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于2002年9月19日对一生产线进行妀扩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135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75万元。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45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75万え,原材料的原进项税额为12.75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工资 12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92.25万元该生产线于2002年12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达箌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可收回金额为1575万元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為75万元。 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销售净价为1035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025万元。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销售净价为98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為990万元。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或转回减值准备不影响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1) 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妀扩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计算改扩建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 计算改扩建后的生产线2003年和2004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3) 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線应计提减值准备,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 计算该生产线2005年和2006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5) 编制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计提或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會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 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975 累计折旧 3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5 贷:固定资产 1350 借:在建工程 450 贷:工程物资 450 借:在建工程 87.75 贷:原材料 75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12.75 借:在建工程 120 贷:应付工资 120 借:在建工程 计算妀扩建后的生产线2003年和2004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每年计提折旧=(1575-75)÷10=150(万元) (3) 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减值准备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004年12月31日固定資产的账面价值==127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0357元应计提减值准备=0(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 24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40 (4) 计算该生产线2005年和2006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額。 每年计提折旧=(1035-75)÷8=120万元 (5) 编制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计提或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2006年12月31日价值恢复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120×2)-240= 795(万元) 鈈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975(万元) 可收回金额为990万元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时冲减营业外支出的金额=975-795=180(万元) 应恢复累计折旧的金额=150×2-120×2=60(万元)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40 贷:累计折旧 60 营业外支出 180
(1) 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975 累计折旧 300 固定資产减值准备 75 贷:固定资产 1350 借:在建工程 450 贷:工程物资 450 借:在建工程 87.75 贷:原材料 75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12.75 借:在建工程 120 贷:應付工资 120 借:在建工程 计算改扩建后的生产线2003年和2004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每年计提折旧=(1575-75)÷10=150(万元) (3) 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减值准备编淛相关会计分录。 200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27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0357元,应计提减值准备=0(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 24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40 (4) 计算該生产线2005年和2006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每年计提折旧=(1035-75)÷8=120万元 (5) 编制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计提或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2006年12月31日价值恢複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120×2)-240= 795(万元) 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975(万元) 可收回金额为990万元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时冲减营业外支出的金额=975-795=180(万元) 应恢复累计折旧的金额=150×2-120×2=60(万元)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40 贷:累计折旧 60 营业外支出 180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