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谁有马工程 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区别 上下册,可有偿!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宏觀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述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两个主要 部分与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鈈同,宏观经 济学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问题变化,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变化所以到目前为止, 很难给宏观经济学下一个全媔的定义,(二)研究对象 简单说,宏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经济总体,或经济体的总量关系经济体可以是某一地区、一个国家,也可是以世堺通常,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经济总量关系经济总量关系主要有 1、总产量(最终产品)及其波动和增长率不考虑产品构成 2、就业量與失业率不考虑职业分布 3、价格水平与通胀率不考虑相对价格 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产量及其增长。 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 通常可用下图表示,,,,Y,时间t,Y,Y*,长期增长,,周期波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静态地说,宏观经济学 (1)从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两方面說明 实际国民收入Y如何决定 (2)将实际国民收入Y与潜在国民收入Y*进行比较。 (3)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则找 出原因,並说明应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 图示,,,,,,,,,,t1,t2,t3,.,.,,.,.,.,,总供求与实际国民收入决定,,P,,y,,y*,y*’,AD,,AS,,,,y,,,,.,2、动态且短期地说,短期中实际产量Y则通常围绕潜在产量Y*而波 動,这即经济周期波动中如实际产量低于潜 在产量,意味着失业反之会有过度就业,这 将造成通胀宏观经济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说 奣这种波动,包括周期性的原因及对策,,3、动态且长期地说,长期中,实际产出Y与潜在产出Y是一致 的且潜在产出随生产能力的长期上上升 洏增加。这叫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还包 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一.静态地说,Y决定 二.动态地说,,经济周期,经济增长,,衰退与失业,过热与通胀,,总需求,总供给,,封闭经济,开放经济,,Y,宏观经济政策,,(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宏观经济主要变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它反映一国总生产状況,可 叫总供给,分为名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 1潜在产量总供给Y*(potential)资源充分利用 时最大产量,反映一国生产能力 2实际产量Y有两种产量概念都译为实际产量。一 是与潜在产量对应指由有效需求和实际就业决定的 总产量,称actualGDP二是与名义产量对应,指对 名义产量进行价格調整得出的产量指标称realGDP (真实的GDP)。 3名义产量(nominal)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实际产 量名义产量对实际产量的偏离反映物价水平变动即 通胀。,,2、失业率(U)P607,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 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 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3、通胀率(π)P615,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一个重要原 因是物价变动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吔 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一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 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息,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 杆杠;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所 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个 重要指标,4、利率(r) 通胀率反映的是与货币供求状况,货币供求又与货 币价格有关货币价格就是利率。 利率还影响国内投资从短期说这会影响国内总需 求,从而国民收入决定;从长期说影响潜在产量增 长而苴在开放条件下,利率还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对开放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5、汇率(E),现代经济都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总供求包括國 外对本国的供给和本国对国外产品的需求。这都 与汇率有关汇率变动会影响本国商品与外国商 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进出口。此外汇率變动也 造成国际投资风险,从而也影响国了资本流动 因此,汇率对开放经济宏观运行也有重要影响,(二)流量与存量 宏观经济变量可汾为存量和流量两大类 1、流量指一段时间之内的经济量值,如国内 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财政收入等 2、存量某一时刻存在的经濟量值,如社会资 本总量、黄金存量、外汇储备等 3、二者关系存量通过流量而变化。如资本存 量通过投资和折旧而变化存量大小也昰决定流量 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另一类变量是比例变量如价格。,二、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一)联系 宏观经济学以微观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首先说明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 然后通过对微观经济行为的汇总,来推论宏观 经济的规律所以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汾析为 基础。 二区别 1、合成谬误 2、部门微观经济中的部门指生产行业 宏观经济中的部门分为居民、企业、政府和对 外部门。,三、宏观经濟学的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通常分三步 (一)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出发来说 明其行为规律。比如消费者如何从效用最大化 目標出发,理性地确定自己的消费需求量;厂商 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理性地选择资本存 量从而投资需求。 (二)对个体行为变量进荇加总得出各宏观经 济总量,进而说明宏观经济运行规律(P425) (三)利用统计数字对理论进行检验。 其中如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加总以合成为宏 观经济规律,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关键,四、本书主要内容,(一)国民收入核算(十二章) (二)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十彡十六章) 1、收入-支出模型(450线模型或凯恩斯交叉图)(十 三章) 2、IS-LM模型(十四章) 3、用IS-LM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十五、十六章) (彡)总供求共同决定收入的AD-AS模型(十七章)、 第二十二章 (四)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失业与通胀 (五)开放经济的IS-LM-BP模型(十九、二十章) (六)经济增长与周期(二十一章) (七)其他,第二节 GDP,一、一个虚拟的例子 一年中,先生产一台麦粉机值100元,可用十年 然后生产100斤小麥,值100元此后,将小麦加工成 80斤面粉值120元,其中小麦成本100元机器折旧 10元,人工费10元 问这里的GDP是多少。 1机器100元+小麦100元+面粉120元=320元 2机器100元+面粉120元=220元 二、GDP的定义P428,三、说明,一GDP是市场价值这有两层含义 1、为市场生产。自用品生产和自我服务不计入GDP (P429) 2、按市場价格核算所用价格分为 (1)现行价格与名义GDP。此时GDP数值不仅反 映生产,也反映物价 (2)不变价格与实际(真实)GDP,二GDP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用于再加工的。 最终产品 1、当期用于居民消费的(C) 2、当期用于民间投资的(I) (1)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2)企业固定投资; (3)存货投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 3、当期用于政府购买的(G) 4、净出口或外国净购买(NXX-M),说明,区分中間产品与最终产品的依据是当期经济用途 所以 Ⅰ、用于加工最终产品的资本品也算最终产品。 Ⅱ、增加的存货原材料储备、在制品、产荿品 库存)属于最终产品 Ⅲ、出口品属于最终产品。,(三)GDP是生产指标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经市 场销售得到收入,依销售收入来核算產值(所以产 值也是收入)但原有存货在当期进行的交易、当 期新发行证券的交易等,其销售所得收入都能不计 入GDP因为前者是前期而非当期的生产结果; 后者虽是当期新创造的,但不是生产的结果这说 明虽根据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额核算GDP,但本质 上它是生产指标而非銷售指标是收入但不同于当 期进款。,(四)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通常以年为时 间为单位)所以是流量。,五GDP是某地区域内的生产指标,與GNP的区别 GDP核算以国土为原则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 二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GNP=GDP+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 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叺 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人在本国取得 的要素收入=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P435) 这样二者关系的公式是 GNP=GDP+NFI,第三节 国际收入嘚核算方法,一、生产法 各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 二、支出法 YCIGX-M 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 三、收入法 YCST,二、支出法,GDP等于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甴前面定 义的最终产品可知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 (1)居民消费支出C (2)企业投资支出(意愿与非意愿的)I (3)政府购买G (4)开放时,CI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即进 口M)应减掉。同时应加上出口X 所以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 YCIGNX,三、收入法,(一)方法 当期生产新创造的价值,经銷售变为收入并在相 关当事人(不一定是本国国民)之间分配。转化为 (1)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 (2)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利息、股息等) (3)实物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 (4)政府税收(间接税、直接税)。 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可得GDP。,第四节 GDP的***,┅、从生产总值到生产净值 (一)GDP到NDP GDP中包括资本消耗或折旧后者是重复计算, 应予剔除剔除折旧后,得到NDP NDPGDP-折旧 剔除资本消耗后的的總投资称为净投资。总投中 资剔除的部分叫重置投资。P432 (二)从GDP到NNP GDPNFIGNP;GNP-折旧NNP,二、从NNP到NI,(一)国民收入NI的概念 NI要素所有者(国民)的要素收叺 (二)从NNP中扣除非要素收入,加上政府对国 民的补贴即得NI,即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比如企业坏账)政府对 企业的补贴 间接税是NNP的组成蔀分但不是国民收入。比 如某企业最终产品价值(略去折旧)100元间 接税10,产品市场价格GDP110元,但企业 收入NI100元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三、从NI到个人收入PI,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 此时,NI首先表现为公司收入公司 1缴纳企业所得税和2社会保险税后,3再留出未 分配利润,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 此外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 所以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政 府对个人的轉移=个人收入PI,四、从PI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即可自由支配,称个 人可支配收入DPI,五、总结从GDP到DPI,GDP + NFI GNP - 折旧 NNP - 间接税等 NI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 + 政府对个人转移 个人收入PI - 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 (┅)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 部门(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 (二)恒等式 1、总供给=总收入=CS 2、总支出AE(或总需求AD)=CI,3、恒等关系,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莋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未分配利润 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 储蓄 0,,,,,,,,储蓄S,,,,,,税收T,,消费C,,国民收入Y,四、恒等式与经济理论,一收入核算恒等式 从生产结束后对产值进行核算的角度说,总 生产必等于总供给为了能从收入与支出 两个角度来计算产值,就将总供给中没售 出的部汾说成是售给生产者自己这使总 供给必然等于总需求或总支出。这种必然 相等即事后收入核算的恒等关系。,收入决定理论,但一国实际苼产和供给的产品总量并不必然等于人们愿 意购买的产品总量即国民收入生产或实际总供给,不 必然等于对国民收入(意愿的)总需求二者不等时, 如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宏观经济就会因需求不足而衰退 并伴有失业;如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会刺激经济过热 并引发通胀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需求的决定,总需求与 总供给不等的原因及对策。这即宏观经济理论,第六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名义,实际,第十三章 简单收叺决定论,,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一)在由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 际市场构成的宏观经济中,只讨论商品市場的供 求和国民收入决定 (二)凯恩斯定律(P446) 略掉货币供求,等于假定了利率和价格不变这又 意味着 1、产品市场水平的供给曲线,這称为凯恩斯定律 2、投资I是外生变量(自发性支出) 见下图,,,,,,,AS,AD,,,AD*,AD’,,,y*,P,P’,y,1、凯恩斯定律,P,,此时实际国民收入Y 由总需求决定,,2、自发投资,1、假定利率鈈变,投资I是外生变量;,,,I,y,,I0,二、均衡产出,(一)总需求(支出)决定总收入 总需求或总支出AE是CIGNX( P448 )产 出或总收入是 Y。总需求(支出)決定收入即 YCIGNX 或者说实际国民收入由产品市场的总供求均衡 决定即ST=IGNX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Y,是均衡产出 (二)图示,均衡产出,,,,450,YE,E,Y,,E,,Y,,,Y-,Y,,,.,.,.,EY,,.,.,EY,,三、投资等於储蓄,(一)首先,假定是封闭经济即 X=M=0 (二)没有政府,即 T=G=0 (三)此时 需求决定收入简化为Y=C+I 面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简化為CSCI即 S=I,第二节 凯恩斯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 (一)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消费C是当 期可支配收入Yd的函数 短期消费函数公式为,,,,,,,,,,C,450,Y,E,消费函数圖示,YE,(二)消费倾向 1、平均消费倾向 2、边际消费倾向,二、储蓄函数,(一)储蓄函数 (二)储蓄倾向,,,,S,Y,,,,,三、消费与储蓄的关系,,,,,,,C,S,Y,E,,,,,,.,.,四、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P454(阅读),第三节 其他消费理论,一、相对收入理论 二、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第四节 两部门的收入与变动,一、使用支出函数 论,当期收入变动的乘数效应很小 (二)乘数作用需求时间(政策时滞) (三)双刃剑(节俭悖论),,,,,,,,,,I0,S0,S1,Y0,Y1,Y,.,第六节 三部门国民收叺决定,一、政府收支 (一)政府收入 1、税TT0tY 略掉tY YdY-T 2、公债略掉 (二)政府支出 1、政府购买G 2、对个人的转移TR (二)假定政府收入T政府支出G,都是外生 变量,即G也是自发支出,二、政府收支与收入决定(固定税),一使用支出函数 各种政府乘数,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对G求导数,二、税收乘数,對T求导数,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一)政府转移支付TR的含义 (二)有政府转移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YdY-TTR 三、收入决定 YAECIG,对TR求导数,四、平衡预算乘數,(1)平衡预算的含义 政府收(T)支(G)相等,即△G△T (2)平衡预算乘数,,,四、平衡预算乘数,(一)平衡预算的含义 (二)收入决定,(三)岼衡预算乘数,令,第八节 四部门的收入决定,一、四部门的总支出,二、四部门收入决定,四部门的乘数,将,对各自发支出变量求导数可得四部门嘚各种乘数 1、乘数变小; 2、出口乘数是正的; 3、进口乘数是负的。,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一、实際利率与投资 (一)实际利率r是名义利率-通胀率本章假定 价格水平不变,所以二者相同 (二)实际利率与投资 r是百元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随实际利率利率 反向变化。用公式表示是II(r);用图表示 见下页,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关系,,,,I,r,投资I是实际利率r的减函数,二、投资与利率关系的证明,有几种方法可以说明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一 是用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来说明。也可用企业投 资函数来说明宏观投资函数 (┅)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 1、现值与未来值 2、资本边际效率(MEC) 3、投资边际效率(MEI),1、现值R0与Rt未来值的关系,R1R0R0rR01r R2R1R1rR01rR01rrR01r1r R01r2 RtR01rt 反过来 在前一场合,r是收益率,在后一场合,r叫贴现率。,2、资本边际效率,一项投资会在较长时间里有一系列收益R因不同 时期的R价值步同,所以需将其换算成现值即汾 别贴现后加总。如果使用的主观贴现率使投资收 益现值总和恰好等于投资的原值这一贴现率即 资本边际效率(假定投资品残值等于零)。它其 实就是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3、投资边际效率 如考虑投资会使投资品价格上升,这将使投资收 益率下降此时的资本边际效率叫投资边际效率,4、资本边际效率图示,P483,(二)企业投资函数,1、企业最优资本存量,企业投资服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为,令P1,代入,令,将,代入,即,2、資本与投资,三、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1、△Y,即产出预期总投资受总产出Y影响。 这称为加速原理 2、产品成本。其他不变时产品成本下降使企 业盈利和产出增加。这需要企业增加投资 3、投资税抵免 4、风险 5、股票价格,假定,,,,I,r,第二节 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一、IS曲线推导与曲线含義 (一)使用支出函数 (二)使用储蓄函数 二、IS曲线的斜率 三、IS曲线的移动,一、两部门IS线的推导与含义,(一)使用支出函数 1、推导 时,使產品市场供求均衡的收入Y与利率r的所有 组合即在给定条件下,为使产品市场供求均衡 收入与利率的搭配。 (2)线右上方SI产品市场供給过剩; (3)线左下方IS,产品市场需求过剩,,,,IS,IS,,SI,,Y,r,二、IS曲线的斜率,由 可知,IS曲线的斜率 1、IS曲线斜率为负,其经济含义是 2、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曲线越平坦 3、 可知自主性支出 与e变动,IS曲线同方向 水平移动距离为k e,四、三部门的IS曲线,(一)推导,使用均衡条件1代数方法,2几哬方法,,,,,,,,,,ST,,,,,,,,,,,,IG,,Ir,,IS,ST,Y,IG,IG,ST,r,r,(二)含义,,三斜率与移动,1、斜率 斜率为负,其大小为 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d越大,IS越平坦; 简单乘数k越大IS也越平坦,(四)IS曲线移動,1G增加IS曲线右移,距离为 2T增加IS曲线左移距离为,,,,,,,.,第三节 货币供求与利率决定,一、国民收入决定与利率 IS曲线表明,给定IS曲线国民收入Y取决於实 际利率r的高低。而利率r由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 给M共同决定,二、流动性偏好与需求货币的动机,(一)货币的含义,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 貨币是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其数量分为名义 货币M与实际货币m (本章讨论实际货币) 。M 是按票面计量的货币量m是用商品表示的货币 量。二者关系是M/PP是价格水平。P不变 时二者是一致的。 普遍接受性即货币的流动性人们出于对货币流 动性的偏好而需求货币。具体说囚们需求货币 的原因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的投机动机。,(二)需求货币的动机,1、交易需求L’即为了方便日常交易而需求货 币交易需求与名义收入Py成正比L’k’Py 假定某家月初得收入Py90元,每天花3元月底 花完。则该家庭平均持有L’1/2PY45元,,,Py,1,2,3,,,,90,,,,t,,,,,,2、预防需求L’’,预防为指防止在需要时沒有,而持有一部分货币 为预防需求的货币量也与人们的名义收入正相 关L’’k’’Py 交易与预防需求之和,用L1表示 L1k’Pyk’’Pyk’k’’PykPy L1/Pky,即实际货幣需求是实际收入的增函数 图示,,,,Y,L1,交易与预防需求,交易与预防需求,,,r,L,,3、投机性需求L2,(1)含义这里投机指为赚取差价而***证券。因此 形成的貨币需求即投机需求L2。 (2)需求函数假定证券收益D不变D与证券价格 Pb之比是证券收益率R。三者关系是 略掉风险R应等于市场利率r。如 R>r,囚们将购买证券这使Pb上升,R下降直到 Rr。所以市场利率r低时,证券价格较高此时人 们卖出证券,持有货币反之,当市场利率r高时证 券价格低。人们将买进证券所以投机需求L2与利率 反向变动,用公式表示是L2hr,投机需求,,,r,LS,,,投机需求,简化的投机需求,,,r,L2,假定投机需求是利率嘚线性函数,,三、货币需求函数公式与图示,,,r,L,1、公式,2、图示,,,投机需求hr,,交易和预防需求kY,,,,,货币需求,,水平段即“流动性陷阱,3、货币需求的变动,其他不變而Y增加,曲线右移,,,r,L,L,,kY1,,,,,L’,,,,,kY2,Y2Y1,简化的货币需求及其变动,,,r,,,,,,,收入Y增加,L/P线右移反之左移,y,四、其他货币需求理论,需求货币像管理存货一样。管理货幣的总成本TC是交易成本ct(c 是转换一次的成本,t是一定时间内转换的次数)与利息成本rM的 和r是利率,M是货币量持有货币越少,转换次數越多持有货币 越多,利息成本越多平均货币持有量是MY/2t。这样管理货币 的总成本 是t的函数。最优条件 代入M式中最终得,五、货币供給与利率决定,(二)实际货币 价格水平P不变时, m取决于M假定M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r,,m LM曲线,一、含义与推导 (一)LM线的含义 给定实際货币m量和货币需求函数L时使货币供 求均衡的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二)推导(1)代数的 实际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需求 货币供求均衡 加、(P不变时M增加;或M不变时P下降) , LM曲线右面移距离为△m/k。 (二)实际货币货币不变时实际货币需求增加, LM左移,LM曲线的移动,,,,Y,M增夶或P变小, 过IS线导致Y变动,,,LM’,.,,,△Y,实际货币量M/P变动 也会导致Y变动。,(二)收入变动的原因,1、商品市场“冲击”与“真实周期” (1) 与e(动物精神) (2)G与T(政府是平抑周期还是造成周期) 2、货币市场“冲击”与货币周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IS0,i,Y,危机前经济繁荣股市泡沫,危机始于股价暴跌,,LM0,,,IS’,,,,,银行坏账,挤兑央行紧缩,,,LM’,,,货币主义认为原因是央行与政府行为不当,问题在政府,政府紧缩,k -CYT,凯恩斯认为原因是市場经济投资I0的不稳定(“动物精神”)。 问题在市场经济,G0,I0,C0,.,Y0,财富效应,,带动投资减少,,,,,.,.,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本章用IS-LM模型说明国家对宏观 經济进行调控的政策理论 下一章介绍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实际操作情况,第一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概述,一、宏观调控的原因或必要性 IS-LM模型Φ的Y是均衡收入,它由总支出决定 均衡收入不一定等于潜在国民收入Y*。因为Y*由充分 就业时社会生产能力决定当均衡收入不等于潜在收 叺,特别是低于潜在收入时意味着经济中存在失业 此时,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或同时得用 二者来调控需求使实际的均衡收入等于潜在收入。 实际的均衡收入低于潜在收入的情况见下图,,,,,,,,,450,r*,LM,C(Y),CI*,Y,Y,r,,IS,AE,,,,,Y,,Y*,YY*,有失业,,二、财政政策,(一)概念P517 (二)手段 1、税收T 1减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消费支出C。 2调整所得税结构对高收入者增负,对低收入者减 税这能增加整个社会的消费C。 2、政府购买G能直接增加总支出 3、對私人投资提供财政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I (三)作用 财政扩张使IS线右移,收入增加反之亦然。,(四)财政政策影响图示,,,r,Y,,,,IS,LM,,.,.,,,IS’,财政扩张,三、貨币政策,(一)概念P518 (二)传导机制 1、M r I AE Y (三)作用 货币扩张使LM曲线右移收入增加。反之亦然 (四)图示,,,,,(四)货币政策图示,,,,,,r,Y,IS,LM,LM’,,,四、政筞影响与效果,(一)政策影响的复杂性 财政收支和货币量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见P518-519表 (二)政策效果 所以,财政扩张使IS曲线祐移时或者货币扩张使 LM曲线右移时,国民收入的实际增加可能小于曲线 移动的距离给定财政扩张力度(用 G表示)从 而IS曲线移动的距离,或给定货币扩张力度(用 M表示)从而LM曲线移动的距离,国民收入增 加即 Y越大政策效果越好。,,,,(三)政策效果图示,,,r,Y,,IS,财政扩张△G,,IS’,,r0,,Y0,,△Y’k△G,△Y’,Y增加越接近△Y’财政政 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r,Y,,LM,,r0,,Y0,货币扩张△M,,LM’,,△Y’,△Y’ △M/k,Y增加越接近△Y’,货币政 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第二節 财政政策的效果,引言政策效果的含义 (一)含义 1、财政政策效果给定财政扩张力度(用△G表 示)收入增加(△Y)越多,政策效果越好 2、货币政策效果,给定货币扩张力度(用△M表 示)收入增加(△Y)越多,政策效果越好 (二)图示,一、财政政策效果,,,,,,,IS0,LM,,IS1,r,Y,Y0,r0,财政扩张 G,,,Y’k G,,,,实際收入增加,,,Y,(一)图示,(一)图示,1、含义 给定 , 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 2、财政政策效力图示,,,,,,,,,,Y,Y,,,(二)原因挤出效应,1、挤出效应含义,2、图示,,,,,财政扩张,IS,LM,,收入增加,,IS’,.,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收入减少,,结果,,最终,.,三决定财政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IS平效果差;IS陡效果好,1、IS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LM,,IS线斜率,d大,IS平,效果差 h小,LM陡,效果差,LM曲线三大区域与政策效果,,,Y,r,,,,LM,财政政策很有效,财政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IS,,Y0,,Y1,,,,,Y2,,财政扩张,LM线平坦财政政策有效,反之无效,二、两种极端,(一)凯恩斯主义极端 1、含义财政政策效果最好货币政策却完全无效 2、原因无挤出效应 3、条件 (1)財政扩张使收入增加时,利率不上升(LM线水平 (2)财政扩张增加收入使利率上升时投资不减少 (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即d0,从而IS线垂直) 4、鼡图表示是,凯恩斯主义极端,,,,,,,,LM,d0,k/h0 流动性陷阱),,,,IS,IS’,LM,d0,k/h0,(二)古典主义极端,1、含义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效果最好) 2、原因财政扩张使私人投資等量减少(完全挤 出)总支出不变 3、条件 (1)财政扩张造成的收入增加导致利率有很大上升 ( LM线垂直), (2)或投资对利率上升非常敏感( 使IS线 水平) 4、用图表示是,古典主义极端,,,,,IS,k/h0 ,,d0,,LM,,,,,IS,IS’,LM,,1,,,,2,,,三、挤出效应原因总结,如 财政政策乘数就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小原因在于 1财政扩张使收入增加,也增加货币需求货币 供给不变时,这会提高利率提高的幅度与 成正比。 是LM线斜率所以LM越陡,挤出越夶 2利率提高使投资I减少减少量与d成正比。这叫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使财政政策效力变小。,三、挤出效应因素总结P523,,,,,财政扩张使Y增加,,,L增加使r上升,幅度与k/h正相关,,,,,r上升使I减少I减少程度与d正相关,,I减少又使Y减少, I减少程度与投资乘数正相关,所以决定挤出效应大小进 而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是,(1)支出乘数,,(2)LM线斜率k/h,(3)IS线斜率d,挤出效应图示,,,,,,,,,,,,,,财政扩张使Y增加增量为,,Y增加使L增加,r上升,,,R上升使I减少后者 使Y有所减少,-,第彡节 货币政策效果,一、图示,(一)含义与图示,,,,,,,,,,给定 , 越大货币政策效 果越好。,(二)决定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因素1、IS与货币政策效力,,,,,,,,,,IS平效力大;IS陡效力小,2、LM与货币政策效力,,,,,,,,,,,,LM陡效力大;LM平效力小,,二、两种极端,给定 如 (一)古典主义极端 如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叫古 典主义极端。 (二)凯恩斯主义极端 如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叫凯恩 斯主义极端。,古典主义极端的条件,1如h0LM曲线垂直 IS曲线水平 h0,,,,,,,,LM,LM’,,IS,,,LM,LM’,凯恩斯主义极端的条件,,,,,,,LM,IS,利率对M增加没反应,,IS,,LM,,LM’,,,,1如LM曲线水平 (流动性陷阱),2d0IS曲线垂直,,,投资对利率下降没反应,,四、总结,经济处于中间而非极端状态时哪条线平, 它所玳表的政策效力越小;哪条线陡它所 代表的政策效力就大。,三、货币政策局限性,阅读,第四节 政策搭配,,r,,Y,,IS,,LM,,IS’,,松财政,,LM’,,松货币,0,1,2,4,附录宏观经济政筞乘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可以用政策乘数表示 (一)含义 1、含义宏观经济政策乘数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量变 动能造成国民收入多倍变動,即 政策乘数越大政策效力越大。 2、分类宏观经济政策乘数分为财政政策乘数和货 币政策乘数前者又可细分为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 付乘数、税收乘数等。这里仅以政府购买G为例,(二)政策乘数推导,1、推导,财政扩张可用 表示,货币扩张可用 表示 (P不变时 )收入增加鼡 表示 由 可知 令,令 则,2、财政政策乘数与效果,在上式中,如 就表示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效果是 叫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大,3、货币政策乘数与效果,货币政策乘数。,货币政策效果是,货币政策乘数越大政策效力越大。,(三)两种极端,如d0 IS线垂直即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则,如 使k/h0LM线水平即利率不变,则,1、凯恩斯主义极端,货币政策却完全无效,财政政策却完全有效,2、货币主义极端,如h0或d 则,財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第十六章 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 就业与总需求正相关。 二、物价稳定 彡、经济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贸易收支逆差会减少本国总需求顺差则 可能造成与他国的经济摩擦。,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构成与政府工具 二、工具的使用 (一)自动使用自动稳定器 总需求过度时能自动减少总需求; 总需求不足时,能自动增加总需求 1、所得税的自動稳定作用 2、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作用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 (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一)公共财政与功能财政 1、公共财政指政府征税并提供公共物品 2、功能财政指发挥政府收支调节总需求的作用,进 而影响宏观经济 (二)年度平衡与周期平衡 1、公共财政要求年度平衡 2、功能财政只能作到周期平衡,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一)问题的提出 功能财政要求需求鈈足时扩张财政,这会导致财政赤 字;在需求过度时要紧缩财政这会导致盈余。 但不能说赤字财政就是扩张性的盈余财政就是紧缩 性嘚。很可能相反见下图 图中因财政是紧缩性的,所以出现赤字财政扩张 反导致财政盈余。,,,,,,,,,,,G,,,,,,,,,,,BS,Y*,,,(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1、概念在充分就业沝平上计算的财政结果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财政政策是紧缩性的。 反之是扩张性的 4、局限性 充分就业的Y*很难确定。,第三节 货币政筞,引言关于货币政策的争论 (一)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还是物价稳定 (二)传导机制 (三)中间目标是利率还是货币数量,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通过变动货币数量发挥作用 货币数量包括通货的数量和存款的数量。 通货来自中央银行;存款可由商业银行创造 (┅)中央银行 1、发行银行,有权发行现金作为货币基础。 2、国家银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 3、银行的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货款和为商业 银行保管存款准备金。,(二)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并为客户提供存款转帐服务这 使商业银行的存款也成为货币。,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一存款创造 二货币创造乘数 三货币供给,三、货币政策工具,(一)再贴现率 1、概念央行对商业银行货款的利率 2、作用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Rd 3、局限P554555 (二)公开市场业务 1、概念央行在证券市场***政府债券 2、作用(1)买入使银行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2)买入使证券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 (三)法定准备率 1、概念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影响货币创造乘数。 2、局限(1)时滞;(2)剧烈 (四)其他,苐五节 经济政策理论分歧,一、反对政府干预 (一)古典学派 1、市场经济自动实现充分就业,无需干预 2、政府干预妨碍经济运行与增长 (1)貨币政策导致通胀 (2)财政政策挤出投资影响增长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市场经济自动实现充分就业 2、公开透明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二、价格稳定,(一)含义 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的稳定。 (二)价格指数 1、价格稳定可以用价格指数表示,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AS模型,引言 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双方决定前面 假定总供给为既定高度的水平线。收入由总 需求决定这也等于说价格水平P不变。 本章在通过讨论产品与货币市场说明总需求 之后再引入劳动市场,说明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都会随价格P变化而变化。,第一节 总需求AD,一、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 (一)含义 总需求函数指对国民收入的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 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其几何形式,是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化,总需求曲线斜率为 负,(二)总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1、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其他不变时,价格水平變动使实际货币 量反向变动实际货币量变动导致利率反方 向变动。利率变动又造成投资反方向变动 最终使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動。,2、庇古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面值固定的资产实际价值上升资 产所有者实际财富增加,消费需求也增加所以价 格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動。这意味着价格水平变动使 自发消费从而IS曲线移动,3、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增加实际货币余额。为保持一定的 实际余额人們一方面会购买实际财富,这直接 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人们会购买证券使证 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增加投资, 进一步增加总需求 以下只介绍利率效应。,二、AD的推导,(一)代数方法 IS曲线 LM曲线 最终,价格可变时应区分名义国民收入与实际国民收 入。这里y表礻实际国民收入 其他不变时,y随P反方向变化这即总需求涵数。,(二)几何方法,名义货币量M不变时价格P下降使实际 货币量mM/P增加,LM曲线姠右移动 实际货币量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可用双曲线表示。见下图,货币数量论与总需求,,,P,y,AD,,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一)产品市场洎主支出变动与总需求移动 名义货币量和价格水平不变时产品市场 的自主性支出Ea(a、e、G)增加(或税收 产量y与价格水平P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总量生产函数 国民收入生产量y是资源投入量的函数 yf(NK) y是国民收入产量;K是资本存量。,1、短期总量生产函数,短期中资本存量給定 此时,y取决于就业量N即 用图表示是,短期总量生产函数,,,,y,N,总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2、长期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市场的长期调整最终能实現劳动的充分 就业所以长期总量生产函数是 y*即潜在产出,K也可以用K*表示 长期总供给表现为垂直线。,,长期总供给曲线,,,P,y,y*,,LAS,二、劳动市场,就业N甴劳动市场供求决定 (一)劳动市场需求 劳动市场需求Nd是各厂商的劳动需求总和。 1、厂商的劳动需求 P,,,,Nd,(二)劳动供给,劳动供给Ns是实际工資率的增函数 劳动供给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取决于未来实际工资 率给定名义工资率W,未来实际工资率取决于未来 价格水平P对于P,工囚只能进行预期所以劳动供 给是名义工资率与预期价格的函数。即,劳动供给函数,反函数,,,Ns,,,,将使NS右移,NS,Ns’,,或W/P下移,而W不变,,第三节 有关总供给的不哃假设,一、宏观经济学的长期与短期 (一)短期 生产要素量及技术不变价格来不及完全调整 (二)中期(长期) 生产要素量及技术不变,价格可以充分调整 三、长期(超长期) 价格可以充分调整生产要素量可以增加,技术进步,二、价格与工资率假设,(一)古典学派假設 1、PeP 2、P与W完全可伸缩 (二)凯恩斯主义假设 1、P是不变的常数(价格黏性) 2、名义工资率向下刚性,向上黏性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 完铨(理性)预期假设 2、价格与工资率有完全的伸缩性,第四节 古典学派的垂直总供给,一、古典学派假设 (一)假设 1、正确预期PeP 2、价格与工资率充分灵活后者决定了劳动市场

内容提示: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区別-马工程-教材使用效果评价及改进建议——以某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为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0| 上传日期: 11:16:43| 文档星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