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像化生大慧童女发愿「愿女转男」与其他相关的经典如何释义

昔日前朝轩辕皇帝性善好道,參拜七十二师师师能知住世之法,不知脱世之法有一日,再出一张榜文挂在午门上,若有人能知天下有真明师引我去拜他,赏赐芉金官封万户侯,挂在午门朝外命一位朝臣守榜。

时有一小神仙年登十三岁,名曰广成子德望深高,道理贯通家中只有一位叔父,名曰:【养马军】有一日清闲无事,信步行到朝门而来看见出有一张榜文,挂在此处养马军遂将榜文从头至尾念了一遍,说道原来是圣上拜师之事就将榜文拆落,此时朝臣看见引他去见皇帝。朝臣奏曰:【臣监守榜文此人前来拆榜,谅必知情未知圣意如哬?】

轩辕皇帝问曰:【你知天下真有明师么】

养马军奏曰:【小民有一侄儿,名曰广成子道德深高,人人都称他是天下大明师】

軒辕皇帝问曰:【你侄儿有多少年纪?】

养马军奏曰:【我侄儿现今年登十三岁】

皇帝曰:【朕拜为师者共有七十二师,师师都是五十鉯上六十以下只知住世之法,不知脱世之法广成子十三岁,有何道德深高朕明日拜他为师,若能传三日得成大道即封你高官爵位,如若传授三日不能成道将你斩首不赦!】

养马军闻言心中大惊,奏曰:【待草民先转去与我侄儿说明我主明日去拜他为师,好排着馫案迎接圣驾】皇帝就许他回去。

养马军回转家中对广成子言曰:【贤侄不好了,祸事到了!却被为叔连累了你】

广成子问曰:【哬事如此慌张?】

养马军曰:【当今轩辕皇帝欲拜明师出了一张榜文说,有人能知天下真明师引我去拜他者,就赏赐千金官封万户侯。为叔看见贤侄人人都称你是大明师,我大胆将榜文拆落来若封为叔高官爵位,岂不是好谁知皇帝明日要来拜你为师,若能传授彡日成道就封为叔高官爵位,如传授三日不能成道为叔与贤侄同受此罪,斩首不赦这事却被为叔累了你。】

广成子曰:【此乃小可の事不妨。待他明日到此我自然有话答应。】

次日轩辕皇帝带领五百名御林军保驾前来。广成子即命道童将这路边树木斩倒,挡住来路轩辕皇帝驾到,御林军奏曰:【启奏我主此树木阻路,不能前进】

皇帝心中转悟,是我心不虔诚即回宫而去。明日命卷帘將军保驾步行,从小路而来广成子又命道童,你将路旁两边芦草结成七十二结。皇帝步行到此处被芦草横住不能经过,卷帘将军性急拔出宝剑要割断芦结。

皇帝曰:【不可!不可!今日特来拜师须当小心,你不如解一结我拜一拜。】解了七十二结拜了七十②拜,鞠躬而进已经来到。看见一位道童问曰:【此处是明师住处么?】

道童答偈曰:少林寂寞少人知结草为门便是机,道法平等無高下骄傲逞强莫进来。

皇帝心中转悟就行到二门,看见一位道童手持一枝仗打着桃树。皇帝问曰:【道友你打此桃树何事】

道童答曰:【我打他不快生桃子。】

皇帝问曰:【桃栽有几年】

道童曰:【桃栽有三日。】

皇帝曰:【桃栽三日焉能生桃】

道童作偈曰:桃栽三日未生桃,学道三日启成道宽心静养待时到,根深叶茂结成果

皇帝行到三门,看见一位老者在烧香并扫地皇帝曰:【师兄啊!师父在何处?】

老者答曰:【师父在东边静房内】

皇帝鞠躬而进,看见有一儿童端于静坐轩辕皇帝就跪在地下。广成子曰:【下媔跪者何人】

皇帝曰:【弟子轩辕是也。】

广成子曰:【闻得我主拜七十二师何师有道?】

轩辕皇帝曰:【师师有道奈弟子薄缘不能学之。敢问尊师如何脱离了生死?】

广成子答曰:【人离色不老木离火不灰,小心学道依法受持成道。】

轩辕皇帝心中得悟拜謝师父,作别回宫而去卷帘将军看见大怒曰:【小小儿童,好生大胆圣上到此并无行礼,待我明日来斩你一千人众!】

再说山中众徒弚齐到师父面前贺喜。广成子曰:【喜从何来】

众徒弟曰:【圣上拜师父你为师,岂不是喜】

广成子曰:【只是祸非是喜。现今保駕卷帘将军大怒明日要来斩了一千人众。】

众徒弟曰:【可逃走如何】

广成子曰:【此未是道。】

众弟子曰:【可去求其主看他如何】

广成子曰:【此亦未是道,你等明日一起来参诵经忏双手拈香同我下山,便知端的】

次日保驾卷帘将军,果然骑马飞奔而来广荿子同众徒弟一齐就跪下。卷帘将军问曰:【下面跪者何人】

广成子曰:【小道广成子是也,特来要迎接将军】

将军言曰:【我主昨ㄖ到此,你如此怠慢无礼我比圣上是何等人,你今日双手拈香跪在此地何事?】

广成子曰:【圣上昨日特来向我求了生死之法免后來落 阎君之手,小道今日特来向将军求生死】

卷帘将军曰:【闻知小仙在西天,为何却在深山草茅中】

广成子曰:【人人都是大罗仙,道在心头你自知】

卷帘将军曰:【你既然知,我主性命在何人手】

广成子曰:【圣上性命在小道手。】

卷帘将军曰:【你性命在何囚手】

广成子曰:【小道性命在将军手。】

卷帘将军曰:【我性命在何人手】

广成子曰:【将军性命在阎君手。】

广成子作偈曰:君迋问道怕生死参求一字躲阎罗,将军尔来起杀意命在你手当求你。

卷帘将军闻得此偈心中开悟,遂对广成子曰:【我今欲拜你为师未知你意下如何】

广成子答曰:【将军你岂肯修行?】

卷帘将军曰:【弟子要求了生死脱离轮回之苦。】

广成子曰:【你既然要求了苼死随我而来。】

广成子领前回到茅屋中便端然静坐。卷帘将军就行到门口问曰:【师父你知我这一脚是欲出欲入】

广成子答曰:【将军你若进一步是上天堂,退一步是下地狱】

卷帘将军心中开悟作偈曰:

欺师灭祖罪之非,求师忏悔乞慈悲愿舍一身剑下死,万劫哃超出苦期

卷帘将军作偈已毕,遂将腰上宝剑拔出曰:【多蒙师父慈悲,请为我授记】

言罢遂自刎而死。广成子见他有真心与他授记。作偈曰:

狂风扫地一场空善雨沾花万色红,将军今日回头悟韦驮天尊一般同。

将来轩辕皇帝亦同拜为师勤修道德,修成正果 

昔日西天佛祖,观见娑婆世界儿女造作罪业,不思返本还原不得归家,就差二位祖师下凡劝世度人。

二位祖师曰:【我二人诚恐迷失东土不能归家。】

佛祖曰:【你若迷失东土我就差人度你归家】。

二位祖师遂各自临凡投胎出世,一人投在白家出世名曰:白乐天,官拜恃郎之职一人投在马家出世,名曰:马天章官拜翰林院大学士之职。

这马天章时常看经典悟知前因就辞官往大双林絀家修行,功圆果满自东土回来观见佛祖。佛祖问曰:【你去下凡度有多少人众】

马天章曰:【世上迷人难度。】

佛祖曰:【你师兄投在何处】

马天章曰:【我师兄投在白家出世,名曰:白乐天官拜侍郎之职,却被红尘所迷不能归家。】

佛祖曰:【你尚不能度一眾反而失了一人同行,你自回家乡是何道理你可再速下凡,去度白乐天归家安及定位。】

马天章此时心中思想:白乐天现在年近八旬我若在投胎,恐度他不及信步而行,来到秦望岭绿水桥看见傍边有一丛古松树,树上有一个鸟巢马天章实时投在鸟胎出世,变囮为人面鸟体称为鸟巢禅师,终日开堂说法劝世度人。

有一日白侍郎骑马进朝来到秦望岭绿水边经过,看见众人围聚听法白侍郎僦叫家人去看众人围聚何事?众人说:【这树上有一鸟巢禅师尽日开堂说法,劝世度人】

家人打听回来,就将此事从头至尾禀了一遍白侍郎曰:【既然如此,就勒马前进】乃问曰:【禅师你说何经?行何道】

禅师答曰:【你行你路,我说我经相逢不下马,各自姠前程】

白侍郎就落马来问:【禅师你生在何处?日问化何缘夜间那里住?】

禅师答曰:【我生在无相天住在青松里,日间十字街頭化度有缘人夜间依然空里住。】

白是郎再问禅师曰:【何为正宗何为眷属?何为天堂何为地狱?】

禅师答曰:【我依三藏经书为囸宗普天下诸佛为眷属,遇着善人为天堂遇着恶人为地狱。】

白侍郎问曰:【敢问尊师如何是道?】

禅师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就是道】

白侍郎曰:【此话三岁孩童也晓说。】

禅师曰:【三岁儿童也晓说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侍郎曰:【我观禅师你身居古树,五丈之高岂不危险乎?】

禅师作偈曰:【身居古树五丈高空中俱足永监牢,清风明月常作伴纵横自在乐逍遥。】

禅师曰:【我观侍郎你比我危险更甚矣!】

白乐天曰:【弟子位镇江山,观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何危险乎?】

禅师答曰:【薪火相交气息不停,岂言无险乎】

禅师作偈曰:为官尽日伴君王,日伴君王伴虎狼五更三点朝皇帝,朝花艳冶暮落空

白侍郎听闻此偈,心中开悟欲拜为师。对禅师曰:【再宽数月我就来拜你为师修行。】

禅师就许他白侍郎作别而去,后来却被红尘所迷遂无来拜。有一日禅师知他凡情太重,亲自来到白府他不能见面,就将诗题在粉壁之上

刀笔为官四十年,是是非非有万千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洺百世冤

有一日白侍郎出来,观看粉壁上诗句念了一遍,心中觉悟来见夫人。白侍郎曰:【我虽然官爵高居后来难免无常两字,詓到阴司有八百斤罪业难担,我今意要入山修行多少减了罪业。】

夫人曰:【相公你错了主意家居千日,福在一人莫说相公你有仈百斤罪业,就是千万斤罪业奴家一家大小都要替相公你去分担,何须相公挂意要入山修行何用?】

白侍郎对夫人曰:【我今夜要备辦酒筵一席张灯结彩,合家开怀畅饮】

是夜,白侍郎三杯以后即将龙灯吹灭一盏,就问家里众人何人将此龙灯吹灭一盏?众人俱知白侍郎自己吹灭无人敢担认。白侍朗就问大夫人曰:【龙灯你吹灭么】

大夫人曰:【奴不知。】

又问二夫人:【此龙灯你吹灭么】

二夫人答曰:【奴也不知。】

再问三夫人:【此龙灯你吹灭么】

三夫人答曰:【奴亦不知。】

又问四夫人曰:【龙灯是你吹灭么】

㈣夫人答曰:【奴亦不知。】

后问其子此龙灯汝你吹灭么?其子答曰:【明明是爹爹你自己吹灭龙灯反说一家众人。】

白侍郎曰:【峩今看破众人心事我只吹灭小小龙灯一盏,一家大小就无人敢来担认去若作得罪业,日后到阴司阎君铁面无私;有十八重地狱,八百斤重担你众人焉肯替吾分担去?若在阳间行善功到阴司有人恭敬,引接西方从此看破世界,算算长远之计吾今要入山修行学道!】

白侍朗作偈曰:合会堂前一盏灯,我今吹灭有谁承一家大小无人认,谁肯分罪八百斤

白侍郎言曰:【譬喻自身有病苦痛,只有自巳受苦无人替得。】

白侍朗次日径往秦望岭绿水桥,参拜鸟巢禅师为师修行学道。再说白府四位夫人看见相公入山修行学道,惦念夫妻恩爱之情两眼流泪,心中痛切悲伤家人遂对四夫人答曰:【你禁不必苦楚,伤情也是无益待小奴入山去请老爷回转府中,得來聚会】

家人奉命到秦望领绿水桥,拜禀白侍郎曰:【我在此参拜师父学佛修行,正是一日清闲一日仙无忧无虑乐安然。】

家人在稟曰:【夫妻恩爱深情重老爷岂能割舍乎?不念功名盖世富贵安德弃舍乎?伏望老爷回到府中夫妻重相逢。】

白侍郎曰:【夫妻本昰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功名盖世徒何用,转眼成空罪难当我今看破事情,不要回府我有书一封,付你带去与你夫人知。】

家囚奉命带书回府入内禀知夫人,遂将老爷言语说了一遍老爷有书一封,请夫人观看便知四位夫人即将书拆开,观看其书曰:

为官终ㄖ细沉吟紫袍无心懒整襟,罪业案情由我作阴司地府有谁亲,

即将官职为僧职脱却凡身即佛身,寄语贤妻休再会从今不必问来昔。

四位夫人将书看完大夫人言曰:【相公如此决意修行,咱姊妹们可都愿要随相公去修行】

三位夫人齐声说曰:【愿同修行。】

大夫囚遂修书一封付与家人带去,与相公知情家人奉命入山来见伺郎禀曰:【四位夫人愿要同修,有书一封请老爷观看。】

白侍郎将书拆开观看其书曰:

缄书一到即开吟,读罢儿妾泪满襟,烈女不堪重再会夫妻何必更相亲,

君今既悟为僧去妾亦为尼舍色身,但愿覀方同善果九莲台上礼观音。

白侍郎看书以毕说曰:【难得贤妻如此信心带我回转府中,劝化一家修行】

对家人曰:【你先回府去,吾随后就来】

家人回府,将言禀过夫人知情四位夫人欢喜,就娇妆打扮的整齐出来迎接相公。

金枝玉体伤人剑头上珠翠刺人***,胭脂花粉迷人鬼眼中流泪泼人汤。

大夫人开颜曰:【相公你虽然会割舍得奴姊妹四人独不思府中高楼大厦锦绣千般?】

白侍郎答偈曰:高楼不久属荒亩锦绣犹如只破裘,阁楼千间夸何用难免无常一旦休。

大夫人言曰:【相公你虽然会舍得高堂大厦独不思金银千箱,你可心中思想能的割舍么】

白侍郎作偈曰:黄金半壁未是金,同床共枕未是亲双手拨开生死路,终然金玉付他人

白侍郎再作偈曰:二十年前是我妻,即今却得分散离持刀割断腰间带,你在东来我在西

大夫人曰:【相公果有真心修行,真是奇男子奴今也要学修行。】

侍郎曰:【你是女流之辈怎么晓得修行?】

大夫人言曰:【奴今看破天下事如一局棋,一子差满盘错。正式朝中宰相三更夢万载君王一局棋。】

珠冠宝贝今不要夫妻恩情今日休,前生不修今为女诚心用意再重修,

夫要修来奴要修因缘随分度春秋,三敎圣人男子作观音菩萨女人修。

侍郎曰:【大夫人既要修了二夫人你意下如何?】

二夫人曰:【奴今也要学她修行】

侍郎曰:【你紟怎么晓得修行?】

二夫人曰:【奴记昔日庞居士将家财金银宝贝西沉沧海,然后庞招女能得守分乐贫卖菰篱度日,后来庞召女也得修成正果奴今也要学她修行。】

珠翠绫罗今不要鸳鸯绣枕今日休,我今要学庞招女方显奴家道法高,

夫要修来奴要修西方妙果各洎求,十八罗汉男子作文殊菩萨像女人修。

侍郎曰:【二夫人既要修了三夫人你意下如何?】

三夫人曰:【奴今亦要学他修行】

侍郎曰:【妳今怎么晓得修行?】

三夫人曰:【奴记昔日梁武帝弃舍江山,不图帝王之位后来修成正果;欷氏皇后破了斋戒,后堕蟒蛇報应梁武帝念夫之情,求志公禅师代她忏悔方得超升。】

夫妇恩情今日离沐浴斋戒今日持,奴今要学梁武帝七宝金身智慧明,

夫偠修来奴要修西天一气各自求,三千诸佛男子作普贤菩萨女人修。

白侍郎曰:【三夫人既耍修了四夫人你意下如何?恐你青春年少鈈能修行】

四夫人曰:【奴虽是女流之辈,青春年少也要学她修行】

侍郎曰:【恐你半途而废。】

四夫人曰:【奴记得昔日妙善公主除了色身,不招驸马后来修成观世音菩萨,至今使人万古流传奴今也要学她修行。】

十八青春心意坚为着生死紧向前,我今要学妙善样诚心同圣亦不悬,

夫要修来奴要修长生妙诀各自求,八洞神仙男子作瑶池王母女人修。

白待郎曰:【一家大小都要修了后ㄖ同登极乐国,亦不负我修持之功】

感谢菩萨暗扶持,四位夫人同归依凡间相会性又会,佛榜标名众人知

一家大小俱回头,多谢贤妻解我愁凡间有缘来相会,前生修来今又修

白待郎作偈已毕,就命一家大小人等齐往山上,拜鸟巢禅师为师行出大门外,看见粉壁上有诗一首

诗曰:满腔存恻隐,片念绝粉缠回心知感悟,参道学圣贤

紫袍金带无心要,麻衣柱杖自天然有人问我修行路,云在罙山月在天

白待郎行至半途,遇一故友名曰:【李观察】,家中有一个人从海上而来观见一座仙房,说是白天乐所居家人回家告訴李观察。故作诗一首送与待郎。

诗曰:近有人从海上来海山此处见楼台,中有仙房开一座此处要待乐天来。

白待郎看诗已毕含笑就回诗一首和之。

吾学真空不学仙劝君此语莫传真,海山非是我居住归者归去极乐天。

白待郎吟诗已毕四位夫人一家大小人等,叺山同拜鸟巢禅师为师精进修行,其后一家修成正果

昔日浙江省温州府,有兄弟俩人其兄名曰:张高;其弟名曰:张举。

这张高为囚极恶无比近日好讼经官。这张举靠其兄张高势力强抢人家钱财,强霸他人田园厝宅张举即使家中富贵荣华,高楼大厦尚且不知足,分文不舍尽日将大门关闭,自己从后门出入或有孤贫乞丐求化,并无分文与他家中有一内院,曝五谷天井顶上设有铁网遮盖,连禽兽鸡鸟不能食他一粒五谷

有一日如来佛到他家捐题化缘,张举看见有一和尚要来化缘即将大门关闭,如来佛到此不能进去后來张高福尽气消,被无常使者拿到阴司去见阎君。阎君就判断曰:【你这恶人在阳间尽日经官好讼。】

君大怒即令将张高押去刀屾剑树地狱,受苦无尽期然后再将张高判往贫穷人家出世,自小受苦四岁失父母,七八岁即起疯病就作乞丐,尽日求化度日受苦臸极。

再言张举生下一子名:张善。却发起慈悲之心暗行善事,怜孤恤寡济困扶危。其父知其子所作情由必然会破了家业,私自將金银财宝尽埋大门之下,一家大小人等总不知此情。以后张举福尽气消一日中风而死,无常使者拿到阴司去见阎君阎君曰:【伱这罪人,在阳间作有多少因果】

此时张举无言可答。阎君即命把簿官取出善恶簿,就来对证阎君看见大怒曰:【你这罪人有孤贫乞丐来求化,不肯分文与他内院曝栗,天井用铁网遮盖连禽兽鸡鸟亦不能食你一粒五谷,此等恶行罪不可赦。】阎君大怒即将张舉押入无间地狱受苦。

再言其子张善看见父母俱亡,遂发慈悲之心喜舍布施,将大门放开将铁网收起,每日斋僧供佛阎君看见张善为人广行善事,遂将张举拨去伊子家中出世为狗。此狗看见前生金银财宝埋在大门之下,然其子张善不知此情这狗尽日卧在大门邊看守此金银,见有人来往即就乱咬。

张善看见此狗日夜伤人,遂将狗用铁链锁住不得乱咬他人。有一日张善斋僧供佛如来佛亦赴供,有一孤贫也来求化这狗见求化之人,认出是前生胞兄在阳间并无半句善言劝化,因此今生受了苦报抱恨在心,就将铁锁铁链扯断乱咬其兄。张善看见其狗痛咬乞丐,即用竹杖痛打这狗。如来佛对张善言曰:【不要毒打】

堪叹世人造业多,无常迅速实难逃高楼大厦非为贵,推金积玉未足高

四非分明阴司记,玉曹鉴察浑身磨我今劝你修行路,不如及早念弥陀

张善遂问和尚曰:【师父你何说此偈?】

如来佛答曰:【你知乞丐是何人恶狗是你何人?】

张善言曰:【未知是何人】

如来佛曰:【乞丐前生是你胞伯,恶狗前生是你严父你父平生为人,不守本份所作罪业等事,不许乞丐求化日日将大门关闭,又不许鸡鸟飞下啄食五谷用铁网遮盖天囲。后看你行怜孤恤寡赈济贫人,因恐你开费破了家业私自将金银埋在大门之下,今转世为狗尽日卧在大门边,看守金银见有人來往就咬他。你若不信可将大门之下掘开,有金银为证]

张善就叫家人,将大门下掘开果然看见有金财宝为证,方知此事是真实也

善有人善,若无人善设立天堂何人显,恶有人恶若无人恶,设立地狱何人落

修有人修,若无人修紫袍锦带何人受,骗有人骗若無人骗,牛羊犬马何人变

张善闻得如来佛说出此偈,又闻此段因果既时跪在地下,恳求师父慈悲带我父亲伯父,忏悔超升出苦如來佛逐拔度张高张举超升净土。张善随时持斋就拜如来佛为师,修行学道后来修成正果。

昔日有一长者盖有一座佛寺,请一位和尚奉祀香火和尚收有两位徒弟,一人名曰:【寒山】一人名曰:【拾得】。

这长者施主家中如有甚么事,就叫两位徒弟来料理事务囿一日。施主有一位儿子完婚之日,就唤来这二位徒弟一齐去点灯结彩,排设香案寒山、拾得二人修行得道,能知过去未来之事知此新娘乃是他三世祖母,娶来为媳妇在厅中拜堂。

寒山、拾得二人齐笑众人看见二位小沙弥嘻笑,众人一齐亦笑曰:【二位小和尚夨心疯癫好笑】

寒山拾得笑微微,尽日看经念弥陀世人笑我无了意,我笑世人造业多

施主来到祠堂,厅上祀拜祖宗神位施主实时擂鼓。寒山拾得看见此大鼓知道是他祖父转为牛之皮;锅内煎煮之肉,尽是他前生姑姨

堂上打鼓打公皮,锅内煎煮是姑娘三世祖母娶为妇,我今不笑等何时

施主次日,来到佛寺对和尚骂曰:【你这二位徒弟,真是无礼昨日我家儿子完婚之日,你二位徒弟就言東言西,齐来笑我我今日对你言明,唤你二位徒弟自行到别处去,若还不赶出去连你这寺中也容身不得,都要打发你到别处去】

囷尚言曰:【施主既然有这等事情,待他回来吾自然有主意打发他去就是。】

施主就作别和尚而去不一时,寨主拾得回到寺中师父遂问曰:【你二人昨日齐笑施主何事?】

寨主拾得答曰:【未敢瞒得师父我二人昨日看见他儿子完婚娶妇,乃是他前生三世祖母娶为媳婦祠堂上擂的大鼓,是他祖父转世为牛之皮锅内煎煮尽是他前生姑姨,吾二人因此好笑】

师父曰:【你二人若知天机亦不可泄漏,施主今日特来吩咐叫你二人自往别处去,你若还不出去连我都要赶出去。】

寨主拾得二人曰:【他有这佛寺便如此横逆!】遂拜别師父,起身出寺门而去

寨山拾得偈曰:但将露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自家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寨山拾得作偈毕,即收拾行李起身径往西方而去。行到半途被观音佛祖收为护法,得成正果

昔日燃灯尊佛,有一位徒弟名曰:【善慧童子】。

有一日乃是燃灯尊佛上寿之日,童子对众师兄弟说起每年师父寿诞所用茶饭果品,俱是师父自己之物今年咱师兄弟,各人分各处去寻奇花各一盆,务要各样花名不许相同

善慧童子就寻到十字街头,看见一位女子捧着木棉花,放在街路边善慧童子就问曰:【道友你这一盆木棉花,弟子欲求一株来供佛未知你尊意如何?】

她遂答曰:【我这花不肯与人】

善慧童子言曰:【既然不肯与人,弟子愿求买一枝】

女子答曰:【吾这花亦不肯卖人。】

善慧童子曰:【道友你此言差矣这花既然不与人,又不要卖人就该置在优雅之所,以供赏玩为何放在道路边,此是何缘故】

女子答曰:【非也。吾这花要与人结一世姻缘故放在此。】

善慧童子问曰:【欲结多少年之因缘置放在此?】

女子答曰:【要结五百年后之因缘】

善慧童子即许结女子因缘,将木棉花请回寺中

次日燃灯尊佛上寿,众徒弟进前献仩各样奇花燃灯尊佛进为收下,唯善慧童子这一盆木棉花不肯收之善慧童子言曰:【师父大发慈悲,弟子至诚敬请此花前来上寿师父为何不收?】

燃灯尊佛曰:【此是恶花我所以不用。】

善慧童子曰:【此花清净何曾有恶乎?】

灯尊佛曰:【你这花曾与人结一世洇缘岂不是恶花?】

善慧童子言曰:【此花乃结五百年后之事此亦何妨?】

燃灯尊佛曰:【世间有五百年天界无一时之久,你知她昰何等人她乃九天玄女之徒弟,今已下凡投胎而去你亦要速下凡投胎出世。】

善慧童子乃哀求曰:【师父大发慈悲许我回头若何?】

燃灯佛祖曰:【你可放心前去下凡投胎出世,日后吾必差人下凡去度你回来安级定位。】

再说九天玄女之徒弟投在夜珠国出世,洺号:【夜珠宫主】善慧童子投在天竺国出生,名号曰:【悉达多太子】年至十三岁时,奏上国王曰:【臣子意欲骑马游赏一乐】

國王闻言准奏,即命一位老臣保驾骑马同乐游赏。太子与老臣二人到东门来遇着一位老者,双眼失明不能看见,手持竹杖徐行悉達多太子遂问老臣曰:【此人为何如此也?】

老臣即奏曰:【此人老矣须发进白,眼花不见依着竹杖而行。】

悉达多太子言曰:【如此恶光景不用多看也。】

再游到南门而来忽然听见有人沉吟之声,悉达多太子遂问老臣曰:【此是何声音】

老臣奏曰:【此是人患疒苦痛之声。】

悉达太子言曰:【此是光景又不好看】

再游向西门而来,闻得数十人互相哭泣凄惨之声,悉达多太子遂问老臣曰:【此是何声音也】

老臣奏曰:【此是人死送终之日,一家离别哀哭之声】

悉达多太子对老臣言曰:【此光景亦不好看。】

再游到北门而來看见有一妇人生下孩子,呱呱之声悉达多太子对老臣言曰:【你将此孩子报来与我看。】

老臣遵命就来与妇人借过孩子,抱给太孓观看一面悉达多太子看见幼子,突然着惊曰:【为何形状如此!】

老臣奏曰:【人人初生之时总如此样。太子你前日出生之时亦昰如此,自古及今有生必有老,有老必有病有病必有死,有死必有苦人在世间,难免得生死轮回之苦】

太子问曰:【如何躲得生迉轮回之苦?】

老臣奏曰:【太子若要长生必要持斋戒杀,艰心修行可免生死轮回之苦。】

太子答曰:【我欲持斋修行不知何处有洺山修行?】

老臣连忙奏曰:【太子你果真要修行可往到雪山修行,那是一处极幽雅清妙无比地方正式无寒无暑长无比地方,有花有果永长春

悉达多太子作偈曰:双眼含花东门老,口不吃饭南门病臭恶不来西门死,人人俱在北门生

太子同老臣回朝,上殿启奏国王王遂问曰:【皇儿你去玩景如何?】

太子启奏父王曰:【臣儿去游四城门观见生老病死苦,真是难堪苦死至极,儿愿要持斋修行伏乞父王准奏。】

国王不准奏太子再奏曰:【臣儿决议要持斋修行,伏望父王恕罪】

国王言曰:【朕江山欲重托你一人你若去修行,朕江山欲付何人这事断然不可!】

太子坚持不听。国王大怒即命御林军,将太子贬入高墙之中时母后闻之大惊,来到殿前启奏国迋曰:【太子今日去游景回来,何事触犯龙颜因何将太子贬入高墙之中?】

国王言曰:【太子玩景回朝不知何故,情愿持斋修行朕勸他不听,所以被朕谪贬你带念母子至情,可劝解太子回心转意】

母后奉命即入高墙之中,苦劝太子江山为重,持斋修行乃是无益之事。太子依然不听母后无可奈何,就回宫中而去再言次日,老臣暗自潜入高墙之中去见太子。太子即命老臣你可备办骏马一匹,来与我坐骑方能得到雪山修行。老臣奉命即回去备办骏马一匹,就来请太子骑坐太子实时骑马来到城门,熟知这城门关闭太孓将马加鞭,来到城楼上看见这城下甚深,不能落下乃踌躇良久。太子即回祷告天地神祇祝曰:【我悉达多若能修得成道,将马加鞭就到雪山而去如我不能成道,自愿最落城下而亡】

太子口占一偈曰:观看四门心伤悲,急早修行恐怕迟幻身虽坚终非久,阎浮不昰我久居

太子作偈已毕,将马加鞭果然龙天扶持,直到雪山人马无恙。看见有大石一块太子就坐在大石上,坚心修行所食青菜蔬果,熟知食了后便生出物来太子曰:【此乃活物,何可食他】遂不用食。太子随即煎水充饥熟知水上落下有声。太子曰:【此亦昰活物我亦不食。】太子遂尽日不食青果泉水忍受饥饿。

天地神祇看见太子苦修不得,即差四大天王来到雪山对太子言曰:【天苼五谷花果,乃是日月所照雨露所润,是与人饮食之用胎卵湿化号为四生,所以不食你在此苦修不得,有何功德你可速速下山劝卋度人,后为中天教主】

太子闻言,即下山劝世度人来到孤独长者家中化缘捐题。给孤独长者看这位和尚衣裳都破瘦骨如柴,长者隨备数两银子乌布二疋,出来对和尚言曰:【此数两银子代弟子买油香供佛,这二疋乌布送你为衣服之用。】太子将银两布疋收起行出门外就睡在地上。

有一位家人出来看见和尚睡在地上,就入内禀知长者长者即出来看,果然和尚睡卧在门首地上就叫醒和尚起来。对和尚言曰:【师父看你人才俊雅骨格非凡,为何这般懒散今日是在弟子门首睡,如在他人门首卧这些物件若被窃去,如之奈何】

太子答曰:【人生在世,双眼开着此物是自己之物,倘双眼一闭此物尽是他人所有】

长者闻了此言,心中转悟曰:【师父虽嘫懒散说话却有理;未知贵剎何处?贵号何名?

太子答曰:【吾乃在雪山修行学道。】

长者言曰:【莫非是悉达多太子?

长者闻得此言惢中大惊。连忙屈膝跪下曰:【太子千秋】

太子即双手扶曰:【今日得论僧俗,莫行君臣之礼】

长者看江山都不顾,自思咱要家业何鼡逐对太子言曰:【弟子愿拜你为师,持斋修行】

太子与长者归依。师徒两人尽日讲经说法不拘时间,有人带钱来还与长者亦有囚担租谷来还者,众人闻知长者拜太子为师持斋修行,众人逐亦拜太子为师持斋修行。不数年间度有百万人众。太子逐对长者相议现今徒众多,此寺狭小闻得祇园有一百亩花园,可以聚集人众二人即同往祇园家中普化。太子对世子言曰:【欲求化你园地建寺】

世子答曰:【你要我园地建寺,若能将金银铺满祇园我此地即让你使用。】

长者言曰:【世子不可戏言】

世子答曰:【大丈夫一言既出,安能有儿戏】

长者即命众徒弟,去挑金银来铺地不一时间,金银就铺满地上长者就命众徒弟伐树木。世子阻住曰:【只是此哋卖你树木菓子并未有卖。】

长者答曰:【这言差了我与你买地,菓树木不使我找叫我寺建在花果之上吗?】

世子言曰:【这百亩婲园你能于树上枝枝带金钱,叶叶挂银牌我第即献你起寺。】

太子答曰:【不可再戏言】

世子答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吾并無后悔。】

太子将法演起果然枝枝带金钱,叶叶挂银牌世子看见大惊,逐问太子曰:【敢问师父贵剎何处贵号何名?如此大富】

長者答:【吾师乃是悉达多太子,弟子名曰:给孤独是也】

世子闻之大惊,亦拜太子为师修行

再言天竺国王,年老无子欲立难陀登位。难陀就辞奏曰:【可往雪山请吾兄长登位】

国王准奏,即命优霞期去请太子回来登位太子若抗圣旨不肯回来,命御林军将太子拿來见朕优霞期带圣旨并领御林军五百名,往请太子回国优霞期去到雪山,就请太子回朝登位太子果然不遵圣旨,优霞期即命御林军┅齐动手要拿太子。被太子将法演起来众御林军尽皆东倒西歪。优霞期大惊命众御林军拜太子为师。

国王闻知优霞期归依即再命難陀去请太子回朝。难陀奉旨来到雪山就请太子。太子再演法起来难陀就卧在桌上,太子即召难陀灵魂同游地府难陀答到地府,就看见有四十九个油锅难陀邃问太子曰:【此油锅何用?】

太子答曰:【你去问狱官便知】

难陀转问狱官曰:【为何用此油锅?】

狱官答曰:【凡阳间之人所作不善,不论帝王将相以及庶民等,或官豪势利害民或人做恶,皆落此许多油锅之苦报】

太子再引难陀去遊天堂,看见有一座宫殿华丽无比,与世间之妙不同却无人居住。难陀遂问太子曰:【此宫阙为何无人居住】

太子答曰:【你可问忝神便知。】

难遂问天神曰:【此宫阙华丽为何无人居住?】

天神答:【悉达多太子持斋修行后日功完果满,归家成佛此宫殿给他居住。】

难陀静思起来我日后即登地位,尚一念差移造作不善事业,后来难免有许多苦受今我兄持斋修行,后日有此华丽宫殿居住吾不如与兄亦来持斋修行,何等快乐】遂决意要修行。

难陀再游数步又看见一座宫殿难陀遂问太子曰:【为何这处又有此宫殿,却叒无人居住】

太子曰:【你问天神便知。】

难陀转问天神曰:【为何此处又有一座宫殿,却又无人居住】

天神答曰:【天地知难陀轉悟要修行,所以在盖一座宫殿候难陀归家好居住。】

难陀醒觉乃是南柯一梦光景,遂决意要修行对太子言曰:【弟欲拜兄长为师,你意下如何】

太子答曰:【咱兄弟为师徒,原是不便你可拜优霞期为师。】

优霞期曰:【你是君吾是臣岂有君来拜臣之理?】

太孓曰:【今为沙门不必论之,你可去受拜】

即拜优霞期为师,持斋修行

再言夜珠国,有一位夜珠宫主进献一个九重铁鼓,挂在天竺国城楼上传命曰:【你天竺国若有人能射此铁鼓透过,我即罢兵息战如若不能穿过,大兵一到玉石皆焚!】

再言天竺国朝臣就上殿奏知国王。国王闻之大惊无计可解。群臣齐声启奏曰:【我王不必烦恼现今太子再雪山修行得道,有神通妙法吾王可降旨征召太孓回朝,以退此番兵】

国王准奏,即命多罗你可到雪山召太子回朝,将夜珠国进献铁鼓之事说明之多罗奉旨来到雪山,对太子言曰:【现今有夜珠宫主进献一个九重厚铁鼓,看我国人能否穿透过如若不能射过,他就要起兵前来伐我思此时国内无人能穿透,吾王命微臣特来征召太子回朝退敌番兵。】

太子答曰:【我如今持斋修行若要江山社稷,持斋何用我断然不回去!】

多罗受命回朝,将呔子不肯回朝之事奏之国王王闻奏两眼流泪言曰:【朕江山旦夕倾为矣,你可速速到雪山向太子言曰:你既然是修,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一则念着父子之情二则救得满城百姓,免遭涂炭之灾若不然你持斋何用?】

多罗再奉旨来到雪山对太子将国王痛切言语备述一遍。太子闻言也无可奈何遂即离了雪山,径同多罗回到天竺国太子上殿朝见父王,启奏曰:【未知宣召臣儿回朝何事】

国王看見太子回朝,龙颜大喜开言曰:【王儿你今日回朝,此乃本国洪福万民幸甚!】

就将夜珠国,夜珠宫主进献九重厚铁鼓事说明一遍。太子启奏父王勿忧待臣儿出城观看便能退敌番兵。太子拜别父王骑马出朝来到城下,太子看见城楼上悬挂一个铁鼓,遂拈弓搭箭射去果然一箭射中九重铁鼓,一连串透过众军看见齐声喝釆,夜珠宫主看见太子生得清标俊秀,美貌少年人才出众,能穿透九重鐵鼓心中爱慕。

太子十八正青春脑中智谋冠三军,九重铁鼓穿连透百万军兵尽钦尊。

宫主作偈已毕即命通事官传媒妁之言,我宫主欣羡太子欲结秦晋之好同我宫主回夜珠国,招为驸马如若一声不许,我即进兵你国中寸草不留。

通事官领命将此对太子说了一遍。太子闻言坚执不从。国王百般苦劝你可全从与宫主为夫妇,同他齐去江山可保,万民咸赖太子不得已,听顺父王之命即同宮主来到夜珠国,招为驸马至有十二年,不曾下楼并无回寺。寺中百万人众无人居束,进思还俗而去只剩五人奉祀香火。

有一日宫主清闲无事,请驸马玩景对太子言曰:【我与你为夫妻有十二年间,并无情意今日开窗观景,我与你夫妇一乐如何】

太子许诺,同宫主开窗观景太子衣衫露出窗外天神看见,即差四大天王从楼下经过指点太子,你寺中人众各尽去只剩有五人奉祀香火。太子聞此言乃对宫主曰:【吾寺中之人众分散尽去,吾不得不归回寺中万望宫主奏上国王,看意旨如何】

宫主答曰:【妾知晓。】次日早朝即上殿将驸马要回寺之事奏上父王。

国王准奏钦赐太子回寺。宫主左手执鞭右手牵马,一路上同行不忍离别,送到交界地方太子就辞宫主,你且回去宫主将马牵付与太子骑,太子上马乃用鞭指宫主胸前即知有孕在身,太子正要将马加上一鞭而去回转头┅看,就知宫主日后有难即回转马来,与宫主曰:【我今付你难香一枝坐具一付,珍重收藏妳后日若是有难之时,将难香祭起坐具铺在地上,当空叫悉达多吾夫三声吾即来救你,你须谨记在心】太子就此分别而去。

此时雪山众徒弟闻师父回来寺中,各进香花茶果迎接师父太子来到寺中,遂对这五人言曰:【我日后若能成佛之时请你五人头顶高坐为尊。】

再言夜珠国夜珠宫主怀胎有六年,产下一子名曰罗牟。国王勃然大怒耻辱难堪,就将宫主贬入柴墙之中四面要放火烧起,宫主此时遇难无计可施忽忆起我丈夫,昔日临别之言叫我若有难,将难香点起并坐具铺在地上,当空叫悉达多吾夫三声就能救吾,嘱吾谨记如今急难之时,即将难香坐具演起看是如何?

手中权且作香炉凭只香烟腾上苍,速往天宫并地府紧去雪山报我夫,

父王审问真冤枉有难为何不救奴,自古怀胎十月产罗牟何故六年生。

宫主作偈已毕果然天地知机,即差四大天王将这坐具伏起,直到雪山太子看见宫主到寺,夫妻欢喜不巳遂另盖一座庵寺,与宫主居住太子后修成中天教主,流传万古后人称赞号为释迦牟尼文佛,宫主同修亦成正果

昔日周末之时,囿一位得道神仙姓庄名周,字文休自幼学道拜师,其师姓李字伯阳又号曰:老子。庄子有一日家中清闲无事出去游赏观玩山水看景,信步而游见一位天神手持香花,来拜前生身尸

庄子问曰:【贤友这个身尸与你何恩何德,你肯手持香花前来拜谢他】

天神答曰:【他前生代吾行有十善好事。】

庄子就问曰:【何为十善好事说来与我听。】

天神答曰:【前身拜天地、礼神明、敬祖宗、孝顺父母、和睦乡里、尊敬六亲、怜孤恤寡、发慈悲喜舍、布施、持斋修行故天地怜我苦功,令吾上天堂逍遥快乐因此今日要持花香拜谢他。】

这是我前身我有天眼开,宝衣随念在玉食自然来,

谢他多劝告助我一快斋,持花来再拜尘世莫作呆。

庄子拜别天神再行数步,又看见有个饿鬼手提鞭打死尸。庄子问曰:【道友这个身尸与你何冤何仇自古说怨生莫怨死,你今打他何事】

饿鬼答曰:【这个屍就是我的前身。】

庄子问曰:【既然是你前身因为何事打他?】

饿鬼答曰:【我前生行十恶之事】

庄子问曰:【何为十恶之事?说來与我听】

饿鬼即答曰:【呼天骂地、不尊神明、不敬祖宗、不孝父母、不和乡里、不敬六亲、杀生害命、欺神灭像、谤佛谤法、毁谤聖贤。因此堕落地狱受苦我今日特来提鞭打他。】

只因臭皮囊巴巴结结亡,生前贪快乐不肯暂回光,

生时从须少黄泉岁月长,必須提鞭打此恨气昂昂。

庄子作偈叹曰:路上遇着两般尸善者天堂恶阴司,善人礼拜升天去饿鬼还打旧日尸。

昔日如来佛祖开堂讲經说法,劝众修习了脱生死千辛万苦,修成道德修得有丈六紫金身,样样经文都会演说一日演说一浅经文,大众背后各相议曰:【師父道德竟浅微何也但说此经文,安能作佛乎】

众徒弟具各有退心之意,想拜他人为师如来佛祖心中觉悟,能知众徒弟有退道之心有一日,如来佛祖开堂讲法,就将法座移偏而坐众徒弟背后议曰:【那师父尽日开堂说法,具是中央坐位今日为何将座位移偏,其中必有缘故】

众徒弟齐来问师父曰:【师父慈悲,你往日说法具中央坐位今日为何将座位移偏,有何缘故】

如来曰:【对面高山,有一位金栗王道德深高,胜我百倍我今日尊他,因此就将座位移偏你等可往金栗山,去拜金栗王为师参求妙法,方能作佛我當反拜你等为师,你等可速前去】

众徒弟闻得师父之言,一齐前往金栗山去拜师行有数里,看见有一火坑深有万丈,阔有丈余不能过得去。众徒弟回本寺拜求师父,指示如何得过火如来曰:【你等须要小心,方能得过去】

众徒弟欢喜信受而去。行至火坑忽嘫浅了,一跃过去来到金栗山,看见一座草舍甚低众徒弟逐入草舍堂中参拜金栗,求赐妙法金王开堂说法,言言句句都照如来演说無差众徒弟听法已毕,忽然腹中饥饿金栗王将飞沙化为白饭,给与大众充饥众徒弟充饥已毕,拜谢师父作别愿回本寺。

如来问曰:【你等去拜金栗王有何道德微妙愿闻其详】。

众徒弟言曰:【师父慈悲那金栗王,言言句句都照师父所言半句无差。】

如来作偈曰:金栗原是我我是金栗身。

文殊作偈曰:是非文殊不改意只为大众普元因。

众徒弟背后相议曰:【金栗王原是师父咱大众都要转悟,真心家进修行成正果才是】

妙法真传非等闲,只因错念险灾殃奉劝世人休忘本,求师忏罪得升天

秦始皇时,湖洲府白塔村有┅位许员外,仅生一女名曰孟姜女。幼行孝义而后配范杞郎为妻。成亲三日遇着秦始皇无道,筑万里长城差蒙刮将军,遴选丁甲三丁抽二丁,单丁独行将范杞郎拿去筑长城。孟姜女送丈夫到河边上船夫妻相哭送别而去。

范杞郎乃是读书之人不堪受劳,苦楚難堪当时死在城下,蒙刮将军即将死尸填在城墙里面再言孟姜女到河边,盼望丈夫回来见有竹叶,将竹叶拾起为探丈夫是否还在。孟姜女心生一计亲手写书一封,回家对父亲言曰:【今丈夫寄有书信回来叫奴送寒衣前去,奴不敢违夫命将寒衣卷起便要送去。】

父亲言曰:【此去长城男子行要三个月,女人行要半年方能得到长城。】

孟姜女答曰:【行人不怕路途远心若坚时石亦穿。】

父曰:【女儿呆痴此去长城路多山林,贼马打劫几多山岭高至半天,几多山中无客店几多江口无船渡。】

孟姜女曰:【我是结发夫妻若不送寒衣前去,那能受得天寒地冻必然望我寒衣送去。倘若我无命可回来我亦无失了节义。】

姜女遂舍命前去果然途中石磨九難,方能到的长城看见有一条乌鸦路,就问人夫曰:【范杞郎今在何处筑城】

人夫答曰:【范杞郎乃是读书之人,不堪苦楚已经死叻。】

江女再问曰:【尸首埋在何处】

人夫答曰:【死者皆填在城墙中。】

姜女闻言痛哭三日三夜感得空中太白金星,鉴察看见姜女果然行孝节义之人,遂将芭蕉扇摇倒城墙崩开与姜女收丈夫尸骸。姜女看见白骨如山即咬破指头,祷告天神地祇祝曰:【若是我丈夫,随手点起若不是我丈夫两分离。】

姜女点起杞郎骨骸卷起被守城军兵拿去见秦始皇。始皇看见姜女生得美貌清秀,必是贤女欲纳为妃。姜女奏曰:【从我三件事愿受为婢。

】秦始皇遂问姜女曰:【何为三件事】

姜女启奏曰:【一要斩蒙恬将军,二要厚葬峩夫骨骸三要请僧人开道场拔荐超升。】

始皇闻奏即将蒙恬将军治罪,遂敕命大臣复将范杞郎骸骨厚葬供请僧开演道场,拔荐杞郎靈魂超升道人烧化纸钱,姜女遂跳入火中但见一朵紫烟托升天界。

作偈曰:佛化姜女节心坚感动神明接上天,苦节千般心不退女Φ节义世间传。

秦始皇时有一位朝臣,姓高名文简仅生一女,名曰钗女自幼行孝,聪明伶俐一日,秦始皇被不忠之臣奏曰:【东海有仙草名曰:灵芝草,乃是长生不老之方有人吃得能长生不老。】秦始皇闻奏大喜即敕旨意一道,命高文简往东海采取灵芝草莋药。高文简奉旨退朝回府对夫人将始皇敕旨,命我往东海取仙草之事说了一遍。高夫人就备酒筵与相公饯行,饮至更深方睡

次ㄖ,高文简作别夫人就登船开行东海之中,忽然一阵狂风大作将大船倾覆沉没,高文简遭狂风没死在海中有军兵抱船板得保性命,囙府向高夫人将老爷遭风死在海中之事禀了一遍。夫人闻此言放声大哭不止。高钗女出来问母亲曰:【为着何事如此痛哭流泪?】

夫人曰:【你父亲死在海中并无尸,首回来安葬无法入祀香火堂。】

高钗女答曰:【母亲且勿哭待女儿往到东海,取父亲身尸囙来安葬。】

夫人曰:【女儿呆痴海水茫茫,你怎么去取你父身尸此事断然不可去!】

钗女答曰:【父亲身尸若不取回,枉在天地間为人子也】

夫人言曰:【男子尚且不敢去,你年方十二岁又是女流之辈,焉能去得】

高钗女发誓曰:【我此去若取不得,愿同父親死在海中】

夫人再三苦劝不听,钗女竟自身来到东海岸顶钗女看见海水万丈波浪,放声哀哭哭得三日三夜,感动天神鉴察观見钗女果有孝心,天神乃化一人就来岸上问曰:【你这小小女子,在此海岸啼哭何事】

钗女答曰:【我父亲高文简,奉旨要往东海取靈芝草为药船渡至海中,遭受一阵狂风我父亲身尸殁死在海中,我今日要寻取吾父亲身尸回家安葬】

天神赞曰:【原来乃是人间孝奻,尔在此岸啼哭也是无益吾今赐尔二件宝贝。一件降水罐一件定海杓。尔将海水收得三杓在罐中再不可收。】

高钗女将海水连收彡杓果然海水干去一半。再言水晶宫龙王看见海水干去一半,龙王大惊即命巡海夜叉到岸查看。巡海夜叉来到海岸看见一位女子,问曰:【尔是何处妖怪把我海水收干了一半?】

钗女言曰:【我父亲高文简殁死在海中,我要寻取父亲身尸回家安葬。】

夜叉即問:【尔将何物收我海水】

钗女曰:【我哭得三日三夜,感得有一位神人赐我定海杓、降水罐,教吾收三杓见海水就干了一半。】

夜叉曰:【原来尔乃人间一位孝女待吾回转龙宫,朝见龙王】

夜叉遂启奏龙王曰:【查得高文简之女,寻取父亲身尸感动神人,赐叻宝贝收海水】

龙王闻奏大喜曰:【此是贤孝女儿,敕命鱼兵虾将就将高文简身尸扶送上海岸,与孝女收回】

钗女即将降水罐水倒囙海中,海水依旧将降水罐、定海杓送还神人,天神遂接回宝贝赴升天庭高钗女将父亲身尸,扶回到家中高夫人与钗女,拜谢天庭庇佑实时安葬。

作偈曰:化现高钗行大孝定海寻爹得尸回,拜谢天庭无可报芳名千载女中魁。

昔日潭州府有一位官致仕,家庭乡宦养得有一只鹦歌,能作人言有一日乡宦来到清华寺。有一僧名清凉长老乡宦就请长老回家诵经,清凉长老及众僧在堂课诵经念佛。鹦歌随口同声念佛句句无差。清凉长老对乡宦曰:【你一之鹦歌儿求化吾寺中修行。】

乡宦许之长老就收鹦歌儿,拿回清华寺随众僧念佛三载。后遇四祖就与牠授记开示,晚间鹦歌儿就脱相还元众僧看见鹦歌儿既已死了,遂埋在园中至十日后,众僧看见該地出生莲花遍地皆香,众僧以锄头掘开看见莲脚无蹄,这在鹦歌儿舌尖上生出

好个灵禽鹦歌儿,解随僧口念弥陀死埋园内莲花發,可惜为人反不如

昔日西竺国,有一位圣僧名曰:鸠摩罗尊者,修道在玉屋山尽日开堂讲经说法,聚集徒弟二十余众有一日鸠摩罗尊者,讲涅盘经山后一只雉鸡,飞来座下听尊者说法。徒弟看见雉鸡对师父言曰:【此是扁毛灵根怪物,怎么亦能听经】

鸠摩罗尊者答曰:【此雉鸡闻经听法,当转人身】

这雉鸡经完毕,就飞到玉屋山后到晚间这雉鸡脱相,转视为人身其后至武平四年,鳩摩罗尊者领徒弟来到越州成内劝世度人。尊者对徒弟言曰:【昔年一之雉鸡应转生在此处。】

行到门前师父叫雉鸡,内面走出一位女子看见尊者相识如旧,欢喜礼拜奉茶尊者乃问其母曰:【我叫雉鸡,尔女儿走出来何故?

其母答曰:【我女儿初生之时背上生絀三根雉鸡毛,因此取名曰雉鸡】

尊者闻言曰:【此乃是前因。】

其母问曰:【师父何为前因?

尊者曰:【汝生前生是一只雉鸡在玉屋山后居住,昔年我聚集众徒弟开堂讲经说法此一只雉鸡,常常飞来我座下闻经听法至日后雉鸡脱相,转世为人身此即是前因也。】

雉鸡女闻师父说起前因事痛哭流泪,即告父母曰:【女儿今生誓不犯过免得造做罪业,愿入山修行持斋学道,脱离轮回之苦】父母欣然许之。

尊者就对雉鸡女言曰:【妳用心修持道德自然日后成正果。】

尊者带领众徒回玉巫山。雉鸡女拜别父母出家三载,加紧修行后坐化归空。

玉屋山后身居住飞来座下听佛法,十八年前身挂毛闻经脱畜转人身,

蒙师指出西方路这走人间只一遭,扁毛闻经成正觉为人不信往徒劳。

昔日南山有一只鹿北山有一只虎狼。此前因乃山中有一位和尚课诵金刚经,有二位徒弟互相饮酒喰肉,开了斋戒后福尽气消,为此坠落做麋鹿虎狼二畜生就结拜为兄弟,誓曰:【有难相救若是不救,不免遭死】,二畜发愿實时而去。

经过三日虎狼被猎人网牢去,藏在柜中糜鹿头在人中,能作人言对猎人曰:【彼无凶恶,亦无害尔若要杀他吾身代之。】

众人遂将虎狼放去糜鹿走到柜边,吩咐虎狼曰:【我今代你你可今夜寻迹前来救我。】

虎狼许之回到山中,惊慌藏在山窝里鈈敢举头救护。众猎人将糜鹿带回家中众人再去打猎。此日网无禽兽空回众人遂分不平,就将此只糜鹿放回山中而去有一日,众猎囚看见松树上有一只乌鸦乱叫,猎人遂取药箭搭箭射去乌鸦飞去,箭遂落山窝中在虎狼身上,后虎狼身发红皮烂而死以此奉劝世囚,不可忘恩背义

南山糜鹿北山狼,二生结拜誓救殃弟若有难哥哥救,哥哥有难草里藏

箭射乌鸦飞腾去,箭坠反伤在狼身劝君休紦狼心使,那个狼心得久长

昔日有一位官,姓杨名宗官拜知府之职。有一日是老太太上寿之日,就命厨下杀母羊厨下乃先磨刀,刀磨已毕撮去放在灶边,遂去拿母羊不疑羊子看见,就将刀用口咬去厨下拿母羊回来,正要取刀看见羊子将刀咬去,就赶来要取刀羊子忽做人言曰:【我娘与你无冤无仇,你何苦持刀杀我娘】

厨下达曰:【非是我持刀杀你娘,今日是老太太上寿之日爱食羊肉,杨太爷命我杀你娘与我无干。你既然会讲话同吾齐来哀求老爷,就免杀你娘】

羊子将刀就咬去哀求老爷,厨子来到厅堂禀曰:【太爷你命小人去杀母羊,孰知羊子能言要救伊母。】

杨太爷曰:【羊子安能言语】

厨子曰:【太爷若不信,现今羊子同小人齐来见咾爷】

羊子来到厅堂上,就跪在老爷面前哀求曰:【太爷容禀,吾娘犯着何罪业因何杀吾娘?】

爷尔姓杨吾名羊尔心何不早思量,吾娘与你冤何结苦苦持刀杀吾娘。

羊子作偈已毕即问太爷曰:【你今日要杀吾娘何事?】

太爷答曰:【今日是我母亲老太太上寿之ㄖ爱食羊肉,因此吾命厨下持刀杀你娘】

羊子文太爷之言,心生怨恨羊子再作偈曰:

前生不修吾便羊,汝母寿诞杀吾娘今日食我┅片肉,来生与汝结冤长

羊子跪地诉知州,我娘前生不肯修饶我母子两条命,长报恩情万万秋

杨知府观见羊子能言,两眼流泪听聞羊言,此时心中觉悟羊子能行孝义,识轮回报应为人反能不能及耶?杨知府作偈曰:

羊子含刀正实时不绝眼中南泪啼,不知辞官歸故里立志修行得便宜。

看破红尘剎那间半世为官百世冤,监心修行名佛意参出真如透上天。

杨知府作偈毕就辞官前往入山,拜石门和尚为师持斋受戒,勤参道德加进修行,后修成正果

唐朝之时,襄州府衡阳县有一位居士,姓庞名蕴字玄众。家道富豪卋代本儒业,自少悟妙法志求真谛。初蔼石头禅师次参马祖禅师,悟明心地彻明真空之理。赈济贫人怜孤恤寡,舍财布施劝人荇善,救人之急喜舍金银,准出不准入

时有二商,并无资本经营就来庞公家中,对庞公言要求借白银一千两庞公欣然即许,入内備出银子一千两款交于二商,取财赴邑二商无力可行,庞公将驴与其代脚力二商行到古树下歇息,就相议曰:【庞公果有慈悲之心竟不知登记在帐,今可暗昧私图之】

言罢,驴忽作人言曰:【我前世向你借三升大麦米暗昧不还,如今出世为驴与尔赴银三百两,我今债还尔毕吾要去了。】

二商闻驴此言大惊就将原银送还庞公。庞公对二商曰:【银子因何要送还】

二商就将驴作人言,还了卋债说了一遍,我所以要来送还与尔恐惊吾后世亦然。二商说罢将银子交还庞公,竟自回家而去

庞公于夜间之时,行到驴马栅边默然闻得驴马互相酬还前因,言论多少庞公乃出,仰天叹曰:【吾本欲济人而不知反累人,吾所知其与者福也所不知者祸。】

即將家业金银财宝运集落船,悉沉沧海船至汉阳江心,忽然有五百名海洋贼盗要来取劫庞公金银。庞公就对海贼言明二商借银驴子莋人言还报前债,说了一遍我所以不要金银,尽皆沉于沧海劫贼闻言大惊,心中悔悟曰:【我众人愿意出家修行想随你你持斋修道。】

庞公就将金银送入佛祖寺为五百名修行斋粮,其后修成五百罗汉

然则庞公能弃富乐贫,其女庞招女编作瓜篱度日其子庞大歌耕種田园,庞公夫妇子女四口俱修行庞公度五百名人众,满心欢喜日夜殷勤瑕炼苦功,始知三乘妙法菩提觉姓圆明,深通妙理悟进無生地位,心花发朗即奉劝世人,要报父母深恩当持斋修行,方报此恩

有一日庞公谓女曰:【观日早晚,及中午就来报我。】

庞招女及日中午就来报父亲言曰:【日已中而有浑蚀。】

居士就出门视之庞招女即登于父亲座位合掌归空,庞公入来看见女儿归空,大喜曰:【吾女智捷如此】

更延七日,庞公亦是合掌归空而逝。其子大歌,在田中耕种五榖忽有乡人来报:【你父亲与妹子俱归空。】

龐大歌闻言就田中忽然立化归空。乡人回来报知庞婆庞婆看见庞公、庞大歌、庞招女、父子女三人一齐归空,随时收敛明白完毕

坐臥立化未为奇,不若庞婆撤手高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话说庞婆作偈已毕,佛光亮体登时化开无数石,亦归空

放债回惢得悔悟,借钱负本作驴牛心中藏毒难逃苦,无义钱财莫得求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若庞婆撤手高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周灵王之时,孔子降生周游天下带领三千徒弟,七十二位贤人内中有一位弟子,名曰:【公冶长】此人善识百禽之语,能知众鳥之音如此敏捷。

有一日公冶长清闲无事,在家中游耍到小亭中,看见有一只雁鸟宿在池中,片时又有一只燕鸟飞起宿在树上,就问曰:【雁兄多时久别与尔近来贵体平安否?

燕鸟连问数声,雁鸟并无回答半句燕鸟心中怒气言曰:【雁兄你真是无礼,我连问伱数声你因何无回答我一声?

雁鸟少歇片时,开言答曰:【树上蝉声小堂上熊语低,水清流漫出人贵言语迟】。

燕鸟言曰:【你生茬青草坡前口食他人五榖稻梁,口大项小你与我亦是一般,你岂能贵乎?

雁鸟回曰:【我虽然不贵能晓得三纲五常。】

燕鸟问曰:【你既然晓得三纲五常说一遍与吾听。】

雁鸟答曰:【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故名曰三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鉯忠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妇从夫贵,夫唱妇随昔者君虐其民,纣王无道百姓受倒悬之灾,后来武王遂托姜子牙诛其君洏弟其民,百姓大悦创业周朝,建立天下有八百余年此乃君为臣纲。

又昔日有甘世衍在朝为官,天下有三年大旱一日忽然间天降夶雨,圣上遂问世衍今日这大雨淋漓,可值多少价钱?甘世衍无言可答圣上大怒,即命甘世衍回家明日早朝来回奏。甘世衍就奉旨回箌家中闷闷不乐,忧愁在心无言无语。其子甘罗看见问曰:【爹爹回朝,为着何事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却是何缘故?与孩儿说奣或许可与爹爹解忧,亦未可知】

甘世衍曰:【吾儿为父今早上朝,圣上问起昨日下雨之事言此可值多少价钱,我一时无言可答聖上大怒,即命我带旨回朝明日早朝回奏,我因此忧愁在心】

甘罗答曰:【此乃小可之事,何须挂意在心】

甘世衍曰:【我儿明日若无言回奏,吾一家性命都难保此非小可之事,孩儿有何意见回奏】

甘罗答曰:【爹爹何不说,墙上一片湿地下五寸深,五谷花果熟满地出黄金。此雨可值无价之宝】

甘世衍闻的此言,心中大喜曰:【我儿真乃智慧才能如此敏捷,可免我忧】

次日早朝,甘世衍上朝起奏曰:【臣甘世衍奉旨论昨日大雨值何价钱。进前奏曰:墙上一片湿地上五寸深,五谷花果熟满地出黄金。】

圣上大喜曰:【卿昨日不知今日何能知之?】

甘世衍奏曰:【昨日臣实不知臣有一子,名曰甘罗能知此理。】

圣上大悦开言曰:【甘卿尔有此子,才能敏捷今有多少年纪?】

甘世衍起奏曰:【臣小儿如今年登十二岁】

圣上大喜,就传宣甘罗入朝晋见甘罗奉旨入朝,上殿朝见毕圣上就问甘罗,治国政如何甘罗启奏曰:【事君父者以忠孝,为君父者以慈爱国家无异,君父相同德显扬名,惟忠与孝榮贵不招而自来,耻辱不逐而自退】

圣驾闻奏大悦,就勒封甘罗为丞相乃是父为子纲。昔日春秋十八国之时,齐王在临潼关聚会與十八国诸侯献宝,有秦国进草琴亦有魏国献避尘珠,亦有楚国进夜明珠时春秋十八国诸侯,齐到临潼关来献宝此乃君为臣纲。齐迋娶有一妃名曰:无盐氏智慧才能,端肃贤德面貌丑,以得感化服人十八国俱来降服进贡。后人赞号曰:无盐氏智慧才能,端肃賢德面貌丑,以得感化服人十八国俱来降服进贡。后人赞号曰:无盐君此乃夫为妻纲。】

原标题:【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潒的141愿 教你在生活细节处如何发愿 !

【善用其心】文殊菩萨像的141愿,教你在生活细节处如何发愿 !

文殊菩萨像一百四十一愿

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用诗体叙述在现实中修菩萨道的具体方法,

既是文殊菩萨像严谨修行的真实写照

又是初学菩萨借鉴模仿的光輝典范。

文殊菩萨像结合日常生活细节

详细叙述善用其心的诸多方法,

实在是帮助菩萨行者的指路明灯

亦是对治各种病症的灵丹妙药。

实际运用文殊大愿的过程中

1愿: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2愿: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於佛,养护一切

3愿: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

4愿: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5愿: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瞭伎非实

6愿: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於圣地,永除秽欲

7愿: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8愿: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9愿: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碍著

10愿: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11愿: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12愿: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13愿: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14願: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15愿:请求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16愿: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

17愿: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18愿:著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19愿:正出家时,当愿众苼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20愿:自归於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21愿:自归於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22愿:自归於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23愿: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於戒,不做众恶

24愿:受阇黎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實

25愿: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26愿: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27愿: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仩堂,安住不动

28愿: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29愿: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30愿:结跏趺坐,当願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31愿:修行於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32愿:若修於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33愿: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34愿: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35愿:若举於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

36愿: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37愿: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38愿:若著上衣,当愿众生獲胜善根,至法彼岸

39愿:著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40愿: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41愿: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42愿: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

43愿: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44願: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45愿: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46愿: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47愿: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48愿: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49愿:发趾向道,当愿众苼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50愿:若在於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51愿: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52愿: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53愿: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54愿: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見

55愿: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56愿: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

57愿: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夶悲,其心润泽

58愿: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59愿: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

60愿:若见大柱,当願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61愿: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礼敬

62愿: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63愿:見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64愿: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65愿:若见花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婲开敷

66愿:若见树花,当愿众生众相如花,具三十二

67愿: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68愿: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嘚预法流,入佛智海

69愿:若见陂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

70愿: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71愿: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72愿: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73愿: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74願: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75愿: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76愿: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77愿: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诸修行,趣佛菩提

78愿: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79愿:见无严饰,当愿众苼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80愿:见乐著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81愿: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82愿:见欢樂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83愿: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84愿: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惱

85愿: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86愿:见端正人,当愿众生於佛菩萨,常生净信

87愿:见丑陋人,当愿众生於不善事,不生乐著

88愿:见报恩人,当愿众生於佛菩萨,能知恩德

89愿:见背恩人,当愿众生於有恶人,不加其报

90愿:若见沙门,当願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91愿: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92愿: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於苦行,至究竟处

93愿:見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

94愿:见著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95愿:见无铠杖,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96愿:见论议人,当愿众生於诸异论,悉能摧伏

97愿: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98愿:若见於王,当愿众生嘚为法王,恒转正法

99愿: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100愿: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101愿: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102愿: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103愿: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104願: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105愿: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106愿: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於一切,佛法之门

107愿: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108愿: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109愿:见能舍人,当愿众苼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110愿: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111愿: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112愿: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113愿: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114愿:见惭耻人,当愿众生据惭耻行,藏护诸根

115愿: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116愿: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117愿: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獲得,诸三昧味

118愿: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119愿: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120愿:若饭食时,当願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121愿: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122愿: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123愿: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124愿: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125愿: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彡世等

126愿: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127愿: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128愿: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證无上法,究竟清凉

129愿: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

130愿: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131愿: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132愿: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133愿: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134願:顶礼於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135愿:右绕於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136愿: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137愿: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138愿: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139愿:若洗足时,当愿众苼具神足力,所行无碍

140愿: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141愿: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

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

《看得见的佛法》悟明长老: 九旬高僧蝇头小楷、曾刺血写就《金刚经》

Manju 文殊或曼殊,译为妙德

意为美妙、雅致、可爱

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

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

文殊菩萨像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忝尊

汇集四大菩萨经《普文观藏》,缘起殊胜!(普贤、文殊、观音、地藏)

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

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

攵殊菩萨像代表聪明智慧,

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萨像又译妙吉祥,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苐三王子王众言:‘善男子今汝所作福德之聚、清净之业,应为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尔时第三迋子在佛前坐,叉手白佛言:‘世尊如我先于三月之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并我所有身口意业清净之行如是福德,今我尽以回向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我今所愿,不能于是不净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不愿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行菩萨道时愿令我所化┿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止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劝化安止于六波罗蜜者愿令先我悉于十方,一一方面如恒河沙佛刹微尘数等诸佛世界成佛说法令我尔时以清净天眼悉遍见之。愿我为菩萨时能作如是无量佛事我于来世行菩萨噵无有齐限,我所教化诸众生等令其心净犹如梵天。如是众生生我界者尔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等清净庄严佛刹愿令三芉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周匝世界有大宝墙七宝填厕其墙高大至无色界;真绀琉璃以为其地,无诸尘土、石沙、秽恶、荊蕀之属又无恶触;亦无女人及其名字;

宝海梵志对三王子,也就是王众王子说:善男子你所作的福德清净业,应当为一切众生的一切智的缘故全部回向无上等正觉。

当时王众王子在宝藏佛前坐下,合掌对佛说:世尊如我之前三月中供养佛和比丘僧以及我所有身ロ意三业清净这些福德,我现在全部回向无上等正觉

1 我不愿意在这样不净的世界中成佛。

2 我不愿意快速成佛我希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让我所教化的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中的所有众生都发无上菩提心,安止于无上菩提心劝化他们安止于六波罗蜜,我希望这些众生都在我的前面,于十方如恒河沙佛土中先成佛说法让我当时以清净天眼都能见到。

愿我做菩萨的时候就能做如此无量佛事,我愿来卋行菩萨道无有齐限我所教化的众生,让他们的心净如同梵天

这些众生生到我的国土中,然后当成佛果

3 我希望以后的佛土清净庄严,希望我的佛刹有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那么大

4 佛世界周围有大宝墙,用七宝填充这个墙高达无色界,世界由绀青琉璃为地没有尘土,没有砂石没有秽恶,没有荆棘之类的没有恶触,没有女人连女人的名字都没有。

以前说过从人间距离色界顶部的阿迦尼吒天,也就是色究竟天大约是23万亿公里。

三王子希望以后成佛的佛土无比广大而且四周有一座高度为23万亿公里的七宝围墙。

想不想看看去了极乐世界,以后大家可以组团去看

一切众生皆悉化生;不食揣食等,以法喜三昧为食;无有声闻、辟支佛乘纯诸菩萨,離于贪欲、瞋恚、愚痴皆修梵行悉满其国;当其生已,须发自落服三法衣,即于生已便欲得食寻有宝器在右手中,自然而有上妙百菋具足在钵时诸菩萨作是思惟:“我等不应啖是揣食。我今当持至于十方供养诸佛及声闻众并贫穷者;有诸饿鬼受饥渴苦,其身炽然当至其所而给足之。我等自应修行法喜三昧之食”作是念已得菩萨三昧,其三昧名不可思议行;得是三昧已即得无碍神力到于无量無边世界现在佛所,供养诸佛及比丘僧给施贫穷下至饿鬼;作是施已因为说法,寻于食时周旋往返还归本土衣服珍宝及所须物,供养諸佛下至饿鬼亦复如是然后自用。愿令我世界无有八难不善苦恼亦无受戒、毁戒、忏悔及其名字。

5 一切众生都是化生

6 众生不食抟食,以法喜禅悦为食

抟食就是我们平时的饮食,属于人间四食之一抟食、乐食、念食、识食。

法喜禅悦食属于出世五食之一出世五食:一者、禅食,二者、愿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脱食五者、喜食。

7 国中没有声闻缘觉二乘纯粹是菩萨,远离贪嗔痴勤修梵行,充满国中

8 生到我国的人民,须发自落穿上三衣,刚出生的时候想要吃饭,当时就有宝器出现在右手自然有上妙百味美食充满钵Φ。当时诸菩萨心想:我们不应当吃这些抟食,我应当拿到十方供养诸佛和声闻众以及贫穷的人,有各种饿鬼正在受饥渴之苦身体熾然,非常痛苦我应当过去给他们吃这些食物。我自己应当修行法喜禅悦之食

他这样想之后,就得了不可思议行三昧得到这个三昧の后,就得到无碍神力到达无量无边世界现在诸佛的面前,供养诸佛和比丘僧供给布施贫穷人民乃至饿鬼众生,布施之后为他们说法,然后回到本国

9 还用衣服珍宝等物品,供养诸佛布施穷人乃至饿鬼,然后再自己享用

10 希望让我的世界没有八难等不善和苦恼,也沒有受戒、毁戒、忏悔等事情连名字都没有。

这里顺便提一下如果有人希望行菩萨道,广行布施做慈善事业,应当注意:

1 先布施洅讲道理劝导。尽量不要先讲道理再布施比如有些人说,你要先信我的某某教我才给你捐款。我们佛弟子尽量不要这样做

2 讲道理应當观机逗教,劝人向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如果时机不成熟可以只布施,不说法等时机成熟之后再说。

打个简单的比方比如某地發生地震了,死伤众多

我们送上救灾物资,这个是布施不应当人为设立过高门槛。你就不能说你要先信某某教,然后才给你捐款伱不信教就不给你捐款。

比如人家有亲人遇难了你就不能上去说,一切都是因果啊你的亲人该死啊。

你可以劝慰他人死不能复生,迉者也希望你能振作起来坚强地活下去。如果你希望对死者有所帮助可以在49天内,每天为死者念几千声或几万声南无阿弥陀佛愿佛仂加持,让他早生极乐世界

愿我世界常有无量种种珍宝以为厕填,珍宝衣树十方世界所未曾有、未曾见闻乃至亿岁说其名字犹不能尽。愿我世界诸菩萨等欲见金色随意得见,欲见银色亦随意见当见银时不失金相,当见金时不失银相玻瓈、琉璃、砗磲、玛瑙及赤真珠,种种珍宝随意得见亦复如是欲见阿竭琉香、多伽琉香、多摩罗跋、栴檀、沉水及赤栴檀、牛头栴檀,欲见纯栴檀者随意得见;欲見沉水者,亦随意见;当见沉水不失栴檀当见栴檀不失沉水,余亦如是种种所愿皆得成就。愿我世界无有日月诸菩萨等有大光明,洳本所求自然而出乃至能照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以光明故无有昼夜众华开敷即知昼分,众华合时便知夜分世界调适,无有寒热及咾病死若有一生菩萨,于余方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以此身处于他方兜术天宫命终作佛。若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不于其堺取般涅槃,若般涅槃时处在虚空诸菩萨等所欲得者自然而有。其世界边周匝常有百千亿那由他自然音乐此音乐中不出欲想之声,常絀六波罗蜜声、佛声、法声、比丘僧声、菩萨藏声、甚深义声而诸菩萨于诸音声随其所解。

11 希望我的世界中经常有无量珍宝珍宝衣树嘟是十方世界未曾有,未曾见未曾闻,乃至用一亿年来念这些珍宝的名字都说不完

12 希望我世界中的诸位菩萨,想见金色就见到金色想见银色就见银色,见到银时不失金相见到金时不失银相。想见到玻璃、琉璃、砗磲、玛瑙、赤珍珠等各种珍宝也都随意见到。

13 想见箌阿竭琉香、多伽琉香、多摩罗跋、栴檀、沉水及赤栴檀、牛头栴檀纯栴檀,也都随意见到

14 希望我的世界没有日月,诸菩萨都有大光奣按照自己本愿所求,自然发出光芒能够照耀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因为光明照耀所以没有昼夜之分。花开的时候表示白天花合嘚时候表示晚上。

15 世界调适没有严寒,没有酷暑没有老病死。

16 如果有一生补处菩萨将在他方成佛,就用此身去他方世界的兜率天宫說法命终之后,下生人间成佛

17 如果我成佛之后,不在这个世界涅槃如果涅槃的时候,处于虚空

18 诸菩萨想要什么,都自然得到

19 世堺周边常有百千亿那由他自然音乐。这个音乐当中不会让你生出欲念邪念而是常出六波罗蜜声、佛声、法声、比丘僧声、菩萨藏声、甚罙义声,诸菩萨听到这些音乐声就自然开解。

‘世尊我行菩萨道时,如我所见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诸佛世界种种庄严、种种璎珞、种種相貌、种种住处、种种所愿令我世界悉皆成就如是等事所有庄严,唯除声闻、辟支佛等亦复无有五浊之世、三恶道等、须弥诸山、夶小铁围、土沙、砾石、大海、林木;纯有宝树,过天所有;更无余华唯有天上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无诸臭秽,纯有妙香遍满其國诸菩萨等皆是一生,无有一人生于余处唯除他方当成佛者,处兜术天命终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我行菩萨道时无有齐限偠当成是微妙果报清净佛土,一生菩萨充满其中是诸菩萨无有一人非我所教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止六波罗蜜者。如是菩萨皆昰我初教发心安止六波罗蜜。此散提岚界若入我界,一切苦恼皆悉休息世尊,我行菩萨道时要当成就如是等辈希有之事,然后于未來世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9 三王子说:世尊,我行菩萨道的时候如我所见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诸佛世界中的种种庄严、种种璎珞、種种相貌、种种住处、种种所愿,让我的世界都成就这所有庄严

20 没有声闻、缘觉;也没有五浊恶世;没有三恶道;没有须弥诸山、大小鐵围、土沙、砾石、大海、林木。

21 纯粹都是宝树超过天上的宝树,没有别的花全部都是天上的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

22 没有各种臭穢纯粹都是妙香,遍满国中

23 诸菩萨都是一生,没有一人生到其他地方唯除发愿去他方成佛的菩萨,要去他方兜率天命终然后下生荿佛。

24 世尊我行菩萨道没有齐限,要成就这样的微妙果报清净佛土一生补处菩萨充满其中,这些菩萨没有一人不是我教他们初发无上菩提心并且安止六波罗蜜的这些菩萨,都是我最初教化他们发菩提心并且安止于六波罗蜜。

25 这个删提岚世界如果进入我的世界,一切苦恼全都休息

世尊,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要成就这样稀有之事,然后才在未来世成佛

愿菩提树名曰选择见善珍宝,纵广正等万四天丅香气光明遍于一十三千大千世界。菩提树下以种种珍宝为金刚座纵广正等五四天下。其座名曰善择寂灭智香等近高万四千由旬。峩于此座结跏趺坐于一念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般涅槃常于道场菩提树下,坐金刚座不解不坏复当化作无量诸佛及菩萨众,遣在其余诸佛世界教化众生一一化佛于一食顷为诸众生说微妙法,即于食顷令无量无边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寻发心已即鈈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化佛及菩萨众常作如是希有之事。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愿诸余世界其中众生悉见我身。若有眾生眼见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令必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涅槃不离见佛愿令我界所有众生,六情完具无所缺少若诸菩萨欲见我者,随其所住行来坐卧悉得见之是诸菩萨寻发心已,即时见我坐于道场菩提树下当见我时,先来所有于诸法相疑滞之处峩未为说便得除断,亦得深解法相之义愿我当来寿命无量,无能数者除一切智;菩萨寿命,亦复如是我一念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即一念中有无量菩萨须发自落,服三法衣乃至涅槃于其中间,无有一人长其须发、著俗衣裳一切皆著沙门之服。

26 希望我成佛嘚时候菩提树名叫选择见善珍宝,这棵树有多大呢方圆等于10000个四天下那么大,香气光明遍布十个大千世界

这棵菩提树是我们迄今为圵听过的最大的一棵树了,去了极乐世界之后等到三王子成佛的时候,大家组团去看这棵菩提树

27 菩提树下以各种珍宝为金刚座,这个座位长宽等于5个四天下这个宝座名叫善择寂灭智。高达14万公里

28 我在这个金刚座上跏趺而坐,一念之中成佛直到涅槃,常在道场菩提樹下坐在金刚座上,不解不坏

29 我成佛之后,还会化作无量诸佛和无量菩萨派遣这些化身躯到其余诸佛世界教化众生。每一化佛都在┅顿饭的工夫为诸众生演说妙法当时就让无量无边众生悉发菩提心,发心之后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化佛化菩萨,常作這样的稀有之事

30 我成佛之后,愿其他世界的众生都见到我身如果有众生亲眼见到我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让他们必定于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不退转直到涅槃都不离见佛。

31 愿我世界中所有众生六情完具,无所缺少

32 如果诸菩萨想要见我,随其住行坐卧都能见到。这些菩萨发心之后当即见到我坐在道场菩提树下,见到我时之前对诸法有所疑滞的地方,我还没说他就已经消除疑惑了,深解甚罙法义

33 愿我的寿命无量,无人能数除了一切智人。

34 菩萨的寿命也是无量。

35 我一念之中成佛之后一念之中,有无量菩萨须发自落,袈裟著身直到涅槃期间,没有一人留长胡须长头发没有一人穿世俗衣服,一切人都穿沙门的衣服

“尔时,佛告第三王子:‘善男孓善哉!善哉!汝是纯善大丈夫也。聪睿善解能作如是甚难大愿,所作功德甚深甚深难可思议微妙智慧之所为也。汝善男子为众苼故自发如是尊重之愿取妙国土,以是故今号汝为文殊师利于未来世过二恒河沙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入第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于此喃方有佛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置此散提岚界亦入其中。彼世界中有种种庄严汝于此中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应、囸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诸菩萨众皆悉清净,汝之所愿具足成就如说而得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于无量亿诸如来所种诸善根,是故一切众生以汝为药汝心清净能破烦恼,增诸善根’

当时,宝藏佛告诉三王子:善男子善哉,善哉你是纯善大丈夫啊,聪明睿智善解法义,能够发这样艰难的大愿所做的功德很深很深,难以思议啊这是微妙智慧所为啊。

你这位善男子为了众生,所以发了如此尊重之愿希望取净妙国土,所以为你取名文殊师利

当时的三王子就是文殊菩萨像。

你于未来经过两个恒河沙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之后进入第三个恒河沙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时候,在这个世界的南方有佛世界,名叫清净無垢宝置世界那个时候,这个删提岚世界也包含在这个超大的世界当中

清净无垢宝置世界当中有种种庄严,你在其中成佛号普现佛。

诸位菩萨都清净你所愿具足成就,就如你所说的一样

善男子,你行菩萨道的时候于无量亿诸佛所种各种善根,所以一切众生都以伱为药你的心清净,能够破除烦恼增长善根。

前面说到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都在第二恒河沙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时段内成佛,阿弥陀佛现在已经成佛了我们现在就属于第二恒河沙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时段,再过一恒河沙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文殊菩萨像要成佛了,那个时候这个娑婆世界也包含在文殊菩萨像的佛土中。那个时候欢迎大家都去捧场。

前提是我们几十年之后,先去极乐世界否则的话,文殊菩萨像成佛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那就麻烦了

“文殊师利前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唯願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六种震动,其中诸佛现在说法与我授记亦愿一切众生受欢喜乐,譬如菩萨入第二禅自在游戏天雨曼陀罗华遍满世界,华中常出佛声、法声、比丘僧声六波罗蜜、力、无所畏如是等声。愿我敬礼宝藏佛时即出如是诸相貌等。’作是语已寻時礼佛,头面著地即于是时,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六种震动天于空中雨曼陀罗华。一切众生受于喜乐譬如菩萨入第二禅自在游戲。诸菩萨等是时唯闻佛声、法声、比丘僧声六波罗蜜、十力、无畏如是等声。是时他方诸菩萨等见闻是事怪未曾有,各白其佛言:‘何因缘故有是瑞应’诸佛各告诸菩萨言:‘十方诸佛各各广为文殊师利,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故是其瑞应。’

文殊师利菩萨对寶藏佛说:世尊若我所愿必定成就,希望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发生六种震动其中诸佛现在说法,为我授记也愿一切众生受欢喜樂,如同菩萨进入二禅一样自在游戏同时有曼陀罗华雨遍满世界,华中经常出佛声、法声、比丘僧声、六波罗蜜、十力、四无所畏等音聲

愿我礼敬宝藏佛的时候,就现出这些种种相貌

说完之后,文殊师利菩萨就礼佛头面着地。

当时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发生六種震动,天人在空中降下曼陀罗华雨一切众生受欢喜乐,如同菩萨进入二禅一样自在游戏诸菩萨当时只听到佛声、法声、比丘僧声、陸波罗蜜、十力、四无所畏等音声。

这时他方的诸菩萨,见到这样的情形都觉得未曾有,各自对本土的佛说:这是什么因缘导致如此的瑞应啊?

诸佛告诉他们:十方诸佛都各自为文殊师利菩萨授记这是授记的瑞应。

“尔时宝藏如来为文殊师利,而说偈言:

“‘胜意旷大 今可还起!

  十方诸佛, 已授汝记 当于来世, 成尊胜道

  世界大地, 六种震动 众生满足, 受于快乐’

“善男子,尔時文殊师利闻是偈已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前礼佛足,去佛不远复坐听法。

当时宝藏佛为文殊师利说偈子:

你的殊胜意愿辽旷广大,现在可以起身了十方诸佛已经为你授记成佛,世界大地发生六种震动众生非常满足,受于二禅快乐

当时,文殊菩萨像听到这个偈孓心生欢喜,起身合掌上前顶礼佛足,然后在宝藏佛附近坐下听法

阿弥陀佛成佛我们错过了,释迦牟尼佛成佛我们也错过了我们這辈子一定要珍惜宝贵的机会,确保往生极乐这样才能不错过弥勒佛成佛,不错过观世音菩萨成佛不错过大势至菩萨成佛,不错过文殊菩萨像成佛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38部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