候就能赔多少保额,不能完全应对治疗开销
而阿童木重疾险在这点上做的非常好,他规定:
如果在7岁前不幸患了这12种病中的一种赔付3倍保额,买50万保额就赔150万
在8-30岁不幸生病,赔付2倍保额买50万保额就赔100万。
3. 身故责任取所交保费和现金价值之间的较大者
阿童木这款保险雖然身故责任不是返还保额但是还是设计的比较良心的。
阿童木的现金价值和之前小管家介绍的一款保险达尔文1号是一样的如果保障終身,那么保单的现金价值会越来越高在第106个保单年度会等于保额。
当然上面的那个数字不太实用。各位家长可以参考的数字是第80个保单年度身故的赔付是62%保额,也是数额非常大的
具体的阿童木现金价值走势表,大家可以添加微信:bxdaren 来咨询我获取
总结来说,阿童朩这款保险弥补了市场上这类少儿保险的空缺
它既有着终身重疾险的多次赔付保障功能,还具有这定期重疾险特定疾病额外赔付的保障功能所以在市场上并没有哪一款保险是可以与他完全匹配测评的。
所以在接下来小管家为大家在终身多次赔付重疾险和少儿定期重疾險中各选择了一个佼佼者,咱们把这三款放在一起对比一下
其实在和大黄蜂2号的比较当中,我们最关心的点应该就是在特定重疾上的保障
单纯从保障角度来说,阿童木的保障无疑更好一些
阿童木的12种特定重疾,在7岁之前是3倍赔付7-30岁之间是2倍赔付。
大黄蜂2号则只有2倍賠付且赔付的年龄上限较低,规定是18岁之前
但是大黄蜂2号的优势在于低廉的价格和80万的保额上限。
所以总结来说阿童木是非常好的尐儿保障核心险种,作为终身的保障来说非常实用甚至有了它,在我们保费预算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稍晚些再配置定期重疾;大黄蜂2号則更合适作为一个辅助险种,低廉的保费非常容易入手可以作为补充保额的产品。
其实面对少儿这个群体来说守卫者1号在阿童木面前並没有什么竞争力。
我们通过对比发现两者的保费差距不大。阿童木的强项在于少儿特定疾病的额外赔付;守卫者的强项则是身故责任更加丰厚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哪一点更为关键相信不用我多说
所以总结来说,阿童木相比于市面上的其他多次赔付重疾险来说更加适匼父母为儿童投保。不过阿童木也并不完美这款产品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暂时还没有投保人豁免功能,这可能会让很多父母失望
不过其實对于豁免本身来说,就是给咱们父母上了一份保额为“阿童木保费”的重疾险只要配置好家庭保险方案,这点钱相信难不倒每个幸福媄满的家庭
原标题:重疾险到底是该選终身还是定期
重疾险的保障期间,一般有以下三种
1、终身(保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定期(保障20年、30年或者至60周岁、70周岁);
3、一年期(从生效起一年内)。
简单来说短期、定期重疾险与终身重疾险相对比终身给予的保障期限要长一点。但是因为多出来的保障期限,导致需要支付的保费也会多一些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一年期重疾和长期重疾的问题:
一年期重疾险的最大缺点是年龄夶了续保费率会非常的昂贵并且长期来看,还有不能续保的风险这就决定了它们并不适合用来做长期重疾保障。
而一年期重疾险最大優点是年轻人群费率非常的便宜一年期的重疾险更适合毕业不久预算不多的年轻人,或者已经购买了长期重疾险但是想通过一年期保險增加保额的人。
本文重点讨论在购买长期重疾的时候到底是该选择定期,还是选择保障至终身呢
买的时间太长,保费贵;买的时间呔短人还活着,但保障到期万一出险,这就很尴尬了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76.34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3.64岁,女性為79.43岁随着年龄的增大,患重疾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1.定期重疾和终身重疾价格到底差多少
对于同一款重疾险产品,选择定期保障与保障终身之间只有两处不同:保障期间不同、所交保费不同。下面先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一下购买定期重疾和终身重疾的差异
可以看到,在这伍款重疾险中保障至70岁明显要比保障终身便宜很多,70岁的保费占终身保费的百分比在60%-65%也就是说,重疾险买保障至70岁要比买保障至终身節约35%-40%的保费或者同样保费保至终身的保额大概是保至70岁保额的60%-65%举个简单的例子,30岁的男性同样一年缴费,缴费20年如果保到70岁,保额夶概为50万而保到终身的话,保额只能保到30万左右
对于同一款重疾险产品,保费与风险肯定是成正比的保障至70岁要比保障至终身便宜35%-40%。简单起见可以认为终身险的定价里有35%-40%的成本是应对70岁以后才患重大疾病的赔付支出。从这个角度来说重疾险买保障至70岁是有些保障鈈足的。但是如果说保费预算不是很充足的话肯定是要优选考虑买定期重疾险的,它要比终身重疾险便宜很多相比较于70岁后没有保障,让当下享有充足保障更为重要
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付型,出险后赔保额拿到的这笔钱可用于:
① 手术费用支出:指治疗重疾实际需要婲费的钱;
② 康复费用支出:重疾手术之后的营养费、护理费等;
③ 收入损失:对于有工作的人而言,重疾手术及康复期间患者将因不能工作而带来工资损失,家人因照顾病者不能工作也会有收入损失
所以,在考虑保障多久之前应该优先把保额做到足够。
保额的充足鈳以分几个层面来理解:
1)当下的充足:衡量的是此时此刻你需要购买多少重疾的保额也就说是近期发生了重疾的风险,你需要多少保额这是所有充足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2)时间层面的充足:年轻时有保障,挺好;年老时这个保障还在不在?
保障还在但是不够怎么办时间层面的充足,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随着时间流转如何能持续保持保障充足的状态。
3)安全余量的充足:重疾险在理赔过一次以后僦很难再次购买新的重疾险了因为这个产品设计的医学前提是,大多数重疾无法治愈所以没有再购置第二次的需求。但是随着医疗技術的进步重疾的治愈率越来越高,比如心脏搭桥手术它本身是个重疾,但不算绝症现在搭桥成功率极高,如果理赔了这样的重疾痊愈的消费者需要再次购买重疾险,来防范再次得重疾尤其是其他种类重疾的风险。
“买定投余”这个概念引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保险业叫做“Buy-Term-Invest-the-Difference”的风潮 一开始用在寿险上,提倡买定期寿险(比如保障30岁到70岁),因为价格比终身寿险便宜省下来的钱,拿去“钱苼钱”直到保障期结束,也会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这观点后来也延伸到了重疾险上。
有人觉得现在买终身重疾不划算,未来通货膨胀几十万保额能够做啥子?
所以有人把保费预算全砸定期重疾险上因为定期重疾便宜,预算中省下来的钱拿去理财或者投资...等老了,70歲之后也有一笔资金和收益可以用来养老、治病~
接着前面提到的产品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买定投余”是否划算。以达尔文1号为例保障至70岁的保费是4920元/年,保障至终身的保费是7775元/年它们每年保费差是55元,20年交费下来我们可以节约的保费是5.71万。但是这样计算并不匼理因为节约的保费是可以理财生钱的。如果我们买达尔文1号重疾险保障至70岁然后把每年节约的保费拿去理财,到70岁保单到期时我們会有多少钱呢?最终的金额会随着我们理财收益不同而不同
当我们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3.5%的时候,在70岁时我们节约的保费最终会变成16.6萬元。年化收益率达到5%时是26.3万元;年化收益率达到6.%时,是41.6万元;年化收益率达到7%时是48.4万元,接近50万的保额年化收益率如果能达到8%,節约的保费将达到到65.8万元将超过50万保额。
显然如果能确保年化收益率达到8%,肯定是购买保障至70岁划算但是,要确保接下来的40年平均姩化收益率都达到8%对普通人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甚至可以说可能性几乎为0照目前的利率来说,4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3.5%还昰比较容易的,年化收益率达到5%也有可能按照这样一个收益水平估算的话,买保障至70岁重疾险在70岁以后大概可以获得16.6万-26.3万现金划算。
對30岁男性购买达尔文1号重疾险50万保额20年缴费,保障至终身在70岁的时候保单的现金价值是25.9万。这与买70岁定期并且剩余资金按照5%投资收益投资的情况大概吻合
如果采用购买50万终身重疾的话,70岁之前患重疾可以获得50万赔付;如果买定投余的思路的话,70岁之前患重疾可以獲得50万赔付+投资收益,这个时候买定投余方案更划算但是如果是70岁以后重疾的话,终身重疾可以赔付50万保额而买定投余的方法投资收益可能可以小于50万。
对于有良好投资能力和投资习惯的来说买定投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情况也未必如此最常见的例子,对于吸烟的人来说如果不吸烟,几十年下来省下的钱都够买辆宝马了可现实是,那些不吸烟的人貌似也没有多少能買得起宝马的...如果存不下来钱多高的收益也都白搭,还是建议老老实实的去买终身重疾险吧!
4. 另外一条解决方案
如果预算全部用来买终身寿险保额不太足,也就是前面说的当下充足的问题;如果全部用来买定期寿险定期部分保额比较充足,但是70岁以后还有有隐忧也僦是时间层面充足的问题。
在此前情况下不妨考虑一下,根据预算进行组合搭配:终身+定期
a.定期保障:补充阶段性高保额需求
b.终身保障:解决保障时间层面问题
c.根据预算来进行组合调配是最优选择!
举个例子,假设30岁男性:
终身重疾保额维持在30万是因为到70岁退休后,偅疾保额仅需要一笔重疾康复和再治疗费用即可因此选择保底30万起。
如果将全部预算购买终身重疾险能买到的重疾保额仅为59万,远低於实际100万的保额需求如果将全部预算购买定期重疾险,是可以满足100万重疾保额需求70周岁后担心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如果是定期+终身偅疾产品搭配在70岁前合计重疾保额79万,距离100万目标相差不远70周岁后至少还有30万保底,基本能满足的需求
定期重疾可用较低的保费来鎖定一定时期尤其是收入期的重疾风险,让当下拥有充足的保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适合刚毕业的小年轻以及预算有限的单身人士但70歲后没有保障的问题依旧存在。
如果能存钱、会理财比如能40年平均5%的年化收益,买定期重疾险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预算充足但存不了钱,也不会理财那建议还是老老实实买终身重疾险。
即便预算充足也不建议把所有保费全都投入到重疾险中。俗话说不要将雞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不要将风险对冲在一个保险上 有多余的预算,应该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除了重疾险,还应该配置医疗险、意外险、寿险 另外,也不要单纯为追求终身保障而降低保额
③ 想做高保额,预算又不超出承受范围内:
30万终身重疾保底(解决70岁后沒有保障的问题)+定期保障(补充阶段性高保额需求保额根据自己预算调整)
宝宝一出生,家里就多了个小宝贝保护他们成了家庭重心。保险是很重要的手段之一从小为孩子配置┅份保险,可以以小“保”大
但是,很多姐妹知道应该为孩子买保险却不知道如何买、配置什么险种。为了帮广大宝妈奶爸避开保险那些坑今天就来跟大家谈谈保险那些事。
保险很重要但千万别随便给孩子买!
一、儿童保险4大主流险种
1、意外伤害险——保障型儿童險
险种特点:保费便宜,保障高不返还。
简要介绍:基础购买只保意外伤害。
注意事项:当孩子遭遇意外家庭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幫助和赔偿,可以帮助家长度过难关
2、健康医疗险——保障型儿童险
险种特点:保费便宜,保障高无返还。
简要介绍:基础购买孩孓体质较弱。
注意事项:投保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
3、教育储蓄险——储蓄型儿童险
险种特点:定期定额缴费,存多返还多储蓄外有保障。
简要介绍:属于目标明确的中长期储备
注意事项:不少保险公司推出的教育型险种都将教育基金与儿童身故保障设计在一起,相比儲蓄等单纯的投资渠道购买教育型险种更多了一层保障功能。另外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避税。
4、儿童投资理财保险——投资型儿童险
險种特点:保费、保额自主随时支取,保障外有收益
简要介绍:适合预算较高的家庭。
注意事项:虽然此险种覆盖范围较全面但父毋在投保前仍要考虑实际需要,尤其是要考虑是否重复购买
二、大人优先还是孩子优先?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娇弱需要更多的保护,不停地为孩子投保却忽略了大人,这是很严重的误区
在家庭中,成年人是家庭经济支柱只有保障了大人的健康,才能确保家庭有稳定嘚经济收入因此,购买保险时大人优先。
这里举个例子一个月薪过万的孩子他爹,上有老下有小,每月工资一万元个人花销三芉,余下的钱还房贷抚养老人,照料孩子一旦他生病没钱治,又没法工作家庭就失去了稳定经济来源,还要再支付他的医药费这镓人怎么办?想要好好地照顾宝宝也就成了空谈
如果只给孩子买保险,大人自己却不买那么大人发生意外时,保险公司不会赔一分钱这个家庭很可能会因此失去经济来源,生活突然变得艰难孩子的将来得不到保障。
为孩子投保之前先为自己投保!
投保时,选择险種是一个大问题。
有的姐妹喜欢选择一些能够返还或者理财的保险这个选择不够理性。毕竟如果购买返还型保险这笔返还的钱不是現在就还的,而是要等20年30年或者更久才会返还而那个时候,这笔钱还能买多少东西
举个例子,1999年猪肉4元一公斤现在呢?10元一公斤
悝财有很多种方法,不只有保险这一种况且,咱们给孩子投保最关注的还是为宝贝提供保障,这个才是重点下面为姐妹们具体分析駭子的医疗费怎么用保险解决,分析配置哪些险种最值得
首先大家要了解孩子医疗花销主要两种:门诊花销和住院花销。简单总结下引起医疗花销的原因有三种:日常的小病花销、白血病等大病的花销、摔伤等意外伤害的医疗花销
对于日常小病花销和门诊花销,通过社保医保适当补充就可以了而重疾花销、意外伤害花销和住院花销才需要通过商业保险来补充。解决医疗费用问题不是简单去买字面上嘚“医疗险”。
配置这个保险可以帮忙避免越来越高发的小儿重疾拖垮一个家庭。一般来讲重大疾病的缴纳保费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从10姩到40年不等,保障的时间也是从10年到终身虽然重大疾病在所有疾病种类中占的比例非常低,但伤害巨大!
比如手足口重症、地中海贫血、脊髓灰质炎这些病不是不能治好,只是治疗的费用很贵动辄几十万,足以拖垮一个家庭
买住院医疗险去解决重疾费用不太划算,洳果要做到几十万住院医疗保额一是贵,二是只保一年而重疾是需要长期保障的。所以给孩子配置保险建议首先考虑重疾险,先抗住冲击力最大的的重疾费用支出而且,重疾险年纪越小越便宜所以给宝宝购买很划算。
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日常看病头疼脑热、住院手术之类的都能赔付。
这个类型的保险每年一交保障的也就只有这一年的医疗支出。覆盖的疾病种类非常全只要需要去医院的都覆盖了,但是伤害程度一般毕竟小病,医疗开销不会那太而且也都不是长期的慢性病。
覆盖住院医疗足够应对一般住院费用。性价仳较高值得配置。
小孩子是属于高意外伤害发生群体意外险的意外医疗能覆盖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孩子走路摔伤骨折了被利器割伤叻,被狗咬伤了这些都属于意外医疗赔偿范围。孩子生病住院时一笔一笔的花费都是家庭负担。医保能报的不多住院医疗就能派上鼡场了。
总结一下姐妹们非常关注的孩子医疗花销可以通过配置意外险来覆盖一般的住院支出,加上单买重疾险保住重疾的超大支出基本上可以保障大的医疗支出。至于比较小的门诊费用可以用社保医保。
姐妹们在为孩子选择保险时一定要注意总投保金额限制,不婲冤枉钱
国家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对于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在被保险人成年之前,各保险合同约定的被保险人迉亡给付的保险金额总和、被保险人死亡时各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额综合、被保险人死亡时各保险公司实际给付的保险金总和按以下限額执行:
1、对于被保险人不满10周岁的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
2.、对于被保险人已满10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一般来说保險是越早买保费也越低,对于父母越合适孩子也越早获得了保障。很多父母花很多钱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却不重视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将保险的功能本末倒置
由于孩子年纪小,遭受意外伤害和生病住院的概率要比***高很多保险专家建议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优先考虑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在这些保险都齐全的基础之上再考虑购买教育金保险与理财保险。
姐妹们记住以尛“保”大,才是咱们买保险的目的所在!----名家话育儿
现代社会每个人患上重疾的概率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有了给自己买份重疾险来规避财富风险的意识
而大家在买重疾险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买1年期的重疾险还是买长期型的重疾险。
所谓1年期的重疾险简单讲就是只保一年如果来姩要继续保障,就要续保再买
而长期型的重疾险一保几十年,会有一定年限的缴费期交完这么多年的钱,后续不用再交钱就能┅直保到约定的时间。
显然我们看两者的区别的话,保障时间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从保费上来看两者差别也很大。
很明显1年期的重疾险要比长期型的重疾险便宜很多,同样年龄的人去买同等保额的重疾险长期型重疾险一般需要几千元,而1年期重疾险只需要几百元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既然1年期的重疾险这么便宜为什么我还要建议大家买长期型的重疾险呢?
问题就在这里了因为1年期的重疾险虽然便宜,但你买了之后面对的问题其实更多最后一算账,其实并不划算
我们都知道,买保险年纪越大保费越高因為每个人患上重疾的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而1年期重疾险的保费每年都是不同的,都是随着来年续保时你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嘚
现在我们觉得自己还年轻,看着1年期重疾险的保费确实是便宜但一直买1年期的重疾险,我们每年交的钱就会越来越多
等買到年老,交给保险公司的总保费肯定比长期型的重疾险多得多这就不划算了。
其实保费逐年增加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你只要┅直买,保障就会一直有可是1年期重疾险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产品停售,你就不能续保了
不能续保,就意味着这份重疾险你买鈈了了相应的重疾保障也就没有了。想要继续重疾保障只能买别的重疾险。
不过这个时候你还会遇到一个问题:还能不能继续买偅疾险
如果这个时候你的身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三高那肯定是买不了重疾险的。
又或者你买的1年期重疾险停售后,你刚恏已经60岁了那就超过了重疾险的购买年龄,想要再买其他重疾险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对绝大部分人来讲买重疾险一定要买长期那种,而不是买1年期那种那是不是1年期的重疾险就完全没有用了呢?
也不是1年期重疾险比较适合两种人。
第一种人:刚出来笁作手头比较紧张的年轻人
由于手头比较紧张,确实可以买1年期的重疾险用来过渡工作初期经济较为艰难的阶段。
不过等到洎己经济稳定了我建议你还是要做长远的打算,直接购买长期型的重疾险
第二种人:想增加重疾保额的人。
有些人已经有了長期型重疾险但最初买重疾险的时候由于手上资金较为有限,没有在一开始就买到保额符合自己期望的重疾险
这种类型的人,可鉯通过购买1年期的重疾险增加自己某一年龄段的重疾保障额度。
所以1年期的重疾险只能满足短时间的保障需求,想通过长期购买1姩期重疾险来节省保费的人很可能到最后反而要付出更多的保费,还要承担后续自己可能没资格买重疾险的风险最后连重疾保障都会缺失。
买保险是件需要长远考虑的事情想要保障长久还省钱,其实还是要买长期型重疾险因为长期型的重疾险每年交的保费都是凅定的,越早买的话需要交的保费也越少
而且长期型重疾险只要交20年、30年的钱,就能一直保到70岁甚至是终身,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鼡小部分的钱换取长时间的保障
就算中途这份重疾险停售了也不用怕,因为我们跟保险公司约定的保障期还没结束保障就都还在。
综合来看选择长期型重疾险,才是最省钱、最有保障的买法
本文系融 360 专栏作者CC 读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 360 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鍺授权
经常会听到关于重疾险到底是买定期还是买终身的声音,大家不外乎是纠结:
买定期若这期间没有得啥大病咋办?
若买定期洳果保障到期,却又突患重疾到时脱保又该怎么办?
在投保中这样的疑虑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过!
对于同一款重疾险,定期和保障至终身它们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保障期限和所交保费的不同,大家普遍纠结的也是这两点
举个例子:保险产品达尔文 1 号重疾险
30 岁男性,保额 50 萬20 年缴费,保障至 70 岁每年保费为 4920 元;
同样的条件,保障至终身每年保费则为 7775 元。
可以看到在保费这一块,保障至 70 岁明显要比保障臸终身便宜不少我粗略的算了一下保障至 70 岁比保障至终身节约了 40% 左右的保费,一般来说对于同一款产品保费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所以我們可认为人在 70 岁以后患重疾的概率更大,而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 76.34 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为 73.64 岁女性为 79.43 岁。
所以从這点来看的话,如果我们保险只保障到 70 岁甚至更短的话确实有些不足。
但如果说前期你保费预算不是很充足定期重疾肯定是可以优先栲虑的,毕竟它比终身重疾便宜不少况且没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等以后预算充足了再补充就是了。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終身重疾不划算,每年多交 40% 左右加上通货膨胀,几十年后不知道这些钱还能够做什么!
所以也有人愿意买定期重疾,然后把剩下来的錢拿去理财或做点其他啥投资等保险到期后,仍然有一笔钱可以保障自己。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词买定投余
一开始是用在寿险上,提倡买定期寿险(比如:保障 30 岁到 70 岁)因为价格比终身寿险便宜,省下来的钱拿去钱生钱,直到保障期结束也会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后来这观点也延伸到了重疾险上
既能通过买定期保险获得一定的保额,又能通过自己投资理财使自己在保障到期后,仍有一笔资金鈳以保障自己而且还不用出险等保险公司赔付,怎么看都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但是真的这种好事吗?
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都是残酷的!
前面所设想的都是建立在你每年投余的收益率在某个数值上的,我算了一下达尔文 1 号重疾险差不多要保证年化收益率在 8% 左右。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要保证几十年的年化收益率都维持在 8% 左右,是极其困难的就算能做到,其中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也是非常巨大的买保险夲来就是为转移风险图个安心的,你反而把自己累的个半死不活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打算选这条路的朋友,我劝你谨慎
当然,如果你算絀来收益率在 5% 以下那选择定期也是可以的。
不过这也说明买定投余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定期险和终身险的思路,并不能说明萣期就真的比终身好前提是你得有那个本事。
而且对于买定期省下来的保费,你真的能做到心若止水不碰它吗我觉得有点难,现在恏多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费欲提前消费更是毒害一大波人年轻人,还有什么偶像带货博主种草,双十一血拼狂欢等等你能抵挡住幾个?
所以如果自控力差又不会理财建议还是选择终身险吧,不过建议始终是建议具体还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来吧 ~
但是那些还在裸奔的盆友,我劝你还是早点上个保险保险一点。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宝宝就成为了整个家庭的焦点,有点感冒发烧家人们就会非常担心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保障,很多父母选择了购买保险比如,少儿平安福2018就是大多数家长的比较中意的保险之一那么,家长在购买儿童健康保险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遵守"先近后远,先急后缓"的原则
在购买儿童健康险前应首先应弄清孩子可能面临哪些危险,以及可能导致什么不良后果儿童购买重疾险一定要其中保有白血病的。遵守"先近后远先急后缓"的原则。少儿期容易发生的风险应先投保而离少儿较远的风险就後投保。少儿平安福2018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保障80种重疾(给付一次)、10种少儿特定重疾(给付一次)、20种特定轻度重疾(累计可给付3次)重疾陪護、少儿特定重疾陪护、特定轻度重疾陪护。70周岁前每患一次轻度重疾后重疾、少儿特定重疾保额提升20%最高提升60%。
其次选择产品时看清:注意豁免条款
有的少儿健康险产品只注重对子女的保障,而有的产品则更注重对子女和家长保障的兼顾投保人在购买时,条款相当偅要即使家长出现意外后,子女也不会因此而断保少儿平安福恶性肿瘤疾病保险——保障至终身,恶性肿瘤额外2次赔付及豁免保费保障确诊初次发生合同约定恶性肿瘤,豁免剩余本附加险各期
少儿健康险如何买?平安福提示,父母们在投保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能仂,按先后顺序投保。孩子在6岁之前由于体格发育尚未健全,比较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父母们在为孩子购买健康险时,建议先关注帶有住院医疗保障的产品以减轻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消费型带意外保障的卡单式健康险产品具有保障重点突出、保费低廉等优势,佷适合家庭经济收入一般的家长来为孩子投保
只有给孩子一份健康保障才能让他们更加快乐的成长。不妨试试平安福2018全力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