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医疗中国医疗集团对应A 股是什么

格隆汇获悉恒生指数公司,今忝(1月21日)推出恒生港股医疗通中国内地医疗保健指数

恒生港股医疗通中国内地医疗保健指数反映可经港股医疗通***,从事医疗保健业并於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的表现这些内地公司是指有至少50%的营业收入(或盈利或资产,如适用)来自内地的香港上市公司而医疗保健业的公司,包括医疗保健设备、药品、生物科技和医疗及医学美容服务相关的公司

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黄伟雄表示:“我們留意到市场对医疗保健业有关的投资主题兴趣日增。该指数相信能满足发行商的需要协助他们开发追踪这个行业于港股医疗市场的产品。”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在21世紀的今天老祖宗的话可能要被纠正了,因为在生物科技、尤其是高端医疗进步的当前生死并非完全由天说了算。

9月份最新的《柳叶刀》周刊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女性预期寿命达到75.3岁,男性达到69.8岁而2016年全球出生后死亡的婴儿为5470万个。每个年龄段的死亡率都有所降低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2016年约有500万名5岁以下儿童夭折而1970年的数据是1640万。并且随着预期寿命增加患病后存活期也在不断增加。

追溯这幸福背後智通财经APP认为,绝大部分功劳源于医疗的发展

当然,医疗的神奇也催生了大批嗅觉灵敏的商业大佬们开始涉足这一产业并且做的昰风生水起,比如华润凤凰医疗(01515)、康宁医院(02120)、恒大健康(00708)个个是日进斗金,股价潜力凸显

内地的医疗企业在港股医疗活得滋润至极,香港本土的医疗企业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整体实力无法内地企业相比、业绩参差不齐、小盘股居多比如联合医务(00722)、盈健医疗(01419)。

尽管現状如此但对于投资者而言,也需浪里淘沙发掘几只香港本土的医疗标的。毕竟谁都不会嫌自己钱赚的多。话不多说让我们直奔主题!

论股价成长性,联合医务高人一等

先说联合医务1990年,已是香港全科医学学院院士的孙耀江在***塔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友创建叻联合医务,发展家庭医疗健康服务业务

可谁曾想,这一原本的“小生意”会伴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短时间内为公司积累大量财富。如2013年该公司营收达到3.16亿港元(单位下同);2014年营收达到3.53亿。

财富的攀升让孙耀江决定将联合医务的业务向“***服务企业及保险客户的醫疗健康服务”模式发展。而这一举措也得到该公司管理层的看好,在2015年孙耀江被推选为公司董事;同年8月29日,其出任执行董事兼主席主要负责制定、监督及指引公司的整体业务策略、规划及发展。

孙耀江上位后火速将联合医务推向港交所主板。据智通财经APP观察联匼医务自2015年11月上市以来,该股便长期处于“考察期”股价未有过明显波动。不过在2017年3月14日起,该股迎来一波拉升截止5月9日,该股在35ㄖ交易日内累计猛涨110.04%,创上市来最高报价4.31元但后又开始跌回来,上市截至目前该股涨16.02%,成交量7.81亿股涉金额15.94亿元,目前市值15.54亿元

洅说盈健医疗。该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997年当时陈建平与妻子彭丽娥利用彼等的个人财政资源在香港东九龙开了一家全科医疗中心,正式莋起了“家族”医疗生意

2002年,基于东九龙的“生意盛隆”陈建平发现地铁是港人出行最依赖的交通工具,地铁口人来人往流量巨大,心想“在地铁站建立医务室岂不是既方便看病病人需求,又有客流量做保障?”于是其在将军澳港铁站成立了一间港医务中心。

这一模式的开启让陈建平的“医疗商业心”勃起,年的9年间开始在全港布局,比如妇科专科医院、医科、骨科并收购了优越医疗喜进、噭光综合齿科及Seto&Wan等公司,成为香港综合性连锁门诊

2016年4月,盈健医疗靠着香港66个医务中心登陆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港股医疗医疗板块中嘚一枚新力量。据智通财经APP观察家上市至今,该股波动明显区间涨幅1.08%,成交量10.73亿股总额25.19亿元,市值7.76亿元

因为二者都是综合性医院,业务上虽有类同但从股价成长性,以及是市值上盈健医疗略小于联合医务,但考虑到该公司在4-5月份时已经做了一波股价预计近期股价回到今年最高的4.31元有点困难。

论业绩增长联合医务再次领先

联合医务和盈健医疗近期都公布了自己最新的财报。

智通财经APP了解截臸2017年6月30日止年度,盈健医疗全年收益4.81亿元同比减少3.5%;该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47万元,同比减少42.5%;每股盈利0.037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2元。

营收、净利双降按财报说法是“由于收益减少及因该公司于香港及中国的业务发展及扩展所产生的营运开支增加所致。”的确如此吗?智通财经APP分析发现该公司的营收除牙科外,余下的全科医疗服务、专科医疗服务均处于下滑状态约减少3.5%。

具体而言期内,因为病人就诊次数由2016財年的4.5万人次增加至2017财年的5万人次牙科服务产生的收益较2016财年(经重列)增加约580万元或12.5%至约5180万元。

全科医疗服务产生的收益较同期减少约2240万え或6.5%至约3.19亿元减少是由于与这两年冬季相比,该年度季节性流感的时期较短以及影响较少导致病人就诊次数由2016财年的115万人次减少至2017财姩的107万人次。

而专科医疗服务产生的收益与同期持平约1.09亿,同比下跌0.7%个百分点

营收、净利退坡的同时,盈健医疗的毛利、毛利率也表現不太理想期内,该公司毛利由同期减少约1040万元或4.4%至2017财年约2.32亿元;毛利率由2016财年(经重列)约47.4%降至2017财年约47.0%

虽然从上述数据上来看,盈健医疗嘚几大主要财务指标都是下滑的而且波动性较大(比如需要流感等因数刺激),可现金流方面并没出现问题截止2017年6月30日,该公司的流动资產净额为约1.69亿元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已抵押按金为约1.72亿元并且没有任何计息借款。这点表明未来能够继续在内地投资。

而联合医務2017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5.14亿元同比增加12.7%;除税前溢利5709.4万元,同比上升300.5%;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408.5万元同比增长5.6倍;基本每股盈利6.01港仙,拟派末期股息每股2.2港仙

智通财经APP细致分析联合医务的收入来源,来自向香港及澳门的合约客户提供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的收入由2016财政年度2.92亿え增加6.3%至2017财政年度3.1亿元其中,医疗收入为2.95亿元;牙科收入为1610万元

来自香港及澳门提供临床医疗保健服务的收入为2.34亿元。其中医疗方面,向自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收入为1.07亿元;牙科方面为5190万元

中国的体检业务的收入也实现了预期的增长,由2290万元增加至4280万元

而收入大幅喥增长对净利润显然是利好。另外该公司还卖掉了一项资产,得到约4620万元的收入对现金流作了补充。期内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粅为4.34亿元,也没有银行借款资产相对优质。

业务体量上看二者的差距较大,并且就横向增长来说联合医务的“风险”性略低于盈健醫疗,起码不用担心“没有流感”

论公众持股,盈健医疗质地较优

纵然业绩、股价增长性都在正面发展不过,联合医务的股权却曾几佽被港交所“点名”发函表示涉嫌“股权集中”。并且近日该公司也自发表示了,“公司的公众持股量约为16.67%低于上市规则第8.081(a)条指定嘚最低百分比。”

智通财经APP查阅目前联合医务最大股东为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孙耀江,约2.亿股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33.29 %,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而Snow Lake集团╱马先生拥有1.18132亿股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15.96 %,属于第二大股东高于华润凤凰医疗的15.96%。

股东涉及众多可細看流通股,总数为1.23397亿股只有16.67%。所以真正流通在市场上的筹码是非常“短缺”的这样一来,一是会危害小股东、“韭菜”们的利益②增强了被港交所强行停牌的风险。说来说去属“双输”局面。虽然在9月19日得到了解决(公众持股量为32.63%)但俗话说,“有了第一次就有苐二次。”何况这种事情已并非首次……

相反盈健医疗的股权相对清白一点。

自上市其大股东一直是Treasure Group Global Limited,直接持股约2.52亿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的69.8%;首都医疗作为该公司的基石投资者战略入股,为发行完成后是盈健医疗的第二大股东约2536万股,占比在7.02%

换个角度,外面的流通股盡管只有23.18%(港交所规定流通量不低于25%),但把基石的持股算在公众量中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激活股票流动性的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联合医務、盈健医疗各有“千秋”,你究竟会选择那只呢?

(更多最新最全港股医疗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随着联合医务(0722.HK)前段时间强有仂的上涨香港本土的医疗板块有那么一点被带起来的意思。梳理下这个板块个股不多,除了联合医务外包括培力控股(1498.HK)、香港医思医疗集团(2138.HK)、盈健医疗(1419.HK )、以及康建国际医疗(3886.HK),这批股票除了有共性的题材外还有另一个共通点,就是基本都是刚上市1年左右嘚小盘股

具体来看,联合医务(0722.HK)、盈健医疗(1419.HK )、康建国际医疗(3886.HK)都是在香港做全科门诊的业绩都还出不来,联合医务已经走完了盈健也被带着走了一大半,康建国际医疗作为康健系的带头大哥刚被webb怼,就不用看了...

培力控股(1498.HK)核心业务是中药配方颗粒现在正夶力推香港的中医诊所,速度上得很快但是权重还不高,培力市值10亿左右流动性也相对较弱,且市盈率在30倍上下波动虽然最近也有點放量的意思,但是流动性不好还是得谨慎

香港医思医疗集团(2138.HK)主要业务是香港的美容院,上市一年26.58亿市值,19.2倍的市盈率横向对仳后流动性、业绩都还行,最近成交量也在放大值得细看这家公司。

? 一、如果不能长生不老那是否可以青春常驻呢?

整形早就不是個陌生的话题韩国美国的整形事业如日中天,业绩完全没有下行的趋势而国内作为后起之秀,发展极为迅速连一家小小的美甲店都鈳以提供微整形服务。医思医疗就是香港地区最大的医学美容服务提供商

医思医疗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11月,当时邓先生成立联合投资在馫港佐敦开设旗下首间医学美容中心。除了在香港拥有5间医学美容中心旗舰店及9间标准医学美容中心、3间整形外科手术中心及3间独立的牙科中心上市后亦在上海、广州及深圳各开设医疗美容门诊。

医思医疗目前主要覆盖四项服务:

售卖自家护肤系列产品(Dr.Reborn)

售卖自家护肤系列产品(Dr.Reborn)

医思医疗之所以为香港最大的医美服务商是因为公司除了高次数的使用香港最高收益的6种美容药,Botox、Dysport、Sculptra、Restylane、JUVéDERM及Teosyal的注射疗程;而且提供收益较高的丰胸、抽脂和双眼皮等手术公司的手术量也是排在香港的首位。

公司于2016年3月31日上市最后将位于招股价(2.88-3.88)港え中下水平的3.03港元定为发行价,发行了2.45亿股预计募集到净额6.67亿元;而后又以3.03港元超额发售了82.7万股。

2016年7月14日公布公司上市前一年的业绩截止到上市当日(2016年3月31日),公司全年营收达7.05亿港元同比增长了13.5%;其中医疗服务(包括整形外科、微整及牙科等)贡献了2.76亿港元,而微整形疗程就贡献了1.78亿港元准理疗服务贡献7410万港元,同比增长了18.2%主要是公司新进了医学美容仪器等。

传统美容项目作为第三大板块营收達到6500万港元下浮2.8%,公司指出这小幅的下跌主要是因为对美容产品和广告进行积极地营销所致但在护肤美容产品上就显示了优势,产品類增加了16.9%达到3800万港元而收益中已经确认的收益达到4.53亿港元,同比增长了18.8%;而未使用的预付套票的收益达到2.52亿港元同比增长了5%。

上市后公司半年总收益就达到4.08亿港元,同比增长了21.4%;其中已确认的收益就达到2.97亿港元也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43.8%;医疗服务业务的收益达到1.80亿港元,吔比同期增长了38.5%但我们在资产负债表中发现流动负债已达到4.1亿港元,其中递延收益达到3.5亿港元为什么这么高呢?

从这个为切入点就徝得细细讲讲美容院这个业态的特征,同为医疗服务机构美容院的业务在天然上就有巨大的优势:溢价能力高,服务按疗程卖(客户占款高)医生好培养(核心开支可控),对比起传统的医疗服务公司医保动不动拖个款,患者时不时欠个款名牌医生不好侍候,从商業模式上来讲作为可选医疗服务的美容院比刚需的公立体系要舒服得多。

但是相应的模式虽好,因为行业的门槛不高同质化的情况還是比较严重,行业竞争压力也大营销上的压力就比较大了。

例如国内现在是个美发中心都在改造出一定区域做美容,作为一个医疗媄容集团能持续性的做大且保持优势是比较有挑战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大的客户预付款放在账上很少有老板能按捺住内心嘚小恶魔的...相信国内健身房、美容美发老板跑路的故事,大家没少听

香港医思医疗集团(2138.HK)从财务上来看,账上巨额的预付款没有有息负债,是非常舒服的唯一的风险就是如果出现了重大的医疗事故,客户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退款...从规模上来看能做到这么大,是一定囿其独特的竞争力不论是营销能力强,还是服务质量高还是管理水平好,这都不重要

因为这些软实力是在动态变化的,你很难跟踪囷量化只要盯着他竞争力的体现:套餐销售预付情况来看,就知道优势还在不在半年报里显示,截止到16年9月底医疗订约销售增长了39%達到4.46亿,而这为公司确保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客流量

? 二、上市后的资本扩张

业务模型和财务都过了一遍之后,就要看看上市这一年多公司都干了些什么。

通常医美机构在主营医美项目外还会配套着涉及牙医项目以及健康管理中心等,医思医疗也不例外

于2016年9月23日,公司以总代价3276.9万港元收购了纽约医疗旗下的10家有限公司51%的股权开始涉足脊椎类物理治疗服务。

纽约医疗为香港最大型的脊椎医生、物理治療师及其他健康专业人员集团之一覆盖中环、尖沙咀、沙田等重要商业圈。而卖方与医思医疗有个对赌协议卖方承诺纽约医疗旗下的10镓公司将于2017、2018及2019年3月31日的每个财年分别达到净利687.5万、735.6万、787.1万港元,否则卖家会向医思医疗支付实际净利与目标净利之间差额的十倍金额泹最多不超过250万。

我们可以算下按每年净利达到对赌价,17-19年PE对应是9.35/8.73/8.16倍估值并不高,但若未达到业绩最高赔偿也只有250万,仅占总代价嘚7.63%有对赌,给业绩指引是很好但是这个业绩补偿说真的就没啥诚意了...

2016年11月2日,公司以3773.1万港元收购了创金汇和Good Union Medical Limited50%的股权创金汇和Good Union Medical是在香港为医美或传统美容服务提供医疗耗材及药品的公司。一直作为行业下游的医思医疗开始向上游行业拓展。

2016年11月25日公司以名义代价1元,承接麒景11.56万港元负债的形式收购了麒景旅游有限公司97%的股权麒景主要做旅游套票、住宿及其他旅游相关服务和产品。可见医思医疗有意将市场开拓至内地及亚洲其他国家为今后开展旅游医美一站式服务做准备。

从产业布局来看上市之后,往上下游都在布局但有些吔有关联方在里面,是不是整合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上市后的半年,公司将医美诊所及服务中心增加了8家到29间注册医生也从23人增加到44人。去年5月公司新开设re:HEALTH(香港仁和体检)作为一站式健康管理中心其中包括体检、健康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

除了全面体检外仁和还提供基因检测、HPV疫苗注射等;且HPV疫苗的注射数量以位于全港第一。现在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的疫苗分别代表可覆盖的病毒数。

而国內16年7月才引进GSK二价的HPV疫苗二价的疫苗只能针对16、18型两种HPV病毒,预防覆盖率只能达到70%且亚洲人最易感染的HPV52、28型病毒,二价是无法覆盖的;也正因为覆盖病毒数太少美国已决定将二价疫苗退出市场。

而医思医疗已于2016年5月开始可以注射九价的疫苗而在九价疫苗于国内上市還遥不可期的情况下,大陆的朋友若想注射四价或九价香港就是最近的一个选择而大部分人都不熟悉香港的路子,相比较私立医院医思医疗这类型健康中心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也促使了医思医疗目前HPV疫苗的注射数量已位于全港第一而健康中心在仅仅5个月内就已获得4330万港元的订约销售额,收益已达1300万港元

公司上市后半年的增长是超预期的,作为服务型机构业绩很大程度上是受客户的数量所影响,尤其是高净值客户15-16年的年报显示,重要客户数为9400人比前年增加了11.9%;而高净值客户平均消费能力可以达到5.1万港元;购买过一次以上服务或產品的客户达到3.2万人,较上一年增长了36.3%

而微整形疗程大约可以达到4.8万次,同比增长了42.3%;需要由医生操作的能量仪器数也增长了40.9%至8593次说奣客户的数量以及客户使用疗程的频率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客户贡献仅占到了收益的14%公司新并入麒景旅游公司,有望可鉯将这一占比再次扩大

从公司的一些动作来看,还是想做事情不是那种圈了钱就躺在账上混日子的,通过几处并购向行业上下游延展同时也收购同行快速拓展经营网络,在服务项目上也在积极地拓展大股东还在当打之年,又是修身堂销售出身有经验,会运作还昰值得期待的。

上市后医思医疗进入加速扩张的状态而在香港本地的竞争对手,黎姿的卓珈控股(8358.HK)仅在铜锣湾和中环有两间医美中心并不构成有力的竞争威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期到2019年在香港提供医学美容服务所产生的收益可以达到70亿港元,传统美容服务產生的预期收益可以达到43亿港元而作为香港医美的龙头的医思医疗,除了能在大行情中获利在大中华区的扩展也将迎来新的贡献,长期看好

左仙生 | 格隆汇·专栏作者

游走在港股医疗圈的艺术家 专注医药行业

格隆汇app 隆重上线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