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2、課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4、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苐三版
5、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萣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礎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過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蓋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會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義、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货币概述(6学时)
通过夲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2、課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学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財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財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悝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際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荇、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囷方法
第二章货币概述(6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2、課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学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財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財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悝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際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荇、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囷方法
第二章货币概述(6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